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微乳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棕榈油,体外,系统,硝酸铵,栓剂,乳剂,粒状。
微乳化论文文献综述
黎金嘉[1](2019)在《农药微乳化水悬浮剂的存在和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所谓农药微乳化水悬浮剂,也就是符合制成水悬浮剂的固体农药经湿法超微研磨后,在农药助剂即分散剂、乳化剂、增稠剂、防冻剂、防腐剂、稳定剂等和水的作用下,形成的水悬浮剂,其稀释液成透明或半透明微乳状的液体的特殊农药剂型。有利于提高农药稀释使用液对植株叶面和病虫害表皮的渗透作用;有利于提高农药药效;比常规农药水悬浮剂用药量少,更经济更环保……(本文来源于《农药市场信息》期刊2019年19期)
郝菲,姚晨,张燕,秦烨[2](2019)在《阿齐沙坦自微乳化释药系统的制备与质量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制备阿齐沙坦自微乳化释药系统(Azi-SMEDDSs)并评价其质量。方法通过初步溶解度实验考察阿齐沙坦(Azi)原料药在不同油相、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中的溶解度,最终选择玉米油为油相,吐温20为表面活性剂,PEG400为助表面活性剂,以粒径分布和多分散性指数(PDI)作为考察指标,利用3因素3水平Box-Behankn实验设计优化Azi-SMEDDSs处方并得到最优处方的设计空间;采用透射电镜观察Azi-SMEDDSs形成微乳的微观形态,采用激光粒度仪测定粒径分布和PDI;比较了Azi原料药与Azi-SMEDDSs的体外溶出速率。结果在Azi-SMEDDSs最优处方设计空间内任取一点:玉米油质量分数为60.0%,吐温20质量分数为25.0%,PEG400质量分数为15.0%,得到微乳的平均粒径为83.7±4.6 nm,PDI为0.251±0.009,透射电镜下显示Azi-SMEDDSs微乳粒径分布较均匀;Azi-SMEDDSs中的药物体外溶出速率显着高于Azi原料药。结论制备的Azi-SMEDDSs体外溶出速率较快,有望改善口服生物利用度,提高治疗效果。(本文来源于《西北药学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杨小四,宋晓敏,吴继昌[3](2019)在《含水微乳化柴油在混装多孔粒状铵油炸药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微乳化技术在国标柴油中引入一定量的水份,形成微乳化柴油,应用于混装多孔粒状铵油炸药生产,可以提高混装多孔粒状铵油炸药的爆速、降低生产和使用成本、节省能源、减少环境污染,以及提高燃料油的安全性能。(本文来源于《煤矿爆破》期刊2019年04期)
仲粒,李小芳,廖艳梅,刘罗娜,龙家英[4](2019)在《甘草黄酮自微乳化释药系统的制备及其质量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甘草黄酮自微乳的处方与制备工艺,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方法通过溶解度实验、油相与乳化剂配伍实验及伪叁元相图的绘制,筛选甘草黄酮自微乳的处方组成;以平均粒径、自乳化时间、载药量为评价指标,采用单纯形网格法优化处方,并对甘草黄酮自微乳的理化性质、体外溶出度及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甘草黄酮自微乳处方中油相为肉桂油(10%)、乳化剂为RH-40(55%)、助乳化剂为1,2-丙二醇(35%)。所得自微乳外观均一透明,自乳化后平均粒径(16.30±0.22)nm,多分散指数0.155±0.008,Zeta电位(-20.11±0.50)m V,载药量(86.03±0.37)mg/g。溶出度实验表明,甘草黄酮30 min累积溶出率达90.65%。稳定性实验表明,高温与光照影响甘草黄酮自微乳的稳定性,应低温避光保存。结论甘草黄酮自微乳制备工艺简单,质量稳定,能显着增加药物的溶解度,从而提高甘草黄酮的口服生物利用度,为该有效部位相关制剂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草药》期刊2019年13期)
郭毅[5](2019)在《5—氨基水杨酸微乳化释药系统及固体制剂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5-氨基水杨酸的体外分析方法;优化5-氨基水杨酸微乳及其栓剂的最佳处方、制备工艺,建立其质量标准。方法: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5-氨基水杨酸体外分析方法,通过转相乳化法制备5-氨基水杨酸微乳,采用单因素考察及响应面试验法,以微乳外观等级评分、伪叁元相图为考察指标,优化微乳的最佳处方,以包封率为考察指标,优化微乳的最佳制备工艺,并通过差示扫描对其进行表征和质量评价;以冻干粉末性状及包封率为考察指标,优选5-氨基水杨酸微乳的最佳冷冻干燥工艺;以栓剂的重量差异、融变时限为考察指标,优化5-氨基水杨酸微乳栓剂的最佳处方、制备工艺;依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通则0107“栓剂指导原则”项下,建立5-氨基水杨酸微乳栓剂的质量标准。结果: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可以建立科学可行的5-氨基水杨酸的体外分析方法;5-氨基水杨酸微乳的最佳制备工艺为乳化剂为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助乳化剂为丙二醇,油相为油酸乙酯,水相为磷酸盐缓冲液,溶剂量为20ml、搅拌温度为35℃,乳化剂与助乳化剂的比值为4:1,油相与混合乳化剂的比值为4:6,搅拌时间30分钟,搅拌速度为每分钟450转,先加入乳化剂与助乳化剂,再加入油相,搅拌均匀,加入处方量5-氨基水杨酸,加入水相搅拌均匀。5-氨基水杨酸微乳粉末最佳工艺为冷冻干燥,不需要冻干保护剂直接冷冻干燥。差示扫描证明了5-氨基水杨酸以无定型而非晶体状态存在于微乳中,通过热融法以5-氨基水杨酸微乳冻干粉和半合成脂肪酸甘油酯(36型)制备栓剂,对搅拌方式、灌注温度及冷却温度进行考察、确定搅拌方式为磁力搅拌、灌注温度为40℃,4℃冷却10min,建立质量标准。结论:5-氨基水杨酸微乳栓剂制备工艺简单稳定可行,质量标准完善,适合大工业生产。(本文来源于《长春中医药大学》期刊2019-06-01)
王丽娜,李校娜,王树鹏,王丹,陈爽[6](2019)在《中药固体自微乳化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了解近些年中药固体自微乳化给药系统的固化载体以及固化技术的研究进展,查阅近年相关文献并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表明,新型的固化载体及固体化方法可以进一步提高中药固体自微乳的自乳化性能,改善中药的稳定性,提高难溶性中药的溶出度和生物利用度。固体自微乳化给药系统为中药开发提供研究方向,自微乳固体化是具有研发前景的新型固体制剂,随着新型载体材料和和固体化方法的开发,将中药制成固体自微乳化给药系统的方法会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来源于《畜牧与兽医》期刊2019年05期)
钟武坤[7](2019)在《蜂胶醇提物自微乳化递药系统的构建及其抗菌活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蜂胶含有丰富的黄酮类、萜烯类、有机酸类、醇类、芳香性醛类、脂肪酸等化合物,具有广谱的抗菌特性,蜂胶有效物质中大部分为脂溶性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极低。自微乳化递药系统(Self-microemulsifying drug delivery system,SMEDDS)常作为脂溶性药物载体,其具有提高脂溶性药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加药物吸收代谢通路、改善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提高药物稳定性等优点。本研究分别考察传统提取法和超声波辅助法对蜂胶中有效物质提取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传统浸提法最佳的单因素实验结果为:提取时间6h、乙醇浓度95%(v/v)、料液比1:25(w/v)、提取温度30oC;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佳的单因素组合为A_3B_2C_3D_1,即乙醇浓度95%、料液比1:30、浸提温度40°C、浸提时间4h。经试验验证,在此条件下,黄酮提取率达98.68%;对于超声波辅助法,最佳的单因素实验结果为:超声波功率300 W、乙醇浓度75%(v/v)、料液比1:20(w/v),在试验所取的提取时间范围对提取影响不大;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佳的单因素组合为A_3B_3C_2D_2,即乙醇浓度85%、料液比1:24、超声功率300 W、超声时间5min。经试验验证,在此条件下,黄酮提取率达98.42%。通过溶解度、叁元相图、伪叁元相图等试验方法,建立蜂胶醇提物(Propolis ethanol extract)自微乳化递药系统(PEE-SMEDDS),实验结果表明SMEDDS最佳的配方组合为油玉米油、吐温80、异戊醇,其最佳配方比例为油相:混合表面活性剂(吐温80:异戊醇=9:1)=14:86,蜂胶醇提物的添加量为15.0g/100gSMEDDS;考察其叁个月内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制得的PEE-SMEDDS叁个月内药液稳定。采用抑菌圈法测定PEE-SMEDDS及PEE-ethanol对测试菌的抗菌活性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PEE-ethanol对真菌的抑菌效力明显大于细菌,白地霉和毕赤酵母的抑菌圈大小达31.99 mm和43.02 mm;PEE-SMEDDS对真菌的抑菌效力也明显强于细菌,白地霉和毕赤酵母的抑菌圈大小为20.24 mm和22.02 mm,我们推测PEE-SMEDDS限制了蜂胶醇提物的作用。(本文来源于《武汉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张一鸣[8](2019)在《分级冷凝低温段生物油的微乳化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质热解液化技术能够利用热化学转化的方法,将生物质原料热解转化为液体、气体和固体叁种产物,其中作为主要目标产物的液体产物被称为生物油。生物油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液体燃料,是理想的化石液体燃料替代品,因此,热解液化技术是最具应用潜力的生物质能利用技术之一。该项技术自上世纪80年代问世以来,经过数十年的快速发展,实验室规模的生物质热解液化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基本达到生物油规模化生产的技术要求。但该项技术迄今并未真正实现商业化应用的主要原因是,生物油存在含氧量高、点火特性差、酸度大、稳定性差和化学组成过于复杂等缺陷,作为燃料直接应用不仅在技术上存在较大的困难,而且在经济性方面也缺乏市场竞争力,故在应用前需要对之进行提质、精炼或分离提纯等处理。微乳化是一种操作简单且直接有效的提质方法,它能够将生物油掺混到化石液体燃料或其它已经商业化应用的液体燃料如生物柴油之中,从而能有效提升生物油的燃料品位,而且若作为热力设备燃油使用时,还可降低燃烧器的改造成本。基于这些背景,本文拟对生物油/柴油微乳化燃料的制备,进行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1、首先对原始生物油的基本物化性质和化学组成进行研究,尝试构建一种新的生物油模型化合物,以便更好地模拟生物油的性质。对生物油的含水量、热值、元素、黏度、表面张力和化学组成等进行测量与分析;详细考察生物油的存储特性,并对生物油储存前后的理化特性进行对比;根据GC/MS的分析结果筛选出最能反映生物油特征的若干种组分,并利用GC/FID进行定量分析,构建一种新的生物油模型化合物。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生物油的含水量为23.9%,高位热值为18.39MJ/kg,与柴油等化石燃料相比,热值较低,含水量及含氧量高,燃料品质较差;生物油在存储过程中容易发生酯化、氧化、缩聚等老化反应,酸、醛、酮、呋喃等小分子有机物随储存时间加长而减少,大分子缩聚物却随储存时间加长而增加,进而导致生物油含水量上升、黏度加大、黏温特性变差、酸度减少,以及热值下降;选择乙酸、愈创木酚等12种物质作为生物油的特征组分,并进行了定量分析。在构建的生物油模型化合物中,乙酸含量最高为4.126 wt.%,酚类物质的总含量较高,苯、2,5-二甲氧基四氢呋喃、甲基环戊烯醇酮的含量较低,无法加以精确定量;考虑到第一级冷凝中加入了甲醇作为喷淋介质,因此在生物油特征模化物中增加了小分子醇的比重。本文最终选择水、乙醇、乙酸、间甲酚和愈创木酚作为生物油模型化合物的特征组分,它们的质量含量分别为28.8%、23.2%、9.8%、26.1%及12.1%。2、采用生物油模型化合物开展乳化试验,以乳化剂含量和模型化合物与柴油的体积比(B/D比值)作为变量,进行两因素、五水平的全因子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复配的Span80和Tween80作为乳化剂,在亲水亲油平衡(HLB)值为5的条件下可以成功制备稳定的生物油模型化合物/柴油微乳液;对模化物各组分的增溶特性进行拟合,可以得到准确性较高的拟合方程,其预测结果与实际测量值非常接近,因而可有效预测不同条件下生物油模型化合物的增溶结果。由实验结果和拟合方程可知,增加乳化剂的含量,有利于提升生物油模型化合物的增溶能力以及增溶百分比,但不利于提升乳化剂的增溶效率;B/D比值的增加可以提高模化物的增溶能力,但不利于提升模化物增溶的百分比。综合考虑增溶量和增溶效率,乳化剂含量为0.3-0.45 mol/L、B/D比值为4:12,是性价比较高的配制方法。在本文中,生物油模型化合物/柴油微乳液为油包水(W/O)型,反胶束的栅栏区容积大于亲水核,溶于栅栏区的愈创木酚在增溶量与增溶效率上明显高于溶于亲水核的水及乙酸。微乳液的燃料特性与柴油更为接近,但由于受到乳化剂与模型化合物的影响,这种微乳液在热值与黏度上略逊色于柴油。3、为了强化乳化效果,研究在微乳化过程中尝试加入正辛醇作为助乳化剂,以改善乳化效果。利用中心组合设计的方法,以乳化剂HLB值、乳化剂和助乳化剂含量为主要因素进行实验设计和分析。对分层后的水相进行定量分析,在水相中检测到了正辛醇的存在,表明在微乳液制备过程中有部分助乳化剂进入了水相,分层后的水相不仅仅是未被增溶的生物油,故此时以分层体积对增溶进行表征存在一定的误差;根据GC/FID定量结果对各特征组分的增溶进行拟合,同样可以得到准确性较高的拟合方程,其预测结果与实际测量值非常接近,可以对生物油模型化合物的增溶进行有效的预测;助乳化剂的加入能够显着提升模型化合物在微乳液中的增溶和乳化剂的增溶效率;根据拟合公式,乳化剂HLB值、乳化剂含量和助乳化剂含量叁者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尤其是乳化剂HLB值、乳化剂含量,以及乳化剂含量与助乳化剂含量的交互作用,对模型化合物增溶的影响非常显着。4、在上述研究基础上,以核桃壳热解油和市售0#柴油为原料,利用中心组合设计的方法,以乳化剂HLB值、乳化剂含量和助乳化剂含量为影响因素进行实验设计。对微乳液中生物油的增溶、微乳液的燃料特性以及微乳液的热失重特性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添加乳化剂和助乳化剂可以制得稳定的生物油/柴油微乳液;微乳液的燃料品质略逊色于柴油,但远优于生物油,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微乳化燃料在N2和O2氛围下的蒸发主要分为叁个阶段:第一阶段均为从室温至280℃,为轻质组分蒸发阶段。N2氛围下的第二阶段为280-500℃,质量损失主要来自乳化剂和生物油组分中大分子物质的裂解。第叁阶段为500-650℃,是热解焦产生阶段。02氛围下第二阶段为280-450℃,热失重来自大分子物质的裂解及氧化。第叁阶段为450-650℃,热失重主要来自热解焦的燃烧。通过KAS法和FWO法分别计算了微乳化燃料在氮气和氧气气氛下的活化能,结果表明:N2氛围下为乳化燃料的活化能在30.899-40.167 kJ/mol区间内,O2氛围下微乳化燃料的活化能在53.849-61.621 kJ/mol区间内。采用KAS法和FWO法对微乳液N2氛围下的热失重进行拟合时相关系数较高,更适用于微乳化燃料在N2氛围下热失重的动力学分析。(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9-04-30)
赵汶彬[9](2019)在《柴油机燃用棕榈油—柴油—乙醇微乳化燃料的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柴油机在提供高的热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高的NOx和烟度等导致环境污染的排放,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各种柴油替代燃料、革命性的缸内燃烧策略以及尾气排放后处理系统被用来满足严格的排放法规要求。然而发动机尾气排放后处理系统存在诸多问题,如成本过高、耐久性差、油耗高等问题,例如像柴油颗粒物过滤器(DPF)、柴油机稀燃NOx捕集技术(LNT)、选择性还原催化(SCR)系统等尾气排放后处理技术都会增加油耗;而缸内燃烧策略目前也只处于试验室阶段,还不能应用到实际中。对环境恶化的普遍关注、石油储量的枯竭、燃油供应的安全以及全球变暖促使人们研究和开发既可以使用可替代燃料又可以使用传统燃料的发动机。在不增加温室气体排放又能满足交通运输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的可行办法就是使用可替代燃料。因此,柴油替代燃料引起了很大重视。由于植物油是一种可再生燃料,具有环境友好性和可再生性,其能量密度接近于柴油,引起了国内外许多学者和研究机构的关注。然而,植物油的使用没有被推广的主要原因是植物油的一些理化性质不符合车用发动机的要求,如粘度高、挥发性低、低温流动性差等,这些缺陷会导致发动机冷启动困难、活塞环粘附等问题,而使用微乳化的方法是一种简单又经济的解决办法。基于以上分析,本文立足于使用微乳化方法,研究植物油基微乳化燃料的理化性质,燃烧和排放特性。植物油选择棕榈油,在复合乳化剂的作用下,配制棕榈油-柴油-乙醇微乳化燃料。文章首先对乳化剂进行优选,把油酸与正丁醇按一定比例进行混合,配制叁种乳化剂,油酸与正丁醇的比例分别为6:4、7:3和8:2,用这叁种比例的乳化剂分别对PD30Exx和PD50Exx(P代表棕榈油,D代表柴油,E代表乙醇,30、50分别表示棕榈油在基础油中的比例,xx代表乙醇的比例)组的燃油进行乳化。试验发现使用油酸与正丁醇比例为8:2这组的乳化剂在满足乳化效果的情况下,使用量是最少的,因此乳化剂选用油酸与正丁醇比例为8:2。然后测试了柴油和微乳化燃料的密度、运动粘度、热值、凝点和冷滤点五项理化性质,其他理化性质如表面张力等是通过经验公式计算得出。测试结果表明,纯柴油的密度、表面张力都比四种微乳化燃料小;在温度相同的情况下,微乳化燃料的粘度远小于纯棕榈油的粘度,但接近柴油的粘度;微乳化燃料热值的大小与乙醇在微乳化燃料中的比例成负相关,热值随着乙醇占比的增大而减小;微乳化燃料中随着乙醇和棕榈油占比的增加,理论空燃比减小。之后在一台六缸CRDI柴油机上,在中、小负荷下采用两阶段喷射,大负荷下采用单次喷射的方法,测试了0#柴油、PD30E10、PD30E30和PD50E10、PD50E30燃油的负荷特性,分析了各燃油的经济性、燃烧和排放特性。研究发现,有效燃油消耗率(BSFC)随负荷增加而减小、有效热效率(BTE)随负荷增加而增加。各微乳化燃料的滞燃期均大于柴油,且随着乙醇在微乳化燃料中占比的增加滞燃期变长;各微乳化燃料的缸压峰值都低于柴油;随转速和负荷的增加,各种测试燃料的缸内温度增加;在预喷射阶段,柴油的瞬时放热率(HRR)峰值比微乳化燃料大,但在主喷射阶段比微乳化燃料小;发动机负荷和转速增加后,CA50会后移;微乳化燃料中,乙醇和棕榈油占比越大,燃料的燃烧持续期就越短、CA50越靠前。各微乳化燃料的CO、NOx都比柴油高,但是颗粒物(PM)数目浓度比柴油小、碳烟排放则无明显区别;随负荷增大,CO和颗粒物数目浓度排放降低,NOx和碳烟排放升高。(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9-04-08)
丁晓倩[10](2019)在《棕榈油—柴油—乙醇微乳化燃料喷雾特性及发动机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随着石油资源的日渐紧缺和人们对环保意识的增强使得开发汽车清洁代用燃料迫在眉睫。植物油作为一种生物燃料,来源广泛,它不受地域限制,可以因地制宜,各地自产自用,不需要长途运输,生产技术好掌握,投资小。大多数产油科植物的生长周期较短,且易培植。因此植物油有是一种经济的柴油替代燃料。本文选择棕榈油作为研究对象,正丁醇/油酸为乳化剂。配置不同比例的乳化剂,试验并优选出乳化效果最好的乳化剂。测定棕榈油-柴油-乙醇微乳化燃料微乳化燃料的理化性质,优选出四组理化性质最接近柴油的微乳化燃料进一步研究其喷雾特性,并在发动机台架上进行微乳化燃料的经济性和排放特性研究。结论如下:在喷雾特性中,微乳化燃料的喷雾锥角都比柴油小,且在不同压力下,喷雾锥角都随乙醇含量的增加而增大。而当乙醇含量相同时,明显PD30组的喷雾锥角要大于PD50组。燃料的贯穿距离和喷雾锥角存在紧密的关系,燃料喷雾锥角越大,其对应的贯穿距离就会越小。柴油的索特平均直径最小,PD50E10的索特平均直径最大。微乳化燃料的索特平均直径都随着乙醇的掺混量增加而减小,而当乙醇的掺混量不变时,随着基础油中棕榈油的掺混量增多,燃料的索特平均直径增大。在相同的喷油压力下,五种燃料的喷雾粒子尺寸数目分布在20μm以内的小直径粒子占总粒子数目的绝大部分,最大峰值基本上都是出现在10μm左右,这说明五种燃料的的雾化效果都很好。PD50E30的燃油消耗率最大,柴油的燃油消耗率最小,最接近柴油的是PD30E10。微乳化燃料的有效热效率都高于柴油。微乳化燃料在小负荷时CO的排放量明显高于柴油,中高负荷时CO排放量与柴油相差无几甚至低于柴油。在转速为1800 r/min时,微乳化燃料的NO_X排放都高于柴油,在转速为2200 r/min时,PD50组的微乳化燃料的NO_X排放高于柴油,PD30组的微乳化燃料的NO_X排放低于柴油。微乳化燃料的碳烟排放都低于柴油。微乳化燃料的超细颗粒物数目浓度都低于柴油,并且核模态颗粒占主要部分,而柴油是核模态和积聚模态都有。随着转速升高,柴油和微乳化燃料的超细颗粒物数目浓度都有所降低。随着负荷逐渐增大,超细颗粒物数目浓度曲线峰值不断提高,并且颗粒物峰值直径先增大后减小。(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9-04-08)
微乳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制备阿齐沙坦自微乳化释药系统(Azi-SMEDDSs)并评价其质量。方法通过初步溶解度实验考察阿齐沙坦(Azi)原料药在不同油相、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中的溶解度,最终选择玉米油为油相,吐温20为表面活性剂,PEG400为助表面活性剂,以粒径分布和多分散性指数(PDI)作为考察指标,利用3因素3水平Box-Behankn实验设计优化Azi-SMEDDSs处方并得到最优处方的设计空间;采用透射电镜观察Azi-SMEDDSs形成微乳的微观形态,采用激光粒度仪测定粒径分布和PDI;比较了Azi原料药与Azi-SMEDDSs的体外溶出速率。结果在Azi-SMEDDSs最优处方设计空间内任取一点:玉米油质量分数为60.0%,吐温20质量分数为25.0%,PEG400质量分数为15.0%,得到微乳的平均粒径为83.7±4.6 nm,PDI为0.251±0.009,透射电镜下显示Azi-SMEDDSs微乳粒径分布较均匀;Azi-SMEDDSs中的药物体外溶出速率显着高于Azi原料药。结论制备的Azi-SMEDDSs体外溶出速率较快,有望改善口服生物利用度,提高治疗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微乳化论文参考文献
[1].黎金嘉.农药微乳化水悬浮剂的存在和制备[J].农药市场信息.2019
[2].郝菲,姚晨,张燕,秦烨.阿齐沙坦自微乳化释药系统的制备与质量评价[J].西北药学杂志.2019
[3].杨小四,宋晓敏,吴继昌.含水微乳化柴油在混装多孔粒状铵油炸药中的应用研究[J].煤矿爆破.2019
[4].仲粒,李小芳,廖艳梅,刘罗娜,龙家英.甘草黄酮自微乳化释药系统的制备及其质量评价[J].中草药.2019
[5].郭毅.5—氨基水杨酸微乳化释药系统及固体制剂的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9
[6].王丽娜,李校娜,王树鹏,王丹,陈爽.中药固体自微乳化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J].畜牧与兽医.2019
[7].钟武坤.蜂胶醇提物自微乳化递药系统的构建及其抗菌活性评价[D].武汉科技大学.2019
[8].张一鸣.分级冷凝低温段生物油的微乳化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
[9].赵汶彬.柴油机燃用棕榈油—柴油—乙醇微乳化燃料的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9
[10].丁晓倩.棕榈油—柴油—乙醇微乳化燃料喷雾特性及发动机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