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民敏
江西汇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江西赣州341000
摘要:高层建筑抗震设计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涉及因素较多,需要从各方面进行综合性研判,才能得到获取最佳的设计效果。通过落实抗震验算、设置多道抗震防线、完善隔震及消能减震设计,可进一步强化整体抗震设计效果,让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得到提升。本文对高层建筑抗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层建筑;抗震设计;问题;措施
地震的发生严重阻碍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因此,在高层建筑建设过程中,加强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是十分必要的,其能提早预防及减少地震灾难带来的损失,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间接助推我国社会和经济稳定的、有序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必须对其实现进一步研究探讨。
1高层建筑抗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高度问题
按我国现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规定,在一定设防烈度和一定结构型式下,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都有一个适宜的高度。这个高度在我国目前建筑科研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和施工技术水平下是较为稳妥的,也是与目前整个土建规范体系相协调的。可实际上,已有许多混凝土结构高层建筑的高度超过了这个限制。对于超高限建筑物,应当采取科学谨慎的态度。因为房屋愈高,所受到的地震力和倾覆力矩就愈大,破坏的可能性也就愈大,同时巨大的倾覆力矩在柱中和基础中所引起的压力和拉力均较难处理。
1.2材料的选用和结构体系问题
在地震多发区,采用何种建筑材料或结构体系较为合理应该得到人们的重视。我国150m以上的建筑,采用的三种主要结构体系(框-筒、筒中筒和框架-支撑体系),都是其他国家高层建筑采用的主要体系。在高层建筑中,应注意结构体系及材料的优选。现在我国钢材生产数量已较大,建筑钢材的类型及品种也在逐步增多,钢结构的加工制造能力已有了很大提高,因此在有条件的地方,建议尽可能采用钢骨混凝土结构、钢管混凝土(柱)结构或钢结构,以减小柱断面尺寸,并改善结构的抗震性能。在超过一定高度后,由于钢结构质量较小而且较柔,为减小风振需要采用混凝土材料,钢骨(钢管)混凝土,通常作为首选。
1.3抗震设防标准较低
现在许多专家学者提出,现行的建筑结构设计安全度已不能适应国情的需要,认为我国“取用了可能是世界上最低的结构设计安全度”,并主张“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度水平应该大幅度提高”。此外,对于“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这个抗震设计原则,在新形势下也有重新审核的必要。我国现行抗震设防标准是比较低的,中震相当于在规定的设计基准期内(50a)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烈度。我国建筑结构抗震设计除了设防烈度较低外,具体抗震计算方法和构造规定的安全度也不如国外,在配筋率、轴压比、梁柱承载力匹配等一系列保证抗震延性的要求上远不如国外严格。随着社会财富的增长,结构失效带来的损失愈来愈大,加之结构造价在整个投资中的比例下降,抗震性能化设计日渐成为重要的设计手段。
2提高高层建筑抗震设计的措施
2.1慎重选择建筑场地
进行抗震设计的时候,需要对建筑场地进行慎重的选择。科学选择建筑场地,将会有效提升建筑物的抗震能力,降低地震灾害的影响。通常来说,在地震发生的时候,都会伴随着一定的地质活动。所以宜选取较为平坦开阔的场地进行房屋建筑。而尽量避免在地质活跃地带建筑房屋。同时,土质若过于疏松,也不利于房屋建筑。因此需要加强对建筑地区土质的分析力度,最好选取密实度较大,土质较硬且均匀的地带进行房屋建筑,从而全面提升建筑结构的稳定性。
2.2抗震结构体系的选择分析研究
通常情况下,为进步高层建筑构造的抗震性能,减少在地震中的危害,通常都选择不承当重力载荷竖向支持墙或许填充墙,或许是具有杰出延性的抗震墙作为抗震防线的第一种构件。在构造—抗震墙构造体系中,假如抗震墙遭到损坏,在吸收必定的地震能量后,构造就随即起就承当起防震的效果。此类系统构造的规划思路,既确保了抗震功能,同时又具有杰出的强度。假如抗震系统单纯的具有良好的强度,可是延性较低,这么的构造在遭受地震时,很容易受到损坏,反之,假如抗震系统的延性较好,可是强度较低,在遭遇地震作用时,也容易发生损坏。因而,只要具备合理的刚度和强度分配,要点重视也许出现问题的单薄部位,确保抗震性能,进步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
2.3慎重选择建筑结构
建筑结构对于抗震设计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为全面提升建筑物的稳定性,需要合理进行建筑结构设计。在进行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时候,需要重点把关以下要点:第一,建筑结构的载重范围。为确保达到建筑物稳定安全的终极目标,需要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严格把关建筑的赘余度问题以及建筑材料的材质是否变形的问题,从而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第二,建筑结构的平面设置。进行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需要重点把关建筑的平立面设计问题。需要严格把关各项数据,确保提升数据的精准度,进而优化布局平立面;第三,建筑结构材料的强度和硬度。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还直接受到建筑材料的强硬度的影响。若建筑材料的强度不足,则建筑结构极为容易出现突变现象,进而降低了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因此为确保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达标,必须重点做好建筑结构的选择工作。
2.4落实抗震验算
在进行截面抗震验算时,结构应在设防烈度下进入弹塑性状态。可将大部分结构变形转变为众值烈度地震作用下构件承载力验算的形式来表现。进行构件截面抗震验算时,可选用非抗震承载力设计值,将承载力抗争调整系数与其关联起来。计算过程中,去地震作用效应值乘以抗震调整系数来进行折减。通过完善抗震验算,保证建筑抗震设计的有效性,使抗震设计充分发挥作用。
2.5承载能力设计方法
从当时我国的抗震设计现状看,这种办法是较常用的。关于常常发作的地震,经过反响谱将建筑的底部剪力计算出来,依照相应的规矩分配至构造全高,而且和别的的荷载组合起来,然后进行构造强度设计,使各部分的构件都具有相应的承载能力,最终经过变形验算得出结论。一般来说,运用承载能力设计这种办法具有规划牢靠、对比明晰的功能概念以及使用方便等优点,可以极好地完成预期功能方针。但这种办法也具有必定的缺陷,比方,以弹性反响为根底,关于非弹性反响的建筑就不能进行全面计算。因而,新规范衍生出承载力按抗震等级调整地震效应的设计值、不计抗震等级调整地震效应的设计值、标准值、极限值的四种复核办法。
2.6加强多重抗震防线的设置
一旦发生地震灾害,建筑物若多设置一道抗震放线,就能相对降低地震灾害造成的危害性,提高人们获救和逃生的几率。一般来说,在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中,可以采取多重放线的办法。第一,可以选用具备良好延展性的材料作为第一道抗震放线。第二,适当选取适宜用作抗震设计的部件来设置其他的抗震放线。之所以设置多重放线,主要目的在于缓解地震的冲击力,最大限度的降低地震灾害的破坏和损失。
总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高层建筑的质量要求在不断的提高,高层建筑作为以后人们生活工作的主要场所,应该具有一定的抗震性能。高层混凝土建筑的抗震结构设计对于提高高层建筑的抗震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相关的工作人员在进行结构设计时,要着眼于未来,进行综合的考虑,提高高层建筑的抗震能力。
参考文献:
[1]吴志杰.复杂高层建筑整体结构抗震分析[J].江西建材.2016(10)
[2]马晓光,刘瑞雪.抗震概念设计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运用研究[J].城市地理.2016(08)
[3]郑雪.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理念与方法[J].四川建材.2016(02)
[4]卢森,宋臻,汪黄翔.住宅高层建筑结构抗震的优化设计[J].江西建材.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