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液相浸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液相浸渗法,CaAl_(12)O_(19),(MgAl_2O_4-Al_2O_3)复相陶瓷,物相组成,显微结构
液相浸渗论文文献综述
易帅,曾鲁举,邓丽娜,薛飞,谢金莉[1](2019)在《液相浸渗法制备CaAl_(12)O_(19)/(MgAl_2O_4-Al_2O_3)复相陶瓷》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液相浸渗法制备了CaAl_(12)O_(19)/(MgAl_2O_4-Al_2O_3)复相陶瓷。研究了不同原料物质的量比(n(α-Al_2O_3)∶n(MgO)=1∶1、2∶1、3∶1、4∶1)对复相陶瓷的物相组成、显微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样中的MgAl_2O_4均不是理论配比,Al_2O_3含量不足时,生成了Ca_(12)Al_(14)O_(33)和CaAl_4O_7。与未浸渗试样对比,生成的低熔点Ca_(12)Al_(14)O_(33)可能促进了MgAl_2O_4晶粒的生长和发育;板片状CaAl_(12)O_(19)的生成虽然降低了试样的体积密度,但其强度反而增大,起到了增强、增韧的作用。随着复相材料中Al_2O_3含量的增加,试样的体积密度和抗折强度均逐渐增大。(本文来源于《材料导报》期刊2019年18期)
宋明,刘冠伟,谢志鹏[2](2016)在《液相浸渗法制备复杂形状蓝色氧化锆陶瓷》一文中研究指出选用含有蓝色着色离子(Co~(2+)和Al~(3+))的溶液对水萃取脱脂后具有孔隙结构的注射成型陶瓷素坯进行浸渗然后经高温烧结制备出结构完好的蓝色氧化锆陶瓷。实验表明,当浸渗温度为25℃时浸渗速率非常缓慢,随着浸渗温度的升高浸渗速率也随之加快,但到60℃时,坯体因浸渗速率过快会导致坯体肿胀、开裂等缺陷,所以最适宜的浸渗温度为40℃。不同烧结温度制备的蓝色氧化锆陶瓷样品的XRD图谱分析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表明,在1450℃时烧结出的蓝色氧化锆样品结构致密、颜色均匀。与常规的机械混合法比较,液相浸渗法制备出的样品中着色相均匀分布,而机械混合法制备出陶瓷样品中的着色相分布出现明显的分界。(本文来源于《人工晶体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相华[3](2006)在《化学液相浸渗法制备C/C-TaC复合材料及其烧蚀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碳化钽(TaC)具有高熔点(3880℃)、高化学稳定性和优异的抗氧化性能,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抗烧蚀材料。本文采用化学液相浸渗法制备了C/C-TaC复合材料,通过研究真空浸渗时间、加压浸渗时间、高温处理温度等参数对材料密度、气孔率、物相组成、晶粒尺寸、微观结构等的影响,确定了液相浸渗和高温处理的最佳工艺参数,提出了TaC的生成机理。通过氧-乙炔焰烧蚀实验考察了C/C-TaC复合材料的烧蚀性能,总结了材料的烧蚀规律,揭示了TaC在提高C/C复合材料抗烧蚀性能中的作用。主要结论如下: (1) 以TaCl_5、HF酸、呋喃树脂以及氟化钽溶液为原料,合成了适宜于进行液相浸渗的碳化钽有机先驱体溶液,确定了各组分的最佳质量比为TaCl_5:HF酸:乙醇:呋喃树脂=6:1:9:2~6:1:9:4及氟化钽溶液:呋喃树脂:乙醇=4:1:2~4:1:4。 (2) 系统研究了真空浸渗时间和加压浸渗时间对液相浸渗效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液相浸渗工艺参数为先真空浸渗2~3h,然后加压浸渗1~2h。 (3) 研究了高温处理后材料的物相组成和微观结构,揭示了TaC的生成机理。900℃处理后的产物主要为TaO_2F和Ta_2O_5,1600~2000℃处理后试样中的Ta完全转化成立方相TaC,但仍残存有一定量的C。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TaC颗粒尺寸明显增大。TaC是在高温处理过程中由Ta的氧化物与基体C通过碳热还原反应生成,伴有“扩散—团聚”现象,是一种液相反应机制。 (4) 研究了C/C-TaC复合材料在氧-乙炔焰流中的烧蚀性能。材料的烧蚀性能受到气孔率和TaC增强体的综合作用,随着复合材料气孔率的降低,质量烧蚀率呈下降趋势,而线烧蚀率却并非单调降低。相同烧蚀条件下,C/C-TaC复合材料的抗烧蚀性能优于气孔率相近的C/SiC材料。 (5) C/C-TaC复合材料的烧蚀机制是热物理、热化学烧蚀和机械冲刷综合作用的结果。TaC在烧蚀过程中生成的Ta_2O_5液膜,能弥补材料缺陷并有效阻止有氧气氛对材料的破坏,有利于提高材料的抗烧蚀性能。(本文来源于《西北工业大学》期刊2006-03-01)
王新坤,汪定江,陈名华[4](2005)在《颗粒分散技术在真空液相浸渗制备C_f/Al复合材料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真空反压液相浸渗工艺,以碳纤维增强铝为研究对象,探讨了M40J纤维增强AlMg10复合材料制备工艺中,SiC及淀粉分散颗粒对复合材料微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碳化硅可以减少铝液在束内的浸渗阻力,并使纤维分布均匀,从而提高复合材料构件的成型性和力学性能。经过5%SiC+3%淀粉溶液的分散后,复合材料的体积分数由72%降低到51%,而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提高了131MPa,达到498MPa。(本文来源于《材料开发与应用》期刊2005年04期)
刘云飞,杨蕴鸿,于润康,胡锐,寇宏超[5](2005)在《ZJS-1600℃高真空液相浸渗炉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简述了高真空液相浸渗炉的工作用途,介绍了浸渗炉的技术性能与结构特点,指出了安装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本文来源于《工业加热》期刊2005年03期)
王新坤,汪定江,祝长春,郭必新,宋述稳[6](2004)在《偏磷酸铝粘结剂在真空液相浸渗制备C_f/Al复合材料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真空压力浸渗工艺 ,以高强高模碳纤维M4 0J增强AlMg5为研究对象 ,研究了预制件抗压强度提高技术和高温粘结剂偏磷酸铝对复合材料中纤维平直度、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预制件中偏磷酸铝的加入使复合材料中纤维的平直度及分布的均匀性提高 ,用P Al 15∶1、浓度为 10wt%偏磷酸铝溶液处理后的预制件经真空液相浸渗后制得的复合材料 ,纤维不仅保持了较好的平直度 ,而且弯曲强度比未经粘结剂处理的提高近 10 2 %左右 ,达到5 35MPa。(本文来源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04年05期)
胡锐,朱冠勇,毕晓勤,李金山[7](2004)在《液相浸渗用多孔预制体制备的研究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多孔预制体是用液相浸渗法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调节多孔预制体的孔隙率和孔结构,可以获得不同性能和组织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即多孔预制体是保证复合材料可设计性的前提。综述了各种类型的液相浸渗用多孔预制体的制备工艺,对液相浸渗用多孔预制体制备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全面的评述,分析了成形压力、烧结规范、粘结剂、造孔剂及后续处理等因素对液相浸渗用多孔预制体质量产生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期刊2004年05期)
胡锐,李金山,毕晓勤,朱冠勇,傅恒志[8](2004)在《石墨/铜基复合材料真空液相浸渗过程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用真空浸渗法制备石墨 /铜基复合材料 ,从多孔介质的渗流物理理论出发 ,分析了颗粒堆积多孔体的孔隙结构 ,研究了在 0 .0 985 MPa的压力作用下 ,铜液浸渗石墨颗粒堆积多孔体的浸渗动力学过程 ,分析认为铜液对多孔体的浸渗以紊流方式进行。文中还同时探讨了浸渗过程中浸渗速度的变化 ,润湿角对浸渗的影响。比较了铜液分别浸渗未涂层处理石墨颗粒、碳化物涂层石墨颗粒后的组织。结果表明 ,涂层能有效促进浸渗并改善浸渗缺陷 ,在真空负压压力下 ,铜液可以浸透由涂层石墨颗粒组成的多孔体。(本文来源于《西北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04年03期)
周振君,杨正方,袁启明,李秀华[9](2002)在《液相浸渗法制备Y-TZP/LaPO_4可加工复相陶瓷》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往ZrO2 多孔陶瓷浸渗LaPO4液态先驱液制备了具有可加工性的Y TZP/LaPO4复相陶瓷。加入 30 % (体积分数 )石墨可以得到具有35 % (体积分数 )开孔气孔率的ZrO2 预烧结陶瓷体。采用不同浸渗和热分解周期可以得到不同LaPO4含量的Y TZP/LaPO4复相陶瓷。研究了该材料的可加工性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 ,含有 3 5 %~ 7 5 % (体积分数 )LaPO4的Y TZP/LaPO4复相陶瓷具有良好的可加工性 ,同时保持优良的力学性能(本文来源于《中国稀土学报》期刊2002年01期)
汪海云,寇勤[10](1998)在《单向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金属液相浸渗方向对浸渗压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1引言在众多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制造工艺中,金属液相浸渗是公认的最简单、最经济、最有希望的方法。但在这一工艺中,液态金属对增强纤维通常不能自发地进行润湿。必须通过施加外部压力来促进金属液对纤维的润湿。因此,外加压力就成了影响金属液对纤维润湿效果的重要因素...(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师》期刊1998年S1期)
液相浸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选用含有蓝色着色离子(Co~(2+)和Al~(3+))的溶液对水萃取脱脂后具有孔隙结构的注射成型陶瓷素坯进行浸渗然后经高温烧结制备出结构完好的蓝色氧化锆陶瓷。实验表明,当浸渗温度为25℃时浸渗速率非常缓慢,随着浸渗温度的升高浸渗速率也随之加快,但到60℃时,坯体因浸渗速率过快会导致坯体肿胀、开裂等缺陷,所以最适宜的浸渗温度为40℃。不同烧结温度制备的蓝色氧化锆陶瓷样品的XRD图谱分析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表明,在1450℃时烧结出的蓝色氧化锆样品结构致密、颜色均匀。与常规的机械混合法比较,液相浸渗法制备出的样品中着色相均匀分布,而机械混合法制备出陶瓷样品中的着色相分布出现明显的分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液相浸渗论文参考文献
[1].易帅,曾鲁举,邓丽娜,薛飞,谢金莉.液相浸渗法制备CaAl_(12)O_(19)/(MgAl_2O_4-Al_2O_3)复相陶瓷[J].材料导报.2019
[2].宋明,刘冠伟,谢志鹏.液相浸渗法制备复杂形状蓝色氧化锆陶瓷[J].人工晶体学报.2016
[3].相华.化学液相浸渗法制备C/C-TaC复合材料及其烧蚀性能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
[4].王新坤,汪定江,陈名华.颗粒分散技术在真空液相浸渗制备C_f/Al复合材料中的应用[J].材料开发与应用.2005
[5].刘云飞,杨蕴鸿,于润康,胡锐,寇宏超.ZJS-1600℃高真空液相浸渗炉的研制[J].工业加热.2005
[6].王新坤,汪定江,祝长春,郭必新,宋述稳.偏磷酸铝粘结剂在真空液相浸渗制备C_f/Al复合材料中的应用研究[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4
[7].胡锐,朱冠勇,毕晓勤,李金山.液相浸渗用多孔预制体制备的研究现状[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4
[8].胡锐,李金山,毕晓勤,朱冠勇,傅恒志.石墨/铜基复合材料真空液相浸渗过程动力学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4
[9].周振君,杨正方,袁启明,李秀华.液相浸渗法制备Y-TZP/LaPO_4可加工复相陶瓷[J].中国稀土学报.2002
[10].汪海云,寇勤.单向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金属液相浸渗方向对浸渗压力的影响[J].机械工程师.1998
标签:液相浸渗法; CaAl_(12)O_(19); (MgAl_2O_4-Al_2O_3)复相陶瓷; 物相组成; 显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