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崩岗侵蚀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崩岗,治理模式,指标体系,南方红壤区
崩岗侵蚀论文文献综述
文慧,冯舒悦,王军光,倪世民,蔡崇法[1](2019)在《南方红壤区不同崩岗侵蚀治理模式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崩岗侵蚀是我国南方一种危害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具有数量多、分布广、发展迅速、侵蚀模数大等特点,对当地生态环境和耕地资源危害严重。截至目前,在崩岗治理的效益评价研究方面,由于崩岗所处地域及采用的治理技术和治理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使得选取的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对不同治理模式的崩岗也缺乏针对性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针对生态防护型、产业经济型和修复完善型叁种不同治理模式的崩岗,根据其治理模式的特点和评价的目的,分别从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叁个方面构建了叁种不同侵蚀治理模式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南方红壤区崩岗侵蚀治理和当地生态环境改善及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水土保持》期刊2019年09期)
张德谦[2](2019)在《模拟降雨下崩岗侵蚀区几个表层土壤细沟侵蚀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花岗岩红壤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高温多雨地区,是我国长江以南主要侵蚀土壤之一,而崩岗侵蚀是该区的主要侵蚀形式。细沟侵蚀造成崩岗区集水坡面表层土壤的侵蚀与流失,是崩岗区土壤侵蚀不断加重的开端,也是崩岗区坡面侵蚀的主要方式之一。本文选取湖北通城、福建长汀和广东五华叁地崩岗区花岗岩发育红壤表土及福建长汀不同风化程度A层、B层、BC层土样开展了模拟降雨加冲刷试验。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在15°坡度下对湖北通城、福建长汀和广东五华表土采用单独降雨(90 mm h~(-1))和降雨加冲刷(90 mm h~(-1)+2 L min~(-1))两种试验条件进行连续试验,对福建长汀不同侵蚀程度程度(未侵蚀、中度侵蚀、重度侵蚀)土样采用降雨加冲刷(90mm h~(-1)+2 L min~(-1)、120 mm h~(-1)+2.66 L min~(-1))进行单场试验,研究了不同土体坡面产流产沙特征、侵蚀泥沙颗粒分布、细沟形态特征和水力学机制,以阐明花岗岩红壤坡面侵蚀机理。主要结论如下:(1)产流产沙特征方面,不同崩岗区花岗岩风化表土产流率均随着产流时间增加而增加后趋于稳定,泥沙浓度和产沙率表现为随径流历时先徒增后缓降最后稳定,不同土体间表现为长汀A层土最多、通城A层土次之、五华A层土最少,差异显着,产沙率和泥沙浓度随着冲刷流量的增加而增加。不同侵蚀程度土体土壤侵蚀速率、泥沙浓度和产流率随着降雨冲刷强度的增加,长汀A层土受降雨冲刷强度影响最大;叁个侵蚀程度土体侵蚀特征也存在差异,长汀未发生崩岗侵蚀土壤侵蚀速率和泥沙浓度最小,重度侵蚀土体最大,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土壤侵蚀速率和泥沙浓度的变化主要归因于粘粒和粉粒含量的差异。(2)侵蚀泥沙颗粒分布方面,不同崩岗区花岗岩风化表土与不同侵蚀程度土体侵蚀泥沙颗粒含量均表现为细颗粒(粘粒、粉粒)随产流时间呈下降趋势,粗颗粒(砾石、砂粒)大致呈增加趋势。侵蚀泥沙各粒径富集率表现为粘粒和粉粒的富集率大于1,砾石和砂粒的富集率小于1,随着冲刷流量的增加粘粒粉粒富集率减少,砂粒砾石富集率增加且趋近于1。不同侵蚀程度土体侵蚀泥沙质量分形维数随降雨冲刷强度增加,分形维数与粘粒质量分数为极显着正相关关系,与砂粒质量分数为极显着负相关。暴雨驱动下分形维数相对较高反映了侵蚀泥沙中砂粒比重的下降,粘粒比重升高,可以作为不同侵蚀程度土壤坡面侵蚀产沙中泥沙粒级分布的评价指标。(3)水力学机制方面,不同侵蚀程度土体坡面水流平均流速、雷诺数、弗汝德数、径流剪切力、水流功率和单位水流功率随降雨冲刷强度增加而增加,阻力系数随降雨冲刷强度增加而减少。从拟合效果来看平均流速、雷诺数、弗汝德数、径流剪切力、水流功率和单位水流功率与产沙速率拟合度均较高,可以用于预测花岗岩红壤在降雨径流共同作用下坡面侵蚀过程的产流产沙特征。(4)细沟形态发育方面,不同崩岗区花岗岩风化表土坡面细沟溯源侵蚀速率表现为长汀A层土最慢、通城A层土次之、五华A层土最快,随着冲刷流量的增加细沟溯源侵蚀速率增加。随着冲刷强度的增加细沟宽深比减少,即细沟下切作用大于细沟沟岸扩张。细沟发育至相同深度所需能量表现为长汀A层土最多、通城A层土次之、五华A层土最少,随着冲刷流量的增加细沟下切及沟头后退至单独降雨条件下相同位置时所需能量减少。(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9-06-01)
马鹏飞,夏栋,许文年,丁瑜,程虎[3](2019)在《含水率及坡度对红壤丘陵区崩岗崩壁重力侵蚀影响规律的有限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花岗岩崩岗区崩壁的坍塌、崩落,主要是由于崩壁岩土体存在裂隙,在雨水作用下,由重力作用引发崩壁失去稳态而崩塌,含水率和坡度是影响崩壁重力侵蚀(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为系统探索不同坡度的崩岗崩壁剖面在降雨或干旱环境下的稳定性情况,结合对湖北省通城县室内浸泡或风干不同时间的崩壁土体进行直剪试验得出的强度初始参数,选取8种分析坡度,采用Abaqus有限单元强度折减法计算了不同坡度的崩壁在不同含水率下的安全系数和潜在滑动面。结果表明:在同一含水率下,随着崩壁坡度的增大,坡度对临界滑动面位置变化的影响程度减小,安全系数非线性降低;在同一坡度下,随着崩壁含水率的增大,安全系数先增大后减小,含水率对临界滑动面的影响程度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且影响比较显着。通过数据描点发现安全系数与整体含水率之间存在叁次函数关系,与坡度之间呈对数型函数分布,并建立了安全系数与整体含水率和坡度之间的一般定量关系式。综合分析崩壁的破坏方式可知,当崩壁较缓时,崩壁滑动面呈圆弧滑移状,失稳类型属于滑移破坏型;当崩壁较陡(尤其>60°)时,滑动面近似直线状,失稳属于崩塌破坏型。坡度越大,张拉破坏区向土体内部延伸的深度越大,越易崩塌。通过查阅文献并与前人的研究成果做对比,来验证数值计算结果的合理性与适用性。成果可为崩岗灾害的防治体系建设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水利水电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孔朝晖[4](2019)在《南方红壤丘陵区崩岗侵蚀的防治措施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崩岗是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区最常见的侵蚀地貌,具有侵蚀剧烈、危害性严重、治理难度大等特点。在崩岗治理过程中,依据其规模、形态、稳定性及部位差异,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该文从崩岗治理措施的选择、配置、设计施工及崩岗侵蚀的综合模式进行综述性探索,分析各种措施在崩岗侵蚀治理中的应用,旨在为崩岗的治理模式提供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广东水利水电》期刊2019年03期)
刘洪鹄,谢浩,钱峰[5](2019)在《南方崩岗侵蚀机理及治理浅见》一文中研究指出崩岗是南方红壤丘陵区生态安全、粮食安全、防洪安全和人居安全的主要威胁。降雨入渗会引起土体的湿胀干缩,增大土体的崩解特性,减小土体的抗剪强度、凝聚力,加重土体,扩大裂隙面,从而使大量土体崩塌,崩岗的最大后退速率可达11. 7 m/a。崩岗综合治理措施布局可概括为"上截、中削、下堵、内外绿化"。如果排水沟或削坡等工程措施不能有效地阻止大量雨水下渗,在一定程度上反而会增强崩岗的发展。通过调查发现,种植生态林可以有效阻止崩岗的发展。因此,建议调整崩岗治理的思路,大力提倡生态修复来进行崩岗治理,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节省人力、财力。(本文来源于《人民长江》期刊2019年02期)
程冬兵,赵元凌,张平仓,赵健[6](2019)在《基于双变量熵信息法的江西省崩岗侵蚀风险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崩岗侵蚀是我国南方地区水土流失的一种特殊类型,但关于崩岗的风险评估方面的研究较少。选择江西省作为研究区域,通过相关因子分析筛选风险评估指标,采用双变量熵信息法计算崩岗发生风险,在此基础上采用专家打分法计算崩岗危害风险,将崩岗发生风险与崩岗危害风险迭加即可得到崩岗侵蚀风险,以此探讨区域尺度崩岗侵蚀风险评估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江西省南部、西部崩岗发生风险较高,东部、北部和中部相对较低;全省崩岗危害风险总体较轻微,在中部危害风险相对较高,但比较零碎;综合发生风险和危害风险后,江西省崩岗侵蚀以中风险为主,占全省总面积的63%以上,较高及以上风险主要分布在中部呈东北至西南向的区域范围内。研究成果可为我国南方地区的崩岗侵蚀风险评估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长江科学院院报》期刊2019年02期)
季翔,黄炎和,林金石,蒋芳市,葛宏力[7](2019)在《崩岗侵蚀沟的时空侵蚀特征及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崩岗是水力和重力复合的土壤侵蚀类型,严重危害我国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侵蚀沟对崩岗的侵蚀过程以及地貌变化起着关键作用。本研究以福建省安溪县龙门镇一处崩岗为研究区,以无人机获取的正射影像和高程数据为基础,通过采点重构坡面提取出侵蚀沟,然后对其进行时空动态分析,得到侵蚀沟的时空侵蚀特征;然后将其侵蚀特征与CA-Markov模型耦合,通过修正转移概率矩阵以及制定空间分配规则,构建崩岗侵蚀沟模拟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降雨量与侵蚀沟的侵蚀强度呈正相关,强降雨利于侵蚀沟的下切侵蚀,弱降雨则有利于沟沿的重力崩塌;坡度对侵蚀沟的侧切和下切具有促进作用,沟道距离和坡面高度则对下切和堆积具有抑制作用;由面积差异率0.18和Kappa系数0.81验证了崩岗侵蚀沟模拟模型的精度;在对该崩岗侵蚀沟2018-12-02空间分布预测的基础上,得到其年侵蚀量和侵蚀模数,分别为653.9 m~3和340 606 t·km~(-2)·a~(-1)。研究结果为探索崩岗侵蚀过程提供了新思路,并为崩岗侵蚀的防治工作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山地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张铁洋,陈峰云,邓羽松,杜赟,丁树文[8](2019)在《基于CORS-RTK结合GIS的崩岗侵蚀调查方法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湖北省通城县杨垄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CORS-RTK技术对流域内崩岗进行野外实地测量,将测量得到的数据用Arc GIS软件处理,结合GIS空间分析,获取杨垄小流域崩岗的分布,以及崩壁高度、主沟长度、坡度、坡向等崩岗要素。研究结果表明,CORS-RTK结合GIS的调查方法具有精度高、结果形象化等优点,可为崩岗侵蚀调查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水土保持》期刊2019年02期)
罗小艳,扶名福[9](2019)在《崩岗侵蚀区非饱和花岗岩残积土强度特性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崩岗侵蚀区花岗岩残积土为研究对象,应用非饱和土叁轴仪对重塑花岗岩残积土进行强度特性试验,研究干密度、净围压和基质吸力对应力-应变关系和强度的影响规律,并分析重塑非饱和花岗岩残积土在控制吸力条件下的抗剪强度特性。结果表明,非饱和花岗岩残积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均呈硬化型;在干密度相同时,非饱和土强度随着基质吸力和净围压的增大而增大;在净围压相同条件下,非饱和土强度随着基质吸力和干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基质吸力对粘聚力影响较大,基本上呈线性增长关系,而有效内摩擦角受基质吸力的影响较小,几乎可以不计;非饱和重塑花岗岩残积土的强度随着基质吸力和干密度增大而增大,与基质吸力相关的摩擦角较大。(本文来源于《水力发电》期刊2019年01期)
冯春杰,邓羽松,何溢钧,丁树文,王天巍[10](2019)在《基于主成分-聚类分析的崩岗侵蚀强度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湖北省通城县杨垄小流域崩岗群的崩岗侵蚀强度,提高评估的可靠性,使用RTK测量崩岗,获取崩岗面积、主沟坡降、内部平均坡度等11个参数,将其作为崩岗侵蚀强度分析的评价因子,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了崩岗侵蚀强度参数的4个主成分因子,得出选择的16个崩岗侵蚀强度。结果表明:杨垄小流域不同崩岗侵蚀强度分为3类:2号,5号,10号,11号为高度侵蚀;8号,15号,16号为中度侵蚀;其余为轻度侵蚀;小流域的中高度侵蚀型崩岗面积占崩岗群总面积的2/3以上,侵蚀面积较大。依据分类结果,可针对不同崩岗存在的风险因素制定对应的风险控制方案和措施,有利于崩岗的防治。(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崩岗侵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花岗岩红壤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高温多雨地区,是我国长江以南主要侵蚀土壤之一,而崩岗侵蚀是该区的主要侵蚀形式。细沟侵蚀造成崩岗区集水坡面表层土壤的侵蚀与流失,是崩岗区土壤侵蚀不断加重的开端,也是崩岗区坡面侵蚀的主要方式之一。本文选取湖北通城、福建长汀和广东五华叁地崩岗区花岗岩发育红壤表土及福建长汀不同风化程度A层、B层、BC层土样开展了模拟降雨加冲刷试验。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在15°坡度下对湖北通城、福建长汀和广东五华表土采用单独降雨(90 mm h~(-1))和降雨加冲刷(90 mm h~(-1)+2 L min~(-1))两种试验条件进行连续试验,对福建长汀不同侵蚀程度程度(未侵蚀、中度侵蚀、重度侵蚀)土样采用降雨加冲刷(90mm h~(-1)+2 L min~(-1)、120 mm h~(-1)+2.66 L min~(-1))进行单场试验,研究了不同土体坡面产流产沙特征、侵蚀泥沙颗粒分布、细沟形态特征和水力学机制,以阐明花岗岩红壤坡面侵蚀机理。主要结论如下:(1)产流产沙特征方面,不同崩岗区花岗岩风化表土产流率均随着产流时间增加而增加后趋于稳定,泥沙浓度和产沙率表现为随径流历时先徒增后缓降最后稳定,不同土体间表现为长汀A层土最多、通城A层土次之、五华A层土最少,差异显着,产沙率和泥沙浓度随着冲刷流量的增加而增加。不同侵蚀程度土体土壤侵蚀速率、泥沙浓度和产流率随着降雨冲刷强度的增加,长汀A层土受降雨冲刷强度影响最大;叁个侵蚀程度土体侵蚀特征也存在差异,长汀未发生崩岗侵蚀土壤侵蚀速率和泥沙浓度最小,重度侵蚀土体最大,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土壤侵蚀速率和泥沙浓度的变化主要归因于粘粒和粉粒含量的差异。(2)侵蚀泥沙颗粒分布方面,不同崩岗区花岗岩风化表土与不同侵蚀程度土体侵蚀泥沙颗粒含量均表现为细颗粒(粘粒、粉粒)随产流时间呈下降趋势,粗颗粒(砾石、砂粒)大致呈增加趋势。侵蚀泥沙各粒径富集率表现为粘粒和粉粒的富集率大于1,砾石和砂粒的富集率小于1,随着冲刷流量的增加粘粒粉粒富集率减少,砂粒砾石富集率增加且趋近于1。不同侵蚀程度土体侵蚀泥沙质量分形维数随降雨冲刷强度增加,分形维数与粘粒质量分数为极显着正相关关系,与砂粒质量分数为极显着负相关。暴雨驱动下分形维数相对较高反映了侵蚀泥沙中砂粒比重的下降,粘粒比重升高,可以作为不同侵蚀程度土壤坡面侵蚀产沙中泥沙粒级分布的评价指标。(3)水力学机制方面,不同侵蚀程度土体坡面水流平均流速、雷诺数、弗汝德数、径流剪切力、水流功率和单位水流功率随降雨冲刷强度增加而增加,阻力系数随降雨冲刷强度增加而减少。从拟合效果来看平均流速、雷诺数、弗汝德数、径流剪切力、水流功率和单位水流功率与产沙速率拟合度均较高,可以用于预测花岗岩红壤在降雨径流共同作用下坡面侵蚀过程的产流产沙特征。(4)细沟形态发育方面,不同崩岗区花岗岩风化表土坡面细沟溯源侵蚀速率表现为长汀A层土最慢、通城A层土次之、五华A层土最快,随着冲刷流量的增加细沟溯源侵蚀速率增加。随着冲刷强度的增加细沟宽深比减少,即细沟下切作用大于细沟沟岸扩张。细沟发育至相同深度所需能量表现为长汀A层土最多、通城A层土次之、五华A层土最少,随着冲刷流量的增加细沟下切及沟头后退至单独降雨条件下相同位置时所需能量减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崩岗侵蚀论文参考文献
[1].文慧,冯舒悦,王军光,倪世民,蔡崇法.南方红壤区不同崩岗侵蚀治理模式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2019
[2].张德谦.模拟降雨下崩岗侵蚀区几个表层土壤细沟侵蚀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9
[3].马鹏飞,夏栋,许文年,丁瑜,程虎.含水率及坡度对红壤丘陵区崩岗崩壁重力侵蚀影响规律的有限元分析[J].水利水电技术.2019
[4].孔朝晖.南方红壤丘陵区崩岗侵蚀的防治措施探讨[J].广东水利水电.2019
[5].刘洪鹄,谢浩,钱峰.南方崩岗侵蚀机理及治理浅见[J].人民长江.2019
[6].程冬兵,赵元凌,张平仓,赵健.基于双变量熵信息法的江西省崩岗侵蚀风险评估[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9
[7].季翔,黄炎和,林金石,蒋芳市,葛宏力.崩岗侵蚀沟的时空侵蚀特征及预测[J].山地学报.2019
[8].张铁洋,陈峰云,邓羽松,杜赟,丁树文.基于CORS-RTK结合GIS的崩岗侵蚀调查方法及应用[J].中国水土保持.2019
[9].罗小艳,扶名福.崩岗侵蚀区非饱和花岗岩残积土强度特性试验研究[J].水力发电.2019
[10].冯春杰,邓羽松,何溢钧,丁树文,王天巍.基于主成分-聚类分析的崩岗侵蚀强度评价[J].水土保持研究.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