斑块破裂论文_刘秋云,陈明,傅晓红,江梅,夏红卫

导读:本文包含了斑块破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冠状动脉,动脉,粥样,综合征,多普勒,血管,疾病。

斑块破裂论文文献综述

刘秋云,陈明,傅晓红,江梅,夏红卫[1](2019)在《血管壁剪应力预测颈动脉斑块破裂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壁面剪应力(WSS)预测颈动脉斑块破裂脱落的价值。资料与方法选择158例颈动脉斑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斑块位置、斑块性质及管腔狭窄程度之间WSS的差异;分析WSS与斑块位置、斑块性质及管腔狭窄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不同位置斑块WSS比较:颈总动脉斑块>颈内动脉斑块>颈动脉窦部斑块;不同性质斑块WSS比较:硬斑块>混合斑块>软斑块;不同管腔狭窄程度WSS比较:管腔狭窄程度<50%的斑块低于狭窄程度50%~70%和>70%的斑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性质(P=0.000)、斑块位置(P=0.000)及管腔狭窄程度(P=0.000)均为斑块肩部近心端WSS的影响因素。拟合方程为:WSS=3.169-1.055×斑块位置-0.671×斑块性质+0.254×管腔狭窄程度。结论斑块性质、斑块位置及管腔狭窄程度均为斑块肩部近心端WSS的影响因素,斑块肩部近心端WSS的拟合方程有望用于预测斑块破裂。(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余晓敏,丁恒,陈丽微[2](2019)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斑块破裂致急性心肌梗死9例护理体会》一文中研究指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冠心病心肌供血和血运重建主要的治疗手段,可治疗严重冠脉狭窄,但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动脉粥样硬化的生物学进程及斑块的不稳定性,亦不能直接改变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且支架植入存在新生易损斑块,甚至发生斑块破裂可能。斑块破裂和继发血栓形成是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本文来源于《中国乡村医药》期刊2019年07期)

杨玉媛,刘有旺,李腾,张晓东,姚梦园[3](2018)在《Th17细胞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和斑块破裂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Th17细胞及其主要效应性细胞因子IL-17A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和斑块破裂的作用。方法在Apoe~(-/-)小鼠的颈动脉套置缩窄性套管并通过药物联合作用的方法建立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模型。将20只Apoe~(-/-)小鼠进行颈动脉套管,套管后继续进行高脂饲料喂养,然后分为药物联合刺激的干预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10只,分别于套管后7周和15周处死小鼠进行检测。流式细胞术检测斑块破裂后Th17细胞的变化,ELISA检测细胞因子IL-17A的变化。同上方法制备斑块破裂模型,将30只模型小鼠分为IL-17A处理组和对照组。IL-17A处理组外源性给Apoe~(-/-)小鼠腹腔注射IL-17A,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处理后2、5、7周检测对斑块大小、脂质沉积和胶原含量的影响,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巨噬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在斑块局部的表达,评价IL-17A对斑块稳定性及斑块破裂的作用。结果在动脉套管后7周,此时仅有斑块内出血时,干预组小鼠脾脏中Th17细胞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在动脉套管后15周,此时有明显斑块破裂时,两组小鼠脾脏中Th17细胞的比例统计学意义显着(P<0.01)。对Th17细胞关键细胞因子IL-17A的检测发现,动脉套管后7周干预组小鼠与对照组相比,血清中IL-17A的水平无统计学意义,而15周干预组小鼠与对照组小鼠比较,血清中IL-17A的水平升高,统计学意义显着(P<0.01)。外源性IL-17A处理5周可增加斑块易损性,7周更为明显。表现为处理7周斑块面积较对照组增大(P<0.05),但纤维帽面积减小(P<0.05),脂核面积增大(P<0.05),帽/核比值降低(P<0.01)。对斑块破裂的研究发现,干预组5周出现埋入式纤维帽斑块,7周出现埋入式纤维帽斑块例数增多。结论 Th17细胞及IL-17A具有促进动脉粥样斑块易损性和斑块破裂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医学信息》期刊2018年18期)

张明多,闫云峰,庄须翠,张玉慧,王争明[4](2018)在《吡格列酮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和斑块破裂的PET/CT活体成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对易损斑块的稳定作用及PET/CT活体成像特点。方法:所有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吡格列酮组(n=10)和对照组(n=10)。采用球囊拉伤+间断高脂喂养的方法制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两组存活的实验动物于实验结束时进行药物激发试验。于实验中期及晚期检测血液学指标并进行两次PET/CT扫描。斑块破裂诱发试验后处死动物,取兔腹主动脉进行病理学分析。结果:吡格列酮组血清MMP-9,hs-CRP较对照组显着降低(P<0.05)。实验晚期吡格列酮组SUVmean值较基线值显着降低(P=0.008)。但对照组SUVmean值较基线值显着升高(P<0.000)。吡格列酮组斑块破裂率,斑块面积,巨噬细胞密度及新生血管计数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吡格列酮可以通过降低斑块炎性程度以减少斑块破裂率。PET/CT可有效进行成像监测。(本文来源于《心肺血管病杂志》期刊2018年08期)

S.Hedgire,V.Baliyan,E.J.Zucker,D.O.Bittner,P.V.Staziaki[5](2018)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血管周围心外膜脂肪堆积:一种急性斑块破裂和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的标志物》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估疑似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病人的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影像上血管周围脂肪堆积出现的频率及影响。材料与方法本回顾性注册研究经机构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2012年2月—2016年3月在急诊科接受冠状动脉CTA检查的1 403例病人(男796例,女607例,平均年龄52.8岁)的病历和影像。测量受累节段的脂肪密度、累及长度和数目,以及未受累心外膜和皮下脂肪中的CT值。病例组被定义为血管周围有脂肪堆积的病人。对照组定义为冠状动脉有严重狭窄但血管周围无脂肪堆积的病人。采用两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检验,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基线影像特征、ACS发生率和随后的检测结果。结果 11例病人可见血管周围脂肪堆积,其中9例有动脉粥样硬化,2例有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平均脂肪堆积长度为19.2 mm、圆周范围平均为2.9象限。血管周围脂肪堆积、正常心外膜脂肪和正常皮下脂肪的平均CT值分别为17 HU、-93.2 HU和-109.3 HU(P<0.001)。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Agatston评分较低,室壁运动异常以及血清肌钙蛋白的初始水平升高(P<0.05)。病例组ACS发生率为45.4%,对照组为3.8%(P=0.001)。结论冠状动脉血管周围脂肪堆积可能是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或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病人ACS风险的犯罪病灶预测因子和标志物。(本文来源于《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期刊2018年04期)

崔旭东,步睿,王晓云[6](2018)在《髓过氧化物酶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的预测价值及其临床应用的相关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动脉粥样硬化是冠状动脉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的主要病理生理过程。其急性加重,如急性冠脉综合征,通常由不稳定斑块破裂引起,不稳定斑块的主要特征为菲薄的纤维帽、高度的炎性反应以及胶原蛋白发育不良。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及其活性产物参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产生和进展的许多关键环节,与易损斑块的形成和破裂密切相关。作为冠状动脉的特异性标志物,MPO的预测价值既体现在对冠状动脉疾病进展的评估,也体现在对患有冠状动脉疾病的患者斑块破裂风险的评估。本文旨在总结MPO在CAD进展及斑块破裂中发挥的作用,阐述其对斑块破裂的前期预测价值并探讨MPO质量和活性的检测及分子成像技术的最新进展,讨论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医学研究杂志》期刊2018年07期)

单冬凯,蔡晓庆,田峰,陈韵岱[7](2018)在《不容忽视的轻度狭窄:3年斑块进展、破裂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冠心病是由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等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所导致的心血管疾病,控制危险因素是其预防和治疗的重要环节~([1-2])。本文报道了1例冠状动脉轻度狭窄合并多种危险因素,由于危险因素控制不佳,3年内斑块迅速发展、破裂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典型病例。(本文来源于《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期刊2018年02期)

陈露,袁婷婷,徐将,梁景岩[8](2017)在《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与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破裂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属于目前发现的哺乳动物前蛋白转化酶家族9大成员之一,是脂质代谢调节蛋白。PCSK9基因编码可与自身前体形成复合体后结合低密度脂蛋白受体,使其本身失活,从而升高血中低密度脂蛋白水平。PCSK9过表达或缺乏影响着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及进展期病变,而降低血中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一直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血管疾病的重点,PCSK9已成为降脂药物开发的重点,为临床防治高胆固醇血症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医学综述》期刊2017年24期)

杨瑞芳,阴彦龙,杨敏清,宋丹[9](2017)在《基质金属蛋白酶与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破裂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脑梗死、外周血管病的主要原因,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尤其是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是其最重要因素之一,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破坏屏障功能,血液中各种巨噬细胞广泛侵入内膜,形成以脂质为主的粥样斑块,引起血管重构,进一步发展,可引起斑块破裂。基质金属蛋白酶是一组几乎能降解血管外细胞基质所有成分的一组酶,在动脉硬化斑块的区域可过度表达,降解基质,引起斑块破裂、出血,形成继发血栓,引发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本文着重从基质金属蛋白酶与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破裂的关系作一综述。(本文来源于《分子影像学杂志》期刊2017年04期)

刘臣,周鹏,孙中伟,谭宇,李健楠[10](2017)在《急性心肌梗死斑块破裂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特征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斑块破裂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特征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的关系。方法连续入选阜外医院因急性心肌梗死(AMI)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并在血栓抽吸后行OCT证实斑块破裂的33例患者。搜集患者人口学资料、危险因素、既往病史、冠状动脉造影资料、OCT影像特征和围术期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 33例患者中,纤维帽厚度>65μm患者淋巴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和嗜碱性粒细胞计数[(2.31±0.86)×10~9/L比(1.57±0.80)×10~9/L;(0.57±0.08)×10~9/L比(0.44±0.14)×10~9/L;(0.05±0.03)×10~9/L比(0.03±0.02)×10~9/L]明显高于纤维帽厚度≤65μm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有胆固醇结晶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低于无胆固醇结晶患者[(0.04±0.06)×10~9/L比(0.10±0.09)×109/L,P=0.028];前者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显着高于后者[(8.35±6.13)比(4.97±2.01),P=0.020]。具有白血栓的患者淋巴细胞计数高于无白血栓组(P=0.038)。钙化斑块患者单核细胞计数明显高于无钙化斑块患者(P<0.05)。有巨噬细胞浸润患者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明显升高[(165.72±85.93)比(113.47±19.13),P<0.05)]。OCT特征数量的增加,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水平逐渐升高,但仅单核细胞计数水平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结论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水平可能与AMI患者斑块破裂的OCT特征有关,提示炎症水平与斑块破裂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期刊2017年08期)

斑块破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冠心病心肌供血和血运重建主要的治疗手段,可治疗严重冠脉狭窄,但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动脉粥样硬化的生物学进程及斑块的不稳定性,亦不能直接改变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且支架植入存在新生易损斑块,甚至发生斑块破裂可能。斑块破裂和继发血栓形成是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斑块破裂论文参考文献

[1].刘秋云,陈明,傅晓红,江梅,夏红卫.血管壁剪应力预测颈动脉斑块破裂的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9

[2].余晓敏,丁恒,陈丽微.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斑块破裂致急性心肌梗死9例护理体会[J].中国乡村医药.2019

[3].杨玉媛,刘有旺,李腾,张晓东,姚梦园.Th17细胞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和斑块破裂的影响研究[J].医学信息.2018

[4].张明多,闫云峰,庄须翠,张玉慧,王争明.吡格列酮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和斑块破裂的PET/CT活体成像研究[J].心肺血管病杂志.2018

[5].S.Hedgire,V.Baliyan,E.J.Zucker,D.O.Bittner,P.V.Staziaki.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血管周围心外膜脂肪堆积:一种急性斑块破裂和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的标志物[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8

[6].崔旭东,步睿,王晓云.髓过氧化物酶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的预测价值及其临床应用的相关进展[J].医学研究杂志.2018

[7].单冬凯,蔡晓庆,田峰,陈韵岱.不容忽视的轻度狭窄:3年斑块进展、破裂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1例[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8

[8].陈露,袁婷婷,徐将,梁景岩.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与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破裂的关系[J].医学综述.2017

[9].杨瑞芳,阴彦龙,杨敏清,宋丹.基质金属蛋白酶与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破裂的关系[J].分子影像学杂志.2017

[10].刘臣,周鹏,孙中伟,谭宇,李健楠.急性心肌梗死斑块破裂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特征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的关系[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7

论文知识图

免疫胞激活易损斑块Figure2.3Immunec...颈动脉狭窄MRI阳性患者的CEUS图像,可...斑块破裂的血管内超声和光学相...检出冠状动脉斑块破裂伴夹层...斑块破裂组兔腹主动脉后壁体表超...A组兔腹主动脉斑块破裂IVUS图像

标签:;  ;  ;  ;  ;  ;  ;  

斑块破裂论文_刘秋云,陈明,傅晓红,江梅,夏红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