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组分过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过冷,组分,净化剂,合金,晶体,工质,物理。
组分过冷论文文献综述
韩建超[1](2016)在《防止重掺砷CZ单晶硅组分过冷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探讨组分过冷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针对重掺砷CZ单晶硅的生长,理论计算了防止组分过冷时固液界面处晶体温度梯度GS的临界值为51.32~33.10 K/cm.以此为依据,设计了具有较大温度梯度的18寸(60 cm)晶体生长热场,以数值模拟的方法,给出了固液界面处晶体的温度梯度GS的模拟值为54.68~38.14 K/cm.在晶体等径生长的各个阶段,固液界面处晶体的温度梯度GS的模拟值均在防止组分过冷的临界值之上,可以有效避免晶体生长过程中组分过冷的发生,并利用实际晶体生长试验的结果验证了以上分析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上海有色金属》期刊2016年01期)
宋国胜,胡松青,李琳[2](2009)在《功率超声对小麦面粉可溶性组分形成溶液过冷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自行设计的超声辅助冷冻循环系统,研究了频率为25kHz、不同电功率的超声对小麦面粉可溶性组分形成溶液过冷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功率超声能显着地降低小麦面粉可溶性组分形成溶液中冰结晶的过冷度,促进冰晶晶核的形成。随着超声电功率逐渐增加,小麦面粉可溶性组分形成溶液过冷度逐渐减小,即成核温度随着超声电功率的增加而增加。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超声强化食品冷冻过程中,溶解有多种无机与有机化合物的食品复杂溶液的冰结晶机理。(本文来源于《声学技术》期刊2009年02期)
李建立,孙晶,曾繁明,万玉春,张亮[3](2007)在《Nd:GGG晶体生长及组分过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提拉法生长了Nd:GGG晶体,对晶体组分过冷产生机理进行了研究。扫描电镜及其能谱分析结果表明组分过冷在晶体中产生了空洞,不同部位空洞中的成分分别为Gd4Ga2O9、Gd3GaO6和GdGaO3,观察了因组分过冷产生的位错,并讨论了克服组分过冷的措施。(本文来源于《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期刊2007年03期)
龙慧芳,丁国良,吴志刚[4](2006)在《单组分制冷剂过冷区热力性质的快速计算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隐式拟合显式计算方法,以REFPROP6.01的计算结果作为数据源,对R22,R134a,R125和R32四种单组分制冷剂的过冷区热力特性在饱和温度为-60~80℃(R125为-60~60℃,R32为-60~70℃),过冷度为0~20℃的数据范围内作了拟合,给出了单组分制冷剂过冷区热力特性的快速计算方法。该方法能够保证制冷剂热力性质计算的可逆性,同时由于不存在迭代,保证了热力性质计算的高速性和绝对稳定性。并对所得到的快速计算公式的计算结果和计算速度与REFPROP 6.01相应公式的计算结果和计算速度作了比较。对比结果显示,计算速度比REFPROP 6.01提高2个数量级,且能保证最大偏差在0.796%之内,而平均偏差在0.0706%之内。(本文来源于《流体机械》期刊2006年05期)
郑燕青,施尔畏,王绍华,陈辉,卢网平[5](2005)在《近化学计量比铌酸锂晶体组分过冷与临界生长速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用双坩埚提拉法生长近化学计量比LiNbO3晶体的过程中观察到了组分过冷的实验数据,同时根据Tiller-Chalmers稳定性判据公式半定量计算了近化学计量比LiNbO3晶体临界生长速率的理值,得到一般电阻加热双坩埚提拉法生长近化学计量比LiNbO3晶体的临界生长速率为0.1mm/h数量级。通过临界生长速率解释了一系列晶体生长的实验结果。提出了一些工艺措施来避免组分过冷,根据这些工艺获得了无包裹体的近化学计量比LiNbO3晶体。(本文来源于《人工晶体学报》期刊2005年04期)
钟真武,罗军,范世[6](2000)在《GdCOB晶体下降法生长中的组分过冷》一文中研究指出GdCa4O(BO3 ) 3 晶体 (GdCOB)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型倍频材料 ,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 ,同时通过稀土元素间的置换和掺杂 ,又可衍生出一系列自倍频 ,叁倍频晶体材料。对该系列晶体的研究已受到关注。我们用改进的Bridgman法首次进行了GdCOB晶体生长研究 ,本文对在生长过程中易产生的组分过冷现象进行了观察分析 ,并提出了减少和克服过冷现象的措施。组分过冷会造成严重的包裹。在平行生长方向的组分过冷层内 ,由于温度波动 ,使沟槽内因凝固点降低而保持液态的熔质封闭在晶体中 ,形成大量管状熔质尾迹 ,造成晶体失透。固液界面上可观察到明显的胞状组织。造成组分过冷的原因 ,一是由于硼酸盐体系熔体固有的高粘度 ,以及Bridgman法中熔体自然对流的特征 ,导致生长界面边界层厚度较大 ,保持组分的均匀性要相对困难 ;二是由于原料吸潮导致的配料偏差 ,以及烧料过程中B2 O3 的挥发 ,造成组分的严重偏离。另外 ,生长体系的温度波动 ,更加破坏了生长界面的稳定性。为提高界面的稳定性 ,消除组分过冷 ,在生长过程中采取了以下措施 :提高原料配比的精确度 ;提高生长界面附近的纵向温度梯度 ,为此需提高熔体温度 ,使原料在高于熔点 1 0 0℃下过熔并保温足够长的时间 ;适当降低生长速率 ;精确控温 ,减小生长体系的温?(本文来源于《人工晶体学报》期刊2000年S1期)
郭学锋,杨根仓[7](2000)在《玻璃净化剂组分对Cu_(50)Ni_(50)合金熔体过冷度稳定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高真空下 ,研究了净化剂B2 O3,79%SiO2 + 1 2 .5%B2 O3+ 2 .2 %Al2 O3+ 0 .6%CaO + 5.7%Na2 O(简写为Na Ca Al B Si)和 50 %Na Ca Al B Si+ 50 %Na2 B7O4对Cu50 Ni50 合金熔体在循环过热过程中的过冷度及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B2 O3的净化过程为纯物理净化 ,合金熔体在循环过热过程中不能获得稳定的深过冷 ;Na Ca Al B Si玻璃的净化过程为物理 -化学复合净化 ,但由于该净化剂粘度大 ,在循环过热的冷却过程中因发生合金熔体与净化剂分离 ,使合金熔体表面氧化 ,导致合金熔体同样不能获得稳定深过冷 ;50 %Na Ca Al B Si+ 50 %Na2 B7O4玻璃的净化过程为物理 -化学复合净化 ,该净化剂粘度适中 ,合金熔体在循环过热过程中可以获得稳定深过冷。(本文来源于《中国有色金属学报》期刊2000年01期)
郭学峰,杨根仓,邢建东[8](1999)在《玻璃组分与Cu-Ni熔体过冷稳定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高真空下,研究了50 % (79 % Si O2 + 12 .5 % B2 O3 + 2 .2 % Al2 O3 + 0 .6 % Ca O + 5 .7 % Na2 O) ( 简写为 Na Ca Al B Si) + 50 % ( Na2 B7 O4) 对 Cu50 Ni50 和 Cu70 Ni30 合金熔体循环过热过程中过冷度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50 %( Na Ca Al B Si) + 50 % ( Na2 B7 O4) 玻璃对合金熔体的净化过程为物理—化学复合净化, 且在( Na Ca Al B Si) 净化剂中加入( Na2 B7 O4) 玻璃形成的净化剂粘度适中,因此合金熔体在2 ~5 次循环过热过程中可以获得稳定深过冷。(本文来源于《铸造技术》期刊1999年05期)
周金城[9](1990)在《酸性岩浆结晶中的“组分过冷”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浙江、福建、江西及湖南—广东交界处的中生代火山岩区,分布一种具特殊结构的流纹质、流纹英安质火山-侵入岩。这种岩石里的钾长石晶屑周围发育一种特殊的生长边,作者等曾称其为“珠边”。“珠边”范围内的主晶仍是钾长石,其中的嵌晶是石英。“珠边”内的石英靠内侧颗粒细,靠外侧的颗粒粗。在斜长石、角闪石、黑云母的周围有时也会(本文来源于《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期刊1990年02期)
戴本诗[10](1988)在《掺稀土LiYF_4的组分与过冷度》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用差热分析方法和成分化学分析法研究了掺稀土 LiYF_4的组分和过冷度的关系。对无掺杂和掺 Nd 的 LiYF_4晶体,掺 Nd,Ho,Er,Tm 的 LiYF_4熔体以及含过量 LiF 的LiYF_4熔体,进行了差热分析。结果显示:无掺杂 LiYF_4晶体呈单峰熔化和固化。过冷度为(本文来源于《人工晶体》期刊1988年Z1期)
组分过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应用自行设计的超声辅助冷冻循环系统,研究了频率为25kHz、不同电功率的超声对小麦面粉可溶性组分形成溶液过冷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功率超声能显着地降低小麦面粉可溶性组分形成溶液中冰结晶的过冷度,促进冰晶晶核的形成。随着超声电功率逐渐增加,小麦面粉可溶性组分形成溶液过冷度逐渐减小,即成核温度随着超声电功率的增加而增加。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超声强化食品冷冻过程中,溶解有多种无机与有机化合物的食品复杂溶液的冰结晶机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组分过冷论文参考文献
[1].韩建超.防止重掺砷CZ单晶硅组分过冷的探讨[J].上海有色金属.2016
[2].宋国胜,胡松青,李琳.功率超声对小麦面粉可溶性组分形成溶液过冷度的影响[J].声学技术.2009
[3].李建立,孙晶,曾繁明,万玉春,张亮.Nd:GGG晶体生长及组分过冷研究[J].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2007
[4].龙慧芳,丁国良,吴志刚.单组分制冷剂过冷区热力性质的快速计算方法[J].流体机械.2006
[5].郑燕青,施尔畏,王绍华,陈辉,卢网平.近化学计量比铌酸锂晶体组分过冷与临界生长速率研究[J].人工晶体学报.2005
[6].钟真武,罗军,范世.GdCOB晶体下降法生长中的组分过冷[J].人工晶体学报.2000
[7].郭学锋,杨根仓.玻璃净化剂组分对Cu_(50)Ni_(50)合金熔体过冷度稳定性的影响[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0
[8].郭学峰,杨根仓,邢建东.玻璃组分与Cu-Ni熔体过冷稳定性[J].铸造技术.1999
[9].周金城.酸性岩浆结晶中的“组分过冷”现象[J].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1990
[10].戴本诗.掺稀土LiYF_4的组分与过冷度[J].人工晶体.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