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滇黔准静止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滇黔准静止锋,春季暴雨,锋生机制,物理模型
滇黔准静止锋论文文献综述
杜正静,何玉龙,熊方,邓晓红,石开银[1](2015)在《滇黔准静止锋诱发贵州春季暴雨的锋生机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卫星云图、常规地面观测资料和逐6 h的1°×1°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3-2006年春季滇黔准静止锋背景下,出现的5次贵州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和总结。结果表明:在准静止锋背景下,贵州春季暴雨是由高低空急流、高空槽、冷空气与准静止锋的共同作用产生的。低空急流将大量的水汽从孟加拉湾和北部湾输送到贵州,不断积累对流有效位能;高空急流的加速增强了"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大尺度上升运动,并通过急流下侧的正环流圈带动冷空气南下,使得准静止锋活跃锋生,是暴雨天气过程的触发机制。锋生现象分析表明,高空急流加速导致对流层中高层极锋锋区内锋生和对流层中层正环流圈的形成,加强了准静止锋附近的水平变形和垂直运动,进而促使锋生加强。水平变形和垂直运动对暴雨的产生也有直接影响:水平变形项范围越大则降雨强度越强,与垂直运动相关的倾斜项移动与在准静止锋附近生成的强对流云团的移动方向一致。准静止锋与贵州春季的暴雨过程关系密切,暴雨落区集中分布在准静止锋南侧1个纬距带内。高空急流加速度、冷锋附近的水汽辐合强度以及对流有效位能的高能舌区范围对暴雨范围和强度有指示作用。基于以上锋生机制,提炼了滇黔准静止锋诱发贵州春季暴雨的物理模型。(本文来源于《高原气象》期刊2015年02期)
杜正静,宋丹,廖波,夏晓玲[2](2013)在《滇黔准静止锋诱发贵州春季暴雨的锋生机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卫星云图、观测资料和逐6小时NCEP 1°×1°再分析资料,对2003~2006年春季滇黔准静止锋存在的背景下,贵州省出现的5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和总结。结果表明:在准静止锋存在的背景下,贵州春季暴雨是由高低空急流、高空槽、冷空气与准静止锋的共同作用而产生。低空急流将大量的水汽从孟加拉湾和北部湾输送到贵州,不断积累对流有效位能;高空急流加速增强了"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大尺度上升运动,并通过急流下侧的正环流圈带动冷空气南下,使得准静止锋活跃锋生,是暴雨天气过程的触发机制。锋生现象分析表明,高空急流加速导致对流层中高层极锋锋区内锋生和对流层中层正环流圈的形成,加强了准静止锋附近的水平变形和垂直运动,进而促使锋生加强。水平变形和垂直运动对暴雨的产生有直接影响:水平变形项范围越大则降雨强度越强,与垂直运动相关的倾斜项移动与在准静止锋附近生成的强对流云团的移动方向一致。准静止锋与贵州春季暴雨过程关系密切,暴雨落区集中分布在准静止锋南侧1个纬度带内。高空急流加速度、冷锋附近的水汽辐合强度以及对流有效位能的高能舌区范围对暴雨范围和强度有指示作用。基于以上锋生机制,提炼了滇黔准静止锋诱发贵州春季暴雨的物理模型。(本文来源于《贵州省气象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3-11-19)
杜正静,何玉龙,熊方,邓晓红,石开银[3](2013)在《滇黔准静止锋诱发贵州春季暴雨的锋生机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卫星云图、观测资料和逐6小时NCEP1°×1°再分析资料,对2003~2006年春季滇黔准静止锋存在的背景下,贵州省出现的5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和总结。结果表明:在静止锋存在的背景下,贵州春季暴雨是由高低空急流、高空槽、冷空气与静止锋的共同作用而产生。低空急流将大量的水汽从孟加拉湾和北部湾输送到贵州,不断积累对流有效位能;高空急流加速增强了"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大尺度上升运动,并通过急流下侧的气旋性环流圈带动冷空气南下,使得静止锋活跃锋生,是暴雨天气过程的触发机制。锋生现象分析表明,高空急流加速导致对流层中高层极锋锋区内锋生和对流层中层气旋性环流圈的形成,加强了静止锋附近的水平变形和垂直运动,进而促使锋生加强。水平变形和垂直运动对暴雨有直接影响:水平变形项范围越大则降雨强度越强,与垂直运动相关的倾斜项移动与在静止锋附近生成的强对流云团的移动方向一致。静止锋与贵州春季暴雨过程关系密切,暴雨落区集中分布在静止锋南侧1个纬度带内。高空急流加速度、静止锋北侧冷锋附近的水汽辐合强度以及对流有效位能的高能舌区范围对暴雨范围和强度有指示作用。基于以上锋生机制,提炼了静止锋诱发贵州春季暴雨的物理模型。(本文来源于《创新驱动发展 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S2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期刊2013-10-22)
崔庭,吴古会,赵玉金,黄琰,杨玲[4](2012)在《滇黔准静止锋锋面雾的结构及成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黔西南州8县市气象观测资料和近5 a micpas资料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黔西南州雾的时空分布进行了分析,得出黔西南州雾与海拔高度的相关性较好;分析近5 a锋面雾的天气,得出形成黔西南州锋面雾的天气形势主要有南支槽前偏西气流型和高空槽后西北气流型;锋面雾发生时低层空气潮湿,整层大气层结较稳定,低层有逆温层存在,锋区附近有弱的上升运动。(本文来源于《干旱气象》期刊2012年01期)
杜小玲,蓝伟[5](2010)在《两次滇黔准静止锋锋区结构的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 1°×1°格点再分析资料,对滇黔准静止锋上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简称08冻雨过程)及阴雨天气(简称09阴雨天气)的锋区结构特征及准静止锋的形成和维持进行了对比分析。锋区结构共同点表现在:在水平方向上,准静止锋在850 hPa的水平温度梯度大,是等温线密集区;锋后低空逆温显着,平均逆温强度达2~8℃,逆温中心位于贵州东部-湖南西部之间。在垂直方向上,锋区表现为等sθe的密集区,锋区在经向上向北倾斜,向上伸展高度接近600 hPa附近;准静止锋天气一旦持续,锋区在850 hPa上表现为正的涡度带以及水平风的辐合区;与准静止锋锋生密切相关的锋生函数为正值。不同点表现在:近地面温度场垂直结构的差异是导致准静止锋降水属性不同的重要原因;在08冻雨过程中,温度场在垂直方向不仅具有"冷暖冷"的结构特征,还具有较深厚的"一层模式"结构特征。在09阴雨天气中,低空温度场存在冷中心,但温度高于0℃。在锋区结构上,08冻雨过程表现为宽而平缓且向北倾斜,09阴雨天气在750 hPa以下表现为狭窄而陡峭,并在16°~17°N之间存在副热带锋区。造成锋区结构特征差异的重要原因在于,锋生函数的水平辐合项和变性项对准静止锋的贡献存在差异。(本文来源于《高原气象》期刊2010年05期)
崔庭,吴古会,岑启林,肖伟,杨玲[6](2010)在《滇黔准静止锋一次锋面雾的成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地面加密观测资料、常规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对黔西南州2009年12月6-9日的一次滇黔准静止锋锋面雾的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大雾发生期间,500hPa高度上南支槽、中低层西南气流强盛、地面滇黔准静止锋稳定维持是这次锋面雾的影响天气系统。滇黔准静止锋是维持大雾的稳定层结条件,中低层强盛的西南气流是维持大雾水汽条件。但是随着南支槽在东移过程中东推静止锋锋面使其东移减弱,大雾天气过程也随之结束。(本文来源于《贵州气象》期刊2010年04期)
吴晓萍,何玉龙,廖波[7](2009)在《滇黔准静止锋锋区前后天气要素分布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M icaps常规地面观测资料,分析2001—2003年滇黔准静止锋的锋区前后总云量、风速、低云量、相对湿度、温度等天气要素的差异。结果表明:Ⅰ型静止锋锋区前后云量差异不明显,其余3种类型均是锋前总云量和低云量低于锋后;4类静止锋锋前的相对湿度低于锋后,而温度则相反,是锋前高于锋后,其中Ⅳ型静止锋锋区前后气温明显高于其余类型的静止锋,且锋区两侧的温差明显低于其余类型的静止锋;Ⅰ型、Ⅳ型锋前的南风较北风强,而Ⅱ型、Ⅲ型锋区两侧的风相当。(本文来源于《贵州气象》期刊2009年06期)
王元,杜小玲[8](2008)在《滇黔准静止锋背景下的贵州冻雨和的若干特征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冻雨是一种高影响性天气现象,冻雨是由过冷水滴组成的,与温度低于0℃的物体碰撞立即冻结的降水。雨凇是指过冷却的液态降水(冻雨)碰到地面物体后,直接冻结而成的毛玻璃状或透明的坚硬冰层,外表光滑或略有隆突。在不(本文来源于《全国中尺度气象学术研讨会摘要文集》期刊2008-04-01)
杜正静,熊方,苏静文[9](2007)在《2001~2003年滇黔准静止锋的一些统计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常规地面观测资料分析2001~2003年间滇黔准静止锋的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滇黔准静止锋在春夏、秋冬交替季节分别存在骤降、弱升突变;Ⅱ型静止锋是滇黔准静止锋影响云贵地区的主要方式;5、6、8月份出现Ⅲ型静止锋出现在时均产生暴雨天气过程。(本文来源于《气象研究与应用》期刊2007年S2期)
杜正静,丁治英,张书余[10](2007)在《2001年1月滇黔准静止锋在演变过程中的结构及大气环流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地面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2001年1月的滇黔准静止锋在演变过程中的温湿结构和大气环流特征。结果表明:滇黔准静止锋表现为湿度锋,其大气环流特征与高原关系密切。青藏高原的抬升作用与Hadley环流偏南导致Ferrel环流的生成、加强对云贵高原的天气有重大的影响。对于I、Ⅱ型静止锋,Hadley环流圈南北跨距小,环流圈下沉支偏南,易与高原南部的上升支一起形成反环流,该反环流可产生较强的雨雪、凝冻的灾害性天气;Ⅲ、IV型静止锋,Hadley环流圈北推,环流圈南北跨距大,此时在青藏高原的南部无反环流存在,云贵地区上升运动较弱,产生的降水与天气也较弱。由于受副高增强的间接影响,Hadley环流在Ⅱ、Ⅲ、IV型静止锋存在明显的双层结构。(本文来源于《热带气象学报》期刊2007年03期)
滇黔准静止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卫星云图、观测资料和逐6小时NCEP 1°×1°再分析资料,对2003~2006年春季滇黔准静止锋存在的背景下,贵州省出现的5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和总结。结果表明:在准静止锋存在的背景下,贵州春季暴雨是由高低空急流、高空槽、冷空气与准静止锋的共同作用而产生。低空急流将大量的水汽从孟加拉湾和北部湾输送到贵州,不断积累对流有效位能;高空急流加速增强了"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大尺度上升运动,并通过急流下侧的正环流圈带动冷空气南下,使得准静止锋活跃锋生,是暴雨天气过程的触发机制。锋生现象分析表明,高空急流加速导致对流层中高层极锋锋区内锋生和对流层中层正环流圈的形成,加强了准静止锋附近的水平变形和垂直运动,进而促使锋生加强。水平变形和垂直运动对暴雨的产生有直接影响:水平变形项范围越大则降雨强度越强,与垂直运动相关的倾斜项移动与在准静止锋附近生成的强对流云团的移动方向一致。准静止锋与贵州春季暴雨过程关系密切,暴雨落区集中分布在准静止锋南侧1个纬度带内。高空急流加速度、冷锋附近的水汽辐合强度以及对流有效位能的高能舌区范围对暴雨范围和强度有指示作用。基于以上锋生机制,提炼了滇黔准静止锋诱发贵州春季暴雨的物理模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滇黔准静止锋论文参考文献
[1].杜正静,何玉龙,熊方,邓晓红,石开银.滇黔准静止锋诱发贵州春季暴雨的锋生机制分析[J].高原气象.2015
[2].杜正静,宋丹,廖波,夏晓玲.滇黔准静止锋诱发贵州春季暴雨的锋生机制分析[C].贵州省气象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3
[3].杜正静,何玉龙,熊方,邓晓红,石开银.滇黔准静止锋诱发贵州春季暴雨的锋生机制分析[C].创新驱动发展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S2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2013
[4].崔庭,吴古会,赵玉金,黄琰,杨玲.滇黔准静止锋锋面雾的结构及成因分析[J].干旱气象.2012
[5].杜小玲,蓝伟.两次滇黔准静止锋锋区结构的对比分析[J].高原气象.2010
[6].崔庭,吴古会,岑启林,肖伟,杨玲.滇黔准静止锋一次锋面雾的成因分析[J].贵州气象.2010
[7].吴晓萍,何玉龙,廖波.滇黔准静止锋锋区前后天气要素分布特征[J].贵州气象.2009
[8].王元,杜小玲.滇黔准静止锋背景下的贵州冻雨和的若干特征之研究[C].全国中尺度气象学术研讨会摘要文集.2008
[9].杜正静,熊方,苏静文.2001~2003年滇黔准静止锋的一些统计特征[J].气象研究与应用.2007
[10].杜正静,丁治英,张书余.2001年1月滇黔准静止锋在演变过程中的结构及大气环流特征分析[J].热带气象学报.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