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建国[1]2007年在《高中数学建模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学的应用价值在各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建模活动也应运而生,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其实数学建模活动在中学教学中随处可见,但系统的中学数学建模教学活动及建模能力的培养仍需中学数学界去加强。本文从自己中学教学实践及自身感悟出发,鉴借大量的资料,发现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关键在于建模思想和建模能力培养。开展中学数学建模教学模式的研究,对提高数学教师的数学建模教学水平、提高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中学数学教学改革、全面推进中学数学素质教育有重要意义。本文分五部分对中学数学建模教学进行系统地阐述:1.从什么是数学建模、中学数学建模活动的意义、中学数学建模教学现状阐述了为什么要开展数学建模教学活动;2.针对建构主义学习观及问题解决与数学建模的关系指出了数学建模的理论依据;3.综合了数学建模的步骤、模型分类、常见的初等模型及中学数学建模方法举例,论述了中学数学建模的内容;4.论述了中学建模教材、建模的教学原则及建模的目标指向,提出了在中学开展数学建模教学活动的十条原则;5.阐述了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对我国数学教学改革的启示。
刘彩红[2]2017年在《数学建模思想融入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文中提出数学一直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变革和信息技术的应用,数学的思想方法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数学建模作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也成为了数学教师和科学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数学建模思想融入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它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抽象能力,自立能力,合作精神,有利于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本文主要在建构主义理论、元认知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指导下,针对我国的教学现状,对数学建模思想融入中学数学课堂的状况展开调查和实践研究,并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提供建议。主要结构如下:第一章,绪论。介绍本文研究的背景、现状、意义、方法和框架。第二章,概述了模型的相关概念和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介绍了数学建模及其思想的相关知识和数学建模思想融入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理论基础。第叁章,根据实证研究,介绍数学建模思想融入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调查和实践。笔者在一学期实习期间,为了解数学建模思想现状及存在问题,选取实习学校两个教学班进行教学实践研究。教学前,对这两个班采用问卷进行调查分析;教学中,一个班常规教学,另一个班按照融入数学建模思想的教学设计,进行数学建模思想渗透教学;一学期结束时,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应用测试、评分和分析。第四章,首先探讨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原则,然后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列举了教学研究中的典型案例。第五章,对实践过程进行总结讨论,并探讨如何在中学课堂教学中更好地融入数学建模思想,也提出一些策略建议。第六章,研究的结论与不足。总结研究的结论与不足及对未来进行展望。
胡运红, 张凤琴, 姚喜妍[3]2010年在《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学数学建模教学改革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目前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开展,从数学的应用性着手,分析了数学建模的特点.结合我国中学数学教育的现状,参照数学类相关专业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对新课程标准下中学数学建模教学改革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王畅[4]2007年在《新课程下中学数学建模活动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世界各国都在进行数学教育改革,其中数学建模是一个重要方面。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已明显指出:要加强数学与其他学科和日常生活的联系,体现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人文价值,使学生不仅要学习数学的知识、技能、思想方法,而且要了解数学发展的趋势及其在现实社会中的作用,这些对提高学生的数学修养有很重要的作用。那么,在调查现阶段中学数学建模开展情况的基础上,研究如何在中学阶段开展数学建模活动是有意义的,这正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对现阶段中学数学建模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做了调查,通过测试、访谈和调查,证实在中学阶段开展数学建模不容乐观。这中间有教师、学生以及评价等多方面的原因,必须从多个方面着手研究适合高中阶段学生的建模教学。在数学建模教学中,我们不能期望学生在短时间内解决很多的问题并在思想上达到一个质的飞跃,更多的是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本文提出的分阶段、多样化的高中数学建模教学模式正是从高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灵活地开展数学建模活动。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和发散性思维,而且使学生学习建模后能有现实的收获并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反过来又有利于开展建模教学并促进建模教学的研究。
马芳华[5]2006年在《高中数学建模教学行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提高学生数学应用的素质是数学教育的目标之一。数学建模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好途径之一,数学建模的教学在国内外教学中日益受到重视。在ICTMA-4(第四届全国数学建模教学及应用会议)的会议录的序言中这样写道:“过去几十年在各教育层次上的数学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中,数学应用、模型和建模日益引人注意。无论从教育、科学、社会、文化的观念来看,这些方面都已被广泛的以为是决定性的重要。”2003年,数学建模作为高中数学的教学内容已经正式写入《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标准中明确说明了,数学建模与数学探究、数学文化一起作为贯穿于整个高中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不单独设置,渗透在每个模块或专题中。高中阶段至少各应安排一次较完整的数学建模、数学探究活动。 论文的研究方法采用了社会科学中日益兴起的行动研究的方法,从2005年3月到2006年3月,历时一年时间,在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中年级,与一线数学教师合作开展数学建模选修课。经历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数学建模教学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数学建模教学的转变过程,并且对这一教学的转变过程,从教师、学生和数学教育研究者叁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地阐述和分析,形成了高中数学建模的特色教学方法:论文研读式教学、论文报告式教学、论文讨论式教学等。 本论文由四个章节组成。第一章是高中数学建模概述。主要是对国外的中学数学建模教学和国内中学数学建模活动开展的情况进行了阐述。第二章是高中数学建模教学的行动研究。分别阐述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数学建模教学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数学建模教学的过程和方法。第叁章是高中数学建模教学行动研究的启示和反思。分别从高中数学建模教学、一线教师和数学教育研究者叁个角度阐述了在高中数学建模教学行动研究中的启示和行动研究之后的反思。第四章是从五个角度对于本次行动研究的效度进行了评价,说明这是一个有可信研究结果和有价值的研究。 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本论文意在通过自己深入课堂实际在行动中的研究,探索并实践出高中数学建模教学的有效方法,即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以及针对高中数学建模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原因及采取的应对措施,即高中数学建模教学的五个基点。希望能为一线教师和数学教育研究者带来有益的启示和思考。
金月波[6]2004年在《中学数学建模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提高学生数学应用的素质是数学教育的目标之一。“数学建模”作为“问题解决”的一个方面,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途径。 本论文分析了国内外重视中学数学建模教学的原因、地位、现状及其意义,提出问题—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中学数学实施建模教学的有效途径是什么,并且阐述了中学数学建模的理论、特点,其特点是中学数学建模主要是指数学应用题的解答。通过给出一个有关人口预测的建模实例,来阐述数学建模的方法和原则。 通过实验研究证实,数学基础知识与数学应用之间呈正相关,并达到极显着程度,其相关系数约为0.35。运用因数分析方法,我们研究了数学建模能力的结构,主要有叁个因数组成:数学模型知识、将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能力、知识综合能力。本文还通过对比实验证实,在数学教学中,采取(1)注重数学模型知识的教学;(2)加强数学建模型方法的教学;(3)精心创设问题情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教学途径,可以有效地实施数学建模教学,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建模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孙岚[7]2008年在《培养高中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文中提出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对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仍是中学数学教学的薄弱环节,如何为学生创设一个学数学、用数学的环境,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提出问题的机会是中学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从知识、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以及实际教学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入手阐述培养高中生数学应用能力的重要性。对中学数学建模的含义作了界定,指出在中学开展数学建模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最好手段。并对国内外的数学建模教学进行了比较研究,为在中学开展数学建模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二部分对高一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进行了调查。调查反映当前高中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较弱。并对高中生数学建模教学进行了研究,对高中生数学应用能力的特点、适合高中生的数学建模选材标准、中学数学建模的教学模式等进行了讨论,分析了高中生在处理数学应用问题时出现的问题和障碍,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数学生活化进行了思考。第叁部分对处理好双基教学和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中学生数学建模问题的设计、建立和完善评估体系以及数学建模对中学数学教师的要求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数学应用的意识和数学建模能力是一项长期的创造性的活动,需要积累更多的素材、课题和方法,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实践。
黄诚[8]2009年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建模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学的应用范围迅速扩大,已逐渐深入到社会的各行各业,服务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学数学建模的蓬勃发展已深刻地影响到中学数学教育改革,在中学如何强调问题解决及有效开展数学建模已是当前数学教育改革的方向和素质教育的有效突破口。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的教师和学生普遍缺乏数学应用的意识,我国应用数学教学水平大大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对人才的培养极为不利。加强高中数学建模教学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首先以新世纪的课程改革为背景,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与国内外研究现状,阐述了问题研究的目的和研究方法。其次,通过具体案例设计和分析,介绍了高中数学建模的特点和原则,阐述了数学建模与问题解决、应用题教学的关系。然后回顾并总结了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中学开展数学建模教学的成功经验,提出了分阶段、多样化的高中数学建模教学模式,论述了数学建构主义理论对高中数学建模的指导作用。最后,对以上四个方面进行思考、总结,指出论文的不足之处及后续研究方向,期待更多的有识人士关注并参与高中数学建模教学。
纪雪颖[9]2010年在《高中学生数学建模能力水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课程改革,数学建模进入中学数学课程,全国课程标准设置了“数学建模”学习活动,要求高中阶段至少为学生安排一次数学建模活动,在上海数学课程标准中也将数学建模列为主要学习活动之一。数学建模旨在对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炼抽象,建立数学模型,求解模型,验证合理性,并用该数学模型所提供的解答来解释现实问题。本研究的主要研究问题为:上海地区的高中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现状如何?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水平与其数学学业成绩之间是否存在联系?对中学建模教学有何建议?论文的主体由六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问题的提出,研究意义及研究问题的阐述。第二部分对国内外关于数学建模,特别是中学数学建模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对本研究中的数学建模、建模能力及能力水平划分做出界定。第叁部分论述了本研究的研究设计与过程,包括测试对象的选择,测试题的设计,测试的实施以及数据编码标准。第四部分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与讨论,是本论文的核心部分。通过对测试数据的详细分析与讨论,回答本研究的主要研究问题,即上海地区高中学生的建模能力水平现状,建模能力的差异情况以及其与学业表现的关系。第五部分论述了研究者参与的一名特级教师的两次课堂教学,通过对该教师所进行的建模教学尝试的分析,以及对该班级学生建模能力水平的分析,得到中学数学建模教学的实践情况。第六部分在本研究的测试结果分析、及课堂教学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结论。并对中学数学建模教学,特别是入门课的教学与教学资料两方面,给出思考与建议。
项奎东[10]2007年在《关于中学数学建模的教学研究》文中认为数学建模(mathematical modeling)就是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数学建模是从现实问题中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数学建模可以看作是问题解决的一部分,它的作用对象更加侧重于来自非数学领域,但是需要数学工具来解决的问题.开展中学数学建模教学与应用的研究,对提高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中学数学教学改革,全面推进中学数学素质教育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中学数学建模的理论和教学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学数学建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做了系统的分析,然后论述了中学数学建模的内容和方法,最后提出了对中学数学建模教学的思考,主要论述了当前数学教学现状对开展数学建模的影响、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中学数学建模教学带来的机遇、在中学数学建模教学中如何选取问题素材、中学数学建模教学对教师素质提出的要求、如何对中学数学建模教学进行评价.当今世界是知识经济信息化的时代,科技的发展,使得竞争将更加激烈,这种竞争的关键便是数学技术的竞争,而数学技术又取决于人们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随着科学的发展,数学的应用越来越广,“应用与建模”成为当代数学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并成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1年5月29日)中明确指出:“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指明了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新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把数学建模列入高中数学教材,将数学建模推到了应有的位置,将数学的学习和数学的应用紧密结合起来,这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一项有力的措施.作为基础教育中教学时数最多的学科之一,数学教学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改变不适应经济发展的教育模式,改革妨碍学生创造能力发展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能揭示获得知识的思维过程,养成自觉运用数学知识、数学观念去考察、分析、处理和解决现代生活、社会生产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因此,在数学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数学上的新创造和伟大发现常常依赖于数学家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即依赖于数学家的数学猜测、数学直觉、数学想象、数学反驳等思维创造力.正如我国数学教育家张奠宙先生所说的,数学不仅需要逻辑演绎,更需要生动的思维创造,因为任何一种新的数学理论只靠严谨的逻辑演绎是“推”不出来的.数学知识的真正掌握不是教出来的,而是自己做出来的.数学建模正好是一个学数学、做数学、
参考文献:
[1]. 高中数学建模教学研究[D]. 白建国.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7
[2]. 数学建模思想融入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D]. 刘彩红. 合肥师范学院. 2017
[3]. 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学数学建模教学改革探索[J]. 胡运红, 张凤琴, 姚喜妍. 数学教学研究. 2010
[4]. 新课程下中学数学建模活动的研究[D]. 王畅. 湖南师范大学. 2007
[5]. 高中数学建模教学行动研究[D]. 马芳华. 首都师范大学. 2006
[6]. 中学数学建模教学研究[D]. 金月波. 湖南师范大学. 2004
[7]. 培养高中生的数学应用能力[D]. 孙岚. 苏州大学. 2008
[8].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建模教学研究[D]. 黄诚. 上海师范大学. 2009
[9]. 高中学生数学建模能力水平研究[D]. 纪雪颖. 华东师范大学. 2010
[10]. 关于中学数学建模的教学研究[D]. 项奎东. 云南师范大学.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