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仙[1]2006年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是当前中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的重要问题,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将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列入,并提出了系统、明确的要求。目前关于这个问题已有若干理论研究成果和教学设计成果,但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设计系统的教学策略,全面开展发展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实验研究尚不多见,本文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 本文结合作者所在地区高中数学教学实际,对当地高中阶段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状况进行了调查,对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进行了研究。文章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从理论上全面阐述了数学应用意识的概念、意义,对数学应用、应用数学以及数学应用的层次等进行了理论研究;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心理学基础和数学建模在其中所起的作用;第叁部分给出了对当地高中学生数学应用意识进行调查的结果,描述了当地高中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现状;第四部分根据调查结论分析了影响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发展的因素;第五部分提出了发展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主要途径,给出了作者设计的较为系统的教学策略,以及运用这些教学策略进行发展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实验研究的过程和结果。 本研究表明: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对数学应用予以重视,配合现行教材,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
张智颖[2]2015年在《高中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文中指出21世纪是科技、信息迅猛发展的社会,信息时代要求人才用数学的眼光洞察事物,用数学的意识解决问题。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学这个学科越来越重要,数学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相应地数学教育的地位也越来越关键。培养高中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符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符合高中新课程标准要求,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第1章绪论先阐述了数学应用意识的目的、意义,然后简单介绍了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2章主要是数学应用意识有关概念的概述,重点对数学意识、数学应用、数学应用意识叁个概念从多方面进行了阐述。第3章通过调查问卷法、访谈法,由学生、教师对数学的态度,教师和教科书对数学应用意识的关注程度,数学活动的参与度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针对本校高中学生在数学应用意识淡薄,其原因有叁方面:一是教科书的因素,二是评价的因素,叁是教师的因素。第4章从知识背景对数学应用意识的影响,问题解决的探究中培养数学应用意识,数学思想方法指导下培养数学应用意识,生活实践发现数学素材,数学的抽象方法观察现实五方面论述培养数学应用意识。第5章给出结论并提出教学建议。
刘晓霞[3]2010年在《中职生数学应用意识培养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中职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至关重要。本文结合笔者已有的理论及认识,通过对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现状调查分析后,提出了自己的思考。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国家对中职教育的重视和中职数学教学现状说明培养中职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必要性;第二部分对数学意识、数学应用意识等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研究的理论依据;第叁部分通过对教师和学生的问卷调查,指出了影响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原因主要存在于教师、教材、学生等多方面;第四部分提出培养中职生数学应用意识的策略:转变教师的观念是前提;构建具有职教特色的数学课程体系是保证;课堂教学改革是关键;课外活动是补充;合理评价是促进。第五部分是培养中职生数学应用意识的教学案例。最后得出结论,培养中职生的数学应用意识,需要从各方面不懈努力。
刘莲[4]2006年在《石林县高中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现状调查及思考》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数学应月越来越广泛,几乎渗透到了生活的各个领域。然而我们在现实中看到的状况却是:很多没有专门从事与数学紧密相关工作的人,不知道数学有何用处,更谈不上在生活中运用数学。这样的状况对个人及社会的发展都不利。这与高中教育对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息息相关。然而,由于数学应用意识的难以测量性,使得人们对数学应用意识的现状了解不够全面和具体。 本文结合自己的已有理论及认识对石林县的高中学生及教师情况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全文共分为叁大块。第一块是理论综述,介绍了与数学应用意识有关的概念,本文认为,数学应用意识属于“意识”这一心理学范畴,是一种主体主动的认识活动,是主体应用已有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进行实践活动时所经历的感知觉、回想和思维等过程的统一体。是用数学的眼光,从数学的角度观察事物、阐释现象、分析问题,是一种心理倾向性并且伴随着思维的产生。在该部分中,笔者还对数学应用能力、数学知识与数学应用意识的关系进行了辨析。第二块为实践部分。该部分结合自己的理论及认识对石林县高中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进行了调查。同时,还对高中数学教师在数学应用意识方面的认识进行了调查。从调查数据中来看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情况,及当前高中教育中在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第叁块是反思部分,笔者针对调查结论及自身认识提出了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方面的思考。 本研究表明:石林县高中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薄弱,数学应用能力不强,原因来自很多方面,有教材、教师、社会、高考等因素。因此,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需要从各方面进行努力。
曹晓云[5]2003年在《高中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调查与进行数学应用意识教育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数学应用越来越广泛,社会对数学的需求越来越多。近年来,国际国内数学教育改革中,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与能力的培养。然而长期以来,我国中学生数学基础比较扎实,但应用能力差,数学教学中对数学应用的重视程度存在较大差异。 本文以问题解决、数学建模、研究性学习等理论为指导,结合教学实际,对高中阶段数学应用的情况、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等进行了调查,对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在理论上进行了积极的探讨。 全文分为叁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数学应用的重要性,对数学应用的理解以及数学应用的层次等进行理论研究,;第二部分主要是对高中学生数学应用的各项调查与研究,从高中数学课本、高考中的数学应用类问题到学生对数学应用类问题的喜爱程度、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第叁部分则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了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提高数学应用能力的实验研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本课题的研究与实验表明: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对数学应用予以重视,配合现行教材,采取适当的措施,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
蒋祥辉[6]2009年在《数学观视角下的初中生数学应用意识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数学已经广泛深入到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把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作为数学课程总体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长期以来,许多专家学者都非常关心数学应用意识本质、主要表现等问题,并且通过调查来分析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现状,提出了许多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教学策略和建议。但是,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大多数研究都是探讨数学应用意识培养策略与教学建议,没有分析数学应用意识的内涵与特点,没有衡量不同层次学生数学应用意识水平的工具,也没有判断不同层次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特点的方法。另一方面,已有很多学者从数学观的视角研究与思考数学发展及数学教育状况,这向我们展示了数学教育研究中一个新的视角。由此,我们大胆地在数学观视角下分析与思考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结果发现:不同数学应用意识表现的学生的数学观存在差异。本论文立足于不同类型数学观的视角,采用文献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展开关于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研究。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研究的背景与研究缘起等问题。第二部分阐述了数学应用意识国内外研究现状。第叁部分提出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研究构想与设计。阐明文章主要研究内容:(1)不同类型数学观的视角下,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层次;(2)不同类型数学观的视角下,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呈现特点;(3)不同性别、年级、区域之间不同类型数学观之间的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是否存在差异;(4)在教学中发展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教学建议。此外,界定了数学应用意识概念、数学观本质,并且阐述了数学应用意识的特点与数学观的分类。第四部分从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研究过程等几个方面展开数学应用意识的实证研究。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分析,我们得出如下结论:(1)初中生普遍具有较高水平的数学应用意识;(2)初中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广阔性、主动性与丰富性较高,而多样性与创造性较差;(3)初中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层次不受性别、区域与年级的影响,但是不同类型数学观的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存在差异。第五部分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提出发展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教学建议。1、完善学生数学观,逐步形成数学应用意识;2、加强数学开放题教学,拓展学生数学应用意识;3、开展数学建模教学,强化学生数学应用意识;4、开展研究性学习,发展学生数学应用意识。最后提出本研究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毕渔民[7]2016年在《数学五环活动教学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数学素养是现代公民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修养,已经写进了我国初中、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践研究表明:数学考试成绩高,并不代表数学素养高,而且仅靠教师讲授教学不能提高学生数学素养。但是,数学素养高,一定会使数学考试成绩高成为大概率事件。近十年以来,国内外有关数学素养的研究文献,一般集中在数学素养内涵框架研究上。学生数学素养是如何提高的?应该以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模式来实现?应该采取何种课堂教学策略来实施?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在文献中已获得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构建有效的促进数学素养发展的数学活动课堂教学模式。本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调查法、案例分析法、访谈法、统计分析法、数学模型论证法等研究方法,经研究得到如下研究结论:(1)通过对初中、高中学生的实地调查进行观察研究,运用问卷法及访谈法获得观察数据,通过统计分析,得到目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活动开展情况及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获得情况的基本估计为:数学活动开展得不平衡,“数学阅读、自学”、“述说数学”表现不足,需要可操作的数学活动教学方法应该进一步加强。(2)利用教育统计中的随机变量的概念,定义“随机游走”,以其为工具,对含有探究活动的有限离散时段教学过程,建立了随机数学模型,经过论证得到结论:学生“完全自主数学探究活动”对发展“数学素养”是不可取代的教学模式,教师的讲授和引导对培养“数学素养”是不可少的因素;利用概率论中“布朗运动”为工具,对含有探究活动的连续时间段的教学过程,建立了学生“探究活动”和教师“数学讲授”相结合教学过程的随机数学模型,推理出结论:通过运用“数学讲授”与“数学活动”结合的教学模式,可达到学生“数学素养发展”的教育目标,实现“以数学活动促进数学素养发展”的教育功能。(3)在大量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以认知结构理论为指导,应用“以数学活动促进数学素养发展”的教育思想为指导,可以将“数学讲授”相结合的数学活动具体化,构建了由“读数学”、“说数学”、“讲数学”、“练数学”、“问数学”五种数学活动组成的“五环综合数学活动”的教学模式,在第3章、第6章中阐明和论述了这种综合教学模式的分项数学活动的内涵、整体综合数学活动的逻辑结构、运行方式、运行策略。构建的综合教学模式,适用于具有一定自学基础的初中、高中、大学生数学基础课,但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具体实施策略不同。(4)依据数学素养内涵叁维框架结构,运用“关键因素—路径分析”法,通过“文献分析”及“文献分析—统计推断”进行类比,对于实施“五环综合数学活动”教学模式对于数学素养促进作用进行研究,得到结论:通过此“五环综合数学活动”教学模式的实施,可以将教师的“数学讲授”和学生的“数学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达到保证“数学成绩”提高,且促进“数学素养”发展的教育目标。(5)选定系统学的上位学科辩证哲学中“对立统一”原理为“公理”,运用形式逻辑的演绎推理方法,推得:“五环综合数学活动”教学模式的“读数学、说数学、讲数学、练数学、问数学”五项数学活动构成的子系统的相互促进、相互限制关系图,恰好与中国古典哲学中的“五行生克”关系图的结构相同。这样一来,本教学模式可以使相互“促进”作用与相互“限制”作用达到动态平衡,形成动态和谐的教师“数学讲授”与学生“数学活动”相结合的教学过程。(6)通过最近四年中,由资深教师使用“五环综合数学活动”教学模式的实验过程,进行反复实践反复思考,总结出该教学模式可供参考的具体“教学策略”。对于在初中、高中、大学生的基础数学教学中应用“五环综合数学活动”教学模式,分别构建了教学设计案例,作为一线数学教师应用该教学模式时的参考。实施数学素质教育,促进学生数学素养提高,并无固定教学方法,也无固定教学模式,正所谓“法无定法”。教师设计数学课堂教学,凡是有利于学生的数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与基本活动经验”的获得,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发现问题能力与提出问题能力”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就都是实施数学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五环综合数学活动”教学模式应该是其中一种。
郭春艳[8]2008年在《高中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现代社会中,数学应用越来越广泛,几乎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国外许多发达国家都把中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重点放在应用意识的培养上,我国也加大了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力度。目前最直接的一个体现是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把“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作为基本理念之一,新增了“数学建模”版块,并提出“应力求使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数学与日常生活及其它学科的联系,促进学生逐步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相应地,在现行新教材的编写中,也突出了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而作为基础教育中的高中数学教育,应该反映一定的时代需求,同时高中生的思维已从抽象经验型思维向抽象理论型转化,已经能够用理论作指导分析、综合各种事实材料,并且他们的学习活动更具有自觉性、主动性和目的性。这一阶段的学生一旦充分认识到数学应用的价值,就会激发起他们对数学的兴趣,激发起他们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从而提高数学应用能力。因此,在高中阶段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全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研究培养数学应用意识的背景与意义。第二部分界定了数学应用意识的概念及与其有关的概念;对数学应用与应用数学、数学应用意以与数学应用能力进行了辨析;结合自己已有的理论和认识,提出了培养数学应用意识的理论依据。第叁部分是实践部分,作者对武汉市洪山高中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进行了抽样调查,分析了该校高中生目前的数学应用意识现状和产生原因。第四部分针对前面抽样调查的结果,提出了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几点措施。第五部分给出了两个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教学案例。本选题的研究目的:通过实践探索,力求找到培养高中生数学应用意识的有效策略,使他们成为能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人。
王光明[9]2005年在《数学教学效率研究》文中提出教学要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学效率不仅体现于学生掌握知识与学好当堂内容的近期学习效果上,还体现于学生获得发展的远期学习效果上,数学教学效率高低不取决于教师打算教给学生什么,而取决于学生实际获得了什么发展。教学效率体现在两个方面:(1)在学生的时间投入方面,指能够充分利用时间,全身心、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2)在数学教学结果方面,指近期的学习效果——认知成绩与远期的学习效果——理性精神、效率意识、良好认知结构和数学学习能力。教学效率是相对概念。同样的学习效果,学生用时间较少,则教学效率高:同样的学习时间,学习效果好而且多样,则教学效率高。 数学教学效率研究对于数学教育的贡献包括:解决现实问题的需要、比较教育研究的需要、数学教育发展形势的迫切需要。国内学者试图从对教学效率的测量与评价出发,界定教学效率,但不同程度存在试图套用自然科学意义下关于效率的认识,演绎关于教学效率的认识的问题。的确,教学效率是客观存在的,但评价的标准则因依赖教学观念会具有主观性。而且,影响教学效率的因素不仅多,而且错综复杂。因此,教学效率测量与评价不可能达到自然科学意义下完全的客观化,而只能做到尽量科学化。但是,认为只有定量化才是科学化的看法是片面的。教学效率更适宜运用优、良、中差等做评价。 主要结论包括:(1)数学教学效率高低不取决于教师打算教给学生什么,而取决于学生实际获得了什么发展。(2)教学效率思想发展的主线为关注教师教的效率,逐步到关注学生学的效率,而目前更关注促进学生发展的效率。(3)我国学生数学双基与数学认知基础并不厚实。(4)我国数学教学效率亟待提高。(5)理性精神就是对逻辑、自由、普遍法则的追求和超越外在欲望的干扰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精神。(6)数学教育让学生形成理性精神是指在数学教学以及数学学习活动中,通过对数学内在理性的感悟以及对数学家的理性精神的感受,学生所获得的精神层面的文化与价值体验。(7)数学教学的应然效果包括塑造学生的理性精神、培养学生的效率意识、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促进学生对数学的深刻理解与指导学生学会学习等方面。(8)重视数学的内在价值主要是指在数学学习活动中重视数学对思维的训练。(9)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外源建构、内源建构和辩证建构思维能力。(10)数学认知理解分为操作性、关系性和迁移性理解叁种水平。(11)在我国中小学数学教学中,虽然学生投入了很大精力,教师费了很大功夫,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水平远远没有达到深刻理解。(12)数学教师对数学专业与教育专业的理解各存在操作性、关系性和创造性叁种水平。(13)数学教师对数学专业与教育专业的理解水平是影响教师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14)只有那些自我评价学习效率高的学生对数学与数学教师的评价才高。(15)在高的教学效率评价标准下,数学教学效率同样可以提高。(16)无所不适、无所不能的某种高效率数学教学方式是不存在的。(17)局限于技术思维是教学效率研究的大忌。(18)在认知教学中,高效率教学注重思维的教学,注重数学教学中的理解问题,注意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19)立足教学效率视角,要辩证分析我国数学教育的成绩和不足。(20)既涉及学生情感参与,又涉及学生思维积极参与,才能保证数学教学的高效率。(21)数学教学效率的理论基础并非仅是西方的某些主义,而是那些所有可以为数学教学效率研究带来启迪的国内外的相关理论与相关学科的知识。(22)要用教育中的各种“主义”帮助我们思想和深入思考,而不是僵化我们的思想。(23)提高数学学习效率需要学生有先进的观念和良好的习惯。(24)数学教学与其说激发求知欲,不如说激发求识欲。
宋旭华[10]2016年在《关于高中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了:数学教育要体现数学的价值和特点。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与生活,数学教学生活化体现了数学的价值和特点。可是越来越多的高中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甚至产生厌学情绪。那么究其原因主要是现在的高中数学教学越来越远离学生的现实生活,与生活严重脱节,学生认为学习数学主要是应付高考,逐渐形成了数学“无用论”的思想。为了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作者以“高中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研究”为论题进行研究。以着名教育家杜威、陶行知等教育前辈的教育生活理论为基础,以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的生活理论为指导思想,明确了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必要性。目前针对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已有很多,作者认真研读了近年来有关专家学者关于高中数学教学生活化的一些研究,并进行了详细的文献评述与分析。又结合作者多年来从事高中数学教学的实践经验,通过对宣化一中高二年级的两个班级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整理并归纳出目前高中生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了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原则:以实际需要为原则,以提高学生数学素养为原则和可实施性原则。并以叁大原则为支撑,提出了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开展开放性的数学教学活动,构建回归生活的数学实践教学模式。最后在研究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提出了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方式:捕捉生活素材,使教学内容生活化;利用生活经验,使教学过程生活化;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创造思维。为了验证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有效性,以微型实验为依托,通过对宣化一中高二年级的两个班级进行试验对比,进行了实验结论总结:实施数学教学生活化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最后作者对本文进行了认真的总结与反思,数学教学不能用“生活味”代替“数学味”。
参考文献:
[1]. 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实验研究[D]. 王国仙. 云南师范大学. 2006
[2]. 高中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D]. 张智颖.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5
[3]. 中职生数学应用意识培养策略研究[D]. 刘晓霞. 苏州大学. 2010
[4]. 石林县高中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现状调查及思考[D]. 刘莲. 云南师范大学. 2006
[5]. 高中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调查与进行数学应用意识教育的实验研究[D]. 曹晓云. 湖南师范大学. 2003
[6]. 数学观视角下的初中生数学应用意识研究[D]. 蒋祥辉. 广西师范大学. 2009
[7]. 数学五环活动教学模式研究[D]. 毕渔民.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6
[8]. 高中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研究[D]. 郭春艳. 华中师范大学. 2008
[9]. 数学教学效率研究[D]. 王光明. 南京师范大学. 2005
[10]. 关于高中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研究[D]. 宋旭华. 河北师范大学.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