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让你的电脑“赚”起来——4款流行股票卡全面介绍(论文文献综述)
孙莹[1](2021)在《基于语料库的现代汉语虚词“和”的句法语义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徐海英[2](2020)在《关于《在绝望中寻找希望》的中韩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92年中韩建交后,韩中之间的翻译文学也迎来了新的局面,很多书籍翻译的往来不断。但是,很多日本书籍被翻译后占据着韩国市场,相比之下,中国书籍翻译的气势却并不明显。因此,要打破翻译容易的固有观念,翻译中国的优秀书籍,活跃韩中翻译文学交流。本报告是以翻译中信出版社于2014年5月出版的《绝望中寻找希望》为基础的实践报告书,目前没有韩国语译本。这部作品的中文字数为12.8万字,与金斌同学一起翻译了这本书,其中我负责中文字数4.5万字。《绝望中寻找希望》是献给青年层的励志类书籍。原文针对青年层面临的一系列困惑,按着理想、心态、亲情、友情等多个方面的主题,呈现出了对这些困惑的看法和态度。该翻译实践报告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用序言部分论述了选题的目的及意义。据韩国统计厅于2020年2月发表的统计结果显示,韩国青年失业率为9%,青年失业者达38万1千名。另外,自2013年以来,韩国在OECD的36个成员国中,因自杀而死亡的比率一直保持第一。从这指标中能看到韩国是一个生活压力很大的国家。将把《绝望中寻找希望》翻译成韩语,献给需要帮助的韩国青年。第二章是翻译项目,此部分介绍了原作者和作品。第一个在美国纽交所上市的中国大陆教育机构“新东方”的创办人——俞敏洪通过这本书指出了这一代年轻人面临的一系列困惑以及他对这个世界的态度,从而鼓励年轻人坚强、勇敢地生活。第三章写了翻译前的分析和翻译前的准备。掌握共109篇的各独立故事的中心思想,与作者在情绪上形成共识,为原文风格再现翻译,在正式翻译前对作者和作品进行了详细分析,并阅读了大量平行的文本,并提供了相关理论。第四章是翻译难点分析部分。为使原文的内容准确、顺通、有效地翻译出来,在多方摸索的过程中,使用了一系列翻译技巧。对这些翻译实践过程进行了总结,大致分为成语的翻译,意译法,加译法和减译法,分译法合合译法,语序变更法等5个部分。第五章通过对全文的总结,叙述了翻译过程中的感受,自己的不足和决心。通过翻译项目进行翻译时,首先要有对原文的理解过程,对汉语和韩语两种语言的造诣要深,多方面的直识要均衡,翻译成理论知识的前提条件是细心。
周莹[3](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董鑫[4](2018)在《交际翻译理论指导下的网络科技新闻的汉译实践报告》文中认为本文是一篇实践报告,基于作者在环球网翻译实践平台的翻译实践撰写而成。在五个月的翻译过程中,作者发现由于中英语言和文化差异,译员水平等因素导致科技新闻翻译质量不尽如人意。鉴于此,本文借助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的指导,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探寻网络科技新闻的翻译技巧。报告首先总结了网络科技新闻的语言特色,包括较多使用抽象名词、复合词、术语、转述动词、被动语态和复合句等。针对这些语言现象,找出了不同的翻译方法,主要包括直译、意译、词性转换、增加动词、拆分译法等。研究表明,纽马克翻译理论对科技文本的翻译具有很强的适用性,通过不同翻译方法的使用,能使翻译更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满足受众的阅读要求。据此,本文的研究不仅可以提高网络科技文本的翻译质量,而且也为其他实用型文本翻译提供借鉴。
何叶[5](2018)在《《热点制造者:事物是怎样流行起来的》(第10-11章)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提出本文是一篇翻译项目报告。翻译项目原文为德里克·汤普森攥写的《热点制造者:事物是怎样流行起来的》中的第十章及第十一章。第十章主要介绍了生意场上眼光独到,善于发掘潜在热点的重要性。第十一章通过分析西方新闻业的发展史来讨论观众和读者真正想看到的到底是什么内容。翻译项目原文为信息型文本,本报告结合译者的翻译实践经验和实例探讨了翻译这类信息型文本所面临的难点以及应对策略。该翻译项目有三大难点:专有名词的翻译、修辞手法的翻译以及语外知识的处理。译者在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的指导下分别采用音译、零翻译、意译以及翻译补偿等方法进行应对,以求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最大程度提升译文可读性。本报告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介绍翻译项目的背景、意义以及整个报告的结构。第二章介绍此次翻译项目的前期准备。第三章主要讨论了此次翻译实践中译者遇到的难点以及解决方法。第四章回顾总结了此次翻译项目。
戴哲[6](2017)在《艺术品追续权制度创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追续权是艺术家从作品的转售中分享利益的权利。截至2015年,全球已有81个国家创设了追续权制度,追续权正在发展成为一项全球性权利。追续权起源于1920年的法国,法国当时正处于官方沙龙消亡到艺术市场繁荣的过渡时期,艺术家在失去官方赞助体系的支持后,难以维系生计。与此同时,法国艺术品交易商却通过转售艺术品大发横财,主体意识觉醒之后的艺术家越来越强烈地提出了保障其创作权益的立法诉求,立法者也考虑到艺术创作难以受到《着作权法》的有效保护,认识到作者对作品所享有的着作权与作品原件的财产所有权相独立,尽管作品原件的后续转让不会影响着作权的归属,但却会影响着作权人的财产利益,于是法国追续权制度就此产生了。正是由于法国当时独特的社会、市场、思想、制度等多种因素,推动了法国追续权制度的诞生。追续权制度自诞生以来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追续权制度的立法体系从多样分化逐步走向统一完整,其发展历史可以分为早期、中期、近期三个阶段。早期的追续权立法主要采用单行法的形式,且不同国家在追续权具体制度设计上存在较大差异,大多数国家并未充分考虑制度的可操作性,只是为追续权制度确立了追续权的基本架构。随着《伯尔尼公约》对追续权进行规定,各国追续权立法进入中期发展阶段,追续权被纳入着作权法体系中进行规定,权利适用范围也逐步扩大,这一时期的追续权制度在构建上开始兼顾实施成本。自欧盟统一境内追续权立法以来,各国追续权制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美国在官方报告中表示了对引入追续权制度的支持,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及相关权常设委员会(SCCR)”也将追续权议题纳入工作议程之中,许多曾经反对创设追续权的国家也纷纷在本国法上确立了追续权,至此,创设追续权制度已成为各国立法之趋势。我国《着作权法》第三次修改正在进行中,国家版权局于2012年3月公布了《着作权法》修改草案第一稿,拟在我国着作权法律体系中建立起追续权制度。之后公布的《着作权法》修改草案各稿也都规定了追续权制度,这引发了学术界与产业界关于是否应当在我国创设追续权制度的广泛争议。尽管我国目前已在立法修正草案建议稿中创设了追续权及其制度,但究竟是否应当在我国现阶段创设艺术品追续权制度以及创设何种追续权制度仍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因而,针对追续权制度的系统理论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从反对追续权制度创设的现有观点上看,反对者提出的观点站不住脚。首先,反对者认为追续权制度会损害艺术市场,但以欧盟、法国和英国的追续权立法实践为例,追续权的创设并不会对艺术品市场造成负面影响,艺术市场受许多关联因素的影响,追续金对艺术市场的影响甚微。其次,反对者认为追续权制度无法保障艺术家权益,但追续权是对艺术家权益的直接增进,追续权制度能够为艺术家提供物质层面、精神层面的支持,追续权还能够惠及不知名的艺术家,至于成功艺术家从作品中获得多数追续金的现象,应注意,这是着作权领域的普遍现象,作品收入与作品价值有关,追续金并非一概而论。最后,反对者认为追续权可以被其他替代制度或方法所替换,实践中也已经曾出现替代追续权的类似做法,但无论是合同约定,还是公共基金以及政府资助,都无法替代追续权制度。从现有创设追续权正当性的观点上看,“挨饿的艺术家”、“非常损失”规则、情事变更原则、不当得利规则、价值学说在论证追续权正当性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些学说中,有的已经成为推动各国追续权立法的理论依据。但客观地说,这些学说尚无法论证追续权的正当性。“挨饿的艺术家”现象是追续权创设的客观社会现实,这并不能直接推导出创设追续权制度的必要性;“非常损失”规则从未适用于动产交易,而多数艺术品原件属于动产范畴,用“非常损失”规则论证追续权制度的正当性并不具有说服力;艺术品交易并不符合情事变更原则的适用条件,艺术品交易不具有情事变更之事实,艺术品升值发生在艺术品交易履行完毕之后,无法在追续权体系之下适用情事变更原则;价值学说论证追续权正当性的前提与依据都无法成立,并且,价值学说论证追续权正当性还会对其他价值贡献人与艺术品收藏者造成新的不公平。我国创设追续权制度具有正当性。首先,艺术家在着作权法上获酬处于不利地位,现有的着作财产权利对于艺术作品只有有限的实践价值,艺术家无法获得与其他创作者相当的利益,通过赋予艺术家以追续权,从而补偿艺术家无法从现有着作权中获得的收益,使得艺术家与其他作者处于平等的地位。其次,着作权上的作品使用存在等级体制,作者对于最终消费者使用作品的报酬请求权在行使上不具有可操作性,立法者转而赋予作者对于中间商使用作品的间接请求权,艺术作品原件再次出售的行为会产生新的消费群体,这一消费群体将因此有机会观看艺术作品,通过欣赏作品满足了其在精神层面的需求,消费群体实际使用了艺术作品,根据作品使用等级体制,艺术家对于最终消费群体使用作品的直接报酬请求权转为对中间商的间接报酬请求权,这一报酬请求权即为追续权的由来,受早期追续权草案中税法模式的影响,追续金在计量上具有法定性。最后,我国艺术家的作品在海外销售的数量与规模越来越巨大,考虑到追续权在国与国之间的适用采用的是互惠原则,只有我国也规定了追续权,才能保障我国艺术家在海外能够享有获取追续权益的资格。在艺术体制转型背景下,我国艺术家也需要追续权以保障其能从艺术创作中获取利益。从实施层面上看,追续权制度的运行障碍主要在于艺术品市场所具有的保密性和不透明性,卖家和买家的身份信息通常不对外公开,这使得卖方和买方之外的第三人很难获取艺术品交易信息。这一“信息获取障碍”会对追续权制度的实施造成严重影响。我国能够应对追续权制度的运行障碍,并控制追续权制度的实施成本。追续权人在我国可以通过拍卖监管部门,也可以通过艺术市场信息平台获取艺术品交易信息。我国已经建立起着作权集体管理制度,未来追续权集体管理组织可由我国美术家、书法家协会发起设立,并且,我国正在逐步探索建立艺术品登记制度,这些措施将保障我国实施追续权制度的可行性。在追续权的权理基础上,追续权具有不得转让性以及非禁止性的特征,这些特征使得追续权有别于现有着作权领域中的排他性权利。追续权的法律关系是一项法定之债,在客体上,追续权的客体为作品,而非作品载体;在主体上,追续权权利主体范围除了作者与作者继承人之外,亦应包含作者的受遗赠人,追续权义务主体为艺术作品原件的出卖人;在追续权的内容上,追续权人有权请求追续权义务人向其支付追续金,追续权义务人需要向追续权人履行支付追续金的义务。在权利性质上,尽管追续权具有不得转让性,但追续权并不属于人身权范畴,追续权不可转让这一权利特征的产生是以保障追续权人获取追续权益为前提的,这一特征基于财产利益而产生,其上所保护的并非艺术家的人格利益,而是艺术家的财产利益。追续权属于对特定作品利用所产生的报酬请求权,追续权与着作财产权中的排他权利具有相同的权利基础,应当归入着作财产权的权利体系中。在我国追续权的制度构建上,我国应在着作权法体系内创设追续权制度。在制度实施上,追续权制度应当采用强制性集体管理模式,赋予追续权人以信息获取权,探索建立艺术市场信息登记制度。在追续权所适用的交易类型上,现阶段我国追续权应适用于通过公开拍卖方式进行的转售活动,未来立法者可以考虑将追续权扩展适用于艺术市场专业人员参与的转售活动。在权利限制上,从公共利益的角度分析,追续权不适用于针对公共收藏机构的转售;从画廊行业推介艺术品的角度分析,追续权也不适用于特定情形下作品原件的初次转售。考虑到追续权属于着作财产权的一种,追续权在权利保护期限、权利救济和溯及力上应当适用《着作权法》规定着作财产权的一般规则。为了使我国艺术家能够在国外获得追续金,我国应依据互惠原则对外国作者提供追续权的保护。
荀鑫越[7](2016)在《互联网时代联盟型企业员工管理创新研究》文中认为互联网时代到来以前的工业经济时代,资本是价值创造的主体,企业通过资本购买生产资料,雇佣劳动力进行生产,获取剩余价值。然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颠覆了这一方式,其价值创造主要依赖的并非资本,而是知识的创造和创新。在互联网时代产生了越来越多的体现群体智慧的联盟型企业,在这些企业中,人的知识和智慧不断被发掘,并且企业的价值创造依赖群体的智慧来实现。本文将非结构化、非流程化的松散独立的通过协作来完成工作目标的企业称为联盟型企业。企业联盟主要出现在互联网企业当中,因为这些企业的发展严重依赖知识型员工。联盟是建立在企业和知识型个人共同目标的基础之上,联盟关系不仅体现在企业内部,更体现在其突破组织边界,构筑更加广泛的联盟。联盟企业采用任期制,对于不同任期内的员工企业提供与之匹配的工作内容,并且通过价值观来协调企业与个人的目标,使得双方愿意为彼此的发展付出努力。在联盟型企业中,人脉被作为企业重要的战略来实施,因为在互联网时代,人脉逐渐成为企业和个人取得高绩效的重要途径。企业鼓励员工拓展人脉,为企业带来有价值的信息,从而发现机会收获成功。基于联盟型企业的特点,本文提出了对联盟型企业员工管理的新范式,包括以价值观为导向的员工招聘管理,通过针对不同层级员工进行不同程度的价值观测试和协调,来为企业获取人才;通过员工绩效管理的重能力轻结果,实现知识型员工对企业的有效性。通过为企业中不同层级的员工提供不同结构的薪酬,来使薪酬更具公平和激励作用。联盟企业中知识型员工的激励主要通过工作来实现,通过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级员工的工作需求来实现激励的作用,达到企业目的。最后,本文提出了突破企业边界的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管理。通过新的员工管理模式的研究、探索以及总结,希望能够为互联网企业的员工管理带来一起启示。
赵砾青[8](2014)在《中美新闻杂志广告的文化价值观对比研究 ——以《Newsweek》和《中国新闻周刊》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广告不仅仅是一种经济活动、一种传播行为,而且是一种文化产品。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广告深受社会文化的熏陶和浸润。那么,作为文化核心的文化价值观必然也深深植根于广告之中。不同的国家、民族或地区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以及价值观念。这些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必然会在广告中有所体现。本文旨在探究中美两国杂志广告所折射出的价值观差异,并与前人的研究进行比较,分析全球化背景下这种差异的变化趋势,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路径。本研究参考荷兰心理学家霍夫斯泰德(Hofstede)的价值观维度、人类学家Florence Kluckhohn和Fred Strodtbeckde的价值观基本问题以及霍尔(Hall)的高低语境文化理论,整合四种文化价值观衡量维度,分别是: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时间导向(过去、现在、未来)、男性倾向与女性倾向、高语境与低语境文化。本研究的样本源自:从《Newsweek》和《中国新闻周刊》在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刊登的杂志中以月为周期各随机抽取18本。以跨页广告、整页广告和半页广告为分拣原则,共计获得274个广告样本。笔者将以这274个广告为研究样本进行中美文化价值观的差异研究。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美国杂志广告表现出明显的个人主义特征,而中国杂志广告没有表现出明显的集体主义特征,反而出现出更为明显的个人主义特征。在时间导向维度中,美国的杂志广告表现出明显的“现在导向”,而中国的杂志广告也表现出明显的“现在导向”,这与中国人乐于长期考虑的传统倾向不同。在男性和女性倾向维度中,美国杂志广告男性倾向指数和女性倾向指数大致相等,女性稍少于男性,而中国杂志广告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男性倾向,这与前人的研究成果有一致之处。在高低语境文化维度中,美国杂志广告表现出明显的低语境文化特征,而中国杂志广告具有较为明显的高语境文化特征,但是由于低语境文化特征比重已超过30%,其显着性正在减弱。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广告所呈现的文化价值观变动是整个中国文化出现变化的一个表征。造成这一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西方文化的渗透和冲击。这时,需要回答这样两个问题。一个是如何积极应对西方文化的挑战,重新寻回中国文化本真。一个是如何重建新的文化体系和文化状态,迎接真正的未来。笔者认为审视自身和沟通交流是非常必要的。解决问题的真正出路有两条可以参考。一个是提升中国文化的自觉程度,另一个是促进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和世界化。开放的文化传播政策、积极的文化沟通与交流、实事求是的自我反省意识以及政府、社会、传媒软实力等多层面的支持,都将为中国广告的健康发展和中国文化的崛起提供有益的帮助。
杨鸿伟[9](2012)在《战略转型期诺基亚WINDOWS PHONE智能手机的中国营销策略研究》文中提出手机作为一种高科技电子消费类产品,近年来在中国普及的速度日益加快,竞争也日趋激烈。中国的手机市场经过近几年的高速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手机市场,也是发展增长最快的智能手机市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需求强劲,产品创新功能层出不穷,厂商降价促销不断,使得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依然保持一个持续增长的态势。2011年2月,诺基亚正式宣布与微软达成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全新的微软Windows Phone系统将会成为诺基亚的主要手机操作系统。诺基亚的新战略策略的至关重要之处在于对诺基亚的商业运营、公司结构、领导力以及工作方式进行重大变革。百变诺基亚,不变的是变革文化,不变的是以人为本。用企业精神来驱动战略转型、业务变革,这就是基业长青公司的秘密所在。对于一个移动通信领域的全球技术领先者,诺基亚战略转型期的中国市场营销策略的成功与否,对于诺基亚能否回归行业领导者地位,至关重要。本文依据诺基亚品牌手机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为主线,在特殊的战略转型期,运用品牌和营销相关理论,和SWOT分析模型、因素分析法、调查法和比较分析法,进行论证分析,对诺基亚在中国的Windows Phone智能手机(以下文中简称WP智能手机)的营销策略进行调查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绪论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及论文研究的课题,综述论文中运用的品牌和营销相关的理论依据;战略转型期的诺基亚战略转型方向;战略转型期诺基亚品牌在中国手机市场面临的各种环境要素;战略转型期诺基亚Windows Phone智能手机在中国的目标市场策略;战略转型期的诺基亚Windows Phone智能手机的中国市场的组合营销策略研究;最后,总结与展望,探讨战略转型期诺基亚Windows Phone智能手机在中国的营销策略的成功因素,以及诺基亚未来的发展趋势。本文在一定程度上深入和创新性地研究了诺基亚战略转型的特殊时期的智能手机在中国市场的营销策略,对战略转型、挑战者的企业文化、目标市场策略、营销渠道策略中的运营商渠道、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渠道电子商务渠道和微博营销等有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为市场营销策略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林竹静[10](2014)在《受贿罪罪量要素研究》文中认为反腐败既要“打老虎”,又要“拍苍蝇”,这是共识。对于这一共识,可作一分为二的理解:一是在对象上,要“老虎”与“苍蝇”一视同仁,两头并重。二是在手段上,要“老虎”与“苍蝇”区别对待,轻重有别。受贿犯罪作为腐败的典型表现,历来是我国反腐败工作的重点,可正是在受贿罪的刑法规制中,却长期存在着量刑结果轻重失序,罪刑失衡的现象。因此,本文的研究亦一分为二:一是通过研究受贿罪的罪量构成要素,实现对受贿罪犯罪轻重的准确测量。区分在受贿犯罪中,何为“老虎”,何为“苍蝇”;二是研究如何根据罪量配置刑量,通过区别“老虎”、“苍蝇”决定是“重打”还是“轻拍”。基于实现受贿罪罪刑均衡这一目的,本文的研究路径始于罪量构成要素分析,最终落实于制刑量刑。除导言与结语外,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受贿罪罪量概述。首先,以质量统一论的视角分析犯罪,延引出犯罪的质(罪质)与犯罪的量(罪量)概念,指出犯罪与一切客观存在一样,是质与量的统一体。在受贿罪罪量要素的研究中,关于受贿罪罪量要素的分析必须在受贿罪罪质确认的基础上进行。进而在受贿罪罪质与罪量的具体分析中,确认受贿罪的直接客体(法益)系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廉洁性,受贿犯罪是对公务行为不可收买性的损害,最终将受贿罪的“罪质”界定为是公权力与不正当利益之间的非法交易,即“权钱交易”。同时,将“罪量”概念定义为,以量化方式表达的犯罪社会危害性严重程度。并按照罪量构成要素与个罪罪质的关联程度,区分为罪量基本要素与罪量修正要素。笔者认为,罪量基本要素系以量化方式表达的基本犯罪事实的社会危害性程度,而基本犯罪事实就是体现“罪质”的犯罪核心事实,也即构成要件事实。在受贿罪中,犯罪的核心事实就是权钱交易行为。其中,一方面是“外显”于罪名的收受贿赂的行为。在此行为侧面的罪量评价中,受贿罪罪量可以通过受贿数额的多少进行测算。另一行为侧面则是“内隐”于犯罪构成之中的渎职侵权(公权力)行为。在此行为侧面的罪量评价中,伴生于贿赂的渎职行为的罪量则只能通过“情节”中罪量基本要素,即“公权力”要素受侵害严重性程度的测算予以确定。关于受贿罪罪量基本要素与罪量修正要素的区分是本文展开量化分析的逻辑基础。第二章关于受贿罪基本罪量要素中“受贿数额”的分析。作为罪量基本要素,受贿数额一直以来都是决定受贿罪罪量轻重的首要乃至唯一要素,而对此的质疑与批评也历久不绝。关于受贿罪罪量计算中的“唯数额论”是否恰当,应否修正,如何修正的问题,至今仍是个聚讼不断的话题。虽然,从当前的刑事立法实际和大多数刑法学者观点看来,受贿数额无论在应然还是实然的层面,都不是也都不应该是决定受贿罪罪量的唯一因素。那么,受贿数额在决定受贿罪罪量大小的司法判断中,到底应占有何种权重?受贿数额与受贿犯罪的其他情节、受贿所造成的后果相比,何者是判断受贿罪罪量的更重要因素?在本章中,笔者通过对受贿罪罪量基本要素中“受贿数额”概念与性质、刑法规定的文本梳理、受贿罪司法量刑中数额权重过高不合理性的实证分析,明确了受贿数额在受贿罪罪量计算中的应然权重。通过实证,笔者指出,在受贿罪的罪量计算中,受贿数额权重过高存在以下四方面的不合理性:一是数额标准权重过高与受贿犯罪危害本质不符;二是数额权重过高造成对“罪刑均衡”的双重背离;三是数额标准权重过高不能准确反映受贿罪罪量的实质变化;四是数额标准权重过高无法适应受贿范围扩大化的立法倾向。最后,在受贿罪罪量计算中受贿数额的应然权重方面,本章认为,由于廉洁性与公信力均系民众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正当履职与否的主观感受,不可能完全通过受贿数额精确量化。在受贿犯罪“权钱交易”的罪量计算中,在“钱”的比重应予削减的同时,“权”的比重应相应提高。第三章关于受贿罪罪量基本要素中公权力要素的分析。本章将受贿罪罪状表述中属于罪量基本要素的公权力要素予以明确,指出:要准确测算公权力受侵害程度的大小,应同时对公权力重要性程度与侵害公权力行为严重性程度进行计量。并在对公权力要素有效量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其在受贿罪罪量计算中的应然权重。通过法条梳理与案例实证,本章指出:作为受贿罪罪量基本要素的“公权力”,其量化不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公权力重要性程度缺乏量化,表现在受贿罪罪状规定中对公权力要素的定性不明与定量空白。二是对侵害公权力行为严重性程度缺乏量化,表现在现实案例中侵害公权力行为处于犯罪“临界状态”的案件得不到相当的刑罚评价。在指出公权力要素量化不足的同时,本章对受贿罪罪量计算中公权力要素的量化途径及其在受贿罪罪量计算中的应然权重进行了探讨。一是分别从职务高低与职权重要性程度上对公权力自身重要性程度进行了量化尝试;二是从侵害公权力行为严重性程度的量化可能性角度切入,将四类应通过法定情节明确的侵害公权力行为进行了类型化,并明确了侵害公权力行为类型化与法定化的标准。最后,对受贿罪中公权力受侵害程度的刑法表达及其权重设置进行了探讨,提出公权力要素应作为刑法第386条“情节”规定的主要内容,并提出关于“权”、“钱”权重的等值假设。第四章关于受贿罪罪量修正要素的分析。罪量修正要素是与罪量基本要素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所谓罪量修正要素是指在受贿罪的刑罚裁量中,法官根据个案实际情况,在受贿罪罪量基本要素的基础上,用以修正基本罪量值的那部分罪量要素。综合刑法第383条、第385条和第386条之规定,与受贿罪实际罪量对应的实际刑量由数额与情节共同决定,那么,罪量修正要素显然存在于“情节”之中。在当前的受贿罪司法实践中,由于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对公权力要素的量化缺失,公权力要素亦隐匿于情节之中,在将“公权力”要素从受贿罪犯罪情节中剥离后,可进一步将受贿罪的主要法定量刑情节,即自首,坦白,立功,主、从犯;酌定量刑情节,即部分危害结果,罪后态度,一贯表现等界定为量刑修正要素。在本章关于罪量修正要素的相关论证中,除了对受贿罪危害后果做了区分罪量基本要素与罪量修正要素的界定与分层外,同时也对受贿罪中常见罪量修正要素的规范适用与罪量修正要素在量刑中的适用规则进行了探讨。第五章罪量要素与制刑量刑,将关于受贿罪罪量要素的研究最终落实到法定刑设置与量刑标准制定的具体应用层面。这是因为,如果犯罪行为没有最终在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层面得到落实,那么,一切关于罪量轻重的研讨或测算都是没有意义的。笔者指出,通过对受贿罪罪刑规范的条文解读,从中梳理出计算受贿罪罪量大小的诸种罪量要素,虽然是本文“受贿罪罪量要素研究”的核心内容,却并非受贿罪罪量要素研究的目的或落脚点所在。本文关于“罪量”的研究,目的在于更精确的配置“刑量”,改变长久以来受贿罪在制刑与量刑过程中“罚不当罪”或“刻法绳人”的罪刑失衡状况。这也就是说,正是由于我们认识到“罪量”评价的多维性所导致的对比失距,我们转而将多维存在的“罪量”投射到一维的“刑量”上,通过刑量这一评价工具,完成对受贿行为社会危害性程度的刑法评价。毋庸赘言,受贿罪罪刑均衡的最终实现正是受贿罪罪量要素研究的核心价值所在。基于此目的,本文关于“受贿罪罪量要素研究”的论述重点在此最终由罪入刑。在本章中,基于实现罪刑均衡之目的,笔者对制刑量刑的法理与规范、罪量要素在制刑量刑中的应用、受贿罪罪量要素与罪刑系列立法、罪量要素与受贿罪量刑标准拟制等内容进行了探讨。进而在明确受贿罪罪质与罪量构成要素的基础上,将罪量要素在受贿罪制刑量刑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尝试应用罪量要素改造受贿罪罪刑系列立法、并作立法例设置;同时也对受贿罪量刑标准进行了相应拟制。
二、让你的电脑“赚”起来——4款流行股票卡全面介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让你的电脑“赚”起来——4款流行股票卡全面介绍(论文提纲范文)
(2)关于《在绝望中寻找希望》的中韩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摘要 |
目录 |
正文 |
参考文献 |
附件 |
(3)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
1.3.1 研究现状 |
1.3.2 研究意义 |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1.4.1 理论基础 |
1.4.2 研究方法 |
1.5 语料来源 |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
1.5.3 标题信息处理 |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
2.1.1 词频统计 |
2.1.2 词频分布分析 |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
3.1 句法结构形式 |
3.1.1 单句式结构 |
3.1.2 组合式结构 |
3.1.3 成分缺省结构 |
3.2 句类特点 |
3.2.1 陈述句标题 |
3.2.2 疑问句标题 |
3.2.3 感叹句标题 |
3.2.4 祈使句标题 |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
4.1 引言 |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
4.2.1 词语修辞 |
4.2.2 辞格修辞 |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
5.2.1 明示行为 |
5.2.2 推理过程 |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
5.3.1 认知语境假设 |
5.3.2 语境效果 |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
第六章 结语 |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交际翻译理论指导下的网络科技新闻的汉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GEMENTS |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 Ⅰ INTRODUCTION |
1.1 Introduction of Huanqiu.com |
1.2 Process of Translation |
1.3 Significance of Online Tech-news Translation |
CHAPTER Ⅱ LITERATURE REVIEW AND THEORETICAL FRAMEWORK |
2.1 Previous Studies on Online Tech-news Translation |
2.2 Studies on Newmark’s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Theory |
2.2.1 Previous Study on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Theory |
2.2.2 Text Type |
2.2.3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Theory |
CHAPTER Ⅲ ANALYSIS ON ONLINE TECH-NEWS AND MAIN REASONS FOR INAPPROPRIATE TRANSLATIONS |
3.1 Features of Online Tech-news Text |
3.1.1 Non-linguistic Features of Online Tech-news |
3.1.2 Lingu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Online English Tech-news |
3.2 Main Reasons for Inappropriate Translations |
3.2.1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
3.2.2 Languag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
3.2.3 Lack of Linguistic Competence of Translators |
CHAPTER Ⅳ TECH-NEWS TRANSLATION TECHNIQUES BY CASE ANALYSIS |
4.1 Word Translation |
4.1.1 Translation of Abstract Nouns |
4.1.2 Translation of Compounds |
4.2 Sentence Translation |
4.2.1 Translation of Passive Voice |
4.2.2 Translation of Attributive Clauses |
CHAPTER Ⅴ CONCLUSIONS |
5.1 Major Findings |
5.2 Limitations |
BIBLIOGRAPHY |
APPENDIX 1: Source Texts |
APPENDIX 2: Target Texts |
(5)《热点制造者:事物是怎样流行起来的》(第10-11章)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Acknowledgements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Background of This Project |
1.2 Significance of the Source Text |
1.3 The Structure of This Report |
Chapter Two Research Background |
2.1 Background of the Source Text |
2.1.1 About the Author |
2.1.2 Introduction to the Source Text |
2.1.3 Analysis of the Source Text |
2.2 Theoretical Basis |
2.2.1 Sematic Translation and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
2.2.2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as Guiding Theory |
Chapter Three Translation Difficulties and Strategies |
3.1 Proper Nouns |
3.1.1 Search Tools |
3.1.2 Transliteration or Zero Translation with Explanation |
3.2 Rhetorical Expressions |
3.2.1 Paraphrasing |
3.2.2 Compensation |
3.3 Extra-linguistic Difficulties |
Chapter Four Conclusion |
4.1 Gains and Lessons |
4.2 Problems to be solved |
References |
Appendix Ⅰ Source Text |
Appendix Ⅱ 中文译文 |
(6)艺术品追续权制度创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 |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追续权及相关概念阐释 |
(一)追续权概念阐释 |
(二)追续金概念阐释 |
(三)艺术家与艺术作品概念阐释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一)历史分析方法 |
(二)法律解释方法 |
(三)美学研究方法 |
(四)比较法 |
(五)经济学研究方法 |
(六)法哲学研究方法 |
五、文献综述 |
(一)国外追续权研究历史的演进 |
(二)我国追续权研究历史的演进 |
(三)论述追续权制度正当性的观点 |
第一章 艺术品追续权制度的缘起与历史演进 |
第一节 追续权制度的缘起根源 |
一、社会根源:赞助体制消亡下艺术家经济利益失衡 |
(一)法国官方艺术资助体系于十九世纪末的衰落 |
(二)赞助体制消亡下艺术家经济利益失衡 |
(三)赞助体制消亡促使追续权制度的产生 |
二、市场根源:艺术品交易之利益分配失衡 |
(一)艺术中介在艺术市场上不可或缺 |
(二)艺术中介使得艺术品交易利益分配失衡 |
(三)追续权能够平衡艺术家与艺术中介间的利益 |
三、思想根源:艺术家主体意识的觉醒与扩张 |
(一)艺术家主体意识的觉醒 |
(二)艺术家主体意识的扩张 |
(三)追续权制度的产生:艺术品与艺术家之间的联系永续 |
四、制度根源:着作权法对艺术作品的保护尚不完善 |
(一)艺术作品与作品载体在财产关系上曾存在争议 |
(二)作品与载体间财产关系的厘清推动了追续权制度的创设 |
第二节 追续权制度的产生过程 |
一、追续权于法国创设前的立法案及其分析 |
(一)法国前期追续权草案:以税金视角构建追续权制度 |
(二)法国后期追续权草案:以权利视角构建追续权制度 |
二、追续权于法国国会的立法讨论及其分析 |
(一)阿贝尔·费里报告对追续权法案的分析 |
(二)莱昂·贝哈尔报告对追续权法案的分析 |
(三)乔治·雷纳尔德报告对追续权法案的分析 |
三、历史上首部追续权法的内容及其分析 |
(一)1920 年法国追续权法的基本内容 |
(二)1920 年法国追续权法的运行模式 |
(三)1920 年法国追续权法的实施效果 |
第三节 追续权制度的历史演进 |
一、追续权制度的早期发展(1920—1948):多样与分化 |
(一)各国早期的追续权立法 |
(二)《伯尔尼公约》对追续权进行规定 |
(三)追续权早期立法的特点 |
二、追续权制度的中期发展(1948—2001):扩张中兼顾效率 |
(一)各国中期的追续权立法 |
(二)《发展中国家突尼斯版权示范法》对追续权进行规定 |
(三)追续权中期立法的特点 |
三、追续权制度的近期发展(2001 至今):走向统一 |
(一)欧盟统一境内追续权立法 |
(二)美国追续权立法的最新发展 |
(三)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将追续权纳入工作议程 |
第二章 我国创设艺术品追续权制度的正当性研究 |
第一节 我国创设追续权制度的正当性争议与厘清 |
一、创设追续权制度是否会损害艺术市场 |
(一)主张创设追续权制度会损害艺术市场的正反观点 |
(二)立法实践视角:创设追续权制度不会损害艺术市场 |
(三)影响市场因素视角:创设追续权制度不会损害艺术市场 |
(四)结论:追续权制度的创设不会损害艺术品市场 |
二、创设追续权制度是否确能保障艺术家权益 |
(一)追续权制度是否能够保障艺术家权益的争议 |
(二)争议之厘清:创设追续权制度能保障艺术家权益 |
三、追续权制度是否可为替代制度所替换 |
(一)合同约束无法替代追续权制度 |
(二)公共基金无法替代追续权制度 |
(三)政府资助无法替代追续权制度 |
第二节 我国创设追续权制度正当性的部分学说之反思 |
一、“挨饿的艺术家”现象之反思 |
(一)“挨饿的艺术家”现象论证创设追续权制度的基本逻辑 |
(二)“挨饿的艺术家”现象源于赞助体制向市场的转型时期 |
(三)“挨饿的艺术家”现象无法论证追续权制度的正当性 |
二、“非常损失”规则之反思 |
(一)罗马法中的“非常损失”规则只适用于土地买卖 |
(二)法国法中的“非常损失”规则只适用于不动产交易 |
(三)“非常损失”规则无法论证创设追续权制度的正当性 |
三、情事变更原则之反思 |
(一)情事变更原则论证追续权正当性的产生与发展 |
(二)艺术品交易不具有情事变更之事实 |
(三)艺术品升值发生在艺术品交易履行完毕之后 |
四、不当得利规则之反思 |
(一)不当得利规则论证追续权正当性的产生与发展 |
(二)艺术品交易不符合不当得利成立之要件 |
(三)不当得利所需返还利益与追续金在数额上并不等同 |
五、价值学说之反思 |
(一)价值学说论证追续权正当性的产生与发展 |
(二)价值学说论证追续权正当性的前提并不成立 |
(三)价值学说论证追续权正当性的依据并不成立 |
(四)价值学说论证追续权正当性会产生新的不公平 |
第三节 我国创设追续权制度的正当性依据 |
一、艺术家有权从着作权法获得利益 |
(一)作者有权通过着作权法获得利益 |
(二)艺术家在着作权法上获酬处于不利地位 |
(三)艺术家在着作权法上获酬处于不利地位的原因 |
(四)追续权旨在改变艺术家在着作权法上获酬处于的不利地位 |
二、艺术家根据作品使用体系应从转售中获酬 |
(一)作品使用上存在等级体制 |
(二)艺术作品原件转售构成中间商使用作品行为 |
(三)追续权是对艺术作品使用行为的补偿 |
(四)早期税法模式使追续权法律关系具有法定之债属性 |
(五)追续权是对“首次销售”原则的限制 |
三、保障我国艺术家权益的客观必要 |
(一)保障我国艺术家能够在海外享有主张追续权的资格 |
(二)追续权能为体制转型中的艺术家提供支持 |
第三章 我国实施艺术品追续权制度的可行性研究 |
第一节 追续权制度的运行障碍 |
一、艺术市场的信息获取障碍 |
(一)私人交易下的信息获取障碍 |
(二)公开拍卖下的信息获取障碍 |
二、艺术市场信息获取障碍对追续权制度的影响 |
(一)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制度失效为例 |
(二)信息获取障碍将影响追续权制度的运行与评估 |
第二节 我国具有实施追续权制度的可行性 |
一、追续权人可以获取艺术品拍卖信息 |
(一)追续权人通过拍卖监管部门可获取艺术品拍卖信息 |
(二)追续权人通过艺术信息平台可获取艺术品拍卖信息 |
二、我国已经创设了着作权集体管理制度 |
三、美术家、书法家协会能够发起设立追续权集体管理组织 |
四、我国正在逐步探索建立艺术品登记制度 |
第四章 我国艺术品追续权制度的权理基础 |
第一节 追续权的特征 |
一、不得转让性 |
(一)追续权不得转让性的来源 |
(二)追续权不得转让性的原因 |
(三)追续权不得转让性的争议 |
(四)追续权不得转让性的适用 |
二、不可放弃性 |
三、非禁止权特性 |
第二节 追续权法律关系 |
一、追续权的客体 |
(一)现有关于追续权客体的学说 |
(二)追续权的客体应为作品而非载体 |
(三)追续权的客体应为艺术作品 |
二、追续权的主体 |
(一)追续权权利主体:应涵盖艺术家受遗赠人 |
(二)追续权义务主体:应为艺术作品原件出卖人 |
三、追续权的内容 |
(一)追续金的计量基础:应为转售总额 |
(二)追续金的计提比例:采用固定计提比例 |
(三)追续金的计量门槛:设置最低计量价格 |
(四)追续金的计量上限:我国不应对此进行设定 |
(五)我国追续权内容界定的结论 |
第三节 追续权权利性质 |
一、追续权性质的现有学说 |
(一)着作人身权说 |
(二)着作财产权说 |
(三)综合权利说 |
(四)征税权说 |
二、追续权不属于征税权 |
(一)追续金不具有税的属性 |
(二)将追续金视为税的观点源于对原始词汇的错误理解 |
三、追续权不属于人身权 |
(一)认定追续权属于人身权的理论来源 |
(二)追续权不属于身份权 |
(三)追续权不属于人格权 |
四、追续权属于财产权 |
(一)认定追续权财产权性质的不同规定 |
(二)追续权属于着作财产权 |
五、我国追续权权利性质界定的结论 |
第五章 我国创设艺术品追续权的制度构建 |
第一节 我国追续权制度立法模式:置于着作权法体系内 |
一、各国关于追续权立法模式的规定 |
(一)置于单行法下的立法模式:极少数国家作此规定 |
(二)置于着作权法下的立法模式:多数国家作此规定 |
(三)置于税法下的立法模式:曾经出现在追续权草案中 |
二、我国追续权制度立法模式选择:置于着作权法与行政法规中 |
第二节 我国追续权制度实施:保证运行效率 |
一、选择着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作为追续权的行使机构 |
(一)域外多数国家在追续权运行上采用集体管理模式 |
(二)我国应当在追续权运行上采用强制性集体管理模式 |
(三)我国追续权集体管理组织的构建 |
二、创设信息获取权 |
(一)域外信息获取权的立法实践 |
(二)交易主体的隐私对信息获取权的限制 |
(三)我国应当创设信息获取权 |
三、探索建立艺术市场信息登记制度 |
(一)域外追续权信息登记实践 |
(二)我国应当探索创设艺术市场信息登记制度 |
第三节 我国追续权所适用的交易类型:结合市场监管现状 |
一、现有各国对追续权所适用交易类型的规定 |
(一)追续权适用于公开交易的规定 |
(二)追续权适用于艺术市场专业人员参与的转售的规定 |
(三)追续权适用于任何转售的规定 |
(四)追续权适用于任何转售和出租的规定 |
(五)追续权适用于任何转让的规定 |
二、我国应结合艺术市场现状确定追续权所适用的交易类型 |
(一)各国艺术市场呈现集中化的趋势 |
(二)我国艺术市场在地域分布上更加分散 |
三、现阶段我国追续权应适用于公开拍卖转售活动 |
(一)追续权制度不适用于完全由私人完成的交易 |
(二)追续权制度难以适用于以物易物的交换 |
(三)追续权制度难以适用于画廊、艺术博览会中的交易 |
(四)只有将追续权制度限缩适用于公开拍卖才具有可行性 |
(五)追续权制度中公开拍卖的具体适用 |
四、未来我国追续权可扩展适用于专业人员参与的转售活动 |
(一)未来我国追续权需扩展适用于专业人员参与的转售 |
(二)未来我国追续权扩展适用于专业人员参与的转售的时机 |
五、追续权权利限制:不适用于特定转售 |
(一)追续权不适用于针对公共收藏机构的转售 |
(二)追续权不适用于特定情形下作品原件的初次转售 |
第四节 外国作者的追续权保护:适用互惠原则 |
一、追续权制度中互惠原则的形成与发展 |
(一)追续权制度中互惠原则的形成:源于《伯尔尼公约》 |
(二)追续权制度中互惠原则的挑战:扩展适用国民待遇原则 |
二、互惠原则下外国作者在我国主张追续权的条件 |
(一)追续权制度中互惠原则的适用要件的争议 |
(二)追续权制度中互惠原则的适用要件的厘清 |
(三)外国作者在我国主张追续权的保护要件 |
三、互惠原则下外国作者在我国主张追续权的保护范围 |
(一)互惠原则下外国作者在我国追续权保护范围的争议 |
(二)互惠原则下外国作者在我国追续权保护范围的界定 |
第五节 我国追续权制度的其他规定:适用着作权法一般规定 |
一、追续权保护期限 |
(一)现有各国对追续权保护期限的规定 |
(二)我国追续权的保护期限应当与着作财产权保持一致 |
二、追续权的权利救济 |
(一)现有各国对追续权权利救济的规定 |
(二)我国追续权在救济上应以补偿性为原则 |
三、追续权的溯及力 |
(一)现有各国对追续权溯及力的规定 |
(二)我国追续权应适用于仍处于着作权法保护期内的作品 |
结语 |
附录一:我国创设追续权制度的建议稿 |
附录二:我国《着作权法》第三次修改草案各稿对追续权的规定 |
附录三:现有具有代表性的追续权制度比较 |
附录四: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追续权立法 |
一、《伯尔尼公约》关于追续权的规定 |
二、《欧盟追续权指令》 |
三、法国1920年追续权法 |
四、比利时1921年追续权法 |
五、捷克斯洛伐克1926年《着作权法》对追续权的规定 |
六、波兰1935年《着作权法》对追续权的规定 |
七、乌拉圭1937年《着作权法》关于追续权的规定 |
八、意大利1941年《着作权法》关于追续权的规定 |
九、法国1957年《文学和艺术产权法》关于追续权的规定 |
十、德国1965年《着作权法》关于追续权的规定 |
十一、德国1972年《着作权法》关于追续权的规定 |
十二、美国加利福尼亚州1982年追续权法 |
附录五:早期法国追续金征收情况 |
一、去世的知名画家获得追续金情况 |
二、在世的知名画家获得追续金情况 |
三、外国知名画家在法国获得追续金情况 |
四、知名雕塑家获得追续金情况 |
五、着名拍卖会征收的追续金情况 |
附录六:艺术市场调研纪实 |
一、访问安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陶天月先生 |
二、访问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梁明先生 |
三、访问福建省龙岩市文联主席、龙岩市书法家协会主席王永昌 |
四、访问福建省龙岩市第一中学美术教研组组长郑金明先生 |
五、访问艺术品收藏家、艺术品销售中间商陶戈先生 |
六、访问金艺画廊王经理 |
七、访问艺术品收藏家、艺术品销售中间商王先生 |
八、访问福建省贸易信托拍卖行邱利明经理 |
参考文献 |
索引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7)互联网时代联盟型企业员工管理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论文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问题的界定和相关实践及文献 |
2.1 研究问题的界定 |
2.2 联盟型企业员工管理的实践和相关文献 |
2.2.1 阿米巴管理方法——稻盛和夫的管理实践 |
2.2.2 领英管理法——里德·霍夫曼的管理实践 |
2.2.3 梅雷迪思·贝尔滨的团队管理理论 |
2.2.4 彼得·圣吉的学习型组织理论 |
2.2.5 彼得·德鲁克的知识工作者管理理论 |
第3章 互联网时代联盟型企业涌现 |
3.1 联盟型企业层级结构 |
3.2 互联网时代知识代替资本成为价值创造的主体 |
3.3 互联网时代体现群体智慧的联盟成为一种企业形态 |
3.3.1 依赖群体智慧的企业涌现 |
3.3.2 群体智慧在企业中的作用 |
3.3.3 群体智慧联盟成为企业新形态 |
3.4 互联网时代联盟型企业的特征 |
3.4.1 联盟型企业出现的领域 |
3.4.2 联盟是雇佣关系的升级版 |
3.4.3 联盟实现的基础是共同目标 |
3.4.4 联盟的执行沟通和反馈是重点 |
3.4.5 联盟突破企业边界影响力 |
第4章 联盟型企业中员工雇佣方式与绩效途径分析 |
4.1 联盟型企业以目标为核心的任期雇佣关系 |
4.1.1 任期雇佣的内涵 |
4.1.2 不同任期制的内容和特征 |
4.2 用价值观协调员工与企业目标一致性 |
4.2.1 协调员工与企业目标的必要性 |
4.2.2 不同任期的协调 |
4.2.3 目标协调的步骤 |
4.2.4 将目标协调付诸实践 |
4.3 互联网时代人脉是取得高绩效的途径 |
4.3.1 人脉是个人取得高绩效的重要途径 |
4.3.2 人脉情报网是企业获得成功的重要途径 |
4.4 突破企业边界构筑员工人脉情报网络 |
第5章 联盟型企业员工管理新范式 |
5.1 价值观导向的员工招聘途径 |
5.1.1 获取轮转期员工过程中通过测试协调企业和新人的价值观 |
5.1.2 获取转变期员工过程中通过沟通协调企业和个人的价值观 |
5.1.3 基础期员工招聘的核心是高度一致的价值观 |
5.2 绩效管理注重能力与无期限 |
5.2.1 明确信息以保证知识工作者的有效性 |
5.2.2 绩效考核从结果上升到能力 |
5.2.3 对员工的人脉及其拓展进行考核 |
5.2.4 绩效考核周期无限性 |
5.3 货币薪酬性激励与工作性激励 |
5.3.1 货币薪酬标准的市场性 |
5.3.2 以工作来激励员工 |
5.4 突破企业边界的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
5.4.1 员工非边界性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必要性 |
5.4.2 实施突破企业边界的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计划 |
5.5 全面体现联盟理念的企业—领英中国的成功 |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论文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中美新闻杂志广告的文化价值观对比研究 ——以《Newsweek》和《中国新闻周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1.1 国外研究现状 |
1.1.2 国内研究现状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4 文化、广告文化与价值观 |
1.4.1 文化 |
1.4.2 广告文化 |
1.4.3 文化与广告文化 |
1.4.4 文化与文化价值观 |
第2章 维度表建构及操作定义 |
2.1 维度表建构 |
2.1.1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Individualism & Collectivism) |
2.1.2 时间导向(Time-orientation) |
2.1.3 男性与女性倾向(Masculinity & Femininity) |
2.1.4 高语境与低语境文化(High-context & Low-context) |
2.2 维度表及操作定义 |
第3章 样本选择及数据分析 |
3.1 样本来源 |
3.1.1 美国《Newsweek》概况 |
3.1.2 《中国新闻周刊》概况 |
3.2 样本选择缘由 |
3.3 样本数据 |
3.4 样本数据统计结果 |
第4章 中美广告文化价值观的差异性和趋同性宣张 |
4.1 中美广告文化价值观的差异性宣张 |
4.1.1 中美广告呈现的男性倾向和女性倾向差异依然显着 |
4.1.2 中美广告高低语境文化特征的差异性 |
4.2 中美广告文化价值观的趋同性宣张 |
4.2.1 中美广告呈现的个人主义文化价值观显着 |
4.2.2 中美广告都呈现显着的现在导向特征 |
第5章 结论 |
5.1 广告、购物与消费的文化研究问题 |
5.2 直面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的挑战 |
5.3 如何应对文化挑战,带领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9)战略转型期诺基亚WINDOWS PHONE智能手机的中国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3 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
1.3.1 营销 4P 理论 |
1.3.2 营销 10P 理论 |
1.3.3 关系营销理论 |
1.3.4 后现代营销理论 |
1.3.5 营销的 4C 理论 |
1.3.6 品牌营销理论 |
1.3.7 研究方法与工具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诺基亚战略转型研究 |
2.1 诺基亚公司简介 |
2.1.1 诺基亚在中国 |
2.1.2 诺基亚的产品介绍 |
2.2 诺基亚历史上的转型 |
2.3 诺基亚的战略定位 |
2.3.1 诺基亚战略转型方向 |
2.3.2 移动互联网发展分析 |
2.3.3 诺基亚盈利模式的转变 |
2.4 诺基亚新战略实施 |
2.4.1 全球化战略 |
2.4.2 资源整合战略 |
2.4.3 战略外包战略 |
2.4.4 战略同盟战略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诺基亚 WP 智能手机中国营销环境分析 |
3.1 宏观环境 |
3.1.1 人文环境 |
3.1.2 经济环境 |
3.1.3 技术环境 |
3.1.4 政策环境 |
3.2 微观环境 |
3.2.1 中国三大移动运营商的现状 |
3.2.2 中国手机市场的整体特点 |
3.2.3 中国手机市场的企业竞争格局 |
3.2.4 手机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 |
3.3 诺基亚 WP 智能手机的 SWOT 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诺基亚 WP 智能手机中国的目标市场策略 |
4.1 中国 3G 智能手机市场发展概况 |
4.1.1 3G 通讯网络技术介绍 |
4.1.2 3G 智能手机及功能介绍 |
4.1.3 中国 3G 智能手机市场发展现状 |
4.2 3G 智能手机消费者市场细分及评价 |
4.3 诺基亚 WP 智能手机的目标市场 |
4.3.1 诺基亚 WP 智能手机问卷调查 |
4.3.2 诺基亚 WP 智能手机的目标市场分析 |
4.4 诺基亚 WP 智能手机的产品定位 |
4.5 诺基亚 WP 智能手机中国的营销竞争策略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战略转型期诺基亚 WP 智能手机中国的组合营销策略研究 |
5.1 诺基亚 WP 智能手机的产品策略 |
5.1.1 WP 智能手机产品的研发策略 |
5.1.2 WP 智能手机产品的战略重点 |
5.1.3 WP 智能手机产品研发的速度 |
5.1.4 WP 智能手机产品研发的品质 |
5.1.5 WP 智能手机产品研发的产品线 |
5.1.6 WP 智能手机产品研发的人才管理 |
5.2 诺基亚 WP 智能手机的价格策略 |
5.2.1 诺基亚产品定价方法 |
5.2.2 发起和应对价格变化策略 |
5.3 诺基亚 WP 智能手机的渠道策略 |
5.3.1 运营商渠道 |
5.3.2 直供国美苏宁渠道 |
5.3.3 零售专卖店渠道 |
5.3.4 电子商务渠道 |
5.4 诺基亚 WP 智能手机的促销策略 |
5.4.1 广告策略演绎品牌内涵 |
5.4.2 诺基亚 WP 智能手机促销策略 |
5.4.3 诺基亚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
5.5 诺基亚 WP 智能手机的品牌策略 |
5.5.1 重塑诺基亚的品牌资产 |
5.5.2 树立品牌理念与品牌定位 |
5.5.3 强化品牌忠诚度 |
5.5.4 提升品牌核心价值 |
5.5.5 与消费者共同经营品牌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战略转型期诺基亚 WP 智能手机中国的营销策略的成功要素 |
6.1.1 移动互联网的变化 |
6.1.2 产业结构的变化 |
6.1.3 新管理团队与组织架构的变化 |
6.1.4 诺基亚企业文化的变化 |
6.2 诺基亚战略转型期 WP 智能手机营销策略的评估 |
6.3 诺基亚未来发展趋势 |
6.4 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6.5 论文的不足之处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受贿罪罪量要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楔子 |
二、受贿罪立法的历史回顾 |
三、新中国刑法中受贿罪的立法修订 |
四、我国现行刑法中的受贿罪规定 |
第一章 受贿罪罪量概述 |
第一节 犯罪质量统一论界说 |
一、质量统一论的科学依据 |
二、质量统一论的哲学解读 |
三、质量统一论与经济分析 |
四、质量统一论与犯罪量化 |
第二节 受贿罪的罪质 |
一、罪质的概念界定 |
二、受贿罪的罪质界定 |
第三节 受贿罪的罪量 |
一、罪量概念之界定 |
二、罪量概念的理论基础 |
三、我国刑法中的罪量规定 |
四、受贿罪的罪量构成要素 |
第二章 罪量基本要素——受贿数额 |
第一节 受贿数额的概念与性质 |
一、犯罪数额的概念界定 |
二、受贿数额作为罪量基本要素的构成要件属性分析 |
三、问题的提出:数额在受贿罪罪量计算中的应然权重 |
第二节 受贿数额刑法规定的文本梳理 |
一、“计赃论罪”的刑法传统 |
二、新中国成立后受贿罪数额规定的立法沿革 |
三、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受贿数额刑法规定的评述 |
第三节 受贿数额权重过高的实证分析 |
一、数额标准权重过高与受贿犯罪危害本质不符 |
二、数额标准权重过高对“罪刑均衡”的双重背离 |
三、数额标准权重过高不能准确反映受贿罪罪量实质变化 |
四、数额标准权重过高无法适应受贿范围扩大化的立法趋向 |
第四节 受贿数额在罪量计算中的应然权重 |
一、受贿数额规定的域外考察 |
二、数额标准在不同贿赂类罪中的权重考察 |
三、受贿罪数额标准的应然权重——基于类罪对比的初步作答 |
第三章 罪量基本要素——公权力 |
第一节 公权力及其商品化 |
一、定义公权力 |
二、公权力何以商品化 |
三、贿赂——公权力商品化的具体表现 |
第二节 公权力在受贿罪中的刑法表达 |
一、我国受贿罪中的“公权力”规定 |
二、我国受贿罪中“公权力”规定的理论解读 |
第三节 公权力重要性程度量化 |
一、从量化的角度看受贿罪公权力规定之不足 |
二、对公权力自身重要性程度的量化尝试 |
第四节 侵害公权力行为严重性程度量化 |
一、从量化角度看侵害公权力行为规定之不足 |
二、侵害公权力行为严重性程度的量化可能 |
三、对侵害公权力行为严重性程度的量化 |
第五节 公权力受侵害程度的刑法表达及其权重设置 |
一、公权力受侵害程度的刑法表达 |
二、公权力要素的权重 |
第四章 罪量修正要素 |
第一节 寻找罪量修正要素 |
一、受贿罪中的“情节” |
二、受贿罪的罪量修正要素 |
第二节 “不纯正”罪量修正要素——危害结果 |
一、危害结果的界定 |
二、受贿罪危害结果的特征 |
三、受贿罪的罪量要素与危害结果分层 |
四、几类常见受贿罪危害结果的严重性程度分析 |
第三节 受贿罪中常见罪量修正要素的规范适用 |
一、罪量修正要素司法适用情况的实证考察 |
二、对四项常见罪量修正要素规范适用的探讨 |
第四节“讲政治”——罪量修正要素适用的潜规则 |
一、罪量修正要素适用实例 |
二、罪量修正要素选择适用的“潜规则” |
三、适用罪量修正要素“讲政治”的有限合理性与底线 |
第五章 罪量要素与制刑量刑 |
第一节 制刑量刑的法理与规范 |
一、制刑量刑的法理基础 |
二、罪刑均衡的规范体现 |
第二节 罪量要素在制刑量刑中的应用 |
一、罪量要素在制刑中的应用 |
二、罪量要素在量刑中的应用 |
第三节 受贿罪罪量要素与罪刑系列立法 |
一、罪刑系列立法概述 |
二、罪量基础要素在罪刑系列立法中的运用 |
三、关于受贿罪罪刑系列改造的立法设计 |
第四节 罪量要素与受贿罪量刑标准拟制 |
一、量刑标准拟制与适用 |
二、现行受贿罪量刑标准存在的问题 |
三、受贿罪量刑标准(细则)拟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四、让你的电脑“赚”起来——4款流行股票卡全面介绍(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语料库的现代汉语虚词“和”的句法语义研究[D]. 孙莹. 西南大学, 2021
- [2]关于《在绝望中寻找希望》的中韩翻译实践报告[D]. 徐海英. 延边大学, 2020(06)
- [3]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4]交际翻译理论指导下的网络科技新闻的汉译实践报告[D]. 董鑫. 西安外国语大学, 2018(12)
- [5]《热点制造者:事物是怎样流行起来的》(第10-11章)翻译实践报告[D]. 何叶.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18(11)
- [6]艺术品追续权制度创设研究[D]. 戴哲. 华东政法大学, 2017(07)
- [7]互联网时代联盟型企业员工管理创新研究[D]. 荀鑫越. 河北大学, 2016(03)
- [8]中美新闻杂志广告的文化价值观对比研究 ——以《Newsweek》和《中国新闻周刊》为例[D]. 赵砾青. 陕西师范大学, 2014(02)
- [9]战略转型期诺基亚WINDOWS PHONE智能手机的中国营销策略研究[D]. 杨鸿伟. 电子科技大学, 2012(05)
- [10]受贿罪罪量要素研究[D]. 林竹静. 华东政法大学,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