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时隙交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偏振,分配,放大器,半导体,华北地区,静态,相移。
时隙交换论文文献综述
师卫波[1](2019)在《SCHMID语音交换系统环路时隙饱和现象案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航空运输业的蓬勃发展,全国各大空中管制区域航班量也随之不断攀升,为适应管制员工作的需要,对空管设备保障力度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SCHMID语音交换系统作为目前空管系统多地在用的主要设备,在实际运行中发生过多次因环路时隙饱和原因导致该环路所有席位电话功能失效,且无法使用新频率的异常现象,给空中交通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压力和风险。文章结合SCHMID语音交换系统的实际使用情况及案例,对该类现象进行分析,以便各地空管通信保障部门在今后的安全生产运行中杜绝和防范因环路时隙饱和原因导致的非正常事件的发生。(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与应用》期刊2019年25期)
韩路亚,石丽娜,王庆渠[2](2018)在《基于市场机制的多机场时隙交换放行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更加科学有效地配置时隙资源,更好地发挥市场的作用,在RBS算法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市场机制的多机场时隙交换策略,建立关于航空公司决策收益模型,根据国内某两个机场的实际数据进行仿真验证,并与RBS算法作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能够使得时隙自由、高效地进行分配而且使总延误损失比RBS算法降低了32%。(本文来源于《经济研究导刊》期刊2018年26期)
李建南[3](2018)在《基于FPGA的分布式动态时隙交换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一种中小型数字程控交换机的实现方案。该方案利用FPGA实现可动态时隙分配的交换网络,并将交换网络分散在多个独立的子系统中,组网成一个1024端口交换网络。有效的降低了交换机的硬件成本,提升了系统可靠性。(本文来源于《电子制作》期刊2018年Z1期)
李芳芳,叶鹏飞,陈逸[4](2017)在《华北地区CDM“解锁”新功能》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记者李芳芳 通讯员叶鹏飞、陈逸报道:日前,华北空管局空管中心完成了华北地区流量管理及多机场放行协同决策系统(CDM)升级工作,“解锁”了诸多新功能,助力航班运行效率的提高。据悉,此次系统升级对CDM系统排序算法进行优化,新增时刻锁定功能,(本文来源于《中国民航报》期刊2017-12-04)
张天雍[5](2016)在《DPSK数据包时隙交换关键技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网络信息容量的不断增加,通信网络节点受“电子瓶颈”的限制,难以满足大容量、高速率的数据处理要求,构建以相位编码全光信号处理为基础的全光网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论文针对DPSK信号数据包的时隙交换系统开展研究工作。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1.对SOA中的NPR效应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理论推导和仿真计算,明确了基于SOA中NPR效应的光开关工作原理,为基于该效应的应用做了充分的理论准备。2.对SOA中NPR效应中输出信号光的线偏振态劣化现象的影响因素,首次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实验发现,输入光初始偏振态在邦加球上的位置对输出线偏振态劣化的影响可略,SOA初始偏置电流和输入光功率是劣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SOA中NPR效应的应用系统,为减小输出线偏振态劣化的影响,应工作在大偏置电流、小输入光功率状态。3.进行了DPSK数据包时隙交换的一级以及四级实验系统的搭建工作,实际调制出10 Gb/s的DPSK信号,完成了相应的实验研究。研究结果,对基于SOA中NPR在全光开关、全光信号处理等应用系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6-06-01)
廖闻骄[6](2016)在《混合光交换系统中的准静态时隙分配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搜索引擎等在线服务应用的兴起,数据中心网络所承载的流量呈现指数式的增长态势。综合了光电路交换与光分组交换两者优点的混合光交换技术,不仅具有带宽及交换容量上的优势,同时提供了较高地灵活性,成为数据中心网络交换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在混合光交换技术中,混合光交换的系统结构和混合光交换的资源分配方式是两大重要的研究内容。本人参与了国家863重大专项“新型超大容量全光交换网络体系架构、关键技术协议及性能评估方法研究”,在其新型混合光交换节点样机研制中,完成了节点流量信息统计监测模块与支持软件定义网络的远程控制平台的设计并实现了节点之间高速且灵活的数据传输与交换。在新型混合光交换节点的物理结构基础上,针对目前研究中所存在的交换时隙利用率较低的问题,并结合数据中心网络流量的分布特征,提出了准静态时隙分配算法。本文所涉及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一、混合光交换节点中,流量信息统计与监控模块的设计与实现。包括交换节点底层流量统计信息汇总与上报的硬件数字逻辑,以及交换节点上层控制平面流量估计与调度软件的设计与实现。二、完成了支持软件定义网络的远程控制平台。该平台支持遵守Openflow协议的控制机制,实现了控制器对本节点上链路的通断以及切换的远程控制。叁、提出并研究了混合光交换系统中的准静态时隙分配方案。基于数据中心网络流量的统计数据,提出了数据中心网络流量模型。并在此模型基础上,对采用准静态时隙分配技术的混合光交换系统进行理论分析和建模仿真。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构显示了其在提高交换机时隙利用率上的有效性以及其在重网络负载情况下的健壮性。(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16-01-19)
廖闻骄,肖石林,孙卫强[7](2016)在《电路与分组混合光交换中的准静态时隙分配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混合光交换设备利用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应用于电路与分组混合光交换中的准静态时隙分配方案,分析了采用该方案的交换机性能,并利用Matlab软件对该方案的时隙利用率和时延性能进行了仿真。(本文来源于《光通信技术》期刊2016年01期)
李恒[8](2015)在《华为软交换端局TDM电路指定时隙拨测方案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华为软交换端局下指定中继时隙拨测的方法和应用,结合现网实例,根据实际维护需要细分拨测场景,对A接口电路、中继电路的指定时隙拨测做了详细介绍。不用闭塞通道、电路即可对需测试电路进行测试,借此发现自环、单通等问题,尤其适用于对网上运行设备进行测试和故障排除。(本文来源于《山东通信技术》期刊2015年03期)
高松,盛新志,冯震,吴重庆,董宏辉[9](2014)在《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中非线性偏振旋转效应单一光缓存环全光时隙交换处理能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SOA)中非线性偏振旋转效应(NPR)效应的单一光缓存环多数据包的全光时隙交换(TSI)处理能力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在使用归纳法导出单一缓存环实现多数据包全光时隙(TSI)必要条件的基础上,针对各种全光TSI操作要求得出了相应光数据包的调度方案,在实验上,以基于SOA中NPR效应的单一光缓存环实验系统,开展了多数据包全光TSI操作的实验研究,根据上述光数据包理论调度方案进行相应系统参数设定,进行了速率为10 Gb/s的3个和4个数据包的全光TSI实验,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期相符合,研究成果为减少昂贵SOA元件的用量、简化基于光缓存环全光TSI系统的结构提供了可靠依据,对推进全光TSI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14年08期)
崔竞飞,杨昆,王劲林,鲍民权[10](2014)在《一种基于滑动窗口的混合交换网络时隙分配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混合交换网络中恒定比特率业务对传输时延要求较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滑动窗口的时隙分配方法,通过确定分组在交换网络中的转发时隙位置来决定分组的传输时延.该方法严格约束了输入输出时隙的绝对间隔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保证分组传输时延较小.仿真结果表明,与随机分配法对时隙在整个复帧周期内任意分配相比,采用基于滑窗的分配法能更有效降低传输时延,减小交换缓存容量.(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6期)
时隙交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更加科学有效地配置时隙资源,更好地发挥市场的作用,在RBS算法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市场机制的多机场时隙交换策略,建立关于航空公司决策收益模型,根据国内某两个机场的实际数据进行仿真验证,并与RBS算法作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能够使得时隙自由、高效地进行分配而且使总延误损失比RBS算法降低了32%。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时隙交换论文参考文献
[1].师卫波.SCHMID语音交换系统环路时隙饱和现象案例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
[2].韩路亚,石丽娜,王庆渠.基于市场机制的多机场时隙交换放行策略[J].经济研究导刊.2018
[3].李建南.基于FPGA的分布式动态时隙交换系统设计[J].电子制作.2018
[4].李芳芳,叶鹏飞,陈逸.华北地区CDM“解锁”新功能[N].中国民航报.2017
[5].张天雍.DPSK数据包时隙交换关键技术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
[6].廖闻骄.混合光交换系统中的准静态时隙分配技术[D].上海交通大学.2016
[7].廖闻骄,肖石林,孙卫强.电路与分组混合光交换中的准静态时隙分配方案[J].光通信技术.2016
[8].李恒.华为软交换端局TDM电路指定时隙拨测方案及应用[J].山东通信技术.2015
[9].高松,盛新志,冯震,吴重庆,董宏辉.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中非线性偏振旋转效应单一光缓存环全光时隙交换处理能力研究[J].物理学报.2014
[10].崔竞飞,杨昆,王劲林,鲍民权.一种基于滑动窗口的混合交换网络时隙分配方法[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