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有壬论文-晁琦,郭建慧,刘晓喻,马畅,田国行

许有壬论文-晁琦,郭建慧,刘晓喻,马畅,田国行

导读:本文包含了许有壬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元代中原私家园林,营造目的,造园意匠,园林活动

许有壬论文文献综述

晁琦,郭建慧,刘晓喻,马畅,田国行[1](2019)在《元代中原私家园林探析——以许有壬圭塘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以许有壬圭塘别墅为例,对元代中原私家园林的营造目的、造园意匠、园林活动进行探析。认为元代中原私家园林形成于以遁世归隐为目的的私家园林营造风潮;其在造园意匠上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承袭宋风,肇始明风,具有承上启下的特征;其主要园林活动是诗酒唱和的文人雅集,园林与文学活动结合为一种仪式化、常态化的活动。(本文来源于《中外建筑》期刊2019年01期)

曹孟阳[2](2018)在《论许有壬词中的仕隐心态》一文中研究指出许有壬(1287——1364),是元代中后期少数位至显贵的汉族官僚,他历事七朝,有近50年的仕宦生涯;晚年复出,为挽救大元,提供备御之策、招降之策,[1]作为元王朝的忠臣,显示出了对入仕的强烈执着。但就是这么一位元王朝的忠臣,在他中年时期却有一段长达20年的仕隐交替期,在这期间他曾“六仕六隐”,退隐的时间累计长达12年之久;其词作中也颇多向往隐退闲居生活的心声,这表明他对退隐又有着强烈的渴望。“仕的执着”与“隐的渴望”展现了许有壬仕隐心态的矛盾性、复杂性,其仕隐心态在元代中后期中上层入仕文人中极具典型性。论文的引言部分,综述了元代士人仕隐心态研究的现状、许有壬仕隐心态研究的意义与目前研究的不足之处,介绍了论文的选题依据。论文第一章,以词作为主要研究文本,探讨了许有壬的仕隐心态。首先结合许有壬所处的政治背景及从政环境,简要介绍他的仕隐轨迹,并以此为依据,将其词作进行分期。其次,以词作为主要研究文本,探讨许有壬不同时期的仕隐心态,对他仕隐心态的演进进行分期描述:青壮年时期“好与皇家作凤麟”;中年为“消磨豪气”的“江湖散人”;晚年专意于诗酒的“诗圣、酒狂”。第二章分析了许有壬“仕的执着”与“隐的渴望”的原因。支持他执着入仕的根源在于他根深蒂固的儒家用世精神;在元代蒙汉文化冲突、儒学不兴的背景下,他有着强烈的传承道统以及庇护天下寒士的使命意识。而许有壬对隐逸的强烈渴望,则主要源于在蒙汉文化冲突、民族歧视的从政环境里,他对政治的疏离感,以及积极作为却无力改变局势的无奈感、无任何成就可言的惭愧与失落感。第叁章以许有壬为中心,探讨元代中上层入仕文人仕隐心态的文化意义。首先分析了许有壬之前的士人的仕隐心态,包括底层士人的“守道之隐”、“半隐半俗”,及入仕文人“以夏变夷”的出仕心态。而许有壬不存在此前士人的“逸民情结”与“夷夏之辨”的矛盾冲突,他是怀着对大一统王朝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秉持着儒家用世精神,以强烈的维护儒家道统的使命感与自觉意识去出仕的。在“复道”、“行道”的双重使命意识下,中上层入仕文人通过对道德的标榜、对“雅正”文风的倡导,争夺元初下移的文化权力,使得元代中后期士大夫文化权力相对上升,也为儒学的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结语部分对许有壬的仕隐心态进行了总结。作为元代中后期入仕文人的典型代表,他矛盾而复杂的仕隐心态,折射出了元代特殊的政治环境与文化生态,尽管没有太多治功可言,却依然在文化的传承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8-05-01)

田祥[3](2016)在《许有壬年谱》一文中研究指出许有壬(1287—1364),字可用,元代彰德汤阴(今河南安阳市)人。其父许熙载,先后在湖南、湖北的临江、零陵、衡阳、武昌等地任职。许有壬从小跟随父亲在两湖一带生活和学习,受南方文化熏陶,名师教诲。他年少聪颖,读书一目十行,近千字的衡州《净居院碑》,过目不忘。二十岁时被荐入翰林,不果,寻授开宁路学正,辟山北廉访司书吏。延佑二年(1315),元代首开科举,许有壬进士及第,授辽州同知,从此步入元朝政坛。累迁吏部主事、中书参知政事、中书左丞,官至翰林学士承旨、集贤大学士兼太子左谕德。许有壬从政近五十年,历事七朝,叁入中央政府,作为一个汉人,这在元代是非常不容易的。许有壬为人耿介,直言敢谏,以不避权贵称于时。元代后期统治者对汉人疑心重重,即便如此,许有壬每遇国家大事,仍侃侃不阿,无不尽言。史称“当权臣恣睢之时,稍忤逆意辄诛窜之,有壬绝不为巧避计,事有不便,明辨力诤,不知有生死利害。”尤其是维护科举制度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和贡献。元统叁年(1335)中书平章政事彻里帖木儿挟私憾奏罢进士科,许有壬为之力争,并因此得罪权相伯颜而被辱。许有壬颇善文,其诗文雄浑闳隽,不为空言,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和认识价值。其人也被称为元代馆阁钜手,有《至正集》八十一卷、《圭塘小稿》十叁卷和《圭塘欸乃集》二卷传世。许有壬作为元代政坛上的名臣,其一生跨越了元朝叁分之二的历程,是元朝中后期颇有影响力的人物,无论在政坛还是文坛上均有很高声望。但是,对其人和作品进行的梳理和研究却不多,所以,整理其年谱不仅有利于理清其一生经历,寻求其思想行为的根源,还能够为进一步研究其作品的意义和价值,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力求全面的搜集许有壬生平事迹、诗词文集等相关史料,详加考证,并着重于做以下方面的研究:一、在已有年谱的基础上,更加详细准确的还原谱主的生平行迹,对于一些论述不清或史传不详的问题予以解释和补充。二、对谱主的诗文作品进行系年考辨。叁、在还原谱主生平行迹的基础上,力求进一步展示谱主生活的时代背景。(本文来源于《集美大学》期刊2016-05-03)

苏鹏宇[4](2013)在《许有壬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许有壬,延祜首科进士,历经七朝,担任集贤大学士、中书左丞等职,是元代中后期位居显位的汉人之一。本论文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以传世文献为基本依据,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对许有壬的生平事迹进行全面考述。目的在于通过许有壬“由进士出身的汉人”而位居中枢的典范,力求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了解元代汉人群体游学、吏途的境遇,并进而探索科举恢复后对汉人教育、仕宦的影响以及汉人在元中后期所能发挥的作用。本论文包括绪论共有六大部分:第一章,主要从其先世、家族成员、家族婚姻等方面,讨论许有壬的家世问题。本文认为,许有壬持有的儒家政治思想,特别是其孝礼思想,与他的家庭教育、生长环境有关;通过对其家族成员及婚姻对象的考述,明晰家族成员的基本情况,并分析得出家族成员联姻的对象多是出自中低官僚家庭,且并未受到元代收继婚、族别婚的影响。第二章,主要从其生年、字号、出生地、游学、游仕等方面,探讨许有壬早年经历概况。本文认为,许有壬位列元代儒林,但并未见到其学统渊源的记载,这主要与他少年居无定所、屡次迁居有关;通过简要论述其游仕京师,后被举荐担任学正、书吏之事,分析元代士人在恢复科举前的入仕状况,并结合畅师文的传记等史料,考证畅师文举荐许有壬一事失实,而《元史》本传内容失真。第叁章,主要是从参加、主持、维护科举考试,论述许有壬与元代科举制度之关系。本文认为,许有壬从延祜首科状元到被聘为考官,最后又极力维护科举,其一生见证了元代科举兴衰曲折的过程。通过阐释许有壬对科举的直观认知,进一步探析科举兴废的深层次原因,而其废科时的维护行为以及失败后的负面影响,足以窥见元代士人的个人际遇与时代之间的紧密联系。第四章,主要从许有壬任官辽州政绩卓越、出任监察御史敢言直谏和位居宰执政绩不显等经历,论述他一生的主要行治、事功。本文认为,许有壬在辽州任职叁年,从济民、教化、治安、理讼等方面对当地贡献颇多;分巡行部,弹劾贪墨官员,倡导孝道伦理;入职内台,建言政事,表现出台谏风骨和不俗政治能力;而其位居宰执,因权臣秉政,尊蒙排汉,志不得伸,后又卷入朝廷内部倾轧,无心于政,导致其政绩不显。第五章,主要考述许有壬与汉族儒士、道士和蒙古色目士人的交游情况。本文认为,与欧阳玄、马熙二人的交往,凸显其在朝野之间进退的生活状态;与吴全节、朱思本二人的交往,加深了道教思想对他的影响;而与蒙古人万嘉闾、色目人马祖常和荀凯霖的交往,说明当时个人交往并不受民族身份的限制,出发点仍在于性情相投。通过对交游的分析,了解许有壬的生活,进而剖析其思想。(本文来源于《中央民族大学》期刊2013-03-20)

苏鹏宇[5](2012)在《许有壬的杂记文评述》一文中研究指出许有壬的诗文创作,功办甚深,体裁全面。在杂记文体方面,创作达六十四篇之多,内容详实,有亭阁堂院记、山水游记、书画杂记和人事杂记等不同内容,呈现出自身对事理的感受和认知,有其独特的艺术特点,其杂记文在史学方面有着较高的文献价值。(本文来源于《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05期)

苏鹏宇[6](2012)在《元代许有壬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元代中后期,许有壬位至显贵,直言敢谏,为人耿介,诗、词、散文均能,着有《至正集》《圭塘小稿》和《圭塘欸乃集》。明清时期,学者在文学艺术、思想文化,政事廉干等方面对许有壬多有关注,20世纪,学者从多角度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21世纪,研究增温、势头不减,但仍有诸多需要开拓的领域,与社会学、政治学、民俗学等学科的融合期待加强。(本文来源于《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05期)

苏鹏宇[7](2012)在《元代名臣许有壬家世考》一文中研究指出许有壬是有元一代的名臣,在政事文学方面均有声名,有着特殊的身份和地位。研究许有壬作品和思想时,不应忽略其家世对之影响。严教孝闻、忠君相夫的门风,使之首科登仕、侍父知孝、为官刚正廉洁;丧亲失子、寡居难辛的家世,使之后期厌倦世俗、退官入社、唱和余生。详细研究许有壬家世的情况,对于理解他的行为和思想有着特殊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期刊2012年04期)

侯瑞东[8](2012)在《许有壬及其《至正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许有壬,字可用,彰德汤阴(今河南汤阴)人,元中后期政治家、文学家和杰出学者。许有壬先世为颍州(今安徽阜阳)人,后来迁至彰德。元仁宗延佑开科,许有壬以进士及第,登上仕途,历仁宗、英宗、泰定帝、明宗、文宗、宁宗、顺帝七朝,仕宦四十余年,官至集贤大学士、枢密副使、中书左丞。为官廉洁勤政,敢于和权臣抗争。其主要着作有《至正集》八十一卷,《圭塘小稿》十叁卷别集二卷续稿一卷,《圭塘欸乃集》二卷(与其弟许有孚等)。其中《至正集》汇集其一生主要诗词文章,保存了大量有价值的元代史料。《至正集》系许有壬中年和晚年退居洹上的着作,内容丰富,涉及元代典章制度、人物、政治及社会风俗等方面,特别是一些碑铭、记、序跋,多涉及元代典章制度,为我们研究元代社会提供了很多珍贵的史料。许有壬以“董正百司,修明庶务,以断政本,以厚生民”为意旨,《至正集》因其有多方面的文献价值被广为流传。目前较常见版本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永乐大典本,以及八册本等。《至正集》大多为许有壬本人所经历事件或是感想与听闻,资料较为真实,一方面对当时政治事件、敏感人物发表评论,另一方面保存大量元代后期社会诸多方面资料。《至正集》有着很高的文献价值,一方面,为元代社会及政治研究提供了真实可靠的资料,另一方面,丰富和完善了部分史实与人物事迹,可补《元史》资料之缺。但我们也应该注意到,许有壬也是一位受封建思想影响的学者,着作中不乏歌功颂德之作,又因元代对史馆控制严密,该书中也有一些讹误。许有壬在为官期间,性格耿直,不畏权贵,为民请命。其着述多记录当时事,他对元代政治提出很多有建设性的意见,特别是所着碑文与《元史》互相参证,有助于我们更真实了解元代中后期社会历史,他的民本思想,维护科举以及招抚灾民等措施对元代社会也有深刻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期刊2012-05-01)

阎现章,葛本成[9](2011)在《元代许有壬的廉政传播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许有壬是一位在元代政坛活动了近50年的政治家,他除了自己为官清正廉洁外,还在保持政治清廉的监察领域反腐倡廉,并结合监察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廉政监察理论探讨,以《风宪十事》为媒介和载体传播反腐倡廉的廉政监察思想。强调廉政监察和监察官员在保障国家政务清廉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监察官和监察机构吏员的选任要贵在得人,主张把贪官的赃罚之物用于赈济饥民等。许有壬对于廉政监察工作的论述,在丰富元代廉政监察思想理论内容的基础上,也反映了在元代廉政监察理论的探讨与廉政监察制度建设和廉政法规建设叁者之间同步发展、相互支撑和互动传播、相辅相成的廉政传播关系。对于今天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的历史借鉴价值表现在:一是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要重视廉政监察思想理论建设;二是创构廉政监察理论研究与廉政监察制度和廉政法规建设叁位一体的运行机制;叁是廉政学术理论研究的相关成果不仅是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的重要成就和特色,而且其广泛的传播对当时和后世也具有深刻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平顶山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1期)

庄瑞彬[10](2011)在《许有壬年谱》一文中研究指出许有壬,字可用,元代首科进士,在元王朝政坛上生活了近五十年,历事七朝,官至集贤大学士、中书左丞,是元代中后期汉人中为数极少的位至显贵者之一。许有壬直言敢谏,以不避权贵称于时,为人耿介,并且诗、词、散文均能,着有《至正集》、《圭塘小稿》以及诗词酬唱集《圭塘欸乃集》。(本文来源于《语文学刊》期刊2011年03期)

许有壬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许有壬(1287——1364),是元代中后期少数位至显贵的汉族官僚,他历事七朝,有近50年的仕宦生涯;晚年复出,为挽救大元,提供备御之策、招降之策,[1]作为元王朝的忠臣,显示出了对入仕的强烈执着。但就是这么一位元王朝的忠臣,在他中年时期却有一段长达20年的仕隐交替期,在这期间他曾“六仕六隐”,退隐的时间累计长达12年之久;其词作中也颇多向往隐退闲居生活的心声,这表明他对退隐又有着强烈的渴望。“仕的执着”与“隐的渴望”展现了许有壬仕隐心态的矛盾性、复杂性,其仕隐心态在元代中后期中上层入仕文人中极具典型性。论文的引言部分,综述了元代士人仕隐心态研究的现状、许有壬仕隐心态研究的意义与目前研究的不足之处,介绍了论文的选题依据。论文第一章,以词作为主要研究文本,探讨了许有壬的仕隐心态。首先结合许有壬所处的政治背景及从政环境,简要介绍他的仕隐轨迹,并以此为依据,将其词作进行分期。其次,以词作为主要研究文本,探讨许有壬不同时期的仕隐心态,对他仕隐心态的演进进行分期描述:青壮年时期“好与皇家作凤麟”;中年为“消磨豪气”的“江湖散人”;晚年专意于诗酒的“诗圣、酒狂”。第二章分析了许有壬“仕的执着”与“隐的渴望”的原因。支持他执着入仕的根源在于他根深蒂固的儒家用世精神;在元代蒙汉文化冲突、儒学不兴的背景下,他有着强烈的传承道统以及庇护天下寒士的使命意识。而许有壬对隐逸的强烈渴望,则主要源于在蒙汉文化冲突、民族歧视的从政环境里,他对政治的疏离感,以及积极作为却无力改变局势的无奈感、无任何成就可言的惭愧与失落感。第叁章以许有壬为中心,探讨元代中上层入仕文人仕隐心态的文化意义。首先分析了许有壬之前的士人的仕隐心态,包括底层士人的“守道之隐”、“半隐半俗”,及入仕文人“以夏变夷”的出仕心态。而许有壬不存在此前士人的“逸民情结”与“夷夏之辨”的矛盾冲突,他是怀着对大一统王朝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秉持着儒家用世精神,以强烈的维护儒家道统的使命感与自觉意识去出仕的。在“复道”、“行道”的双重使命意识下,中上层入仕文人通过对道德的标榜、对“雅正”文风的倡导,争夺元初下移的文化权力,使得元代中后期士大夫文化权力相对上升,也为儒学的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结语部分对许有壬的仕隐心态进行了总结。作为元代中后期入仕文人的典型代表,他矛盾而复杂的仕隐心态,折射出了元代特殊的政治环境与文化生态,尽管没有太多治功可言,却依然在文化的传承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许有壬论文参考文献

[1].晁琦,郭建慧,刘晓喻,马畅,田国行.元代中原私家园林探析——以许有壬圭塘为例[J].中外建筑.2019

[2].曹孟阳.论许有壬词中的仕隐心态[D].吉林大学.2018

[3].田祥.许有壬年谱[D].集美大学.2016

[4].苏鹏宇.许有壬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

[5].苏鹏宇.许有壬的杂记文评述[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

[6].苏鹏宇.元代许有壬研究综述[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7].苏鹏宇.元代名臣许有壬家世考[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2

[8].侯瑞东.许有壬及其《至正集》研究[D].安徽大学.2012

[9].阎现章,葛本成.元代许有壬的廉政传播思想[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1

[10].庄瑞彬.许有壬年谱[J].语文学刊.2011

标签:;  ;  ;  ;  

许有壬论文-晁琦,郭建慧,刘晓喻,马畅,田国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