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血流动力学模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动力学,主动脉,流体力学,数值,视网膜,动脉,主动脉弓。
血流动力学模拟论文文献综述
刘文智,刘莹,罗院明[1](2019)在《斑块偏心分布影响下多组分两相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研究不同偏心程度狭窄血管的血流动力学分布和血液各组分浓度分布,分析偏心指数(EI)对动脉粥样斑块的影响,探讨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和生长机制。方法将血液视为红细胞组成的固相和混合血浆(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纯净血浆)组成的液相,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狭窄血管中的血流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斑块偏心分布对血流动力学特性的影响,探讨斑块偏心分布与动脉粥样斑块形成机制间相互作用。结果斑块偏心分布将导致血流速度加快、斑块下游区域产生回流和回流区血流速度较低。斑块处壁面切应力(WSS)明显增大;斑块EI越大,回流面积越大,斑块处出现WSS更高。结论斑块偏心分布使血管壁内皮细胞层更易受损,导致结构与功能异常;血液中各组分在斑块下游的浓度极化现象更为明显,从而使斑块更易生长,造成血管堵塞,增大心脑血管疾病致死概率。(本文来源于《介入放射学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宫玉波,许永杰,赵宏伟,赵军,王媛[2](2019)在《14d尾吊模拟失重大鼠眼底血流动力学及眼轴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尾吊模拟失重14d对大鼠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及眼轴变化的影响。方法 25只大鼠随机均分为5组:正常组,尾吊1d组,尾吊4d组,尾吊7d组,尾吊14d组,采用尾悬吊法建立模拟失重效应动物模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大鼠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及眼轴变化,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peak maximum systolic velocity,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the end diastolic velocity EDV),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彩色眼底照相观察大鼠视盘及视网膜变化。结果大鼠尾吊1d后PSV及EDV增高(P<0.05);尾吊14d组同尾吊1d组相比,PSV及EDV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组PI、RI差异均无显着性意义。与尾吊4d组相比,尾吊7d组眼轴变短(P<0.05),同尾吊7d组相比,尾吊14d组眼轴变短(P<0.05)。各组观察期间,彩色眼底照相未见明显视盘水肿、视网膜出血、渗出等病变。结论14d尾吊模拟失重对大鼠眼底血流有一定影响。随尾吊时间延长,眼轴变短,观察期内未见大鼠视盘及视网膜明显损伤。(本文来源于《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期刊2019年05期)
杨开兰,金龙,乔爱科,王斯睿,韩燕京[3](2019)在《支架孔率对模拟乙状窦憩室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支架孔率对模拟乙状窦憩室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构建理想化乙状窦憩室血流动力学模型(S0模型,无支架),观察支架孔率75%、50%、25%模型(分别对应S1、S2、S3模型)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S0、S1、S2、S3模型乙状窦憩室内血流速度分别为12.65、4.68、2.20及0.41 mm/s。相对于S0模型,S1、S2、S3模型血流速度分别降低了63.00%(7.97/12.65)、82.61%(10.45/12.65)和96.76%(12.24/12.65)。乙状窦憩室远侧壁的高压力区及高壁面切应力(WSS)区随支架孔率降低而逐渐减小,整个憩室内压力及WSS分布趋于均匀。S0、S1、S2、S3模型乙状窦憩室内压力分别为64.04、63.86、62.54及60.95 Pa,各模型压力值差异不明显。结论低孔率支架可明显改善模拟乙状窦憩室内血液流动和血流动力学应力条件。(本文来源于《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期刊2019年10期)
宫玉波,许永杰,仇长宇,赵军,王媛[4](2019)在《模拟长期微重力环境下大鼠眼底血流动力学、眼轴长度及血清中IFN-γ、IL-10含量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模拟微重力环境下大鼠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眼轴长度及血清中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白细胞介素10(interlunkin-10,IL-10)含量的变化。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8组:正常对照组、尾吊1 d组、尾吊4 d组、尾吊1周组、尾吊2周组、尾吊1个月组、尾吊2个月组及尾吊3个月组。采用尾悬吊法建立模拟微重力环境动物模型,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大鼠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及眼轴长度变化,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nd diastolic velocity,EDV);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大鼠尾吊后不同时间血清中IFN-γ、IL-10含量。结果正常对照组PSV与尾吊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PSV均较正常对照组下降;尾吊3个月组同其余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PSV降至最低。正常对照组EDV除与尾吊1 d组、尾吊1周组及尾吊2个月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与其余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EDV均较正常对照组下降;尾吊3个月组与其余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EDV降至最低。尾吊1 d组眼轴长度除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与其余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其余各组均较尾吊1 d组眼轴变短;尾吊1个月组同尾吊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眼轴最短。正常对照组血清中IFN-γ含量与尾吊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尾吊各组IFN-γ含量均较正常对照组增加;尾吊2周组与其余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IFN-γ含量降至最低,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尾吊3个月组同其余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IFN-γ含量基本稳定。正常对照组IL-10含量与尾吊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尾吊各组IL-10含量均较正常对照组降低,尾吊1 d组下降明显;尾吊2个月组同尾吊1个月组、尾吊3个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尾吊2个月、3个月IL-10含量逐渐增加。结论长期模拟微重力环境下大鼠眼底血流及眼轴长度均有变化;随尾吊时间延长,眼底血流流速降低,眼轴变短;大鼠血清IFN-γ变化呈"M"形正向曲线分布,IL-10变化呈"W"形负向曲线分布。(本文来源于《眼科新进展》期刊2019年09期)
李敏,张洋,吴长松[5](2019)在《主动脉弓内血流动力学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主动脉疾病具有很高的发病率、致死率。其中,壁面剪切应力、振荡剪切指数在病灶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目前,很多研究注重描述壁面剪切应力的分布,但没有文献研究壁面剪切应力受哪些流动参数影响。本文目的在于探究壁面剪切应力的决定参数,以及探究这些决定参数的变化规律。模拟方法为格子Boltzmann方法,计算模型由医学CT图像叁维重构得到。多普勒超声测量的进口速度作为进口边界,Windkessel模型作为出口边界。模拟得到的出口流量与测量值吻合很好,证明了模拟的有效性。模拟结果表明,壁面剪切应力的时间、空间分布分别由流量、冲击角决定。其中,出口流量对进口流量的比值随Re上升而指数下降;血流流向与血管中心线间的冲击角由血管地形决定。以上对流量比、冲击角的理解可用于设计一类新型的血管支架。(本文来源于《2019年全国工业流体力学会议摘要集》期刊2019-08-10)
侯倩文,刘桂梅,刘宁,李晓,乔爱科[6](2019)在《不同融合类型BAV对主动脉扩张影响的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临床发现二叶式主动脉瓣构型是引发主动脉扩张的重要因素。为了研究不同的二叶式主动脉瓣(BAV)分型对主动脉扩张部位的影响,对其进行了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方法对临床获得的CT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主动脉根部及升主动脉叁维模型。根据左右冠瓣融合(RL)、右无冠瓣融合(RN)、左无冠瓣融合(LN)3种BAV类型和3种开口状态共设计9组仿真实验,同时3组叁叶式主动脉瓣(TAV)模型作为对照组。应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进行数值模拟,计算了1个心动周期中3个特征时刻主动脉内的血流分布情况。结果通过对收缩期BAV与TAV的有限元分析比较,发现血流速度和壁切变应力(WSS)分布存在显着差异。RL-BAV患者的偏心射流模式导致升主动脉的右前壁和主动脉根部WSS升高。RNBAV和LN-BAV的速度场向升主动脉凸起方向呈不对称分布,在升主动脉右后侧和主动脉根部WSS增大。相反,TAV模型仅在主动脉根部出现WSS突变且血流在每个主动脉段接近于对称。结论二叶瓣相对正常瓣叶发生主动脉扩张的风险性较大;其中LR几何构型容易造成主动脉根部(无冠窦)及管状升主动脉的扩张;RN易引起升主动脉中部扩张RN易引起主动脉根部(左冠窦)和升主动脉中部扩张;LN几何构型造成主动脉根部(右冠窦)、升主动脉中部扩张的可能性较大。(本文来源于《医用生物力学》期刊2019年S1期)
吴鹏,戴伟峰,高琪[7](2019)在《基于血流动力学模拟的心耳内血栓形成风险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率失常。中国的房颤患病率约为0.77%,而世界范围内发生房颤的概率接近总人口的0.4%到1%。发生房颤时,心耳的收缩能力降低并导致血液滞留,进而形成血栓,并引起脑卒中等疾病,带来生命危险。左心耳内血栓的形成与局部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密切相关。本研究通过计算流体力学(CFD)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形态心耳内的血流动力学特性,建立了血流动力学参数与血栓形成的关联,为心耳内血栓形成的风险提供了多参数判据;进一步通过流固耦合数值模拟,采用血栓模型,首次直接预测心耳内血栓的形成过程。首先,对8名房颤患者(4名有血栓,4名无血栓)的心脏计算机断层扫描(CT)影像进行了叁维重构,分析了心耳的分形维数。然后,采用非稳态数值模拟,计算了心房以及心耳内的血液流场,获得了一系列血流动力学参数,如时间平均壁面剪切应力(TAWSS)、震荡剪切指数(OSI)、相对停留时间(RTT)以及内皮细胞激活潜力(ECAP)。同时利用VOF(Volume-of-Fluid)模型,获得了5个心跳周期后残留血液体积分数和分布位置。结果发现,相比无血栓心耳,有血栓心耳的TAWSS在耳瓣等远端位置明显偏低,且RRT、ECAP较高,表明这些心耳内容易造成血液滞留并导致血栓的形成;所有心耳模型的OSI值都较高。同时也发现几乎所有残留的血液滞留在心耳的尖端部位,且有血栓心耳内残留血液的体积分数均高于无血栓心耳。有血栓组的患者心耳的血栓增长更为快速,血栓更为显着。本研究的结果为判断心耳内血栓形成风险大小提供了无创预测手段。(本文来源于《医用生物力学》期刊2019年S1期)
刘宁,侯倩文,李晓,刘桂梅,谢谨捷[8](2019)在《伴升主动脉扩张的BAV患者行主动脉瓣置换术后的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左右冠脉融合型二叶式主动脉瓣(RL-BAV)患者常伴随不同程度的升主动脉扩张。为了研究行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是否需要处理扩张的升主动脉,对RL-BAV进行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方法对伴升主动脉扩张的BAV患者的CT数据进行叁维重建,得到主动脉根部、升主动脉和降主动脉的叁维模型。在该模型中植入BAV作为实验组,在该模型中植入叁叶式主动脉瓣(TAV)作为对照组。对入口施加1.2 m/s速度边界条件,降主动脉出口设置90 mmHg的压力边界条件,对主动脉弓分支施加通过临床数据得到的流量边界条件,分别为0.137、0.06、0.106 kg/s,确保血流的流动符合生理规律。利用ANSYS的计算流体力学模块进行数值模拟,计算收缩期峰值时刻的血液流动情况。结果两组模型在壁面切应力(WSS),血流速度上差异较大。但流向主动脉弓各出口的血液流动方式几乎相同,表现为混乱的旋动流流动方式。实验组的WSS与血流速度大概为对照组的两倍。实验组自主动脉瓣口喷射出的血液冲击扩张的升主动脉右后壁面后发散,以旋动的方式绕升主动脉汇聚到主动脉弓一侧流入降主动脉。对照组WSS与血流速度趋于正常,但血流仍在扩张的升主动脉内部形成复杂的涡流流向主动脉弓分支。这种复杂的涡流将造成能量损失而使心脏超负荷工作并对血细胞构成潜在损伤。结论伴升主动脉扩张的RL-BAV患者在行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应考虑同期处理扩张的升主动脉。(本文来源于《医用生物力学》期刊2019年S1期)
张凯旋,陈广新,邱收,李世星,胡霖霖[9](2019)在《椎动脉阻断术前后基底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椎动脉阻断前后基底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变化。采集基底动脉瘤患者颅内CTA影像DICOM格式数据,应用MIMICS 21.0软件叁维重建椎动脉模型,应用3-matic软件对初步获得的模型进行修复,并使用Ansys ICEM软件对模型进行离散化网格划分,最后通过Ansysfluent软件对动脉瘤有限元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运算,获得颅内正常动脉与术前、术后动脉瘤部位血流速度、壁切应力、壁压力的分布特征,比较分析正常、术前、术后叁种模型之间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差异。椎动脉阻断前后基底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存在显着差异,叁种模型的血流速度、壁切应力、壁压力分别两两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椎动脉阻断的方式,基底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发生显着的改变:血流速度下降、壁切应力升高、壁压力下降。(本文来源于《软件》期刊2019年06期)
宋雨杰[10](2019)在《主动脉血管医学建模及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临床提供的几组CT数据,利用医学叁维重建软件MIMICS 17.0重构叁维几何模型,其过程包括:CT原始数据处理、图像序列生成、血管模型分层重构以及血管实体模型打印。在利用血管分割算法过程中,利用阈值法提取出人体血管轮廓特征,通过灰度分离法对轮廓区内进行处理,最后利用区域增长法将模糊边界进行手动选取以生成与真实血管相符的叁维模型。选取健康人体主动脉血管、主动脉夹层、腹主动脉瘤血管的叁维结构模型,并采用有限元方法分别对重建后的几组主动脉模型进行数值计算,分析并对比健康主动脉血管与发生疾病主动脉血管内血液流动状况的不同,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与主动脉血管内部的血流动力学特性间的关系,从而研究血流动力学因素对主动脉血管相关疾病的产生、发展的影响。对比人体健康主动脉血管结构模型的数值结果后发现:1由于主动脉弓的异常形态,致使该处的血流动力学环境较复杂,极易发生夹层类疾病。而血管内侧血液流动出现的涡流、紊流现象,恰是致使主动脉夹层进一步延伸、剥离的诱因。夹层区域的低切应力同样导致血细胞及血液中脂肪粒的沉积,使血管壁失去弹性;2主动脉发生异常弯曲、异常扭曲等形变的同时伴有二次流的存在,且高速、涡旋的二次流现象会对血管壁造成不可缓解的冲击,从而导致动脉瘤的产生,并使动脉瘤的直径逐渐增大。同时瘤体内部高压力集中区会导致血管壁面不断变薄,从而增加破裂风险。通过对主动脉夹层及腹主动脉瘤疾病的血流动力学数值计算,探究异常形变(弯曲、扭曲等)主动脉血管内血流动力学特性对夹层及动脉瘤的产生及发展的重要影响,有利于对该类疾病的预防及控制,同时也为临床有效实施介入治疗提供血流动力学理论指导。(本文来源于《内蒙古民族大学》期刊2019-06-01)
血流动力学模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尾吊模拟失重14d对大鼠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及眼轴变化的影响。方法 25只大鼠随机均分为5组:正常组,尾吊1d组,尾吊4d组,尾吊7d组,尾吊14d组,采用尾悬吊法建立模拟失重效应动物模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大鼠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及眼轴变化,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peak maximum systolic velocity,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the end diastolic velocity EDV),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彩色眼底照相观察大鼠视盘及视网膜变化。结果大鼠尾吊1d后PSV及EDV增高(P<0.05);尾吊14d组同尾吊1d组相比,PSV及EDV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组PI、RI差异均无显着性意义。与尾吊4d组相比,尾吊7d组眼轴变短(P<0.05),同尾吊7d组相比,尾吊14d组眼轴变短(P<0.05)。各组观察期间,彩色眼底照相未见明显视盘水肿、视网膜出血、渗出等病变。结论14d尾吊模拟失重对大鼠眼底血流有一定影响。随尾吊时间延长,眼轴变短,观察期内未见大鼠视盘及视网膜明显损伤。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血流动力学模拟论文参考文献
[1].刘文智,刘莹,罗院明.斑块偏心分布影响下多组分两相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9
[2].宫玉波,许永杰,赵宏伟,赵军,王媛.14d尾吊模拟失重大鼠眼底血流动力学及眼轴变化研究[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19
[3].杨开兰,金龙,乔爱科,王斯睿,韩燕京.支架孔率对模拟乙状窦憩室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19
[4].宫玉波,许永杰,仇长宇,赵军,王媛.模拟长期微重力环境下大鼠眼底血流动力学、眼轴长度及血清中IFN-γ、IL-10含量的变化[J].眼科新进展.2019
[5].李敏,张洋,吴长松.主动脉弓内血流动力学模拟[C].2019年全国工业流体力学会议摘要集.2019
[6].侯倩文,刘桂梅,刘宁,李晓,乔爱科.不同融合类型BAV对主动脉扩张影响的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J].医用生物力学.2019
[7].吴鹏,戴伟峰,高琪.基于血流动力学模拟的心耳内血栓形成风险评估[J].医用生物力学.2019
[8].刘宁,侯倩文,李晓,刘桂梅,谢谨捷.伴升主动脉扩张的BAV患者行主动脉瓣置换术后的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J].医用生物力学.2019
[9].张凯旋,陈广新,邱收,李世星,胡霖霖.椎动脉阻断术前后基底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分析[J].软件.2019
[10].宋雨杰.主动脉血管医学建模及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D].内蒙古民族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