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最小能量路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最小,能量,路径,网络,拓扑,节点,传感器。
最小能量路径论文文献综述
池凯凯,祝驿楠,邵奇可[1](2018)在《射频供能传感网能量源移动路径约束下时延最小化供电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射频能量捕获技术是解决传统无线传感网由于节点电量有限而生命周期受限的有效方法。现有的射频能量源移动供电方案中,能量源可以无限制地沿任何方向行进到网络区域内的任一位置来给节点供电。然而在现实场景中,能量源通常只能沿着既有道路行进。考虑能量源行进路径约束下的供电总时延最小化问题,分别提出全程移动供电方案和部分位置停留供电方案,并提出高效算法来确定这两个方案的最佳行进路径和供电时间。仿真结果表明,两种方案的供电总时延均显着优于转折点供电基准方案。相比于部分位置停留供电方案,全程移动供电方案的计算复杂度较低,但供电总时延更长一些。(本文来源于《电子与信息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胡荣光,王凯,王亚刚[2](2014)在《联合最小路径和能量调配的路由算法的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最小耗能路径和路由能量信息的结合,提出了一个新型算法,在节点生命周期上做出改善,同时延长整个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生存周期。对节点的能量信息划分了等级,相应的等级都匹配对应相应的信息传递概率,并且还对网络进行了分块分层划分。在节点生命周期上有了很大的改善,并且延长了整个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生存周期,网络节点之间以及网关和节点间的依赖关系更加明显,最佳路径以及结合路径的能量调配得以实现,提高了整个网络效率。所以算法达到了提高网络性能的要求,并且很合理。(本文来源于《信息技术》期刊2014年11期)
王琛,方彦军,孔政敏[3](2013)在《协作多跳水声网络能量最小路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在给定接收信噪比条件下协作多跳水声网络能量最小路径问题.考虑一个二维协作多跳网络模型,源节点和目的节点通过任意分布的中继节点及其附近的协作节点进行数据通信.建立了该网络的能量模型,并通过最优频率-距离关系的近似表达简化能量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可变发送功率模式下的能量最小路径,对节点间距和协作节点数量进行联合优化,从理论上证明了当各中继节点选取相同数量的协作节点,且中继节点按直线等距路径分布时网络总能耗最小,并给出了直线等距网络最优节点间距和最优协作节点数量的求解方法.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理论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期刊2013年02期)
王琛,方彦军[4](2012)在《可靠通信的多跳水声网络能量最小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对水声网络能耗的研究并未考虑因数据发送失败而引起的数据重发导致的额外的能耗。研究在给定接收信噪比条件下可靠通信的多跳水声网络能量最小路径问题。首先建立了可靠通信的网络能量模型,通过曲线拟合的方法得到最优频率-距离关系的近似表达,以简化能耗模型;然后分析了可变发送功率和固定发送功率两种模式下的能量最小路径,从理论上证明了直线等距网络的总能耗最小,并给出了直线等距网络最优跳数和最优距离的求解方法。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理论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传感技术学报》期刊2012年08期)
龚闻天,樊镭,施晓秋[5](2012)在《基于能量最小路径的WSN分簇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延长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的生存时间,提出一种基于能量最小路径的WSN分簇算法。参照节点的剩余能量与全网动态平均能量的比例关系,决定节点是否成为簇头,并结合簇头间的能量最小路径,实现全网的能耗均衡。仿真结果显示,该算法在网络生存时间、数据吞吐量和网络能耗等指标上性能较优。(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期刊2012年03期)
朱妍[6](2009)在《一种基于最小能量路径的无线自组网络路由协议》一文中研究指出无线自组网(Ad Hoc网络)是一种具有自组织能力的移动分布式多跳无线网络。它可以快速部署和配置,适用于一些临时的、应急的场合,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该种网络中节点一般靠电池供电,能量是非常稀缺的资源,因此能量控制逐渐成为自组网研究的一个突出问题。传统的能量控制方法主要都是采用某种拓扑控制算法,在尽量保证网络连通性的前提下降低单个节点的发射功率,是一种介于链路层和网络层之间的能量控制方法。通过拓扑控制算法可以使得每对节点间保留一条最短能量权值的路径,然而节点发送数据时是通过多跳转发机制进行数据传输,需要路由协议进行分组转发决策,因此拓扑结构的改变并不能保证在真实环境下的能量最优路径。而目前满足移动Ad Hoc网络环境的经典路由协议都不能基于能量最低原则选择路径,网络的能量管理无法由某一层单独来实现,需要整个协议栈中不同的层协作来完成,因此,设计一种建立在综合的网络构架基础之上的能量最优的路由算法是改善网络性能的需要。本文在参考大量中英文资料,研究了Ad Hoc网络体系机构、前人提出的典型的拓扑控制算法以及经典路由协议的基础上,对现有拓扑控制算法的结果拓扑在路由时对最小能量路径特性的保留进行了可行性分析。针对特定的网络模型,在二冗余范围内给出了能量最优路径的生成算法,并给出了一种可行的能量最优路径的附加路由方案,使得路由算法可以通过该方案达到对消息传输路径上的能量优化。这种路由协议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节点的能量消耗,从而延长节点的生存时间。在仿真平台上,设计了特定的网络模型,实现基于最小能量特性的分布式控制算法的综合网络构架,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均表明,优化过的网络构架在保留了优化前网络的连通性、平面性以及功率的支撑性,并在功率、能耗和网络生存能力等方面有了明显改善。(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期刊2009-05-01)
霍炜,刘大维,王江涛[7](2008)在《基于局部最小能量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移动机器人运动能量损耗的角度对移动机器人全局环境未知时的路径规划问题进行了探索,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局部最小能量的路径规划算法.采用概率手段创建了平面环境中不同区域的能量损耗模型,通过引入复杂环境中移动机器人运动规划的最小能量法,设计了一局部能量函数对机器人进行实时局部最优路径规划.仿真试验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可行性,在高复杂度、高密度的未知障碍环境中移动机器人依然可以顺利抵达目标点.(本文来源于《青岛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08年04期)
吴正宇,宋瀚涛,姜少峰,梁野,徐晓梅[8](2007)在《最小能量节点不相交多路径的自组网路由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减轻节点不相交多路径路由负载和解决路径间的耦合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定向天线的最小能量节点不相交多路径自组网路由算法(RMENDMRDA).初始时该算法应用优化波宽选择算法确定定向天线的最小扇形覆盖区域,从而节省能量消耗,在选择累计能量最小的节点不相交多路径时采用链路可靠性选择算法,以满足链路的可靠性要求.分析及模拟结果表明,该算法路由负载更小、路由发现频率更低.与源传输能量选择路由算法和节点不相交多路径路由算法相比,RMENDMRDA的数据包投递率提高了18%,路由负载降低了24%,节省能量约8%.(本文来源于《北京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07年05期)
沈中,常义林,崔灿,张新[9](2006)在《无线Ad Hoc网络中保留最小能量路径的拓扑控制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一个分布式的拓扑控制算法,通过改变节点的传输功率,该算法产生的无线网络拓扑结构具有最小能量特性,即它保留了网络中任意一对节点之间的最小能量路径.该算法不仅适用于同质的无线Ad Hoc网络,而且也适用于异质的网络.仿真研究表明,提出的算法在平均节点度和传输功率的效率方面均优于基于直接传输区域的拓扑控制算法.(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6年03期)
最小能量路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最小耗能路径和路由能量信息的结合,提出了一个新型算法,在节点生命周期上做出改善,同时延长整个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生存周期。对节点的能量信息划分了等级,相应的等级都匹配对应相应的信息传递概率,并且还对网络进行了分块分层划分。在节点生命周期上有了很大的改善,并且延长了整个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生存周期,网络节点之间以及网关和节点间的依赖关系更加明显,最佳路径以及结合路径的能量调配得以实现,提高了整个网络效率。所以算法达到了提高网络性能的要求,并且很合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最小能量路径论文参考文献
[1].池凯凯,祝驿楠,邵奇可.射频供能传感网能量源移动路径约束下时延最小化供电方案[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8
[2].胡荣光,王凯,王亚刚.联合最小路径和能量调配的路由算法的实现[J].信息技术.2014
[3].王琛,方彦军,孔政敏.协作多跳水声网络能量最小路径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13
[4].王琛,方彦军.可靠通信的多跳水声网络能量最小路径[J].传感技术学报.2012
[5].龚闻天,樊镭,施晓秋.基于能量最小路径的WSN分簇算法[J].计算机工程.2012
[6].朱妍.一种基于最小能量路径的无线自组网络路由协议[D].南京理工大学.2009
[7].霍炜,刘大维,王江涛.基于局部最小能量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08
[8].吴正宇,宋瀚涛,姜少峰,梁野,徐晓梅.最小能量节点不相交多路径的自组网路由算法[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7
[9].沈中,常义林,崔灿,张新.无线AdHoc网络中保留最小能量路径的拓扑控制算法[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