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运动论文_马世辉,闫君杰

导读:本文包含了垂直运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地壳,精密,水准,西秦,速率,鄂尔多斯,重力场。

垂直运动论文文献综述

马世辉,闫君杰[1](2019)在《精密加工中零重力垂直运动机构的设计与性能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精密加工中垂直运动机构的重力载荷会影响其定位性能,通常情况下采用平衡配重装置或流体缸来进行重力补偿。基于传统的重力补偿原理提出一种新型零重力垂直运动机构,应用于精密加工过程中。该机构采用直线电机直接驱动的方式、磁轭和滚动导轨支撑移动平台和平衡配重装置。由于受干扰的运动部件惯性增加一倍,该机构能有效地减小加工干扰力的影响。装置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机构为移动平台的垂直运动提供了优越的驱动特性。(本文来源于《机床与液压》期刊2019年20期)

王梦婷,聂建亮,田婕,黄功文,赵大江[2](2019)在《利用GNSS水准数据建立区域地壳垂直运动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少量稳定水准点无法建立区域地壳垂直运动模型的问题,提出一种利用GNSS与水准融合建立区域地壳垂直运动模型的方法。首先利用稳定水准点、GPS点初步建立区域地壳垂直运动模型;再根据各个水准点、GPS点的模型结果与实际结果的差异,选取区域地壳垂直运动建模所用点;最后利用函数模型拟合区域地壳垂直运动模型。以山东及周边一等水准网以及CORS数据为例进行计算,证明该方法能够克服因水准点数量不足而无法建立模型的弊端,并提高区域地壳垂直运动模型的精度。(本文来源于《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期刊2019年09期)

王新,郭强,文锐[3](2018)在《基于FY-2卫星云垂直运动解析近海突然增强台风内动力演变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海台风突然增强监测预报是业务和科研的重点和难点,利用风云二号(FY-2)静止气象卫星高时空分辨率资料,选取近20年内南海登陆台风中最具备突然增强特征的两个台风2017年天鸽(Hato)和2012年韦森特(Vicente),综合考虑风垂直切变影响和辐射变化,形成用于表征台风内云垂直运动信号的计算方法,并应用于两台风近海快速增强的内动力演变机制解析.结果表明,两台风快速增强过程表现跷跷板式的热动力过程,云垂直上升运动的最大值向台风最核心区收拢,促进台风组织结构调整;最核心区0~50 km内的云上升运动的持续增强,对台风发生突然增强贡献最显着,并伴有1~2 h内的突变; FY-2卫星分钟级观测资料发挥了重要作用,结果可作为对台风结构和强度演变的高频次监测新手段为台风监测预报业务和科研工作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红外与毫米波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苏广利,畅柳,许明元[4](2018)在《基于精密水准的云南地区垂直运动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中利用1993—2017年多期精密水准观测资料获取了云南不同区域1993—2013年、2001—2016年、2011—2017年的垂直形变场。结果表明云南地区整体表现为滇东压缩区隆升、滇中南拉分区下沉的运动形态,与GPS水平速度场吻合较好。红河断裂和小江断裂是2条重要的地壳垂向运动分割线,其中小江断裂两侧差异运动速率达5mm/a;红河断裂南西盘下沉,北东盘隆升;从水准剖面和垂直形变场来看,红河断裂仍具有块体边界断裂的意义,仍存在较强的活动性。滇西北地区以继承性运动为主,其中沿程海断裂分布的程海盆地、期纳盆地、宾川盆地,沿红河断裂分布的大理盆地、弥渡盆地均为下沉状态;丽江-剑川断裂所控制的丽江盆地、剑川盆地垂向运动不明显,附近山区表现为隆升。值得注意的是在曲江断裂、小江断裂交会处形变梯度较大,等值线有四象限分布特征,有孕育地震的可能。(本文来源于《地震地质》期刊2018年06期)

马红强[5](2018)在《Aquilion 16 CT扫描床垂直运动系统原理及维修》一文中研究指出东芝Aquilion 16CT作为一款临床应用多年的机型,具有操作方便、经济耐用、故障率低的特点。我科自2006年装机,其作为常规扫描的主力机型,使用至今。本研究总结扫描床垂直运动系统的故障二例,现报道如下。1扫描床垂直运动系统的构造与原理扫描床的运动系统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两部分,垂直运动系统由剪刀臂、圆柱液压气缸、200 W电动机、油泵、油箱、电磁阀(L24、L21)、液压油管路及控制电路组(本文来源于《医疗装备》期刊2018年19期)

郝明,王庆良,李煜航[6](2017)在《利用GRACE、GPS和水准数据研究西秦岭地区现今地壳垂直运动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GRACE卫星数据改正GPS连续站垂向位移时间序列中的周期变化,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消除区域共模噪声误差,计算获取西秦岭地区GPS连续站的垂直运动速率,并将其作为速率参考基准,联合水准观测资料基于线性动态平差模型,处理得到西秦岭地区现今地壳垂直运动速度场。结果显示,西秦岭整体处于差异性的快速隆升,主要是由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地壳缩短作用所致。六盘山和天水南侧均以3mm/a速率抬升,是本区上升最快的地方;其次是陇西地块和鄂尔多斯地块南部,分别以2mm/a和1mm/a的速率上升;秦岭造山带和渭河盆地的西部表现为下沉,但渭河盆地下沉最快。西秦岭现今地壳垂直运动可能暗示青藏高原东北缘的现今横向逃逸运动通道已从早期的西秦岭-秦岭地块向北转移到六盘山构造带、鄂尔多斯地块南部。(本文来源于《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期刊2017年10期)

郝洪涛,赵斌[7](2017)在《华北地区重力趋势变化与地壳垂直运动》一文中研究指出1.引言地表重力场的趋势变化与地壳垂直运动背景密切相关~([1])。在我国华北地区,中国地震局开展了长期的地表重力场监测研究工作,但对于该地区地壳垂直运动对重力场变化的影响却鲜有深入研究。本文利用华北重力网[2]2010-2015年6月期间11期重力观测资料,结合由GNSS观测获得的地壳垂直运动(本文来源于《2017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四十二)——专题81:应用地球物理学前沿、专题82:工程结构性态化设计与地震韧性、专题83:地球重力场及其地学应用》期刊2017-10-15)

占伟[8](2017)在《基于GPS连续观测的中国大陆典型区域地壳垂直运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地壳垂直运动(包含长期的线性运动和周期性运动)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首先,长期的地壳垂直线性运动速度场能够直接反映地球表面的动态变化特征,其精确获取对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其次,了解地壳的垂向周期性运动有助于精确测定测站高程,提高地固参考架在周期性尺度上的稳定性;同时,地壳垂向周期性运动与区域地球物理场的变化紧密相关,研究地壳垂向周期性运动可以监测区域地下水等物质的质量变化。与其它地壳垂直运动监测手段(如InSAR和水准)相比,连续GPS具有时间分辨率高、成本低等优势,能够准确地记录地壳垂向的周期性运动和识别地壳垂直运动(线性和周期性)在时间上的不均匀变形。随着中国大陆GPS连续观测网的建设(如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简称“陆态网络”),目前已经积累了大量的、长期的GPS连续观测数据,为基于GPS分析中国大陆地壳垂直运动提供了良好的数据支撑。鉴于此,本文首先基于GPS连续观测数据分析了大空间尺度的中国大陆地壳垂直运动,然后以云南地区(垂向周期性运动显着)和天津地区(垂向线性运动显着)两个典型地区为重点研究区域,基于区域内较为密集的GPS连续观测数据开展相关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基于筛选后的235个GPS连续站2010-2016年观测数据得到了中国大陆现今地壳垂直运动(线性和周期性运动)结果。结果表明:中国大陆GPS垂向周期性运动较为显着,其中年周期运动占主导,平均振幅为4.8mm;中国大陆GPS垂向周期性运动显示出区域性差异,究其原因主要是不同区域垂向周期性运动的影响因素不同。(2)GPS连续观测得到的中国大陆现今地壳垂向线性运动速率结果表明:这一时期中国大陆地壳垂向线性运动较为平稳,大部分测站运动速率量值在6mm/yr以内;整体运动特征为继承性运动,即“山区上升,盆地和平原下降”。(3)基于云南地区27个GPS连续站2010-2015年观测数据得到的云南地壳垂向周期性运动结果表明:在GPS观测数据处理过程中,参考框架点的选取、线性/非线性参考框架的使用能够造成云南GPS垂向年周期运动振幅1mm以内的变化;云南地壳垂向年周期运动有两个主要特征:①从整体趋势看,整个地区的垂向年周期运动空间一致性较好;②在整体较为一致的大趋势进一步细看,以金沙江—红河断裂为界将云南地区分为滇东和滇西两个小区域,滇西的垂向年周期运动要强于滇东。(4)云南地区的GPS垂向周期性运动与GRACE结果一致性较好,说明云南垂向周期性运动受到区域性因素主导;2010-2015年云南地区降雨量较大,时间上具有显着的年周期性特征,与GPS垂向时间序列有较高的相关性,具有相同的空间分布特征,因此认为降雨导致的区域性整体形变是云南地壳垂向周期性运动的主要原因,季节性降雨是该地区地壳垂向周期性运动的区域性主导因素;红河两侧(滇东与滇西)的降雨量和深部结构、物性状态的差异是红河两侧GPS垂向周期性运动存在差异的原因。(5)基于天津地区22个GPS连续站2006-2017年观测数据,得到了这一时段天津地壳垂向线性运动速率,结果表明:天津地区地壳垂直运动特征为“北升南降”,即天津北部山区表现为2mm/yr左右的低速隆升,其它地区由于受到人为活动(如地下水开采)影响表现为快速下沉,最大的沉降速率值可达79mm/yr;GPS连续观测数据显示一些测站的下沉在时间上并不是均匀的,多数测站年变化最大值出现在2011年或2015年。(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期刊2017-10-01)

王忠彪,王宁,丁宁,张珂,荆平平[9](2017)在《郯庐带(南段)现今垂直运动及与地震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郯庐地震带(南段)1992—2016年的跨断层水准资料,分析该地区垂直形变特征;利用主成分分析和时频分析提取数据中的主要构造性低频信息及其能量强度特征,探讨上述方法提取的"异常"信息与该地区ML4.0以上中强地震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主成分的时间曲线显示该地区在20世纪90年代后的垂直运动特征与长水准计算结果一致,北部地区的垂直活动性高于南部地区;时频分布中的较强能量集聚能够对应一年以内的ML4.5以上中强地震,可用于该地区中强以上地震的中长期—长期预测参考。(本文来源于《华北地震科学》期刊2017年03期)

郭宝震,塔拉,周海涛,苏广利[10](2017)在《基于精密水准的鄂尔多斯西北缘现今垂直运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鄂尔多斯块体受青藏块体和华北块体的挤压,在其周缘形成一系列褶皱和压性断层,构造较为复杂。本文利用1980、1990和2014这3期精密水准资料计算了鄂尔多斯块体西北缘的垂直运动速率,分析结果表明:(1)位于阴山断块隆起与鄂尔多斯断块隆起之间的河套盆地相对下沉,其中临河盆地最为明显,下沉速率为2—4mm/a,位于鄂尔多斯块体西缘的吉兰泰-银川断陷带沉降速率有所减缓,目前沉降速率约为2mm/a;(2)整个测区表现为明显的山区上升、盆地下沉的继承性运动;(3)穿过乌拉山北缘断裂和磴口-本井断裂的2条水准剖面显示断裂两侧的垂直运动速率差异小于0.5mm/a。(本文来源于《震灾防御技术》期刊2017年03期)

垂直运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少量稳定水准点无法建立区域地壳垂直运动模型的问题,提出一种利用GNSS与水准融合建立区域地壳垂直运动模型的方法。首先利用稳定水准点、GPS点初步建立区域地壳垂直运动模型;再根据各个水准点、GPS点的模型结果与实际结果的差异,选取区域地壳垂直运动建模所用点;最后利用函数模型拟合区域地壳垂直运动模型。以山东及周边一等水准网以及CORS数据为例进行计算,证明该方法能够克服因水准点数量不足而无法建立模型的弊端,并提高区域地壳垂直运动模型的精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垂直运动论文参考文献

[1].马世辉,闫君杰.精密加工中零重力垂直运动机构的设计与性能检测[J].机床与液压.2019

[2].王梦婷,聂建亮,田婕,黄功文,赵大江.利用GNSS水准数据建立区域地壳垂直运动模型[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9

[3].王新,郭强,文锐.基于FY-2卫星云垂直运动解析近海突然增强台风内动力演变机制[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18

[4].苏广利,畅柳,许明元.基于精密水准的云南地区垂直运动特征分析[J].地震地质.2018

[5].马红强.Aquilion16CT扫描床垂直运动系统原理及维修[J].医疗装备.2018

[6].郝明,王庆良,李煜航.利用GRACE、GPS和水准数据研究西秦岭地区现今地壳垂直运动特征[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7

[7].郝洪涛,赵斌.华北地区重力趋势变化与地壳垂直运动[C].2017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四十二)——专题81:应用地球物理学前沿、专题82:工程结构性态化设计与地震韧性、专题83:地球重力场及其地学应用.2017

[8].占伟.基于GPS连续观测的中国大陆典型区域地壳垂直运动研究[D].武汉大学.2017

[9].王忠彪,王宁,丁宁,张珂,荆平平.郯庐带(南段)现今垂直运动及与地震关系[J].华北地震科学.2017

[10].郭宝震,塔拉,周海涛,苏广利.基于精密水准的鄂尔多斯西北缘现今垂直运动分析[J].震灾防御技术.2017

论文知识图

小波变换后的细节子图外雨带(a)下游区域(K1),(b)中...横跨龙门山断裂的GPS运动速度(剖面投...火烧油层燃烧前缘的理论模型与实际情...微观摩擦试验机测试系统种子夹具

标签:;  ;  ;  ;  ;  ;  ;  

垂直运动论文_马世辉,闫君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