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胆囊动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胆囊动脉,胰十二指肠,胃十二指肠动脉,胆囊叁角
胆囊动脉论文文献综述
宋华雄,马建军,李雪瑶,张依帆,许婉冰[1](2019)在《胆囊动脉起源及走行变异一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我们在解剖1具成年男性尸体时,发现胆囊动脉起自胰十二指肠动脉且走行变异。报道如下。该例标本肝总动脉长约31.28 mm,向上发出两支长度各为29.54 mm、11.36mm的肝左动脉和肝右动脉入肝,外径分别为4.17 mm和3.75 mm;向下发出长度各为24.38 mm、38.42 mm的胃十二指肠动脉和胃右动脉,外径分别为3.57 mm和2.26 mm。胃十二指肠动脉下行10.72 mm后发(本文来源于《解剖学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陈菁华,陈浩,刘可夫[2](2019)在《CT诊断胆囊动脉瘤破裂并胆道积血一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病例资料患者,男,51岁,1个月前在我院行阑尾切除术、大网膜肿块切除术及腹腔引流术,术后病理示:(阑尾)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网膜)见纤维脂肪组织伴急慢性炎症,术后好转出院。现因反复右上腹疼痛2周加重1周伴黑便2 d入院。患者2 d前进食油腻食物后再次出现右上腹疼痛,且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有黑便,当时未予以处理。右上腹疼痛持续加重,疼痛发作后感四肢无力,晕倒在地,数分钟后清醒,于我院就诊。查血生化(本文来源于《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期刊2019年03期)
魏汉清,史友权,渠时学,陈巧玲[3](2019)在《腹腔镜胆囊切除中保留胆囊动脉主干的临床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保留胆囊动脉主干的安全性与可行性,为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选取2015年7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22例行LC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行传统LC(n=55),实验组于LC术中保留胆囊动脉主干(n=67)。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前临床资料、术中与术后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术前临床资料、手术时间、手术费用、术后住院时间及胆漏、胆囊窝积液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LC术中保留胆囊动脉主干是安全、有效的,可减少出血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本文来源于《腹腔镜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尚培中,苗建军,王金[4](2019)在《腹腔镜术中处理胆囊动脉的安全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大出血是导致医源性胆管损伤常见的原因之一,正确辨识胆囊动脉与胆囊管及肝外胆管的腹腔镜应用解剖关系,妥善处理胆囊动脉,必然有助于减少出血,避免术中在慌乱中盲目止血造成胆管损伤[1-5]。20多年来,笔者坚持不中转开腹,通过逾万例腹腔镜手术无一例胆管损伤的切身经验,逐步加深了对胆囊动脉各种形态的认识,高度重视术中出血的预防,根据胆囊动脉的多态性和供血来源,细化为8种分型,针对性采取适宜的处理措施,从而建立了有效避免胆管损伤的手术安全策略。(本文来源于《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期刊2019年03期)
侯艳春,张武,许传斌,辛本磊,陈领振[5](2019)在《256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对胆囊动脉的显示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25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后处理技术评估胆囊动脉。方法:随机选取221例患者在我院行上腹部增强扫描检查的影像资料,了解胆囊动脉显示情况,观察胆囊动脉起源、支数及其与胆囊叁角的关系。结果:221例患者中211例(95.47%)显示胆囊动脉,共显示229支,其中1支者193例,2支者18例,3支及以上者未见显示,其中显示评分0分10例、1分58例、2分153例。胆囊动脉起源于肝右动脉180例、非肝右动脉49例。胆囊动脉与胆囊叁角关系:Ia型179例,其它50例。结论:256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能清晰显示胆囊动脉起源、支数及走形,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前评估提供可靠依据。(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医药科学》期刊2019年01期)
张家昂,董曼,尹楚凡,张达,薄智豪[6](2018)在《4支肝动脉伴胆囊动脉起始及走行变异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笔者在解剖1具老年男性尸体时发现4支肝动脉,分别为肝左、中、右动脉和副肝右动脉。肝中动脉和肝右动脉共干起自肝总动脉,副肝右动脉由肠系膜上动脉发出,胆囊动脉从副肝右动脉发出(图1),现报道如下:肝总动脉外径4.05 mm,走行1.91 cm、2.62 cm后分别发出肝左动脉、以及肝中动脉和肝右动脉的共干支,外径分别为3.25 mm、2.95 mm。肝左动脉走行3.24 cm后经肝圆韧带裂入肝,在距离肝左动脉起点2.97 cm处发出一支副胃左动脉,外径1.80 mm;共干支走行1.27 cm后发出肝中动脉和肝右动脉,都经门静脉前方至第一肝门处入肝。(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期刊2018年05期)
张武,侯艳春,许传斌,辛本磊,陈领振[7](2018)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利用256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评估胆囊动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经过256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察看胆囊癌、胆囊炎时胆囊动脉显示状况、能否影响胆囊动脉起源,并测量胆囊动脉管径及横截面积。方法选取在我院行上腹增强扫描检查并提示胆囊癌、胆囊炎及胆囊未见异常患者的影像资料,观察并记录各组资料胆囊动脉显示率、显示评分、起源,并测量胆囊动脉直径及横截面积。结果胆囊炎组91例,胆囊动脉显示率96.7%(88/91),其中胆囊动脉起源变异13例(14.8%),88例患者中,显示评分1分19例、2分69例;胆囊癌30例,胆囊动脉显示率96.7%(29/30),其中胆囊动脉起源变异5例(17.2%),29例患者中,显示评分1分3例、2分26例;胆囊正常组100例,胆囊动脉显示率94.0%(94/100),其中胆囊动脉变异16例(17%),94例患者中,显示评分1分58例、2分36例。各组间进行统计分析,胆囊动脉显示率及起源变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胆囊动脉显示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各组胆囊动脉直径及横截面积的测量:胆囊炎症组98支,直径平均(1.99±0.39)mm,横截面积平均(3.30±1.25)mm2,胆囊癌组30支,直径平均(2.44±0.69)mm,横截面积平均(5.11±3.46)mm2,胆囊正常组101支,直径平均(1.78±0.30)mm,横截面积平均(2.59±0.83)mm2,各组间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结论胆囊合并胆囊炎及胆囊癌时256层螺旋CT可以很好的评估胆囊动脉,能够作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术前检查。(本文来源于《医学影像学杂志》期刊2018年04期)
彭一峰,莫晔,陈国斌,叶必鹏,刘海林[8](2018)在《腹腔镜胆囊动脉入路与传统入路胆囊切除术的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胆囊动脉入路与传统入路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5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病例240例,根据不同的手术入路方式分为动脉入路组与传统组,动脉入路组患者行腹腔镜下胆囊动脉入路胆囊切除术,传统组患者行腹腔镜下传统入路胆囊切除术,每组各120例。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计量资料以(x珋±s)表示,采用独立t检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动脉入路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43.8±11.1)min和(6.3±2.1)d,与传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入路组的术中出血量为(5.2±3.3)ml,明显少于传统组(17.4±7.4)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动脉入路组与传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5%和5.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动脉入路组未出现胆管损伤病例。结论腹腔镜下胆囊动脉入路胆囊切除术可精确胆囊叁角解剖,避免胆管损伤,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本文来源于《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期刊2018年02期)
孟凡盛,庞晨,高原,杨伟振[9](2017)在《胆囊管和胆囊动脉的变异分型及影像辅助检查》一文中研究指出胆囊管及胆囊动脉解剖变异的多发,临床处理方法不恰当随时可能造成胆管损伤和大出血。因此,只要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这些所谓的"突发情况"都是可以提前预知并且避免的。因此临床医生一定要加强术前检查的意识,充分而细致的检查,不仅仅是为了手术的成功,更是对患者生命的负责。(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7年99期)
李正臣,刘养岁,张昕辉[10](2017)在《不分离离断胆囊动脉主干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治疗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不分离离断胆囊动脉主干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用于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3月在我院因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42例患者实施了不分离离断胆囊动脉主干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42例患者行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t=4.75,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t=7.26,P<0.05)。结论不分离离断胆囊动脉主干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用于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可有效减少术中、术后出血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当代医药》期刊2017年28期)
胆囊动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病例资料患者,男,51岁,1个月前在我院行阑尾切除术、大网膜肿块切除术及腹腔引流术,术后病理示:(阑尾)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网膜)见纤维脂肪组织伴急慢性炎症,术后好转出院。现因反复右上腹疼痛2周加重1周伴黑便2 d入院。患者2 d前进食油腻食物后再次出现右上腹疼痛,且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有黑便,当时未予以处理。右上腹疼痛持续加重,疼痛发作后感四肢无力,晕倒在地,数分钟后清醒,于我院就诊。查血生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胆囊动脉论文参考文献
[1].宋华雄,马建军,李雪瑶,张依帆,许婉冰.胆囊动脉起源及走行变异一例[J].解剖学研究.2019
[2].陈菁华,陈浩,刘可夫.CT诊断胆囊动脉瘤破裂并胆道积血一例[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19
[3].魏汉清,史友权,渠时学,陈巧玲.腹腔镜胆囊切除中保留胆囊动脉主干的临床疗效分析[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9
[4].尚培中,苗建军,王金.腹腔镜术中处理胆囊动脉的安全措施[J].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2019
[5].侯艳春,张武,许传斌,辛本磊,陈领振.256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对胆囊动脉的显示效果[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9
[6].张家昂,董曼,尹楚凡,张达,薄智豪.4支肝动脉伴胆囊动脉起始及走行变异1例[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8
[7].张武,侯艳春,许传斌,辛本磊,陈领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利用256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评估胆囊动脉[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8
[8].彭一峰,莫晔,陈国斌,叶必鹏,刘海林.腹腔镜胆囊动脉入路与传统入路胆囊切除术的对比分析[J].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2018
[9].孟凡盛,庞晨,高原,杨伟振.胆囊管和胆囊动脉的变异分型及影像辅助检查[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
[10].李正臣,刘养岁,张昕辉.不分离离断胆囊动脉主干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