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折射率增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折射率,光纤,波导,材料,光子,光栅,普渡。
折射率增强论文文献综述
郝赫,古英,任涓涓,陈弘毅,Iam,Choon,Khoo[1](2016)在《在液晶-金属-低折射率超材料波导中实现增强的自发辐射主动调控》一文中研究指出自发辐射在纳米表面等离激元激光,光放大器以及太阳能等光电器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里,我们将表面等离激元对光的局域性质[1]与液晶的主动调节[2]特性相结合,理论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液晶表面等离激元的自发辐射特性的调控。为了更好的调控效果,我们引入了低折射率的超材料。在液晶-金属-低折射率超材料的光波导结构中,通过改变液晶的(本文来源于《第十七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会议报告摘要集》期刊2016-08-05)
刘钰,张海涛,徐抒平,徐蔚青[2](2013)在《折射率和金属膜厚度对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场增强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Kretschmann型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结构中电介质折射率、柱面镜折射率以及金属膜厚度对SPR场增强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信号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SPR与SERS之间存在着本质上的相关性,电介质折射率、耦合柱面镜折射率以及金属膜厚度均对SPR场增强SERS有较大影响。相同条件下,电介质的折射率越小,SPR场对SERS信号的增强越强,激发的SERS信号的强度越大;柱面镜折射率越大,SPR对SERS的增强越明显;SERS信号强度随着银膜厚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在银膜厚度为47nm左右时SERS强度有最大值。(本文来源于《中国激光》期刊2013年12期)
陈兵,唐天同[3](2011)在《光子晶体线缺陷波导中的折射率相位移调制增强效应(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传统的基于全内反射原理的低折射率比介质波导所构建的相位移调制型光学器件中,调制区域的长度通常在毫米到厘米量级.由于器件横向尺寸保持在微米量级,因此狭长结构成为了传统光波导器件的典型特征,这限制了光学器件集成度的提高,严重制约了集成光路的进一步发展.光子晶体的出现为高密集成光路的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本文使用平面波展开方法计算了光子晶体线缺陷波导中的色散曲线.研究发现:在色散曲线下边缘处,材料折射率的一个微小变化可以引起传输常数的较大变化,如果工作频率点选择在带下边缘附近,则可以大幅度减小相位移调制型器件调制区域的长度.本文使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进一步验证这种增强效应,计算结果表明,对于0.46%的折射率变化,光子晶体线缺陷波导中的相位调制长度仅为均匀媒质中相位移调制长度的11.7%.通过以进一步研究,这种增强效应有望应用与高密度集成光路.(本文来源于《光子学报》期刊2011年12期)
[4](2010)在《负折射率超材料实现光线增强》一文中研究指出普渡大学电子和计算机工程系教授弗拉基米尔.沙拉耶夫团队用渔网样薄膜和银、氧化铝迭层研制出新的光学超材料。他们将银和不传导的氧化铝交替层堆迭在一起,在薄膜上挖出直径100nm的小洞,小洞交织在一起呈现出渔网图样,接着蚀刻掉银层之间的一部分氧化铝,并代之于一(本文来源于《材料导报》期刊2010年16期)
[5](2010)在《负折射率超材料实现光线增强消灭相关研发工作的主要拦路虎》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研究人员研制出了一种可增强光线的负折射率超材料,从而扫除了超材料在光学技术领域大展拳脚的根本障碍。新研究预示着,研究人员能据此研发出功能超强的显微镜、计算机甚至隐形斗篷。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8月5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本文来源于《光学仪器》期刊2010年04期)
刘霞[6](2010)在《负折射率超材料实现光线增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记者刘霞)美国研究人员研制出了一种可增强光线的负折射率超材料,从而扫除了超材料在光学技术领域大展拳脚的根本障碍。新研究预示着,研究人员能据此研发出功能超强的显微镜、计算机甚至隐形斗篷。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8月5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本文来源于《科技日报》期刊2010-08-06)
关寿华,郑建洲,于清旭[7](2009)在《腐蚀包层法调谐长周期光纤光栅及增强折射率敏感特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理论与实验上研究了腐蚀包层法增强长周期光纤光栅环境折射率敏感特性和调谐透射谱的机制,结果表明,随着光栅区包层半径的减小,各阶包层模谐振波长向长波方向移动,环境折射率敏感特性随之显着增强。在用HF酸溶液腐蚀光栅区包层的实验测试中,先后观察到4个损耗峰,其中第2个损耗峰在包层半径减小约4.11μm、谐振波长向长波方向移动了约117.19 nm时,环境折射率传感特性增强了约3倍,这为制备高精度液体浓度/折射率传感器提供了重要依据。(本文来源于《大连民族学院学报》期刊2009年05期)
何忠蛟[8](2008)在《基于纤芯折射率增强的高双折射光子晶体光纤(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增加光纤纤芯区域折射率实现了一种高双折射光子晶体光纤.采用全矢量有限元和平面波展开方法,系统地研究了这种高双折射光子晶体光纤在不同的高折射率区域参数(比如区域形状、折射率)情况下的光纤特性.模拟结果表明,光子晶体光纤的双折射可以在优化的参数条件下获得很大提高,光子晶体光纤的非线性系数(连同双折射)也可以同时得到提高.(本文来源于《光子学报》期刊2008年02期)
王小真,董小鹏,李伟文[9](2007)在《灵敏度增强的光纤Bragg光栅折射率传感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和计算了横截面为圆型和D型光纤外部折射率变化时基模和高阶模的传输特性,并通过在光纤包层外先涂覆一高折射率薄层,结合作者提出的基于基模与LP02高阶模耦合设计的光纤Bragg光栅传感思想,研究了薄层位置、厚度以及折射率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数值模拟分析和计算表明,采用高折射率涂覆薄层和基于LP01→LP02模耦合设计的Bragg光栅可以大大提高器件对外部折射率变化的灵敏度。(本文来源于《全国第十叁次光纤通信暨第十四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07-11-01)
谭荣,李高翔[10](2006)在《负折射率光学波导中电四极辐射的增强》一文中研究指出最近几年,人们已经从理论和实验上对原子的电四极跃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外界环境对电四极辐射的影响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不仅在量子信息及量子计算方面有重大的应用,而且由于电四极跃迁对场的非均匀性质的敏感性,具有电四极跃迁的原子或分子可用来探测场的非均匀性。另一方面,一种介电常数和磁导率同时为负的人工材料,即左手材料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由于负折射率材料中电磁波的奇异性质,在(本文来源于《第十二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06-08-01)
折射率增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了Kretschmann型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结构中电介质折射率、柱面镜折射率以及金属膜厚度对SPR场增强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信号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SPR与SERS之间存在着本质上的相关性,电介质折射率、耦合柱面镜折射率以及金属膜厚度均对SPR场增强SERS有较大影响。相同条件下,电介质的折射率越小,SPR场对SERS信号的增强越强,激发的SERS信号的强度越大;柱面镜折射率越大,SPR对SERS的增强越明显;SERS信号强度随着银膜厚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在银膜厚度为47nm左右时SERS强度有最大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折射率增强论文参考文献
[1].郝赫,古英,任涓涓,陈弘毅,Iam,Choon,Khoo.在液晶-金属-低折射率超材料波导中实现增强的自发辐射主动调控[C].第十七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会议报告摘要集.2016
[2].刘钰,张海涛,徐抒平,徐蔚青.折射率和金属膜厚度对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场增强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的影响研究[J].中国激光.2013
[3].陈兵,唐天同.光子晶体线缺陷波导中的折射率相位移调制增强效应(英文)[J].光子学报.2011
[4]..负折射率超材料实现光线增强[J].材料导报.2010
[5]..负折射率超材料实现光线增强消灭相关研发工作的主要拦路虎[J].光学仪器.2010
[6].刘霞.负折射率超材料实现光线增强[N].科技日报.2010
[7].关寿华,郑建洲,于清旭.腐蚀包层法调谐长周期光纤光栅及增强折射率敏感特性的研究[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9
[8].何忠蛟.基于纤芯折射率增强的高双折射光子晶体光纤(英文)[J].光子学报.2008
[9].王小真,董小鹏,李伟文.灵敏度增强的光纤Bragg光栅折射率传感特性分析[C].全国第十叁次光纤通信暨第十四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2007
[10].谭荣,李高翔.负折射率光学波导中电四极辐射的增强[C].第十二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