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无痛分娩中的临床观察

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无痛分娩中的临床观察

孙玉芳(河南省濮阳市中医院河南濮阳457003)

【中图分类号】R71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9-0150-02

【摘要】目的探讨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无痛分娩中的镇痛效果及对产程、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将本院56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在产妇进入活跃期后行硬膜外镇痛,对照组行常规自然分娩。观察镇痛效果及对产程的影响,且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无痛分娩镇痛效果确切,并缩短产程,而且对新生儿无影响。结论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无痛分娩是安全可行的镇痛方法。

【关键词】硬膜外自控镇痛无痛分娩

随着医学的飞速发展,人们理念的改变,无痛分娩迅速兴起。硬膜外自控镇痛是由初产妇根据自身的疼痛感受,通过按压硬膜外自控镇痛泵自主给药的镇痛方式。本院麻醉科与妇产科合作,自2011年1月至2013年3月分别对同期行无痛分娩和自然分娩的初产妇560例观察分析。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560例单胎初产妇,均无妊娠合并症及椎管内麻醉禁忌症;随机分为观察组280例与对照组280例,无痛分娩为观察组,自愿接受硬膜外自控镇痛,并签署无痛分娩知情同意书。对照组为自然分娩组,未给予镇痛干预。两组产妇的年龄、身高、体重、孕周、新生儿大小、宫颈评分等产科相关因素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两组产妇均进入活跃期宫口开大2cm~3cm进产房。观察组建立静脉通道,监测生命体征,产妇取左侧卧位行L2-3间隙硬膜外腔穿刺置管,成功后,经硬膜外导管注入0.1%盐酸罗哌卡因+芬太尼2ug/ml混合液3ml,观察5min无脊麻现象,追加7ml~12ml,共10ml~15ml,然后连接PCA泵。泵内药物0.1%盐酸罗哌卡因+芬太尼2ug/ml混合液80ml。调制PCA泵参数,背景量为0ml,单次追加量6ml~7ml,锁定时间15min,产妇在产程中根据产痛情况自行调控按压镇痛泵,宫口开全停止按压。直至分娩结束后2h拔除硬膜外导管。产妇从开始实施分娩镇痛到分娩结束后2h,由助产士守护并详细记录产妇的疼痛评分、产程进展、胎心监护到分娩后且常规监测产妇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产程中遇异常情况须行剖宫产时行硬膜外麻醉。

1.3镇痛评分根据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评估,共0~10分;0表示无痛,10表示难以忍受的疼痛。0分为无痛,安静无痛苦;1~3分为轻度疼痛,可耐受;4~5分为中度疼痛,能耐受合作欠佳;7~10分为重度疼痛,难耐受,出现喊叫辗转不安。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1.0软件包处理。采用t检验与x2检验。

2结果

2.1镇痛效果两组产妇在镇痛前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硬膜外注药后10min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并无一例出现镇痛不良反应。

2.2观察组产妇镇痛期间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均平稳。

2.3产程时限的比较观察组第一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1minApgar评分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产妇产程时限、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1minApgar评分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3结论

自然分娩时因宫缩、胎儿对产道的压迫等因素引起的产痛造成产妇紧张、恐惧、焦虑,并随着产程的进展,剧烈疼痛因过度换气致呼吸性碱中毒,影响母体血红蛋白释氧量,使胎盘供氧下降,加上产妇情绪剧烈反应,可致宫缩乏力,产程延长、胎儿宫内窘迫,造成剖宫产率升高和新生儿窒息率升高[1]。消除或减轻疼痛且对胎儿无影响是每个产妇及医生共同关注的问题。

低浓度罗哌卡因对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有较大差异,临床镇痛而较少影响运动神经[2],芬太尼为阿片受体激动剂,强效麻醉镇痛药,起效快。两者合用行硬膜外自控镇痛,其优点是产妇在清醒无痛情况下,参与整个分娩过程,且产程缩短,对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宫缩均无明显影响,必要时可满足手术需要,并阴道顺产率高。本组研究结果表明硬膜外自控镇痛其镇痛效果确切,缩短第一产程,而对第二、三产程、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无影响。硬膜外自控镇痛是目前最有效的无痛分娩方法,是一种安全有效、值得推广的镇痛方式。

参考文献

[1]张爱红.自控硬膜外镇痛在分娩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0,24,(1)增刊:65.

[2]陈伯銮.临床麻醉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33.

标签:;  ;  ;  

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无痛分娩中的临床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