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芬河市中医医院黑龙江绥芬河157399
【摘要】目的:研究雾化吸入护理干预对于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治疗的辅助作用,并分析其护理干预作用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之间,我院儿科所收治的35例住院治疗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对照组;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之间我院儿科所收治的35例住院治疗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观察组。两组均进行常规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雾化吸入给予相关的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在喘憋、咳嗽、哮鸣音、湿罗音消失的时间及住院时间上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绕雾化吸入进行适当的护理干预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有明显的辅助作用。
【关键词】护理干预;毛细支气管炎;护理干预效果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是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所致,患者主要表现为喘憋、气促等症状,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特有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好发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临床给予抗病毒、止咳、平喘、化痰,减轻气道高反应等综合治疗,雾化吸入药物是一种较为简便的辅助治疗措施。本文就雾化吸入护理干预对于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治疗的辅助作用,及其护理干预作用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之间,我院儿科所收治的35例住院治疗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对照组,年龄分布在0-3岁之间,平均年龄(0.79±0.48)岁,其中男15例,女20例;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之间我院儿科所收治的35例住院治疗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观察组年龄分布在0-2岁之间,平均年龄(0.81±0.46)岁,其中男16例,女19例。两组患儿入院时均有阵发性咳嗽、喘憋、肺部哮鸣音及湿罗音,均符合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诊断标准。
1.2观察指标和疗效评定
观察两组患者气促缓解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喘鸣音消失时间。对两组患儿治疗效果进行评定,在治疗3d内呼吸困难缓解,患儿喘憋等症状消失,体温恢复正常,为显效;患儿在治疗5d内体温下降,咳嗽、喘息、气促等症状减轻,肺部啰音减少,为有效;治疗5d后症状没有改善,甚至加重,为无效。
1.3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给予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及氨茶碱静脉滴注,同时给予抗生素抗感染、给予酮替芬等,合并有心力衰竭患儿给予抗心衰治疗。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同时给药普米克令舒、博利康尼雾化吸入。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同时给予体位护理、呼吸道护理、雾化吸入中护理等药雾化吸入护理干预措施。体位护理是指在护理人员协助下,患儿去坐位或者半卧位,嘱咐患儿吸入后屏气,呼气时闭口,避免雾气外溢;呼吸道护理指的是雾化吸入前清理口腔和鼻腔内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雾化吸入中护理是指雾化吸入过程中要严密观察患儿反应,雾化吸入过程中可引起局部刺激症状,如果患儿出现气促咳嗽等,要立即停止雾化吸入,而后轻柔拍患儿背部等。为了让患儿家属了解毛细支气管炎相关知识,做好预防,防止诱发,有时我们还需要对患儿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在对研究结果进行统计的过程中主要采用来了统计学软件SPSS15.0,并进行了通过统计学软件的分析结果χ2检验。通过统计学软件的检验我们发现P<0.05,本研究数据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观察组气促缓解时间为2.1d、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为2.5d、咳嗽消失时间为5.1d、喘鸣音消失时间为3.7d。对照组气促缓解时间为3.1d、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为4.2d、咳嗽消失时间4.7d、喘鸣音消失时间为4.6d。观察组气促缓解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喘鸣音消失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疗效评定结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显效27例、有效5例、无效3例;对照组治疗后显效22例、有效5例、无效8例。观察组总有效为91.4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14%,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
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类以憋喘、咳嗽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疾病。呼吸道分泌物阻塞小气道,影响肺内气体交换。主要病理改变是患儿毛细支气管上皮细胞坏死和周围淋巴细胞浸润,黏膜下充血、水肿和腺体增生,黏液分泌物增多,堵塞毛细支气管管腔,出现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患儿年龄比较小,易哭闹,实施雾化吸入治疗时不予配合,应该加强家长的健康教育,向其讲解所用的药物及相关注意事项,鼓励其主动参与配合,使护理干预能够顺利地进行。
3.2压缩式雾化吸入的作用
压缩式雾化吸入可以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局部作用强。进行雾化吸入时,最好选择坐位或半坐卧位,尽量使患儿抬高下巴,打开气道,这样可以使药物充分地进入气道,借助重力的作用使药物沉积在终末支气管及肺泡上,充分发挥药物解痉、平喘、化痰的作用。若患儿过于哭闹时,则停止雾化吸入,因为患儿在哭闹时吸气短促,药物微粒主要存留在口咽部,而且烦躁不安也使面罩不易固定,因此,最好在安静状态下雾化吸入。雾化吸入过程中,应尽量防止药物进入眼睛,且吸药后应尽快清洗面部,以减少皮肤吸收药物。雾化吸入时给予叩背,使粘附在气管、支气管壁上的痰液松动、脱落,再吸痰,更好地解除气道的阻塞。对于因呼吸道分泌物过多,而导致喘憋比较严重的患儿,先吸痰,这样可以及时有效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改善通气,可以配合吸氧,缓解乏氧状态,再雾化,可以使药物更加充分地发挥作用。
在本研究中,观察组给予雾化吸入过程中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在临床症状改善方面早于对照组,且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所以护理干预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雾化吸入时护理效果显著,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张丽平.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药物雾化吸入的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3年5月第8卷第14期.
[2].孙晶,石冰心,尹冰.33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雾化吸入的护理干预效果临床分析[J].临床护理杂志,2012年7月第2卷第14期.
[3].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