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干预在脑中风后遗症患者中应用效果

康复护理干预在脑中风后遗症患者中应用效果

无锡市中医医院214100

摘要:目的:观察康复护理干预在脑中风后遗症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接受的64例脑中风后遗症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家属以及患者本人同意的情况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2例)与对照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给予康复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3个月、6个月后Barthel评分、Fugl-Meyer评分同一时间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O5。结论:对于脑中风后遗症患者给予康复护理可有效提高个体生活活动以及运动活动能力。

关键词:康复护理干预;常规护理干预;脑中风;后遗症

脑中风的发生主要是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脑组织缺血、出血致使脑神经运动中枢、活动中枢以及感觉中枢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患者出现偏身感觉障碍、偏身运动障碍等后遗症,近些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脑中风发病率逐年攀升[1]。相关研究显示对于脑中风患者给予康复护理可持续刺激脑组织灰暗部分,提高脑神经再塑功能,从而改善个体生活活动功能以及运动功能。本次研究对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接受的64例脑中风后遗症患者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以及康复护理干预,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不同时间生活活动能力、运动活动能力,从而论证康复护理干预在脑中风后遗症患者中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实验组32例脑中风后遗症患者:男女比例为9:7(18/14),患者年龄38岁至75岁,平均年龄为(48.2±1.2)岁,平均病程(4.4±0.2)个月。对照组32例脑中风后遗症患者:男女比例为17:15(17/15),患者年龄39岁至76岁,平均年龄为(48.5±1.2)岁,平均病程(4.5±0.2)个月。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病例选择标准

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均有脑中风发病史,患者脑中风发病后均出现口眼歪斜、偏身感觉障碍、偏盲等症状,均经CT扫描确诊。排除标准:(1)排除合并恶性肿瘤等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2)排除合并混合型脑卒中或其他脑系疾病患者。(3)排除合并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4)排除合并心脏、肝肾等脏器疾病损伤患者。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会以及患者家属同意,所有患者均表示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1.3方法

1.3.1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1)为患者创建安静、舒适的住院环境,根据季节变化以及天气变化情况适当调整室内温度、湿度,并定期开窗通风以保持室内空气流通。(2)密切关注患者意识以及肌张力变化情况,维持个体患肢功能,夜间使用约束带或加床栏等方式防止患者发生坠床、跌倒。

1.3.2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联合康复护理干预:(1)体位护理:患者卧床期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通过桥式运动、抱膝运动、肩髋反向运动从而缓解肢体肌张力;患者仰卧位静息状态下,应保证患侧上肢处于伸肘状态,腕部背伸、手指伸展。患侧下肢处于直伸状态,于患者肘部、臀部、膝关节下方放置软枕。患者患侧卧位,患侧肩部应前伸,患侧下肢膝关节保持自然屈曲位,健侧下肢自然屈曲向前置于体前支撑枕上。患者健侧卧位,患者患肩前伸,患侧下肢屈曲,置于软枕上。(2)坐起训练:首先医护人员应辅助患者取坐位,患者取健侧卧位后逐渐鼓励患者通过移动健侧腿,利用健侧前臂支撑功能,完成床边坐起运动。(3)床下训练:患者先脚尖着地,不断刺激下肢,提高下肢肌力,而后引导患者双手扶床栏,平稳站立后短步行走。患者在进行独立行走时可借助手账、拐杖等辅助工具。

1.4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护理干预3个月、6个月后生活活动能力以及运动能力,本次研究参考Barthel评分、Fugl-Meyer评分,Barthel评分、Fugl-Meyer评分均为百分制,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生活活动能力与运动能力越高。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系统分析相关数据;两组患者护理干预不同时间段其生活活动能力与运动能力其中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用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护理干预3个月、6个月后Barthel评分、Fugl-Meyer评分变化情况,具体情况(见表1),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同一时间段Barthel评分、Fugl-Meyer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表1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不同时间段Barthel评分、Fugl-Meyer评分变化情况

3讨论

脑中风后遗症患者其肢体功能障碍可影响其日常生活能力活性能力,降低个体生活质量。近些年临床研究显示人体大脑具体有功能重组功能,脑中风后遗症患者给予康复护理,可有效预防并减轻患者患肢肌群痉挛,防止个体患侧肌肉发生萎缩,通过持续刺激患者神经中枢加速患者中枢神经系统自我修复功能,有利于个体脑组织功能重组,发挥其代偿功能[2,3]。本次研究显示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6个月后Barthel评分、Fugl-Meyer评分分别为56.85±5.75、67.52±6.58,明显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对于脑中风后遗症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康复护理干预对改善个体生活活动能力以及运动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文翔玲.浅谈康复护理联合临床治疗对脑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6(10):91-91,122.

[2]冯晓霞.脑中风后遗症肢体功能康复护理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23(6):3120-3121.

[3]郑凤霞.脑中风后遗症患者的康复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14):230-231.

标签:;  ;  ;  

康复护理干预在脑中风后遗症患者中应用效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