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淑敏散文论文-王津,公茂迎

毕淑敏散文论文-王津,公茂迎

导读:本文包含了毕淑敏散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毕淑敏散文,阅读,大学生,心理疏导

毕淑敏散文论文文献综述

王津,公茂迎[1](2019)在《浅析毕淑敏散文阅读对大学生的心理疏导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面对复杂的社会现实,当代大学生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心理问题,但受传统观念影响,多数受心理困扰的学生不愿接受心理咨询,而毕淑敏的散文修心励志,有利于排解人们的不良情绪,而且可读性强,引导学生阅读,可以通过自我感悟起到心理疏导作用。(本文来源于《读与写(教育教学刊)》期刊2019年09期)

李禹熹[2](2019)在《毕淑敏散文《回家去问妈妈》读后感》一文中研究指出读完《回家去问妈妈》之后感触很深,不知道你有多久没有好好的和父母沟通过了?不知道你是否因为忙碌已经厌倦了妈妈的唠叨了?不知道你有没有体会到妈妈的艰辛与隐忍?试问自己,好想已经很久没有和妈妈坐在一起心平气和的聊过天了。这个问题还是我在看完毕淑敏散文《回家去问妈妈》后惊然发现的。正如毕淑敏老师所言,我们总觉得自己已经长大成人,外面的世界似乎才是实现自身价值的地方,我们总是急切的想体现自己的价值,却发现这个世界最难认识的是自己。(本文来源于《高考》期刊2019年18期)

沈泳琳[3](2018)在《门后——毕淑敏散文《回家去问妈妈》读后感》一文中研究指出家门前有棵树,是母亲种下的,不知何时。那树该比母亲年轻的,却也如母亲般,渐渐多了皱纹,弯了腰身。那门该比母亲年长的,却也如母亲般,守着身后的旧屋,护着屋内的稚童,监牢可靠。母亲在树下喝茶绣花,那稚童在树下咿呀学语,绕着树爬,扶着树走,围着树跑。她笑眼看着,"慢一些,慢一些"。时光还是匆匆而过,像一阵风,摇得那树(本文来源于《少男少女》期刊2018年24期)

胡春莲[4](2018)在《鲁迅与毕淑敏散文中的人格魅力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鲁迅和毕淑敏为改变人类精神而写作,创作了大量散文。这些散文中,都体现出智慧、坚强、真实、仁爱等优秀的人品,但是,由于作者所处时代不同、人生经历和价值取向不同,散文中呈现出的人格魅力也不同。嫉恶如仇、爱憎分明、英勇顽强是鲁迅散文独有的人格魅力,仁爱善良、宽厚平和、独立坚强是毕淑敏散文特有的人格魅力。(本文来源于《鄂州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李诗瑶[5](2018)在《毕淑敏散文中的创伤书写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毕淑敏是当代着名作家,被王蒙称为“文学界的白衣天使”。自创作以来笔耕不辍,到目前为止已创作了多篇优秀的长篇小说,发表了百余篇散文,并且至今仍坚持在新媒体平台继续进行最新的散文创作。她的散文题材丰富,风格独特,语言真实,情真意切。毕淑敏十分关注现代人在快节奏现代生活下的处境,她以细腻的心思敏锐地发现,现代人在时代快速发展中与自然、自我、和他人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关系断裂,这些关系的断裂给现代人的心灵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创伤,有些创伤已被人们感知,而有些甚至是未被人们发觉的。本文以毕淑敏的散文作品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散文中呈现的创伤形成原因,创伤表现形式和抚慰创伤的方法。本论文由绪论、正文叁章和结语构成。绪论部分主要包括本论文的选题意义、研究现状、创伤理论的解读、本文行文思路及研究方法。第二章主要分析了毕淑敏在书写创伤时书写个人创伤经历的目的,主要从作家幼时创伤体验和昆仑生命之殇来论述了创伤书写与毕淑敏生命经历的密切联系。第叁章着重分析了毕淑敏散文中所呈现出来的现代人多种创伤的表现和创伤产生原因,从“断裂”的角度分析当人与自然、自我、和他人发生断裂时创伤的表现。最后一章详细论述了毕淑敏提出的抚慰创伤、逃离困境的方法,包括临终关怀、聚集同类受创者和接纳全部感情重建自我,同时分析了毕淑敏语言上带给人们亲切感受的巧妙写作方法,反思了毕淑敏大量书写创伤的宝贵意义。总体来说,毕淑敏的散文踏实丰满、丝毫没有矫揉造作的成分。在书写创伤时总能够将个人经历和议论抒情完美结合,她的散文中既包含了作者个人创伤经历,也大量涵盖其作为内科医生和心理医师的从医案例。毕淑敏明确提出的抚慰创伤的办法能够引发人们深刻的反思,与此同时,她在书写创伤时所表现出的温柔的风格为创伤书写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这对于焦虑的现代人来说有着十分宝贵的意义。(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18-05-01)

朱妙姬[6](2017)在《以毕淑敏散文为例指导小学作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毕淑敏散文有题材关注生活、语言贴近生活、修辞来源生活的特点,将其借鉴到小学作文教学中,可发展出善于从自身写起、善于语言表达、善于运用修辞的写作策略。(本文来源于《考试周刊》期刊2017年65期)

毕淑敏[7](2016)在《我的五样 毕淑敏散文精选》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来源于《中国校园文学》期刊2016年15期)

毕淑敏[8](2016)在《我的五样 毕淑敏散文精选》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来源于《中国校园文学》期刊2016年13期)

刘丽芬[9](2016)在《论毕淑敏散文的女性生命伦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以毕淑敏的散文为分析对象,研究了毕淑敏散文对女性生命伦理的思考。毕淑敏在散文中提倡女性应该拥有与男性平等的地位,得到生理与心理方面的更多关怀。毕淑敏散文的女性意识还体现在她对母性情怀的抒写,对母爱的歌颂,她的理智的婚姻爱情观,关于女性伴侣的选择以及家庭相处之道,以及她独特的生命与死亡意识。(本文来源于《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田永吉[10](2016)在《毕淑敏散文的“心理治疗”功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毕淑敏拥有医生、作家、心理咨询师等多重身份,她的作品也随着她的身份的不断迭加而发生了变化。在毕淑敏在北师大系统的学习了心理学后,她的作品在主题和内容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她的散文作品,融入了大量心理学的理论和概念,并且蕴含着文学治疗的初衷就是治疗人的心理和情感的疾病。正文总共分为四个部分,从文学治疗和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对毕淑敏散文的“心理治疗”功能进行研究。第一,毕淑敏散文的审美功效。第二,毕淑敏散文“心理治疗”在创作中的呈现。第叁,毕淑敏散文“心理治疗”功能形成因。第四,毕淑敏散文“心理治疗”功能下的社会价值和文学意义。第一章论述了毕淑敏散文的审美功效。从毕淑敏的幸福理念和毕淑敏散文促进心理健康两方面来探讨审美功效。幸福理念是要学会感知快乐,学会把握幸福,而想要拥有幸福,我们就必须让自己有有目标感和目标。促进心理健康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自信,用乐观的角度看问题,并且学会在旅行中成长。第二章分析了毕淑敏散文“心理治疗”在文本中的体现。从毕淑敏创作的两大人心问题方面,一个是自卑,一个是哀伤来阐释毕淑敏的散文是如何达到“心理治疗”功能的。第叁章阐释了毕淑敏散文“心理治疗”功能形成的原因。主要由两大原因构成: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客观原因主要是功利主义社会下人的心里的扭曲和心理学发展对毕淑敏创作的影响。主观原因就是毕淑敏的身份的变迁和重迭。第四章主要探讨毕淑敏散文“心理治疗”功能下的社会价值和文学意义。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净化人们的内心世界,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文学意义主要体现在文学的作用应该是要实现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本文来源于《吉首大学》期刊2016-06-01)

毕淑敏散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读完《回家去问妈妈》之后感触很深,不知道你有多久没有好好的和父母沟通过了?不知道你是否因为忙碌已经厌倦了妈妈的唠叨了?不知道你有没有体会到妈妈的艰辛与隐忍?试问自己,好想已经很久没有和妈妈坐在一起心平气和的聊过天了。这个问题还是我在看完毕淑敏散文《回家去问妈妈》后惊然发现的。正如毕淑敏老师所言,我们总觉得自己已经长大成人,外面的世界似乎才是实现自身价值的地方,我们总是急切的想体现自己的价值,却发现这个世界最难认识的是自己。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毕淑敏散文论文参考文献

[1].王津,公茂迎.浅析毕淑敏散文阅读对大学生的心理疏导作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

[2].李禹熹.毕淑敏散文《回家去问妈妈》读后感[J].高考.2019

[3].沈泳琳.门后——毕淑敏散文《回家去问妈妈》读后感[J].少男少女.2018

[4].胡春莲.鲁迅与毕淑敏散文中的人格魅力比较[J].鄂州大学学报.2018

[5].李诗瑶.毕淑敏散文中的创伤书写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8

[6].朱妙姬.以毕淑敏散文为例指导小学作文[J].考试周刊.2017

[7].毕淑敏.我的五样毕淑敏散文精选[J].中国校园文学.2016

[8].毕淑敏.我的五样毕淑敏散文精选[J].中国校园文学.2016

[9].刘丽芬.论毕淑敏散文的女性生命伦理[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

[10].田永吉.毕淑敏散文的“心理治疗”功能研究[D].吉首大学.2016

标签:;  ;  ;  ;  

毕淑敏散文论文-王津,公茂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