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青枯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烟草,生物防治,抗性,群落,番茄,砧木,噬菌体。
青枯病论文文献综述
李信申,黄小梅,魏林根,肖运萍,黄瑞荣[1](2019)在《芝麻青枯病发生特点及药剂防治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芝麻青枯病,制约我国南方芝麻生产。为制定精准的药剂防治技术,在江西省南昌县连续4年建立病害观察圃,研究病害发生特点,选择芝麻连作田块,研究用药适期和筛选药剂。结果发现,芝麻青枯病多于现蕾期前后开始发病,初花期病情指数增长率均最为急剧;芝麻定苗时进行药剂喷淋护根,初花始期及其后10d左右再各喷施药剂1次为最佳防治适期300 g ai/hm2的20%噻菌铜对芝麻青枯病的防治效果达71.11%和74.25%,增产率33.95%~36.73%。2017-2018年试验结果显示,20%噻菌铜(300 g ai/hm2)、20%噻唑锌(300 g ai/hm2)和3%中生菌素(22.5 g ai/hm2)对青枯病的防效范围为70.02%~75.23%;芝麻增产范围为32.14%~35.63%,3种药剂的防效和增产幅度差异均不显着。(本文来源于《中国油料作物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金凤,许天颖[2](2019)在《土壤噬菌体组合能显着抑制青枯病》一文中研究指出科技日报南京12月3日电(金凤 通讯员许天颖)土壤“病”了,给作物供应再多养分也没有用。近年来,土壤微生态失衡成为农业资源与环境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沈其荣教授团队3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生物技术》发表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土(本文来源于《科技日报》期刊2019-12-04)
[3](2019)在《花生青枯病防治要点》一文中研究指出花生青枯病在花生各生育期都能发生,以花期发病最多。病株最初表现萎蔫,早晨延迟开叶,午后提前合叶;自上而下凋萎,先主茎后侧枝枯死,根瘤墨绿色。青枯病菌在土壤中越冬,第2年从花生根部伤口或自然孔口侵入。当日平均气温稳定在20℃以上,5厘米地温稳定在25℃以上6~8天,田间花生植株(本文来源于《农家致富》期刊2019年22期)
[4](2019)在《茄子青枯病抗性调控机制研究取得新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2019年10月,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曹必好教授团队和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田时炳研究团队合作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上发表题为"The eggplant transcription factor MYB44 enhances resistance to bacterial wilt by activating the expression of spermidine synthase"的研究论文。青枯病(Bacterial wilt)由细菌青枯假单胞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侵染引起,是我国乃至世界上重要的土传性细(本文来源于《中国蔬菜》期刊2019年11期)
韩松庭,丁伟[5](2019)在《烟草青枯病的化学防治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烟草青枯病是由茄科雷尔氏菌引起的细菌性土传病害,自首次在我国报道以来,其发生范围和为害程度就在不断蔓延和加重,每年给烟草行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世界范围内尚无特效的化学药剂可以进行治疗.但诸多研究表明,前期及时的化学药剂处理、熏蒸处理、诱抗剂处理均可有效预防烟草青枯病的发生和发展,降低经济损失.我国有关烟草青枯病化学防治的研究十分有限,而化学防治是保障烟草健康和烟叶生产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文对我国烟草青枯病化学防治的药剂、影响防效的因素以及采用土壤熏蒸消毒和诱抗剂防治烟草青枯病的进展进行了系统整理和总结,并对烟草青枯病的化学防治前景进行了展望,希望能为今后烟草青枯病及时有效地防控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植物医生》期刊2019年05期)
朱洪江,王勇,刘东阳,江连强,黎昌明[6](2019)在《哈茨木霉对烟草青枯病田间控制效果及生物学性状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我国西南烟区烟草青枯病愈发严重的问题,选取了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tlis)和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3种生防菌剂,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探究3种生防菌剂对青枯病的田间控制效果及烟草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地衣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相比,哈茨木霉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控效果较好,在团棵期、旺长期和打顶期的相对防治效果分别可达66.7%、62.5%和56.8%.另外,3种生防菌剂对烤烟前期株高和茎叶的生长均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本研究为生物防治方法在烟草上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植物医生》期刊2019年05期)
李涛,宫超,衡周,孙保娟,黎振兴[7](2019)在《茄子青枯病抗性遗传分析及基于Super-BSA的QTL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由演化Ⅰ型茄科雷尔氏菌(Ralstoniasolanacearum)引起的茄子青枯病是中国南方地区茄子生产的毁灭性病害,此病危害严重时经济损失高达50%~60%,严重阻碍了茄子产业的发展。以感病自交系‘51193’为母本(P1),抗病自交系‘06112’为父本(P2),杂交获得F1,F1自交获得F2群体,利用6世代群体P1、P2、BC1P1、BC1P2、F1、F2群体(320株)采用伤根灌根法接种(菌株为演化Ⅰ型GMI1000、SG-2、LZ-3、DG-2)5片叶的茄子植株,于接种后7、14、21、28和35 d时按照1~5级分级调查发病情况,统计发病率。接种28 d后抗病自交系‘06112’发病率为4%,感病自交系‘51193’为95.24%。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联合分析方法,开展青枯病抗性遗传分析。结果表明,以‘06112’为抗源的青枯病抗性由2对主效基因控制,符合"加性—显性"效应模型,以加性效应为主。对F2群体320株中抗、感极端池各35株开展Super-BSA测序的QTL定位,共获得8个QTL位点,在染色体2和3有两个抗病位点,染色体4、6、9、10各有1个抗病位点,其中EBWR2和EBWR9为主效QTL位点。分析发现,EBWR2b位于69.766~76.262 cM之间,且利用前期课题组开发的AFLP抗病标记E13M10,经Blast和标记分析,发现其序列位于2号染色体74.76cM区域内。通过茄子抗、感病亲本自交系转录组分析,第2号染色体在该QTL区间内含有398个基因,剔除52个所有组织和青枯菌处理未响应基因,剩余346个基因。进一步分析发现该QTL区间内含有8个基因的NBS-LRR和RLK串联区,及WRKY、AT-Hook、NAC等转录因子和蛋白。本研究的结果为进一步揭示茄子抗青枯病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将为茄子青枯病抗性的遗传改良提供基因材料。(本文来源于《中国园艺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暨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0-21)
宫超,李涛,黎振兴,衡周,李植良[8](2019)在《健康的与感染青枯病的番茄砧木根际细菌群落结构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细菌性青枯病(Bacterial wilt)由茄科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侵染引起,是一种毁灭性土传细菌病害。青枯菌可从植物根部或茎基部侵入植株导管系统,通过增殖和一系列生化活动堵塞或损坏寄主维管束输导组织,造成植物维管束萎蔫、坏死、甚至整株死亡。目前,随着北方温室大棚面积和复种指数的增加,青枯病已成为中国番茄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番茄抗青枯病机制及防治研究是当今世界上植物抗病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研究表明植物免疫系统和根际微生物之间相互影响,根际微生物参与了植物的抗病过程,抗病植株根际微生物群落中的益生菌对植物生长和生物学功能的发挥具有重要作用。土壤微生态平衡和微生物多样性是抑制植物土传病害的必要条件。本研究中以自然条件下两种番茄嫁接砧木品种‘托鲁巴姆’和‘新星101’健康与感染青枯病植株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为切入点,采集果实形成期根际土壤样品,通过16SrRNA高通量测序分析比较发现,两个砧木品种健康与感染青枯病植株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存在显着差异,主要表现为,在门的水平上Chloroflexi,Planctomycetes,Cyanobacteria,Nitrospirae的相对丰度,健康植株根际土壤显着高于感染青枯病植株根际土壤;相对于感染青枯病植株根际土壤样品,Flavisolibacter、RB41、Nitrospira等属细菌在健康植株根际富集,在差异显着的属中Flavisolibacter相对丰度最高。PCoA分析表明同一个品种健康与感染青枯病植株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差异较大,品种间细菌群落结构也存在一定差异。另外,两个品种健康植株根际土壤样品Chao1值和Shannon指数均显着高于发病植株根际土壤样品,说明健康植株根际细菌群落的结构组成多样性较高。番茄砧木根际细菌群落结构的改变可能与对青枯病抗性的提高有密切联系。本研究为进一步挖掘番茄青枯病抗性相关根际微生物及其诱导番茄青枯病抗性机制的解析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园艺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暨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0-21)
郑雪芳,刘波,朱育菁,王阶平,张海峰[9](2019)在《整合微生物组菌剂对番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及其对青枯病的防治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整合微生物组菌剂是利用微生物发酵床作为发酵槽,通过二次好氧发酵生产含有多个功能微生物组的一种新型土壤连作障碍修复剂。本研究采用室内培养皿法,研究整合微生物组菌剂不同浸提液体浓度对番茄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整合微生物组菌剂浸提液的100倍稀释液处理的番茄种子发芽指数(36.75)和种子活力指数(106.07)均显着高于无菌水对照(发芽指数33.98,种子活力指数65.26);整合微生物组菌剂浸提液的稀释倍数低于50倍会抑制番茄种子萌发,其发芽率、发芽指数和种子活力指数均显着低于无菌水对照。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添加量整合微生物组菌剂对番茄植株生长及青枯病害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低浓度整合微生物组菌剂(添加量为小于60%)会促进番茄植株生长,而高浓度整合生物组菌剂(添加量大于80%)抑制番茄植株生长;添加量为40%,其促长效果最好,植株的株高、茎粗和根长分别比对照增加13.77%、26.00%和79.51%,其根系活力31.15μg/(g·h),也显着高于对照组24.72μg/(g·h);整合微生物组菌剂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治效果随添加量增大而增加,添加量大等于40%,其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治效果均大于65%,添加量为100%的防治效果最好,为77.37%。综合促长效果、青枯病的防治效果及成本,建议整合微生物组菌剂使用剂量为添加量40%。(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张恒,李金星,陈思颖,丁海霞,余水[10](2019)在《烟草黑胫病与青枯病生防芽孢杆菌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烟草黑胫病与青枯病是贵州省黔西南州安龙县烤烟上主要根茎病害。为筛选防治烟草黑胫病与青枯病的芽孢杆菌,从安龙县烟草黑胫病与青枯病混合发生地块采集健康烟株根际土壤,分离到根际芽孢杆菌662株。采用平板对峙法筛选同时拮抗这2种病菌的芽孢杆菌。结果表明,2株芽孢杆菌具明显拮抗烟草黑胫病菌(Phytophthora nicotianae)与青枯病菌(Ralatonia solanacearum)的能力,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测定及分子生物学鉴定,2株芽孢杆菌均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本研究为贵州烟草生防制剂的研发打下基础。(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青枯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科技日报南京12月3日电(金凤 通讯员许天颖)土壤“病”了,给作物供应再多养分也没有用。近年来,土壤微生态失衡成为农业资源与环境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沈其荣教授团队3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生物技术》发表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青枯病论文参考文献
[1].李信申,黄小梅,魏林根,肖运萍,黄瑞荣.芝麻青枯病发生特点及药剂防治技术[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9
[2].金凤,许天颖.土壤噬菌体组合能显着抑制青枯病[N].科技日报.2019
[3]..花生青枯病防治要点[J].农家致富.2019
[4]..茄子青枯病抗性调控机制研究取得新进展[J].中国蔬菜.2019
[5].韩松庭,丁伟.烟草青枯病的化学防治研究进展[J].植物医生.2019
[6].朱洪江,王勇,刘东阳,江连强,黎昌明.哈茨木霉对烟草青枯病田间控制效果及生物学性状的影响[J].植物医生.2019
[7].李涛,宫超,衡周,孙保娟,黎振兴.茄子青枯病抗性遗传分析及基于Super-BSA的QTL定位[C].中国园艺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暨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摘要集.2019
[8].宫超,李涛,黎振兴,衡周,李植良.健康的与感染青枯病的番茄砧木根际细菌群落结构特征[C].中国园艺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暨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摘要集.2019
[9].郑雪芳,刘波,朱育菁,王阶平,张海峰.整合微生物组菌剂对番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及其对青枯病的防治效果[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9
[10].张恒,李金星,陈思颖,丁海霞,余水.烟草黑胫病与青枯病生防芽孢杆菌筛选[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