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杂粮保健食品开发前景好(论文文献综述)
马良[1](2020)在《榆林小杂粮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以榆林市小杂粮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调研、嵌入案例以及数据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基于农业产业化理论体系,对榆林市小杂粮产业发展现状,产业模式、影响因素深入剖析,从自然与市场机制方面对榆林市小杂粮产业可持续发展进行分析,总结在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大背景下榆林小杂粮产业发展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形成榆林市小杂粮产业可持续发展思路与对策。研究结果如下:(1)榆林小杂粮生态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从米脂县小杂粮产业发展和定边县荞麦产业发展的实例说明:借助自然资源、科技优势、品牌优势以及网络平台,通过政策引导与扶持、优化结构、加强品种更新和技术推广、壮大龙头企业等切实措施,以及优质评价、文化价值挖掘等创新性方式,不断提高小杂粮综合生产能力和销售渠道,使榆林市小杂粮产业走订单化农业、文化型农业和“出口型”农业的发展道路,必将对榆林市农业产业和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驱动作用,发展前景广阔。(2)榆林小杂粮产业发展的瓶颈因素仍然存在。目前榆林市小杂粮产业发展缺少统一规划,做精做细小杂粮产业的协调运作机制尚未成型。其次,榆林市小杂粮产业发展存在原产地分散、劳动力年龄偏大、劳动力业务水平和素质需要进一步提升等问题;此外,优质小杂粮产区的“龙头企业”“企业+基地”“基地+农户”的立体化产业发展模式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致使市场的衔接度和连续性不强。最后,榆林市小杂粮的品牌效应和市场营销需要进一步打造和升级,“出口型”小杂粮的份额需要进一步加大。(3)榆林市小杂粮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包括良种良法推广、示范基地建设、精深加工、政策体系完善、产销体系建设等五个方面。第一,加大小杂粮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力度。根据资源匹配优势,支持和鼓励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产业化组织开展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第二,大力支持小杂粮种植示范基地建设,保障优质小杂粮产品的供给。第三,建立小杂粮全产业链的政策引导体系,充分调动企业、农户的积极性。第四,发展小杂粮精细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小杂粮产品提质增效。第五,加大电子商务开发经营力度,大力支持品牌创建,推动产供销产业体系的完善。
岳红妮,赵海东,胥继东[2](2015)在《燕山山区小杂粮生产现状及发展建议》文中提出小杂粮是小宗粮豆作物的俗称,泛指生育期短、种植面积小、种植地域性强、种植方法特殊、有特种用途的多种粮豆。主要包括荞麦、燕麦、糜子、谷子、绿豆、小豆、豌豆、蚕豆、芸豆、豇豆、小扁豆、黑豆等。杂粮营养丰富、药食兼用、安全卫生,是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特色作物、发展粮食生产的潜力产业、绿色食品保健食品的优质原料、养殖业的饲料源、贫困地区的经济源、传统的出口产品。迁西县地处燕山中段南麓,是典型的纯山区县,山多地少,耕地资源匮乏,人地矛盾突
党娟[3](2015)在《萌芽薏米营养生化特性及产品延伸研究》文中提出薏米(Coix lachryma-jobi L.),作为集营养、医疗、保健于一体的食药兼用小宗杂粮作物,既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还含有薏苡多糖、薏苡仁酯、薏苡仁素及三萜类化合物等多种功能成分,具有明显抗肿瘤、抗氧化、健脾利湿、清热排脓、调节血糖、血脂、血压等功能,在中国古代被誉为“薏苡明珠”,在欧洲被称为“生命健康之禾”,近年来倍受消费者青睐,市场潜力极大。为开发高值化营养健康薏米新产品,本课题以贵州和老挝两个主产地的5个品种糙薏米为研究对象,比较同一萌芽条件下的生理生化及营养功能成分动态变化,优选出适宜萌芽的糙薏米品种;以发芽率和γ-氨基丁酸(GABA)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对优选的糙薏米进行萌芽工艺条件优化,跟踪其主要营养素与功能成分动态变化;在优化的温、湿条件下,以发芽率、硒及γ-氨基丁酸含量为指标,采用响应面法,对糙薏米萌芽培养液中亚硒酸钠(Na2SeO3)、氯化钙(CaCl2)、赤霉素(GA3)和谷氨酸钠(MSG)的适宜浓度进行优化;以适度萌芽的糙薏米为原料,经高压蒸煮后,采用自然、冷冻、真空和热风4种方式干燥,再精碾加工成预熟化薏米新产品,对比分析其复水特性和营养功能成分。结果表明:1、供试的5个薏米品种中,以贵州小白壳薏米(GZ-1)萌芽后的发芽率、游离氨基酸和GABA含量最高。以GABA含量值为指标,贵州小白壳薏米(GZ-1)萌芽最佳工艺条件为:萌芽温度28℃、相对湿度90%,萌芽时间96h,GABA含量可达78.18mg/100g;在144h萌芽期间,糙薏米的脂肪、蛋白质、淀粉、粗多糖含量逐渐降低,而还原糖、游离氨基酸、GABA、VC、VB1、VB2逐渐增加,但薏苡仁酯含量变幅不大;对最佳工艺条件下萌芽糙薏米进行氨基酸分析,萌芽糙薏米中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高于原料,氨基酸评分等于1,其营养价值高于原料,是一种营养价值与生物活性更佳的功能食品基料。2、糙薏米萌芽培养液中Na2SeO3浓度以10mg/L为宜,其发芽率最高(达90.33±1.73%);在Na2SeO3浓度为10mg/L的培养液中,采用响应面优化的最优组合(11mmol/L CaCl2、87.7μmol/L GA3和31.5mmol/L MSG)进行萌芽处理时,萌芽糙薏米中总硒、有机硒和GABA含量分别达0.42 mg/100g、0.37mg/100g和116.69mg/100g,是一种较具高值化产品开发潜力的保健食品基料。3、以萌芽糙薏米加工的预熟化薏米新产品中,品质最好的是冷冻干燥产品,其复水比为2.1107,色泽良好(L*62.73、a*4.40、b*12.61);GABA含量达86.06mg/100g;可溶性蛋白和游离氨基酸有显着提高(含量分别为1.68%和0.24%),8种必需氨基酸(其中亮氨酸含量达13.43mg/g);所含的9种脂肪酸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84%(其中油酸含量高达49%);在95100℃微沸腾状态下熟化30min时感官评分最好,最先煮熟,得到易煮熟、口感佳的优质糙薏米。
赵瑞华[4](2014)在《江文章:杂粮企业应寻觅市场蓝海》文中研究指明来自台湾大学食品科技研究所的江文章,是一位研究薏仁近30年的杂粮专家,同时也是台湾保健食品学会创会理事长,长期从事杂粮保健功能特性研究,并参与发起了海峡两岸杂粮健康产业论坛,到2013年已经举办至第五届。 台湾是国内杂粮外销的主要市场之一,并且当地的杂?
杨柳[5](2013)在《山西杂粮食品工业现状与发展前景》文中提出山西省杂粮品种丰富、品质优良,加之杂粮的营养价值、保健功效突出,杂粮食品市场潜力都大。通过对山西省发展杂粮食品的优势条件、工业现状、存在问题、发展前景等进行分析,相信山西杂粮食品工业发展定会越来越好。
王军锋[6](2012)在《年产小米3万吨及产品转化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依据是国家计划委员会和国家建设部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大纲》、《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和晋城市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农村的实施意见》、《关于建设资源集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实施意见》以及我国粮食工程建设方面现行的有关政策、法规、规范及标准等。首先,本报告全面介绍了本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根据晋城市农业发展规划要求和五色土杂粮开发有限公司的实际情况,按照公司的长远发展规划,对在孟匠村建设的小米综合加工项目进行了充分细致的调研,并充分按照国家关于可行性研究报告工作范围和深度的规定,对项目建设的现实背景、主要依据、必要性、可行性和建设条件进行了论述;对产品的市场现状、前景、竞争优势和销售策略进行了分析预测;对项目建设规模、规划布局、生产技术方案、设备选型、实施进度、投资概算和资金来源、财务评价和风险分析、环境影响、消防措施、节约能源、项目组织管理及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性分析和评价,为该项目的实施提供了依据。主要内容包括:(1)背景及必要性、厂址选择及建设条件;(2)产品市场调查与分析,确定销售方案;(3)建设方案及项目实施进度安排;(4)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财务评价及风险分析;(5)环境保护与能源节约、项目组织与经营管理;(6)社会影响评价、综合评价及结论与建议。项目实施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26540万元,年销售税金及其附加为152万元;生产期内年税前平均利润8867.5万元,税后平均利润6650.6万元;生产期内年平均上交所得税为2216.9万元,项目的经济效益十分显着。项目全部投资内部收益率34.9%,投资回收期2.99年,盈亏平衡点24.4%。各经济指标分析表明,该项目具有极好的盈利能力、较好的偿贷能力,以及极强的抗风险能力,证实了该项目可行性。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7](2012)在《国家发展改革委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改产业[2011]3229号关于印发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文中研究表明国务院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等有关行业协会:食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保障民生的基础产业。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精
朱怡,邹军[8](2011)在《贵州省特色杂粮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文中提出为促进贵州特色杂粮产业的发展,分析了贵州特色杂粮产业发展现状,提出了加快发展的措施。
郭志清[9](2010)在《山西小杂粮品牌发展探析》文中研究说明小杂粮因其营养丰富、保健功效明显,已成为国际餐桌上的抢手货。而面对小杂粮发展的黄金时代,作为"小杂粮王国"的山西却不能将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本文针对山西小杂粮大而不强的发展现状,从思想观念、品牌意识、营销方式、企业规模和运作机制上进行深入的剖析,希望通过规模化、产业化的品牌发展,使山西小杂粮走向大市场。
张雄,王立祥[10](2010)在《略论小杂粮在黄土高原旱作农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文中研究表明小杂粮泛指生育期短,地域性强,种植规模较小,有特种用途的多种小宗粮豆作物,主要包括荞麦、糜子、谷子、大麦、燕麦、籽粒苋、薏苡及绿豆、小豆、豌豆等食用豆类作物。小杂粮集中产自没有灌溉条件的黄土高原以及华北等旱作地区,是这些地区传统的粮食作物和重要的经济作物,具有明
二、杂粮保健食品开发前景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杂粮保健食品开发前景好(论文提纲范文)
(1)榆林小杂粮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小杂粮研究概况 |
1.3.1 国外小杂粮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小杂粮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4.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榆林市小杂粮产业化发展现状与问题 |
2.1 榆林市小杂粮产业发展现状 |
2.1.1 小杂粮是榆林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
2.1.2 小杂粮生产水平稳定 |
2.1.3 小杂粮是重要的出口创汇农产品 |
2.2 榆林市小杂粮产业所面临的问题 |
2.2.1 产地分散,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难 |
2.2.2 产品深加工落后,市场流通不畅 |
2.2.3 产业协作机制未成型,龙头企业带动效应不明显 |
第三章 榆林市小杂粮产业发展优势及案例分析 |
3.1 自然资源优势 |
3.2 小杂粮品种品牌优势 |
3.3 小杂粮种植增产潜力和种植资源优势 |
3.4 小杂粮独特的饮食文化优势 |
3.5 小杂粮显着的市场价格优势 |
3.6 龙头与农户利益联结模式的逐步构建 |
3.7 创新电子商务营销窗口的崛起 |
3.8 小杂粮生产促进农业生态建设 |
3.9 案例分析 |
3.9.1 案例一:米脂县小杂粮产业发展 |
3.9.2 案例二:定边县荞麦产业发展 |
第四章 榆林市小杂粮产业可持续发展方向、思路与对策 |
4.1 榆林市小杂粮产业发展方向 |
4.1.1 选育小杂粮区域适生品种 |
4.1.2 集成小杂粮抗旱增效关键技术 |
4.1.3 扩充小杂粮产业链条,培育龙头企业 |
4.2 榆林市小杂粮发展思路与目标 |
4.2.1 榆林市小杂粮发展思路 |
4.2.2 榆林市小杂粮产业发展目标 |
4.3 榆林市小杂粮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
4.3.1 重视良种良法推广,提高生产效率 |
4.3.2 强化优质杂粮示范种植基地建设,保障名优特产品供给 |
4.3.3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建立健全产业扶持政策体系 |
4.3.4 发展小杂粮精细加工,做优做靓小杂粮产品 |
4.3.5 加强品牌建设力度,构建现代化产销体系 |
第五章 结论 |
5.1 主要结论 |
5.1.1 榆林小杂粮产业发展的潜力巨大 |
5.1.2 榆林小杂粮产业发展的瓶颈仍然存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燕山山区小杂粮生产现状及发展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迁西县发展小杂粮产业的优势条件 |
1、自然环境优势。 |
2、社会经济环境条件。 |
3、市场前景广阔。 |
二、迁西县小杂粮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农民栽培技术落后。 |
2、新品种引进、选育滞后, 经济效益差。 |
3、传统习惯和思想观念的束缚。 |
4、产业化水平落后。 |
5、资金投入明显不足。 |
三、迁西县小杂粮发展的规划及建议 |
1、加强优质小杂粮品种的引进推广。 |
2、在重点乡镇建立小杂粮无公害生产基地 |
3、加大产后开发力度, 实现小杂粮加工增值。 |
4、增加资金投入, 制定小杂粮发展的配套措施。 |
(3)萌芽薏米营养生化特性及产品延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1 薏米概述 |
1.1.1 薏米产业现状 |
1.1.2 薏米营养价值及保健功能 |
1.2 种子萌发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 |
1.2.1 萌发期间主要生理变化 |
1.2.2 萌发期间贮藏物质动态 |
1.2.3 萌发期间功能物质富集 |
1.3 γ-氨基丁酸的研究进展 |
1.3.1 γ-氨基丁酸的理化性质及分布 |
1.3.2 γ-氨基丁酸的制备 |
1.3.2.1 化学合成法 |
1.3.2.2 微生物发酵法 |
1.3.2.2 植物富集法 |
1.3.3γ-氨基丁酸的生理作用 |
1.3.3.1 镇静安神 |
1.3.3.2 降低血压 |
1.3.3.3 调节激素代谢 |
1.3.3.4 治疗疾病 |
1.3.3.5 促进睡眠、提高脑活力 |
1.3.3.6 其他功能 |
1.3.4 γ-氨基丁酸在食品工业中应用 |
1.3.4.1 制备GABA添加剂 |
1.3.4.2 开发功能型饮料 |
1.3.4.3 其他应用 |
1.4 蒸谷米的应用研究 |
1.5 本论文立项意义和研究主要内容 |
第二章 不同品种糙薏米萌芽特性比较及工艺条件优化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与试剂 |
2.1.1.1 材料 |
2.1.1.2 试剂 |
2.1.2 仪器与设备 |
2.1.3 试验方法 |
2.1.3.1 萌芽糙薏米的工艺流程 |
2.1.3.2 不同品种糙薏米萌芽特性对比 |
2.1.3.3 薏米萌芽工艺单因素试验 |
2.1.3.4 薏米萌芽工艺正交试验 |
2.1.3.5 理化指标测定 |
2.1.3.6 薏苡仁酯的提取与测定 |
2.1.3.7 薏米粗多糖提取与测定 |
2.1.3.8 γ-氨基丁酸的提取与测定 |
2.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品种脱壳糙薏米萌芽特性比较 |
2.2.1.1 不同品种薏米吸水率、发芽率和芽长的变化 |
2.2.1.2 不同品种糙薏米可溶性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的变化 |
2.2.1.3 不同品种薏米 γ-氨基丁酸(GABA)变化 |
2.2.2 萌芽薏米单因素试验 |
2.2.2.1 萌芽温度对发芽率和GABA含量的影响 |
2.2.2.2 相对湿度对发芽率和GABA含量的影响 |
2.2.2.3 萌芽时间对发芽率和GABA含量的影响 |
2.2.3 薏米萌芽的正交试验设计结果 |
2.2.4 糙薏米不同萌芽时间各成分含量的变化结果 |
2.2.5 萌芽糙薏米的氨基酸组成分析及评价 |
2.3 讨论 |
第三章 富硒和γ-氨基丁酸萌芽糙薏米培养液组分优化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与试剂 |
3.1.2 仪器与设备 |
3.1.3 试验方法 |
3.1.3.1 糙薏米萌芽工艺 |
3.1.3.2 糙薏米富硒能力试验 |
3.1.3.3 γ-氨基丁酸的提取与测定 |
3.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Na_2SeO_3对薏米富硒和发芽率的影响 |
3.2.2 单因素试验 |
3.2.2.1 CaCl_2浓度对萌芽糙薏米中GABA富集量的影响 |
3.2.2.2 GA_3浓度对萌芽糙薏米中GABA富集量的影响 |
3.2.2.3 MSG浓度对萌芽糙薏米中GABA富集量的影响 |
3.2.3 响应面法优化萌芽糙薏米中GABA富集工艺 |
3.2.3.1 响应面试验设计 |
3.2.3.2 响应面分析 |
3.2.3.3 模型验证 |
3.2.4 富硒和 γ-氨基丁酸萌芽糙薏米培养液浓度配比 |
3.3 结论 |
第四章 预熟化薏米的蒸煮品质及营养成分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与试剂 |
4.1.2 仪器与设备 |
4.1.3 试验方法 |
4.1.3.1 预熟化薏米的生产工艺 |
4.1.3.2 复水品质测定 |
4.1.3.3 熟化时间确定 |
4.1.3.4 色泽测定 |
4.1.3.5 基本成分测定 |
4.1.3.6 氨基酸测定 |
4.1.3.7 脂肪酸测定 |
4.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干燥方式对糙薏米复水品质的影响 |
4.2.2 不同干燥方式对糙薏米熟化时间的影响 |
4.2.3 不同干燥方式对糙薏米色泽的影响 |
4.2.4 不同干燥方式对糙薏米成分的影响 |
4.2.5 预熟化薏米产品的氨基酸组成分析及评价 |
4.2.6 预熟化薏米产品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分析 |
4.3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
附录Ⅱ |
(5)山西杂粮食品工业现状与发展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杂粮的营养价值与保健功能 |
1.1 杂粮的营养价值 |
1.2 杂粮的食疗保健功效 |
2 山西发展杂粮食品工业的优势 |
2.1 历史悠久的杂粮食品文化优势 |
2.2 得天独厚的无污染、无公害原料优势 |
2.3 有口皆碑的品牌优势 |
3 山西杂粮食品工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山西杂粮食品工业进一步发展有充分的保障 |
3.2 现有杂粮食品生产缺乏相应标准 |
3.3 山西杂粮食品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步履维艰 |
4 山西杂粮食品工业发展的趋势 |
4.1 加强杂粮食品品质的改良优化 |
4.2 加强对杂粮食品营养性的认识 |
4.3 重视杂粮食品生产的安全性和方便性 |
4.4 推进现有杂粮食品企业的现代化 |
5 前景展望 |
(6)年产小米3万吨及产品转化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总论 |
1.1 项目概况 |
1.1.1 项目名称 |
1.1.2 建设性质 |
1.1.3 项目建设单位、法人代表、所有制形式 |
1.1.4 建设地点、建设规模、期限及建设内容 |
1.1.5 项目申报单位及负责人 |
1.1.6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人 |
1.1.7 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 |
1.1.8 资金筹措 |
1.1.9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1.1.10 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 |
1.2 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 |
1.3 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 |
1.3.1 综合评价 |
1.3.2 论证结论 |
1.4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
2.1 项目建设背景 |
2.1.1 项目提出的背景 |
2.1.2 项目提出的主要依据 |
2.2 项目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
2.2.1 主导产业结构和布局 |
2.2.2 产业品牌建设 |
2.2.3 产业发展规划 |
2.3 项目提出的必要性和意义 |
2.3.1 推动农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 |
2.3.2 增加农民收入 |
2.3.3 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 |
2.3.4 满足社会需求 |
第三章 厂址选择及建设条件 |
3.1 项目区概况 |
3.1.1 地理位置及区位特点和优势 |
3.1.2 自然资源特点与优势 |
3.1.3 社会经济特点与优势 |
3.1.4 项目政策环境 |
3.1.5 项目关联产业的发展特点与优势 |
3.1.6 项目建设地点的选择 |
3.2 项目承担单位的概况 |
3.3 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 |
3.3.1 政策环境 |
3.3.2 资源优势 |
3.3.3 市场优势 |
3.3.4 交通优势 |
3.3.5 基础设施条件 |
第四章 产品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
4.1 市场分析 |
4.1.1 产品及原料市场供求现状 |
4.1.2 产品市场前景分析 |
4.1.3 产品市场竞争优势分析 |
4.2 销售方案、策略和营销模式 |
4.2.1 产品生产及销售方案 |
4.2.2 产品销售策略和营销模式 |
4.2.3 销售队伍和网络建设 |
4.3 市场风险分析 |
4.3.1 市场风险因素分析 |
4.3.2 防范和降低风险对策 |
第五章 项目建设方案 |
5.1 建设任务和规模 |
5.1.1 产品生产规模 |
5.1.2 土建 |
5.1.3 设备购置 |
5.2 项目规划和布局 |
5.2.1 规划布局原则 |
5.2.2 规划布局方案 |
5.3 生产技术方案及工艺流程 |
5.3.1 生产技术方案 |
5.3.2 谷子加工 |
5.3.3 方便小米营养粉加工 |
5.3.4 小米粥和小米乳加工 |
5.3.5 小米饼干和小米锅巴加工 |
5.4 项目建设标准和建设内容 |
5.4.1 建设标准 |
5.4.2 具体建设内容 |
第六章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
6.1 项目实施阶段规划 |
6.2 项目实施进度表 |
第七章 投资概算与资金来源 |
7.1 投资概算依据 |
7.2 项目建设投资估算 |
7.2.1 项目建设投资估算 |
7.2.2 无偿资金投资方向 |
7.3 资金来源与筹措 |
7.3.1 申请中央财政资金 |
7.3.2 地方财政配套资金 |
7.3.3 自筹资金及来源 |
7.3.4 银行贷款及筹措 |
7.4 资金使用和管理 |
7.4.1 总投资资金使用情况 |
7.4.2 财政资金使用和管理 |
7.4.3 银行贷款使用和管理 |
7.4.4 其它 |
第八章 财务评价及风险分析 |
8.1 财务评价依据 |
8.2 销售收入和销售税金及附加估算 |
8.2.1 销售收入 |
8.2.2 增值税、销售税金及附加 |
8.3 总成本及经营成本估算 |
8.3.1 单位产品生产成本估算 |
8.3.2 项目总成本估算 |
8.3.3 经营成本估算 |
8.4 财务效益分析 |
8.4.1 盈利能力分析 |
8.4.2 清偿能力分析 |
8.5 不确定性分析 |
8.5.1 项目盈亏平衡分析 |
8.5.2 敏感性分析 |
8.6 财务评价结论 |
8.6.1 项目盈利能力指标分析 |
8.6.2 贷款清偿能力分析 |
8.6.3 项目敏感性指标分析 |
第九章 环境保护与节约能源 |
9.1 环境影响 |
9.1.1 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 |
9.1.2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
9.2 环境保护和治理 |
9.3 环境影响评价与审批 |
9.4 节能原则 |
9.5 节能措施 |
第十章 项目组织与管理 |
10.1 组织机构与人员编制 |
10.1.1 组织机构 |
10.1.2 人员编制 |
10.1.3 生产班制 |
10.1.4 人员配备 |
10.1.5 工资及福利待遇 |
10.2 项目经营管理模式 |
10.3 经营管理措施 |
10.3.1 工程管理措施 |
10.3.2 生产管理措施 |
10.3.3 财务管理措施 |
10.3.4 销售管理措施 |
10.4 技术培训 |
10.5 劳动保护和生产卫生 |
10.5.1 劳动保护 |
10.5.2 生产卫生 |
第十一章 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民、农业增收效果评价 |
11.1 农业产业化经营 |
11.2 农民增收、农业增收 |
11.2.1 农民增收 |
11.2.2 农业增效 |
11.3 其它社会影响 |
第十二章 主要结论与建议 |
12.1 主要结论 |
12.2 问题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附件 |
(8)贵州省特色杂粮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特色杂粮生产现状 |
1.1 特色杂粮分布 |
1.2 生产现状 |
1.2.1 薏 |
1.2.2 荞 麦 |
1.2.3 芸 豆 |
1.2.4 酒用高粱 |
1.2.5 芭蕉芋 |
1.3 加工现状 |
1.4 存在的问题 |
2 发展优势和潜力 |
2.1 资源优势、品种优势 |
2.2 环境条件优越 |
2.3 生产潜力 |
2.4 加工潜力 |
2.5 竞争优势明显 |
3 市场前景分析 |
3.1 自然条件优势 |
3.2 营养价值高 |
3.3 区位优势 |
4 特色杂粮发展思路与对策 |
4.1 发展思路 |
4.2 发展对策 |
4.2.1 积极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 |
4.2.2 加强基地建设 |
4.2.3 加大宣传力度, 出台优惠政策 |
4.2.4 加强科技支撑 |
4.2.5 建立健全信息与技术推广服务网络 |
4.2.6 加快推进特色杂粮产业化经营 |
(9)山西小杂粮品牌发展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
2 小杂粮的营养及保健价值 |
3 山西小杂粮发展的现状及原因剖析 |
4 山西小杂粮品牌发展的思路 |
4.1 加强协调管理, 用名牌战略带动小杂粮产业化的兴起 |
4.2 加大科技投入, 改变营销理念 |
4.3 加大宣传力度, 开拓消费市场 |
4.4 强化政府的职能作用 |
(1) 政策倾斜, 创造良好的产业环境 |
(2) 加强小杂粮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和质量监督管理 |
(3) 运用法律手段保护品牌权益, 打击假冒伪劣 |
5 结 论 |
四、杂粮保健食品开发前景好(论文参考文献)
- [1]榆林小杂粮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 马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3)
- [2]燕山山区小杂粮生产现状及发展建议[J]. 岳红妮,赵海东,胥继东. 河北农业, 2015(06)
- [3]萌芽薏米营养生化特性及产品延伸研究[D]. 党娟. 贵州大学, 2015(01)
- [4]江文章:杂粮企业应寻觅市场蓝海[N]. 赵瑞华. 粮油市场报, 2014
- [5]山西杂粮食品工业现状与发展前景[J]. 杨柳. 农产品加工(学刊), 2013(22)
- [6]年产小米3万吨及产品转化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D]. 王军锋. 河南工业大学, 2012(03)
- [7]国家发展改革委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改产业[2011]3229号关于印发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J].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 江西食品工业, 2012(01)
- [8]贵州省特色杂粮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 朱怡,邹军. 耕作与栽培, 2011(03)
- [9]山西小杂粮品牌发展探析[J]. 郭志清. 中国市场, 2010(45)
- [10]略论小杂粮在黄土高原旱作农业中的地位和作用[A]. 张雄,王立祥.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与西部大开发,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