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人眼像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光学,视觉,眼波,自适应,系统,质心,仿真器。
人眼像差论文文献综述
王媛媛,何益,魏凌,李凌霄,杨金生[1](2018)在《双压电片变形镜的人眼像差拟合能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叁种不同空间分辨率的双压电片变形镜(BimorphDM),采用仿真实验分析其对3~35项Zernike静态像差和实际人眼(包括疾病人眼)像差的拟合能力。实验表明,Bimorph变形镜特别适用于校正低阶像差,拟合误差小于0.15,随着空间分辨率的增加,Bimorph变形镜对Zernike像差和人眼像差的拟合能力总体表现为增强的趋势,其中,35单元的Bimorph变形镜的像差拟合能力最优,对前20项Zernike像差的拟合误差稍优于传统分立式压电变形镜。通过对Bimorph变形镜像差拟合能力的实验分析,为人眼视网膜高分辨率系统的Bimorph变形镜选型提供了分析方法,也为进一步提升Bimorph变形镜的像差校正能力奠定了研究基础。(本文来源于《光电工程》期刊2018年12期)
邓杨春,赵军磊,戴云,张雨东[2](2018)在《人眼像差测量双通系统中奇像差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早期的研究中,采用出、入瞳直径相等的双通系统进行人眼像差测量时,两个通道的奇像差相互抵消,造成奇像差(如彗差)无法测量。本文建立全新的模拟眼模型进行实验,验证双通系统在波前测量时,是否存在人眼奇像差抵消的现象。采用典型双通系统——哈特曼波前探测系统进行实验,并将出瞳光阑直径固定为6mm,改变系统入瞳光阑大小(1~8mm)。实验结果表明,双通系统中,人眼奇像差在出、入瞳直径相等时可测,且人眼奇像差测量与出、入瞳直径差异无关,因此人眼奇像差测量在双通系统中不存在抵消的现象。(本文来源于《光学学报》期刊2018年08期)
戴云,肖飞,赵军磊,康健,杨彦荣[3](2018)在《自适应光学人眼像差调控及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自适应光学技术能够对波前像差进行实时测量及调控。1997年,该技术被首次成功地应用于活体人眼像差的调控,并获得了接近衍射极限的高分辨力视网膜视细胞图像和传统低阶像差矫正无法达到的"超视力"。随后自适应光学技术在眼科学研究中得到迅速发展。就研究内容来看,该领域主要包括视网膜高分辨力成像和人眼像差操控与视功能研究两大方向。美国Rochester大学Williams教授和加利福利亚大学Roorda教授于2011年分别对视网膜高分辨力成像和人眼像差操控与视功能研究方向的研究作了非常全面的综述。1997年,光电所在国内率先开展人眼自适应光学技术及其应用研究,本文在简单介绍人眼自适应光学系统原理的基础上,报道了光电所在该领域近五年的主要研究进展。(本文来源于《光电工程》期刊2018年03期)
高博宇[4](2016)在《实际人眼像差特性及其矫正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眼波前技术,对视光学和眼科学领域中关于人眼高阶像差视觉矫正所存在的基础和临床上的关键科技问题开展了研究。主要研究了实际人眼光学系统的构造方法,利用所测量的qw右眼角膜地形图、眼轴长度、波前像差等数据,通过光学设计软件ZEMAX的优化功能,构建出了实际人眼光学系统结构;根据实际眼光学系统,研究了角膜和晶状体的像差补偿关系,给出了数值结果;研究了波前引导的激光角膜手术矫正面像差数据的获得方法和手术偏差容限;研究了人眼高阶像差目视矫正镜头和双焦点高阶像差矫正眼镜。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构建了实际人眼光学系统由Orbscan II角膜地形图仪测量出实际人眼角膜表面参数,并将其拟合为光学设计软件ZEMAX所需面形;应用BMF-200眼科A/B型超声波测量出眼轴向各部分长度;应用Hartmann-Shack波前传感器测量出人眼波前像差,并利用已有的眼球各部分光学常数,应用ZEMAX光学设计软件的优化功能,优化出实际人眼晶状体的光学结构参数,进而构建了实际人眼光学系统结构。其中所得到的实际人眼晶状体的光学结构参数如下:晶状体前、后表面曲率半径分别为8.449025 mm和-6.0 mm;晶状体前表面为泽尼克标准矢高面(Zernike Standard Sag Surface),晶状体后表面为偶次非球面(Even Asphere)。(2)角膜和晶状体波前像差补偿关系研究通过分析所建立的实际眼光学系统中角膜、晶状体及整体人眼的波前像差,研究人眼角膜和晶状体波前像差的补偿关系,并给出各项波前像差相互补偿的数值结果。(3)波前引导的激光角膜手术研究基于所建立的实际眼光学系统,研究了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切削面(即角膜前表面)波前像差矫正数据的获得方法和激光角膜屈光手术中存在的偏差容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中存在的偏移和旋转的偏差容限分别为0.16R(R为瞳孔半径)和1.2°。(4)人眼高阶像差目视矫正镜头的研究基于所建立的实际眼光学系统,研究了矫正人眼像差,包括人眼高阶像差的目视矫正镜头。以目视矫正镜头的结构参数作为优化变量,目视矫正镜头与实际人眼光学系统组成的整体系统理想成像为作为优化目标,进行优化,从而获得了个性化高阶像差矫正镜头的光学结构。镜头结构为双胶合系统,所有镜片的面型为标准球面,镜头第一、第二、第叁、第四表面的曲率半径分别为-58.355、17.116、16.95和23.875 mm,第一片镜材料是折射率为1.52、阿贝数为64.2的BK7玻璃,第二片镜材料是折射率为1.65、阿贝数为33.8的SF2玻璃。(5)双焦点高阶像差矫正眼镜的研究基于所建立的实际眼光学系统,研究了通过单个镜片实现更简单、轻便、快捷地矫正不同物距时,人眼发生调节及未调节两种状态下的高阶像差。应用单镜片实现矫正物距为有限距离和近似无穷远时人眼存在调节和未调节状态下的波前像差,其中镜片上半部用于矫正物距无穷远人眼未发生调节时的高阶像差,镜片下半部用于矫正物距为有限距离人眼发生调节时的高阶像差。所研究的矫正人眼高阶像差的双焦点眼镜片采用树脂材料,其折射率为1.60、阿贝数为36。本文所解决的问题对人眼视觉矫正技术的实施和矫正器件的制造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这些问题的研究将推动视觉矫正的发展,使人眼的视觉质量提高到接近理想水平。(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6-06-01)
刘浩[5](2015)在《基于双变形镜的人眼像差校正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适应光学可实时对像差进行测量、校正,将这项技术应用到视网膜成像系统中,可以提高系统的成像分辨率,更好地为眼科本身疾病和其他全身相关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但自适应光学系统中通常只含有单个变形镜,由于变形镜校正能力的限制,对于人眼像差的校正是不完全的,这将影响对视网膜的观测。论文将重点研究基于双变形镜的人眼像差校正理论及其技术,为活体人眼高分辨率视网膜成像系统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介绍了自适应光学技术。分析了基于自适应光学的视网膜成像、双变形镜自适应光学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状况。2.介绍了人眼的基本结构、人眼波前像差的定义,采用Zernike模式表达人眼波前像差,研究了利用Hartmann-Shack波前传感器测量人眼像差的原理,建立了基于Zernike模式的波前重建模型。3.对微机械薄膜变形镜的面形解析,以影响函数建立变形镜面形与控制信号之间的关系。基于影响函数的奇异值分解,提出两种校正算法:固定修正法、动态修正法。4.建立了双变形镜系统校正模型,讨论了双变形镜系统控制方法,提出基于组合影响函数的双变形镜系统校正算法,并对单双变形镜系统下的不同校正算法进行性能分析。根据论文研究成果,搭建出一套基于双变形镜的自适应光学视网膜成像系统,可实现人眼像差的测量、校正及视网膜成像。(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刊2015-03-01)
翟奕,王肇圻,王雁,刘永基,张琳[6](2014)在《用特殊眼模型研究人眼像差与色差对视觉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光轴和视轴不重合的眼球模型中,设计了一种仅消轴向色差(LCA)而保持横向色差(TCA)不变的元件,建立了仅有TCA的眼模型。进而将实测的人眼高阶像差数据沿视轴方向引入眼模型,用以研究色差和高阶像差的相互作用。建立了叁款个性化眼球模型,研究了明视觉状态下高阶像差、色差(LCA+TCA)、LCA和TCA对视觉的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对于多数人眼,色差对视觉的影响远大于高阶像差的影响,并且色差的存在进一步抑制了高阶像差的影响。在色差对视觉的影响中,LCA是具有统治地位的因素;对于多数人眼,TCA的影响可以忽略。(本文来源于《光学学报》期刊2014年11期)
董种晨[7](2014)在《不同亮度状态下人眼像差对双眼迭加作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是通过双眼来认知外界的世界,眼睛对于人类的作用是巨大的,但是对于双眼的构造却没有深入地研究过。双眼的视觉并不是单眼信息的简单迭加,与单眼视觉相比较,双眼视觉能使人看东西的影响更加立体,对叁维空间的认知也能更加准确。但是人眼的光学系统并不完美,还存在着很多缺陷,人眼像差影响着人们双眼看东西的成像质量,同时它还受着亮度等自然条件的制约。本文将从不同的亮度条件入手,研究人眼像差对双眼迭加作用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新闻传播》期刊2014年08期)
王波,钮赛赛,吴卫明[8](2014)在《人眼像差校正线性二次高斯优化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获得清晰的高分辨率人眼眼底视网膜图像,自适应光学系统中变形镜必须能够实时跟踪并补偿人眼中随时间变化的像差信息。对波前像差特别是动态像差的校正能力不仅取决于变形镜等硬件的性能,还与自适应光学系统中的控制算法密切相关。在不加大硬件复杂度的基础上,介绍了一种基于Kalman滤波的线性二次高斯(LQG)人眼像差校正最优控制模型。首先分析了自适应光学系统的离散性,证明在离散模式下研究自适应光学系统的可行性;然后建立了基于Kalman滤波的LQG优化控制模型,并给出基于LQG优化控制的像差校正控制算法;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基于LQG优化控制的像差校正算法对动态人眼波前像差校正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期刊2014年04期)
李鹏飞,许金凯,韩文波,宋鸿飞[9](2014)在《人眼像差校正仪视网膜动态稳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人眼无意识的抖动导致图像位置在眼底成像设备上无规律变化而无法有效观察指定区域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视网膜图像实时动态稳像算法.该算法依据图像匹配理论,在图像探测的同时引入图像有效区域实时"计算-移位".利用时间上相邻的视频序列图像近似对应于眼底同一位置的特点,通过"采集-运算"找到当前采集图像的中心区域.把当前图像的中心区域与第一帧采集图像的中心区域进行相关匹配,获取当前视网膜图像相对第一帧图像抖动的偏移方向和偏移量,然后把当前图像移位,循环执行此过程,并剔除无法匹配的图像,使得屏幕上的图像始终是在同一个位置的静态图像.实验证明:本文提出的算法解决了自适应眼底成像设备在对视网膜细胞观测时因为人眼自然抖动而造成的图像不稳定问题;解决了人眼在可见光波段的激光照明下受到较强刺激而无法长时观测的问题,实现了细胞和微血管同平台同算法观测;是采用拼接技术实现大视场图像的前提.(本文来源于《光子学报》期刊2014年06期)
颜佩国[10](2014)在《基于SH波前传感器的人眼像差检测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眼波前像差的精确测量能够有效保证LASIK术后人眼视觉质量的提高。为了提高夏克-哈特曼(Shack-Hartmann或SH)人眼波前像差仪探测精度同时扩大波前测量的动态范围,对人眼波前像差进行精确测量,提出一种将基于标记的分水岭变换应用到SH光斑阵列图像选取光斑质心探测窗口中的人眼像差检测算法。对SH光斑阵列图像使用分水岭变换进行形态学分割,确定子光斑区域;使用模板匹配法选取光斑质心探测窗口,进行光斑质心探测;利用测得的波前平均斜率进行Zernike模式法波前重构,得到完整波前信息。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相对于传统人眼像差检测算法,该方法能够提高SH人眼波前像差仪探测精度同时扩大波前测量的动态范围,实现对人眼波前像差的精确测量。(本文来源于《长春理工大学》期刊2014-03-01)
人眼像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早期的研究中,采用出、入瞳直径相等的双通系统进行人眼像差测量时,两个通道的奇像差相互抵消,造成奇像差(如彗差)无法测量。本文建立全新的模拟眼模型进行实验,验证双通系统在波前测量时,是否存在人眼奇像差抵消的现象。采用典型双通系统——哈特曼波前探测系统进行实验,并将出瞳光阑直径固定为6mm,改变系统入瞳光阑大小(1~8mm)。实验结果表明,双通系统中,人眼奇像差在出、入瞳直径相等时可测,且人眼奇像差测量与出、入瞳直径差异无关,因此人眼奇像差测量在双通系统中不存在抵消的现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人眼像差论文参考文献
[1].王媛媛,何益,魏凌,李凌霄,杨金生.双压电片变形镜的人眼像差拟合能力分析[J].光电工程.2018
[2].邓杨春,赵军磊,戴云,张雨东.人眼像差测量双通系统中奇像差的研究[J].光学学报.2018
[3].戴云,肖飞,赵军磊,康健,杨彦荣.自适应光学人眼像差调控及其应用[J].光电工程.2018
[4].高博宇.实际人眼像差特性及其矫正研究[D].吉林大学.2016
[5].刘浩.基于双变形镜的人眼像差校正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
[6].翟奕,王肇圻,王雁,刘永基,张琳.用特殊眼模型研究人眼像差与色差对视觉的影响[J].光学学报.2014
[7].董种晨.不同亮度状态下人眼像差对双眼迭加作用的影响[J].新闻传播.2014
[8].王波,钮赛赛,吴卫明.人眼像差校正线性二次高斯优化控制研究[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4
[9].李鹏飞,许金凯,韩文波,宋鸿飞.人眼像差校正仪视网膜动态稳像研究[J].光子学报.2014
[10].颜佩国.基于SH波前传感器的人眼像差检测算法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