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耦合建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椭球,动力学,刚柔,模型,建模,网络,空腔。
耦合建模论文文献综述
梅念,尹诗媛,魏争,李珠玲,尹太元[1](2019)在《考虑内部谐波耦合特性的MMC小信号建模及稳定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基于谐波状态空间(harmonic state-space,HSS)方程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multilevel converter,MMC)小信号建模方法。这种建模方法考虑了MMC内部谐波(子模块电容电压波动和桥臂环流)的动态特性和相互耦合作用,具有较高的建模精度。并在此模型基础上,利用特征值分析方法对MMC系统的稳定性进行评估。最后,通过与Simulink/MATLAB仿真结果的对比,验证了小信号模型的准确性。同时分析了控制器参数对MMC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可以提高控制系统的设计效率。(本文来源于《电网技术》期刊2019年12期)
邓辉咏,何循来,海燕,殷军辉[2](2019)在《线膛身管建模方案及弹炮耦合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线膛身管有限元建模依赖专业软件Hypermesh的问题,提出基于ABAQUS和Matlab软件的联合建模方案,研究具有初始挠度线膛身管有限元建模流程。基于Von Misses屈服准则和Johnson-cook强化模型,建立考虑弹带弹塑性和身管初始挠度的弹炮耦合模型,分析弹丸在膛内的运动规律。结果表明:考虑身管自重弯曲后,弹炮耦合作用加剧,身管弯曲对弹丸横向和纵向运动均有明显影响。(本文来源于《兵工自动化》期刊2019年11期)
姚志强,雷宏杰,宋汉文,张懿[3](2019)在《激光捷联惯导振动耦合问题的精细建模》一文中研究指出激光陀螺在惯性测量单元(IMU)中的测量精度对比单表测试结果下降是激光捷联惯导研究的难点之一。工程实践中发现,激光陀螺在IMU运行时保持单表性能的关键在于振动解耦。从建立振动模型出发,导出了振动解耦的理论约束。具体的,从动量矩定理和拉格朗日方程出发建立IMU的六自由度振动模型;进而为了实现振动解耦,类比惯性椭球,定义了减振系统的弹性椭球,分析了惯性椭球与弹性椭球不同位置关系时IMU的振动响应特点。主要结论为:惯性椭球与弹性椭球球心重合且主轴重合为IMU的最佳设计状态,此时六个自由度的振动相互解耦。(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9年21期)
闫一凡,齐洪峰,罗林涛,刘鹏飞,张凯龙[4](2019)在《基于UM的高速磁浮车辆刚柔耦合建模及振动传递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高速磁浮车辆刚柔耦合模型的振动传递特性,首先对某型磁浮车辆进行了刚体建模以及刚柔耦合建模,并给出了柔性体悬浮架的自由振动模态,电磁力元的力学模型。然后采用时域和频域两种方法分别分析了刚性体模型和柔性体模型臂爪处、空气弹簧座处和车体的垂向加速度传递特点和横向加速度传递特点。(本文来源于《铁道机车车辆》期刊2019年05期)
冯龙飞,高建民,高智勇,谢军太,高旭[5](2019)在《基于DCCA-NSEn的系统耦合网络建模与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流程工业生产系统监测点多,各监测点间具有相关性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去趋势交叉分析-网络结构熵(detrended cross-correlation analysis-net structure entropy,简称DCCA-NSEn)的复杂机电系统多变量耦合网络建模与状态评估的方法。该方法利用DCCA算法计算多变量两两之间的相关性,构建反映多变量耦合关系的加权网络模型,对监测序列进行滑移求解,得到系统耦合关系网络动态演化模型。利用NSEn方法分析耦合关系网络的结构熵,根据熵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对复杂机电系统的服役演化状态进行评估。笔者选取某压缩机组的真实生产数据进行DCCA-NSEn方法验证,然后用耦合去趋势波动分析(coupling detrended fluctuation analysis,简称CDFA)方法对同一组生产数据进行多变量分析,对两方法的分析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与DCCA方法相比,本方法具有多变量同时监测评估的优势;与同样是多变量分析的CDFA方法相比,本方法具有评估效果稳定,对系统的异常状态检测效果更明显的优势。(本文来源于《振动.测试与诊断》期刊2019年05期)
王林军,史宝周,张东,丁仕豪,刘建明[6](2019)在《刚柔耦合并联机器人动力学建模及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并联机构在运动过程中存在弹性变形和刚柔耦合效应,对机构的运动及其稳定性具有较大影响。针对上述问题,以3自由度刚柔耦合并联机器人为研究对象,基于线性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线性MSTMM)建立了刚柔耦合并联机器人多体系统模型和拓扑结构模型,推导了整体系统的空间转换方程和动力学方程;通过Matlab软件建立了机器人SimMechanics仿真模型,并基于PID控制策略对机器人进行了轨迹跟踪的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机器人末端输出的实际运动轨迹与期望轨迹基本吻合,机器人系统运动相对稳定,验证了该建模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为进一步对并联机构进行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机械传动》期刊2019年10期)
柳静,连冬艳,胡双年[7](2019)在《非对称耦合传感网络同步控制数学建模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当前方法传感网络数据平均传输时延较长的问题,提出基于同步信号的非对称耦合传感网络同步控制数学建模。利用网络中字段的接收集计算发送字段的概率,得到最大后验估计和最大似然估计,分析非对称耦合传感网络的传输信道,构建网络分群结构,利用群节点来采集数据,并将数据发送给群首节点,群首节点将节点信息汇聚并进行容错,结合容错结果,对网络数据进行传输。在此基础上,利用远程控制节点发送同步信号,建立耦合关系对传感网络控制,采用非对称耦合结构来加强控制作用,计算网络节点之间的耦合强度,得到传感网络的耦合矩阵,并计算矩阵的特征值,使传感网络同步流可以达到稳定,最终实现非对称传感网络同步控制的数学建模。实验结果表明,提出方法在对传感网络同步控制时,网络数据平均传输时延较并且数据的丢包率较小,能够有效的实现网络的同步控制。(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仿真》期刊2019年10期)
时辉,史文库,刘国政,张恒海,陈志勇[8](2019)在《驱动桥总成刚柔耦合建模与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准确分析驱动桥齿轮传动系统的动力学特性,指导驱动桥的减振降噪设计,进行了驱动桥总成的刚柔耦合建模和试验研究。首先,采用有限元法建立了齿轮、桥壳和主减速器壳体等结构模型;然后,结合用多体连接单元模拟的轴承、花键和传动轴中间支撑等部件,构建了完整的驱动桥刚柔耦合模型;最后,对驱动桥进行自由状态和整车安装状态下的模态试验。结果表明:驱动桥在自由状态的振型不能反映实际约束下模态振型;因此不能单独将驱动桥作为研究对象,而须进行包括与之相连接的传动轴和钢板弹簧等部件在内的整车安装状态下的模态试验;将轴承和花键等部件简化为多体连接单元,可在保证模型计算精度的前提下,显着提高计算速度;驱动桥模态仿真和试验结果误差在7%以内,说明驱动桥刚柔耦合模型是合理的,对研究驱动桥的振动噪声特性有一定的工程实际意义。(本文来源于《汽车工程》期刊2019年09期)
王翼飞,郑丽娟[9](2019)在《多尺度单元耦合建模弹塑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非线性多尺度模型,分析了多尺度方法中精细模型和宏观模型耦合约束界面的选择问题,研究了多尺度弹塑性分析时耦合约束界面的弹塑性状态对多尺度计算结果的影响。通过悬臂梁模型,验证了多尺度模型中耦合约束界面处于塑性时,由于精细模型的耦合截面不满足平截面假定条件,这与运动耦合约束方程相悖,从而使精细模型的弹塑性分析结果存在较大误差。(本文来源于《居业》期刊2019年09期)
唐永洪,席光,金志宏,王志恒[10](2019)在《离心压缩机密封及空腔流动的一维/叁维耦合建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在保证数值预测精度的同时降低离心压缩机的建模复杂度,以一维密封泄漏计算替代完整的密封及空腔建模,开展了离心压缩机盖盘密封及空腔流动的源项建模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源项方法的密封及空腔简化建模仅需在主流道建模基础上施加泄漏质量流量、总温和摩擦损失源项边界条件,即可较高精度地还原完整的盖盘密封及空腔建模的性能和关键流动细节。与完整建模相比,在全工况下源项建模预测的等熵效率的绝对偏差小于0.65%,总压比和等熵效率的相对性能偏差小于1%。该方法可在满足下游部件匹配设计精度需求的同时,减少50%以上的网格数量,并显着提高计算的经济性和收敛性。泄漏流量的计算精确度是影响源项建模法性能预测准确性的最关键因素,耦合建模可以采用一维计算中推荐的密封泄漏系数值。(本文来源于《航空动力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耦合建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解决线膛身管有限元建模依赖专业软件Hypermesh的问题,提出基于ABAQUS和Matlab软件的联合建模方案,研究具有初始挠度线膛身管有限元建模流程。基于Von Misses屈服准则和Johnson-cook强化模型,建立考虑弹带弹塑性和身管初始挠度的弹炮耦合模型,分析弹丸在膛内的运动规律。结果表明:考虑身管自重弯曲后,弹炮耦合作用加剧,身管弯曲对弹丸横向和纵向运动均有明显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耦合建模论文参考文献
[1].梅念,尹诗媛,魏争,李珠玲,尹太元.考虑内部谐波耦合特性的MMC小信号建模及稳定性分析[J].电网技术.2019
[2].邓辉咏,何循来,海燕,殷军辉.线膛身管建模方案及弹炮耦合问题研究[J].兵工自动化.2019
[3].姚志强,雷宏杰,宋汉文,张懿.激光捷联惯导振动耦合问题的精细建模[J].振动与冲击.2019
[4].闫一凡,齐洪峰,罗林涛,刘鹏飞,张凯龙.基于UM的高速磁浮车辆刚柔耦合建模及振动传递规律研究[J].铁道机车车辆.2019
[5].冯龙飞,高建民,高智勇,谢军太,高旭.基于DCCA-NSEn的系统耦合网络建模与评估[J].振动.测试与诊断.2019
[6].王林军,史宝周,张东,丁仕豪,刘建明.刚柔耦合并联机器人动力学建模及仿真研究[J].机械传动.2019
[7].柳静,连冬艳,胡双年.非对称耦合传感网络同步控制数学建模仿真[J].计算机仿真.2019
[8].时辉,史文库,刘国政,张恒海,陈志勇.驱动桥总成刚柔耦合建模与试验研究[J].汽车工程.2019
[9].王翼飞,郑丽娟.多尺度单元耦合建模弹塑性分析[J].居业.2019
[10].唐永洪,席光,金志宏,王志恒.离心压缩机密封及空腔流动的一维/叁维耦合建模研究[J].航空动力学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