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萘酚衍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萘酚,不对称,磷酸,乙基,手性,聚合物,成山。
萘酚衍生论文文献综述
罗娟,赵锦瑶,杨久明,于欢,张富仁[1](2018)在《β-萘酚衍生的萘并呋喃合成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萘并呋喃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杂环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很多种天然产物中,具有很多重要的生物活性,已被广泛用作药物合成中。因此,萘并呋喃化合物的合成研究备受关注,很多种有效的合成方法被相继报道。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几年来由β-萘酚衍生的萘并呋喃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本文来源于《现代盐化工》期刊2018年03期)
禹曾达[2](2017)在《联萘酚衍生的聚合物的合成及其不对称催化研究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直接使用手性单体进行聚合是合成螺旋聚合物最常见方法之一,因此寻求简便的方法来合成手性单体对制备螺旋聚合物具有重要意义。联萘酚是一种重要的手性源化合物,并具有多个可修饰位点,是合成手性单体的不错选择。本文分为以下四个部分:本文第一部分是使用(S)-联萘酚为原料,合成了四种3-取代-3'-乙烯基联萘衍生物单体,并用偶氮二异丁腈作为引发剂进行了自由基聚合。并通过比较聚合物、单体以及模型化合物的比旋光度和圆二色谱,确定了这些手性联萘衍生物的烯烃聚合物的手性螺旋过量构象。本文第二部分,是使用(S)-联萘酚为原料,合成了四种3-取代-3'-乙炔基联萘衍生物单体,并将单体在Et_3N/[Rh(nbd)Cl]_2共同催化下进行了配位聚合。并通过比较聚合物、单体的比旋光度和圆二色谱,确定了有些手性联萘衍生物的炔烃聚合物的手性螺旋过量构象。本文第叁部分,合成了四种联萘酚与环氧氯丙烷衍生的手性环氧单体。并将所合成的手性环氧单体在KOH引发下进行了阴离子聚合,并将这些聚醚用盐酸脱去甲氧基甲基保护基后得到脱保护聚醚。本文第四部分,将所合成几种聚合物作为手性催化剂,用于诱导苯乙炔对醛的不对称加成反应中。这些聚合物在诱导苯乙炔与醛的不对称加成反应中表现较为出色,获得的手性炔基醇最高达94%的产率以及95%的ee值。并且将这些聚合物回收再利用6次之后没有失去对映选择性诱导能力。此外我们还进行了其他模型反应的尝试。(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期刊2017-12-03)
朱维君[3](2016)在《联萘酚衍生C_3对称的手性配体的合成及其不对称催化研究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不对称反应新催化剂的设计是有机化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和关键挑战。在设计新的催化剂的构架时,分子对称性扮演一个强大的指导方针。分子对称性往往简化了过渡态并且减少了非对映异构体的数目从而对对映选择性产生有利影响。因此,C_2对称的分子被广泛用于手性配体金属催化反应和不对称有机催化反应。与C_2对称的分子相比,叁倍对称的分子(C_3对称的分子)的研究利用一般很少出现。近年来,关于C_3对称世界各地的化学家给予了极大重视,特别在不对称催化和手性分子识别方面。值得一提的是,在不对称催化中,较为显着的进展被取得通过使用C_3对称的催化剂。具有光学活性的带联萘基的配体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各样的不对称催化反应。因此我们开始了一个研究旨在将这样的配体结合到C_3对称的结构中去。我们合成了含叁个轴手性联萘子单元的C_3对称的树状分子配体。本论文研究内容主要由以下叁个部分组成:正文第一部分,我们从已商业化易得的S-联萘酚出发,经过六步反应,高产率的合成了新颖的C_3对称树状分子配体(S,S,S)-1,1,1-叁(4-(2,2′-二羟基-1,1′-联萘-3-甲氧基)苯基)乙烷(L1)。第二部分,将该C_3对称配体(L1)用于诱导二乙基锌对芳基醛的不对称加成反应。该配体能够容易的回收并且再利用几乎没有损失催化活性和对映选择性。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获得的二级醇最高的对映选则性为91%ee,产物最高收率达99%。此外,在这个反应中,该新型C_3对称配体展现出了更高的对映选择性比它的单体模型(C1对称配体)。第叁部分,将该C_3对称配体(L1)与二乙基锌螯合制成了一个手性自负载的催化剂(L1/Zn)。该催化剂被成功用于一系列(E)-α,β-不饱和芳基酮的不对称环氧化反应。产物有较好的对映选择性,ee值最高可达76%,该自负载催化剂(L1/Zn)仅仅经过简单的洗涤过程就能够从反应混合物中回收,并且能够连续使用多次。(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期刊2016-05-23)
刘大财[4](2016)在《联萘酚衍生的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在醛的不对称加成反应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具有光学活性的1,1′-联二萘酚(BINOL)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有机不对称反应中,并且迅速取得了卓越的成果。随着研究的深入,联萘酚小分子催化剂在催化不对称反应中的劣势逐渐显现出来,为了克服小分子催化剂不易重复使用且难分离等缺陷,我们设计与合成了一些由手性BINOL衍生的大分子配体。为了考察其催化性能,我们把所得的大分子配体应用于醛的不对称加成反应中,获得了一系列手性仲醇。(1)在氢化钠拔氢作用下,(S)-3-羟基-2,2′-二甲氧基甲氧基-1,1′-联萘与对氯甲基苯乙烯反应生成单体(S)-3-(4-乙烯基苄氧基)-2,2′-二甲氧基甲氧基-1,1′-联萘。将单体(S)-3-(4-乙烯基苄氧基)-2,2′-二甲氧基甲氧基-1,1′-联萘用AIBN作为引发剂进行了自由基聚合得到聚[(S)-3-(4-乙烯基苄氧基)-2,2′-二甲氧基甲氧基-1,1′-联萘](poly-2),poly-2脱去保护基(-MOM)到聚合物配体聚[(S)-3-(4-乙烯基苄氧基)-2,2′-羟基-1,1′-联萘](poly-3)。将poly-3应用于醛和二乙基锌的不对称加成反应中,所得产物的ee值最高可达89%,产率也很好(高达97%),并且配体poly-3经过多次重复使用后催化活性没有明显降低。(2)在四叁苯基膦钯的催化作用下,(S)-3-碘-2,2′-二甲氧基甲氧基-1,1′-联萘与4-乙烯基苯硼酸发生偶联反应生成了单体(S)-3-(4-乙烯基苯基)-2,2′-二甲氧基甲氧基-1,1′-联萘。单体(S)-6-(4-乙烯基苯基)-2,2′-二甲氧基甲氧基-1,1′-联萘是由(S)-6-溴-2,2′-二甲氧基甲氧基-1,1′-联萘与4-乙烯基苯硼酸的偶联反应制得。分别将单体(S)-3-(4-乙烯基苯基)-2,2′-二甲氧基甲氧基-1,1′-联萘和(S)-6-(4-乙烯基苯基)-2,2′-二甲氧基甲氧基-1,1′-联萘与苯乙烯按不同比例进行共聚得到一系列共聚物poly-4a、poly-4b、poly-4c、poly-9。最后用盐酸脱去共聚物上的保护基得到聚合物配体poly-5a(联萘酚的含量:1.15 mmol/g)、poly-5b(联萘酚的含量:0.74mmol/g)、Poly-5c(联萘酚的含量:0.36 mmol/g)以及poly-10(联萘酚的含量:0.73mmol/g)。将poly-5a、poly-5b、poly-5c以及poly-10应用到叁乙基铝与醛的不对称加成反应中,所得仲醇的产率(高达96%)和ee值(高达93%)都很高,配体poly-5a经过多次重复使用后其催化活性没有明显降低。为了进一步考察配体poly-5a的催化性能,本人以叁甲基基铝为甲基化试剂,把配体poly-5a应用到醛的不对称甲基化反应中,最终获得了中等的ee(44%)值和较高的产率(85%),配体poly-5a在该反应中仍然能够被回收利用。(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期刊2016-05-01)
李珍,冯翠兰,黑莉楹,桂建舟,刘道胜[5](2015)在《联二萘酚衍生手性磷酸在亚胺不对称转移氢化反应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综述了BINOL衍生手性磷酸在亚胺不对称转移氢化反应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根据亚胺不对称转移氢化反应中叁类不同的氢供体——Hantzsch酯类氢源、2-取代苯并噻唑啉类氢源及其他氢源,对BINOL衍生手性磷酸催化的亚胺不对称转移氢化反应进行了重点介绍。参考文献53篇。(本文来源于《合成化学》期刊2015年11期)
朱维君,刘大财,阳年发,杨利文[6](2015)在《联萘酚衍生C_3对称的手性配体的合成及其在诱导二乙基锌与芳基醛的不对称加成反应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合成了一种新型可重复使用的含手性联萘酚的C3对称树状小分子配体(L1),并将L1用于诱导二乙基锌和芳基醛的不对称加成反应.获得的二级醇最高的对映选择性为91%ee,产物最高收率达99%.反应完成后,只需经过简单的萃取和洗涤过程就可实现对配体L1高回收率的回收.配体L1重复使用5次其催化活性和对映选择性没有明显变化.(本文来源于《分子催化》期刊2015年04期)
王勤[7](2015)在《山萘酚磺化衍生物体内外抗氧化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由基与疾病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现代医学与生命科学领域的一大热点。自由基是机体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产物,许多疾病的发生都与自由基的氧化破坏有关。当机体组织或细胞内氧自由基增加和(或)清除能力降低,导致活性氧家族在组织或细胞内蓄积而引起的氧化损伤过程称为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氧化应激可以引起DNA氧化损伤和蛋白质的表达异常,使人或动物机体处于易损状态,从而诱发多种疾病。因此有效的清除机体内多余的自由基不仅有利于人或动物正常的生理活动,同时可以防止疾病的发生。清除机体内多余的自由基主要是靠内源性自由基清除系统,可分为非酶促系统和酶促系统两类,两类清除系统相互协同共同完成体内的抗氧化任务。非酶促系统主要包括维生素(VA、VC、VE等)、微量元素Sc、金属结合蛋白和各类具有抗氧化作用的化合物等;酶促系统主要包括SOD、GSH-Px、CAT等。要降低自由基对机体的伤害,除了依靠内源性自由基清除系统外,还需要寻找和发掘外源性的自由基清除剂,从而使机体免受自由基的伤害。近年来,许多从中草药或植物中提取的多糖、黄酮等天然活性成分由于可以促进机体内抗氧化酶系的生成、提高机体内活性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并且毒副作用较低而受到广泛关注。山萘酚(Kaempferol)属于天然黄酮醇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水果、蔬菜、豆类、茶叶以及许多中草药如沙棘、银杏叶等植物中。山萘酚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溃疡、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血脂及胆固醇、利胆利尿、止咳等多种药理活性。然而,山萘酚虽有如此多的生物活性,但其亲水性差,因此限制了山萘酚在临床上的应用。到目前为止,以山萘酚为先导化合物进行结构修饰从而改善亲水性、提高药理活性的文献鲜有报道。磺化反应是药物合成中的一类重要反应,其特点是操作简单,反应快速,合成效率高。药物分子中引入磺酸基(—S03H)后,不仅会增加药物水溶性,同时能保持或提高它们原有的药理活性,而且磺酸基中的硫原子也具有良好的抗病毒活性。因此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以天然产物山萘酚(Kae)为原料,通过磺化反应得到山萘酚的磺化衍生物(KS),通过红外、核磁共振谱、元素分析、高分辨质谱等手段确定了组成和结构,分子式为[C15H9O9SNa·2.5 H2O],化学名称为3,5,7,4’-四羟基黄酮-3’-磺酸钠,该物质易溶于水。2.采用DPPH法、ABTS法、Fenton反应等化学体系法比较研究Kae与KS体外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实验结果表明,Kae与KS均有一定的清除自由基能力,并且在相同浓度下KS的清除能力比山萘酚强。3.采用CCK-8法分别研究不同剂量的Kae与KS对H202诱导损伤人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活力的影响,设置正常空白组,H202氧化损伤组,Kae不同浓度阳性对照组(5、10.20μmol/L),KS不同浓度实验组(5,10.20μmol/L),实验结果表明,H202损伤组和正常空白组相比,细胞活力下降至44.43%,Kae不同浓度阳性对照组的细胞活力与H202损伤组细胞活力相差不大,而KS实验组对H2O2诱导的VSMC损伤则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且存在剂量依赖性,当KS浓度为20μmol/L,保护作用最强,其细胞活力和正常空白组相当。4.采用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上述各组细胞的凋亡率,实验结果表明,空白对照组的VSMC凋亡较少,仅占15.41%,而H202损伤组凋亡率明显增加,高达48.42%,而用不同浓度KS与H202一起孵育24h后,不同浓度KS实验组细胞凋亡率与H202氧化损伤组相比,凋亡率明显降低,并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分别为:27.08%,26.48%,22.06%;同时,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裂解液中与凋亡相关的促凋亡蛋白Caspase3、BAD和抗凋亡蛋白Bcl-2相对表达影响,实验结果表明KS可以明显降低促凋亡蛋白Caspase-3、BAD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增加Bcl-2的相对表达量从而起到保护H202诱导VSMC凋亡的作用。5.采用ELISA法系统研究不同剂量KS对H2O2诱导损伤血管平滑肌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乳酸脱氢酶(LDH)的活力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设置空白组、H202损伤模型组、KS实验组(5、10、20μM),实验结果显示H202诱导VSMC损伤后,细胞裂解液中的SOD、GSH-Px等抗氧化酶的活性降低,同时LDH活性和MDA的含量明显增加,加入不同浓度的KS后,和H202组相比,KS可剂量依赖性的抑制上述效应。6.体外抗氧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KS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在此基础上本论文对KS能否改善机体内抗氧酶体系也做了初步研究。设置空白组,KS高剂量组(64mg/kg·d)、中剂量组(32mg/kg·d)、低(16mg/kg·d)剂量组,对无特定病原菌的小白鼠连续灌服KS水溶液15天,取肝、肾组织分别制备成10%的组织匀浆液测定其MDA含量,SOD、GSH-Px、CAT活力及T-AOC变化,实验结果显示:小鼠肝脏、肾脏中的SOD、GSH-Px、CAT活力及T-AOC明显提高,MDA含量明显降低,并且在一定范围内随着KS剂量的增加,作用效果越好,这说明KS可以改善小鼠体内抗氧化酶体系。综上所述,本论文以山萘酚为原料通过磺化反应合成的的磺化衍生物KS,和山萘酚相比,不仅水溶性较好,而且具有良好的体内外抗氧化活性,这将为提高山萘酚在临床上的应用奠定基础,也为其它天然产物的开发和应用提供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5-04-25)
王稚京,郑远勤,叶玲,杨学军,李雪锋[8](2014)在《6,6'-取代1,1'-联二萘酚衍生的手性磷酸的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1,1'-联二萘酚(1)经溴代反应制得6,6'-二溴-1,1'-联二萘酚(2);2经苄基保护羟基制得2,2'-二苄氧基-6,6'-二溴-1,1'-联二萘(3);3经Ullmann缩合在6,6'-位引入甲氧基制得2,2'-二苄氧基-6,6'-二甲氧基-1,1'-联二萘(4b);3经Kumada偶联反应在6,6'-位引入正己基制得2,2'-二苄氧基-6,6'-二正己基-1,1'-联二萘(4c);4b和4c经还原脱去苄基制得6,6'-位取代1,1'-联二萘酚(5b和5c);2,5b和5c分别与叁氯氧磷反应合成了3种1的6,6'-位取代手性磷酸(6a~6c),其结构经1H NMR和31P NMR表征。其中6c为新化合物。(本文来源于《合成化学》期刊2014年01期)
李雪锋,王婷,王卓,郑远勤,冯悦[9](2013)在《由3,3‘-大位阻基团取代的1,1’-联二萘酚衍生的手性磷酸的合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改进suzuki偶联反应条件和引入Kumuda偶联反应,成功地在手性1,1‘-联二萘酚的3,3’-位引入了大位阻的9-蒽基和2,4,6-叁异丙基苯基;并在此基础上成功地制备了相应的手性磷酸.产物经过1H-NMR和31P-NMR分析确认结构准确无误.(本文来源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3年04期)
万德慧,吴明书,刘仁蝶,汪荣欣[10](2012)在《手性1,1′-联-2-萘酚(BINOL)衍生的手性氨基酸西弗碱的一锅法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一锅法"作为一种绿色高效的合成方法,具有操作简单、资源利用率高、原子经济性好和高汇聚性等优点,受到了化学工作者越来越多的关注。手性氨基酸西弗碱由于在生物、临床、分析及工业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以及在不对称催化和有机合成方面所发挥的极其重要的作用,使其成为一类重要的手性配体。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仅有少数文献(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9届天然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2-11-08)
萘酚衍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直接使用手性单体进行聚合是合成螺旋聚合物最常见方法之一,因此寻求简便的方法来合成手性单体对制备螺旋聚合物具有重要意义。联萘酚是一种重要的手性源化合物,并具有多个可修饰位点,是合成手性单体的不错选择。本文分为以下四个部分:本文第一部分是使用(S)-联萘酚为原料,合成了四种3-取代-3'-乙烯基联萘衍生物单体,并用偶氮二异丁腈作为引发剂进行了自由基聚合。并通过比较聚合物、单体以及模型化合物的比旋光度和圆二色谱,确定了这些手性联萘衍生物的烯烃聚合物的手性螺旋过量构象。本文第二部分,是使用(S)-联萘酚为原料,合成了四种3-取代-3'-乙炔基联萘衍生物单体,并将单体在Et_3N/[Rh(nbd)Cl]_2共同催化下进行了配位聚合。并通过比较聚合物、单体的比旋光度和圆二色谱,确定了有些手性联萘衍生物的炔烃聚合物的手性螺旋过量构象。本文第叁部分,合成了四种联萘酚与环氧氯丙烷衍生的手性环氧单体。并将所合成的手性环氧单体在KOH引发下进行了阴离子聚合,并将这些聚醚用盐酸脱去甲氧基甲基保护基后得到脱保护聚醚。本文第四部分,将所合成几种聚合物作为手性催化剂,用于诱导苯乙炔对醛的不对称加成反应中。这些聚合物在诱导苯乙炔与醛的不对称加成反应中表现较为出色,获得的手性炔基醇最高达94%的产率以及95%的ee值。并且将这些聚合物回收再利用6次之后没有失去对映选择性诱导能力。此外我们还进行了其他模型反应的尝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萘酚衍生论文参考文献
[1].罗娟,赵锦瑶,杨久明,于欢,张富仁.β-萘酚衍生的萘并呋喃合成研究进展[J].现代盐化工.2018
[2].禹曾达.联萘酚衍生的聚合物的合成及其不对称催化研究初探[D].湘潭大学.2017
[3].朱维君.联萘酚衍生C_3对称的手性配体的合成及其不对称催化研究初探[D].湘潭大学.2016
[4].刘大财.联萘酚衍生的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在醛的不对称加成反应中的应用[D].湘潭大学.2016
[5].李珍,冯翠兰,黑莉楹,桂建舟,刘道胜.联二萘酚衍生手性磷酸在亚胺不对称转移氢化反应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合成化学.2015
[6].朱维君,刘大财,阳年发,杨利文.联萘酚衍生C_3对称的手性配体的合成及其在诱导二乙基锌与芳基醛的不对称加成反应中的应用[J].分子催化.2015
[7].王勤.山萘酚磺化衍生物体内外抗氧化活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5
[8].王稚京,郑远勤,叶玲,杨学军,李雪锋.6,6'-取代1,1'-联二萘酚衍生的手性磷酸的合成[J].合成化学.2014
[9].李雪锋,王婷,王卓,郑远勤,冯悦.由3,3‘-大位阻基团取代的1,1’-联二萘酚衍生的手性磷酸的合成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10].万德慧,吴明书,刘仁蝶,汪荣欣.手性1,1′-联-2-萘酚(BINOL)衍生的手性氨基酸西弗碱的一锅法合成[C].中国化学会第9届天然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