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东莞分院广东东莞523000
摘要: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是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融资的模式,主要是通过政府与私营企业合作,对非公共部门的资源参与到公共产品的提供的过程,此举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政府的职能,同时为私营企业带来发展机遇。PPP模式在市政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作为一种新型融资模式,实现了政府与私营企业的合作关系、资源共享与风险共担,更好地完成了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与利用。本文在PPP模式带来市政工程优劣势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该模式下市政工程项目的管理建议,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PPP项目;市政工程管理;融资模式
PPP作为一种新型的资本合作形式,在市政工程项目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推广,实现了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新型资源配置模式,这样的融资渠道实现了社会资本的效率优势,缓解了政府的财政压力,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社会资本参与到公共建设的积极性,满足了公众越来越多的社会化需求。但是PPP模式在我国市政工程项目中的发展还不完善,依旧存在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解决,才能实现PPP模式发展的专业化,实现政府在公共服务方面的功能。
1PPP模式概述
PPP项目合作的公私双方在追求合作的基础上,实现资源共享、风险共担,互惠互利,发挥各自的资本与资源优势,对项目进行全过程管理的一系列过程,最终实现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公私双方又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保证了项目的功能性。
1.1PPP理论概述
PPP全称是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是公共资本也就是政府资本与社会资本,即社会资本合作的资本融资模式。该模式下,政府与私营企业或组织进行自己的合作,基于共同的公共产品或服务项目,对该项目进行设计、建设、运营以及维护的过程管理的新型财政融资,保证了政府功能的实现,缓解了政府的资金压力,提高了社会组织参与公共建设的积极性和热情,提高政府资金利用效率。
1.2PPP模式特点
市政工程建设主要模式包括B2B/B2G、BOT、B2C,但PPP是近年来使用较多的新型的项目融资模式,政府与社会资本在项目中全程合作,在合作中,政府主要负责监督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价格与质量,而社会资本则负责规划、设计、建设与维护等,最终获得经济利益,达到公共服务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相较于传统的管理模式,PPP模式具有显著的三大特点,合作的双方是伙伴关系、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更加注重合作双方之间的配合,有共同的目标,通过双方之间的合作,进行资本与资源的整合,最终进行整体的项目管理。项目实施过程中,双方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项目效率的提高,决策的制定由双方协商完成,实现整体PPP项目的目标。
2PPP模式下市政工程建设的SWOT分析
关于市政工程的建设,我国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2016年,国家发改委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意见,明确指出了“十三五”规划中关于重大工程项目的实施,要最大限度地降低市场准入原则,建立健全PPP合作机制,通过特许经营等诸多形式,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到市政工程项目建设的实践中,推动PPP模式在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应用,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2.1优势
市场份额优势。根据2016年财政数据显示,国家PPP示范项目高达三百多,其中市政工程项目占据百分之五十。具体的项目资本分配中,民企与国企所占比重分别为39%和55%,因此,国家企业在PPP项目中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近年来,国家积极鼓励和推动民营企业参与PPP项目,加剧了竞争,但是,实际的项目实施中,国企具有更强的融资能力与抗风险能力,而民企相较国企更具创造性与管理能力,因此,激烈的竞争环境更有利于PPP的快速发展,促进市政工程项目的落实。
2.2劣势
专业人才缺乏。PPP项目整体工程复杂,涉及流程多,需要技术、法律、经济、金融、财政、市政工程、项目管理等专业化人才,而国有企业中缺乏对这些人才的引进与激励,而民营企业更为重视对人才的吸纳,高素质、专业化人才多。
管理方式有待提高。由于PPP项目在中国的发展还不成熟,尚处于摸索阶段,因此,国企内部的管理模式固化,亟需建立健全管理体制,目前的PPP项目过程中,边摸索边实施造成了管理难度的加大。
2.3机遇
法律法规的完善。国家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来规范PPP项目的落实,加大了项目实施的公信度,成为推动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手段。
市场需求的增加。政府工作报告鼓励积极扩大投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的需求,推动了政府职能的实现。
2.4挑战
项目审批慢。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的审批手续多,政府各部门之间各自为政,PPP项目操作繁琐。
融资困难。由于市政工程项目的准经营性,非经营性,导致资金回流以政府财政补贴的方式进行,因此,政策及收益的不确定性导致银行对该项目的融资积极性低。
项目运营矛盾多。传统的管理模式中忽视运营,导致现行的管理理念依然对没有改变该观念,造成了PPP项目出现矛盾。
市政收益少。PPP项目与公众利益相关,风险分配机制的不合理容易导致收益与风险比例失衡。
3在市政工程领域发展PPP模式的措施
3.1理清关系,找准定位
项目实施中要摆正位置,理顺上下的关系,企业设立项目公司,具体事宜由总承包商管理,项目公司负责质量监管、设计等具体执行,二者分工明确,共同协作完成项目,但风险共担。
3.2制定完善的项目操作指南
PPP项目参与者应该参考成功的项目管理经验制定详细的操作指南,拟定具体的执行过程,使得项目顺利进行。合理详尽的PPP操作指南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步骤与指导,是PPP实施的重要环节。
3.3加强自身监管
PPP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强化政府的监管与社会监督职能,严格遵照相关标准实施,制定考核机制,保障市政工程项目的实施。
3.4培养专门的PPP管理人才
人才是项目实施的关键,要组织进行人才培养机制,激励机制,奖励机制,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企业要重视人才培养,积极组织专业人员的培训、学习,形成专业化的技术团队和管理团队。
3.5制定合理的风险共担机制
PPP项目中,企业与政府风险共担,如果风险分担不合理,就会造成工程建设的成本高,损害双方的利益。建立合理有效的风险分担机制,尽量将风险降低到最小,将不可抗力风险双方共同承担,风险的分担根据双方的实际情况分担,最终实现共赢。
结束语:
我国PPP项目发展依然处于不成熟的阶段,但其在市政工程项目建设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国家大力推广PPP项目的实施与落实,有强大的政策支持,而且当前法律法规逐步完善,PPP实施的政策环境趋于成熟。但相关的人才缺乏、管理方式落后等成为其关键的制约因素,因此,PPP项目执行中,要重视相关人才的培养,管理模式的更新与改进,密切关注国家政策法规,学习相关知识,不断积累经验,提高PPP项目实施的竞争能力,实现政府职能。
参考文献:
[1]杨永辉,屈书安,李昱.市政工程PPP项目施工图设计管理研究[J].低碳世界,2017(36):194-195.
[2]范宏.PPP项目建设模式档案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高新区,2017(13):157-158.
[3]成会鹏.民营企业参与“PPP项目”的风险分析及对策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7(13):135.
[4]桑梓晨.基于PPP模式下的公共工程审计问题研究[J].江苏商论,2018(12):120-122.
[5]刘迪.PPP模式下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研究[J].山西财税,2018(12):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