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论数学活动中的师幼互动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胡晓莉[1](2021)在《如何在数学活动中进行有效的师幼互动》文中认为师幼互动是幼儿教育的基本表现形态之一,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表现在幼儿教育的各个领域,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在数学活动中,教师要通过有效的提问方式,进行形式多样的师幼互动,考虑幼儿的情感需要,注重幼儿的活动反应,引导幼儿自主思考、自主探索,释放幼儿的天性,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增强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一、数学活动中师幼互动的问题数学教育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概括性和逻辑性,对幼儿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
许鑫[2](2021)在《幼儿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师幼互动质量提升策略的实践研究 ——基于CLASS课堂互动评估系统的观察与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施丽华[3](2021)在《贵阳市Q幼儿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师幼互动是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人际互动,它是幼儿在幼儿园学习与生活的主要影响方式。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是科学领域的主要内容。数学知识的抽象逻辑性决定了良好的师幼互动是冲破教师与幼儿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抽象逻辑思维矛盾的桥梁。这样才能实现幼儿在与教师互动交往中获得数学经验,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实现幼儿园数学教育质量,最终实现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目标。师幼互动是儿童发展和学习的最主要机制,也是衡量教育质量的核心要素,备受国内外教育界的重视,成为追求教育质量提升背景下的一个研究热点。论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基于数学集体教学活动情境,对师幼互动展开研究。本研究以贵阳市Q幼儿园中(4)班教师和幼儿为研究对象,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非参与观察法、访谈法、个案研究法进行研究。论文以全方位展现Q幼儿园基本概况(幼儿园办园历史、师资情况、办园宗旨、个案班级基本情况及活动特色)为轴,从现状、特色成效、影响因素等横截面剖析该园师幼互动情况。首先,研究立足于Q幼儿园中班教师数学集体教学活动的场景,以质性研究贯穿于整个研究,采用美国Class评估系统为观察工具,对确定的10节数学集体教学活动视频样本进行评分分析,得出个案班级师幼互动的整体表现。接着对收集到的数学集体教学典型案例,运用观察工具的十大维度进行具体特征分析,以此了解个案班级中(4)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的现状与具体特征。其次,基于对现状与具体特征分析得知,Q幼儿园个案班级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的师幼互动取得了“班级情感氛围较好”、“教师教育学习安排效率高”、“教师注重数学生活化、课堂组织高效”的成效,呈现了“数学区域丰富有趣”、“家园桥梁坚固”的特色。再次,研究依据观察评分及具体案例进一步归纳出Q幼儿园中(4)班教师在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的师幼互动存在着:过于重视活动环节的预设性、互动过程中教师的主导性过强以及教师的敏感性一般,为幼儿提供支架和促进思考的能力不足等问题。最后,通过探讨幼儿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的影响因素即社会因素、幼儿园因素和教师因素,来提出一些建议,尤其具体从教师视角提出改善中(4)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的可行性建议。
魏江柳[4](2021)在《幼儿园大班数学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的现状研究 ——以重庆市H幼儿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师幼互动指的是教师与幼儿之间的活动,师幼互动对于教育教学活动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其水平影响数学教学活动的质量,影响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体验。本研究采用CLASS课堂评估计分系统,对重庆市一所幼儿园的4个大班进行非参与式观察研究并做数据处理。研究者对幼儿园大班数学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的整体水平以及在CLASS三个领域十个维度上的水平及其在每个维度的得分频率分布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结合了具有代表性的具体案例,探讨了师幼互动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其影响因素,并对于改善大班数学活动中师幼互动的当前状况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通过对所得数据的梳理与分析,研究者发现幼儿园大班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师幼互动总体大致处于中等水平;情感支持的水平最高,接着是活动组织,在教育支持上水平最低,且都处于中等水平;但师幼互动水平在各个领域的具体维度上发展不平衡,差异较大。结合数据与案例,研究者发现互动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教师的敏感性一般;第二,教师对幼儿的关注还不够;第三,教师在活动组织中对幼儿控制较强;第四,教师的教学学习安排能力有待提高;第五,教师缺乏促进幼儿数学认知发展的能力;第六,教师质量反馈机械化,来回式反馈少;第七,教师语言示范开放性不够,较少使用高级语言。影响因素上,研究者主要从教师层面进行了分析,发现传统的师道尊严观念,教师的师幼互动素养,教师掌握幼儿数学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情况,教师的数学教学能力等影响着师幼互动的水平。最后,为提升大班数学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的水平,研究者提出以下建议:第一,教师要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关注幼儿的观点;第二,教师要提高专业素养,进而提高教学敏感性;第三,教师要提供合适支架,促进幼儿数学认知发展,提高反馈质量;第四,教师要提升教学能力,发挥语言示范作用;第五,幼儿园要调整教学管理与评价制度。
赵月[5](2021)在《农村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中新手与熟手教师师幼互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学前教育发展的过程当中,教师和幼儿之间的互动始终是核心的课题之一,师幼互动水平是衡量最终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情况是衡量幼儿园教育整体发展水平的必不可以少的因素。那么,在数学教育活动中形成良好的师幼互动关系,不仅有助于发展幼儿的思维,而且为幼儿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研究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师幼互动十分必要。在研究的过程当中,本文将大庆市三所幼儿园中的新手教师与熟手教师作为主要的分析对象和研究群体。首先,了解农村幼儿园中新手型教师与熟手型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的师幼互动情况;其次,通过录课的形式,结合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来分析新手型与熟手型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的差异情况;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分析新手型教师与熟手型教师之间差异存在的原因,针对新手与熟手教师之间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促进新手教师与熟手教师的专业发展。本研究将用四个章节阐述研究内容。第一章是研究设计,从目的、工具等角度出发进行研究。第二章是研究结果与分析,揭示新手教师与熟手教师在言语结构、教学风格、情感氛围以及提问类型中存在差异。第三章是新手教师与熟手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师幼互动中差异的归因分析,主观原因主要有新手与熟手教师对于师幼互动观念的理解、数学专业知识以及数学教育能力的不同;客观原因主要包括农村幼儿园的培训不足以及班容量过大,影响师幼互动的水平。第四章是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幼儿园主要通过提供针对新手教师的职前培训与针对熟手教师的职后培训以及开展数学教学互听互评活动,促进新手教师与熟手教师互相进步。新手教师主要通过发挥幼儿在师幼互动中的主体地位、提高数学专业知识、增强数学教育能力、学会自我反思四个方面提出建议。
刘静静[6](2020)在《幼儿园数学活动中教师语言的教育性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以兴义市Z幼儿园数学活动中教师语言的教育性作为研究对象,聚焦特定个案,以内容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访谈法作为主要研究手段;从师幼语言互动的一般特点、教师语言的教育性表现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教师语言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开放性问题呈现较少,不足以启发幼儿自由思考和进行有效探索;第二,缺乏具有引导性的指令和问题设置,不能较好引导幼儿进行有价值的操作探索和进行表达与交流;第三,语言表现力不足,从而影响语言趣味性,不能持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第四,缺乏情感性回应,影响幼儿在活动中的情绪体验;第五,语言逻辑性不足,讲解容易引起幼儿误解,影响师幼互动的有效性和幼儿探索活动的方式。总的来说,由于教师语言教育性的缺乏,限制了幼儿在活动中自主操作的机会,幼儿未能进行有价值的思维活动,未能正确运用数学相关概念知识与技能解决具体问题,从而影响了幼儿逻辑思维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的获得。针对存在的问题,本研究认为其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教师自身教育观念的影响,即教师对数学教育活动发展任务存在误解,并忽略了幼儿的活动主体地位;第二,教师专业技能水平的影响,表现在教师语言素养的缺失,缺少教学语言相关理论学习以及教学语言受到活动创改能力的限制;第三,幼儿园环境的影响,具体为幼儿园缺乏有效的管理和培训制度;第四,家长期望对教师的影响,在于家长错误的育儿观念对教学活动的开展造成一定压力。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提出以下改进策略:第一,深入对数学教育活动发展任务的理解,合理的发问,启发幼儿思考,以挑战性指令引导幼儿探索。第二,重视情感性互动,尊重幼儿活动主体地位;第三,注重语言素养提升和教学语言相关理论学习;第四,适度创改活动,丰富语言形式,加强思维训练,提升语言表现力;第五,幼儿园要积极开展研讨工作,加大对教师语言能力提升方面的培训力度,帮助教师获得语言能力方面的提升;第六,向家长宣传“小学化”的危害,分享科学的教育经验,减轻外界因素对教师教学语言的束缚。
刘爱玉[7](2020)在《幼儿园中班结构游戏中师幼互动行为的研究》文中指出结构游戏是幼儿园开展较多的游戏,尤其是幼儿园区域活动和过渡环节活动中开展较多,它为幼儿与教师的互动提供了丰富的建构材料。幼儿结构游戏的主要特点是建构性,教师在中班结构游戏的过程中与幼儿有效的互动,有助于幼儿获得感性的建构知识与经验,激发幼儿的发散思维与创造力,发展幼儿的建构技能与审美能力,培养幼儿坚持的意志品质与个性,满足不同幼儿自主建构的需要,促进幼儿不同能力的发展,而且能够提高中班结构游戏的质量。因此,它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良好的师幼互动不仅能够促进幼儿在结构游戏中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提升幼儿的建构技能,还有利于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结构游戏能够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对结构游戏中师幼互动的研究,既能了解教师与幼儿在结构游戏中互动的情况,还有助于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同时增进教师与幼儿的感情。本研究是以太原市A、B两所不同性质幼儿园的中班教师与幼儿为研究对象,使用观察法、访谈法,研究教师与幼儿在结构游戏中的互动行为。研究者收集了437例中班结构游戏中师幼互动行为事件,并对收集的数据通过SPSS22.0应用软件进行了处理,从互动主体、互动内容、互动结果分析教师与幼儿在结构游戏中互动的差异情况,结合师幼互动行为的具体案例探索了师幼互动行为的主要特点。在符号互动理论与高宽课程模式的指导下,从幼儿园环境、教师、幼儿三个维度来深入分析影响师幼互动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师幼互动行为的建议。研究者在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案例探索了幼儿园中班结构游戏中师幼互动行为的主要特点:1.教师是师幼互动的主要开启者;2.师幼互动行为结果以幼儿接受建议为主;3.教师与幼儿互动内容的片面性;4.教师的互动行为以自身经验为主;5.教师互动行为的权威性;6.幼儿在师幼互动中表现出依恋需求;7.拒绝事件以幼儿的告状为主。结合研究的结果与特点,研究者从幼儿园环境、教师和幼儿三个方面分析影响幼儿园中班结构游戏中师幼互动行为的因素。在幼儿园环境方面,研究者从建构材料的投放、园长对结构游戏的重视程度、结构游戏的时间安排来分析影响师幼互动行为的重要因素。教师与幼儿是师幼互动行为的主体,在教师方面,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角色是影响师幼互动的主要因素;在幼儿方面,幼儿的性别差异与年龄特征是影响师幼互动的主要因素。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1.为师幼互动营造良好的物理环境与心理环境;2.做好教师的角色定位;3.正确对待结构游戏中幼儿的性别差异。
马凤辗[8](2020)在《大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的研究 ——“小学化”与“非小学化”幼儿园的对比》文中研究表明学前教育阶段的学习对人的一生起奠基作用,然而目前我国幼儿园中出现的“小学化”现象严重破坏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尽管我国对幼儿园“小学化”的治理给予了高度重视,但“小学化”现象却屡禁不止。数学作为小学主要科目之一成为了幼儿园“小学化”的重灾区。师幼互动是影响学前数学集体教育活动质量的重要因素,教师只有在实践中真正掌握如何与幼儿有效互动的策略,才能够有效教学,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小学化”与“非小学化”的幼儿园中师幼互动的具体表现如何,是否有差异?我们又该如何看待这种差异?如何基于基础数据改善“小学化”幼儿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的师幼互动质量?本研究采用滞后序列分析法对“小学化”幼儿园和“非小学化”幼儿园在大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的行为序列进行比较,以了解“小学化”幼儿园与“非小学化”幼儿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行为存在哪些异同,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影响因素和提出建议。本研究主要采用滞后序列分析法与访谈法进行调查。从“小学化”幼儿园Y园和“非小学化”幼儿园Q园中分别选取两个大班,共四名大班教师和她们班的幼儿作为观察对象,收集她们的师幼互动行为,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所幼儿园的教师均以提问的形式展开教学,且教师开启的互动事件多于幼儿。(1)在教师的行为方面,“非小学化”幼儿园的教师在教学过程对幼儿进行高认知水平提问、扩展性理答和高质量的介入,极少出现约束纪律的行为;而“小学化”幼儿园的教师采用低认知水平提问、终止性理答和低质量介入,频繁对幼儿进行纪律的约束。(2)在幼儿行为方面:主动提问不存在差异;“非小学化”幼儿园的幼儿回答问题、自由操作的行为频次高于“小学化”幼儿园的幼儿;“小学化”幼儿园的幼儿主动展示、练习作业的行为频次高于“非小学化”幼儿园的幼儿。影响两所幼儿园师幼互动存在差异的因素来自三方面,包括幼儿教师自身、幼儿园以及家长。本研究从教师加强自我学习意识,提高专业素质、园所为幼儿教师提供支持以及加强家园共育三方面提出了改善师幼互动质量的建议。
丁家仪[9](2020)在《幼儿园教师数学信念、数学性区角活动质量与幼儿数学能力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幼儿早期数学能力对于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影响幼儿数学能力的因素有很多,幼儿园教师作为幼儿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其教育信念与行为对幼儿数学能力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而幼儿园作为幼儿除家庭外进行生活学习的另一重要场所,其提供的教学活动质量也是影响幼儿数学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解幼儿园教师数学教学信念和幼儿园数学性区角活动质量对幼儿数学能力的影响,本研究采用《早期数学能力测验》、《幼儿园教师数学教学信念问卷》和《幼儿园学习环境评量表》,对河南省郑州、开封、驻马店三市120名幼儿数学能力及其所在班级主班教师数学教学信念和数学性区角活动质量进行调查研究。研究采用SPSS23.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统计、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探寻幼儿园教师数学教学信念、幼儿园数学性区角活动质量以及幼儿数学能力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幼儿园教师的数学信念总体趋向于进步,且在教师的职称、教龄、学历以及幼儿园等级上存在显着差异;2.幼儿园数学性区角活动质量总体接近良好水平,其中空间与设施维度达到良好水平,活动维度处于最低标准水平,互动维度接近良好水平,且质量总体在教师职称、教龄、学历以及幼儿园等级上存在显着差异;3.120位幼儿的数学能力平均分处于较高水平,且在幼儿园等级上不存在显着差异;4.幼儿园教师数学教学信念与幼儿数学能力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但各维度对幼儿数学能力没有显着的预测作用;幼儿园教师数学教学信念与幼儿园数学性区角活动质量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且对数学性区角活动质量存在着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幼儿园数学性区角活动质量与幼儿数学能力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且对幼儿数学能力有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5.幼儿园数学性区角活动质量在幼儿园教师数学教学信念与幼儿数学能力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
王倩[10](2019)在《改进幼儿园师幼互动质量的行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师幼互动作为一项特殊的人际互动,其互动质量直接影响幼儿个体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及幼儿园教育质量的高低。如今,国内外都逐渐清晰“师幼互动”实质,着力构建新型师幼关系。然而,师幼互动的动态性特征、师幼互动应然与实然的差距依然是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为行动研究法,通过观察法、行为核查、个案法等,核查教师师幼互动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经访谈得知,教师自身观念主要有以下四方面问题:1.压力使然下,互动关注较少2.自身角色定位的不够清晰,观念与实践存在偏差3.有效互动认识不足4.对幼儿尤其“特殊”儿童了解不够充分。再者,初核查发现教师师幼互动突出问题在集体教学中,主要为教师主导性较强、纪律约束以严厉言语控制为主。第一阶段旨在以观念促理解,以理解促行动,达到师幼关系走近目标。在观念上协助合作教师树立“三观”。行动策略以改善集体活动中严厉语言控制出发,通过了解该班幼儿年龄特点、预防为先、树立规则、区角助力、策略储备等行动展开。经效果检测,教师言语控制频率降低,纪律约束呈正向趋势。但也出现教师提问得到负性反馈、幼儿兴趣低,教师与个别幼儿互动无效等问题。因而,根据行为核查表及教师反思制定第二阶段行动计划。第二阶段以教学支持促互动反馈、长善救失关怀“特殊”幼儿,从集体转向个体幼儿,达到师幼关系走进目标。行动策略以前期准备、储备应对策略及评价环节改善教师教学及提问;以加深了解、挖掘优点、家园合作、生成课程等方法,加强教师与个体幼儿互动质量。但高质师幼互动还在维持阶段,如何让师幼互动始终保持高质量状态,创建和谐师幼互动情感氛围便成为第三阶段改善的内容。第三阶段以提升教育支持、创设情感氛围入手,达到师幼互动质量提升目标。为保证高质量互动的持久性,个人角度以反馈、任务、奖励支持提升教师教育支持;以自我提升、活跃氛围、教师倾力配合、家园共创来构建设和谐互动氛围。在整个三期行动计划结束后,依据行动核查表及教师、幼儿访谈可知,教师与个体、群体幼儿的互动、及和谐师幼互动氛围的创设都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对本合作教师及其他教师的师幼互动起到了一定参考作用。
二、试论数学活动中的师幼互动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数学活动中的师幼互动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如何在数学活动中进行有效的师幼互动(论文提纲范文)
一、数学活动中师幼互动的问题 |
二、数学活动中师幼互动的主要形式 |
三、数学活动中进行有效提问的方法 |
四、数学活动中集体学习的方式 |
五、数学活动中操作材料的选择 |
(3)贵阳市Q幼儿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师幼互动备受国内外学前教育界重视 |
二、师幼互动是提高幼儿数学集体教学活动质量的关键 |
三、基于CLASS课堂评估系统的有效可靠 |
四、本人的研究兴趣 |
第二节 关键概念界定 |
一、数学集体教学活动 |
二、师幼互动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数学集体教学活动相关研究 |
二、关于师幼互动的研究 |
三、关于幼儿园数学集体教育活动中师幼互动的研究 |
四、CLASS评估系统的应用研究 |
五、研究述评 |
第四节 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理论 |
二、对话教学理论 |
第五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内容与实施程序 |
三、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四、研究工具及说明 |
第二章 贵阳市Q幼儿园个案概况 |
第一节 Q幼儿园基本情况 |
一、Q幼儿园的办园历史与师幼情况 |
二、Q幼儿园的办园宗旨与办学理念 |
三、Q幼儿园的办园特色 |
第二节 中(4)班的基本情况 |
一、中(4)班的班级情况简介 |
二、中(4)班的班级特色 |
第三章 Q幼儿园中(4)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的现状 |
第一节 基于CLASS评估系统中(4)班集体教学师幼互动整体表现 |
一、三大领域得分及整体情况 |
二、十个维度得分及整体情况 |
第二节 基于CLASS评估系统中(4)班集体教学师幼互动特征分析 |
一、 “情感氛围”领域的特征分析 |
二、 “班级组织”领域的特征分析 |
三、 “教育支持”领域的特征分析 |
第四章 Q幼儿园中(4)班集体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特色与成效 |
第一节 中(4)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的特色 |
一、数学区域材料丰富,幼儿很感兴趣 |
二、重视搭建幼儿园与家庭互动的桥梁 |
第二节 中(4)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的成效 |
一、师幼相处融洽,班级情感氛围较好 |
二、师幼互动过程有着显性与隐形互动的统一 |
三、教师注重数学生活化,多样高效的课堂组织策略 |
第五章 Q幼儿园中(4)班集体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中(4)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存在的问题 |
一、重视活动环节预设组织有序,互动过程中教师主导性过强 |
二、教师的敏感性一般,对幼儿数学学习的个性化指导不足 |
三、教师反馈质量一般,提供“支架”促进幼儿探究学习的能力不足 |
第二节 中(4)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一、社会因素 |
二、幼儿园因素 |
三、教师因素 |
第六章 Q幼儿园中(4)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存在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
第一节 职能转型下的教育部门:重视互动理念与课程培训 |
一、增强师幼互动理念 |
二、重视课程培训 |
第二节 督学组指导下的园方改革:师幼互动质量纳入动态考评 |
一、建立幼儿园师幼互动评价体系 |
二、幼儿园管理者的重视 |
第三节 师幼互动中的教师要求:观念与素质的多元化提升 |
一、践行“幼儿为本”的科学儿童观 |
二、保持对话精神和教育敏感性 |
三、提高自身数学教学互动的专业素养 |
四、注重互动中师幼间双向性的支架成长 |
五、关注幼儿看法,提供个性化的鼓励反馈方式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专着类 |
二、学位论文类 |
三、期刊类 |
附录 |
附录1 CLASS系统观察表 |
附录2 CLASS评价操作细则 |
附录3 访谈提纲 |
(4)幼儿园大班数学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的现状研究 ——以重庆市H幼儿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 主要概念界定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学习共同体理论 |
2.2 对话理论 |
2.3 交往理性理论 |
第三章 大班数学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的现状分析 |
3.1 研究设计 |
3.2 大班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师幼互动的现状 |
第四章 大班数学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4.1 存在的问题 |
4.2 成因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CLASS评估系统观察表 |
附录B 幼儿园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C CLASS的操作评估标准 |
(5)农村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中新手与熟手教师师幼互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农村幼儿园数学教育相对薄弱 |
(二)师幼互动是影响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
(三)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师幼互动的过程中占据主要地位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研究目的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观察法 |
(三)访谈法 |
五、核心概念界定 |
(一) 农村幼儿园 |
(二)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 |
(三)师幼互动 |
(四)幼儿园新手型教师 |
(五)幼儿园熟手型教师 |
六、相关文献综述 |
(一)有关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的研究 |
(二)有关幼儿园师幼互动的研究 |
(三)有关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新手教师与熟手教师比较研究 |
(四)有关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的研究 |
七、已有研究的启示及不足 |
(一)已有研究的启示 |
(二)已有研究的不足 |
第一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工具 |
(一)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简介 |
(二)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第二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新手与熟手教师数学教学活动分析 |
(一)新手与熟手教师数学教学活动结构分析 |
(二)新手与熟手教师数学教学风格特征分析 |
(三)新手与熟手教师师幼互动中情感氛围分析 |
(四)新手与熟手教师师幼互动中提问类型分析 |
二、新手与熟手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差异分析 |
(一)熟手教师师幼互动情感氛围较新手教师融洽 |
(二)熟手教师师幼互动中幼儿参与度高于新手教师 |
(三)熟手教师在师幼互动中的提问方式较新手教师有效 |
第三章 新手与熟手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差异的归因分析 |
一、主观原因 |
(一)师幼互动观念的差异 |
(二)数学专业知识的差异 |
(三)教学能力的差异 |
二、客观原因 |
(一)农村幼儿园缺少相关培训 |
(二)农村幼儿园班容量较大 |
第四章 改善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现状的建议 |
一、提供相应的职前培训与职后培训 |
(一)提供给新手教师关于MPCK的职前培训 |
(二)提供给熟手教师分层的职后培训 |
二、开展数学教学互听互评活动,促进新手与熟手教师互相进步 |
三、新手教师应发挥幼儿在师幼互动中的主体地位 |
四、提高新手教师数学专业知识 |
(一)注重数学领域核心经验 |
(二)利用学习故事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
五、加强新手教师的数学教学能力 |
(一)把握数学教学原则 |
(二)运用正确的教学语言 |
(三)提高整合教育的能力 |
六、教师学会自我反思 |
结论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不足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访谈提纲 |
附录2 观察记录表 |
附录3 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幼儿园数学活动中教师语言的教育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语言的重要性 |
(二)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 |
(三)幼儿教育中存在的较为突出的现实问题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一)幼儿园数学活动 |
(二)教学语言的教育性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文献计量分析 |
(二)关于幼儿教师语言的相关研究 |
(三)关于教学语言教育性的相关研究 |
(四)文献述评 |
四、研究目的 |
五、研究对象 |
六、研究内容 |
七、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个案研究法 |
八、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二章 来自课堂观察的教师教学语言的教育性实况 |
一、分析框架 |
(一)数据来源与编码 |
(二)分析维度 |
二、数学活动中的师幼语言分析 |
(一)教师语言类型 |
(二)幼儿语言类型 |
(三)无效语言 |
三、数学活动中教师语言的案例分析 |
(一)案例来源 |
(二)案例分析 |
四、数学活动中教师语言优势 |
五、小结 |
第三章 深度分析教师教学语言的教育性问题 |
一、未发挥问题的启发性作用 |
(一)缺少开放性提问 |
(二)问题缺乏合理性 |
二、指导语缺乏引导性价值 |
(一)对话关系重心倾斜 |
(二)指令缺少指导价值 |
(三)缺少高质量对话 |
三、忽略语言的趣味性力量 |
(一)语言形式单一 |
(二)语言组织能力欠缺 |
四、不够重视幼儿情感性需要 |
(一)语言情感性缺失 |
(二)强调话语权威 |
五、讲解内容缺乏逻辑性 |
第四章 影响教师教学语言教育性的原因分析 |
一、教师自身教育观念的影响 |
(一)对数学活动任务的误解 |
(二)忽略幼儿的活动主体地位 |
二、教师自身专业技能的影响 |
(一)语言素养的缺乏 |
(二)活动创设能力的局限 |
(三)理论知识的薄弱 |
三、幼儿园环境因素的影响 |
(一)不够重视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 |
(二)缺乏促进教师语言能力提升的培训机制 |
四、家长期望对教师的影响 |
第五章 提升教师教学语言教育性的策略 |
一、树立科学教育观念 |
(一)深入对数学教育发展任务的理解 |
(二)尊重幼儿主体地位 |
二、注重专业技能的提升 |
(一)加强语言技能训练 |
(二)提升活动设计与组织能力 |
(三)加强对教学语言理论的学习 |
三、发挥幼儿园正向引导作用 |
(一)重视有关数学教育活动研讨工作的开展 |
(二)加大有关教师语言方面培训的力度 |
四、加强对家长的宣传与培训工作 |
(一)向家长传达“小学化”的危害 |
(二)分享适合亲子互动的数学游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幼儿园中班结构游戏中师幼互动行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结构游戏对儿童发展的独特价值 |
二、教师在师幼互动行为中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
三、自身研究的兴趣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师幼互动行为的研究 |
二、结构游戏的研究 |
三、结构游戏中师幼互动的相关研究 |
四、结构游戏中师幼互动的研究述评 |
第四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结构游戏 |
二、师幼互动行为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内容 |
一、研究的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第二节 研究对象 |
一、研究者选取的幼儿园 |
二、研究对象的选取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观察法 |
二、文献法 |
三、访谈法 |
四、案例分析法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技术路径 |
第五节 理论基础 |
一、高宽课程模式 |
二、符号互动理论 |
第三章 中班结构游戏中师幼互动行为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中班结构游戏中师幼互动行为主体的现状分析 |
一、师幼互动行为事件主体的现状与分析 |
二、不同性质幼儿园师幼互动行为事件的现状与分析 |
三、不同类型结构游戏中师幼互动行为事件的现状与分析 |
第二节 中班结构游戏中师幼互动内容的现状分析 |
一、教师开启的师幼互动内容现状与分析 |
二、幼儿开启的师幼互动内容现状与分析 |
第三节 中班结构游戏中师幼互动行为结果的现状与分析 |
一、教师开启的师幼互动行为结果现状与分析 |
二、幼儿开启的师幼互动行为结果现状与分析 |
第四章 中班结构游戏中师幼互动行为特点的研究 |
第一节 师幼互动行为主体的特点 |
一、教师是师幼互动的主要开启者 |
二、师幼互动行为结果以幼儿接受建议为主 |
第二节 教师在师幼互动行为中的特点 |
一、教师与幼儿互动内容的片面性 |
二、教师的互动行为以自身经验为主 |
三、教师互动行为的权威性 |
第三节 幼儿在师幼互动行为中的特点 |
一、幼儿在师幼互动中表现出依恋需求 |
二、拒绝事件以幼儿的告状为主 |
第五章 影响结构游戏中师幼互动行为的因素 |
第一节 幼儿园环境对中班结构游戏中师幼互动行为的影响 |
一、建构材料投放对师幼互动行为的影响 |
二、园长对结构游戏的重视程度 |
三、结构游戏的时间安排 |
第二节 教师与幼儿对师幼互动行为的影响 |
一、教师的专业素养对师幼互动的影响 |
二、教师的专业角色 |
三、幼儿对师幼互动行为的影响 |
第六章 改善中班结构游戏中师幼互动行为的建议 |
第一节 为师幼互动营造良好的幼儿园环境 |
一、营造良好的物理环境 |
二、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
第二节 做好教师在结构游戏中的角色定位 |
第三节 正确对待结构游戏中幼儿的性别差异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类 |
二、硕博学位论文 |
三、期刊类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8)大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的研究 ——“小学化”与“非小学化”幼儿园的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师幼互动的研究 |
1.2.2 关于幼儿园“小学化”的研究 |
1.2.3 关于滞后序列分析法的研究 |
1.2.4 已有研究述评 |
1.3 概念界定 |
1.3.1 数学集体教学活动 |
1.3.2 师幼互动 |
1.3.3 “小学化”幼儿园与“非小学化”幼儿园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滞后序列分析法 |
2.2.2 访谈法 |
2.3 研究内容 |
第三章 幼儿园大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的现状 |
3.1 大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分析的编码过程 |
3.1.1 编码系统的确立 |
3.1.2 编码的过程与码号数量分布 |
3.2 “非小学化”幼儿园大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现状 |
3.2.1 A教师开展的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的行为现状 |
3.2.2 B教师开展的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的行为现状 |
3.2.3 “非小学化”幼儿园大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的特征 |
3.3 “小学化”幼儿园大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现状 |
3.3.1 C教师开展的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的行为现状 |
3.3.2 D教师开展的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的行为现状 |
3.3.3 “小学化”幼儿园大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的特征 |
3.4 不同园所大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的比较 |
3.4.1 教师行为的比较 |
3.4.2 幼儿行为的比较 |
3.4.3 总结 |
第四章 两所幼儿园师幼互动存在差异的原因 |
4.1 教师自身的因素 |
4.1.1 教师的专业自主意识 |
4.1.2 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与职业理想 |
4.1.3 教师对师幼互动的认识 |
4.2 幼儿园的因素 |
4.2.1 幼儿园的文化氛围 |
4.2.2 幼儿园的管理制度 |
4.3 家长的因素 |
第五章 研究建议与反思 |
5.1 研究建议 |
5.1.1 教师促进自身发展 |
5.1.2 园所为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支持 |
5.1.3 加强家园共育,建立平等主体 |
5.2 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幼儿园教师数学信念、数学性区角活动质量与幼儿数学能力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关于幼儿园教师数学教学信念的研究 |
(二)关于幼儿园区角活动质量的研究 |
(三)关于幼儿园数学性区角活动的研究 |
(四)关于幼儿数学能力的研究 |
(五)关于幼儿园教师数学教学信念、数学性区角环境质量与幼儿数学能力的关系研究 |
(六)对已有研究的评析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一)幼儿园教师数学教学信念 |
(二)数学性区角活动质量 |
(三)幼儿数学能力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假设 |
三、研究对象 |
(一)幼儿 |
(二)教师 |
(三)数学性区角活动 |
四、研究方法 |
(一)问卷法 |
(二)观察法 |
(三)测查法 |
五、研究工具 |
(一)工具的选取 |
(二)工具的信度和效度 |
六、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幼儿园教师数学信念的描述统计和差异检验 |
(一)幼儿园教师数学信念的描述统计 |
(二)幼儿园教师数学信念的差异性分析 |
二、幼儿园数学性区角活动质量的描述性统计与差异检验 |
(一)幼儿园数学性区角活动质量的描述性统计 |
(二)幼儿园数学性区角活动质量的差异检验 |
三、幼儿数学能力的描述性统计与差异检验 |
(一)幼儿数学能力的描述性统计 |
(二)不同园所等级幼儿数学能力差异比较 |
四、幼儿园教师数学教学信念、幼儿园数学性区角活动质量与幼儿数学能力的相关分析 |
(一)幼儿园教师数学教学信念与幼儿数学能力的相关分析 |
(二)幼儿园数学性区角活动质量与幼儿数学能力的相关分析 |
(三)幼儿园教师数学教学信念与幼儿园数学性区角活动质量的相关分析 |
五、幼儿园教师数学教学信念、幼儿园数学性区角活动质量对幼儿数学能力的回归分析 |
(一)幼儿园教师数学教学信念对幼儿数学能力的回归分析 |
(二)幼儿园数学性区角活动质量对幼儿数学能力的回归分析 |
(三)幼儿园教师数学教学信念对幼儿园数学性区角活动质量的回归分析 |
(四)幼儿园数学性区角活动质量在幼儿园教师数学教学信念与幼儿数学能力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一、幼儿园教师数学教学信念、幼儿园数学性区角活动质量、幼儿数学能力的差异讨论 |
(一)幼儿园教师数学教学信念的差异性讨论 |
(二)幼儿园数学性区角活动质量的差异性讨论 |
(三)幼儿数学能力的差异性讨论 |
二、幼儿园教师数学教学信念、幼儿园数学性区角活动质量、幼儿数学能力的关系讨论 |
(一)幼儿园教师数学教学信念与幼儿数学能力的关系讨论 |
(二)幼儿园数学性区角活动质量与幼儿数学能力的关系讨论 |
(三)幼儿园教师数学教学信念与幼儿园数学性区角活动质量的关系讨论 |
(四)幼儿园数学性区角活动质量在幼儿园教师数学教学信念与幼儿数学能力之间的中介作用讨论 |
第五章 研究结论、教育建议与反思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教育建议 |
(一)对促进幼儿园教师形成积极的数学教学信念的建议 |
(二)对提升幼儿园数学性区角活动质量的建议 |
(三)对提高幼儿数学能力的建议 |
三、反思与展望 |
(一)创新之处 |
(二)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改进幼儿园师幼互动质量的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三)研究的理论视角 |
(四)文献综述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六)行动准备 |
一、师幼关系“走近”——教师对师幼互动的理解与初步改进 |
(一)教师互动观念存在偏差且主控性较强 |
(二)主要改善措施与实施内容 |
1.以观念促理解 |
2.以理解促行动 |
(三)效果检测 |
(四)第一阶段行动反思及评价 |
1.纪律约束及控制降低但幼儿积极性反馈率不高 |
2.对个体幼儿心理关照较少且主观负性评价较多 |
二、师幼关系“走进”——教师对师幼互动的深化与加强改善 |
(一)有效互动反馈率低且对特殊儿童关注较少 |
(二)主要改善措施与实施内容 |
1.以教学支持促互动反馈 |
2.以长善救失原则关怀“特殊”儿童 |
(三)效果检测 |
(四)第二阶段行动反思及评价 |
1.幼儿兴趣提升且与个体幼儿互动走进 |
2.对长时间保持高质量互动存在困惑 |
三、师幼互动“走向”——教师对师幼互动的升华与质量提升 |
(一)教育支持能力与情感支持关怀方式不匹配 |
(二)主要改善措施与实施内容 |
1.以教育支持提升互动质量 |
2.以积极互动氛围强化师幼情感 |
(三)效果检测 |
(四)第三阶段行动反思与评价 |
1.教育支持能力及情感关怀策略改善 |
2.和谐师幼互动氛围形成且质量提升 |
四、提升师幼互动质量的行动走向 |
(一)优质师幼互动质量可提升内在教育质量 |
(二)高质量师幼互动为满足幼儿个性化发展提供契机 |
(三)课程结构优化及教学方式需与师幼互动联动转变 |
五、行动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试论数学活动中的师幼互动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如何在数学活动中进行有效的师幼互动[J]. 胡晓莉. 幸福家庭, 2021(15)
- [2]幼儿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师幼互动质量提升策略的实践研究 ——基于CLASS课堂互动评估系统的观察与分析[D]. 许鑫. 西南大学, 2021
- [3]贵阳市Q幼儿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的个案研究[D]. 施丽华.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4]幼儿园大班数学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的现状研究 ——以重庆市H幼儿园为例[D]. 魏江柳. 延边大学, 2021(02)
- [5]农村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中新手与熟手教师师幼互动研究[D]. 赵月.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6]幼儿园数学活动中教师语言的教育性研究[D]. 刘静静. 贵州师范大学, 2020(12)
- [7]幼儿园中班结构游戏中师幼互动行为的研究[D]. 刘爱玉.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6)
- [8]大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的研究 ——“小学化”与“非小学化”幼儿园的对比[D]. 马凤辗. 河北大学, 2020(08)
- [9]幼儿园教师数学信念、数学性区角活动质量与幼儿数学能力的关系研究[D]. 丁家仪. 河南大学, 2020(02)
- [10]改进幼儿园师幼互动质量的行动研究[D]. 王倩.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