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圈根论文_汪洋,程素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岩石圈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岩石圈,应力,数值,青藏高原,有限元,两种,厚度。

岩石圈根论文文献综述

汪洋,程素华[1](2010)在《鄂尔多斯岩石圈厚度——岩石圈根的缺失及其成因》一文中研究指出位于汾渭地堑以西的鄂尔多斯地块由于缺乏地震活动性而在华北克拉通中显得非常独特,基于缺乏地震活动性以及地质资料,许多国内的研究者认为鄂尔多斯是具有大于200 km厚的岩石圈根的稳定地块。然而前期的地热学和大尺度地震层析研究结果表明,整个华北克拉通之下均为"热"岩石圈地幔,不存在岩石圈根(汪洋,2006;McKenzie and Priestly,2008)。(本文来源于《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叁次学术大会论文集》期刊2010-10-17)

李岩峰,张贵宾,高锐[2](2004)在《岩石圈根拖曳作用在青藏高原西部和东部造山中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地球物理探测资料 ,基于二维模型 ,利用黏弹性有限元方法 ,研究青藏高原西、东剖面的地壳均衡和岩石圈根拖曳的构造应力机制 .数值模拟结果表明 ,青藏高原西部 (B B′剖面 )的造山水平挤压力主要来源于岩石圈根的向下拖曳 ,印度板块向北挤压为次要因素 ,形成“山隆盆降”的地表形态 ;而青藏高原东部 (A A’剖面 )岩石圈根向下拖曳还不足以形成硬上地壳中挤压造山的主要力源 .对比结果认为 ,青藏高原的深部层圈结构和应力体系在西、东部存在明显的差异 ,反映了高原内部造山演化的西、东分异特征(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报》期刊2004年06期)

李岩峰,张贵宾[3](2002)在《岩石圈根拖曳在青藏造山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张贵宾等(2001)根据地震探测结果,认为在西昆仑和塔里木结合带以下有岩石圈根存在,进而提出地壳均衡与岩石圈根拖曳共同作用导致“山隆盆降”的动力学机制假说。该文利用有限元粘弹塑构造数值模拟技术FEVPLIB,模拟研究了青藏西部横过该结合带剖面的这一动力学演化过程。这种模式既能解释高原隆升,又能解释边缘沉积盆地的成因。模拟结果表明,两个大陆碰撞到一起,当岩石圈根形成一定规模以后,造山水平挤压力主要来源于岩石圈根的向下拖曳。本文将该剖面称为西部剖面。遵循研究西部剖面同样的思想,本文仍然用FEVPLIB技术,模拟青藏东部一个横穿造山带主体的剖面上,岩石圈根拖曳在造山过程中的作用。这个剖面被称为东部剖面。(本文来源于《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2002——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八届年会论文集》期刊2002-10-01)

李岩峰[4](2002)在《青藏造山带岩石圈根拖曳模式的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大陆内部的陆-陆碰撞过程是大陆动力学的核心问题,青藏高原被视为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于新生代碰撞的结果,是典型的陆-陆碰撞带。迄今为止,已有许多学者提出了各种动力学模型试图解释青藏高原的隆升、演化之迷。这些模型和模式的提出对于我们理解高原的隆升机制起到了积极的启发和推动作用。青藏高原岩石圈深部探测表明,在其下部存在冷的高密度岩石圈根,岩石圈根的俯冲和拆沉是高原动力演化的重要过程。Bott、高锐和张贵宾等一批学者已经从理论或数值模拟方面对岩石圈根进行了研究,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明确提出岩石圈根拖曳模式。利用新近改造过的有限元数值模拟程序,首先,以理想情况下的造山带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实验;然后,结合青藏造山带的实际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分别对东西两剖面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并对高原的隆升进行了初步探讨。模拟结果表明:由于均衡机制,造山带下部的低密度山根促使地壳隆升、造山,山根是地壳刚性层中张性构造应力的主要力源;与此相反,冷的高密度岩石圈向软流圈插入、拆离、下沉,从而形成岩石圈根,它引起挤压造山和岩石圈地幔物质的重新调整,也是地壳刚性层中挤压性构造应力的主要力源。青藏造山带上地壳中的应力系统是岩石圈根拖曳形成的挤压力、山根均衡作用形成的拉张力和印度板块向北推挤力叁者综合影响的结果,但以前二者为主。高原东西部正处在不同的造山演化时期:东部剖面处于造山早期,岩石圈根向下拖曳还未形成造山挤压力的主要力源;西部剖面处于造山晚期,岩石圈根向下拖曳已经形成造山挤压力的主要力源,而印度板块向北挤压已经沦为次要因素。无论是东部剖面还是西部剖面,印度板块向北挤压力对整个剖面的应力状态影响不大。在以上两类性质相反的应力系统和印度板块向北挤压力等共同作用下,形成了造山带内部复杂的应力体系。(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期刊2002-06-01)

邓晋福,莫宣学,赵海玲,罗照华,杜杨松[5](1994)在《中国东部岩石圈根/去根作用与大陆“活化”──东亚型大陆动力学模式研究计划》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提出东亚大陆动力学研究中的主要科学问题──为什么东部大陆会“活化”?基于近10多年来研究获得的一个重要地质事实:印支期东部诸陆块拼合成统一大陆时岩石圈巨厚(≥150~200km),新生代以来岩石圈厚度只有60~80km,指出岩石圈根与去根作用是东部大陆“活化”的根本原因,并提出5组具体的科学问题需要探索与研究。(本文来源于《现代地质》期刊1994年03期)

邓晋福,莫宣学,赵海玲,吴宗絮,罗照华[6](1994)在《中国大陆两类岩石圈根及其构造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提出中国大陆存在两种类型的岩石圈根,即克拉通岩石圈根与造山岩石圈根,前者产生大陆稳定性效应,后者则导致造山带不稳定性效应。近年来全球CT填图发现,大部分克拉通下面高地震波速可一直向下延续超过200-300km深度,其中北美大陆下可延伸直达约400km,称为克拉通岩石圈根或(本文来源于《1994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1994-08-01)

岩石圈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根据地球物理探测资料 ,基于二维模型 ,利用黏弹性有限元方法 ,研究青藏高原西、东剖面的地壳均衡和岩石圈根拖曳的构造应力机制 .数值模拟结果表明 ,青藏高原西部 (B B′剖面 )的造山水平挤压力主要来源于岩石圈根的向下拖曳 ,印度板块向北挤压为次要因素 ,形成“山隆盆降”的地表形态 ;而青藏高原东部 (A A’剖面 )岩石圈根向下拖曳还不足以形成硬上地壳中挤压造山的主要力源 .对比结果认为 ,青藏高原的深部层圈结构和应力体系在西、东部存在明显的差异 ,反映了高原内部造山演化的西、东分异特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岩石圈根论文参考文献

[1].汪洋,程素华.鄂尔多斯岩石圈厚度——岩石圈根的缺失及其成因[C].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叁次学术大会论文集.2010

[2].李岩峰,张贵宾,高锐.岩石圈根拖曳作用在青藏高原西部和东部造山中的比较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04

[3].李岩峰,张贵宾.岩石圈根拖曳在青藏造山过程中的作用[C].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2002——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八届年会论文集.2002

[4].李岩峰.青藏造山带岩石圈根拖曳模式的数值模拟[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2

[5].邓晋福,莫宣学,赵海玲,罗照华,杜杨松.中国东部岩石圈根/去根作用与大陆“活化”──东亚型大陆动力学模式研究计划[J].现代地质.1994

[6].邓晋福,莫宣学,赵海玲,吴宗絮,罗照华.中国大陆两类岩石圈根及其构造效应[C].1994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1994

论文知识图

地幔熔融柱的压力深度反演Fig.3-7Inv...西昆仑和塔里木结合带岩石圈根下...岩石圈根与岩石圈拆离后的第5阶段岩石圈根与岩石圈拆离后的第5阶...西昆仑和塔里木结合带岩石圈根...岩石圈根下插的第4阶段。

标签:;  ;  ;  ;  ;  ;  ;  

岩石圈根论文_汪洋,程素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