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浮游植物初级生产过程是海洋生态系统最重要的过程之一,它是食物链的开端,并驱动海洋生物泵的运作,其对于海洋生态系统固碳储碳以及全球变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主要采用传统的14C示踪法、13C示踪法、溶氧法等对海洋初级生产力进行测定。然而,近20年来,一种新型叶绿素荧光诱导技术——快速重复荧光法,能实现对浮游植物光合系统Ⅱ(PSⅡ)的电子传递速率(ETRPSⅡ)快速的原位测量,并可获得若干重要的光合活性参数。本研究主要是以南海黑潮入侵影响区和东海长江冲淡水影响区为研究区域,采用通过快速重复荧光法构建的一种新的计算ETRPsn的方法,同时,结合14C测量的浮游植物净初级生产力(NPP)、光合色素等数据,分别探讨黑潮入侵和长江冲淡水对南海和东海近岸浮游植物光合活性以及初级生产力的影响,取得如下主要结果:(1)通过快速重复荧光法与14C示踪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ETRPSⅡ与NPP具有较好的相关关系(P<0.0001),ETRPSⅡ与NPP在真光层剖面的分布趋势十分相似,并且发现ETRPSⅡ、NPP与叶绿素a浓度并不耦合的现象。同时,在不同海区和不同季节,观测到不同的ETRPSⅡ与NPP的比值(即固碳电子需求率,Φe:C),其中夏季东海、夏季台湾海峡、冬季南海与吕宋海峡、夏季南海与吕宋海峡的Φe:c的平均值分别为2.44、5.26、9.08和10.70。Φe:C呈现的规律是:夏季东海<夏季台湾海峡<冬季南海与吕宋海峡<夏季南海与吕宋海峡。Φe:c主要是由营养盐、浮游植物类群结构调控,当营养盐浓度越低,浮游植物粒级越小时,Φe:C越高,光量子固碳效率越低。(2)在南海海盆区域,ETRPsⅡ与NPP在受黑潮影响的SEATS站比不受黑潮影响的SS1站高3倍左右,同时,在光合活性上,受黑潮影响的SEATS站的浮游植物有效捕光截面积(σPSⅡ)、PSⅡ功能型反应中心浓度([RCⅡ])要高于不受黑潮影响的SS1站,但是黑潮入侵对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影响不大;在吕宋海峡区域,适当比例的黑潮水与南海水进行混合能够提高浮游植物的光合活性(Fv/Fm、σPSⅡ、[RCⅡ]等)、ETRPSⅡ与NPP。当黑潮的混合比例达到50-70%时(F4站),光合活性以及ETRPSⅡ、NPP达到最高。F4站Ave.Fv/Fm-100(100 m以浅每米平均的Fv/Fm)、Ave.σPsn-1oo(100 m以浅每米平均的σPsⅡ)和Ave.RCⅡ100(l00m以浅每米平均的[RCⅡ])分别为0.437、2.01nm2和0.638 nmol/m3,而黑潮水信号最强的L5 站Ave.Fv/Fm-100、Ave.σPsⅡ-100和Ave.RCⅡ100分别为0.404、1.76 nm2和0.326 nmol/m3,可以看出F4站的光合活性要远高于L5站。另外,F4站的真光层积分的ETRPSⅡ(IETRPSⅡ)要比L5站高2.5倍,而F4站的真光层积分的NPP(INPP)要比L5高大约7.5倍。(3)对比受长江冲淡水影响较小的区域,受冲淡水影响的区域浮游植物类群组成有从Pico级(聚球藻)向Nano级(青绿藻、隐藻)演变的趋势。同时,长江冲淡水显著提高了其影响区域浮游植物的Fv/Fm、RCⅡ浓度(p<0.05),但不会显著提高浮游植物的σPSⅡ(p>0.05)。另外,长江冲淡水显著提高其影响区域表层浮游植物ETRPsⅡ(p<0.05),却没有显著提高真光层积分的ETRPsⅡ(p>0.05),而在介于受冲淡水影响较大与受冲淡水影响较小之间的区域(即表层盐度和光衰减系数处于中等水平),真光层积分的ETRPsn达到较高的水平,这主要是由于在长江冲淡水影响较大区域浊度较高、水体真光层较浅,同时受冲淡水影响较小的区域叶绿素a浓度以及营养盐浓度较低,两者的浮游植物真光层积分的ETRPSⅡ都相对较低,而当真光层的光量子数目、营养盐、叶绿素a浓度都达到相对充足的状态时,真光层积分的ETRPsn才达到较高的水平。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杨磊
导师: 黄邦钦,谢聿原
关键词: 快速重复荧光法,光合活性,初级生产力,黑潮入侵,长江冲淡水
来源: 厦门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生物学,海洋学,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
单位: 厦门大学
分类号: X55;Q948.8
总页数: 141
文件大小: 15529K
下载量: 18
相关论文文献
- [1].长江中下游湖区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估算[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1(06)
- [2].汕头南澳-东山海域初级生产力的时空特征[J]. 中国水产科学 2019(01)
- [3].初夏渤海湾初级生产力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J]. 生态学报 2019(17)
- [4].太湖湖岸带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特征及影响因素[J]. 生态学报 2013(22)
- [5].基于光合电子传递速率的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测量[J]. 光学学报 2018(11)
- [6].2006年冬季南海北部浮游植物生物量和初级生产力及其环境调控[J]. 生态学报 2008(11)
- [7].叶绿素α法估算隆林网箱养殖区初级生产力[J]. 广西水产科技 2008(02)
- [8].干旱区荒漠植物初级生产力及碳储量与功能性状之间的关系[J]. 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2020(01)
- [9].长期氮添加对典型草原植物多样性与初级生产力的影响及途径[J]. 植物生态学报 2020(01)
- [10].常用水体初级生产力测定方法的结果差异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 2018(01)
- [11].云南程海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子[J]. 湖泊科学 2019(05)
- [12].淀山湖河蚬与翘嘴红鲌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水质评价及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特征[J].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8(01)
- [13].长江三角洲城市化地区植被初级生产力的时空变化研究[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8(06)
- [14].柳江河红花电站库区初级生产力和鱼产力的调查研究[J]. 广西水产科技 2009(02)
- [15].模拟增温对高寒草甸植物物种多样性与初级生产力的影响[J]. 草地学报 2019(02)
- [16].降水量对草原初级生产力影响的研究进展[J]. 中国草地学报 2008(02)
- [17].五里峡水库初级生产力对水气界面二氧化碳和甲烷排放速率时空变化的影响[J]. 环境科学 2018(06)
- [18].华南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初级生产力的演化以及大隆组黑色岩系初级生产力的定量估算[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4(01)
- [19].2016年春季西太平洋M2海山浮游植物粒级结构与初级生产力研究[J]. 海洋与湖沼 2017(06)
- [20].基于地形因素的高寒草甸土壤温湿度和物种多样性与初级生产力关系研究[J]. 生态学报 2017(24)
- [21].2009年冬季南海北部浮游植物粒度分级生物量和初级生产力[J]. 海洋学研究 2017(03)
- [22].底泥再悬浮对东湖水体初级生产力的影响[J]. 水生生物学报 2016(03)
- [23].高光谱遥感数据估算蓖麻初级生产力主要参数研究[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9(05)
- [24].白洋淀附着藻类的初级生产力及其与水质的关系[J]. 生态学报 2018(02)
- [25].岱海硅藻类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Si限制初探[J]. 环境科学 2010(03)
- [26].顺义潮白河再生水受水区初级生产力研究[J].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2)
- [27].太湖秋季真光层深度空间分布及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的估算[J]. 湖泊科学 2008(03)
- [28].滩涂池塘生态系统的光合能量利用及其影响因子[J]. 生态学报 2009(02)
- [29].青海湖夏季水生生物调查[J]. 青海科技 2008(06)
- [30].福建漳江口红树林底质环境因子对底栖微藻初级生产力的影响[J]. 应用海洋学学报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