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相同点,不同点
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论文文献综述
徐晓峰[1](2014)在《联合国叁次人类环境会议宣言比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如今环境问题已发展成为全球问题,引起了世界的关注,联合国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政府间的国际组织,为解决全球环境问题,先后召开了叁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类环境会议。并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通过比较研究者叁次人类环境宣言的异同之处,可以发现人们在应对环境问题方面的进步之处,以更好地解决环境问题给世界发展带来的困扰。(本文来源于《科技展望》期刊2014年13期)
魏敏[2](2013)在《中国与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日益遭到极大的破坏。在大自然对人类一次又一次的报复之下,对人类居住的环境进行保护的重要性开始日益凸显。在这种背景下,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于1972年召开了第一次全球性的人类环境会议。会上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和《行动计划》成为世界各国进行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导原则和行动纲领。在它的推动下,世界各国开始重视环境问题并开展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工作。中国政府派代表团出席了这次会议,这是中国政府第一次正式出席有关国际环境方面的会议。中国代表团在会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由于受极左路线和当时政治思潮的影响,代表团在会议上的表现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例如,过分强调意识形态,没有看到各国在环境保护领域存在的共同利益等。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的召开,给当时正处于“文革”混乱状态下的中国政府敲响了警钟,认识到环境保护对一国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在中国环保领域迈出了艰难的一步。在这次会议的影响下,中国召开了全国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制定了保护环境的若干行动规划。另外,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也是中国环境外交的开端,从此中国开始逐渐参与国际范围内的环境保护合作。(本文来源于《青岛大学》期刊2013-05-25)
王茜[3](2012)在《中国生态外交实践的序幕:历史回顾与影响——以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为视点》一文中研究指出1972年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是中国生态外交实践的启蒙之旅。中国代表团在会议期间开展了积极的外交实践,不仅联合广大发展中国家一起抨击帝国主义的生态殖民扩张,还阐明了中国在环境问题中的立场和观点,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同时,在"左"倾思潮的禁锢下,中国对于生态外交的理论准备略显不足,而且很多论断中带有浓重的意识形态色彩,这使中国错失了更好地与发达国家交流合作的机会。无论如何,这次会议为闭目塞听的中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直接推动了国内环保事业的发展,拓展了中国在国际政治和环境舞台上的外交空间。(本文来源于《党史研究与教学》期刊2012年06期)
邹晶[4](2012)在《近半个世纪的绿色情缘——专访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秘书长莫里斯·斯特朗》一文中研究指出莫里斯·斯特朗出任了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秘书长,并组织了1992年里约环发大会,近半个世纪的环保生涯,在里约+20峰会前他又有何感想和期望。(本文来源于《世界环境》期刊2012年03期)
[5](2012)在《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和“环境与发展会议”》一文中研究指出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于1972年6月5日-15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环境问题为主题召开的政府间国际会议。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人类环境行动计划》,筹建并随后成立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大会召开的这一天,即6月5日被联合国定为"世界环境日"。"人类环境会议"开启并初步奠定了全球环境治理的体系,从此,人类进入了全球性环境治理的新时代。由于会议在斯德(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02期)
[6](2011)在《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与《人类环境宣言》》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60年代末,世界第一次现代环保运动开始兴起,以关注人类行为对地球气候的影响为主的气候研究,也成为环保运动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来源于《中国投资》期刊2011年06期)
柴云[7](2009)在《联合国叁次人类环境会议比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环境问题伴随人类活动的出现而产生,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界,其发展历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二战之前,这仅仅是某个国家或地区的区域性问题,战后,环境问题从地区问题逐渐发展为全球问题,超越战争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并且呈现愈演愈烈之势,如何解决成为全球的热点问题。作为全球最大政府间国际组织的联合国,其宗旨中包含有保护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内容,为应对当时的环境问题,联合国相继组织召开了叁次人类环境会议——1972年的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1992年的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和2002年的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这叁次会议对加深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改善环境状况发挥了重要作用,被誉为人类环境保护史上的叁座里程碑。本文力图通过对叁次会议召开的背景,会议的经过及会议成果的执行情况进行较为深入的剖析,展现环境问题的发展历程,以及人类如何一步步加深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叁次会议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为当前和以后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一些借鉴。(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09-04-01)
肖澎[8](2002)在《水——生命之源》一文中研究指出一、活动目的: 1.了解水在动植物的生长和人类社会发展中所起的重大作用,了解地球上的水资源状况,增强节约用水的自觉性,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通过搜集资料、观察讨论、计算、小(本文来源于《中国教育资讯报》期刊2002-12-18)
周生贤[9](2002)在《加快林业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在纪念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30周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1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一文中研究指出各位领导,同志们:30年前,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发出了“只有一个地球”的呼声,极大地唤醒了全人类的环境意识;10年前,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作出了保护森林的最高政治承诺,大会指出:“在世界最高级会议要解决的问题中,没有任何问题比林业更重要了。”这标志着人类对(本文来源于《中国林业》期刊2002年14期)
傅旭,丁伟[10](2002)在《依法治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保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北京6月24日讯 傅旭、丁伟报道:纪念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30周年及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10周年座谈会今天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出席座谈会并强调,依法治国是推动我国社会发展的根本大计,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本文来源于《人民日报》期刊2002-06-25)
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日益遭到极大的破坏。在大自然对人类一次又一次的报复之下,对人类居住的环境进行保护的重要性开始日益凸显。在这种背景下,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于1972年召开了第一次全球性的人类环境会议。会上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和《行动计划》成为世界各国进行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导原则和行动纲领。在它的推动下,世界各国开始重视环境问题并开展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工作。中国政府派代表团出席了这次会议,这是中国政府第一次正式出席有关国际环境方面的会议。中国代表团在会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由于受极左路线和当时政治思潮的影响,代表团在会议上的表现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例如,过分强调意识形态,没有看到各国在环境保护领域存在的共同利益等。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的召开,给当时正处于“文革”混乱状态下的中国政府敲响了警钟,认识到环境保护对一国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在中国环保领域迈出了艰难的一步。在这次会议的影响下,中国召开了全国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制定了保护环境的若干行动规划。另外,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也是中国环境外交的开端,从此中国开始逐渐参与国际范围内的环境保护合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论文参考文献
[1].徐晓峰.联合国叁次人类环境会议宣言比较分析[J].科技展望.2014
[2].魏敏.中国与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的关系研究[D].青岛大学.2013
[3].王茜.中国生态外交实践的序幕:历史回顾与影响——以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为视点[J].党史研究与教学.2012
[4].邹晶.近半个世纪的绿色情缘——专访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秘书长莫里斯·斯特朗[J].世界环境.2012
[5]..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和“环境与发展会议”[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6]..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与《人类环境宣言》[J].中国投资.2011
[7].柴云.联合国叁次人类环境会议比较分析[D].苏州大学.2009
[8].肖澎.水——生命之源[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
[9].周生贤.加快林业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在纪念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30周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1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J].中国林业.2002
[10].傅旭,丁伟.依法治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保证[N].人民日报.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