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玲[1]2003年在《论大众健美操的教学艺术》文中研究表明大学体育是学校体育的最高层次和最后阶段。然而,现实中我们有很多知识分子,虽然文化素质较高,接受过正规的高等体育教育,但是他们的体育观念却极为淡薄,极少参加体育锻炼,加之过度的脑力活动,必然会使他们的健康受到影响。研究表明:学生时代习惯的养成对体育行为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因此要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转变态度、更新观念,使学生不仅在学校阶段里,而且在步入社会后也能自觉、独立地进行体育锻炼。这就需要学生掌握一种或几种健身方法。 健美操是融体操、音乐、舞蹈于一体,通过徒手或使用健美器械,达到健身和健心目的的一种新兴体育项目。如果以健美操活动的目的和所需要解决的主要任务为依据来划分,归纳起来可分为大众健美操、竞技健美操和表演健美操,其中大众健美操是大学生最喜欢的一种,如何使学生把健美操作为一种终生的锻炼手段,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讲究教学艺术。 教学是具有艺术内涵的。教学艺术是教师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按照教学规律和审美规律,创造性的运用教学技能技巧的独具个性的教学活动行为。所谓健美操教学艺术应是教师在终身体育思想的指导下,按照教学规律和审美规律,创造性的运用技能技巧的独具个性的教学活动行为。健美操教学艺术是通过健美操教学来实现的,以培养学生对健美操的兴趣,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本文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以健美操的特点和大学生的需要为契入点,对高校大众健美操的教学艺术从语言艺术、情境教学艺术和创编教学艺术叁个方面进行研究。 一、语言艺术 (1)有声语言艺术 教学语言可以促进健美操教学的双边活动;它是教师教授健美操知识和教育学生的手段;它可以启发学生思维和提高健美操的质量,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也有重要的作用。教学语言的指令性、调节性和感染性能很好的起到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情感的作用。健美操教学语言还应做到精讲多练、生动形象、亲切感人和区别对待,以提高学生的锻炼兴趣、主动性和积极性。 (2)体态语言艺术 体态语言是指用整个人体或人体的某一部分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动作及面目表情来表达思想、交流感情和传递信息。它具有控制调节、传递信息和交流感情的作用,并具有信息量大、信息量强的特点。根据健美操的特点,教师应从表情语、目光语、手势语、空间距离语和身姿语5个方面进行艺术性的教学。 二、情境教学艺术 (1)情境教学的理论基础 论大众健美操的教学艺术 场效应是由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手段诸因素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教学氛围。这 些因素中既有有形的,也有无形的;既有物理的,也有心理的。大脑两半球既有分工 又有合作,我们要同时挖掘它们的潜力,使学生可以在轻松偷快的气氛中学习。 Q)教师要想建立积极的课堂心理气氛,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中,就应充 分了解学生、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教师还应使课堂民主化、具有良好的 心态,有威信,在内容安排上要难易适度。 叁、创编教学艺术 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能 力,这也是由健美操自身的特点和教法特点所决定的。 Q)培养学生创编能力可以从加强基本知识、技能、技术和基本动作、组合动作 和套路动作的学习等方面入手,并加强创编理论知识的学习和音乐方面的修养。在掌 握一定知识的基础上,创编活动还需要通过创编实践来实现。
蒋旻[2]2006年在《对江苏普通高校实施第二套《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现状的研究》文中认为高校体育肩负着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的特殊使命,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栋梁,是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也是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重点对象。健美操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众多的大学生。因此在高校实施《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以下简称《大众锻炼标准》)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调查了解其实施情况也是很有研究价值。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江苏省30所普通高校实施第二套《大众锻炼标准》的现状进行调查。通过调查了解健美操教师的教学情况、自身素质等和学生健美操选项课学习、考核和参加等级达标测试等多方面情况,从而剖析目前影响江苏省普通高校实施第二套《大众锻炼标准》的主要因素。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为促进江苏省普通高校健美操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为更好地推广实施第二套《大众锻炼标准》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江苏省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师队伍呈年轻化,教师工作责任心强,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裁判能力,但大多数是本科学历,男女比例失调,科研能力较弱,业务进修机会少。第二套《大众锻炼标准》教学,在江苏省已经普及到大部分高校,深受广大学生的喜欢,并有一半以上学习第二套《大众锻炼标准》,但教学大纲随意性较大,教学内容不统一,对参加第二套《大众锻炼标准》师资培训不太重视。目前仍有部分高校第二套《大众锻炼标准》健美操的教学没有推广,有相当一部分学校达不到实施第二套《大众锻炼标准》最基本的场馆要求。第二套《大众锻炼标准》的级别设置不太科学。大部分高校的学生能够接受四级以下的规定动作,自我评价效果明显,但大部分高校对五、六级的规定动作没有进行教学和考核。实施情况仅处于教学阶段,达标测试工作过程不完善等。对此提出相应的建议。
黄彩虹[3]2006年在《体育院系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专项课程内容体系构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体育院系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专项课程内容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专家咨询法,调查了体育院系健美操师资、教材和场地器材基本情况。从社会需求、学科发展和学生个体发展叁方面入手,提出当前体育院系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专项课程内容改革的必要性,指出现行健美操课程内容体系中存在的不足,结合社会对健美操人才的需求的市场导向性、多层次性和动态性以及体育院系教师和学生对健美操理论、技术和技能内容所包括的知识点所作的重要性程度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根据课程内容所应遵循的原则和现有课程内容的选择与优化,构建出体育院系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专项课程内容由理论、技术内容和技能内容叁部分组成,理论知识是健美操概述、健美操术语、健美操教学与教学课、健美操的创编、竞技健美操训练法、健美操与音乐、健美操与健康、健美操与全民健身;技术内容为健美操基本动作与技术、竞技健美操、大众健美操、特殊课种健美操;技能内容是自编操能力、带操与领操能力、裁判能力、运用教法能力、音乐的选择与剪辑能力、健美操绘图能力、健美操论文设计与写作能力。新内容体系将原有的健美操课程内容作了一次全面的评价,在理论知识部分加入了健美操与全民健身知识,完善了部分健美操的基础理论教材。在技术内容部分将健美操基本动作与基本技术摆在首要位置,增加了难度动作与力学分析,在保持健美操特色的基础上,简化竞技健美操难度动作,最大限度地与其他项目共同发展。将健美操的技能内容提到了应有的高度,注重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我国健美操课程内容的改革和确定健美操课时分配与教学重点等方面提供重要的依据。为促进健美操专项稳步发展,使培养的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提供有益的参考。
李美芹[4]2013年在《健美操快乐教学探索》文中认为80年代以来,健美操作为新兴的一项体育运动项目在中国得到快速的发展,尤其像北京、上海、广东等大城市,健美操的发展最为迅速,各种健身俱乐部,健身活动中心,健身房蓬勃发展,为人们提供了各种健身锻炼的活动场所,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健美操健身活动之中,其锻炼形式、锻炼方法也越来越多样化。本研究以北京市健身俱乐部健美操锻炼的学员为调查对象,形成了一份关于《健美操快乐教学探索——以北京市健身俱乐部为例》的调查问卷,试图找出健美操本身具有的特征,并根据这些特征设计相应的快乐教学,来达到健身、娱乐的目的,这对于丰富健美操教学理论,推进健美操教学向更深层次改革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健美操运动给人的快乐特征主要有以下方面:身体有节律性弹动特征;音乐的节奏性特征;音乐和动作相结合的特征;有同伴陪同的集体锻炼特征;在教练的带领下集体练习的特征;锻炼形式多样化,选择空间大,不感到枯燥的特征;很好的有氧运动,减肥、健身效果更好的特征;身体姿态的控制性特征。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设计健身俱乐部健美操的快乐教学。1.教学内容形式多样化,合理的安排课的内容,俱乐部健美操快乐教学的内容要丰富多样,教学内容强调健身性、娱乐性、趣味性,打破学员性别、年龄上的局限性,对于不同年龄特点的人要选择不同的内容进行锻炼。2.音乐因素对健美操快乐教学的影响中,音乐对练习者具有心理调节、激发情感、振奋情绪的功能,选择音乐范围要广泛,旋律要动听,节奏鲜明,控制速度,还要符合练习者的自身条件3.音乐与动作的完美配合的快乐教学中,保持音乐风格与动作风格完美结合,音乐旋律和动作的一致性,音乐节奏与动作节奏相配合。4.创建和谐的教学环境主要从教练快乐的教学情绪,教练良好的体态形象和示范,教练与学员之间,学员与学员之间相互沟通,创造良好的练习氛围等。5.快乐教学中动作设计合理,强度适中,合理安排健美操课的锻炼次数、锻炼时间,强度适中,在练习中还要根据练习者本人的健康水平,合理安排锻炼,负荷量的大小需灵活掌握。
陶燕[5]2014年在《南京市普通高校健美操课程开展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健美操运动已逐渐在各大高校发展壮大,不仅成为高校日常体育课上的热门,就是在课后也成为了深受大学生们欢迎的健身项目。那么在目前的高校体育教育活动中,健美操课程的开展情况如何,有没有真正实现了这门课程对于强身健体的目的,已成为广泛关注的热点。本文拟在对高校健美操课程开展的相关理论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南京市普通高校健美操课程的开展现状进行实证研究,最后结合各高校健美操课程的开展情况提出相关的建议,为今后如何更好的开展健美操课程提供理论支持。研究结果表明:1、南京市普通高校的师资队伍年龄结构合理,职称结构具有明显优势,从基本能力看,能够胜任健美操的课程教学。但是从原始专项的角度看,仅有40%的老师是健美操专项毕业,有60%的老师从其他项目转变而来,系统化的健美操知识有待完善。而从外出培训的角度来看,基本上每个学校都安排了外出培训,但是从受训人数上来看分布依然不均,健美操作为一个时代性极强的项目,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之中,因此教师健美操知识的更新换代尚有待提高。2、健美操课程教学中对于健美操理论的教学安排不够,难以让学生在学习中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论证理论。同时现行的健美操教材相对比较落后,与当前的健美操发展趋势匹配度不够,另外教材的类型仅仅局限于书本教材,缺乏电子化的教材如视频资料等等,教材的使用效果不尽如人意。3、目前大部分高校依然以大众健美操教育为主,啦啦操、拉丁舞、街舞和瑜伽等新兴健美操内容在逐步的加入日常的授课之中,体现了南京市普通高校健美操课程的不断丰富,但是从日常教学的重视程度上来看,新型健美操的内容大部分都作为辅助教学的内容,并没有在日常教学中起到主导的地位。4、健美操课程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习惯于使用示范教学法、领教法等传统的教学方法,也有一部分老师开始尝试着使用情景教学、梯度教学等新兴教学方法,但就实际使用的效果来看传统教学方法教师在运用的过程中比较扎实,教学效果较好,而新兴教法的运用尚不成熟,需要完善和提高。5、目前南京市普通高校的健美操考核评价内容相对比较全面,在考核的维度上也比较的多元,同时也注重学生创作意识,但是几乎所有的教师都相对忽视健美操理论课程的教学评价。6、从教学的条件来看,南京市普通高校都在体育馆内配备了健美操的训练场地,但是这类的训练场地基本都非专业性场地,一般都可以兼做其他运动项目的使用场地。而另一方面,由于大学体育课的上课时间常常比较集中,经常会出现多个健美操班级拥挤在一个场地上上课的情况,容易造成了彼此之间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相互影响。同时健美操在日常的教学中还必须使用到音乐的伴奏,因此对于音乐的播放器材的选择也非常挑剔,播放器材的质量某种程度上都会影响初学者对健美操兴趣的培养。7、从健美操的学生情况来看,健美操课程学习的兴趣在女生之中相对较高,而在男生之中则少人问津,这对于健美操的发展来说,不够均衡化;从学习动机的角度上来看,基本集中在健身和减肥塑体角度,缺乏对于健美操的进一步深入学习的动力。结合前面关于健美操课程开展的理论探讨和对南京市普通高校健美操课程的实证研究,本文最后对南京市健美操课程发展提出了建议: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2、优化课堂教学内容。3、丰富教师教学方法。4、完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5、改善日常教学所需设施
赵利[6]2011年在《重庆市大学城高校健美操课程的开展现状调查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健美操是当代国际最为流行的一种健身性的社会体操,它横跨体育、文化、艺术和教育等诸多领域的综合性的运动项目,能充分体现健身、健美、健心的整体实效性。健美操以其独有的魅力吸引了众多的大学生参与其中,运动者在明快的节奏中进行全身各关节、各部位的节律运动,沉入节奏的美境,融化在物我两忘的艺术审美境界、陶醉于音乐的旋律之中,在欢乐中健身、美体、减肥、陶冶情操。[1]随着健美操运动在高校的普及和发展,健美操不仅成为学校体育教学的热门课程,就连课余活动中也是最受欢迎的健身运动项目。高校是培养多方面人才的重要场所,如何使这些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才,能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是高校体育工作者以及全社会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方法对重庆市大学城各普通高校健美操课程的开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希望通过调查全面了解重庆大学城各普通高校健美操课程的开展现状,进一步明确健美操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突出健美操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找出影响其发展的因素,并提出相应建议,为重庆市普通高校公共体育健美操课程的改革提供有价值的依据。通过体育教师及学生问卷调查显示,影响大学城各高校健美操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学校重视度、师资力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场地设施等。(1)重庆市大学城各高校健美操课程开课率比较高,但开办健美操专业的院校太少,极大的约束了健美操专业化在各高校的平衡发展。(2)重庆市大学城高校健美操教师队伍薄弱,男女教师所占比例相差较大;健美操教师的专业水平不高,大部分的健美操教师没有接受过健美操专业知识的教育,教学经验不足,且科研能力较差。(3)现今健美操新兴的健美操内容已添加了新型的元素进去,如:瑜伽、拉丁、街舞、爵士等等。然而重庆市大学城各高校的健美操教学内容任然是以套路为主:教学内容过于单一、守旧,缺乏新颖性和时代感,不能够吸引学生学习健美操的兴趣,无法满足当代学生的个性需要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健美操的发展。(4)高校领导在思想上还没有完全认识到健美操运动的积极作用,对资金投入少,导致健美操课程场地设施情况不太理想,教学设备比较欠缺,根本不能满足学生上课及课外活动的需求,严重影响了健美操的开展。总之,高校健美操是加快我国健美操运动蓬勃发展的重要基地,且高校健美操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又影响着我国健美操水平的提高,全国各省高校也都加强了对健美操的重视程度。通过深入实地调查和科学分析研究重庆市大学城各普通高校健美操的开展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对重庆市普通高校健美操发展的见解,推动重庆市健美操的健康发展。
苏文彩[7]2009年在《论大众健美操对女大学生身心健康的积极影响》文中认为大众健美探是以人体为对象,以健美为目标,以身体练习为内容,以艺术创造为手段,融体操、舞蹈、音乐于一体的新兴体育项目,它以其自身固有的价值和魅力风靡世界,深受女大学生的青睐,已成为大学校园体育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本文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审美意识角度探析大众健美操对女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张丽亚[8]2011年在《论大众健美操运动在中国民族本土化的必要性》文中指出随着健美操运动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这项运动中来。但是当人们把健美操当作锻炼手段的时候,更多的是考虑活动的内容、活动的方式方法,关于健美操运动的理论研究也多停留在对动作的编排、教学方法等的研究上。缺乏从社会学、民族学、文化学角度研究该项运动,忽视了健美操运动的多元化,严重制约了健美操运动的发展。根据我国国情和大众健美操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结合我国国民体质、生活习惯和地域文化,开发更多大众喜爱并容易开展的锻炼项目,这将是大众健美操运动在我国民族本土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张红岩[9]2008年在《论健美操在我国推广的优势及积极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健美操运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它的强健身体和健康心理的双重功效是十分显着的,尤其是它的心理保健作用还未被人们充分认识。本文对此作了重点论述,并较为详尽地阐述了健美操便于推广的有利条件。通过阐明大众健美操的特点和效能,对其推广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大众健美操适合我国体育投资和场馆设施现状,符合国情;具有很高的健身价值;便于推广普及,具备全民参与的特点;深受大众喜欢,在我国全民健身运动中具有独特优势。
邹平[10]2010年在《健美操运动对宜春学院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教育目标之一就是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培养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并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的方式和方法有很多种,健美操运动提升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探讨是一种新的尝试。本研究主要运用了文献法、实验法、测量法以及数理统计法。在查阅文献和咨询专家的基础上,以江西宜春学院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为研究对象,以80名在校大学生为实验对象,通过教学实验,探讨健美操运动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效果。研究发现:(1)健美操运动明显地降低了大学生的交谈、交际与交友、待人接物、与异性朋友交往等方面的行为困扰;对女生的影响大于男生,但不显着。对照组大学生虽有降低,但没有形成显着差异。(2)健美操运动对大学生的自卑心理的改善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且能够改变引起自卑心理的因素。(3)健美操运动明显地提高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且对女生的影响大于男生,但不显着。对照组大学生虽有提高,但没有形成显着差异。结论:(1)健美操运动可以明显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降低大学生在交谈、交际与交友、待人接物、与异性朋友交往等方面的行为困扰;且对女生的影响大于男生。(2)健美操运动对大学生的自卑心理的改善有一定的促进作用。(3)其他体育项目活动同样可以改善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但是健美操运动的效果更为突出。建议:(1)健美操运动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起到了较大的改善作用,但是仍需探索新型的健美操教学形式。(2)在量表的选择方面,本研究借用了其它领域的研究成果,对健美操对人际交往能力的测评有普遍意义,进一步的研究可以尝试编制适合体育领域的问卷。(3)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是动态变化的,具有过程性特点,建议后续研究还应加强对18周教学分阶段的监测。
参考文献:
[1]. 论大众健美操的教学艺术[D]. 李玉玲. 山东师范大学. 2003
[2]. 对江苏普通高校实施第二套《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现状的研究[D]. 蒋旻. 苏州大学. 2006
[3]. 体育院系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专项课程内容体系构建研究[D]. 黄彩虹. 武汉体育学院. 2006
[4]. 健美操快乐教学探索[D]. 李美芹. 首都体育学院. 2013
[5]. 南京市普通高校健美操课程开展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 陶燕. 苏州大学. 2014
[6]. 重庆市大学城高校健美操课程的开展现状调查与研究[D]. 赵利. 重庆大学. 2011
[7]. 论大众健美操对女大学生身心健康的积极影响[C]. 苏文彩. 《体育科研》2009年第4期(总第116期). 2009
[8]. 论大众健美操运动在中国民族本土化的必要性[J]. 张丽亚.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11
[9]. 论健美操在我国推广的优势及积极作用[J]. 张红岩.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8
[10]. 健美操运动对宜春学院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研究[D]. 邹平. 河北师范大学.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