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平衡载流子论文-薛红,席彩萍

非平衡载流子论文-薛红,席彩萍

导读:本文包含了非平衡载流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非平衡载流子,瞬态,输运,THz辐射

非平衡载流子论文文献综述

薛红,席彩萍[1](2018)在《光激发非平衡载流子的瞬态输运及强THz辐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强偏置电场作用下砷化镓光电导偶极天线的太赫兹辐射特性进行实验和理论研究,对比分析开关天线体内非平衡载流子的瞬态输运特性。结果发现:强电场下热电子平均漂移速度的变化与弱场情况具有显着的不同,初始阶段小角度光学波极化势散射表现出极大的优势,载流子以近弹道运动的方式被加速,瞬变漂移速度上升陡峭并导致速度过冲是产生强THz辐射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渭南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12期)

孙乐[2](2016)在《非平衡载流子复合机制对有机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机太阳能电池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资源,太阳能在地球上分布广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随着化石燃料的不断耗尽以及近年来环境污染的严重,太阳能的开发研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其转化效率目前最大只能达到10%。因此提高太阳能的转化效率成为近年来研究有机太阳能电池的主要研究目的。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体异质结太阳能电池,掌握了太阳能电池的电学机制,这样就能找出了影响太阳能电池转化效率的主要因素,通过泊松方程,漂移扩散方程和电流连续性方程,采用迭代求解上述叁个方程从而对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电光伏特性进行研究和讨论。论文主要内容为:1.介绍体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发展,结构,光伏特性,以及其工作原理。模拟了太阳能的吸收光谱代替常数模型的入射光强。我们采用电荷传输模型模拟体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基本电学性质。其中包括短路和开路情况下材料内部的电势分布,电流密度分布,载流子分布,净产生率分布,电场以及能级分布等。2.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损耗机制是复合机制,对太阳能电池的转化效率有直接影响,复合机制对太阳能电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电光学特性。太阳能电池的复合机制有直接复合(郎之万复合),间接复合(SRH复合),带尾复合等,到底哪种复合机制起主要作用尚不清楚,本文中我们主要研究Shockley-Read-Hall复合机制的主导作用。指出在以前模型中被忽略的的叁个重要因素,第一个是高斯态密度的复合中心,第二个是在泊松方程中考虑符合中心的陷阱电荷,第叁用VM迁移率模型代替了常数模型,我们将这叁个因素考虑到并且优化了SRH复合。这种优化模型被应用到特定的器件。这种器件能够得出关于开路电压(Voc)和光照强度(Pin)的实验数据,它能够区分出复合机制。以往文献用郎之万复合和SRH复合两种复合机制解释开路电压和光照强度的关系,而通过我们优化的SRH复合机制,我们可以解释无论是在低光照强度还是高光照强度,SRH复合机制都是起主导作用的。(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6-03-01)

薛红,席彩萍,白秀英[3](2015)在《强电场作用半导体非平衡载流子输运的瞬态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量子统计理论,结合材料的晶格结构和能带特点,研究了半导体材料电子态的微观结构及非平衡载流子的量子统计分布特性;分析了电子-声子相互作用的微观状态和弛豫过程,对强电场作用下非平衡载流子的分布函数、弛豫过程及输运过程的非线性特性和瞬态特性进行了研究,揭示出非平衡载流子的微观相互作用及瞬态输运机理。(本文来源于《半导体光电》期刊2015年06期)

余磊,何锐锋,杨伟,曹镛[4](2014)在《平衡载流子的注入/传输实现高效聚合物发光二极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与基于真空蒸镀技术的小分子电致发光器件相比,可溶液加工的聚合物发光二极管具有制作成本低、容易实现大面积制备等优势。但是器件在发光效率、稳定性等方面还未达到实用化的要求,仍需进一步的提高[1,2]。平衡载流子的注入/传输是提高器件性能的关键。本文通过合理的分子设计,合成具有双极性功能的发光聚合物;通过不同极性的溶剂影响聚合物薄膜聚集态结构及载流子传输,以混合溶剂旋涂成膜制备的器件可同时实现电流效率和色纯度的提高。通过调节红/绿/蓝荧光聚合物的共混比例,并引入PFN电子注入层,实现了白光器件效率、显色指数和光谱稳定性叁者间的平衡。制备了基于PEIE修饰ZnO作为电子注入/传输层的倒置型蓝光聚合物发光二极管(IPLEDs),PEIE具有良好的电子注入/空穴阻挡能力,以及界面处较弱的淬灭。探讨了不同厚度PEIE对电流效率和电流效率滚降的影响,通过优化厚度,实现了电流效率及其滚降间的平衡。(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17分会:光电功能器件》期刊2014-08-04)

余磊[5](2014)在《平衡载流子的注入与传输实现高性能聚合物发光二极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机发光二极管在全色显示、背光源及固态照明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与基于真空蒸镀技术的小分子电致发光器件相比,溶液加工的聚合物发光二极管由于具有成本低、容易实现大面积制作等优势而更加受到人们的青睐,但是器件在发光效率、稳定性等方面还未达到实用化的要求,仍需进一步的提高。另外,对于白光聚合物发光二极管,显色指数也是衡量白光器件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因此如何同时实现高效率和高显色指数的白光器件也是本论文所要研究的。本论文旨在通过对聚合物薄膜聚集态的调控、载流子的注入与传输的平衡调控以及不同器件结构的系统研究,为制备高性能的聚合物发光二极管提供有效的实施途径和新的思路。1、系统研究了氯苯、对二甲苯、1-氯萘叁种不同极性、不同沸点的溶剂对蓝光聚合物聚芴的薄膜形貌、载流子传输及器件效率的影响。聚芴薄膜中的β相的含量可以通过选用不同极性和沸点的溶剂进行调节,其中基于对二甲苯/1-氯萘=100:8(体积比)的混合溶剂旋涂成膜的β相的含量达到了26.9%,以此条件制备的电致发光器件同时实现了电流效率和色纯度的提高,最大电流效率达到了1.42cd A-1,对应的色坐标为(0.16,0.10),相对于基于氯苯和对二甲苯旋涂成膜的电致发光器件,电流效率分别提高了200%和120%。器件性能的改善主要归结于更多含量的β相,一方面拥有更高的荧光量子效率,另一方面可以使空穴和电子的传输更加平衡。因此这种方法在改善以芴结构单元为基础的聚合物的器件性能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在研究了不同极性、不同沸点的溶剂对PFO器件性能影响的基础之上,将这种混合溶剂应用到以芴结构单元为基础的单分子白光聚合物PF-DTBTA0.1中,同样实现了器件性能的增强,电流效率从3.87提高到了5.10cd A-1;考虑到此单分子白光器件的显色指数偏低,在此基础之上,将一种红色磷光小分子Ir-G2掺杂到PF-DTBTA0.1中,有效地拓宽了发射光谱,成功地使白光的显色指数从59提高到了86。2、表征了一系列含有S,S-二氧-二苯并噻吩单元的蓝色、绿色和红色荧光聚合物PPF-SO,PPF-SO-BT和PPF-SO-DHTBT。所有的聚合物都具有很高的荧光量子效率和良好的热稳定性。基于聚合物PPF-SO25,PPF-SO15-BT1和PPF-SO15-DHTBT1的电致发光器件,通过优化器件结构,最大电流效率分别达到了7.0,17.6和6.1cdA-1,对应的色坐标分别是(0.15,0.17),(0.37,0.56)和(0.62,0.36);同时,研究了蓝光聚合物PPF-SO作为光增益介质在光泵浦的ASE和DFB激光器件中的性能。PPF-SO聚合物显示了良好的ASE阈值稳定性,制备了DFB结构激光器,通过改变薄膜的厚度,可以实现467-487nm激光发射波长的调节,同时具有较低的阈值≥18nJ pulse-1。最后,通过调节PPF-SO25(B),PPF-SO15-BT1(G)和PPF-SO15-DHTBT1(R)的共混比例,制备了高效率的白光聚合物发光二极管。当B:G:R=100:8:7(质量比)时,通过引入一层PFN作为电子注入层,最大电流效率和功率效率分别达到了9.8cdA-1和8.9lm W-1,这是文献报道的基于全荧光的白光聚合物发光二极管中性能最好的器件之一。同时具有接近4700K的相关色温和大于90的较高的显色指数。在电流密度为20到260mAcm-2的范围内,色坐标变化Δx,y≤0.02,0.01,显示了良好的光谱稳定性。因此,通过调节聚合物PPF-SO25,PPF-SO15-BT1和PPF-SO15-DHTBT1的共混比例和优化器件结构,最终成功地实现了在一个白光器件中效率、显色指数和光谱稳定性叁者间的平衡。3、通过溶胶-凝胶的方法制备了ZnO薄膜并将其应用在结构为ITO/ZnO/PEIE/PF-3,7FSO10/MoO3/Al的倒置型蓝光聚合物发光二极管(IPLEDs)中,通过PEIE修饰ZnO界面及调节PEIE的厚度,最大电流效率和亮度分别达到了3.16cdA-1和8429cd m-2,实现了与传统型聚合物发光二极管(CPLEDs)相当的性能指标。PEIE良好的电子注入和空穴阻挡能力以及ITO/ZnO/PEIE界面对发光聚合物较弱的淬灭是器件性能提高的主要原因。详细地探讨了不同厚度的PEIE对电流效率不同程度滚降的影响,主要是PEIE界面处的电荷积累对激子的淬灭造成的。其中当电流密度为300mA cm-2时, IPLEDs从最大电流效率下降了18%,而CPLEDs则下降了52%,IPLEDs显示了良好的稳定性,较好地实现了电流效率及其滚降间的平衡。另外,测试了CPLEDs和IPLEDs的寿命,IPLEDs表现出了更好的稳定性。但是器件寿命仍然比较差,有待进一步的提高。这为以后制备稳定的高性能的白光聚合物发光二极管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4-04-01)

高美玲,程汉,罗昊[6](2013)在《脉冲激光诱导下ZnO纳米线阵列中非平衡载流子的扩散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脉冲激光激发均匀半导体材料ZnO纳米线中所产生的非平衡载流子在一维情况下时间、空间的演化理论模型。采用级数展开法,求解非平衡载流子连续性方程,确定载流子随坐标和时间变化的解析解,并结合溶液法制备出的ZnO纳米线阵列,讨论在激发波长360纳米的激光激发下非平衡载流子浓度时空关系。所提出的级数展开求解法与经典的傅里叶方法,以及本征函数法得到的结果是一致的,并可用于确立脉冲激光诱导的非平衡载流子浓度扩散动力学。(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3年03期)

薛红[7](2012)在《激光作用GaAs非平衡载流子瞬态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GaAs材料的能带模型和能带特点,对激光脉冲作用下GaAs中非平衡载流子浓度及其微观驰豫过程进行研究.相位驰豫的主要散射机制为载流子—载流子散射,散射时间为几十个fs;准热平衡驰豫主要为载流子—声子散射,散射时间大约为ps量级,非平衡载流子浓度及其光电特性主要决定于复合过程.(本文来源于《渭南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10期)

韩萌,刘晟[8](2011)在《非平衡载流子的注入对硅片薄层电阻测量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半导体硅片进行薄层电阻测试的过程中,当探针接触半导体材料表面,将向表面材料中注入载流子,这将影响薄层电阻测量数据的误差,文章分析了注入的非平衡载流子对测试精度的影响,讨论了注入造成影响的原因,得出测试过程中为减小注入的影响而采用的合适的测试条件。(本文来源于《中国高新技术企业》期刊2011年31期)

李爱源[9](2010)在《以深蓝色聚芴衍生物主体的白光器件及通过平衡载流子实现高效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机电致发光作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一方面在科研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在有机材料合成以及器件物理上遇到许多新问题,创造了许多新知识,另一方面,作为液晶显示后的新一代平板显示技术,以及作为新型白光照明技术,具有诱人的应用前景。目前,部分的有机电致发光的技术已经进入商业化的阶段,如索尼公司已经推出了基于蒸镀小分子材料的OLED显示器,Lumiotec公司也推出了用于照明的OLED白光光源。但有机电致发光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诸如寿命和发光效率仍需要进一步的提升。PLED是“双载流子注入”型器件,在正向偏压的作用下电子和空穴分别从阴极和阳极注入,并由于电场的作用向对面电极迁移,在发光层中复合成激子,激子的辐射衰减得到发光。因此,器件的效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载流子的平衡与否。基于此思想,人们可以通过增加器件内少数载流子或者减少多数载流子的办法实现器件效率的提高。聚芴及其衍生物由于具有较低的叁线态能级,其作为主体材料时候,若客体磷光材料的叁线态能级高于主体叁线态能级,会造成能量回转从而导致器件的发光淬灭。因此一般情况下,聚芴及其衍生物并不适合作为绿色磷光材料的主体。本论文中第3章中,我们通过在空穴注入层PEDOT:PSS和发光层中插入一层具有高叁线态能级的PVK作为缓冲层,能成功的抑制发光层内的能量回转导致的发光淬灭,从而实现高效白光发射。通过插入电子注入材料PFN,器件效率进一步提高,实现在电流密度10 mA/cm2下色坐标为(0.262,0.310),最高电流效率为15.1 cd/A的白光发射。OLED的制备工艺主要有溶液加工和真空蒸镀两种,前者可以实现任意比例的精确掺杂,缺点是难以形成多层结构,成膜厚度比较难精确控制,后者可以实现厚度的精确的控制以及形成多层结构,但难以实现精确的微量掺杂。在本论文的第4章中,我们结合了两种制备工艺,在高效蓝光聚芴衍生物中掺杂红光材料MEH-PPV,在旋涂此发光层的基础上,再蒸镀绿光材料Alq3,通过调节Alq3的厚度,从而调节器件的发光颜色,并获得非常接近色坐标(0.33,0.33)的白光发射,通过加入缓冲层,实现了最高电流效率为7 cd/A,在10m A/cm2下色坐标为(0.35,0.37)的白光发射。通过掺杂的办法使得器件工作时候内部的载流子数趋于平衡是实现器件发光效率提高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在各种掺杂的办法中,掺入一维纳米线的办法属于一种比较少人涉足的领域。在Jian Wang的工作基础上,在本论文的第5章中,我们在含有不同BT含量的n型发光材料PFO-BT中掺入不同质量浓度的有机可溶液加工p型纳米线,在掺入比例为1%时候实现发光效率的最大提高。我们进一步采用交流阻抗的方法对此体系进行表征,从Cole-Cole图的结果,我们推断器件可以等效成一个固定小电阻和一个RC并联电路的串联,其中的小电阻对应于衬底的方块电阻和接触电阻的和,RC并联电路代表发光层,我们发现随着纳米线掺杂浓度微小增大,R值呈2到3个数量级的增大。说明纳米线在体系中起到阻碍电子电流的作用,这跟器件的J-V-L有很好的吻合。有机电致发光的效率的提高可以通过增加器件内少数载流子的办法实现。在本论文第6章中,我们在Xuihui Zhu的工作基础上,通过更换阴离子的办法,重新制备了3种新型可溶性有机小分子电解质作为电子注入材料。通过跟纯A1器件和以溴离子为阴离子的电子注入材料作对比,我们发现新制备的电子注入材料同样具有很好的电子注入能力,其中阴离子为四氟硼酸根的电子注入材料跟溴离子的注入能力相当,并且器件在高电流密度下仍然保持有较高的电流效率。通过OPV测试考察器件的内建电场,我们发现四氟硼酸根具有最大的内建电场,即具有最好的电子注入能力。(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0-04-01)

陈裕[10](2010)在《强磁场下GaInAs合金量子阱中非平衡载流子弛豫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最近的一些实验中,沿着量子级联激光器的生长方向加一个磁场B作为可调控手段,人们可以调节激光器内的无辐射跃迁渠道,例如合金无序散射以及光学声子散射,并引起辐射功率的1/B振荡。理论上,对于激光器的合金材料量子阱中载流子弛豫的问题,若使用费米黄金规则计算声子散射速率,我们必须假定电子—声子相互作用对合金系统能级只是微扰。在弱电子—声子耦合情况下,我们采用费米黄金规则对GaInAs量子阱中合金无序态的声学声子散射给出合理的估计,但是对于光学声子散射的计算结果却存在疑问。因此在强LO声子散射的情况下,我们采用数值对角化办法来研究这个问题。在电子—LO声子强耦合情况下,我们采用磁极化子形式来计算上能级的电子停留几率,结果也证明在光学声子共振散射的磁场下电子的快速弛豫过程,同时表明合金散射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出于对这种非平衡电子系统中磁极化子态的兴趣,我们对理想材料加入一个平面内电场,研究了磁极化子的解离过程。我们计算了理想量子阱的中红外线性光吸收系数,并且预言与磁极化子态有关的子带间跃迁吸收峰结构。对于合金材料,我们也计算了在这种交叉的磁场和电场下电子的态密度。研究表明合金散射造成态密度边缘的特殊结构。(本文来源于《清华大学》期刊2010-04-01)

非平衡载流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有机太阳能电池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资源,太阳能在地球上分布广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随着化石燃料的不断耗尽以及近年来环境污染的严重,太阳能的开发研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其转化效率目前最大只能达到10%。因此提高太阳能的转化效率成为近年来研究有机太阳能电池的主要研究目的。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体异质结太阳能电池,掌握了太阳能电池的电学机制,这样就能找出了影响太阳能电池转化效率的主要因素,通过泊松方程,漂移扩散方程和电流连续性方程,采用迭代求解上述叁个方程从而对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电光伏特性进行研究和讨论。论文主要内容为:1.介绍体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发展,结构,光伏特性,以及其工作原理。模拟了太阳能的吸收光谱代替常数模型的入射光强。我们采用电荷传输模型模拟体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基本电学性质。其中包括短路和开路情况下材料内部的电势分布,电流密度分布,载流子分布,净产生率分布,电场以及能级分布等。2.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损耗机制是复合机制,对太阳能电池的转化效率有直接影响,复合机制对太阳能电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电光学特性。太阳能电池的复合机制有直接复合(郎之万复合),间接复合(SRH复合),带尾复合等,到底哪种复合机制起主要作用尚不清楚,本文中我们主要研究Shockley-Read-Hall复合机制的主导作用。指出在以前模型中被忽略的的叁个重要因素,第一个是高斯态密度的复合中心,第二个是在泊松方程中考虑符合中心的陷阱电荷,第叁用VM迁移率模型代替了常数模型,我们将这叁个因素考虑到并且优化了SRH复合。这种优化模型被应用到特定的器件。这种器件能够得出关于开路电压(Voc)和光照强度(Pin)的实验数据,它能够区分出复合机制。以往文献用郎之万复合和SRH复合两种复合机制解释开路电压和光照强度的关系,而通过我们优化的SRH复合机制,我们可以解释无论是在低光照强度还是高光照强度,SRH复合机制都是起主导作用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非平衡载流子论文参考文献

[1].薛红,席彩萍.光激发非平衡载流子的瞬态输运及强THz辐射研究[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8

[2].孙乐.非平衡载流子复合机制对有机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D].电子科技大学.2016

[3].薛红,席彩萍,白秀英.强电场作用半导体非平衡载流子输运的瞬态特性研究[J].半导体光电.2015

[4].余磊,何锐锋,杨伟,曹镛.平衡载流子的注入/传输实现高效聚合物发光二极管[C].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17分会:光电功能器件.2014

[5].余磊.平衡载流子的注入与传输实现高性能聚合物发光二极管[D].华南理工大学.2014

[6].高美玲,程汉,罗昊.脉冲激光诱导下ZnO纳米线阵列中非平衡载流子的扩散理论[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7].薛红.激光作用GaAs非平衡载流子瞬态特性研究[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2

[8].韩萌,刘晟.非平衡载流子的注入对硅片薄层电阻测量的影响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

[9].李爱源.以深蓝色聚芴衍生物主体的白光器件及通过平衡载流子实现高效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

[10].陈裕.强磁场下GaInAs合金量子阱中非平衡载流子弛豫机制[D].清华大学.2010

标签:;  ;  ;  ;  

非平衡载流子论文-薛红,席彩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