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研究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研究

陈霞

(广西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产科537000)

【摘要】目的探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4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全面护理干预,对照组则为一般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70%),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止血,有助于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关键词】宫缩乏力产后出血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3-0222-01

前言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是女性分娩期比较严重的并发症,一般多发于产后24h以内,临床主要表现为阴道内大量出血、胎盘分娩出后子宫轮廓不清晰、子宫底较高等[1],成为产妇死亡的重要病因。我院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干预,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4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其中,实验组患者年龄19~42岁,平均年龄27.5±1.4岁;孕次1~6次,平均孕次1.6±0.7次;孕期35~42周,平均孕期39.4±0.4周;初产妇14例、经产妇6例。对照组患者年龄18~41岁,平均年龄28.1±1.6岁;孕次1~5次,平均孕次1.7±0.5次;孕期35~42周,平均孕期39.7±0.3周;初产妇15例、经产妇5例。两组患者的年龄、孕次、孕周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一般护理干预,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全方位的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⑴心理护理:发生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后,产妇的身体往往比较虚弱,行动迟缓、抵抗力薄弱、动作不便等,生活难以自理,此时,产妇往往会出现紧张、担忧、不安等情绪,不利于身体机能的恢复。因此,护理人员应给予产妇适当的安慰和关怀,对其进行健康宣讲,减轻产妇的心理压力,提高安全感[2]。⑵密切观察出血高危期:一般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发生在产后24h内,这是产后出血的高危期,因此,应做好这一时期的监护工作。密切观察产妇的子宫收缩、阴道流血、血压、心率、呼吸等情况。同时,认真检查产妇软产道是否有裂伤、宫腔内是否残留胎盘或胎膜等。若发现产妇出现呼吸急促、血压降低、胸闷、休克等现象,应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进行抢救[3]。⑶子宫的护理:若发现产妇子宫下段出现收缩不正常现象,应及时对子宫进行按摩,直至宫缩恢复正常。必要时也可遵循医嘱给予宫缩素治疗,促使子宫宫缩恢复正常。若产妇存在膀胱排空困难的情况,可利用导尿管进行排尿,以此减少流血量,促进子宫收缩。⑷阴道护理:血迹粘附于外阴易滋生细菌,形成逆行感染,为防止这一现象,护理人员应将残留的血迹及时擦拭干净,擦洗时注意动作应轻柔缓慢,防止造成二次损伤,同时做好会阴部的消毒工作。

1.3疗效评定

显效:护理1h内子宫收缩性明显提高,出血量明显减少。

有效:护理2h内子宫收缩性明显提高,出血量减少。

无效:护理后子宫收缩性无任何改善迹象,出血量依然得不到控制。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的统计分析使用SPSS13.0软件,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P<0.05表示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产妇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症状的改善总有效率为9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0%。两组比较差异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护理后两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改善效果比较(n/%)

3.讨论

产妇出现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止血方法,会给母婴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并可能导致产妇死亡。因此,做好预防工作是关键,而对于出现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产妇则应进行及时的处理和救治,避免产妇出现休克和死亡现象[4]。

本研究,给予实验组全方位的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出血高危期的严密观察、子宫的护理、阴道护理等,经护理后,该组产妇产后出血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改善总有效率达到95%。明显高于仅进行一般护理干预的对照组(70%),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可见,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护理,能有效改善产后出血的症状,减少出血量,从而有效保障母婴的安全。广大护理工作者应保持严谨的负责任的态度,并努力提升护理技巧,做好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工作,保障产妇及婴儿的安全。

参考文献

[1]程君君,曹淑华,陆艳.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J].温州医学院学报,2013,43(02):138-139.

[2]范丰勤.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临床护理对策[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22):165-166.

[3]彭利平,丁汉升.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34):112-114.

[4]欧晓红.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临床护理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3,3(23):155-156.

标签:;  ;  ;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