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光构成因素论文_高磊,王竫华,卓旭英,于宁,马路生

导读:本文包含了屈光构成因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地形图,角膜,不正,测量,生物,因素,论文。

屈光构成因素论文文献综述

高磊,王竫华,卓旭英,于宁,马路生[1](2002)在《调节对儿童屈光构成因素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分析调节对儿童屈光构成因素的影响,探讨调节与屈光不正、特别是与近视眼的关系。方法:检测135例(270只眼)儿童睫状肌麻痹前后的前房深度(AD)、晶状体厚度(LT)、玻璃体腔径(VL)、眼轴长度(AL)的变化以及睫状肌麻痹后的屈光状态。对其中136只眼行睫状肌麻痹前后角膜地形图检查。结果:不论远视眼、正视眼还是近视眼在睫状肌麻痹后前房加深(P<0.01),晶状体变薄(P<0.01),玻璃体腔径缩短(P<0.01),但远视眼睫状肌麻痹后眼轴增长(P<0.05),近视眼眼轴缩短(P<0.01);远视眼睫状肌麻痹后,以角膜中心点为中心,直径为3mm的环平均角膜屈光度(MD3,P=0.009)和角膜曲率K1(P<0,05)增加;近视眼睫状肌麻痹后除MD3(P=0.033)、K1(P<0.05 )降低外,K2以及以角膜中心点为中心,直径为5mm、7mm的环平均角膜屈光度(MD5、MD7)均降低(P≤0.01);角膜垂直径线下方的平均角膜屈光度(LMD)大于上方的平均角膜屈光度(UMD)而水平径线颞侧的平均角膜屈光度(LaMD)大于鼻侧的平均角膜屈光度(MMD)(P<0.01)。结论:调节对眼的几乎所有屈光构成因素有着显着的影响;它本身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晶状体本身屈光度增加,同时还伴有晶状体的相对前移;角膜的非球面性即便是在同一垂直或水平径线上的屈光分布也是非对称的。眼科学报 2002;18:208-213.(本文来源于《眼科学报》期刊2002年04期)

高磊[2](2000)在《调节对儿童屈光构成因素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借助现代眼科检查手段和统计软件,研究调节对儿童屈光构成因素的影响,探讨调节与屈光不正、特别是与近视眼的关系。方法: 检测儿童不同屈光状态270只眼在睫状肌麻痹前后的前房深度(AD)、晶状体厚度(LT)、玻璃体腔径(VL)、眼轴长度(AL)的变化以及睫状肌麻痹后的屈光状态。对其中136只眼行睫状肌麻痹前后角膜地形图检查。结果:不论远视眼、正视眼还是近视眼在睫状肌麻痹后前房加深(P<0.01),晶状体变薄(P<0.01),玻璃体腔径缩短(P<0.01);但远视眼睫状肌麻痹后眼轴增长(P<0.05),近视眼眼轴缩短(P<0.01);远视眼睫状肌麻痹后角膜曲率K1增加(P<0.05),近视眼睫状肌麻痹后除K1降低外(P<0.05),K2以及以角膜中心点为中心,直径为5mm、7mm的环平均角膜屈光度(MD5、MD7)均降低(P<0.01);此外,垂直径线上方的平均角膜屈光度(UMD)小于下方的平均角膜屈光度(LMD)而水平径线鼻侧的平均角膜屈光度(MMD)小于颞侧的平均角膜屈光度(LaMD)(P<0.01)。结论:调节本身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睫状肌收缩和晶状体变凸,同时还伴有晶状体的相对前移;调节对眼的几乎所有屈光构成因素有着显着的影响,视近活动的累积效应是儿童近视眼发生的主要原因;角膜的非球面性不但表现为两个相互垂直子午线的曲率不等,即便是在同一垂直或水平径线上的屈光分布也是非对称的。(本文来源于《青岛大学》期刊2000-12-01)

屈光构成因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借助现代眼科检查手段和统计软件,研究调节对儿童屈光构成因素的影响,探讨调节与屈光不正、特别是与近视眼的关系。方法: 检测儿童不同屈光状态270只眼在睫状肌麻痹前后的前房深度(AD)、晶状体厚度(LT)、玻璃体腔径(VL)、眼轴长度(AL)的变化以及睫状肌麻痹后的屈光状态。对其中136只眼行睫状肌麻痹前后角膜地形图检查。结果:不论远视眼、正视眼还是近视眼在睫状肌麻痹后前房加深(P<0.01),晶状体变薄(P<0.01),玻璃体腔径缩短(P<0.01);但远视眼睫状肌麻痹后眼轴增长(P<0.05),近视眼眼轴缩短(P<0.01);远视眼睫状肌麻痹后角膜曲率K1增加(P<0.05),近视眼睫状肌麻痹后除K1降低外(P<0.05),K2以及以角膜中心点为中心,直径为5mm、7mm的环平均角膜屈光度(MD5、MD7)均降低(P<0.01);此外,垂直径线上方的平均角膜屈光度(UMD)小于下方的平均角膜屈光度(LMD)而水平径线鼻侧的平均角膜屈光度(MMD)小于颞侧的平均角膜屈光度(LaMD)(P<0.01)。结论:调节本身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睫状肌收缩和晶状体变凸,同时还伴有晶状体的相对前移;调节对眼的几乎所有屈光构成因素有着显着的影响,视近活动的累积效应是儿童近视眼发生的主要原因;角膜的非球面性不但表现为两个相互垂直子午线的曲率不等,即便是在同一垂直或水平径线上的屈光分布也是非对称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屈光构成因素论文参考文献

[1].高磊,王竫华,卓旭英,于宁,马路生.调节对儿童屈光构成因素的影响[J].眼科学报.2002

[2].高磊.调节对儿童屈光构成因素的影响[D].青岛大学.2000

论文知识图

计算以角膜中心点为中心直径5mm和7mm...角膜中心7.5mm直径以内的角膜红绿相间...右眼焦距位差focusoffset轴位差axialo...英文论文柯族中、小学生各年级屈光度构成汉族中、小学生各年级屈光度构成

标签:;  ;  ;  ;  ;  ;  ;  

屈光构成因素论文_高磊,王竫华,卓旭英,于宁,马路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