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负泊松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蜂窝,结构,表面波,弹性模量,层状,角形,材料。
负泊松比论文文献综述
李俊杰,陶猛,叶韩峰[1](2019)在《负泊松比蜂窝空腔覆盖层水下爆炸抗冲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显示动力学有限元ABAQUS/Explicit建立了流固耦合计算模型。研究了具有负泊松比特性的橡胶蜂窝空腔覆盖层在水下非接触性爆炸作用下的抗冲特性,分析了覆盖层的动态响应并讨论了高度、胞元壁厚和扩张角度等结构参数对覆盖层抗冲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负泊松比蜂窝覆盖层水下爆炸抗冲性能依赖于结构参数,随着高度增加、胞元壁厚的减小、扩展角绝对值的增大,覆盖层的抗冲性能得到有效提高。(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9年21期)
张春梅,聂亦涵,杜爱军[2](2019)在《二维铁电材料ABP_2X_6内在极高的负泊松比(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引发科研人员极大兴趣的二维铁电材料由于极好的电子读写性能,是下一代电路设计的重要组成。但是,二维铁电材料非常罕见。最近具有ABP_2X_6 (A=Ag,Cu;B=Bi,In;X=S,Se)形式的二维铁电材料,由于可制备超薄铁电材料,掀起了广泛的研究热潮。在ABP_2X_6单层内,P―P键形成支撑顶部和底部X平面的结构,同时位于X层之间的偏心A-B原子引起自发的铁电极化。如果两个偏心的A-B位置均匀对齐,则会导致顺电状态的出现。这种有趣的结构具有潜在的新颖的机械性能。截至目前,单层ABP_2X_6尚无力学性能报告。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我们研究了单层ABP_2X_6 (A=Ag,Cu;B=Bi,In;X=S,Se)的结构、电子、力学以及电力耦合性质。通过杂化密度泛函方法计算,发现它们都是有很宽带隙的半导体。CuInP_2Se_6,CuBiP_2Se_6,AgBiP_2S_6和AgBiP_2Se_6的能带带隙分别是2.73,2.17,3.00和2.31 eV。价带顶主要是由X和B原子的p轨道构成,而导带底主要来源于X原子的p轨道和A原子的d轨道杂化。另外,A-B偏心位移有叁个短A/B―X键,再加上d-p轨道杂化,我们推测ABP_2X_6单层中铁电结构扭曲的主要原因是Jahn-Teller影响。更有趣的是,ABP_2X_6单层是具有垂直于平面负泊松比的新类型的拉胀材料,负泊松比的数值有如下关系:AgBiP_2S_6(-0.805)<AgBiP_2Se_6(-0.778)<CuBiP_2Se_6 (.0.670)<CuInP_2S_6 (.0.060)。这主要是由于在x/y方向上施加的拉伸应变增大了P―P键和顶层X原子之间的角度,因此增加了单层ABP_2X_6的垂直平面方向的褶皱高度。此外,外部应变对A-B偏心位移具有显着影响,从而产生垂直于平面的压电极化。CuInP_2S_6,CuBiP_2Se_6,AgBiP_2S_6,AgBiP_2Se_6单层的e_(13)值计算为-3.95×10~(-12),-5.68×10~(-12),-3.94×10~(-12),-2.71×10~(-12) C·m~(-1),与实验证实的二维平面外压电Janus系统相当(压电系数为-3.8×10~(-12) C·m~(-1))。这种不寻常的拉胀行为、铁电极化以及单层ABP_2X_6中的电力耦合可能会在纳米电子学、纳米力学和压电学中产生巨大的技术重要应用。(本文来源于《物理化学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马芳武,梁鸿宇,赵颖,陈实现,蒲永锋[3](2019)在《内凹叁角形负泊松比材料的面内冲击动力学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内凹叁角形负泊松比材料,在保证元胞其他几何参数不变的前提下,通过改变叁角形侧边内凹角度,建立了不同内凹形式的内凹叁角形负泊松比材料模型。通过显式动力有限元软件LS-DYNA具体分析了内凹形式与冲击速度对内凹叁角形负泊松比材料面内冲击变形和能量吸收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冲击载荷作用下,在冲击端,相对于叁边内凹的情况,单边内凹的平台应力更大;在固定端,侧边内凹程度越小,输出应力滞后时间越长。相比于内凹六边形负泊松比材料,内凹叁角形负泊松比材料吸能更平稳,压缩量也更大,并随着冲击速度的提高,内凹叁角形负泊松比材料表现出更强的能量吸收能力。(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9年17期)
沈建邦,肖俊华[4](2019)在《负泊松比可变弧角曲边内凹蜂窝结构的力学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环形蜂窝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具有负泊松比效应的可变弧角曲边内凹蜂窝结构。分析了刚架结构的弯曲内力,利用能量法给出了曲边内凹蜂窝结构的横/纵向等效弹性模量和等效泊松比的解析公式。当弧角为180°时,所提出的曲边内凹蜂窝结构可退化为已有的环形蜂窝结构。所得解析解、已有理论解和有限元结果叁者有较好的吻合度,表明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基于所得解析解讨论了微结构几何参数对等效弹性模量和等效泊松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等效弹性模量受弧角的影响显着;等效泊松比受弧角、竖直壁板长度和两竖直壁板间宽度的影响较为明显,而受连接部分长度的影响不明显。(本文来源于《中国机械工程》期刊2019年17期)
董宝娟,张君华[5](2019)在《功能梯度负泊松比蜂窝夹层板的振动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蜂窝夹层板作为一种常见的轻质多孔材料在航空航天和建筑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研究了具有梯度的负泊松比蜂窝夹层板自由振动时的频率,及其随蜂窝芯层梯度和板几何参数的变化规律。利用Reddy高阶剪切变形理论和Hamilton原理推导了四边简支边界条件下的负泊松比蜂窝夹层板的偏微分运动微分方程,利用Navier法计算出系统的前十阶固有频率。借助有限元Abaqus软件建立了内凹六边形负泊松比蜂窝夹层板模型,计算其固有频率,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对比表明:理论计算求得的固有频率和有限元仿真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基于此方法分别计算了蜂窝芯层具有角度梯度、厚度梯度和功能梯度的负泊松比蜂窝夹层板的前十阶固有频率,并与无梯度时的计算结果对比,分析了芯层梯度变化对系统固有频率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9年21期)
陈文炯,刘松,汪嘉兴[6](2019)在《一种低孔隙率材料负泊松比性能测试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使学生充分理解材料负泊松比这一奇特的力学行为,针对一种含周期性异形孔的低孔隙率材料,开展其负泊松比性能测试实验研究。首先构建含周期性异形孔的低孔隙率材料的参数化模型,通过有限元方法开展仿真实验,计算有限尺寸的低孔隙率结构的等效泊松比。利用DIC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对负泊松比材料开展实验研究,通过实验验证了低孔隙率负泊松比结构的拉胀特性,实验结果也验证了数值仿真实验的正确性。通过科研实践与教学实验结合,提高了教学效果,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了学生利用实验方法处理实际科研问题的能力。(本文来源于《实验室科学》期刊2019年03期)
秦浩星,杨德庆[7](2019)在《声子晶体负泊松比蜂窝基座的减振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建立声子晶体负泊松比蜂窝基座的等效动力学模型,研究该基座局域共振减振机理。探讨动力学参数(固有频率比、质量比、阻尼比)、声子晶体的周期层数等对基座减振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声子晶体固有频率与基座固有频率接近时,能有效降低基座发生结构共振时的响应幅值。建立声子晶体蜂窝基座的优化设计模型,优化得到具有指定局域共振固有频率的声子晶体结构。动力学频响计算表明,该优化设计基座能够有效抑制结构的低频共振现象。(本文来源于《振动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刘泽洋[8](2019)在《负泊松比蜂窝结构的力学性能测试及装置柔顺控制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满足愈加多样的机械性能需求,结构材料被越来越多地设计、研制以及应用在实际工程中。负泊松比结构材料,由于具有优良的抗冲击性、抗断裂性能以及独特的“拉胀”效应等特性,现已越来越多的应用于航空航天、军事、医疗等领域。为满足不同的应用需要,此类材料的结构设计往往复杂多样,所需承受的载荷也往往是耦合多变的。因此,设计相关加载装置,模拟其实际服役工况,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原位检测,对于此类复杂构件的设计与分析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首先通过功能和结构分析,结合测试需求,进行系统优化、功能升级和改进。其中主要包括对装置整体功能及结构进行分析,并分别对多载荷加载模块、多物理场加载模块、原位观测模块、控制模块的功能及结构分别进行了阐述。结合装置所使用的传感器内部结构,设计了一种六维力传感器校准装置,并对重力在测量时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与校正。结合校准后的传感器力反馈与神经网络理论,提出了一种对装置同轴度进行校准的方法。此外,针对装置动平台坐标系与夹具坐标系不重合的问题进行了校准,使得装置可沿指定加载方向输出精确的位移加载。接下来根据装置的设计结构及实际加载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主动柔顺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构建了加载装置的输出载荷与加载位姿之间的关系模型,使得装置在原本位移控制的基础上具备了力控功能。为验证所提出控制策略的准确性,开展了6061Al板状试件的悬臂弯曲加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可将待测试样准确加载至指定载荷。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本文对一种负泊松比内凹蜂窝结构材料开展了试验与分析。首先通过数学推导的方式,推导出此类结构的主要尺寸参数,即蜂窝尺寸、加强壁倾角、壁厚与其弹性模量、泊松比之间的数学模型。为进一步验证数学模型的准确性,分别开展了叁组对比实验,研究尺寸参数与力学性能的关系,并得到结论如下:此类结构材料的弹性模量与蜂窝尺寸、加强壁倾角成反比,与壁厚成正比;泊松比的绝对值与试件尺寸成反比,与加强壁倾角、壁厚成正比。通过进一步分析可得,在叁种主要尺寸参数中,加强壁的倾斜角度对结构的泊松比影响最大,而蜂窝厚度对弹性模量的影响最大。该试验结果与通过所构建的数学模型计算的结果呈现的变化趋势相同,验证了试验的正确性。此外,结合所提出的主动柔顺控制策略,分别对待测试样施加2N·m、4N·m、6N·m的弯矩,实现了额定弯矩下的悬臂弯曲加载试验。通过对试样的整体应变分布进行采集与分析可知,对于单个内六角蜂窝结构而言,在承受弯曲载荷时其应变主要在外壁,而加强壁的应变相对较小。(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6-01)
高强,王良模,钟弘,钱雅卉,王晨至[9](2019)在《负泊松比结构的叁点弯曲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研究了内凹六边形负泊松比结构的叁点弯曲力学性能,基于显式动力有限元ANSYS/LS-DYNA建立了该结构的有限元模型,进行了冲击试验仿真,并以单位质量吸能量(SEA)和碰撞力峰值(PCF)为评价指标,探究了胞元结构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胞元厚度增加或胞元高度降低,可使SEA与PCF同时增加;SEA随着胞元宽度的增大先升高后降低,而PCF则呈相反的趋势;SEA随着胞元内凹角的增大而减小,而PCF在内凹角较小及内凹角约45°时较大。因此,合理选择胞元参数对提高负泊松比结构的弯曲力学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姜建利[10](2019)在《基于负泊松比磁致伸缩衬底的磁声表面波谐振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人们致力于将层状磁电材料和声表面波技术相结合来实现磁场探测,研究磁电声表面波在磁传感领域有着十分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本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ScAlN/FeGa多层结构的集成化磁声表面波谐振器,可用于直流和宽频磁场的高灵敏度探测。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首先,从各向异性介质中任意方向的弹性模量出发,得到了FeGa晶体的杨氏模量叁维各向异性图像,梳理了应力和磁致负泊松比效应及其机理,然后计算各向异性介质中的弹性波,得到不同成分FeGa合金面内和对角面内的慢度曲线,讨论了负泊松比对慢度曲线的影响。其次,采用数值分析和有限元仿真软件计算了ScAlN/FeGa半无限异质结构中瑞利波在不同方向传播的频散曲线、机电耦合系数和截止频率。计算结果表明:瑞利波在Fe_(81.3)Ga_(18.7)(001)[100]方向传播时,谐振频率和压电薄膜厚度乘积fh的截止值仅为0.3 GHz·μm,相速度v_p变化范围为2175~2250 m/s,机电耦合系数K~2变化范围为0~0.4%;而在具有负泊松比的Fe_(81.3)Ga_(18.7)(001)[110]方向传播时,fh的截止值提高至1.58 GHz·μm,v_p变化范围为3000~3300 m/s,K~2变化范围为0.2~1.2%。通过COMSOL仿真上述不同方向传播时的振型、导纳特性,得出了FeGa负泊松比效应对瑞利波传播特性的重要影响。接着,在FeGa合金衬底上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制备c轴高度取向的ScAlN薄膜,其摇摆曲线半高宽仅为3.68°,厚度1.2~2μm,表面粗糙度为5 nm,膜-基附着力为22 N,各项性能指标满足SAW谐振器的制备要求。最后,采用lift-off工艺在ScAlN/FeGa结构上制备了叉指换能器,线宽和波长分别为4μm、16μm。采用矢量网络分析仪和微波探针台对单端口磁电SAW谐振器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Sc_(21.3)Al_(78.7)N/Fe_(81.3)Ga_(18.7)结构SAW谐振器的谐振频率f_r为176 MHz,机电耦合系数K~2为0.7%;Sc_(21.3)Al_(78.7)N/Fe_(72.8)Ga_(27.2)结构SAW谐振器中出现多种模式,其中瑞利波的谐振频率f_r为259 MHz,K~2为1%。对谐振器的磁场灵敏度分析得出:当频率分辨率为100 Hz时,谐振器磁场灵敏度可达4.2×10~(-9) Tesla,可实现高灵敏磁场探测。(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9-04-01)
负泊松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引发科研人员极大兴趣的二维铁电材料由于极好的电子读写性能,是下一代电路设计的重要组成。但是,二维铁电材料非常罕见。最近具有ABP_2X_6 (A=Ag,Cu;B=Bi,In;X=S,Se)形式的二维铁电材料,由于可制备超薄铁电材料,掀起了广泛的研究热潮。在ABP_2X_6单层内,P―P键形成支撑顶部和底部X平面的结构,同时位于X层之间的偏心A-B原子引起自发的铁电极化。如果两个偏心的A-B位置均匀对齐,则会导致顺电状态的出现。这种有趣的结构具有潜在的新颖的机械性能。截至目前,单层ABP_2X_6尚无力学性能报告。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我们研究了单层ABP_2X_6 (A=Ag,Cu;B=Bi,In;X=S,Se)的结构、电子、力学以及电力耦合性质。通过杂化密度泛函方法计算,发现它们都是有很宽带隙的半导体。CuInP_2Se_6,CuBiP_2Se_6,AgBiP_2S_6和AgBiP_2Se_6的能带带隙分别是2.73,2.17,3.00和2.31 eV。价带顶主要是由X和B原子的p轨道构成,而导带底主要来源于X原子的p轨道和A原子的d轨道杂化。另外,A-B偏心位移有叁个短A/B―X键,再加上d-p轨道杂化,我们推测ABP_2X_6单层中铁电结构扭曲的主要原因是Jahn-Teller影响。更有趣的是,ABP_2X_6单层是具有垂直于平面负泊松比的新类型的拉胀材料,负泊松比的数值有如下关系:AgBiP_2S_6(-0.805)<AgBiP_2Se_6(-0.778)<CuBiP_2Se_6 (.0.670)<CuInP_2S_6 (.0.060)。这主要是由于在x/y方向上施加的拉伸应变增大了P―P键和顶层X原子之间的角度,因此增加了单层ABP_2X_6的垂直平面方向的褶皱高度。此外,外部应变对A-B偏心位移具有显着影响,从而产生垂直于平面的压电极化。CuInP_2S_6,CuBiP_2Se_6,AgBiP_2S_6,AgBiP_2Se_6单层的e_(13)值计算为-3.95×10~(-12),-5.68×10~(-12),-3.94×10~(-12),-2.71×10~(-12) C·m~(-1),与实验证实的二维平面外压电Janus系统相当(压电系数为-3.8×10~(-12) C·m~(-1))。这种不寻常的拉胀行为、铁电极化以及单层ABP_2X_6中的电力耦合可能会在纳米电子学、纳米力学和压电学中产生巨大的技术重要应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负泊松比论文参考文献
[1].李俊杰,陶猛,叶韩峰.负泊松比蜂窝空腔覆盖层水下爆炸抗冲性能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9
[2].张春梅,聂亦涵,杜爱军.二维铁电材料ABP_2X_6内在极高的负泊松比(英文)[J].物理化学学报.2019
[3].马芳武,梁鸿宇,赵颖,陈实现,蒲永锋.内凹叁角形负泊松比材料的面内冲击动力学性能[J].振动与冲击.2019
[4].沈建邦,肖俊华.负泊松比可变弧角曲边内凹蜂窝结构的力学性能[J].中国机械工程.2019
[5].董宝娟,张君华.功能梯度负泊松比蜂窝夹层板的振动特性[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
[6].陈文炯,刘松,汪嘉兴.一种低孔隙率材料负泊松比性能测试实验研究[J].实验室科学.2019
[7].秦浩星,杨德庆.声子晶体负泊松比蜂窝基座的减振机理研究[J].振动工程学报.2019
[8].刘泽洋.负泊松比蜂窝结构的力学性能测试及装置柔顺控制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9
[9].高强,王良模,钟弘,钱雅卉,王晨至.负泊松比结构的叁点弯曲性能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9
[10].姜建利.基于负泊松比磁致伸缩衬底的磁声表面波谐振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