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不同类型区微地形对植被恢复的影响

黄土高原不同类型区微地形对植被恢复的影响

论文摘要

黄土高原地形破碎,即使在丘陵区沟间地的坡面上也存在陡坎、缓台、浅沟、切沟和塌陷等各种微地形变化。在黄土高原进行人工造林时,往往忽略微地形内水土和土壤养分等条件的差异,造成人工林林分质量差和成活率不高的现象。为了揭示微地形分布特征及其对植被生长的影响,本文选取黄土高原不同类型区内退耕还林(草)典型小流域,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提取微地形、植被类型和植被覆盖度,应用GIS技术和数理统计方法分析微地形对植被生长和恢复的影响,为黄土高原精细造林提供依据。具体结论如下:(1)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一至第五副区和黄土高塬沟壑区内的景观破碎程度为丘一区>丘二区>高塬区>丘四区>丘五区>丘三区。切沟在多数类型区内都是面积比例最大的微地形,塌陷次之,浅沟虽然斑块密度大,但是面积很小,陡坎和缓台面积比例较小。(2)陡坎以及丘四区和丘五区多数微地形植被覆盖度均值都显著小于原状坡面,其它类型区微地形内植被覆盖度与原状坡面差值不大。(3)丘一区原状坡面主要以草地为主,浅沟与原状坡面相似,陡坎、缓台、切沟和塌陷都有少量灌木分布,缓台和切沟内还有少量乔木分布。丘二区原状坡面以灌-草为主,浅沟与原状坡面相似,缓台、切沟和塌陷内都有灌木和乔木分布。丘四区原状坡面和微地形内都以草地为主。丘五区原状坡面以草地为主,缓台、浅沟、切沟和塌陷内都有少量灌木和乔木分布,微地形影响显著。丘三区和高塬区原状坡面都以乔-灌-草为主,微地形与原状坡面植被生活型相近。(4)以丘二区为例,分析封禁治理和人工造林条件下,微地形对植被恢复的影响,结果表明:2007-2013年,封禁治理流域(合沟)内切沟和塌陷的植被覆盖度改善程度最大,人工造林流域(柴沟)内塌陷的植被覆盖度改善程度最大。封禁流域内切沟和塌陷乔木面积比例增幅都大于原状坡面;人工流域内浅沟和切沟灌木面积比例增幅都大于原状坡面,塌陷内乔木面积比例增幅大于原状坡面。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微地形与植被生长的关系
  •     1.2.2 微地形分布对黄土高原植被恢复的影响
  •     1.2.3 黄土微地形对植被恢复的影响研究现状
  •   1.3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分析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2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及地貌特征
  •     2.1.2 水文气象概况
  •     2.1.3 土壤和植被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2.3.1 数据来源
  •     2.3.2 研究区分布
  •     2.3.3 微地形解译
  •     2.3.4 微地形分布特征
  •     2.3.5 植被类型提取
  •     2.3.6 植被覆盖度的计算
  • 3 不同类型区微地形对植被分布特征的影响
  •   3.1 不同类型区微地形的分布特征
  •     3.1.1 景观水平
  •   3.2 不同类型区微地形对植被覆盖度的影响
  •     3.2.1 各类型区微地形内植被覆盖度分布特征
  •     3.2.2 同一类型区不同微地形间植被覆盖度差异显著性分析
  •     3.2.3 不同类型区相同微地形间植被覆盖度差异显著分析
  •   3.3 不同类型区微地形对植被类型组成的影响
  •     3.3.1 各类型区微地形内植被类型分布特征
  •     3.3.2 同一类型区不同微地形之间植被分布差异分析
  •     3.3.3 不同类型区相同微地形之间植被面积差异
  •   3.4 小结
  • 4 不同植被恢复方式下微地形对植被恢复的影响
  •   4.1 研究区微地形分布特征
  •     4.1.1 景观水平
  •     4.1.2 斑块类型水平
  •   4.2 微地形对植被覆盖度变化的影响
  •     4.2.1 合沟和柴沟植被覆盖度分布特征
  •     4.2.2 合沟和柴沟微地形内植被覆盖度变化
  •     4.2.3 植被覆盖度差异显著性分析
  •   4.3 微地形对植被类型面积变化的影响
  •     4.3.1 合沟和柴沟微地形内植被分布特征
  •     4.3.2 植被类型差异显著性分析
  •   4.4 小结
  • 5 结论、讨论和建议
  •   5.1 结论
  •   5.2 讨论
  •   5.3 建议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清单
  • 致谢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马晓慧

    导师: 张岩

    关键词: 微地形,植被覆盖度,植被类型,植被恢复,景观指数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生物学

    单位: 北京林业大学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黄土丘陵区不同尺度侵蚀沟发育过程与沟蚀预报模型”(4167127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不同生态修复模式的沟蚀效应及控制机制”(2016YFC0501604-05)

    分类号: Q948

    DOI: 10.26949/d.cnki.gblyu.2019.000661

    总页数: 65

    文件大小: 4706K

    下载量: 95

    相关论文文献

    • [1].垭口型微地形输电线路区域风场仿真研究[J]. 计算机仿真 2020(06)
    • [2].园林景观中微地形处理及应用[J]. 乡村科技 2019(11)
    • [3].景观微地形在江西南昌凤凰沟景区景观园林中运用[J]. 现代园艺 2018(14)
    • [4].园林工程中微地形处理及其施工原则[J]. 现代园艺 2017(16)
    • [5].园林绿化微地形景观应用要点分析[J]. 花卉 2017(06)
    • [6].浅谈现代住宅景观设计中微地形营造的设计与研究[J]. 花卉 2018(10)
    • [7].微地形植物在城市建设造景中的应用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3(28)
    • [8].微地形营造与植物配置[J]. 中国园艺文摘 2013(09)
    • [9].浅析室内园林绿化微地形景观的合理运用[J]. 山西农经 2017(21)
    • [10].现代住宅景观设计中微地形营造的设计与研究[J]. 现代园艺 2016(13)
    • [11].种植土微地形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以梅州城区绿化为例[J]. 现代园艺 2016(16)
    • [12].园林绿地的微地形景观处理手法探讨[J]. 广东园林 2012(01)
    • [13].坡耕地上耕作形成的微地形复杂度特征与分析[J]. 水土保持学报 2013(04)
    • [14].关于微地形在现代园林中应用的认识[J]. 价值工程 2013(01)
    • [15].公园景观微地形空间感知研究[J]. 山西建筑 2018(02)
    • [16].园林微地形植物造景应用及其作用论述[J]. 现代园艺 2017(12)
    • [17].浅谈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微地形施工[J]. 现代园艺 2019(12)
    • [18].浅析微地形在园林绿化设计中的应用[J]. 现代园艺 2018(23)
    • [19].景观道路绿化中微地形应用要点[J]. 中国园艺文摘 2012(04)
    • [20].微地形在道路绿化中的实践应用[J]. 中国园艺文摘 2018(01)
    • [21].微地形的造景与作用[J]. 现代园艺 2018(06)
    • [22].内陆高山微地形区风速分布特征及其经验模型[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8(13)
    • [23].微地形景观设计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 现代园艺 2016(24)
    • [24].黄土耕作坡面溅蚀过程中微地形响应特征[J]. 水土保持通报 2016(01)
    • [25].微地形对输电线路影响的探讨[J]. 智能城市 2016(07)
    • [26].关于园林绿地中微地形的分析[J]. 花卉 2018(10)
    • [27].微地形景观设计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 花卉 2017(20)
    • [28].微地形景观在渭南市中心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 现代园艺 2018(08)
    • [29].微地形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J]. 花木盆景(花卉园艺) 2014(10)
    • [30].浅谈园林微地形在景观中的处理应用[J]. 绿色科技 2013(01)

    标签:;  ;  ;  ;  ;  

    黄土高原不同类型区微地形对植被恢复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