苄基淀粉论文-郭正潮,刘文涛,宋伟强,梁佳,何素芹

苄基淀粉论文-郭正潮,刘文涛,宋伟强,梁佳,何素芹

导读:本文包含了苄基淀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接枝共聚物,淀粉,丙烯酰胺,对乙烯基苄基叁丁基氯化鏻

苄基淀粉论文文献综述

郭正潮,刘文涛,宋伟强,梁佳,何素芹[1](2013)在《淀粉接枝丙烯酰胺与对乙烯基苄基叁丁基氯化鏻共聚物的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玉米淀粉(St)为原料、丙烯酰胺(AM)和对乙烯基苄基叁丁基氯化鏻(VBTBPC)为单体、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St接枝共聚物(St-g-(AM-VBTBPC))。采用FTIR和TG等方法分析了该共聚物的结构及热稳定性,并研究了引发剂用量和单体用量对聚合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适宜的单体用量为m(AM+VBTBPC)∶m(St)=1.5,引发剂用量为0.04%(w,基于单体的总质量)。在此条件下得到的St-g-(AM-VBTBPC)共聚物的阳离子度最大。St-g-(AM-VBTBPC)共聚物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本文来源于《石油化工》期刊2013年12期)

商建,杨凯凯,刘峰[2](2013)在《苄基淀粉醚与烷基多糖苷复配制备氰氟草酯水乳剂》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苄基淀粉醚与烷基多糖苷复配为乳化剂,油酸甲酯为溶剂,采用浓缩乳化法制备了高度稳定的10%氰氟草酯水乳剂。分析了苄基淀粉醚的红外和紫外特征图谱。采用正交试验设计,通过测定乳滴粒径分布,结合乳液外观,研究了乳化方法、预处理液中苄基淀粉醚与烷基多糖苷质量分数、转速和剪切时间等工艺条件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苄基淀粉醚与原淀粉相比,在红外、紫外光照射下出现了苯甲基的特征吸收峰。以苄基淀粉醚与烷基多糖苷质量比3∶2复配为乳化剂、质量分数9%油酸甲酯为溶剂制备的10%氰氟草酯水乳剂,乳滴平均粒径在1.02μm左右,且经(54±2)℃密封14 d加速试验和常温储存6个月后,平均粒径仅增长0.1~0.6μm,析水率为2.7%,均优于用常规乳化剂和溶剂制备的10%氰氟草酯水乳剂。因此,苄基淀粉醚与烷基多糖苷以及油酸甲酯可作为备选乳化剂和溶剂,用于环境相容性好的农药剂型加工。(本文来源于《应用化学》期刊2013年09期)

商建[3](2013)在《苄基淀粉及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在氰氟草酯水乳剂制备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改性淀粉类表面活性剂环境相容性好,有替代传统表面活性剂的潜力。烷基多糖苷、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等具有两亲性质的物质,在医药、化妆品以及农药剂型加工领域作为乳化剂表现出了较好的乳化性能。本文以氰氟草酯水乳剂为例,系统评价了醚化变性淀粉—苄基淀粉在农药剂型加工领域的应用潜力,并研究了不同结构的淀粉类表面活性剂之间以及同黄原胶的协同作用,为改性淀粉的开发与应用提供参考。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表征了苄基淀粉,测定了苄基淀粉的取代度,并研究了苄基淀粉对不同溶剂的乳化性能以及乳液稳定性能的影响。经红外光谱以及紫外光谱测定,在原淀粉的基础上出现了苯环的特征吸收峰,获得了苄基淀粉的特征光谱,并测定了苄基淀粉的取代度为0.0893。2.研究了烷基多糖苷、苄基淀粉以及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在制备10%氰氟草酯水乳剂中的应用。探寻了不同结构类别的烷基多糖苷对不同溶剂的乳化性能以及乳液稳定性能。利用苄基淀粉与烷基多糖苷复配作为乳化剂,油酸甲酯作为溶剂制备了10%氰氟草酯水乳剂,并考察了乳化方式、预处理液质量分数以及利用正交试验研究了加工工艺参数对10%氰氟草酯水乳剂平均粒径(D50)及粒径分布(span)的影响。以苄基淀粉及烷基多糖苷质量比3:2复配为乳化剂、质量分数9%油酸甲酯为溶剂制备的10%氰氟草酯水乳剂,乳滴平均粒径在1.02μm左右,且经(54±2)℃密封14d加速试验和常温储存6个月后平均粒径仅增长0.1~0.6μm,析水率为2.7%,均优于用常规乳化剂和溶剂制备的10%氰氟草酯水乳剂。因此,苄基淀粉与烷基多糖苷以及油酸甲酯可作为备选乳化剂和溶剂应用于环境友好型农药剂型的加工。3.淀粉类表面活性物质对植物类溶剂油酸甲酯的乳化效果好于生物柴油、二甲苯以及溶剂油200#。油酸甲酯作为氰氟草酯原药的溶剂,与生物柴油、二甲苯、溶剂油200#相比,具有成分单一、溶解度大、闪点高、安全系数好的优势。4.苄基淀粉对芳烃类二甲苯的乳化效果不如植物油类溶剂生物柴油以及油酸甲酯类溶剂。油酸甲酯乳液油滴平均粒径随着溶剂含量变化的波动范围为(4.12-4.99μm),跨距波动范围为(0.58-0.90),加速试验后乳液中油滴的平均粒径增长量的范围为(0.21-0.6μm),跨距增长量(0.04-0.06)。苄基淀粉的乳化能力稍差,但热贮前后乳液跨距变化小,乳液的均一性较好。5.研究了黄原胶与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复配制备的10%氰氟草酯水乳溶液的流变性质。评价了黄原胶含量变化对体系平均粒径(D50)、粒径分布(span)和热贮析水率的影响。利用Vinogradov-Malkin普适粘度公式以及Taylor在研究牛顿型双曲线流场和纯剪切流场中液滴变形时,提出液滴变形和破裂的界面张力系数,构建了油滴平均粒径与剪切速率的关系的方程R={[1+A1(η0γ)a+A2(η0γ)2a] σCa}/η0,表征了剪切速率与液滴平均粒径之间的关系。黄原胶的加入增强了以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为乳化剂制备的10%氰氟草酯水乳剂的稳定性,且当黄原胶质量分数为0.04%时,贮存试验后析水率最低为3.7%,且热贮第五天才开始析水。以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为乳化剂制备的10%氰氟草酯水乳剂表现出了触变性质,且随着黄原胶的加入表观粘度增大,同时屈服值增加,溶液体系表现出非牛顿流体的性质。(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期刊2013-05-01)

韩小茜,祁媛,安丽丽,王兆霞,张大兵[4](2012)在《6种手性化合物在自制的直链淀粉-叁[(s)-α-甲基苄基氨基甲酸酯]手性固定相上的直接拆分》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自制的涂敷型直链淀粉-叁[(s)-α-甲基苄基氨基甲酸酯]手性固定相上对反-2,3-二苯基环氧乙烷、托葛尔碱、苯偶姻、喹禾灵、戊唑醇、禾草灵等6种手性化合物进行了手性拆分。同时在流速0.5mL/min,检测波长254nm条件下,系统考察了多种色谱模式(正相、反相和极性有机相)下流动相组成对6种化合物手性分离的影响。化合物2、3和6获基线分离,化合物1、4和5获部分分离。(本文来源于《分析仪器》期刊2012年05期)

林江丽,王吉德,徐世美[5](2011)在《羧甲基淀粉与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的相互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电导法、荧光法、粒度法等方法研究了羧甲基淀粉与3种不同碳数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羧甲基淀粉与长链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在小于单纯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cmc)1~2个数量级的浓度下发生复合,并产生沉淀。当表面活性剂烷基链增加且浓度增大时,表面活性剂长碳链间的疏水作用及与羧甲基淀粉间的疏水作用,导致羧甲基淀粉-表面活性剂复合物溶解。结合电导率与透光率数据,可以认为盐浓度的增加可以促进表面活性剂单体胶束的形成与聚集体的加强,从而强化了羧甲基淀粉与长链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的相互作用。(本文来源于《化学通报》期刊2011年12期)

夏婷婷,汤艳峰,丁欣宇[6](2010)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苄基淀粉苄基取代度的新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原定粉水解溶液作参比,不断改变参比液中原淀粉水解溶液的质量浓度,消除醛端基对苄基吸收峰的干挠,提高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苄基淀粉中苄基取代度的准确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性实验和精密度实验误差不超过6.01%.与NMR方法相比,该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度较高.(本文来源于《南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0年04期)

李志庭,张世奇,郭绍强[7](2009)在《苄基淀粉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改进淀粉可塑性以制备性能良好的可降解塑料,以甲苯为溶剂、NaOH为催化剂合成了苄基淀粉,并用正交试验考察了体系各个影响因素对苄基取代度的影响。应用红外和TG进行了表征,对不同取代度的苄基淀粉进行了塑化能力和力学性能表征,并与乙酰淀粉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显示,苄基淀粉拥有较好的热塑性能,力学性能相较乙酰淀粉也有显着提高。(本文来源于《塑料工业》期刊2009年05期)

夏婷婷[8](2006)在《苄基疏水化改性淀粉及其衍生物的合成和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淀粉及其衍生物疏水化改性后具有更优良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以苄基作疏水基团,对苄基淀粉和苄基淀粉衍生物的制备及性能进行了研究。 以异丙醇和水混合溶液作溶剂,苄基氯为疏水化试剂,合成了高取代度的苄基淀粉。研究了溶剂中异丙醇含量、碱用量、反应温度和时间,以及催化剂的种类和用量对取代度和反应效率的影响,并对催化剂催化的可能历程进行了探讨。建立了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苄基淀粉苄基取代度的新方法,该法简单、快速,准确度高,结果满意。 在羟乙基淀粉和苄基淀粉的合成研究基础上,制备了一系列不同取代度的苄基羟乙基淀粉,并考察了合成方法、催化剂,以及苄基氯和氯乙醇用量对苄基和羟乙基取代度的影响。在催化剂存在下,采用一步法制备的苄基羟乙基淀粉中苄基取代度达0.09以上,羟乙基取代度为0.80~1.01。 用自制的苄基取代度不同的苄基淀粉为原料,制备了苄基取代度为0.010~0.158,羧甲基取代度为0.20~0.84的苄基羧甲基淀粉,考察了苄基淀粉中苄基取代度、氯乙酸用量、溶剂中含水量、反应温度和时间,以及碱用量对羧甲基取代度和反应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制备苄基羧甲基最佳工艺条件为:溶剂中含水量为3.8%,n(NaOH)∶n(氯乙酸)=2.0∶1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6h。 对制备的苄基淀粉进行了水溶性和表面活性考察,取代度为0.025~0.105的苄基淀粉在80℃水中溶解度>95%,其溶液表面张力可下降到53.0mN·m~(-1)。同时考察了苄基羟乙基淀粉和苄基羧甲基淀粉的表面活性,主要受苄基引入量的影响,溶液表面张力分别降低到48.7mN·m~(-1)和42.0mN·m~(-1)。对苄基羧甲基淀粉进行了详细的粘度性能研究,结果显示苄基的引入对羧甲基取代度较低的苄基羧甲基淀粉具有增粘作用。与羧甲基淀粉相比,苄基羧甲基淀粉具有一定的抗盐性能。(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06-06-09)

曹晓东,张俐娜[9](2004)在《分子量对聚氨酯/苄基淀粉半互穿聚合物网络相容性和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分子量对复合材料的相容性、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已日益引人注目,但是涉及天然高分子的报道却很少。本实验室用蓖麻油基聚氨酯(PU)与天然高分子及其衍生物合成了一系列半互穿网络(IPN)材料,它们的力学性能和防水性有明显的提高。本文拟通过将淀粉酸降解后与氯化苄反应得到一系列不同分子量的苄基淀粉(BS),然后与蓖麻油基聚氨酯(PU)共混制备一系列组分比例相同的半互穿聚合物网络膜材料(PUBS),并研究了BS分子量对PUBS膜的相容性及性能的影响。通过光散射和元素分析的方法分别测量得到BS的分子量和取代度,其结果列于表1。20wt%的BS和80wt%的PU溶于N,N-二甲基甲酰氨(DMF)后经溶液共混固化得到一系列透(本文来源于《第四届全国高聚物分子表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期刊2004-10-01)

曹晓东,张俐娜[10](2004)在《聚氨酯/苄基淀粉半互穿聚合物网络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及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淀粉是可再生资源,具有来源丰富、廉价以及完全生物可降解等特性,因此是一种非常有应用前景的原料。但其严重的水敏感性、脆性、以及难加工等缺点大大限制了它的开发和利用。本实验室已经成功制备了一系列聚氨酯(PU)/天然高分子衍生物半互穿聚合物网络(半-IPN)材料,并通过实验证明它们完全生物可降解。本文试图用氯化苄与玉米淀粉反应制备苄基淀粉(BS),并将BS与蓖麻油基聚氨酯共混制备半互穿聚合物网络膜材料(UBS),并研究BS含量对这种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第四届全国高聚物分子表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期刊2004-10-01)

苄基淀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苄基淀粉醚与烷基多糖苷复配为乳化剂,油酸甲酯为溶剂,采用浓缩乳化法制备了高度稳定的10%氰氟草酯水乳剂。分析了苄基淀粉醚的红外和紫外特征图谱。采用正交试验设计,通过测定乳滴粒径分布,结合乳液外观,研究了乳化方法、预处理液中苄基淀粉醚与烷基多糖苷质量分数、转速和剪切时间等工艺条件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苄基淀粉醚与原淀粉相比,在红外、紫外光照射下出现了苯甲基的特征吸收峰。以苄基淀粉醚与烷基多糖苷质量比3∶2复配为乳化剂、质量分数9%油酸甲酯为溶剂制备的10%氰氟草酯水乳剂,乳滴平均粒径在1.02μm左右,且经(54±2)℃密封14 d加速试验和常温储存6个月后,平均粒径仅增长0.1~0.6μm,析水率为2.7%,均优于用常规乳化剂和溶剂制备的10%氰氟草酯水乳剂。因此,苄基淀粉醚与烷基多糖苷以及油酸甲酯可作为备选乳化剂和溶剂,用于环境相容性好的农药剂型加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苄基淀粉论文参考文献

[1].郭正潮,刘文涛,宋伟强,梁佳,何素芹.淀粉接枝丙烯酰胺与对乙烯基苄基叁丁基氯化鏻共聚物的制备[J].石油化工.2013

[2].商建,杨凯凯,刘峰.苄基淀粉醚与烷基多糖苷复配制备氰氟草酯水乳剂[J].应用化学.2013

[3].商建.苄基淀粉及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在氰氟草酯水乳剂制备中的应用[D].山东农业大学.2013

[4].韩小茜,祁媛,安丽丽,王兆霞,张大兵.6种手性化合物在自制的直链淀粉-叁[(s)-α-甲基苄基氨基甲酸酯]手性固定相上的直接拆分[J].分析仪器.2012

[5].林江丽,王吉德,徐世美.羧甲基淀粉与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的相互作用研究[J].化学通报.2011

[6].夏婷婷,汤艳峰,丁欣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苄基淀粉苄基取代度的新方法[J].南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7].李志庭,张世奇,郭绍强.苄基淀粉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J].塑料工业.2009

[8].夏婷婷.苄基疏水化改性淀粉及其衍生物的合成和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

[9].曹晓东,张俐娜.分子量对聚氨酯/苄基淀粉半互穿聚合物网络相容性和性能的影响[C].第四届全国高聚物分子表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4

[10].曹晓东,张俐娜.聚氨酯/苄基淀粉半互穿聚合物网络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及性能[C].第四届全国高聚物分子表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4

标签:;  ;  ;  ;  

苄基淀粉论文-郭正潮,刘文涛,宋伟强,梁佳,何素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