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工程学报(源自地震学杂志)Vol. 23 2003 年目录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源自地震学杂志)Vol. 23 2003 年目录

一、Journal of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Engineering (Originated from Journal of Seismology)Vol. 23 2003 CONTENTS(论文文献综述)

娜扎开提·加马尔丁[1](2021)在《民国时期新疆北疆地区自然灾害研究》文中指出

聂选华[2](2019)在《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文中指出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在不同时空范围内呈现出普遍性、连续性、积累性和重叠交错的分布特征,灾害的持续性和衍生性造成饥荒蔓延。面对严重的灾荒,清朝政府和云贵地方当局以国家完备的荒政制度为蓝本,积极开展灾荒赈济工作。荒政作为清代国家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国家府库银钱和粮食等救灾物资的调拨,灾荒赈济举措的协调推行,以及云贵地区毗邻省区之间赈灾物资的应急补给,较大程度上拓展了云贵地区被灾民众的生存空间。清代国家荒政的制度化和灾荒赈济实践路径的系统化,为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和灾后重建提供了重要条件。清朝统治者高度重视对云贵地区灾荒期间的社会治理和经营,清朝中央政权在云贵地区的设治经营及自上而下的“国家化”进程,为云贵地方的灾荒治理提供了制度支撑。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迁,不同程度地加剧了云贵两省自然灾害暴发的频次,并对清政府加强西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的进程造成影响。荒政制度作为清代国家治理西南边疆的重要路径,为清朝中央政权巩固和经营西南边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清代云贵地区与周边乃至中原地区的灾赈资源整合与融通,加强了清政府在西南边疆灾荒治理期间的协调联动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并从根本上加快了清代国家“一体多元”的发展进程。边疆治理是当前学界研究的理论与现实热点议题之一。本文以清代云贵地区作为研究的特定时段和区域,以清代国家灾荒赈济的社会治理及其效应为研究对象,对西南边疆地区灾荒期间社会治理的国家应急响应能力进行分析,以多角度地认识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各个面向。同时,基于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历史维度和现实维度,深入分析清代国家的西南边疆治理能力和基本谱系,对清代国家的西南边疆治理体系以及云贵地区的底层认同和国家认同进行探讨,藉此系统阐释清代灾荒赈济在西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过程中得到深入施行的深层机理和积极效应。

张伟恒[3](2018)在《莲峰、昭通断裂带晚第四纪活动特征研究》文中提出川滇交界东段的莲峰、昭通断裂带位于大凉山次级块体与华南块体的交界地带,鲜水河‐小江断裂带东侧,处在重要的构造交汇区。区域周边断裂历史上发生多次7级大震,而莲峰、昭通断裂带至少1700年无大震记载,但近年来该区域发生多次中强震,造成了重大灾害;尤其是2014年8月3日鲁甸MS 6.5地震,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目前对于莲峰、昭通断裂带主要断裂活动性的的研究程度还较低,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利用Google Earth、GF‐1、GF‐2等高分辨率影像资料、30m分辨率的ASTERDEM资料,1:20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历史地震记载史料及前人的研究成果等资料,对牛栏江宽谷面的详细解译,对莲峰、昭通断裂带断裂的解译、配合野外对牛栏江宽谷面、莲峰、昭通断裂带主要断裂及主要历史地震极震区的地质灾害调查,得到以下结论:1)牛栏江自夷平面向下至少发育了四期宽谷面,宽谷期发育的时间为2.6-0.585Ma,与牛栏江江口下游的金沙江溪洛渡段宽谷期发育时间、同期宽谷面的海拔高度有可比性;2)根据牛栏江跨断层宽谷面的变形情况得到:莲峰、昭通断裂第四纪以来为一组逆冲活动断裂,其中昭通-鲁甸断裂第四纪以来的活动性最强、莲峰断裂次之,会泽-彝良断裂第四纪以来的活动性最弱。3)莲峰、昭通断裂带北东向主要断裂在遥感影像上线性明显,晚更新世以来的活动性较弱:会泽‐彝良断裂为晚更新世早中期活动断裂、其南西段活动性较弱,中段及北段活动性稍强;昭通-鲁甸断裂带昭通-鲁甸断裂、洒渔河断裂、龙树断裂均为晚更新世活动断裂;莲峰断裂带晚更新世以来的活动性很弱,为中更新世末至晚更新世初活动断裂。4)鲁甸地震产生的NW向地表破裂在谢家营盘及王家坡滑坡后缘为地震动造成的边坡沿节理面失稳形成的张裂缝,为地震次生地表破裂;NE向老君山地表破裂为采矿亏空形成的张裂。5)区域内中强震频发,主要集中在昭通-鲁甸断裂龙头山镇-昭通段、莲峰断裂与马边-盐津断裂交汇区、会泽-彝良断裂北东段。地震致灾性强,地震会诱发大量的山体崩塌、滑坡,崩塌、滑坡分布的长轴方向与发震断层的延伸方向一致,与相似震级的其他区域相比,具有崩塌、滑坡的面积较大,土方量大,滑距大,似“山扒皮”的特点,但是滑坡的平均厚度较小,以崩塌为主,真正的大型滑坡体较少,只有大地震的极震区才有诱发大型滑坡的可能。6)会泽-彝良断裂北东段根据大型古滑坡的推测,该地区发生过6.5级以上地震,会泽-彝良断裂北段有发生6.5级地震的可能性。

张立昕[4](2018)在《明清时期安徽地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地震不仅是自然灾害,更是社会问题,同时也是历史学关注的课题之一。明清时期安徽地震频发,有史料记载的就有308次地震,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安徽经历如此多的地震,古人也在思考地震发生的原因,有时还喜欢把地震与人事附会到一起,认为地震与政治得失有关。一般说来,明清时期安徽地震频发,并呈现以下特点:从时间上看,安徽地震呈周期性变化,且主要发生在春、秋、冬三季,夏季偏少;从空间上看,皖北地区要多于皖中和皖南地区,且霍邱和五河两地发生次数最多;从强度上讲,安徽地震强度不大,破坏性偏弱,常常会引发山裂、山洪、疫病等次生灾害。同时安徽地震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伴有异象出现。今天,除了从自然科学来解释地震原因外,也很有必要从历史学的角度来探讨明清安徽地震的概况,并分析出明清安徽地震的特点和影响,总结出抗震救灾的历史经验,为今后抗震救灾提供借鉴。

王雅楠[5](2016)在《综合性大学学科导航建设研究》文中提出综合性大学具有学科门类多样性、培养目标多样性的特点,学生的信息需求也趋向多元化,传统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模式逐渐无法满足用户的多样化信息需求。学科导航以学科为单元,搜集相关学术资源进行加工、组织和有序化整理,通过学科导航平台为用户提供学科化、专业化的集成信息,是解决综合性大学用户对专业学科信息资源的信息需求,帮助用户进行知识学习和学术科研活动的重压方式之一。因此,研究和改进学科导航对综合性大学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对学科导航系统相关理论和系统改进的研究,促进图书馆学科导航服务水平的提高。本文综合应用多种研究方法,国内外现有的几大代表性学科导航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对学科导航资源采集、资源组织、分类体系、功能设置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围绕用户、服务和管理等方面改进学科导航系统的设想,以期实现一个较为完善的适合综合性大学图书馆用户需求的多元一体化学科导航。本文首先介绍了学科导航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并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目的;其次,分述学科导航的概念、定位和存在的意义;然后研究国内外学科导航的现状,对国内外典型的学科导航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对其系统体系结构及资源、功能设置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找出目前学科导航系统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改进的思路;接着论文着重从学科导航建设涉及到的几个方面详细论述了综合性大学学科导航系统框架的构建方法;最后,以云南大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为例,检验所提出综合性大学多元一体化学科导航的可行性。

尉洋[6](2016)在《松原市活断层探测数据库建设与质量控制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项目成果作为地震地质工作的基础性资料,对我国防震减灾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活断层探测数据库作为这一成果储存的主要平台,其建设质量直接关系到这一工作的实施效率和成果价值。在数据驱动型创新和强调产学研结合的今天,数据库建设的目的已不仅仅是标准化数据的仓储与发布,同时还是整个科学研究工作管理和调控的有效工具。从实现数据的记录与调用,到在科研和工程实施过程中的效用,再到数据价值挖掘的可靠性,都对其建设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但是,活断层探测数据库在实际建设过程中,由于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常常无法在阶段性工作中发挥效用,更成为多数活断层探查工作的“赶制专题”。数据库建设工作不仅涉及到众多数据类型和数据量,建库人员对活动断层探测工作体系、研究区地震地质数据特征及建库步骤完整性的认知和理解上的局限,都是造成数据质量问题的重要原因,也是后期数据汇交阶段面对的突出问题。本文以松原市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项目为依托。通过结合松原活断层数据库建设实际,在概括了活断层信息中心专业库标准和松原地区区域概况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松原区内断层隐伏、石油地震工作程度较高等主要数据特征的活断层数据库设计原则及结构内容,并以此为背景,系统的归纳了包括数据准备、数据入库、数据成图和数据检测在内的城市活断层探测数据库建设工作的完整步骤。与此同时,通过对松原建库经验的深入总结,分析并讨论了建库过程中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采用过程控制与结果控制相结合的质量控制机制,实现建库效率和质量控制方法的优化。并对松原活断层数据库的建设效用和专题建成内容进行了介绍。与以往的数据库建设研究相比,本文力从建库工作在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项目中承担的重要作用出发,从专题数据库对项目实施工作的管理与调控和作为探测成果仓储与数据价值挖掘的实物基础两方面入手,分别对数据库内容设计的针对性、建库步骤的完整性及质量控制的全局性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总结。研究成果可为协助城市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等项目的开展和数据库的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夏明方[7](2015)在《大数据与生态史:中国灾害史料整理与数据库建设》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在系统回顾有史以来中国灾害史料之发掘、整理和数据化过程的基础上,从人与自然交互作用的生态史角度,借鉴目前流行的大数据思维,对历史时期,尤其是建国以来国内灾害史学者业已进行的大规模史料整理与数据库建设展开批判性分析,一方面充分肯定这些工作对推进中国灾害史研究做出的重大贡献,另一方面则分析其内在局限与诸多不足,进而以清代为例,提出有关中国灾害历史数据库建设的最新构想,以为打造一个服务于国内外中国灾害史研究者的可持续扩展的公共学术交流平台而张本。

袁博[8](2014)在《近代中国水文化的历史考察》文中认为水是一种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它在人类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自大禹治水起,中国历史就与水有不解之缘,在这几千年中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把治水放在治国的重要位置,形成治水文化。从这一角度讲,中国历史是一部关于水的历史。因此关于水的研究不可或缺。尤其是在当今水资源紧迫的形势下,中央多次发布文件,号召全社会重视水、解决水问题。选题的研究可为建设提供历史的经验教训,加快水文化的建设步伐。近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各国在利益的驱使下,纷至沓来。鸦片战争的隆隆炮声惊醒了沉睡已久的中国人。在这炮声的背后,资本主义的先进思想和科学技术也随之东传,与传统国人的守旧、保守思想发生碰撞和冲突,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认识到西方思想的先进性。近代中国社会对水的态度、认识和利用的转变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发生的。中国古代历史便形成了具有丰富内容的水文化,不仅形成了一套管理高效的水政系统,保存了大量有关水文的记录,还涌现出诸多杰出的水利着作,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治水经验。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还具有神秘力量,人们把水不断神化,形成各种水神,在日常尤其是水旱灾害发生时便会祭祀、祈佑。除此之外,还形成许多关于水的哲学、文学艺术及建筑、民俗等。这些构成了传统水文化的主要内容。随着鸦片战争后国门的打开,近代中国的水文化内容也日渐体现出科学、现代化的特征。首先是各届政府逐步引进西方制度,形成现代化水政,对水的管理不断规范化。第二,随着教育救国论的兴起和传播,近代教育体系日臻完善,高等教育、实业教育得到快速发展,因此水利教育在晚清出现后,在民国时期逐步确立并发展。不仅各级工科学校课程得到完善,还出现多所专门水利学校,为近代水利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第三,近代水利事业得到发展,不仅近代社会普遍认识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还形成全社会讨论各地水利建设的现象,涌现出许多杰出的水利专家,同时也推动了近代水利科学技术的发展。第四,传统文化中的水神崇拜在科学日兴的近代中国仍继续存在,并体现出新特征。虽然水神信仰在近代逐渐式微,但由于民间信仰的依赖性和根深蒂固性,并不容易消除,从而形成了迷信与科学、传统与现代并存的局面。第五,通过发掘近代出版的书籍、报纸、期刊、名人着作等史料,探究近代民众对水的认识的变化。由于西方先进科学知识的传入,民众对水尤其是江河湖海、瀑布等自然事物的形成、变化有了更科学的认识和解读。近代各类报纸、杂志流行,不断向民众传播各类科学常识,其中关于各种形式的水的科学知识、文学作品等改变了人们对水传统认知,也改变了生活习惯,提升了国人素质,表现了中国水学的近代化。最后,作为特殊水体的海洋在近代中国有着重要的地位。近代中国的侵略者都是从海上入侵的,这就促使了近代中国海洋意识的觉醒。加之西方海权思想的传入,近代中国海防、海权思想也得到发展和完善。总之,水文化在近代中国既保留了传统社会的内容,又接纳了西方文化的内容,使水文化在“变”与“不变”中的不断发展。这体现了近代水文化对传统水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以及对西方近代先进水文化的引进与吸收;也既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又体现了近代文化的先进性。在二元文化的影响下,近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育体制、社会生活、风俗习惯、民间信仰、科学文化等呈现出多元化、近代化的趋势,中国社会也向着现代、文明、科学的方向前进。

陈世栋[9](2014)在《废墟上的契机: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08年5月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给四川、陕西、甘肃部分地区造成了强烈的破坏。在国家力量的主导下,我国政府以举国之力推动了灾区的灾后恢复重建。限时三年的灾后重建运动,一方面迅速积聚了大量投资和建设项目改善了受灾地区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生产设施体系,另一方面也整合了工业化、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等国家发展战略。国家主导灾后重建与发展型灾后重建成为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突出特征,这也标志着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个成熟的灾害应对机制,即以国家推动的发展应对灾害。本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发展时代的中国灾害应对模式进行了描述与分析。首先,灾后恢复重建运动是一个多元进程。它起始于国家层面的重建规划,并在地方政府层面以项目建设的方式推进实施,而在基层政府与乡村社会的互动层面则主要呈现为征地拆迁。从内容来看,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并不限于片段的灾害毁损的恢复,而是关涉更宽泛的发展进程:经济增长刺激、产业结构调整、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管理改革等等。其次,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运动导致了受灾地区乡村社会剧烈的社会变迁,这种影响甚至超过地震灾害影响本身。由于重建规划赋予的不同定位以及分类重建措施的实施,受灾地区的村庄或被消失或被改造,村庄人口在享受更多现代化便利的同时,也被更牢固地锁入生产-消费社会体系之中。维系乡村共同体的社会关系也在灾后重建运动中受到国家资源输入的瓦解,而被重新组合为国家与公民的关系纳入国家的管控体系。再次,灾后重建运动的推进依赖于强盛国家的资源动员、突生机制运作以及消解抗争等能力。这些能力通过对灾害话语和灾害应对实践的叙事构建,将灾后重建与发展元叙事绑缚在一起,支撑了国家主导的发展型灾后重建的合法性。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运动所呈现的样态正是发展时代灾害应对的一个深刻案例。无论是将其归置于中国的发展背景还是全球灾害应对实践中进行延展审视,都可以发现,继贫困、环境之后,灾害应对已经成为发展机器的另一个边疆。在其拓殖进程中,同样形成了国家力量与商品化的力量对受灾乡村地区的双重霸权。因此,从后发展研究的视野去重新审视灾害应对实践,重建社会或许应该成为消解国家力量与商品化的力量双重霸权的矫正之路。

邝启宇[10](2014)在《社交媒体在巨灾风险治理中的作用研究》文中认为现代社会治理方式正在发生巨大改变,发展理念、组织协调和组织方式方面已经发生深刻而广泛的变化,政府、企业、公众、非政府组织等,不断参与到治理和决策的过程当中,这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自然灾害的处理方式。大多数自然巨灾风险包含了复杂性、不确定性和多义性的复合。自然巨灾在风险社会中具有和政治、社会、文化复杂的联系。自然巨灾的社会与自然双重属性共同构建了众多的交叉研究谱系,巨灾风险的研究也从风险管理迈入风险治理的全新阶段和范式。近年来,社交媒体极大的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和灾害治理。理论上,社交媒体的五大关键特性:集体,连通,完整性,清晰度和协作,使其适合于风险治理。实践中,社交媒体也在灾害救助中显示出巨大的力量。社交媒体已经成为综合的风险治理工具之一,它不仅是信息工具,也是风险建构工具、风险沟通工具、情感联系工具、社会参与工具。本文全面考察社交媒体对提高巨灾的可治理性的优势和局限。由于目前国内学界还缺乏相关系统性的理论分析框架,也没有完整的理论研究思路和基本的研究内容体系可资借鉴,本文基于巨灾风险治理的框架,围绕社交媒体在巨灾风险治理中的作用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具体研究。第一章、绪论部分。基于巨灾风险的严峻形势与传统巨灾风险管理遇到的挑战,说明研究的选题背景,指出社交媒体在灾害救助中显示出巨大的力量,社交媒体与巨灾风险治理的进一步融合将无可避免。并总括性地给出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以及不足之处。第二章、理论回顾及综述。社交媒体在风险治理中的作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现代风险社会中风险的建构性。风险本身又是多主体性和跨学科性,因此引入风险治理框架,更适于分析。该部分全面深入地对风险、巨灾风险、风险治理、巨灾风险治理以及社交媒体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特征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和阐述。风险治理又和国家的政治经济环境、风险类型密切相关,各个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和作用各异,因此该部分在IRGC的风险治理框架基础上加以扩充确立了本文的巨灾风险治理框架。第三章、社交媒体在巨灾风险治理中的作用机制。本章从风险社会中的自然巨灾的特征出发,指出风险治理框架应用于自然巨灾的可行性和原则,考察了利用社交媒体进行自然巨灾风险治理的参与主体,然后从总体作用机制、核心作用机制、工具性使用机制、参与性使用机制、情感性使用机制考察了社交媒体在巨灾风险治理中的作用机制。最后论述了社交媒体带来的治理挑战。第四章、社交媒体在巨灾风险治理中的作用实践。鉴于巨灾风险是关乎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不少饱受巨灾伤害的国家和地区早已开始了对巨灾风险管理的探索和实践。近年来,发达国家、欠发达国家以及我国都在巨灾中大量运用了社交媒体。但由于制度、法律、技术、社会资本等方面的差异,表现出了不同的层次和特色。本章对美国、中国以及海地地震、斯里兰卡海啸、日本地震运用社交媒体的实践进行了回顾和分析。接下来基于风险治理框架,按照主要的参与主体分别考察其在巨灾风险治理中对社交媒体的运用。第五章、政府利用社交媒体参与巨灾风险治理的分析。指出巨灾风险及其产生的危机与紧急灾难的处理,已经成为政府面临的重大挑战,政府治理理念正在转变。本章将社交媒体作为一种政策工具,分析政府利用社交媒体进行巨灾风险治理的作用框架和作用原理。并以一个相对简化的经济学均衡模型,说明政府往往在巨灾的事前预防和风险沟通方面会投入不足,而社交媒体作为一种高效率、低成本的政策工具和手段,可以使政府在巨灾的预防、风险沟通、风险文化塑造方面更有效率。第六章、以保险公司为重点,对市场主体利用社交媒体参与风险治理进行了分析。社交媒体以其较强的交互性、迅速性、便捷性和开放性等特点,所展现的巨大的影响力和上升趋势,对于巨灾风险管理和巨灾保险市场建设都是重大的机遇和挑战。为了研究社交媒体对巨灾保险市场均衡的影响,本章构建了一个包括政府、保险公司、消费者三方的巨灾保险市场的演化博弈模型,重点分析了社交媒体通过作用于消费者的风险感知和产品价值感知,进而对巨灾保险市场的演化均衡的影响途径,并对该模型的演化均衡进行了详细的比较静态分析。结果显示合理使用社交媒体,可以通过影响消费者的风险感知、保险公司的产品成本、理赔效率等方面,更低成本、更有效率地促进巨灾保险市场的均衡。最后基于以上模型提出了相应的建议。第七章、对公众利用社交媒体参与巨灾风险治理进行了分析。重点基于公众的参与性使用进行了考察,指出传统的层级式救灾将公众排除在决策外,而公众通过社交媒体的参与有利于形成集体智慧,并分别考察了公众利用社交媒体参与巨灾风险治理的几种形式。第八章、社交媒体在巨灾风险沟通中的作用。风险沟通可以引导公众对风险接受程度、风险感知、进而影响社会行动、经济活动、伦理认同、人际互动的认知,因此风险沟通已经变成风险治理中关键性的建构程序。本章分析了巨灾中风险沟通的意义,利用社交媒体进行风险沟通的框架、机制。对于相应的挑战,重点分析了社交媒体使用过程中谣言产生和抑制的机制。最后我们对有效利用社交媒体进行巨灾风险沟通提出了相关的建议。第九章、社交媒体在巨灾风险治理中的作用评价。对于风险治理中的影响和作用,在IRGC的风险治理框架中并没有相关的评估环节,相关文献也鲜有涉及,本章进行初步的尝试,试图建立一个衡量社交媒体在巨灾风险治理中作用的评价框架和指标体系。第十章、主要结论和展望。本章是对全文的总结和补充。论述本文研究中所得到的主要结论、核心观点,以及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未来研究展望。通过上述分析与探索,本文取得了如下进展和创新:1、系统性地分析了社交媒体在巨灾风险治理中的作用,填补了我国巨灾风险治理的相关理论空白目前国内外有关于社交媒体在巨灾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并没有形成系统化理论化的学科体系和研究框架。本文通过总结回顾国内外的主要相关研究,基于风险治理的框架,全面分析和阐述了社交媒体在巨灾风险治理的作用机制与运用建议。2、全面探索了在巨灾风险治理各主体、各环节中更有效地利用社交媒体的新思路本文基于理论模型分析和案例实践分析,就各参与主体和灾害各阶段如何利用社交媒体改进巨灾风险治理,提出了相关的思路与建议。3、创新性地通过演化博弈理论和风险感知理论分析了社交媒体对于巨灾保险市场均衡的改善作用构建了一个包括政府、保险公司、消费者三方的巨灾保险市场的演化博弈模型,重点分析了社交媒体通过作用于消费者的风险感知和产品价值感知,进而对巨灾保险市场的演化均衡的影响途径。

二、Journal of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Engineering (Originated from Journal of Seismology)Vol. 23 2003 CONTENT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Journal of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Engineering (Originated from Journal of Seismology)Vol. 23 2003 CONTENTS(论文提纲范文)

(2)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二、灾荒史研究的问题导向及既有研究成果
    三、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五、创新与写作基本思路
第一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自然因素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
        二、气候变迁的驱动
        三、生态环境变迁的负面效应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社会因素
        一、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化
        二、云贵地区民族起义的扰动
        三、西方近代化势力的入侵
第二章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差异
        一、气象灾害
        二、地震灾害
        三、地质灾害
        四、疫疾灾害
        五、农作物病虫害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产生的后果及影响
        一、灾害对云贵地区农业生产的冲击
        二、灾害对云贵地区财政经济的损耗
        三、灾害对云贵地区民众生活的扰动
        四、灾荒对云贵地区社会文化的影响
第三章 清代云贵地区荒政制度的施行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荒政的基本程序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报灾
        二、清代云贵地区的勘灾
        三、清代云贵地区的审户
        四、清代云贵地区的发赈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救灾的基本措施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蠲免
        二、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
        三、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借贷
        四、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抚恤
第四章 清代云贵地区的备荒仓储制度建设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常平仓建设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常平仓设置
        二、云贵地区常平仓的功能
        三、云贵地区常平仓的管理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社仓建设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社仓设置
        二、清代云贵地区社仓的功能
        三、云贵地区社仓的管理
    第三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义仓建设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义仓建设
        二、清代云贵地区义仓的功能
        三、清代云贵地区义仓的管理
    第四节 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建设
        一、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推行的原因
        二、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的建设
        三、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的实践成效
第五章 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赈实践路径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官方救灾实践路径
        一、减免额赋以纾民困
        二、平粜米谷以平市价
        三、赈给银米以裕口食
        四、鼓励垦殖以补种杂粮
        五、捐给养廉银两以资赈济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民间救灾实践路径
        一、地方官宦倾力捐输
        二、民间绅商慷慨捐赀助赈
        三、民众祭拜神灵以禳弥消灾
    第三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灾后恢复重建实践
        一、修缮城墙以资扞卫
        二、疏挖河道以广“东作”
        三、修复桥梁设施以利行旅
        四、修复盐井以利税课征收
第六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案例探讨
    第一节 危机与应对:清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害救济
        一、清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情
        二、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害赈济
        三、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后重建
    第二节 清光绪朝云南昭通以工代赈的实践路径及成效研究
        一、清朝“以工代赈”在西南边疆实施的原因
        二、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主导措施
        三、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辅助举措
        四、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社会成效
    第三节 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应急响应
        一、清代贵州“新疆”的开辟
        二、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发生的背景
        三、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时空分布特征
        四、清代贵州“新疆”地区的自然灾害应急响应
第七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赈实践的区域联动效应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赈实践的区域协调联动
        一、云贵地区灾赈物资的应急调运和供给
        二、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国家干预”
        三、云贵地区灾赈期间的乡村秩序维系
    第二节 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联动效应
        一、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困境
        二、清光宣时期云南的灾赈近代化转型路径
        三、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社会效应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及荣获奖励情况
致谢

(3)莲峰、昭通断裂带晚第四纪活动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区位置
    1.2 研究背景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拟解决的问题
        1.3.1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4 研究现状
        1.4.1 莲峰、昭通断裂带断裂活动性研究现状
        1.4.2 层状地貌面在活动构造中的研究
        1.4.3 历史地震史料在构造活动特征研究中的应用
        1.4.4 无人机航拍技术在地震地质调查中的应用
    1.5 研究成果和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概况
    2.1 区域地貌面发育特征
    2.2 区域地质特征及构造演化
    2.3 区域内河流发育情况
    2.4 主要活动断裂与地震活动
        2.4.1 主要活动断裂
        2.4.2 地震活动
第三章 牛栏江宽谷面的构造变形
    3.1 牛栏江宽谷面的发育情况
        3.1.1 牛栏江江口至沙坝河河口段
        3.1.2 沙坝河河口至玉龙小河河口段
        3.1.3 玉龙小河河口至耐书小河河口段
    3.2 宽谷面处理过程及结果
    3.3 宽谷面变形对莲峰、昭通断裂带活动特征的讨论
        3.3.1 牛栏江宽谷面的形成时代分析
        3.3.2 断裂活动特征的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主要断层活动性调查
    4.1 会泽-彝良断裂带晚第四纪活动性
    4.2 昭通-鲁甸断裂带断裂展布及晚第四纪活动性
        4.2.1 昭通-鲁甸断裂
        4.2.2 洒渔河断裂
        4.2.3 龙树断裂
        4.2.4 昭通-鲁甸断裂带活动性小结
    4.3 莲峰断裂
    4.4 断裂活动性小结
第五章 2014年8月3日鲁甸M_S6.5地震
    5.1 北西向强地表形变带
        5.1.1 谢家营盘地表变形带
        5.1.2 王家坡地表强变形带
        5.1.3 北西向强地表强变形带小结
    5.2 北东向地表形变带
    5.3 同震滑坡调查
    5.4 讨论
第六章 莲峰、昭通断裂带地震活动情况
    6.1 地震活动情况概述
    6.2 莲峰断裂带中强震情况介绍
        6.2.1 1844年木杆镇地震
        6.2.2 1917年大关北地震
        6.2.3 1974永善-大关地震
        6.2.4 小结
    6.3 昭通-鲁甸断裂带中强震情况介绍
        6.3.1 历史地震记载及近年来中震情况
    6.4 会泽‐彝良断裂带中强震情况介绍
        6.4.1 1948年石门坎地震
        6.4.2 2012年彝良M_S5.7、M_S5.6地震
        6.4.3 其他地震
        6.4.4 小结
    6.5 区域中强震活动情况小结
第七章 总结讨论及不足
    7.1 基本结论
    7.2 存在不足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明清时期安徽地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
    二、明清时期安徽地震的研究现状
    三、明清时期安徽地震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明清时期安徽地震概述
    第一节 安徽地理概况
        一、安徽地质构造单元
        二、地质构造体系及断裂带
        三、安徽地震区划及主要地质构造特征
    第二节 明清时期安徽地震概况
        一、明清安徽境内的典型地震
        二、明清时期安徽周边地震
        三、晚清地震报道
    第三节 明清时期人们对地震的认识
        一、地震与政治得失有关
        二、明清时期对地震的科学认识
第二章 明清时期安徽地震的特点和影响
    第一节 明清时期安徽地震的特点
        一、时间特点
        二、空间特点
        三、强度特征
    第二节 明清时期地震对安徽的影响
        一、人员伤亡
        二、财产损失
        三、异象
        四、次生灾害的发生
第三章 明清时期安徽地震的预防与救助
    第一节 地震的预防
        一、通过前兆预测地震
        二、提高建筑物抗震性
        三、仓储防灾
    第二节 社会各界对于地震的救助
        一、自救
        二、救灾措施
        三、震后的重建
        四、对于地震救灾的评价
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5)综合性大学学科导航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目的
第二章 学科导航概述
    2.1 学科导航定义
    2.2 学科导航的定位
    2.3 学科导航的存在价值
第三章 代表性学科导航比较分析
    3.1 CALIS重点学科网络资源导航门户
    3.2 方略知识管理系统
    3.3 LibGuides
    3.4 SmartLib
    3.5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学科导航
    3.6 比较分析
第四章 综合性大学学科导航建设
    4.1 综合性大学学科导航改善的基本思路
        4.1.1 明确综合性大学学科导航需达到的目的
        4.1.2 坚持综合性大学学科导航建设的原则
        4.1.3 基于用户需求建设综合性大学学科导航
        4.1.4 利用新技术建设综合性大学学科导航
    4.2 综合性大学学科导航标准
        4.2.1 资源采集标准
        4.2.2 资源描述标准
        4.2.3 学科导航评价标准
    4.3 综合性大学学科导航功能设置
        4.3.1 学科导航的基本功能
        4.3.2 学科导航的个性化功能
        4.3.3 学科导航用户交互功能设置
    4.4 综合性大学学科导航运营机制建设
        4.4.1 学科导航日常管理
        4.4.2 学科导航数据更新维护
        4.4.3 学科导航系统宣传推广
        4.4.4 激励机制
第五章 云南大学学科导航建设实践
    5.1 云南大学学科导航现状调查
    5.2 云南大学学科导航总体规划设计
        5.2.1 云南大学学科导航分类体系
        5.2.2 学科导航的功能模块
    5.3 云南大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导航建设模型
        5.3.1 云南大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导航结构
        5.3.2 云南大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导航运行方式
结束语
附录1 学科导航库元数据规范
附录2 综合性大学学科导航着录规则
附录3 云南大学用户对学科导航的利用和建议调查
附录4 关于学科导航使用及改进建议的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致谢

(6)松原市活断层探测数据库建设与质量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活断层探测技术研究现状
    1.3 活断层数据库研究进展
    1.4 活动构造数据库模版
    1.5 论文来源与组织结构
第二章 松原市活断层探测与数据库结构
    2.1 松原地区地震地质概况
    2.2 松原活断层探测工作的特点
    2.3 松原活断层数据库建设内容
    2.4 松原活断层数据库的设计结构
第三章 活断层数据库建设主要步骤
    3.1 数据准备
    3.2 数据入库
    3.3 数据成图
    3.4 数据检测
    3.5 专业数据库合成
第四章 数据库建设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4.1 数据库质量问题分析
    4.2 数据库质量控制机制与方法
第五章 专题数据库建设效用与建成内容
    5.1 专题数据库的建设效用
    5.2 专题数据库的建成内容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大数据与生态史:中国灾害史料整理与数据库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一、有史以来中国灾害史料的发掘与整理
二、明清以降中国灾害史料的数据处理和信息化进程
三、灾害史研究的范式转换与已有史料整理存在的问题
四、新时代中国灾害历史数据库建设构想———以清朝为中心

(8)近代中国水文化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水文化
    第一节 中国历代对水资源的管理
        一、历代水官
        二、历代水利法规和制度
    第二节 中国历代对水文的记录和研究
        一、先秦文献中的水文记载
        二、正史中的水文记载
        三、地理着作中的水文记载
        四、历代水利专着
        五、其它着作中的水文记载
    第三节 中国历代水利与农耕文明
        一、治水传说与春秋战国时期水利事业的初步发展
        二、秦汉时期水利工程的蓬勃发展
        三、隋唐时期水利工程的普遍发展
        四、宋元时期水利事业的繁荣
        五、明至清前期的水利成就
    第四节 中国历代水崇拜
        一、水与水神家族、水神神话
        二、历代水神祭祀与水神庙
    第五节 中国历代“水”文学
        一、诸子论水
        二、诗词歌赋中的水
        三、祈雨文
    第六节 其它领域的水文化
        一、水与音乐
        二、水与绘画
        三、水与古典园林
        四、其它方面的“水”
    小结
第二章 近代中国的水政
    第一节 晚清对水资源及利用的管理
        一、晚清河政变化
        二、晚清漕运
        三、晚清水政其它方面的变化
    第二节 民国初期的国家水政
        一、北京政府时期的水政
        二、水政统一之前:南京政府时期的水政
    第三节 南京政府时期全国水利行政之统一
        一、建设委员会的努力
        二、水利行政统一之经过
        三、水政统一之后:南京政府时期的水政
    第四节 民国时期水利行政之评价与思考
        一、水利行政统一之评价
        二、水利行政建设之特点
        三、关于流域管理体制
    第五节 近代水法规
        一、晚清水法规和制度
        二、民国水法规
    小结
第三章 近代中国水教育
    第一节 近代中国水利教育的萌芽与确立(1875—1912)
        一、近代水利教育初露端倪
        二、晚清学制中的水利教育
    第二节 中国近代水利教育的确立(1912—1922)
        一、壬子癸丑学制的出台
        二、实业教育体系中的水利教育
    第三节 中国近代水利教育的发展(1922—1937)
        一、壬戌学制时期(1922—1927)
        二、壬戌学制颁布后相关法规的颁布和修正(1927—1937)
    第四节 抗战时期的中国水利教育(1937—1949)
        一、抗战时期水利教育的发展
        二、战后水利教育事业的艰难发展
    第五节 近代水利教育机构举例
        一、河海工程测绘养成所
        二、河海工程专门学校
        三、河南水利工程专科学校
    小结
第四章 近代中国水利文化
    第一节 近代中国对水利的认识
        一、近代关于水利概念之认识
        二、近代关于水利作用之认识
        三、近代关于水利建设之认识
        四、近代关于古代水利之研究
        五、近代关于西方水利之介绍
    第二节 近代全国水利建设之研究
        一、近代关于各省水利建设之研究
        二、近代关于各流域水利建设之研究
    第三节 近代水利科学技术的发展
        一、早期外国传教士的传播
        二、西方新技术的引进及在中国的应用与发展
        三、聘请国外水利专家
        四、派遣留学生
        五、近代水利技术研究机构的设立
        六、近代关于水利技术书籍的出版
    第四节 近代主要水利人物研究
        一、林则徐兴办水利
        二、左宗棠督办水利
        三、张謇倡导治淮
        四、孙中山与近代水利
        五、李仪祉与近代水利发展
        六、冯玉祥水利实践与水利思想
        七、张含英与黄河治理
        八、近代其他水利专家
    小结
第五章 近代中国的水神崇拜
    第一节 近代中国水神崇拜
        一、晚清时期的水神崇拜
        二、民国时期的水神崇拜
    第二节 近代中国的水旱灾害与水神崇拜
        一、近代水灾和水神崇拜
        二、近代旱灾和水神崇拜
    第三节 近代水神之治水英雄崇拜
        一、近代大禹崇拜
        二、近代李冰与二郎神崇拜
    第四节 近代水神崇拜的社会功用和文化阐释
        一、近代水神崇拜的社会功用
        二、近代水神崇拜的文化阐释
        三、传统与现代撞击下的水神崇拜
    小结
第六章 近代中国的水认知
    第一节 近代国人对“水”的认识
        一、西方传教士对“水”的宣传
        二、近代外文报纸中的“水”
        三、近代国人眼中的“水”
        四、近代关于“水”的书籍
    第二节 近代中国社会对“江”的认识
        一、近代报刊杂志中的“江”
        二、近代报刊杂志中的“扬子江”
    第三节 近代中国社会对“河”的认识
        一、近代报刊杂志中“河”
        二、近代报刊杂志中的“黄河”
    第四节 近代中国社会对“湖”、“瀑”的认识
        一、近代报刊杂志中的“湖”
        二、近代报刊杂志中的“瀑”
    小结
第七章 近代海洋文化
    第一节 近代中国海防思想
        一、鸦片战争时期中国海防思想的萌芽
        二、鸦片战争结束到辛亥革命前中国海防思想的发展
        三、民国时期中国海防思想的缓慢发展
    第二节 近代中国国民海洋意识的觉醒
        一、近代国民海防意识的觉醒
        二、近代国民海权意识的觉醒
    第三节 近代中国社会对“海”的认识
        一、关于“海”的自然常识
        二、近代报刊中关于“海”的文章
    第四节 中国近代海洋科学成就
        一、近代中国海洋学发展概况
        二、近代中国的海洋调查
        三、近代中国的物理海洋学
        四、近代中国的海洋地质学与海洋地理学
    小结
结语:中国水文化之近代化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后记

(9)废墟上的契机: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问题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综述
    第四节 田野介绍
第二章 灾后重建的多元进程
    第一节 国家规划:灾后重建的起点
    第二节 项目建设:地方政府的接力,规划蓝图的具体化
    第三节 征地拆迁:基层政府与村民的共同体验
第三章 灾后重建的村庄叙事
    第一节 板村:伤于灾害,死于重建
    第二节 柴村:在重建中艰难重生
    第三节 树村:分类重建视野下的群像
第四章 灾后重建的推进机制
    第一节 资源动员:政治、政策与资金
    第二节 机制保障:对口支援与产业园区建设
    第三节 消解抗争:基层政府与农民的互动
第五章 讨论:灾害应对与发展
    第一节 灾害应对的背景:中国的发展
    第二节 灾害应对:发展的另一个边疆
    第三节 后现代视域下的灾害应对及其归路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10)社交媒体在巨灾风险治理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表目录
图目录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巨灾频发的世界
        1.1.2 从风险管理到风险治理的转变
        1.1.3 社交媒体的特性符合治理模式的转变趋势
        1.1.4 社交媒体在灾害救灾中的实践凸显其重要价值
    1.2 研究意义
        1,2.1 填补国内在社交媒体对于巨灾风险治理作用研究领域的理论空白
        1.2.2 结合科技与社会发展,在实践中丰富和完善巨灾治理体系
    1.3 文献综述
        1.3.1 谁在巨灾中使用社交媒体-使用群体和使用习惯
        1.3.2 为什么在巨灾中使用社交媒体-动机和特征
        1.3.3 社交媒体在巨灾风险沟通中的作用
        1.3.4 社交媒体在巨灾应急救援和决策中的作用
    1.4 研究思路、方法与内容
        1.4.1 研究思路及论文结构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内容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1.5.1 主要创新
        1.5.2 不足之处
2 相关概念辨析及界定
    2.1 风险的跨学科理解
        2.1.1 风险的多学科研究视角
        2.1.2 多种风险视角下的社交媒体
    2.2 巨灾与巨灾风险
        2.2.1 巨灾的定义
        2.2.2 巨灾风险定义
        2.2.3 自然巨灾及其特点
    2.3 治理的概念及其演进
        2.3.1 关于治理概念的分析和探索
        2.3.2 新的治理方式转变的原因
    2.4 风险治理及其框架
        2.4.1 风险治理含义
        2.4.2 风险治理的意义
        2.4.3 风险治理的框架
        2.4.4 现有巨灾治理框架的局限性
        2.4.5 风险治理与风险管理的联系和区别
    2.5 社交媒体的定义和种类
        2.5.1 社交媒体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2.5.2 社交媒体的概念
        2.5.3 社交媒体的类型
        2.5.4 社交媒体的特征
3 社交媒体在巨灾风险治理中的作用机制
    3.1 风险社会中自然巨灾风险的特征
        3.1.1 复杂性
        3.1.2 科学的不确定性
        3.1.3 模糊性和多义性
    3.2 风险治理与自然巨灾
        3.2.1 风险治理应用于自然巨灾的原因
        3.2.2 风险治理框架应用于自然巨灾的可行性
        3.2.3 自然巨灾风险治理的原则
    3.3 社交媒体与自然巨灾风险治理
        3.3.1 社交媒体的特点使其成为风险治理的理想工具之一
        3.3.2 利用社交媒体进行自然巨灾风险治理的主体分析
        3.3.3 风险特征对巨灾风险治理主体的影响
        3.3.4 社交媒体参与主体的影响力来源
    3.4 社交媒体在巨灾风险治理中的机制分析
        3.4.1 社交媒体的总体作用机制
        3.4.2 社交媒体的核心作用机制
        3.4.3 社交媒体工具性使用的机制
        3.4.4 社交媒体参与性使用的机制
        3.4.5 社交媒体情感性使用的机制
    3.5 不同社交媒体在巨灾风险治理中的作用
    3.6 社交媒体带来的挑战
        3.6.1 治理失灵
        3.6.2 对政府的要求提高
        3.6.3 信息的有效性和真实性
4 社交媒体在巨灾风险治理中的作用实践
    4.1 美国
        4.1.1 美国灾害管理体制
        4.1.2 美国对社交媒体的定位
        4.1.3 美国在巨灾管理中对社交媒体的运用
    4.2 中国
        4.2.1 目前的巨灾管理体系
        4.2.2 我国巨灾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4.2.3 “举国体制”的特点
        4.2.4 中国在巨灾管理中对社交媒体的运用
    4.3 其它案例
        4.3.1 南亚海啸与Sahana
        4.3.2 海地地震与地理信息
        4.3.3 东日本大地震和海啸
5 政府利用社交媒体参与巨灾风险治理的分析
    5.1 政府风险治理理念和社交媒体使用方式的转变
        5.1.1 执政理念更加强调开放和参与
        5.1.2 对灾害管理的理解更加深入
        5.1.3 对社交媒体工具的使用方式正在发生改变
    5.2 政府使用社交媒体参与风险治理的一般框架
        5.2.1 战略方针
        5.2.2 目标和评测
        5.2.3 建立信任
        5.2.4 能力发展
    5.3 社交媒体作为一种政策工具的原理
        5.3.1 政策工具的概念
        5.3.2 社交媒体作为政策工具改善政府救灾投入的经济分析
    5.4 社交媒体作为一种政策工具的具体应用
    5.5 政府支持社交媒体基础技术平台的意义
        5.5.1 预警技术投入
        5.5.2 分析技术投入
    5.6 政府利用社交媒体参与巨灾治理的操作建议及注意事项
        5.6.1 操作建议
        5.6.2 需要注意的问题
6 保险公司利用社交媒体参与巨灾风险治理的分析
    6.1 巨灾保险的现状及特点
    6.2 社交媒体对巨灾保险市场的促进和引导作用
    6.3 社交媒体对巨灾保险市场均衡影响的博弈分析--基于风险感知的视角
        6.3.1 理论背景及文献回顾:巨灾保险市场及其均衡
        6.3.2 风险感知及社交媒体在巨灾保险中的作用
        6.3.3 模型假设与解释
        6.3.4 模型构建与分析
        6.3.5 结果讨论
        6.3.6 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6.4 社交媒体对巨灾保险市场产品的创新作用
7 公众利用社交媒体参与巨灾风险治理的分析
    7.1 公众参与对巨灾风险治理的意义
        7.1.1 传统灾害应急响应结构的特点及缺陷
        7.1.2 对“灾害迷思”的反思
    7.2 社交媒体在巨灾应急响应中的运用
    7.3 公众参与的形式
        7.3.1 信息收集
        7.3.2 早期预警(以地震为例)
        7.3.3 对话与回应
        7.3.4 基于志愿者与众包参与巨灾治理、提升态势感知
8 社交媒体在巨灾治理风险沟通中的作用分析
    8.1 风险沟通的概念和理路
    8.2 风险沟通的意义
    8.3 利用社交媒体进行风险沟通的框架
        8.3.1 参与者
        8.3.2 风险沟通的主要目标
        8.3.3 风险沟通的原则
    8.4 社交媒体对风险沟通作用的机制
        8.4.1 基本机制
        8.4.2 信息的构建机制
        8.4.3 风险感知
    8.5 运用社交媒体进行风险沟通的挑战
        8.5.1 多参与者和多沟通渠道
        8.5.2 管理风险感知
        8.5.3 风险事实与价值的结合
        8.5.4 错误和不准确的信息
        8.5.5 文化偏差
        8.5.6 不同种类的风险
    8.6 谣言的产生和抑制
        8.6.1 谣言的界定
        8.6.2 谣言的产生
        8.6.3 抑制谣言的机制
        8.6.4 抑制谣言的建议
    8.7 利用社交媒体进行风险沟通的建议
        8.7.1 根据风险类型采取不同的形式
        8.7.2 根据风险阶段采取不同的形式
        8.7.3 沟通模式和渠道应与适当的沟通工具相匹配
        8.7.4 消息的风格和内容
        8.7.5 多参与者和多沟通渠道
        8.7.6 透明度和可靠性,避免谣言和不实信息的传播
        8.7.7 减小数字鸿沟
        8.7.8 善于从海量的数据获得有意义的信息
        8.7.9 管理公众期望
        8.7.10 长期教育
9 社交媒体体在巨灾风险治理中的作用评价框架
    9.1 社交媒体评价的意义
    9.2 常见的评价方法
        9.2.1 基于结果的度量
        9.2.2 成熟度模型
    9.3 社交媒体在巨灾风险治理中的作用评价指标体系
        9.3.1 过程评价指标
        9.3.2 效果评价指标
10 结论与展望
    10.1 基本结论
    10.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第6章 Maple源程序及命令行
后记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四、Journal of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Engineering (Originated from Journal of Seismology)Vol. 23 2003 CONTENTS(论文参考文献)

  • [1]民国时期新疆北疆地区自然灾害研究[D]. 娜扎开提·加马尔丁. 新疆师范大学, 2021
  • [2]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D]. 聂选华. 云南大学, 2019(09)
  • [3]莲峰、昭通断裂带晚第四纪活动特征研究[D]. 张伟恒.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2018(01)
  • [4]明清时期安徽地震研究[D]. 张立昕. 淮北师范大学, 2018(12)
  • [5]综合性大学学科导航建设研究[D]. 王雅楠. 云南大学, 2016(02)
  • [6]松原市活断层探测数据库建设与质量控制方法研究[D]. 尉洋.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2016(02)
  • [7]大数据与生态史:中国灾害史料整理与数据库建设[J]. 夏明方. 清史研究, 2015(02)
  • [8]近代中国水文化的历史考察[D]. 袁博. 山东师范大学, 2014(08)
  • [9]废墟上的契机: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研究[D]. 陈世栋. 中国农业大学, 2014(08)
  • [10]社交媒体在巨灾风险治理中的作用研究[D]. 邝启宇. 西南财经大学, 2014(12)

标签:;  ;  ;  ;  ;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源自地震学杂志)Vol. 23 2003 年目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