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类地行星的地质和物理比较与地球有限膨胀演化(论文文献综述)
马晴,周瑶琪,曹梦春,尹兴城[1](2022)在《地球轨道参数在前寒武纪地层中的记录及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前寒武纪(4.6 Ga~541 Ma)占据约90%的地球发展历史。该时期大气成分、海洋氧化还原条件、全球气候和生命演化历程等均发生极大程度的改变,为现在的地球系统奠定了基础。地球轨道参数是描述地球系统演化过程的重要指标,对于研究日地系统、地月系统及地球本身演化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一些学者在全球范围内2650~550 Ma地层中成功识别出大量可靠的地球轨道参数。本文通过总结前寒武纪地球轨道参数,分析了地球外动力系统和地球深部动力系统对于地球轨道参数的影响;并以前寒武纪重大地质事件为基础,进一步阐述了地球轨道参数对于地球表生环境的影响。
蒋效铭,朱宗宏,HE Ruogu[2](2021)在《行星形成理论模型及行星分类》文中提出分类法是天文学中常用的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恒星、星系等领域的研究中,但目前在行星领域尚无一个完善的分类体系。回顾了行星形成理论模型的构建历程及其不足;总结了系外行星的搜寻结果及其参数分布特点;介绍了目前在行星分类方面的研究背景、进展与局限;为涵盖更多的系外行星族群,提出结合对原行星盘的射电观测,扩充理论研究及分类框架构建的样本;最后介绍了最新一代及规划中的大型观测设备在系外行星方面的观测能力与科学目标。
孙宇[3](2021)在《柴达木盆地碳酸盐沉积对火星古气候及宜居环境演变的类比研究》文中指出人类对火星的热切关注主要因为火星是目前最有可能发现地外生命的星球。水和碳是影响类地行星宜居性的重要因素,所以研究火星上水和碳的分布及演化历史是寻找地外生命的关键。碳酸盐矿物与水和碳的循环,乃至生命活动密切相关,因此一直被视为宜居要素信息的重要载体。但是,时至今日,人们对火星表面的碳酸盐认识非常有限。轨道和为数不多的着陆探测显示,尽管二氧化碳在火星大气中的占比高达96%,但火星表面的碳酸盐分布却非常有限。截至目前,火星上还没有发现类似地球表面巨厚且连续沉积的碳酸盐。相关研究认为,火星上的碳酸盐可能以局部微小区域或者地下沉积单元的形式存在。然而,当前火星探测对火星全球碳酸盐岩小尺度露头分布以及性质研究的不足,严重制约了我们对火星古气候及宜居环境演化的认识。在比较行星学的研究中,地球是研究和对比其他行星的基础。在地球上建立相应的行星类似环境,可以通过类比相似的地貌、矿物组成以及沉积环境,进而推测类地行星的演变历史和发展规律,拓展行星探测数据带来的认识。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北缘,是世界上最高的沙漠(盆地中心平均海拔2800 m)。其寒冷、干旱、强风力作用和高紫外线辐射的地表环境,以及广泛分布的蒸发盐矿床和风成地貌都与火星表面特征极其相似,因而被认为是地球上最大的类火星环境之一。本论文在柴达木盆地西部选取了一套封闭沉积盆地的碳酸盐沉积相(山麓洪积相的碳酸盐结核,滨湖相的碳酸盐鲕粒,湖相-温泉沉积的碳酸盐麻点岩石)作为研究对象。尽管碳酸盐结核和碳酸盐鲕粒是表生环境中常见的碳酸盐沉积相,但干旱环境中碳酸盐结核的矿物学与同位素特征对古气候变化的响应;碳酸盐鲕粒的成因及其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的作用仍需要进一步的阐释。火星上的麻点岩石首见于海盗2号于火星北部平原的着陆点,有关其成因仍有待更加深入的研究。本论文通过对这些碳酸盐样品开展的详细矿物学、沉积学、地球化学和年代学分析,探明了这些碳酸盐沉积相代表的沉积环境与古气候演变特征,通过与火星探测数据的联系,评估了这三种盆地碳酸盐沉积相在火星上记录古气候及古环境演变信息并保存生物标志物的可能性,为火星探测提供了更多的科学依据。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探明了碳酸盐结核圈层结构的成因并探讨其古气候意义25万年前,在柴达木西部的阿尔金山山麓平原,洪水作用形成了文石和碎屑矿物的沉积,随后的干旱气候导致了先期沉积物的开裂,并为接下来10万年间洪水事件沉积的高镁方解石提供了生长核。波动的水化学条件导致碳酸盐出现不同的晶体形态、元素(如锰)含量,以及孔隙度,进而形成特征性的结核圈层结构。同位素分析表明,旷日持久的干旱导致δ13C和δ18O值从结核的核部到边部分别增加了3‰和6‰。Rayleigh分馏模型的结果显示,在结核生长过程中,蒸发导致水体减少了50%的H2O和25%的溶解CO2。以上结果说明,干旱环境中形成的碳酸盐结核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古气候变化指标,这同时可为研究相似沉积环境下的火星盖尔陨石坑结核的形成及其古气候意义提供线索。(2)探究了碳酸盐鲕粒的成因并探讨其天体生物学意义本研究在柴达木盆地西部发现了三个被蒸发盐胶结的碳酸盐鲕粒沉积层,矿物学和年代学分析显示,三个样品分别是:形成于29万年前,在26万年前被石膏胶结的白云石鲕粒;形成于16万年前,在11万年前被石盐胶结的文石鲕粒;以及形成于3万年前,在2万年前被石膏胶结的文石鲕粒。对这些碳酸盐鲕粒的元素分析和稳定碳氧同位素分析揭示了一个干旱的盐湖沉积环境,且该结果不支持鲕粒的生物成因假说。拉曼光谱分析检测到了鲕粒中的有机物:伪枝藻素(蓝细菌光合作用的保护色素)。尽管随着鲕粒年龄的增大,伪枝藻素的保存情况逐渐变差,但至少在29万年内,都能在鲕粒样品中检测到有效的伪枝藻素信号。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尽管鲕粒可能是无机成因的,但蒸发盐胶结的鲕粒具有在极端环境中保存有机物的潜力。在蒸发盐矿床广泛分布的火星表面,鲕粒不仅可以作为潜在的碳储库,而且其中很有可能保存了古代火星生命演化的关键信息,因此在未来的火星探测中应当对此类蒸发盐矿床给予充分的关注。(3)提出碳酸盐麻点岩石的温泉成因并探讨其天体生物学意义柴达木盆地西部发现的碳酸盐麻点岩石在形貌、尺寸以及分布状态上都与火星麻点岩石非常相似。岩石内部一组自生白云石、高岭石、石膏、Opal-A的矿物组合明确地指示了温泉沉积环境的存在。同位素特征显示,这些麻点岩石形成于温泉水与湖水混合的环境中。扫描电镜观察还在这些麻点岩石中发现了自生黄铁矿。硫同位素分析显示,这些黄铁矿是硫酸盐还原菌在大约25°C的环境条件下诱导生成的。类比研究发现,火星上的麻点岩石很可能也是一个古代温泉的遗迹。此外,这些麻点岩石具有在干燥、氧化的表面环境中长期保存生物标志物的潜力,应该被列为火星生命探测的重点关注对象。毫无疑问,古代火星的表面经历过液态水稳定存在的演化阶段。尽管火星古代大气的成分及厚度仍然存在争议,但火星表面的碳酸盐很可能以各种沉积微相的形式存在。这些微相可以封存一定量的大气碳,并且能够记录古气候演变的历史。更为重要的是,如果早期火星出现过生命,这些碳酸盐沉积环境有极大的可能是孕育生命的场所,进而以不同的形式记录下生命信息。在火星全球露头尺度研究尚未实现的今天,这些研究结果对于我们认识火星碳酸盐沉积至关重要,并且可为火星古气候研究和生命探测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张腾[4](2021)在《考虑自转离心力的月球热演化研究》文中认为关于月球热演化的相关研究,可以增加对月球形成过程以及随后的演化趋势的了解,甚至有助于探索月球的起源。对于研究自转离心力对月球热演化的影响,由于月核的大小及组成至今尚不是很明确,所以求解的是月幔区域的温度场,需要参考月核大小这个重要的限制条件,因此本文做了两个方面的研究。(1)利用月球最新高分辨率重力场模型GL1500E的二阶位系数和LLR(月球激光测距)给出的月球天平动参数,考虑月核分层为外核和内核的情况,结合非线性粒子群算法,对月核大小和组成进行了估计。大批量的统计结果表明,大概率分布的外核半径约为469 km,内核半径约为303 km,外核密度约为4613 kg?m-3,内核密度约为7004 kg?m-3,月幔密度约为3340kg?m-3。其非常接近地质研究结果3360 kg?m-3,内外核半径与近期其他研究结果相近,则估算的月核大小与密度组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若月核由纯铁和硫化亚铁组成,研究结果表明月核内核大部分由纯铁组成,外核大部分由硫化亚铁组成。(2)根据月球热演化的控制方程,对其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推导了在二维直角坐标系中的有限元弱解形式,参考得到的月球外核半径,确定研究区域。利用地-月系角动量近似守恒,求得了月球形成初期的自转角速度,并在热演化控制方程中考虑了自转离心效应。结果表明,自转离心效应有助于垂直自转轴的方向产生高温对流柱,而于两极区域产生大幅度的低温对流柱。自转离心效应引起的对流模式,相较于非自转离心效应,能有效地降低月幔温度,且自转离心力越大,效果越明显。所以这一机制有必要在月球热演化中加以考虑。
肖智勇,许志琴[5](2021)在《行星构造:寻求地球演化的踪迹》文中认为地质构造是记录地球内、外动力地质作用过程的标志。和地球相似,太阳系其他天体上也发育丰富的地质构造。以研究天体表面的地质构造及其动力学机制为目的的"行星构造学"是建立在构造地质学、遥感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学等学科基础上的一门新兴前沿学科。由于天体的大小、组分和轨道位置不同,表面构造特征及其形成机制各异。对比研究地球和其他天体上的构造特征,是完善地球动力学的重要途径。水星和月球的热演化轨迹大致相同,内部持续冷却造成全球收缩,表面形成大量的挤压构造,而伸展构造仅局部发育。火星的岩石圈主要通过热传导散热,表面发育大量的挤压构造,且其形成时间可能呈单峰式分布。同时,火星表面的伸展和挤压构造和大火山群紧密相关,表明深部动力过程影响了火星上的区域构造。金星和地球的大小相似,但金星表面的最大年龄远小于地球大陆地壳的平均年龄,~80%的早期地质记录完全被后期的岩浆-构造活动抹去,表面发育大量的火山-深大裂谷系,说明"幔柱"活动对金星的构造演化至关重要,因此热传导可能也是当前金星岩石圈的主要散热方式。以上天体的岩石圈形变均以垂直运动为主。在外太阳系,一些卫星的表壳主要由冰水和其他挥发分组成,有些卫星存在下伏的液态水圈,潮汐作用可能是驱动其构造演化的主要动力。在特殊的应力来源和物质特性的共同作用下,在这些卫星上发育大量的走滑断层和疑似俯冲消减带。行星地质构造从能量和物质属性的角度探究构造运动的物理和化学过程,与地球动力学研究相辅相成,对揭示地球早期动力学过程的关键科学问题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李超[6](2020)在《火星沙丘地貌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空间探测技术的发展,火星探测成为类地行星研究的热点和焦点,极大地推动了多种学科的发展。风沙地貌过程是现代火星最普遍最活跃的地貌过程,蕴含火星地表过程、环境和演化历史的丰富信息。本文着眼于火星沙丘地貌,力图通过系统分析不同环境条件下沙丘地貌的类型、分布、格局和物质组成等特征,揭示沙丘地貌的成因及其对环境的反映。利用覆盖火星全球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支持下,从全球尺度上分析沙丘地貌的分布、形态和光谱特征,探究区域环境与沙丘地貌的相互关系,以挖掘所蕴含的风沙地貌学意义。初步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火星和地球沙丘地貌的形态具有相似性,依据传统沙丘地貌分类的动力——形态原则,共划分两个沙丘级别,15种类型。第一级着眼于动力学因素,包括沙片、穹状沙丘、横向沙丘、线形沙丘、钉状沙丘、格状沙丘、星状沙丘和障碍物沙丘。第二级类型关注形态特征,进一步将横向沙丘分为新月形沙丘、新月形沙丘链和横向沙垄,线形沙丘分为直线形沙垄、塞夫沙丘和耙状线形沙丘,格状沙丘分为方格状沙丘、梯形格状沙丘、鱼鳞状沙丘和蜂窝状沙丘。(2)火星沙丘地貌分布的总体特征是:规模小,分布零散,并且具有显着的空间差异性。沙丘纬度地带性分布规律显着,主要集中在中高纬度地区的低平原、冰原和高地。陨击坑沙丘主要位于30°S以南的高原地区,北半球分布较少。北极奥林匹亚沙漠沙丘密度最高,陨击坑地区普遍较低。(3)火星沙丘类型简单,规模不一,空间组合规律呈现多样性和复杂性。沙丘形态学参数具有较大的离散性,反映了不同空间范围内沙丘规模的差异。火星沙丘类型与形态均比地球沙丘简单,形态参数间的相关关系与其他星球沙丘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在小尺度范围内,各类型沙丘的均匀度,空间组合特征以及沙丘对地形环境的适应性存在巨大差异。在中尺度范围内,各地理单元的沙丘格局呈现环状、离散状和条带状特征。在全球范围内,沙丘格局表现出集中性和离散性特征。(4)火星沙丘沉积物矿物组成比较单一,主要以铁镁质矿物辉石和橄榄石为主,在部分区域分布有水合硫酸盐矿物,黏土矿物含量很少。火星沙丘矿物类型分布呈现出均匀性,但在部分区域又具有特殊性,反映了火星沙源的多样性和局地性特征。(5)在火星干燥寒冷环境下,冰缘地貌和沙丘地貌都与全球冰的空间分布存在良好的一致性。冻融作用在塑造冰缘地貌过程中形成的松散破碎物质,很可能是沙丘形成的主要沙源。进而,建立火星沙丘地貌起源的概念模型:从赫斯伯利亚纪至亚马逊纪早期,分散在火星地表不同区域的水,通过蒸发、升华、大气输送和凝华等作用向两极和高纬度地区聚集,形成了极地冰盖和中高纬度地区的地下浅层冰;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由于气候和气象条件的变化,地表发生冻融作用,驱动了岩石的风化和沉积物的分选,并塑造了大量的冰缘地貌;偶发性的大风事件使沙粒发生跃移运动,形成风沙流,导致了沙粒的进一步分选和堆积;北半球地形平坦开阔,大规模环流运动使得风沙沉积物逐渐汇聚于冰盖边缘,形成沿纬线方向分布的环状沙漠。陨击坑和峡谷中的风沙沉积物,因地形控制而无法进行长距离迁移,形成分散的片状沙地。(6)柴达木盆地与火星博勒拉峡谷线形沙丘形态存在相似性,横向和纵向沙丘在有限空间范围内的共存现象是新月形沙丘向线形沙丘演化的结果,反映了复杂的外部环境。(7)火星和地球沙丘分布的地形特征相似,主要位于地势低洼的平原、撞击坑和峡谷之中。在北极地区,来自中纬度的盛行西风在遭遇巨大的地形障碍后风速降低,在冰盖边缘形成低风能环境,为风沙沉积提供了有利条件。北极冰盖的隆升过程很可能对局地大气环流和沙丘地貌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火星最大的撞击盆地没有形成大规模沙丘地貌表明,现代风沙沉积过程与早期流水作用并没有直接关系。在南半球高原,微弱的风沙过程无法将沉积物长距离搬运形成大规模的沙漠。陨击坑内的沙丘沉积物主要来自于局地,陨击坑之间的物质交换很少。不同陨击坑内的沙丘都具有其各自相对独立的沉积历史和形成年代。火星和地球风沙系统之间存在巨大差异,主要表现在气候环境演变,风沙沉积物来源、沉积物可蚀性和风沙输移能力几个方面。火星沙丘不存在明显的干湿以及活跃和固定的差异,但沙丘的活跃性受到季节性霜冻的影响。现代的火星沙源丰富度很低,原因包括缓慢的风化速率,微弱的风沙输移能力以及有限的风沙活跃时间。气候变化引起的与冰有关的地表过程,会影响沙丘地貌的形成和演化。本文的研究内容能够增加人们对火星沙丘地貌特征的整体认识,并且丰富行星风沙地貌学的研究内容,有利于构建和完善学科知识体系。对火星沙源的探讨将丰富人们对于干燥寒冷环境下松散沉积物的形成机理和迁移方式的认识,并为构建不同地理单元的沉积历史提供线索。同时,针对地球类比研究所开展的野外调查和实验模拟工作,也将丰富地球区域风沙地貌学的研究内容。
陆天启[7](2020)在《月球构造遥感识别及其演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月球地质构造演化是月球演化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我国月球探测的主要任务目标之一。自Apollo时代人类登月至今,月球研究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目前对月球地质构造演化的认识还较为浅薄和零散,尚未形成一套全面的、系统的、科学的月球地质构造演化体系。当今世界,月球的科学价值和战略意义日益突显。对月球地质构造演化的认识不仅有助于了解月球的形成、演化以及与地球的关系,而且对于太阳系的演化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本文通过利用已有的月球遥感探测数据和成果资料深入挖掘月球地质构造信息、解释地质构造现象,构建了一个较为合理的、科学的月球地质构造演化模式。为了确定月球存在的构造类型,基于前人对月球构造的研究,系统地总结了目前已有的月球构造名称。详细地分析了各类构造的定义、形态特征和成因机制,并对其进行了归类。针对构造分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综合考虑月球构造的成因和形态特征,确定了深部断裂、浅层断裂、月堑、皱脊、弯曲月溪、坑底断裂、叶状陡坎、撞击断裂、撞击坑链、火山口、穹窿、质量瘤、撞击坑和撞击盆地共14类构造类型,并建立了相应的构造解译标志。通过利用多源月球遥感数据对各类构造进行解译,并分析其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皱脊、弯曲月溪、月堑、坑底断裂、火山口、穹窿和质量瘤的区域性分布特征明显,而浅层断裂和叶状陡坎表现出全球性分布的特征。月球深部断裂是研究月球早期应力场演化和动力机制的一类重要构造。利用由GRAIL重力数据计算的月球布格重力梯度数据对月球深部断裂进行了全球绘制,共计识别226条。计算了深部断裂的长度和走向等基本参数,断裂总长度为37137 km,平均长度为164 km。统计月球深部断裂在不同范围内的分布情况,表明多数断裂分布在月球的中低纬度地区,且北半球的断裂多于南半球。此外,大型月海集中区所在的纬向带断裂分布最多,断裂经向分布最多的区域为风暴洋的西侧。绘制了全球尺度和不同经纬度带的深部断裂走向玫瑰花图,总体上月球全球尺度上的深部断裂表现出NE-SW和NW-SE的优势走向,不同经度带断裂的优势走向变化不明显,但在纬度带上有显着的变化。南北半球的中纬度带和高纬度带具有相同的优势走向,分别为NE-SW和NW-SE、E-W,在低纬度带的优势走向有所差异,分别是南半球的NE-SW和NW-SE以及北半球的N-S。为了建立基于动力学机制的月球构造分类体系,具体分析了月球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内外动力地质作用的应力来源,以及在不同应力作用下产生的构造类型。月球内动力地质作用构造包括潮汐应力构造(深部断裂)、热应力构造(火山口、穹窿、质量瘤、弯曲月溪、坑底断裂、月堑、皱脊、叶状陡坎)和多应力综合作用构造(浅层断裂)。其中,热应力构造又可进一步划分为热膨胀应力构造(火山口、穹窿、质量瘤、坑底断裂)、热侵蚀应力构造(弯曲月溪)、重力沉降应力构造(月堑)和热收缩应力构造(皱脊、叶状陡坎)。外动力地质作用构造仅有撞击应力构造(撞击坑、撞击盆地、撞击断裂、撞击坑链)。以月球构造的成因和形态为主导因素,兼顾构造的全面性以及构造体系的可扩展性、可操作性原则,建立了基于动力学机制的月球构造分类体系。月陆、月海和南极-艾肯盆地的三元结构是目前对月球全球地质构造格架的认识。新近的多源月球遥感探测数据表明,在三元结构的基础上还可进一步划分出构造单元。使用月球内部的地球物理场以及表面的地球化学成分、地形和主要构造地貌数据,综合反映月球表面和深部主要结构的特征。通过综合分析月球的区域差异性,划分了月球的六大构造单元,分别是北部平原构造单元、巨型月海构造单元、月陆构造单元、月海-月陆过渡构造单元、南部山岭构造单元和南极-艾肯构造单元。不同数据划分的构造单元边界存在差异,表明不同构造单元的边界断裂具有不同的倾向和倾角。通过综合分析月球地质构造和月球构造单元演化过程,将月球地质构造演化模式分为五个阶段:(1)以内动力地质作用为主的月壳固化;(2)以外动力地质作用为主的大型盆地形成;(3)以内动力地质作用为主的月海玄武岩泛滥;(4)以内动力地质作用为主的全球收缩;(5)以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并重的稳定期。不同地质演化阶段由于主导的动力地质作用不同,具有不同的标志性地质事件且形成了独特的构造类型。本研究通过对已有月球构造的特征分析,明确了月球构造的类型。通过对月球深部断裂分布特征和早期应力特征的综合分析,推断潮汐力是月球地质演化早期阶段(45-42亿年前)的全球性应力来源。基于月球构造形成的动力地质作用,建立了月球构造分类体系。在月球地质构造演化的不同阶段,主导的动力地质作用不同,进而形成了不同的构造单元以及不同类型的地质构造。本文构建的月球地质构造演化模式符合月球动力学的演化过程,使得月球地质构造演化的各阶段特征更加清晰。
仝记[8](2020)在《云南西双版纳曼桂陨石的岩石矿物学研究》文中认为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一块降落在我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陨石,已被国际陨石命名委员会命名为曼桂陨石。目前世界上已收集的陨石中,目击降落型陨石相对较为少见。由于新降落,受地球风化较轻,因此,降落型陨石一直是陨石研究的热点。本文使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探针、扫描电镜等科学仪器,对曼桂陨石进行科学研究。岩石结构观察表明,该陨石发生较强的重结晶作用,但保留了残余球粒结构,球粒轮廓已经变得模糊,基质几乎全部发生了重结晶,陨石内次生长石颗粒粗大,广泛分布在球粒内和其他硅酸盐矿物间隙。该陨石的主要矿物组合是橄榄石、低钙辉石、斜长石、铁纹石、镍纹石和陨硫铁等。根据电子探针分析,橄榄石平均成分,Fa值为24.3,低钙辉石平均成分,Fs=20.5,Wo=1.4,Fa和Fs的相对标准偏差(PMD)均小于5,镍纹石中平均Ni含量为22.3wt.%,铁纹石中平均Ni含量为4.93wt.%。在薄片中发现数条冲击熔脉,且在局部发现熔球状陨硫铁集合体,陨石内硅酸盐矿物破碎严重,局部有马赛克消光现象。综合分析,该陨石为普通球粒陨石,化学群为L群,岩石类型为6型,风化程度W1,冲击程度S4。另外,通过对曼桂陨石的熔壳进行研究,分析了曼桂陨石的熔壳特征。该陨石具有完整的熔壳。熔壳具有三层结构,最外层为玻璃质层,中间为部分熔融层,里层为广泛分布枝状富陨硫铁细脉层。观察分析,陨硫铁细脉主要发布在橄榄石中。根据不同矿物膨胀系数比对,作者认为熔壳内陨硫铁细脉的成因是橄榄石易形成脆性断裂,高温融化的陨硫铁熔体渗透充填到橄榄石裂隙所致。此外,对次生熔壳内矿物和陨石内部矿物进行对比研究,经过数据分析得出橄榄石中的FeO、TiO2、MnO含量均有不同程度降低,辉石中的FeO、TiO2、Cr2O3、MnO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这说明熔壳中部分熔融的橄榄石、辉石中发生了高温还原作用。通过和铁纹石共生的镍纹石中心镍含量和镍纹石宽度测量,得出陨石母体冷却速率大于100℃/Ma。结合陨石岩石类型,对曼桂陨石内球粒重结晶进行研究,针对不同的球粒类型分析了球粒的重结晶过程,不同的球粒类型热变质产生的重结晶程度不同。普通球粒陨石作为陨石学研究的基础,尤其是对降落型陨石的详细研究,很可能给我们提供一些新的认识,这对了解太阳系早期的历史和演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侯琨[9](2020)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天体生物学的起源、发展与建制化》文中认为天体生物学是一门伴随着生命起源研究和航天实践而兴起的交叉学科,自20世纪50年代莱德伯格提出地外生物学的概念以来距今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过程。在天体生物学的发展过程中,它广泛吸收了不同学科领域的最新成果,从陨石学、无线电通讯、嗜极生命、遗传学等诸多研究中汲取养分,拓宽了自身的学科范畴。从技术性视角来看,天体生物学的学科发展始终与航天、生命领域的技术进展相一致,它的发展反映出时代的进步。自从美国在20世纪末完成了天体生物学的学科建制化以来,世界各国各地区纷纷成立了隶属本国的专门研究机构来推动学科进展,但我国尚没有这一学科的专门研究机构。本篇博士论文通过回顾天体生物学半个世纪的发展历史,希望能够理清其学术脉络,对于我国学界正确认识该学科、推动本土研究进展有所裨益。第一章主要研究了天体生物学在20世纪50年代得以起源的历史条件,即米勒实验的突破性成果推动了生命起源研究从思辨到实证的转变,第一届国际生命起源大会的召开促进了生命起源研究的制度化、专业化进展。生命起源领域的进展为地外生物学的出现提供了思想基础和人才储备,在莱德伯格的推动下,地外生物学概念被提出,美国国家航天局在科技竞赛的支配思想下也开始投资支持生命起源和地外生物学研究。第二章则考察了生命起源研究之外天体生物学得以成立的另一种学术研究传统——火星生命争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火星运河争论促进了美国国内火星科幻的繁荣,对在20世纪中叶成长起来的一批天文学家产生了深远影响。随着天文学界对太阳系内行星认知的逐渐加深,火星在学理上和文化上都成为了地外生命探测最重要的目标天体。20世纪60-70年代,借着美苏航天竞赛的东风,美国国内地外生物学研究群体参与到了一系列火星探测活动的仪器研发、成果解读中,这一时期也是地外生物学实践的高潮期。但随着海盗号登陆火星表面对与火星生命说的否定性结果,地外生物学逐渐进入低谷。第三章分析了美航局航天实测之外的多学科参与的地外生物学研究,它们的成果为学科复兴埋下了种子。默奇逊陨石中氨基酸以及星际空间中有机分子的发现为业已沉寂的胚种说提供了新的证据;嗜极生命的新的研究进展则加深了学界对于极端环境中生命的认识水平;SETI理论的提出和相关搜索计划的启动则推动了对于地外文明的探测热潮;新的生命起源理论也在遗传学发展的大背景下斩获新生。这些分散的研究成果和发现为地外生物学拓宽了学科边界,成为了天体生物学学科知识的重要来源。第四章总结了20世纪90年代天体生物学完成建制化的过程。ALH84001火星陨石的发现以及激进的解读(即在陨石中存在火星生命遗迹)使得火星生命再次成为全球舆论关注的焦点,政治性力量的站台也为天体生物学复兴奠定了基础。随着美航局天体生物学研究所的成立、专业性学术杂志的发行以及学术教材的编排出版,天体生物学逐步完成了建制化,相较于以往的地外生物学研究,天体生物学不但拓宽了视野,也更加注重下一代学者的培养。第五章关注到新世纪以来天体生物学最重要的研究对象拓展,系外行星的发现和宜居带概念的提出使得科学界对于太阳系之外的行星系统加深了认识,同时对于适合生命产生的环境条件有了新的理解;而太阳系内巨行星卫星系统中,木卫二与土卫六因冰层与大气的存在成为了天体生物学最为关注的新的目标天体。这股向内与向外的目标天体延伸成为了新世纪天体生物学发展的重要标志性成果。第六章针对我国民国时期对于生命起源理论的接受与21世纪以来天体生物学相关知识在中国的传播现状进行了梳理,以试图解释天体生物学在我国的缺位原因,这其中意识形态上认知的差异是关键性因素。可喜的是,进入新世纪,我国学术研究者在《天体生物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成果,逐步进入到该研究领域中,我国进行天体生物学建制化的契机也逐步形成。通过这些分析和讨论,可以看出天体生物学在当代科技史上的重要地位,它始终与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相结合,并且在理论和实践层面推动了当代科技的进步,天体生物学的科学实践还对于人类重新思考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起到了重要作用。天体生物学在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等诸多方面都展示出其深刻的影响。随着新一轮火星探测的热潮,世界各主要大国都出台了各自的航天规划,天体生物学因航天而起,也因航天而兴,我国的航天事业终将建立自己的天体生物学研究体系。本文希望通过对于天体生物学历史的梳理,为天体生物学学科在我国的发展做出贡献。
李守定,吴思源,魏勇,李晓,秦克章,董艳辉,杨蔚,张苏鹏,郑虎,李丽慧,宋玉环,王思敬[10](2019)在《行星地质资源与工程学导论》文中指出行星科学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门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学科,如何利用行星资源、可持续永久开发太空成为行星科学的新兴前沿研究方向。在阿波罗号人类登月50周年之际,世界大国纷纷抢占深空探测的科技制高点,美国宣布重启太空计划,俄罗斯制定了一系列的月球战略,我国也制定了深空科学探测任务规划发展路线图,要达到这些宏伟的深空探测与开发目标,亟待发展行星地质资源与工程学,为太空的可持续永久开发提供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支撑。行星地质资源与工程学是行星地质学的分支,运用行星科学的基础理论,利用行星观测、探测及开发技术方法,研究行星地质资源形成演化规律,查明地质资源的类型、特征、储量和分布规律;进行行星地质资源的地质调查、岩石成分、结构与性能、开发地质条件评价与预测,解决行星工程中的各类地质问题,研发行星开发利用地质工程技术,为行星地质资源开发与人类工程活动提供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方法。行星地质资源与工程学的研究内容通常包括:行星地质资源探测理论与技术、行星地质资源成因演化与评价、行星地质工程。发展行星地质资源与工程学具有重要意义:从行星科学的视角进行研究,促进学科增长与拓展;开发行星地质资源,打破资源束缚,实现太空永久可持续开发;培养学科人才,提升行星地质资源与工程科技水平,为人类移居行星奠定基础。未来行星地质资源与工程学科应加强行星物理学、行星化学和行星地质学的交叉融合及理论应用,发展行星地质勘探方法与智能机器人工程技术,发展高/低温、高/低压、高辐照、低/微重力环境条件下样品采集、加工、多尺度测试分析理论与方法,培养行星地质资源与工程学科人才。
二、类地行星的地质和物理比较与地球有限膨胀演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类地行星的地质和物理比较与地球有限膨胀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1)地球轨道参数在前寒武纪地层中的记录及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地球轨道参数简介 |
2 前寒武纪地球轨道参数的研究进展 |
2.1 地球外动力系统对于地球轨道参数的影响 |
2.1.1 太阳对于地球轨道参数的影响 |
2.1.2 月球对于地球轨道参数的影响 |
2.1.3 小行星碰撞 |
2.1.4 太阳系行星对于地球轨道参数的影响 |
2.2 地球深部系统与地球轨道参数的响应 |
2.3 地球轨道参数对于地球表生系统的影响 |
2.3.1 地球宜居性 |
2.3.2 碳同位素漂移事件 |
2.3.3 条带状铁建造 |
2.3.4 氧化事件 |
2.3.5 冰期事件 |
3 前寒武纪地球轨道参数研究面临的主要挑战和展望 |
(3)柴达木盆地碳酸盐沉积对火星古气候及宜居环境演变的类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火星的基本情况 |
1.1.1 火星的物理特性 |
1.1.2 火星的形成及地质历史 |
1.1.3 火星的表面特征 |
1.2 研究火星的意义 |
1.3 火星水作用历史及探测成果 |
1.3.1 早期火星探测成果 |
1.3.2 寻找火星上的“水” |
1.3.3 火星古可居环境的评估 |
1.4 火星碳酸盐谜团 |
1.4.1 火星大气及气候演变 |
1.4.2 火星大气二氧化碳 |
1.4.3 火星碳酸盐 |
1.4.4 碳酸盐缺失成因假说 |
1.5 选题依据及研究方法 |
1.5.1 选题依据 |
1.5.2 研究手段 |
1.5.3 研究意义 |
1.6 本论文工作量 |
第2章 柴达木盆地作为火星类似环境 |
2.1 比较行星学 |
2.2 火星类似环境的建立 |
2.3 柴达木盆地概况 |
2.3.1 柴达木盆地古湖演化历史 |
2.3.2 柴达木盆地气候特征 |
2.4 柴达木盆地作为火星类似环境 |
2.4.1 沙丘 |
2.4.2 雅丹 |
2.4.3 蒸发多面体 |
2.4.4 冲沟、河谷及冲积扇 |
2.4.5 蒸发盐沉积 |
2.4.6 可居性 |
2.5 柴达木盆地碳酸盐 |
2.5.1 地表分布情况 |
2.5.2 SG-1 钻孔 |
2.6 工作区选择 |
2.7 柴达木盆地野外工作 |
2.7.1 研究区地表特征 |
2.7.2 研究区地表沉积物 |
2.7.3 采样点概况 |
第3章 碳酸盐结核的成因及古气候意义 |
3.1 引言 |
3.2 碳酸盐结核 |
3.2.1 碳酸盐结核的成因 |
3.2.2 碳酸盐结核的形成环境 |
3.3 火星结核 |
3.4 样品及采样点 |
3.4.1 采样点地质背景 |
3.4.2 样品介绍 |
3.5 研究结果 |
3.5.1 岩相学特征 |
3.5.2 矿物学特征 |
3.5.3 X射线荧光面扫描分析 |
3.5.4 年代学及同位素特征 |
3.6 研究意义 |
3.6.1 基于结核矿物学与同位素特征的古气候重建 |
3.6.2 柴达木结核同心环状结构的成因机制 |
3.6.3 对火星结核的启示意义 |
第4章 碳酸盐鲕粒及赋存伪枝藻素的天体生物学意义 |
4.1 引言 |
4.2 碳酸盐鲕粒 |
4.2.1 鲕粒的定义与研究意义 |
4.2.2 鲕粒的成因 |
4.3 样品介绍 |
4.4 鲕粒样品表征结果 |
4.4.1 矿物学特征 |
4.4.2 年代学研究 |
4.4.3 同位素特征 |
4.5 鲕粒中赋存伪枝藻素 |
4.5.1 伪枝藻素 |
4.5.2 伪枝藻素的萃取和鉴定 |
4.6 鲕粒成因探讨 |
4.6.1 鲕粒样品的形成过程 |
4.6.2 鲕粒样品的成因 |
4.7 研究意义 |
第5章 碳酸盐麻点岩石及赋存生物黄铁矿的天体生物学意义 |
5.1 引言 |
5.2 火星麻点岩石 |
5.2.1 海盗2 号 |
5.2.2 火星麻点岩石特征 |
5.2.3 风力作用成因 |
5.2.4 化学物理风化成因 |
5.3 温泉及其天体生物学意义 |
5.3.1 温泉沉积 |
5.3.2 温泉的天体生物学意义 |
5.4 柴达木盆地麻点岩石 |
5.4.1 形态特征 |
5.4.2 矿物学特征 |
5.4.3 同位素特征 |
5.5 麻点岩石中的黄铁矿 |
5.5.1 形貌特征 |
5.5.2 硫同位素特征 |
5.6 研究意义 |
5.6.1 古温泉环境的存在 |
5.6.2 保存生物黄铁矿的意义 |
第6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创新点、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考虑自转离心力的月球热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月球概述 |
1.1.1 月球的表面 |
1.1.2 月球的内部结构 |
1.2 月球热演化的发展 |
1.2.1 阿波罗任务前的月球热演化观点 |
1.2.2 阿波罗任务后的月球热演化观点 |
1.3 月球重力场模型的发展 |
1.4 月球热演化的研究现状 |
1.5 月核大小及其组成的研究现状 |
1.6 文章结构 |
2 基本理论 |
2.1 热对流的控制方程 |
2.1.1 雷诺输运定理 |
2.1.2 质量守恒(连续性方程) |
2.1.3 动量守恒(运动方程) |
2.1.4 能量守恒(热运输方程) |
2.1.5 状态方程和泊松方程 |
2.2 粒子群算法 |
2.2.1 实现粒子群算法的一般流程 |
2.2.2 基本粒子群算法参数分析 |
2.3 Boussinesq近似 |
2.4 无量纲化处理 |
2.4.1 无量纲化的连续性方程 |
2.4.2 无量纲化的运动方程 |
2.4.3 无量纲化的热运输方程 |
2.5 变分法简介 |
2.6 有限元法简介 |
2.6.1 有限元方法原理 |
2.6.2 实现有限元方法的一般流程 |
本章总结 |
3 应用重力场模型 GL1500E 和 LLR 天平动参数估算月核大小 |
3.1 月球的转动惯量 |
3.2 月球内部圈层结构 |
3.3 月核大小的控制方程 |
3.4 基于目标函数的粒子群算法 |
3.5 估算结果与分析 |
本章小结 |
4 自转离心力对月球热演化影响的数值模拟 |
4.1 热产能率 |
4.2 月幔粘滞系数 |
4.3 无量纲化的月球热演化控制方程 |
4.4 热演化控制方程的弱解形式 |
4.5 月球的自转离心力 |
4.5.1 月球的自转角速度 |
4.5.2 自转离心力的计算 |
4.6 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
4.6.1 没有考虑离心力时的数值模拟结果 |
4.6.2 考虑离心力时的数值模拟结果 |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总结 |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5)行星构造:寻求地球演化的踪迹(论文提纲范文)
1 行星地质构造的基本样式 |
1.1 断层 |
1.2 褶皱 |
1.3 节理 |
2 行星地质构造的基本研究方法 |
3 典型天体的构造演化史 |
3.1 月球构造演化简史 |
3.2 金星构造演化简史 |
3.3 火星构造演化简史 |
3.4 木卫二的地质构造 |
4 行星地质构造对地球动力学的指示 |
(6)火星沙丘地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火星沙丘地貌研究进展 |
1.2.1 研究历史 |
1.2.2 主要科学论题和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行文思路和章节内容 |
第2章 火星概况 |
2.1 火星的基本参数 |
2.2 火星的形成与演化 |
2.3 火星地质历史 |
2.4 火星地质与地貌 |
2.5 火星大气与气候 |
2.6 火星地表岩石和矿物特征 |
第3章 火星沙丘地貌的形成条件 |
3.1 火星沉积物特征 |
3.1.1 火星沉积物元素特征 |
3.1.2 火星沉积物矿物组成特征 |
3.1.3 火星沉积物粒度特征 |
3.2 火星风沙沉积物的形成环境 |
3.3 火星风沙边界层特征 |
3.3.1 火星近地层风况特征 |
3.3.2 火星地表风沙流特征 |
第4章 火星沙丘地貌类型与形态 |
4.1 控制沙丘形态的主要因素 |
4.2 地球沙丘地貌的分类 |
4.2.1 基于“自组织过程”的沙丘分类 |
4.2.2 基于植被控制要素的沙丘分类 |
4.2.3 基于地形控制要素的沙丘分类 |
4.3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
4.3.1 研究数据 |
4.3.2 研究方法 |
4.4 火星沙丘地貌分类系统 |
4.5 各类型沙丘地貌的形态特征 |
4.6 小结 |
第5章 火星沙丘地貌分布 |
5.1 研究数据与方法 |
5.1.1 研究数据 |
5.1.2 研究方法 |
5.2 火星沙丘地貌的面积 |
5.3 沙丘地貌的经纬向分布 |
5.4 各类型沙丘地貌的分布 |
5.5 各地貌单元沙丘的分布 |
5.6 陨击坑内沙丘地貌的分布 |
5.7 沙丘地貌密度的空间分布 |
5.8 小结 |
第6章 火星沙丘地貌格局 |
6.1 研究数据与方法 |
6.2 火星沙丘地貌形态的总体特征 |
6.2.1 形态学参数的概率分布 |
6.2.2 形态学参数之间的关系 |
6.3 火星沙丘地貌的空间组合特征 |
6.3.1 小尺度范围沙丘地貌的空间组合特征 |
6.3.2 中尺度范围沙丘地貌的空间组合特征 |
6.3.3 全球尺度范围沙丘地貌的空间组合特征 |
6.4 小结 |
第7章 基于CRISM的火星沙丘沉积物特征分析 |
7.1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
7.1.1 实验数据和处理方法 |
7.1.2 调查区域的选择 |
7.1.3 矿物类型的识别 |
7.2 火星沙丘沉积物光谱特征 |
7.3 火星沙丘矿物类型的全球分布特征 |
7.4 火星沙丘矿物组成对沙源形成的启示 |
7.5 小结 |
第8章 火星沙丘地貌的形成 |
8.1 火星风沙沉积物的来源 |
8.1.1 火星潜在的沙源 |
8.1.2 干燥寒冷环境下沙源的形成 |
8.1.3 火星沙源特征 |
8.2 火星沙丘地貌的起源 |
8.3 各类型沙丘地貌形成和演化过程的推断 |
8.4 小结 |
第9章 柴达木盆地与火星博勒拉峡谷线形沙丘类比研究 |
9.1 研究区概况 |
9.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9.2.1 沙丘形态测量 |
9.2.2 沉积物采集和测量 |
9.2.3 风洞流场模拟实验 |
9.3 沙丘分布与形态特征 |
9.4 沉积物特征 |
9.5 风况和穹状沙丘流场模拟 |
9.6 新月形沙丘向直线形沙垄的演化 |
9.7 关于直线形沙垄形成和演化的探讨 |
9.7.1 控制直线形沙垄形态的主要因素 |
9.7.2 博勒拉峡谷直线形沙垄的形成与演化 |
9.8 小结 |
第10章 火星沙丘地貌对环境的反映 |
10.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10.2 火星沙丘地貌发育的地形环境 |
10.3 火星沙丘地貌发育的风沙环境 |
10.3.1 沙丘地貌对火星风沙系统的反映 |
10.3.2 沙丘地貌对火星风况的反映 |
10.3.3 沙丘地貌对火星沙源丰富度的反映 |
10.4 不同气候环境下的火星沙丘地貌 |
10.5 小结 |
第11章 初步结论与研究展望 |
11.1 初步结论 |
11.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7)月球构造遥感识别及其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科学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月球探索历史回顾 |
1.2.2 月球构造分类研究现状 |
1.2.3 构造单元划分研究现状 |
1.2.4 月球构造演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与论文结构 |
1.4 小结 |
第2章 月球遥感数据 |
2.1 LRO数据 |
2.1.1 LROC影像 |
2.1.2 LOLA地形数据 |
2.2 GRAIL数据 |
2.2.1 月球布格重力异常数据 |
2.2.2 月壳厚度数据 |
2.3 Lunar Prospector数据 |
2.4 小结 |
第3章 月球构造遥感识别与特征分析 |
3.1 月球遥感图像处理 |
3.2 构造类型特征分析 |
3.3 月球构造解译标志 |
3.3.1 线状构造 |
3.3.2 环形构造 |
3.4 月球构造分布特征 |
3.4.1 线状构造 |
3.4.2 环形构造 |
3.5 小结 |
第4章 月球深部断裂重力提取及空间分布 |
4.1 GRAIL重力数据处理 |
4.2 深部断裂解译标志及其特征参数计算 |
4.3 空间分布特征 |
4.3.1 长度分布特征 |
4.3.2 走向分布特征 |
4.4 小结 |
第5章 月球构造应力分析与分类体系建立 |
5.1 深部断裂应力源分析 |
5.1.1 潮汐应力 |
5.1.2 热膨胀应力 |
5.2 内动力地质作用构造 |
5.2.1 潮汐应力作用构造 |
5.2.2 热应力作用构造 |
5.2.3 多应力综合作用构造 |
5.3 外动力地质作用构造 |
5.4 月球构造分类体系 |
5.4.1 月球构造分类体系建立原则 |
5.4.2 月球构造分类体系 |
5.5 小结 |
第6章 月球构造单元划分 |
6.1 镁指数计算与数据处理 |
6.1.1 月球镁指数计算 |
6.1.2 数据处理 |
6.2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构造单元划分 |
6.2.1 基于地球物理特征的月球构造单元 |
6.2.2 基于地球化学特征的月球构造单元 |
6.2.3 基于地形和构造特征的月球构造单元 |
6.2.4 基于融合图像特征的月球构造单元 |
6.3 月球构造单元特征分析 |
6.3.1 构造单元区域特征 |
6.3.2 构造单元边界差异 |
6.4 小结 |
第7章 月球地质构造演化模式 |
7.1 月壳固化(4.50-4.23 Ga)的内动力地质作用阶段 |
7.2 大型盆地形成(4.23-3.80 Ga)的外动力地质作用阶段 |
7.3 玄武岩泛滥(3.80-3.60 Ga)的内动力地质作用阶段 |
7.4 全球收缩(3.60-3.16 Ga)的内动力地质作用阶段 |
7.5 全球稳定(3.16 Ga至今)的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并重阶段 |
7.6 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工作与结论 |
8.2 论文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8)云南西双版纳曼桂陨石的岩石矿物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陨石的研究意义 |
1.2 陨石的研究历史 |
1.3 球粒陨石分类研究 |
1.3.1 球粒陨石化学群的研究 |
1.3.2 球粒陨石岩石类型的研究 |
1.3.3 球粒陨石冲击变质特征的和风化程度 |
1.4 球粒陨石研究现状和热点领域 |
1.4.1 球粒陨石母体起源研究 |
1.4.2 普通球粒陨石冲击变质特征的新研究 |
1.4.3 普通球粒陨石热变质的研究 |
1.4.4 小行星撞击地球 |
1.4.5 球粒陨石中有机质的研究 |
1.4.6 球粒陨石中挥发分的研究 |
1.5 普通球粒陨石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
1.5.1 普通球粒陨石的热历史及后期重结晶 |
1.5.2 普通球粒陨石岩石类型划分的一些问题 |
1.5.3 降落陨石的熔壳研究及存在问题 |
1.6 研究目的及方法 |
1.7 工作情况总结 |
第二章 曼桂陨石雨降落情况 |
2.1 曼桂陨石雨的降落 |
2.2 降落地的地理环境 |
2.3 降落陨石的收集 |
第三章 岩石矿物学特征 |
3.1 岩石学特征 |
3.1.1 球粒 |
3.1.2 基质 |
3.1.3 FeNi金属及硫化物 |
3.2 矿物学特征 |
3.3 陨石熔壳特征 |
3.4 陨石冲击特征 |
3.5 陨石风化程度 |
第四章 曼桂陨石化学特征 |
4.1 主要硅酸盐化学成分特征 |
4.2 金属化学成分特征 |
第五章 讨论 |
5.1 曼桂陨石降落事件 |
5.2 曼桂陨石的陨石类型划分 |
5.2.1 曼桂陨石的化学群划分 |
5.2.2 岩石类型划分 |
5.3 曼桂陨石的冲击特征和热变质特征 |
5.3.1 曼桂陨石冲击特征 |
5.3.2 陨石热变质特征 |
5.4 曼桂陨石熔壳特征研究 |
5.4.1 熔壳的分层结构 |
5.4.2 熔壳枝状富陨硫铁脉的成因 |
第六章 主要结论及下一步工作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下一步工作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20世纪50年代以来天体生物学的起源、发展与建制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问题缘起与选题意义 |
前人研究综述 |
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
创新点与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一章 地外生物学的兴起——20 世纪50 年代的科学变革 |
1.1 米勒实验与生命起源理论的范式转变 |
1.1.1 米勒实验的历史过程 |
1.1.2 米勒实验引发的科学争议 |
1.1.3 米勒实验的社会影响 |
1.1.4 米勒实验的意义探讨 |
1.2 国际生命起源大会与生命起源研究的组织更新 |
1.2.1 国际生命起源大会的历史背景 |
1.2.2 首届国际生命起源大会概况 |
1.2.3 生命起源大会的制度化与学科发展 |
1.3 地外生物学——航天竞赛与行星免疫 |
1.3.1 人造地球卫星1 号带来的冲击 |
1.3.2 莱德伯格关于太空探测的思考:行星免疫学 |
1.3.3 地外生物学的提出及内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美国火星生命探测——20 世纪60-70 年代的地外生物学实践 |
2.1 火星生命的历史渊源 |
2.1.1 月亮骗局 |
2.1.2 火星运河与火星科幻 |
2.1.3 新技术与新证据 |
2.2 水手4 号——火星生命探测争论及影响 |
2.2.1 火星生命探测的历史背景 |
2.2.2 三次研讨会与逐步推进的火星生命探测计划 |
2.2.3 学术争议:科学界的反对方 |
2.2.4 水手4 号探测结果与争议 |
2.3 海盗计划与地外生物学的沉寂 |
2.3.1 地外生命探测仪器的研制 |
2.3.2 海盗计划的实施与生物实验结果 |
2.3.3 生物解释与化学解释的争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航天实测之外的地外生物学研究——20 世纪60-80 年代的多学科参与 |
3.1 默奇逊陨石与星际分子——地外有机物与天地统一性 |
3.1.1 默奇逊陨石的发现与解读 |
3.1.2 星际有机分子的确认 |
3.2 嗜极生命——原始生命研究的突破性进展 |
3.2.1 沃尔夫阱与南极生物 |
3.2.2 海底热液喷口的古细菌 |
3.3 搜寻地外文明计划——理论与实践 |
3.3.1 SETI的理论基础 |
3.3.2 SETI的初期实践 |
3.4 类蛋白质微球到RNA世界——代谢优先到遗传优先 |
3.4.1 福克斯的类蛋白质微球学说 |
3.4.2 RNA世界假说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天体生物学的复兴与建制化——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的学科建设 |
4.1 陨石背后的科学与政治 |
4.1.1 火星陨石的发现和确认 |
4.1.2 ALH84001 的解读与争议 |
4.1.3 火星政策转向——陨石解读背后的政治因素 |
4.2 美航局天体生物学研究所的创立与发展 |
4.2.1 天体生物学的名称来源与学科范畴 |
4.2.2 美航局天体生物学研究所的创立 |
4.2.3 天体生物学研究所的发展与成果 |
4.3 学术刊物与学科教材——科研与教育的主阵地 |
4.3.1 《天体生物学》的10 年计量分析(2001-2010) |
4.3.2 天体生物学学科教材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外行星与系内新目标——21 世纪新研究动向 |
5.1 系外行星与宜居带——宇宙微观结构再认识 |
5.1.1 系外行星的发现 |
5.1.2 系外行星的搜寻及特征 |
5.1.3 宜居带的定义与意义 |
5.2 欧罗巴与泰坦——巨行星卫星的宜居性 |
5.2.1 先驱者号、旅行者号与外太阳系探测 |
5.2.2 欧罗巴与泰坦的宜居性——新证据与新方向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天体生物学相关知识在中国的传播 |
6.1 20 世纪上半叶生命起源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 |
6.1.1 随《字林西报》传入中国的生命起源知识 |
6.1.2 中国学者主动翻译、引进的生命起源学说 |
6.1.3 生命起源传播影响——以罗广庭事件和奥巴林学说为例 |
6.2 天体生物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 |
6.2.1 新媒体中的天体生物学 |
6.2.2 通过翻译引入的学术与科普作品 |
6.2.3 本土天体生物学研究与航天战略演变 |
第七章 结语 |
天体生物学兴起的两股历史传统 |
天体生物学发展的历史脉络 |
天体生物学的发展逻辑 |
天体生物学的意义探讨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词 |
(10)行星地质资源与工程学导论(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行星形成演化与地质特征 |
1.1 行星形成演化及圈层结构 |
1.2 行星地质作用 |
1.3 行星岩性特征 |
2 行星地质资源 |
2.1 行星水资源 |
2.2 行星矿产资源 |
2.3 行星能源 |
2.4 行星景观资源 |
3 行星地质工程 |
3.1 行星工程地质体物理力学特性 |
3.2 行星地质灾害 |
4 行星地质资源与工程学研究趋势 |
4.1 行星地质资源与工程面临的挑战 |
4.2 行星地质资源与工程学研究趋势 |
5 主要结论 |
四、类地行星的地质和物理比较与地球有限膨胀演化(论文参考文献)
- [1]地球轨道参数在前寒武纪地层中的记录及研究进展[J]. 马晴,周瑶琪,曹梦春,尹兴城. 地质论评, 2022
- [2]行星形成理论模型及行星分类[J]. 蒋效铭,朱宗宏,HE Ruogu. 天文学进展, 2021(04)
- [3]柴达木盆地碳酸盐沉积对火星古气候及宜居环境演变的类比研究[D]. 孙宇.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1
- [4]考虑自转离心力的月球热演化研究[D]. 张腾.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0)
- [5]行星构造:寻求地球演化的踪迹[J]. 肖智勇,许志琴. 地质学报, 2021(01)
- [6]火星沙丘地貌研究[D]. 李超. 陕西师范大学, 2020(02)
- [7]月球构造遥感识别及其演化研究[D]. 陆天启. 吉林大学, 2020(08)
- [8]云南西双版纳曼桂陨石的岩石矿物学研究[D]. 仝记. 桂林理工大学, 2020(01)
- [9]20世纪50年代以来天体生物学的起源、发展与建制化[D]. 侯琨.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10]行星地质资源与工程学导论[J]. 李守定,吴思源,魏勇,李晓,秦克章,董艳辉,杨蔚,张苏鹏,郑虎,李丽慧,宋玉环,王思敬. 工程地质学报,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