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场经济条件下啤酒厂生产管理工作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刘晓晴[1](2020)在《青岛啤酒包装设计的历史与文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肯定对一定时期的产品及其包装设计有一定的影响;一定时期的产品及其包装设计也肯定会体现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环境。本研究试从青岛作为殖民统治地的特殊性出发,分析青岛啤酒核心产品包装中所蕴含的殖民文化、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审美文化等,探究其包装的整体发展。首先,对酒类产品包装以及其中的啤酒包装进行研究,着重分析了酒类包装的分类,为后续内容提供一个大的研究环境。探究了啤酒包装的发展历史和影响啤酒包装的因素,从而引出之后政治历史等因素在青岛啤酒包装中的体现。其次,通过青岛啤酒的历史因素,分析德国、日本等殖民文化以及国民政府时期到新中国成立青岛解放后各个时期的政治历史文化在青岛啤酒包装设计和广告中的体现和影响。然后,通过对现如今青岛啤酒包装设计以及代表性包装设计思想的深入研究,并通过与国内外知名啤酒品牌在包装设计上的对比,分析不同啤酒品牌优秀的包装设计思路,总结出当今青岛啤酒包装设计的创新之处和需要改进之处,进而总结出青岛啤酒包装之后的发展方向:个性化、民族化、绿色环保、品牌化、增强国际化视野与关注中包装、外包装的设计。最后,通过整个研究分析出青岛啤酒包装设计所存在的意义。对企业:促进青岛啤酒的销量带动企业的发展;提升青岛啤酒企业形象和品牌认知度。对社会:带动地方及青岛城市的发展;提高大众审美和我国啤酒包装的总体水平;提升消费文化。
刘源[2](2019)在《基于共生思想的青岛食品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食品工业作为最贴近民生的工业门类,在青岛工业发展历程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青岛食品工业遗产不仅是城市兴衰发展的见证者,也是食品工业文化的承载者,对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能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目前青岛食品工业遗产正处于极为不利的局面,大量遗产面临着被拆迁破坏或闲置废弃的命运,对其保护与再利用的方法也多与城市相脱轨,合理保护与有效利用是青岛食品工业遗产正面临的急切诉求。虽然近年来对青岛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不断取得新的成果,但将工业遗产与城市、建筑、环境、文化、社会等方面综合考虑,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研究其保护与再利用的并不多见,而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恰恰需要用跨学科、多层次的视角去进行研究。因此,本文尝试将多元综合的共生思想引入进来,将其综合性、系统性的特点充分融入到青岛食品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研究中去,针对青岛食品工业遗产的现存问题提出共生策略。本文首先对研究背景与对象等进行了明确的阐述,对共生思想等概念做出了明确的界定,并通过列举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文献与案例,在认清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同时,总结其宝贵的经验与不足,为本研究提供具有重要意义的参考与借鉴,建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与方法支撑。其次,本文根据各时期社会背景与发展现状等的不同,对德占时期以来青岛食品工业的发展脉络进行了合理划分与系统梳理。然后,本文视角由历史转为现实,通过对青岛食品工业遗产在遗产层面、建筑层面与道路层面的现状进行充分调研与整理,总结了在空间分布、风格风貌等五个方面的特征,进而得出历史文化价值、社会情感价值等七大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青岛食品工业遗产在共生上的不足之处,对共生思想与青岛食品工业遗产相结合的必要性加以肯定。最后,根据以上研究基础,提出城市、片区、建筑三个层面的青岛食品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共生策略,并以青岛啤酒厂为实践案例,对所提共生策略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加以论证与应用。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充实并完善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理论研究,为青岛乃至其它城市的食品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实践项目提供具有一定价值的参考与借鉴。
刘婷[3](2019)在《比利时Pink Killer啤酒在华品牌传播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对于进口啤酒而言,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环境更加严峻。本文选择进口啤酒——Pink Killer啤酒品牌来进行研究,具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品牌传播相关理论部分梳理;(2)Pink Killer啤酒品牌在华传播环境分析。包括中国啤酒行业发展宏观环境、中国啤酒行业现状分析、在华现有竞争品牌分析;(3)Pink Killer啤酒品牌在华分析。包括Pink Killer啤酒品牌的优势与问题,以及其面临的新形势;(4)Pink Killer啤酒品牌在华传播优化建议;(5)Pink Killer啤酒在华品牌传播保障措施。本文研究表明:Pink Killer啤酒在华品牌传播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缺乏与高美誉度相匹配的品牌竞争力、品牌文化内涵不能很好融入中国文化、缺乏消费者的深度关注与互动、不能适应品牌传播媒介环境变化。针对这些问题,本文结合新媒体发展形势,在消费者调研基础上为Pink Killer啤酒制定了提升品牌竞争力、将自身品牌文化融入中国、加强和消费者的深度互动、多管齐下深度整合传播等建议,并从品牌传播营销组织及其管理、品牌传播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两个角度了给出了Pink Killer啤酒品牌在华品牌传播营销保障措施。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在于帮助比利时Pink Killer啤酒发掘自身优势,规避劣势,打造独特的品牌及文化特色,并执行相应的品牌传播方案,提升比利时Pink Killer啤酒在华的竞争力,帮助比利时Pink Killer啤酒在国内更好的发展。同时本文的研究也能够帮助类似的外来啤酒提供一定参考借鉴,帮助其更好的适应中国市场。
何文杰[4](2016)在《A啤酒厂设备维修项目外包管理研究》文中认为近十年,全球业务外包,尤其是服务外包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势态,工业服务这一概念也被广泛运用。工业服务是指为生产型企业提供包括设计研发、管理咨询、人力资源、采购管理、销售管理、体系管理、后勤管理等在内的外包服务。工业服务者主张,企业应将自己的资源和能力聚焦于自己擅长的核心业务上,而将不擅长的业务分包给各类具有专长的商业服务供应商。设备维修外包即属于工业服务内容之一。基于此,论文对A啤酒厂设备维修外包进行分析研究。论文介绍了A啤酒厂设备维修管理的概况,包括A啤酒厂设备维修外包项目的基本情况,外包的原因以及实施维修外包项目的历程。论文还根据项目管理思路将设备维修外包项目管理划为四个阶段,并分别对各阶段的任务、目标进行介绍,比如在项目准备阶段进行合理的决策分析以及选择合理的外包模式;在项目开发阶段进行必要的招投标以及合同谈判;在项目实施阶段,进行必要的跟踪管理及风险管理,如安全教育、业务管理、监督及激励制度等;在项目结束阶段,建立必要的反馈机制和总结经验。论文根据项目管理的四个阶段的任务以及目标,对A啤酒厂设备维修外包项目管理进行分阶段对照分析,运用相关的管理工具和方法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验证了项目管理应用于设备维修外包管理的科学性及先进性。根据项目管理思路及原则要求对A啤酒厂设备维修外包管理中存在薄弱环节及问题提出了优化建议,为提升设备维修外包的项目管理水平提供改进参考,提高我国啤酒生产企业核心业务的竞争力。
郭旭[5](2015)在《中国近代酒业发展与社会文化变迁研究》文中指出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表明,中国酿酒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距今约8000年前。早在公元前5000年左右,中国先民已经准确了解了酿酒的相关知识及饮酒礼仪。中国古代的酒以谷物酿制为主,与农业生产的发展关系密切。酒在中国农业文明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举凡祭祀、丧葬、嫁娶、交际、礼仪、节日,均少不了酒这种道具,饮酒贯穿中国人日常生活的始终;另一方面,酿酒业的发展又必须消耗部分粮食,中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灾荒和战乱频繁,政府又不得不考虑限制酿酒业的发展以部分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在中国文化传统中,饮酒被当作一个普遍接受的行为,而较少将其看作是一个社会问题。酗酒顶多被看成是个人道德修养的缺陷,所造成的一系列问题也被认为是个人因素造成的。直到20世纪八十年代,随着中国酿酒工业的快速发展和中国社会的急剧变迁,饮酒及相关问题开始变得严重。加上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日益浓厚,酒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的关注和研究方兴未艾。但在现有研究中,无论是酿酒历史还是酒文化,都未将中国酒业和酒文化视为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多是静态的、共时性的描述。近代中国经历了社会文化的急遽变迁,在中国历史发展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近代酒业和酒文化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如洋酒大规模输入,啤酒、葡萄酒等新式酒类的普遍消费,国家酒类管理制度的变迁等等,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主要采用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力图真实展现近代酒业发展及其生产、运输、销售、消费情形,总结近代酿酒科技的成就及人们对健康饮酒的科学认识,深入研究近代酒税制度及其变迁,剖析贵州茅台酒在近代的发展,为了解酒业发展和社会文化变迁提供个案。除绪论和结论外,论文主体由七章组成,主要探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近代中国传统酿酒业的发展。这里所说的传统酿酒业,是指在中国有着悠久历史的黄酒、白酒酿造业。经过千百年的发展,传统酿酒业在近代中国形成了典型的地域特征,在北方以高粱酒、烧酒为主,南方以黄酒、米制烧酒为主,西南、西北等地则以杂粮酒为主。从酿制技术上言,也渐趋成熟,无论是黄酒还是白酒的酿造技术,从某种程度上说已与今日无异。二,洋酒输入与新式酿酒业的发展。在近代中国,随着中外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频繁,加上外国列强在不平等条约中所攫取的权利,洋酒也开始随着其他商品大肆涌入中国。这导致了两方面的后果,第一是直接改变了近代中国的酒类消费结构,丰富了酒类品种;其次是刺激了诸如葡萄酒、啤酒等新式酿酒业在中国的出现,从而改变了近代酿酒产业的结构。三,近代中国酒类生产、运输和消费情形。在近代中国,酒类生产多是作坊式生产组织,但也开始出现公司制的生产组织形式。它们虽然在数量上未占多数,但代表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意义。近代酒业资本规模、效益、成本、利润、工人及工资等,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同时,近代酒类运输、推销、广告、品牌推广和商标保护等方面,都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在酒类消费方面,近代酒类消费场所、消费文化出现了中西合璧、新旧杂糅的特征。四,对酒的科学认识。这主要体现在酿酒科技和健康饮酒两个方面。酿酒科技的发展首先体现在专业研究机构的建立上,研究人才的不断涌现,形成了一个专门从事发酵和酿造研究的群体,涌现出了一批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科研成果,酿酒知识开始向大众传播和普及。在这一时期,国人也开始从近代科学的角度关注和审视酒与健康之间的关系。人们认识到饮酒会对饮酒者的身体、行为、道德产生严重的影响,所以大力倡导健康饮酒。五,近代酒税制度的变迁。清末财政困窘,支出浩繁,政府在维持旧有税收的同时,力图开辟新的税源,并因应时势而不断变化,酒税从厘捐到烟酒税这样的变化就体现了这一发展历程。1915年,北京国民政府将酒类管理纳入国家政策层面。通过颁布一系列的法律和规章,对酒税制度进行重新设计,意欲将其纳入国家财政收支预算决算系统的正轨。并对原有酒税税率及征收制度加以改革,实行类似于专卖的公卖制度,征收公卖费,新征营业税性质的烟酒牌照税,对酒类生产和流通领域加强管理。1927年,国民党取得全国政权后,对酒税制度又进行了一些改革,相继开征了土酒定额税和国产烟酒类税,并实现关税自主权,加强了对进口酒类税收稽征和管理。在20世纪30、40年代,中国各地也因灾荒实行过不同程度的禁酒,也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六,近代酒业发展和社会文化变迁的个案分析。近代是贵州茅台酒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形成了成义、荣和、恒兴三家烧房鼎足生产的态势,时人对茅台酒的发展前景寄予厚望。这一时期,茅台酒酿造原料使用、粮曲比、操作设备,乃至制曲、发酵、酿造、蒸馏、储存等工艺流程,已与今日相差无几,酿造工艺趋于成熟和定型。茅台酒的影响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出现在全国各地的市场上,品饮者无不对茅台酒表示赞赏之情。同时,茅台酒的发展也受酒税制度、交通、经营方针与策略、原料、包装、价格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茅台酒在近代中国的发展,是透视近代中国酒业发展和社会文化变迁的一个重要窗口。
胡雅静[6](2011)在《企业横向拓展战略行为的研究:中国啤酒行业的案例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加入WTO以来,面对全球化影响,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参与中国乃至世界市场和行业的整合,已经成为中国企业突破市场、资源、环境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很多行业的企业都在国内市场上进行了横向拓展行为,这使得这些企业在行业内的市场占有率大大提高,并且也改善了企业绩效。本文在对制度基础观、产业基础观、资源基础观、企业横向拓展战略行为、企业绩效等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初步研究框架。中国企业在国内市场上的横向拓展战略行为,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从制度基础出来看,由于中国改革的渐近式、放权式和实验式的特点,制度化的一些因素如地方保护导致了国内市场的分割,这将影响企业的横向拓展方式选择。从产业基础观来看,产业的特征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战略和绩效,某一个行业的全球化(全国化)潜力大小也直接影响企业的横向拓展战略行为。从资源基础观来看,企业的资源和能力包括企业传统在内,在环境较为动态的情况下将会影响企业的横向拓展行为。企业的不同横向拓展战略行为表现有全球化(全国化)、跨国化(跨区域)战略、多国化(区域化)战略,同时绩效表现也会有差异。本文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选取了中国啤酒行业的三家企业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了中国啤酒行业的全球化(全国化)潜力如何,然后根据内容分析法分析了三家啤酒企业的横向拓展战略行为和绩效表现,并进一步挖掘决定其横向拓展战略行为的决定因素。研究发现,青岛啤酒、燕京啤酒、华润啤酒三家企业在国内市场上进行了横向拓展,其面临的市场结构特征相同、行业全球化(全国化)潜力大小也相同,但是其战略表现却不同,分别采用的战略是跨区域、全国化、区域化战略,三家企业的绩效表现在均取得国内市场较高占有率和稳定的主营业务增长率时分别在不同的方面表现突出。研究进一步发现,在相同的市场结构特征下、相同的行业全球化(全国化)潜力下,企业的资源与能力包括成长路径、战略思维模式、组织性资源对企业的横向拓展战略选择起调节作用。本文以中国啤酒行业的企业横向拓展战略行为为研究对象,运用战略管理领域内的制度基础观、产业基础观、资源基础观等基础理论进行分析,并引进性地创新应用了全球化战略内的一些理论工具如企业国际化战略选择、行业的全球化潜力等,研究发现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企业的资源和能力对企业战略行为的调节作用。发现表明,战略管理领域内的制度基础观、产业基础观、资源基础观等可以充分地解释企业的战略行为,而在中国情景下,资源基础观对企业的横向拓展战略行为的解释力度更强。我们对中国啤酒行业的研究发现对其它行业企业的横向拓展也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孔祥增[7](2011)在《中国国民党党营经济事业研究(1945-1949)》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国民党党营经济事业的创办,是其党务经费体制变革的产物。训政时期,国民党实行“以国养党”之制。党费取自国库,是“以党治国、党国一体”训政体制下诸多国民党人的主观期许,也是“党费自给”的目标在巨额经费需求面前流于空言的一种现实选择。战后,国民政府由训政向宪政过渡,“以国养党”失去合法性基础,国民党党费自筹成为一种必然的现实渴求。征收党费与捐款等传统党费自给之途,早为事实证明是无法实现的奢望。故而筹办党营经济事业,以党企盈余作为党务经费的来源,遂成为全党共识。党营经济事业的战后兴办,是国民党党费自筹的历史选择与因应宪政体制下党务经费体制变革的现实需求。1945年,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确立了“事业养党”的方针。由国民党主导的敌伪资产的战后大接收,为党营经济事业的兴办提供了绝好的历史机缘。国民党以敌伪产业拨补抗战损失为名,通过转账拨付的形式,价购了一批规模宏大、实力雄厚的敌伪产业,基本确立了党营经济事业的规模。在中央财务委员会的积极筹组下,党营经济事业由中央至地方,从工厂实业到商贸金融,逐步建立来。同时,各地方党部亦因利乘便,陆续建立各地党营经济事业。由此,依托组织的力量,国民党建立起了从中央到地方较为庞大的党营事业体系。在中央财务委员会的经营擘划下,党营经济事业在一定时期内取得了良好的经营业绩。各党营事业公司的年度盈余决算及逐月提拨的利润分成,成为党务经费的重要来源,“事业养党”得到一定程度地实现。党营经济事业甫经建立,根基未固,其总体规模与实力难以维持浩大的党务经费开支,“事业养党”的真正实现尚需时日。随着国内经济条件的日趋恶化与战局的巨大逆转,党营经济事业逐步陷入经营困境,并伴随国民党政权多次播迁直至宣告在大陆的终结。党营经济事业以一般企业的姿态出现,实施企业化经营。透过现代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中央财务委员会对党营事业公司从组织、人事、财务等诸多层面加以管控,是整个党营事业的最高管理机构。中央监察委员会行使对党营经济事业的稽核监察权。党营事业公司既受中央财务委员会的最高控制,又受中央监察委员会的监察督导,由此形成党营经济事业的双重管理体制。中国国民党通过一系列较为周密的制度设计,基本实现了对党营经济事业的控制。党营经济事业融企业经营与政党行为于一体,是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实践方式,是介乎于国营与民营之间一种特殊的企业形态。党营经济事业在战后初创,尚处于奠基时期,其总体规模和实力尚难以与发展已久的民营与国营企业相比。然而各党营事业公司于所在区域和行业,多为规模宏大、实力雄厚之业界翘楚,加之党营事业本身是一整体完备的事业体系,并具有强势的政治背景,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显示出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党营经济事业利用执政党的优势地位,在贷款申请、原料采购、成品销售等诸多方面得到政府的庇护,表现出“以政利党”的特色;同时又积极配合政府的政策法令,成为政府以资利用的重要力量,对维系国民党政权有着重要的政治功用,从而展现出“以党利政”的一面。各党营事业公司多注重参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希求树立党营事业的良好形象。但作为国民党“化国家之财为一党之私”的产物,党营经济事业依恃特权庇护,自然备受时人的诟病和责难。
文海涛[8](2010)在《基于产业演进视角的企业并购绩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并购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领域非常活跃的事项之一,2008年全球发生37400起并购,并购规模达32800亿美元。并购实践的发展推动了并购理论的研究,企业并购理论,总体上讲包括企业并购动因理论和并购价值创造理论。并购动因理论的研究相对成熟,许多研究结果也得到了理论和业界的认可,对并购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而并购绩效的研究至今仍未达成共识,特别是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并购被认为是失败的。并购活动在全球范围风起云涌而并购绩效又不尽人意的现象已引起了西方经济学家的高度重视和国内学者的关注,有的学者甚至提出了公司并购绩效的“成功悖论”(success paradox)。为什么并购绩效实证研究结果并不令人满意,而并购事件的发生却一刻也未停止过?这一现象隐含的深刻理论和实践原因有哪些?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对并购绩效研究的深入思考,探究这一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正是本文的研究背景。通过对前人关于企业并购绩效研究方法和结果的全面总结和分析,本文首先对企业并购绩效研究的基本概念即并购绩效及并购绩效评价进行了界定,提出企业并购的微观绩效应包括由于并购而带来的企业经营业绩的变化和并购活动本身的效果的观点,并提出并购是否成功的判断依据应该是并购活动本身的效果而非企业业绩的变化的观点。本文以2002年科尔尼管理咨询公司提出的产业演进理论为理论基础,全面系统地分析了企业处于产业演进初创阶段、规模化阶段、集聚阶段、平衡和联盟阶段时并购的特点及客观动因,开创性地从经济维、战略维、管理维三方面构建了产业演进不同阶段并购的多重动因体系,并提出了各项动因的绩效评价指标。借助平衡计分卡的思想,构建了基于并购动因实现程度的企业并购效果的绩效评价体系,与传统的企业并购绩效评价体系一起构成了全面科学的企业并购绩效评价系统,本体系的构建将对并购绩效“成功悖论”做出理论解释。本文选取了近十年来发生了系列并购事件,产业整合较好的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对其1997-2007年间发生的53起并购事件进行了详细的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本文构建的基于产业演进视角的企业并购绩效评价体系,对传统的企业并购绩效评价体系是一个有益的补充,本体系的应用能更好地对并购是否成功做出科学判断。总之,本文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企业并购绩效评价问题进行了探讨,所做的研究对企业并购绩效理论和实证研究都将是有益的。
王晓健[9](2010)在《中国企业地域多元化的控制机制研究:信息技术能力的视角》文中提出在当前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中国企业在中国境内的地域多元化战略是当前提升国际竞争力的一种重要的战略选择。然而,由于中国市场的分散性和复杂性,如何把分散的市场有效地控制运行起来发挥协同效应,成为企业实施地域多元化战略的关键。进而,中国企业要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即构建合适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以支撑这种控制,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与此同时,理论上,中国市场的分散性现实已得到中国经济学理论界的认可,然而基于这种中国市场分散性的企业战略行为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理论上迫切需要整合制度基础观(IBV)和资源基础观(RBV)来解释基于这种中国市场分散性的企业战略行为。同时,将一直游离于战略和组织研究之外信息技术和信息技术能力整合在战略、控制的框架内是一个可深入的、有价值的研究契机。基于上述现实与理论背景,本文提出以信息技术能力的视角来研究中国企业地域多元化的控制机制,旨在揭示中国企业是怎样以信息技术能力为支撑实现在国内地域多元化中对异地组织的控制,从而提高地域多元化绩效。即,探讨信息技术能力为企业总部对异地组织实现集权的统一性和分权的灵活性从而实现协同效应的内在机制、分析企业如何发挥信息技术能力以应对中国市场分散的外部制度环境进而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提出了关于地域多元化下的控制机制、信息技术能力与绩效的概念模型,然后采取国际上规范的学术案例研究方法,通过理论抽样选取青岛啤酒、中集集团、海尔集团和苏宁电器等四家行业领导企业进行案例研究,通过多种方法和方式进行数据收集,然后采取内容分析、编码、类型匹配分析(Pattern matching)和时间序列分析等方法来进行案例分析,同时运用多重数据间的三角验证(triangulation)等方法保证案例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其后进行文献对话、讨论和对概念模型进行修正,并提出了命题发展,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讨论,获得以下结论:第一,在信息技术能力与制度因素(当地市场化程度)、市场因素(行业一体化潜力)和组织管理传统的交互作用下,企业采取了基于活动的、在不同价值活动集权分权同时并存、动态协调的控制机制。具体而言,当信息技术能力较强时,当地市场化程度越高,越可能采取较高程度的集权控制。当信息技术能力较强时,行业一体化潜力越高,越可能采取较高程度的集权控制。当信息技术能力较强时,企业的集权文化越强,越可能采取较高程度的集权控制。第二,信息技术能力并不直接对控制机制与绩效的关系发生调节作用,而是通过信息技术应用效能这个中介来发生调节作用。信息技术应用效能正向调节了控制机制与绩效的关系。具体而言,当信息技术应用产生了效率效能时,研发、财务、采购、生产的集权控制程度越高,越有利于提高绩效。当信息技术应用产生了快速反应能力效能时,营销/服务的集权控制程度越低,越有利于提高绩效。第三,信息技术能力具有路径依赖性。在企业地域多元化的不同历史时期,为适应多样化和复杂的各地环境,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与控制机制设计相互制约、共同演化,体现在关键价值活动的不同控制程度组合,从而解决了与异地二级组织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降低了内部交易成本、代理成本和信息成本。但是这个过程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中国企业在管理问题导向和信息技术导向等两个方面的驱动下呈现出中国企业在特定历史时期、在特定的制度环境下的地域多元化控制机制的演化路径。第四,在经济转型期,中国企业在分散的中国市场中采取母子公司制以满足合法性要求,但实际上以信息技术能力为支撑设计控制机制,使得企业在母子公司体制下产生出总分部的整合效应实现对效率机制的追求,这是企业面对制度压力的主动性战略回应进而获得竞争优势。亦即,企业内部采取基于信息技术能力的控制制度安排来追求效率机制,弥补了由于适应外部合法性而造成的组织效率的损失。第五,即使在经济转型期的制度环境中面临巨大的制度化压力,企业的战略选择也不单纯是以制度为基础的,企业对制度的战略选择、适应和回应,以及最终能够获得的竞争优势,还是基于自身的资源、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而实现的,这又是符合以资源为基础的观点。本文揭示了中国企业在特定历史时期、在特定的制度环境下的地域多元化控制机制及其演化路径,创新点与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本文以IBV分析中国企业基于国内市场分散性下某一具体的战略行为在一定程度扩展了IBV对经济转型期中国企业战略行为的解释范围,验证了合法性机制理论在中国企业地域多元化中的应用,这是一种新的情境对象,推动了IBV理论中关于制度环境与企业战略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第二,本文整合RBV观点拓展了IBV的合法性机制在中国企业战略行为解释力度。第三,本文将战略、控制和信息技术能力以合理的理论逻辑整合在一个框架内,大大丰富了对信息技术的战略层面而不是技术层面的认识,弥补当前对信息技术认识的不足。亦拓展了对控制机制的研究。第四,本文运用国际规范的案例研究方法揭示“怎样”的内在机制问题,推动了情境嵌入式的中国企业战略行为的研究,对地域多元化研究、组织控制研究、信息技术能力研究都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另外,本文在实践上,通过案例研究揭示了在经济转型同样的阶段、面对同样的制度环境,为什么这些企业能够成为“杰出企业”?结构化地呈现并从理论上凝练出在当前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中国企业在国内采取地域多元化战略并有效实现整合、发展成为“世界级”企业的行为规律、特点和路径,这将对政策制定者和企业战略决策者具有积极的前瞻性指导,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张拥军[10](2008)在《烟台啤酒的竞争力和发展战略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烟台啤酒厂是具有80多年历史的啤酒生产企业,2006年生产量为24万千升,位列全国啤酒企业第22位,烟台啤酒厂处于中国啤酒企业中上游水平。但是从06年年产量来看,华润啤酒公司是烟台啤酒厂的22倍,青岛啤酒公司是烟台啤酒厂的19倍,燕京啤酒公司是烟台啤酒厂的15倍,烟台啤酒厂与大的啤酒集团差距是十分大的。07年以来,随着青岛啤酒、雪花啤酒大举进入烟台市场,烟台啤酒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如何提高烟台啤酒的竞争力和发展战略,这一问题是烟台啤酒厂面临的急需加以解决的问题,这也是本文研究的目的。本文运用战略管理中的竞争力理论、企业外部环境分析的宏观环境分析等战略理论和对企业内部环境进行分析的组织结构分析等战略理论,对烟台市场销量第一的烟台啤酒厂的竞争力和发展战略进行分析和研究。本文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中美两国啤酒发展历史和现状分析,对烟台啤酒、青岛啤酒、雪花啤酒的竞争力和采取的战略进行分析,分析目前烟台啤酒竞争力和战略的现状,研究烟台啤酒的竞争优势和竞争劣势。通过分析,我们发现产能规模和资金势力的大小不是左右啤酒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唯一因素,美国啤酒企业发展历史为烟台啤酒厂提供了一个有力的佐证。本文认为虽然烟台啤酒厂目前生产规模不大,在整体竞争势力上不具有优势,烟台啤酒厂通过差异化形成产品特征的战略和通过产品面向全国的市场战略的有效实施,即加强“低浓度黑啤酒”、“深海泉水酿造”的差异化战略和“差异化黑啤酒要面向全国市场”的发展战略,烟台啤酒厂同样能够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啤酒市场上取得局部的竞争优势。本文的研究成果在目前啤酒企业一味追求产量大的思路上,为像烟台啤酒厂这样的中小啤酒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另外一种思路,这也是本文的一个创新点。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啤酒厂生产管理工作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啤酒厂生产管理工作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青岛啤酒包装设计的历史与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研究背景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研究成果 |
研究的创新点 |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啤酒包装设计概述 |
1.1 酒类产品包装设计概述 |
1.1.1 酒包装设计的定义 |
1.1.2 酒包装设计的分类 |
1.1.3 酒类产品包装设计起源与发展 |
1.2 啤酒包装设计的历史起源与发展 |
1.2.1 啤酒玻璃瓶的出现 |
1.2.2 啤酒罐装包装的诞生 |
1.2.3 啤酒商标、酒标、瓶盖的发展 |
1.2.4 啤酒纸箱包装的发展 |
1.3 啤酒产品包装设计现状 |
1.4 影响啤酒产品包装设计的因素 |
1.4.1 地域文化因素 |
1.4.2 消费者的消费心理 |
1.4.3 企业的品牌文化和理念 |
1.4.4 政治历史文化因素 |
第二章 青岛啤酒的发展历史 |
2.1 德国占领时期(1903-1926) |
2.2 日本殖民时期(1926-1945) |
2.3 国民政府经营时期(1945-1949) |
2.4 新中国成立、青岛解放后(1949-1993) |
2.5 21世纪青岛啤酒的发展(1993至今) |
第三章 20世纪青岛啤酒包装设计的历史与文化(1903-1993) |
3.1. 德国殖民文化下的青岛啤酒包装设计风格(1903-1916) |
3.1.1. 德国殖民文化与内涵 |
3.1.2 德国文化影响下的青岛啤酒标志、酒标的设计思想 |
3.1.3 德占时期的啤酒酒瓶设计 |
3.1.4 德占时期的啤酒外包装设计形式 |
3.2 日本殖民文化对青岛啤酒包装设计的影响(1916-1945) |
3.2.1 日本殖民文化 |
3.2.2 日本文化视觉符号在青岛啤酒酒标设计中的体现 |
3.2.3 日占时期的啤酒酒瓶造型特点 |
3.2.4 日本经营时期的青岛啤酒月份牌式广告设计风格 |
3.3 民国时期的青岛啤酒包装设计风格(1945-1949) |
3.3.1 民国包装设计文化环境 |
3.3.2 青岛啤酒的包装设计思想 |
3.3.3 青岛啤酒的广告设计艺术风格 |
3.4 新中国成立后青岛啤酒的包装设计特征(1949-1993) |
3.4.1 包装设计思想与政治历史环境 |
3.4.2 青岛啤酒商标的设计理念 |
3.4.3 青岛啤酒大绿酒标贴的设计思想 |
3.4.4 啤酒酒瓶的颜色与造型特点 |
3.4.5 “文革”时期酒标设计的政治色彩 |
3.4.6 青岛啤酒易拉罐包装的出现 |
3.4.7 啤酒纸箱外包装设计 |
3.4.8 青岛啤酒的广告设计风格 |
第四章 21世纪青岛啤酒包装设计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 |
4.1 青岛啤酒包装的创新设计与发展进程 |
4.1.1 标志、酒标、玻璃瓶造型的新设计 |
4.1.2 多种规格的易拉罐包装的出现 |
4.1.3 铝瓶造型的诞生 |
4.1.4 青啤衍生产品包装的发展 |
4.1.5 中包装、外包装的更新 |
4.1.6 青岛啤酒的绿色包装文化的衍生 |
4.2 文化内涵、图案、色彩、文字的创新在青岛啤酒包装中的体现 |
4.2.1 “鸿运当头”系列包装 |
4.2.2 “三星高照”铝罐包装 |
4.2.3 ”深夜食堂”IP联名限量版包装 |
4.2.4 “12星座”系列铝瓶包装 |
4.2.5 “夜猫子”系列铝瓶包装 |
4.2.6 “风光系列”包装 |
4.2.7 “世界杯”限定款包装 |
4.3 与国内外知名啤酒品牌包装设计的比较分析 |
4.3.1 与国内知名啤酒品牌包装的比较分析 |
4.3.2 与国外知名啤酒品牌包装的比较分析 |
4.4 青岛啤酒包装设计未来的发展方向 |
4.4.1 包装设计个性化 |
4.4.2 包装设计民族化 |
4.4.3 凸显地域特色 |
4.4.4 品牌化发展 |
4.4.5 绿色环保设计 |
4.4.6 增强国际化视野 |
4.4.7 注重中包装、外包装的创新设计 |
第五章 青岛啤酒包装设计的现实意义 |
5.1 青岛啤酒包装设计对企业的现实意义 |
5.1.1 促进青岛啤酒的销量、带动企业的发展 |
5.1.2 提升青岛啤酒企业形象和品牌认知度 |
5.2 青岛啤酒包装设计的社会意义 |
5.2.1 促进青岛城市的发展、产生社会经济效益 |
5.2.2 提高大众审美和我国啤酒包装设计水平 |
5.2.3 提升消费文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2)基于共生思想的青岛食品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对象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范围与对象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工业遗产与工业建筑遗产的概念 |
1.2.2 食品工业与食品工业遗产的概念 |
1.2.3 共生思想的概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国外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研究综述 |
1.4.2 国内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研究综述 |
1.4.3 国内外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研究的共生现象评述 |
1.5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创新点与框架 |
1.6.1 研究创新点 |
1.6.2 研究框架 |
1.7 本章小结 |
第2章 青岛食品工业的发展脉络 |
2.1 阶段一:食品工业缘起期(1897-1914) |
2.1.1 现代化交通体系的建设 |
2.1.2 德资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 |
2.1.3 民族资本食品工业的初现 |
2.2 第二阶段:食品工业发展期(1914-1922) |
2.2.1 日资食品工业的大量涌入 |
2.2.2 民族资本食品工业的曲折发展 |
2.3 第三阶段:食品工业兴盛期(1922-1938) |
2.3.1 食品工业发展格局的成熟 |
2.3.2 民族资本食品工业的兴盛 |
2.4 第四阶段:食品工业停滞期(1938-1949) |
2.4.1 日资食品工业的军事色彩 |
2.4.2 民族资本食品工业的夭折 |
2.5 第五阶段:食品工业新时期(1949-至今) |
2.5.1 食品工业的恢复与发展 |
2.5.2 食品工业技术水平的革新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青岛食品工业遗产的现状概况与共生分析 |
3.1 青岛食品工业遗产的现状 |
3.1.1 工业遗产厂区现状 |
3.1.2 工业建筑遗产现状 |
3.1.3 周边道路交通现状 |
3.2 青岛食品工业遗产的特征 |
3.2.1 空间分布特征 |
3.2.2 风格风貌特征 |
3.2.3 功能类型特征 |
3.2.4 构造技术特征 |
3.2.5 工艺流程特征 |
3.3 青岛食品工业遗产的价值 |
3.4 青岛食品工业遗产的共生分析 |
3.4.1 青岛食品工业遗产面临的困境 |
3.4.2 共生思想对青岛食品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必要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青岛食品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共生策略 |
4.1 城市层面的共生策略 |
4.1.1 顺应青岛城市发展方向 |
4.1.2 塑造青岛食品文化品牌 |
4.1.3 构建食品工业遗产廊道 |
4.1.4 发展青岛食品文化产业 |
4.2 片区层面的共生策略 |
4.2.1 协调片区功能布局需求 |
4.2.2 完善片区道路交通系统 |
4.2.3 营造片区工业遗产氛围 |
4.2.4 改善片区公共绿化空间 |
4.3 建筑层面的共生策略 |
4.3.1 注重遗产的原真性保护 |
4.3.2 充分体现食品工业元素 |
4.3.3 合理协调利用新旧材料 |
4.3.4 采用绿色化的技术手段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青岛食品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共生策略的实践——以青岛啤酒厂为例 |
5.1 青岛啤酒厂概况 |
5.1.1 青岛啤酒厂的历史变迁 |
5.1.2 青岛啤酒厂工业遗产的现状 |
5.2 青岛啤酒厂现状的共生分析 |
5.2.1 城市布局层面 |
5.2.2 片区需求层面 |
5.2.3 自身特点层面 |
5.3 青岛啤酒厂工业遗产共生策略的实践 |
5.3.1 顺应城市发展定位 |
5.3.2 协调片区功能需求 |
5.3.3 改善建筑空间环境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成果与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3)比利时Pink Killer啤酒在华品牌传播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价值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结构与安排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结构与安排 |
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1 品牌传播概念的相关研究 |
2.2 品牌自身竞争力的相关研究 |
2.3 品牌跨文化传播的相关研究 |
2.4 品牌传播参与互动的相关研究 |
2.5 品牌传播媒介的相关研究 |
2.6 啤酒品牌传播的相关研究 |
3 Pink Killer啤酒在华品牌传播环境分析 |
3.1 Pink Killer啤酒生产集团及产品介绍 |
3.1.1 Pink Killer啤酒生产商Silly啤酒厂介绍 |
3.1.2 Pink Killer啤酒产品介绍 |
3.2 Pink Killer啤酒在华品牌传播外部环境分析 |
3.2.1 政治环境 |
3.2.2 经济环境 |
3.2.3 社会环境 |
3.2.4 技术环境 |
3.3 行业供求现状和特点及竞争现状分析 |
3.3.1 中国啤酒行业供求现状 |
3.3.2 中国啤酒行业发展特点 |
3.3.3 中国啤酒行业竞争现状 |
3.4 外部环境对Pink Killer品牌在华传播的影响分析 |
3.5 Pink Killer啤酒品牌在华传播内部环境分析 |
3.5.1 Pink Killer啤酒生产厂家分析 |
3.5.2 Pink Killer啤酒中国进口商分析 |
3.6 内部环境对Pink Killer啤酒在华传播的影响分析 |
4 Pink Killer啤酒在华传播问题分析 |
4.1 基于品牌传播的消费者调研分析 |
4.1.1 品牌自身竞争力调研分析 |
4.1.2 品牌跨文化传播调研分析 |
4.1.3 品牌传播参与互动调研分析 |
4.1.4 品牌传播媒介调研分析 |
4.2 Pink Killer啤酒在华品牌传播现状 |
4.2.1 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
4.2.2 比利时的品牌优势 |
4.2.3 有成熟的营销能力 |
4.2.4 有先进的工艺水平 |
4.3 Pink Killer啤酒在华品牌传播问题 |
4.3.1 品牌自身竞争力问题:缺乏与高美誉度相匹配的品牌竞争力 |
4.3.2 品牌跨文化传播问题:品牌文化内涵不能很好融入中国文化 |
4.3.3 品牌传播参与互动问题:缺乏消费者的深度关注与互动 |
4.3.4 品牌传播媒介问题:不能适应品牌传播媒介环境变化 |
5 Pink Killer啤酒品牌在华传播优化建议 |
5.1 Pink Killer啤酒品牌在华传播优化策略 |
5.1.1 品牌自身竞争力策略:提升品牌竞争力 |
5.1.2 品牌跨文化传播策略:将自身品牌文化融入中国 |
5.1.3 品牌传播参与互动策略:加强和消费者的深度互动 |
5.1.4 品牌传播媒介策略:多管齐下深度整合传播 |
5.2 Pink Killer啤酒品牌在华品牌传播营销保障措施 |
5.2.1 品牌传播营销组织及其管理 |
5.2.2 Pink Killer品牌传播营销人力资源管理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A啤酒厂设备维修项目外包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1.3 基础理论知识 |
1.3.1 项目管理 |
1.3.2 专家打分法 |
1.3.3 LEC法 |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论文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A啤酒厂的设备维修管理概况 |
2.1 A啤酒厂简介 |
2.2 A啤酒厂设备管理模块情况 |
2.2.1 A啤酒厂设备管理模块人员配置和结构情况 |
2.2.2 A啤酒厂设备情况 |
2.3 设备维修外包利弊分析 |
2.3.1 设备维修外包的利益 |
2.3.2 设备维修外包存在的风险 |
2.3.3 设备维护外包风险原因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A啤酒厂设备维修外包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3.1 A啤酒厂设备维修外包项目管理概况 |
3.2 设备维修外包动因及历程 |
3.3 A啤酒厂设备维修项目外包各阶段及其任务 |
3.3.1 A啤酒厂设备维修项目外包各阶段划分 |
3.3.2 设备维修外包的项目准备阶段及其任务 |
3.3.3 设备维修外包的项目开发阶段及其任务 |
3.3.4 设备维修外包项的目实施阶段及其任务 |
3.3.5 设备维修外包的项目结束阶段及其任务 |
3.4 A啤酒厂设备维修外包项目各阶段存在的问题 |
3.4.1 项目准备阶段存在的问题 |
3.4.2 项目开发阶段存在的问题 |
3.4.3 项目实施阶段存在的问题 |
3.4.4 项目结束阶段存在的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A啤酒厂设备维修项目外包管理优化 |
4.1 项目准备阶段优化 |
4.1.1 设备分类 |
4.1.2 外包模式优化选择 |
4.1.3 组织结构调整 |
4.1.4 策略优化选择 |
4.2 项目开发阶段优化 |
4.2.1 组成项目管理团队 |
4.2.2 项目风险评估 |
4.3 项目实施阶段优化 |
4.3.1 建立机制和平台 |
4.3.2 建立基于过程的外包实时控制机制 |
4.3.3 质量监督控制制度 |
4.3.4 奖惩机制 |
4.4 项目结束阶段优化 |
4.5 优化后效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中国近代酒业发展与社会文化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意义与论题说明 |
1.1.1 选题意义 |
1.1.2 论题说明 |
1.2 学术史回顾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
1.4.1 主要创新点 |
1.4.2 存在的不足 |
第二章 近代中国传统酿酒业的嬗变 |
2.1 传统酿酒业发展概况 |
2.1.1 近代酒业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 |
2.1.2 传统酿酒业发展概况 |
2.2 各地区酿酒业发展情形 |
2.2.1 东北地区 |
2.2.2 北方地区 |
2.2.3 南方地区 |
2.2.4 西南、西北地区 |
2.3 传统酒类酿制工艺的发展与成熟 |
2.3.1 绍兴酒酿造工艺与鉴别 |
2.3.2 高粱酒酿造工艺 |
2.3.3 米制烧酒酿造工艺 |
2.3.4 市酒酿造工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洋酒输入与新式酿酒业的发展 |
3.1 中西文化交流视野下的洋酒输入 |
3.1.1 近代早期洋酒在中国的传播 |
3.1.2 20 世纪上半叶洋酒输入状况 |
3.1.3 上海的洋酒品牌 |
3.1.4 洋酒在华市场与价格 |
3.2 葡萄栽培与葡萄制酒的历程 |
3.2.1 近代中国的葡萄种植 |
3.2.2 葡萄酒业发展的思路设计 |
3.2.3 葡萄制酒的认识与发展 |
3.2.4 近代张裕酿酒公司发展情形 |
3.3 啤酒业的产生与发展 |
3.3.1 中国啤酒业的早期发展 |
3.3.2 国产啤酒之一:双合盛啤酒汽水公司 |
3.3.3 国产啤酒之二:烟台醴泉啤酒公司 |
3.3.4 近代啤酒酿制工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近代酒类的生产、运输与推广 |
4.1 近代酒业生产基本情形 |
4.1.1 酒业生产组织形式 |
4.1.2 酒业生产资本及其构成 |
4.1.3 酒业营业成本与利润 |
4.1.4 酒业工人与工资 |
4.2 酒类运输与推销 |
4.2.1 酒类运输及其地域范围 |
4.2.2 近代酒类的推销 |
4.3 酒类品牌推广与保护措施 |
4.3.1 广告:酒类品牌推广新方式 |
4.3.2 展览会、招幌与酒类品牌展示 |
4.3.3 酒票与商标:酒类防伪与法律保护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近代酒类消费及其变迁 |
5.1 近代中国的酒类消费场所 |
5.1.1 北京的酒店与“大酒缸” |
5.1.2 上海的酒店与酒馆 |
5.1.3 绍兴酒店 |
5.1.4 下层民众的街头饮酒场景 |
5.2 近代酒类消费文化的变迁 |
5.2.1 饮酒场所与环境的变化 |
5.2.2 酒的侍应方式发生变化 |
5.2.3 饮酒诉求出现新的变化 |
5.2.4 饮用酒类品种出现变化 |
5.2.5 名酒成为消费时尚 |
5.2.6 鸡尾酒开始流行 |
5.2.7 啤酒文化的发展 |
5.2.8 酒礼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淡化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近代酿酒科技的发展和饮酒危害性的科学认识 |
6.1 近代中国酿酒科技的发展 |
6.1.1 近代酿酒科技的成就 |
6.1.2 中国酿酒研究科学化的先驱:魏喦寿、金培松 |
6.1.3 传统酿酒技术的总结与提高:以孙学悟、方心芳为中心 |
6.2 饮酒与健康的探索之路:近代对酒的医学认识 |
6.2.1 对酒之危害的科学认识 |
6.2.2 多举措促进健康饮酒 |
6.2.3 关于酒与健康的一些争论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近代中国酒税制度的变迁 |
7.1 从“厘金”到“烟酒税”:清末酒税制度的初步建构 |
7.1.1 清末酒类厘金制度 |
7.1.2 从“厘金”到“烟酒税”:清末酒税制度的初步建构 |
7.2 北京国民政府的酒税制度设计 |
7.2.1 民国初年酒税征收情形 |
7.2.2 将酒税列入国家财政预算,改进征收管理 |
7.2.3 开征烟酒营业特许牌照税 |
7.2.4 建立公卖机构,推行公卖制度 |
7.2.5 北京国民政府烟酒税收入状况 |
7.2.6 烟酒公卖制度剖析 |
7.3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酒税制度的变迁 |
7.3.1 南京国民政府对酒税管理的整顿 |
7.3.2 土酒定额税的开征 |
7.3.3 国产烟酒类税沿革 |
7.3.4 国产烟酒类税稽征管理 |
7.3.5 南京国民政府的烟酒类税收入 |
7.4“维民食”与“重国课”:民国禁酒政策演变 |
7.4.1“以维民食”:禁酒的初衷 |
7.4.2 禁酿与限饮:民国禁酒的主要内容 |
7.4.3“以重国课”:财税部门对禁酒的干预 |
7.4.4 民国禁酒的贵州案例 |
7.4.5“停酿莫如禁饮”:对民国禁酒的考察 |
7.5 近代酒税制度构建与酒业发展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酒与近代社会文化变迁:以贵州茅台酒为个案 |
8.1 近代茅台酒生产概况 |
8.2 茅台酒酿制技术的成熟 |
8.3“仿茅酒”新品类的形成 |
8.4 茅台酒文化的形成与传播 |
8.5 限制茅台酒发展的因素 |
8.6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 |
论文主要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I:图(表) |
附录Ⅱ: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企业横向拓展战略行为的研究:中国啤酒行业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1.4.3 研究方法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初步概念模型 |
2.1 制度基础观理论 |
2.1.1 制度基础观 |
2.1.2 市场分割性 |
2.2 产业基础观理论 |
2.3 资源基础观理论 |
2.4 企业传统 |
2.4.1 企业传统的内涵 |
2.4.2 企业传统对战略选择的影响 |
2.5 企业的横向拓展战略 |
2.6 企业绩效评价的研究 |
2.7 初步概念模型的构建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方法 |
3.1.1 研究方法的选择 |
3.1.2 研究对象的选择 |
3.2 数据来源及分析 |
3.2.1 数据收集 |
3.2.2 内容分析 |
3.2.3 信度与效度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啤酒行业的发展与横向整合 |
4.1 我国啤酒行业的发展与横向整合 |
4.1.1 我国啤酒行业的发展概况 |
4.1.2 我国啤酒行业的特点 |
4.1.3 我国啤酒企业的横向整合状况 |
4.2 中国啤酒行业的全球化潜力 |
4.2.1 市场驱动因素 |
4.2.2 成本驱动因素 |
4.2.3 政府驱动因素 |
4.2.4 竞争驱动因素 |
4.3 啤酒企业横向拓展战略选择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案例分析与讨论 |
5.1 案例描述 |
5.1.1 青岛啤酒 |
5.1.2 燕京啤酒 |
5.1.3 华润啤酒 |
5.2 案例分析 |
5.2.1 案例企业的资源与能力 |
5.2.2 企业的横向拓展战略选择 |
5.2.3 企业横向拓展的绩效表现 |
5.3 案例分析的结果与讨论 |
5.3.1 成长路径的调节作用 |
5.3.2 战略思维模式的调节作用 |
5.3.3 管理模式的调节作用 |
5.4 模型修正、命题发展与文献对话 |
5.5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中国国民党党营经济事业研究(1945-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学术史的回顾与分析 |
三、国民党党营事业概说 |
四、研究主题的界定与解析 |
五、研究的基础与创新点 |
六、论文的基本架构 |
第一章 党营经济事业的缘起 |
第一节 从国民党党务经费问题谈起 |
一、政党经费概说 |
二、国民党党务经费的基本范畴及支用原则 |
三、国民党党务经费的来源 |
第二节 “以国养党” |
一、“以国养党”的政治基础——以党治国的训政体制 |
二、“以国养党”的心理写照 |
三、“以国养党”的具体实践 |
第三节 从“党员养党”到“事业养党” |
一、“党员养党”的提出与具体实践方式 |
二、对重塑革命精神的期许与党外批评的因应 |
三、理想与现实的冲撞 |
四、宪政实施与党务财政体制变革 |
五、宪政实施前景下“事业养党”方针的逐步确立 |
第二章 党营经济事业的筹组兴办 |
第一节 党营经济事业的萌生 |
一、革命党人利用党营经济事业的最初设想与实践 |
二、“大家都成资本家”——鼓励党员个体经营经济事业 |
三、各级党部经营党营经济事业的实践 |
第二节 组织调整与基金筹募 |
一、党营事业的组织管理者 |
二、党费基金的筹募 |
第三节 党营经济事业的兴办(一)——国民党的审慎投资与党营经济事业的创办 |
一、移花接木——巧夺民营银行为党的金融机构 |
二、国民党的贸易公司——树华公司的建立 |
三、由地方党营事业而来的安徽农产公司 |
四、中统局的党营事业 |
第四节 党营经济事业的兴办(二)——价购敌伪资产与中央党营经济事业的大规模兴办 |
一、战后接收与资金瓶颈的突破 |
二、齐鲁公司暨兴济公司的成立 |
三、恒大公司的筹组成立 |
四、益华公司及兴台公司的成立 |
第三章 党营经济事业的发展与落幕 |
第一节 党营事业体系的有机协调 |
一、党营事业体系的建立 |
二、党营事业间的协作配合 |
第二节 党营事业的经营境况 |
一、经营的艰难困境与应对 |
二、一定时期内的发展 |
三、经营绩效的分析 |
第三节 党营事业的经营模式与市场营销——以齐鲁公司与恒大公司为主体的探讨 |
一、产销结合的经营模式 |
二、业务推展与市场分析 |
三、营销方式的探析 |
第四节 党营经济事业的衰败与落幕 |
一、金圆券改革的失败与党营经济事业走向衰落 |
二、战局的根本逆转与党营事业公司的应变 |
三、大陆时期党营经济事业的终结 |
第四章 党营公司的内部管理 |
第一节 股权与经营决策权的探析 |
一、股东与股东会 |
二、董事与董事会 |
第二节 公司的组织管理体系 |
一、公司的组织体系 |
二、党营企业的当家人——董事长 |
三、专门人才的支撑——党营企业的经理人 |
第三节 党营企业职工管理探析 |
一、党营企业的职员管理 |
二、党营企业对工人的控制与管理 |
第五章 党营公司的“党有、党治与党享” |
第一节 党营事业公司的所有权 |
一、党营事业公司的实际出资人 |
二、中央所有与地方所有间的冲突 |
三、团营经济 |
第二节 党营经济事业与国民党派系关系的探讨 |
一、党营经济事业与CC豪门资本的交织 |
二、党营事业与国民党的派系纷争 |
第三节、国民党对党营事业的控制体系 |
一、组织人事与经营决策权的控制 |
二、财务的控制与监督 |
三、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对党营事业的监察权 |
第四节 党企盈余与党务经费供给 |
一、党营事业对党务经费的有限反哺 |
二、变相的党库通国库 |
结语:党营经济事业的综合评价 |
第一节 “事业养党”的探析 |
第二节 介乎于国营与民营之间——企业形态与经济地位的考察 |
一、民生主义的实践方式 |
二、以民营企业的姿态出现,又具国营企业同样的官方色彩 |
三、党企经营及其地位评析 |
第三节 以政利党与以党利政——党企与党、政府、社会关系的探讨 |
一、党营事业的特权庇护 |
二、对国民党政权的维系功能 |
三、树立良好社会形象的期许与社会舆论对“党僚资本”的批判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基于产业演进视角的企业并购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理论意义 |
1.1.3 现实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并购绩效 |
1.2.2 并购绩效评价 |
1.3 本文研究范围和假设 |
1.3.1 本文研究的价值取向 |
1.3.2 本文研究的基本认识 |
1.4 本文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文创新点 |
2 企业并购绩效研究综述 |
2.1 国内外并购绩效理论研究综述 |
2.1.1 国外并购绩效理论研究综述 |
2.1.2 国内企业并购绩效理论研究综述 |
2.2 国内外并购绩效实证研究结果综述 |
2.2.1 国外并购绩效实证研究结果 |
2.2.2 国内并购绩效实证研究结果 |
2.3 国内外企业并购绩效评价方法综述 |
2.3.1 企业并购绩效经典评价方法综述 |
2.3.2 企业并购绩效的其他评价方法综述 |
2.4 国内外企业并购绩效评价方法评述 |
3 产业演进理论 |
3.1 产业演进理论综述 |
3.1.1 产业演进机理 |
3.1.2 产业演进理论 |
3.1.3 产业演进阶段识别方法 |
3.2 科尔尼产业演进理论概述 |
3.2.1 科尔尼产业演进理论的研究背景 |
3.2.2 科尔尼产业演进理论的核心内容 |
3.2.3 产业演进各阶段企业并购的特点 |
3.3 产业演进理论与企业并购绩效评价的关系 |
4 基于产业演进视角的企业并购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
4.1 基于产业演进视角的企业并购绩效评价体系的构成要素 |
4.2 基于产业演进视角的企业并购绩效评价标准 |
4.3 基于产业演进视角的企业并购绩效评价指标设计 |
4.3.1 企业并购绩效评价指标的确定原则 |
4.3.2 基于产业演进视角的企业并购绩效评价指标的设计 |
4.3.3 相关绩效指标的计算 |
4.4 基于产业演进视角的企业并购绩效评价方法及评价过程 |
4.4.1 评价方法 |
4.4.2 评价过程 |
5 基于产业演进视角的青岛啤酒公司并购绩效实证研究 |
5.1 啤酒业产业演进阶段的划分 |
5.1.1 啤酒业的发展历程 |
5.1.2 中国啤酒业产业演进阶段的划分 |
5.2 青岛啤酒公司的并购历程 |
5.2.1 青岛啤酒公司介绍 |
5.2.2 青岛啤酒公司的并购历程 |
5.3 青岛啤酒公司并购绩效评价 |
5.3.1 事件研究法对青岛啤酒公司并购绩效的评价 |
5.3.2 基于产业演进视角的青岛啤酒公司并购效果绩效的评价 |
5.3.3 实证结论与分析 |
6 结论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青岛啤酒公司1997-2007年并购事件表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中国企业地域多元化的控制机制研究:信息技术能力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对象及其概念界定 |
1.3.1 地域多元化 |
1.3.2 控制机制 |
1.3.3 信息技术能力 |
1.4 研究内容、意义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3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流程与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企业地域多元化的研究 |
2.1.1 地域多元化的理论基础 |
2.1.2 地域多元化的动因与方式 |
2.1.3 地域多元化战略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
2.2 组织控制的研究 |
2.2.1 组织控制的理论基础 |
2.2.2 控制机制的分类 |
2.2.3 影响控制机制选择的因素 |
2.3 战略管理视角的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能力 |
2.3.1 信息技术及其分类 |
2.3.2 信息技术对组织的影响 |
2.3.3 资源基础观的信息技术能力 |
2.3.4 信息技术能力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 |
2.4 以制度为基础的战略管理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转型期中国企业的境内跨省地域多元化 |
3.1 中国企业境内跨省地域多元化的历史与现状 |
3.2 境内跨省地域多元化的动因、方式和时机 |
3.2.1 境内跨省地域多元化的动因 |
3.2.2 境内跨省地域多元化的方式 |
3.2.3 境内跨省地域多元化的时机 |
3.3 境内跨省地域多元化的困境与障碍:市场分散性的影响 |
3.4 境内跨省地域多元化的组织形式与控制 |
3.4.1 总分公司制与母子公司制 |
3.4.2 两种组织形式选择的悖论 |
3.4.3 境内跨省地域多元化的控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信息技术在中国企业的应用与发展 |
4.1 中国企业应用信息技术的背景及相关政策 |
4.1.1 中国企业应用信息技术的经济及制度背景 |
4.1.2 相关政策对中国企业应用信息技术的引导 |
4.2 信息技术在中国企业应用的四个阶段 |
4.3 信息技术能力在中国企业战略制定与实施中的作用 |
4.3.1 中国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信息技术能力 |
4.3.2 信息技术能力在中国企业战略制定中的作用 |
4.3.3 信息技术能力在中国企业战略实施中的作用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概念模型 |
5.1 地域多元化中的控制机制与绩效 |
5.1.1 总部控制的目标与核心问题 |
5.1.2 控制机制的维度与集权化程度 |
5.1.3 控制机制与绩效的关系 |
5.2 信息技术能力对控制机制选择的影响 |
5.2.1 信息技术与集权化关系 |
5.2.2 信息技术能力的影响 |
5.3 信息技术能力对企业地域多元化战略实施绩效的影响 |
5.3.1 信息技术解决总部控制核心问题的可能性 |
5.3.2 信息技术能力对影响地域多元化实施绩效的使能作用 |
5.4 论文的概念模型 |
5.4.1 因变量 |
5.4.2 自变量和中介变量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
6.1 研究方法的选择 |
6.2 案例研究对象的选择 |
6.3 数据收集 |
6.3.1 多重证据来源(Multiple source of evidence) |
6.3.2 证据链(a chain of evidence) |
6.3.3 案例研究资料库(Create a case database) |
6.4 内容分析 |
6.4.1 编码 |
6.4.2 案例分析过程和方法 |
6.5 信度与效度 |
6.5.1 信度 |
6.5.2 效度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案例描述 |
7.1 青岛啤酒 |
7.2 中集集团 |
7.3 海尔集团 |
7.4 苏宁电器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案例分析、概念模型修正与命题发展 |
8.1 地域多元化进程中的控制 |
8.1.1 跨地区的组织结构/形式 |
8.1.2 跨地区控制机制选择 |
8.2 信息技术能力的作用 |
8.3 企业地域多元化的绩效 |
8.4 信息技术能力对控制机制选择的影响 |
8.4.1 案例分析的发现:信息技术能力的调节作用 |
8.4.2 案例分析发现的进一步讨论 |
8.4.3 控制机制选择的逻辑 |
8.5 信息技术能力对控制机制与地域多元化的绩效关系的影响 |
8.5.1 案例分析的发现:信息技术应用效能的中介作用 |
8.5.2 案例分析发现的进一步讨论 |
8.5.3 控制机制效果的逻辑 |
8.6 概念模型的修正与命题发展 |
8.7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讨论 |
9.1 地域多元化控制机制的内在逻辑 |
9.1.1 外显性控制(母子公司制)的实质 |
9.1.2 合法性机制下的控制 |
9.1.3 中国企业地域多元化控制机制的内在逻辑 |
9.2 信息技术能力作用的讨论 |
9.3 信息技术能力与控制机制的循环演化 |
9.4 实践启示 |
9.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半结构式访谈提纲 |
附录二 结构式访谈提纲 |
附录三 中国企业信息化发展的主要的相关政策 |
附录四 中集集团2004-2008年信息系统建设过程 |
附录五 中集集团信息系统绩效异常监控平台 |
附录六 中集集团信息系统-成本看板 |
附录七 中集集团成本预算系统 |
附录八 海尔费用预算系统 |
附录九 苏宁电器的运作流程 |
附录十 苏宁电器的供应链管理流程 |
附录十一 行业全国一体化潜力评估问卷 |
附录十二 行业全国一体化潜力专家评估结果 |
附录十三四家案例企业当前控制机制示意图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烟台啤酒的竞争力和发展战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序 |
1 引言 |
2 竞争力战略的理论及啤酒企业的实践 |
2.1 关于竞争力和发展战略的理论 |
2.1.1 波特的竞争理论 |
2.1.2 资源能力理论 |
2.1.3 竞争理论与资源能力理论的纷争与融合 |
2.2 啤酒企业对竞争力战略的实践 |
2.2.1 青岛啤酒公司的实践 |
2.2.2 米勒啤酒公司的实践 |
3 中美啤酒发展史和目前烟台啤酒的竞争力战略 |
3.1 中美啤酒发展史 |
3.1.1 中国啤酒发展史 |
3.1.2 美国啤酒发展史 |
3.1.3 美国啤酒发展史对中国啤酒企业的启示 |
3.2 目前烟台啤酒的竞争力和发展战略 |
3.2.1 烟台啤酒市场分析 |
3.2.2 目前烟台啤酒的竞争力战略及其缺陷 |
4 重塑和提高烟台啤酒的竞争力 |
4.1 企业竞争力的构成 |
4.2 啤酒企业竞争力的构成 |
4.3 烟台啤酒的主要竞争力 |
4.3.1 核心竞争力分析 |
4.3.2 产品竞争力分析 |
4.3.3 资产运营能力分析 |
4.3.4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
4.3.5 发展能力分析 |
4.4 烟台啤酒如何重塑和提高竞争力 |
5 研究和实施烟台啤酒的发展战略 |
5.1 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
5.1.1 宏观环境分析(PEST模型分析) |
5.1.2 商业生态系统分析 |
5.1.3 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
5.1.4 战略群体分析 |
5.1.5 竞争对手分析 |
5.2 企业内部环境分析 |
5.2.1 组织结构分析 |
5.2.2 企业文化分析 |
5.2.3 资源条件分析 |
5.2.4 企业价值链分析 |
5.2.5 企业能力分析 |
6 提高烟台啤酒的竞争力和发展战略的对策 |
6.1 全面塑造烟台啤酒的竞争力 |
6.2 提高发展战略的制定和执行水平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市场经济条件下啤酒厂生产管理工作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青岛啤酒包装设计的历史与文化研究[D]. 刘晓晴. 苏州大学, 2020(03)
- [2]基于共生思想的青岛食品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策略研究[D]. 刘源. 青岛理工大学, 2019(02)
- [3]比利时Pink Killer啤酒在华品牌传播策略研究[D]. 刘婷. 深圳大学, 2019(01)
- [4]A啤酒厂设备维修项目外包管理研究[D]. 何文杰.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5)
- [5]中国近代酒业发展与社会文化变迁研究[D]. 郭旭. 江南大学, 2015(11)
- [6]企业横向拓展战略行为的研究:中国啤酒行业的案例研究[D]. 胡雅静. 华南理工大学, 2011(12)
- [7]中国国民党党营经济事业研究(1945-1949)[D]. 孔祥增. 南京大学, 2011(08)
- [8]基于产业演进视角的企业并购绩效研究[D]. 文海涛. 北京交通大学, 2010(10)
- [9]中国企业地域多元化的控制机制研究:信息技术能力的视角[D]. 王晓健. 华南理工大学, 2010(12)
- [10]烟台啤酒的竞争力和发展战略分析[D]. 张拥军. 北京交通大学, 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