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津市农村科技信息系统建设方案(论文文献综述)
王雯毓[1](2020)在《天津市农业科技特派员服务绩效调查研究》文中指出农业科技特派员工作在科技助农、精准扶贫和其他惠农方案共同施策下,带动全国农业经济稳步提升,农民生活水平提高方面都取得突出效果。“十三五”以来,天津市持续实施科技帮扶提升科技示范工程,不断加强科技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农村建设支持力度,围绕10大重点产业,累计遴选974名科技特派员组成72支帮扶团队,建立87个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构建起覆盖全市困难村的科技帮扶网络,服务农民超过3.68万人次,累计帮扶农户近3万户、带动就业超过1.3万人。农业科技特派员工作为现代农业注入新动能,实现了科技服务支撑、引领、发展“三农”的作用。本研究全面梳理了天津市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政策演变过程,天津市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发展现状,总结了天津市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在具体的运行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功经验。通过实地访谈调研和问卷调查从农业科技特派员和农业经营主体两个角度对农业科技特派员科技服务满意度进行了调查,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找出影响服务绩效的因素以及科技特派员制度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天津市农业科技特派员在科技服务方面存在以下问题:科技特派员选派渠道单一,多数集中于农业高校、科研院所,缺乏乡土技术人才;农业科技特派员服务领域窄,已经不适应农产品全产业链发展的现实需要;资金投入不足,经费缺少,使用不畅;激励和考核机制有待提高,多部门缺乏配套的管理制度,难以协调;农业科技特派员服务能力和水平有待提升;农民对接受科技服务的观念较差,阻碍技术的推广。研究提出拓宽选派渠道,优化科技服务人员结构;拓展服务领域,深化全产业链的科技服务;加大资金支持,精简经费报销程序;健全工作绩效考核机制,完善政策的落实情况;提升农业科技特派员的能力,保证科技服务质量;提升农业经营主体素质,优化科技服务环境的对策建议,以提升农业科技特派员服务绩效,促进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完善。
刘畅[2](2019)在《社交软件在农村科技服务信息化中的应用研究 ——以天津市蓟州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现阶段,互联网和信息融合程度极高,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甚至是个人之中。我国长期的人与人之间、组织和组织之间的交流沟通方式已经产生了变革。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进步,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信息化的推广和传播方式也产生了变化。目前最新的农村科技服务信息化主要是通过社交软件的推广和应用。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与落实,智能手机和互联网在农村地区的普及程度不断提高,这为社交软件在农村科技服务信息化中的应用提供了可能性。本文以天津市蓟州区为例,通过填写问卷、实地走访的调查方法,了解该地区社交软件在农村科技服务信息化中的应用现状,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其原因。通过相关理论的分析以及政策法规的解读,就该地区社交软件在农村科技服务信息化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合理的、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对于推动农村科技服务信息化不断完善,不断健康、持续发展具有参考、示范意义。
段立军[3](2019)在《湖南省农业科技特派员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科技特派员制度是一项起源于基层探索、满足于群众需要、丰富于实践创新的制度安排,随着我国扶贫攻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科技特派员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选派规模、覆盖面、服务范围越来越广。但是,当前科技特派员管理和服务过程中面临服务距离远、服务范围窄、管理难度大、供需不协同等问题,通过移动互联技术的集成,建立一个面向省域科技特派员,能够实现交流互动、技术协作、资源共享并突破时空局限的信息服务平台,有利于扩大科技特派员服务范围和效果,有利于服务精准对接,有利于科技特派员的数字化管理,从而有效提高科技特派员工作的效率,更好地服务于“三农”。本文针对湖南省科技特派员管理和服务的需求,设计了一套基于移动互联技术、面向科技特派员管理部门和科技特派员个体、管理和服务相结合的科技特派员管理服务系统,为科技特派员选派、管理、服务、考核的全程信息化提供了平台。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标签的科技特派员专家推荐算法,为科技特派员专家智能匹配提供了算法模型,集成利用基于H5的Hybird移动端App开发技术、科技特派员智能供需匹配技术等,完成了系统的功能设计和实现。系统具有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可以向省内外推广应用,具有很好的研究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李军[4](2019)在《“雍贝”金果梨智能化溯源管理体系构建与应用》文中认为当前我国农业产业结构正处于转型优化的过程,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也不断提升,消费者对优质、安全、放心的绿色农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我国当前在全国方面和各省市政府方面推动建立系统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但是由于在起步阶段,当前的重点仍在部分的省市试点,还处于主要农产品尤其是动物产品的监管系统的完善和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建立。对于种植业尤其是果品类的溯源体系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术研发层面,并没有过多从经济管理层面进行深入研究;而对于不同果品的不同环节的智能化溯源管理体系的构建是需要不同团队进行实践应用方面的案例研究。本文对农产品可追溯及技术推广相关理论进行阐述,对当前国内外农产品溯源管理建设现状,从不同方面进行分析,然后通过问卷调查实证分析了消费者对可追溯农产品的购买意愿以及对水果实施溯源管理的态度以及期望通过溯源系统查询到的信息,结合对天津市武清区敖东合作社的“雍贝”金果梨整个生产环境和过程的跟踪记录以及国内外溯源体系发展经验,建立“雍贝”金果梨生产作业标准,并据此建立智能化溯源管理体系,实现智能化溯源管理体系的农业技术推广到“雍贝”金果梨的实际应用中。最终实现有效建立起农产品特色品牌,提升合作社农产品销售及品牌形象,进一步达到提高农业整体附加值的目的,同时基于“雍贝”金果梨的系统设计及应用过程,也为其他果品类智能化溯源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辛勍[5](2018)在《天津市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文中指出要实现农业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的发展理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乡村振兴,就要以教育为基础充分发挥人才的关键作用。本文以天津市农业技术推人才培养模式作为研究对象,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国内外农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科学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养模式。首先,以文献研究为基础,对人才、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进行研究,借鉴人力资本、成人学习等理论知识,确定天津市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范围,并为其优化、提升人才队伍能力提供理论支撑。其次,对天津市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现状分析,了解天津市推广机构设置情况、人才结构情况、人才培养现状,通过问卷调研的形式了解天津市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养模式在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队伍当中的评价,运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对问卷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掌握天津市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队伍对现有农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评价。再次,通过文献研究借鉴国外典型国家与国内典型地区的经验,为天津市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养模式有效性提升提供参考。最后,分析天津市在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养中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从强化顶层设计、加强人才基本素质结构、强化政策引导、改善人才培养方式的角度提出优化天津市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建议。希望为天津市农业部门培养农业技术推广人才提供参考,以期农业技术推广人才能更好的服务农业,提升天津市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李慧杰[6](2018)在《天津滨海盐碱区土地适宜性评价》文中指出盐碱地是典型的脆弱生态系统类型,受自然及强烈人为活动影响。我国盐渍土资源多且分布广泛,其中“京津冀”地区是受土壤盐碱影响最强烈的区域之一,天津滨海新区自1994年建立以来成为国家重点支持开发开放的国家级新区,是我国北方第一个自贸区,随着土壤盐渍化问题不断加重,已严重影响到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当地进行盐碱地治理、开发盐碱地资源、进行植被建设是十分必要的,且有一定的现实经济意义。本文以滨海、典型内陆盐碱地为对象,综合利用“3S”技术,结合生态科学的相关技术与理论,以高分影像和外业采样为数据源,通过对影像的处理获得土地利用类型和植被覆盖度等信息,结合对外业采样的检测结果,多因子综合评价研究区土地适宜性,分析研究区绿化潜力并提出植被建设建议。主要结论如下:(1)天津滨海新区植被覆盖度较低,中度盐碱地分布最广,其次是重度盐碱地,最后是轻度盐碱地。(2)对滨海新区土地适宜性分为四个等级进行评价:高度适宜、中度适宜、基本适宜、一般不适宜,适宜性级别较低的区域所占面积较大,高度适宜区域基本不存在。(3)依据赵可夫、李法曾主编的《中国盐生植物》(1999)对耐盐碱植物等级的划分,以及适宜种植的土壤含盐量范围,得出一般不适宜地很难进行植被建设,基本适宜地在进行盐碱地改良后可以种植强耐盐碱植物,中度适宜地在进行轻微盐碱地改良后可种植较强耐盐碱植物。
赵松林[7](2017)在《我国高校科技特派员制度比较研究》文中认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建立了自上而下、行政推动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对改变我国农业和农村面貌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传统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正在进行深刻变革,凸显出基层科技人员不足,农业科技成果、先进适用技术转化推广难等问题,完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显得尤为迫切。为此,各地积极寻求相应对策,科技特派员制度就是其中之一。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对完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推进农村科技重心下移,提升农村基层科技工作能力和活力,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一,采用文献法对我国高校科技特派员制度整理出研究背景及其意义、学术界对高校科技特派员制度研究综述,并提出本研究相应的理论概念。第二,本研究采用文献法对广东省、浙江省、天津市等十一个省市区的高校科技特派员发展状况、成果经验、实施效果进行归纳并整理形成我国高校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实施状况。第三,采用政策分析方法从地理环境、经济情况、文化环境、高等教育发展情况对比分析广东省、浙江省、天津市、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五各省市区的高校科技特派员制度制度环境。第四,笔者从制度学的视角,运用制度分析方法对高校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关键要素:选派条件、工作目标、服务对象分析我国高校科技特派员制度。第五,采取访谈法和政策分析方法将当前高校科技特派员制度在发展和运行过程中使用的高校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机制、运行机制、经费管理机制、奖励与考核机制进行对比分析。第六,本研究灵活采用访谈法对对高校科技特派员制度发展状况、成果经验、实施成果、存在问题进行访谈,整理访谈结果,在制度变迁理论、制度比较分析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优化高校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路径。
刘玮[8](2014)在《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序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稳步进行的基本途径,也是提高农村公共服务与管理水平、加大农户增产增收、促进农村和谐发展的重要前提,是当前和今后我国“三农”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近年来,党和政府对农村信息化建设做出了一系列的重要部署,但是,由于我国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没有明确的方向,很多工作还处于摸索阶段,造成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推进受到层层阻碍。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关键环节,其实施可以加快科技成果与先进技术的交互、共享、推广和应用,促进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因此,研究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对我国的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理论提升和实践创新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本文在多学科理论的支撑下,将标准化理论、公共品理论、系统论、信息资源规划理论与“双螺旋结构”理论与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充分结合进行了理论分析,先从“应然”视角通过文献资料分析了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再从“实然”视角通过实地调查,分析了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采取决策实验室分析法和受限因变量模型对当前影响我国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内生性和外生性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和整理,并借鉴国内国际的经验,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旨在促进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有序高效发展。本文通过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对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进行了探讨,得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观点与结论。首先,由于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较复杂,影响标准体系建设的原因也很多,从内生性和外生性两个方面都会对各地的标准体系建设和发展有所影响。其次,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应以“分散存储、集中管理、共享应用”为目标,构建出以组织体系、标准文本体系和实施体系三大子体系为基本内容的体系框架。最后,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应以政府为主导,以技术标准、工作标准和管理标准为核心,建设成具有持续性、战略性的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
熊春林[9](2013)在《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类已悄然由工业化社会进入到信息化社会。信息化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成长能力、现代化程度、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随着信息化的纵深发展,农村和农业不可避免地被席卷入这场空前规模的信息化浪潮中。对此,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加强农村农业信息化建设。农村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成效最终体现在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上。加强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对于促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如何提高农民对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满意度为目标,依据公共服务理论、信息化理论、能力理论、系统理论等理论,界定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的相关概念,全面分析与探讨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与其形成基础、形成机制之间的内在关系。建立AHP-CSI和CSI-Logistic研究模型,以国家农村农业信息化示范省湖南省为实证研究对象,应用层次分析方法(AHP),从服务设施、服务队伍、信息资源、社会环境、激励机制、约束机制、保障机制等7方面构建了25个评价指标,实证分析湖南省14市(州)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形成情况;运用CSI-Logistic研究模型,对湖南四个示范区的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农民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评价和回归分析;运用AHP-CSI研究模型对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形成评价结果与农民满意度评价结果进行相关分析。从基础设施、服务队伍、信息资源、运行机制等4个方面分析美、英、德、日、韩、印度等国的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的概况,把握国外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发展的趋势,总结国外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的经验。最后,本文根据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形成评价和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农民满意度评价,借鉴国外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经验,从彰显农民为本、加强基础建设、完善发展机制、健全绩效评价等方面提出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策略。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是:(1)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的评价与建设既要关注服务本身更要关注农民满意度。(2)当前,我国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有明显提高但仍较弱。(3)政府和市场在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中的作用因农村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阶段变化而变化。(4)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需要政府与农民上下联动、外部推动与农民自动有机结合。
胡扬名[10](2013)在《农村信息化建设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三农”问题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和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处于极其重要的位置。农村信息化为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是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三农问题有效解决的新途径。农村信息化建设是当前和今后我国“三农”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公共管理学、信息学、农业推广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视角下,综合运用信息社会理论、信息资源理论、信息传播理论、信息管理理论对农村信息化建设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取主成分分析和逻辑推理分析对当前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所存在的纷繁复杂的众多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整理,筛选并判断出当前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五大基本问题,即农村信息化建设主体作用问题、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农村信息化资源开发利用问题、农村信息化服务队伍建设问题及农村信息化建设运行效率问题,然后对这五大基本问题进行调查和资料整理分析,了解其基本情况、分析其具体问题的表现和原因、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最后从整体上对农村信息化建设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揭示其规律,旨在促进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有序高效发展。本文通过理论和实证的方法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得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观点与结论。在农村信息化建设主体作用问题研究的主要结论是政府要在农村信息化建设中起主导作用、事业单位是服务于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力量、相关企业要积极参与和主动布局农村信息化建设、农民合作组织要积极融入农村信息化进程及要明确农民在农村信息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在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研究的主要结论是要提高对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充分认识,以“三网融合”统筹城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多元化的农村信息化投入机制及促进适农信息化终端设备的研发与普及;农村信息化资源开发利用问题研究的主要结论是加强农村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加强农村信息资源建设力度和多途径提高农村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农村信息化服务队伍建设问题研究的主要结论是加强农村信息化服务队伍建设规划管理、逐步有序推进农村信息化服务队伍建设、加强农村信息化服务队伍培训及建立农村信息化服务队伍建设长效机制;农村信息化建设运行效率问题研究的主要结论是提高各方的信息化意识,促进农村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应用、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和政府-农户交流渠道,加强双向交流与沟通,增进彼此信任。本文借鉴相关研究成果及通过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农村信息化建设问题研究,可能在两方面具有创新:一是基本研究思路具有探索性。本文通过综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农村信息化建设状况进行分析,结合逻辑推理分析法比较科学地筛选和判断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核心问题,突破了单纯依靠主观判断确定研究内容的范式,在此基础上对筛选出来的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也突破了传统的农村信息化建设问题进行笼统研究的范式。二是计量研究方法具有创新性。本项目采用DEA-TOBIT模型计量分析农村信息化建设运行效率及其影响因素,是在借鉴国内外其他学科研究经验基础上,在农村信息化领域对研究方法的有益尝试。
二、天津市农村科技信息系统建设方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天津市农村科技信息系统建设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1)天津市农业科技特派员服务绩效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3 国内研究现状 |
1.4 国外研究现状 |
1.5 研究评述 |
1.6 研究设计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2 相关理论 |
第三章 天津市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进程及成效分析 |
3.1 天津市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政策梳理 |
3.2 天津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发展历程和成效 |
3.3 天津农业科技特派员典型案例 |
第四章 农业科技特派员科技服务绩效调查 |
4.1 调查方法及调查对象 |
4.2 农业科技特派员科技服务情况调查 |
4.3 农业经营主体接受科技服务情况调查 |
第五章 影响农业科技特派员服务绩效因素及问题分析 |
5.1 影响农业科技特派员服务绩效的因素分析 |
5.2 影响农业科技特派员服务绩效的问题分析 |
第六章 提升天津市农业科技特派员服务绩效的对策建议 |
6.1 拓宽农业科技特派员选派渠道,优化科技服务人员结构 |
6.2 拓展农业科技特派员服务领域,深化全产业链的科技服务 |
6.3 加大农业科技特派员资金支持,精简经费报销程序 |
6.4 健全农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绩效考核机制,完善政策的落实情况 |
6.5 提升农业科技特派员的能力,保证科技服务质量 |
6.6 提升农业经营主体素质,优化科技服务环境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
附录2 |
(2)社交软件在农村科技服务信息化中的应用研究 ——以天津市蓟州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2.1 研究的内容 |
1.2.2 研究的创新点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1 社交软件的研究现状 |
1.5.2 农村科技服务信息化的研究现状 |
1.5.3 社交软件在农村科技服务信息化中的应用的研究现状 |
1.5.4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信息化的内涵 |
2.1.2 社交软件的定义 |
2.1.3 社交软件在信息化中的应用 |
2.1.4 农村科技服务信息化的内涵 |
2.1.5 农村科技服务信息化的特点 |
2.2 理论基础 |
2.2.1 利益分配机制理论 |
2.2.2 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理论 |
2.2.3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理论 |
2.2.4 社交网络理论 |
第3章 使用社交软件背景下的农村科技服务信息化服务模式 |
3.1 农村科技服务信息化的服务模式 |
3.2 农村科技服务信息化的服务内容 |
3.3 我国现行农村科技服务信息化的服务模式 |
3.3.1 “政府+农户”信息服务模式 |
3.3.2 “政府+协会+农户”信息服务模式 |
3.3.3 “政府+通信企业+农户”信息服务模式 |
3.3.4 “政府+企业+协会+农户”信息服务模式 |
3.3.5 “农业龙头企业+农户”信息服务模式 |
3.4 发达国家农村科技服务信息化方式及启示 |
3.4.1 发达国家农村科技服务信息化方式 |
3.4.2 为农村科技服务信息化带来的启示 |
第4章 天津市蓟州区社交软件在农村科技服务信息化中的应用调查分析 |
4.1 调查方案 |
4.1.1 调查目的 |
4.1.2 研究对象 |
4.1.3 调查方法 |
4.2 调查情况分析 |
4.2.1 蓟州区农村科技服务信息化总体情况 |
4.2.2 蓟州区农村手机持有情况调查 |
4.2.3 蓟州区农村受众与社交软件的接触情况 |
4.2.4 蓟州区农民了解农业信息的途径 |
4.2.5 蓟州区社交软件类型使用的对比调查分析 |
4.2.6 农村居民对于社交软件的使用状况分析 |
4.2.7 农民对社交软件在农村科技服务信息化中应用的整体评价 |
第5章 天津市蓟州区社交软件在农村科技服务信息化应用中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5.1 存在的问题 |
5.1.1 利用社交软件完善农村科技服务信息化的意识浅薄 |
5.1.2 基础设施建设欠缺 |
5.1.3 人才队伍建设欠缺 |
5.1.4 传播途径滞后,社交软件平台亟待搭建 |
5.1.5 监管工作不到位 |
5.2 原因分析 |
5.2.1 农民培训力度有待加强 |
5.2.2 农业科技资源的开发投入不足 |
5.2.3 农村优质人力资源持续流失 |
5.2.4 农村科技服务信息资源匮乏 |
5.2.5 运用社交软件对农村科技服务信息化人员有高素质要求 |
第6章 完善天津市蓟州区社交软件在农村科技服务信息化中应用的对策与建议 |
6.1 提高信息化意识,加强社交软件应用认识 |
6.1.1 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水平 |
6.1.2 加强农户使用社交软件平台的意愿 |
6.1.3 提高农业社交软件公众平台的服务意识 |
6.2 加强基础建设,大力扶持社交软件服务产业 |
6.2.1 财政资金投入力度逐步倾斜 |
6.2.2 加强对信息企业的引导 |
6.2.3 完善各部门分工协调机制 |
6.3 建立高素质的科技农业信息人才队伍 |
6.3.1 强化专业人才定向培养 |
6.3.2 农村基础干部的信息技术培训 |
6.4 加快社交软件公众平台建设 |
6.4.1 资金投入和内容投入双措并举 |
6.4.2 增加财政投入提高农村地区互联网覆盖率 |
6.4.3 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机构的专业职能 |
6.5 加强信息监管力度 |
6.5.1 建立农村科技服务信息化资源搜集体系 |
6.5.2 做好信息反馈工作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湖南省农业科技特派员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本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1.3.1 课题的来源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科技特派员管理机制与现状分析 |
2.1 湖南省科技特派员现状 |
2.2 管理机制与服务模式 |
2.3 科技特派员管理与服务存在的问题 |
2.4 科技特派员信息化管理思路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科技特派员管理系统设计 |
3.1 需求分析 |
3.1.1 系统目标 |
3.1.2 功能性需求分析 |
3.1.3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3.2 系统整体构架设计 |
3.3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3.3.1 管理模块 |
3.3.2 服务模块 |
3.3.3 服务信息精准推送模块 |
3.3.4 科技培训在线课堂模块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科技特派员智能供需匹配模型研究 |
4.1 传统的科技特派员与用户需求对接模式 |
4.2 基于标签的科特派专家推荐算法 |
4.3 用户常用标签统计算法及其改进优化 |
4.4 推荐精确率统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科技特派员管理系统的实现 |
5.1 系统的开发环境 |
5.2 系统部署 |
5.3 管理模块的实现 |
5.3.1 账号管理 |
5.3.2 基础信息 |
5.4 派遣管理模块的实现 |
5.4.1 选派信息管理 |
5.4.2 服务考勤统计 |
5.5 基于网络爬虫的信息推送模块实现 |
5.5.1 总体实现流程 |
5.5.2 数据获取实现 |
5.5.3 数据融合分析实现 |
5.5.4 数据展现 |
5.6 手机端安全接口实现 |
5.6.1 手机端接口实现 |
5.6.2 手机端接口安全认证实现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雍贝”金果梨智能化溯源管理体系构建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溯源管理技术的研究 |
1.2.2 溯源管理制度的研究 |
1.2.3 消费者购买意愿的研究 |
1.2.4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基本思路 |
1.5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论文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生鲜农产品 |
2.1.2 溯源管理体系 |
2.1.3 可追溯农产品 |
2.1.4 购买意愿 |
2.1.5 农业技术推广 |
2.2 相关理论概述 |
2.2.1 信息经济学理论 |
2.2.2 成本收益理论 |
2.2.3 消费者行为理论 |
第三章 国内外生鲜农产品溯源体系建设发展现状 |
3.1 国外农产品溯源体系建设现状 |
3.1.1 欧盟 |
3.1.2 美国 |
3.1.3 日本 |
3.1.4 其他国家 |
3.2 国内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现状 |
3.2.1 国家层面农产品质量追溯平台建设现状 |
3.2.2 各省份追溯体系建设现状 |
3.3 国内各类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建设现状 |
3.3.1 畜牧业溯源体系建设现状 |
3.3.2 水产业溯源体系建设现状 |
3.3.3 种植业溯源体系建设现状 |
第四章 “雍贝”金果梨智能化溯源管理体系的构建基础 |
4.1 天津市敖东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概况 |
4.2 “雍贝”金果梨智能化溯源管理体系建设的调查研究分析 |
4.2.1 数据来源与问卷设计 |
4.2.2 个人基本特征对可追溯农产品购买意愿的单因素实证分析 |
4.2.3 消费者对可追溯农产品购买意愿的实证模型分析 |
4.2.4 消费者对可追溯水果购买意愿调查分析 |
4.3 “雍贝”金果梨智能化溯源管理体系构建可行性分析 |
4.3.1 从产品层面看 |
4.3.2 从市场层面看 |
4.3.3 从技术层面看 |
4.3.4 从经济层面看 |
第五章 “雍贝”金果梨智能化溯源管理体系的构建 |
5.1 “雍贝”金果梨智能化溯源管理体系构建目标及原则 |
5.1.1 构建目标 |
5.1.2 构建原则 |
5.2 “雍贝”金果梨生产作业流程分析 |
5.2.1 种植过程 |
5.2.2 贮藏过程 |
5.2.3 运输过程 |
5.3 “雍贝”金果梨智能化溯源管理系统构建 |
5.3.1 “雍贝”金果梨智能化溯源系统总体框架 |
5.3.2 田间环境自动监测系统 |
5.3.3 生产过程溯源系统 |
5.3.4 仓储运输监控系统 |
第六章 “雍贝”金果梨智能化溯源管理体系的实施与应用 |
6.1 系统运行和实施 |
6.2 系统修正与改进 |
6.3 综合效益分析 |
6.3.1 经济效益分析 |
6.3.2 社会效益分析 |
6.3.3 生态效益分析 |
6.4 保障体系运行的措施 |
6.4.1 加强技术人员培训 |
6.4.2 完善溯源制度体系 |
6.4.3 提升质量安全责任和意识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
附录2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着作 |
(5)天津市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标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人才概念的界定 |
2.1.2 农业技术推广 |
2.1.3 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养模式 |
2.2 相关理论 |
2.2.1 人力资本理论 |
2.2.2 成人学习理论 |
2.2.3 农业技术推广传播理论 |
第3章 天津市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 |
3.1 天津市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现状 |
3.1.1 天津市推广机构设置 |
3.1.2 天津市农业技术推广人才结构现状 |
3.1.3 天津市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养现状 |
3.1.4 小结 |
3.2 制约天津市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养模式的因素分析 |
3.2.1 影响天津市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因素 |
3.2.2 问卷设计 |
3.2.3 问卷发放与回收 |
3.3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推广人才培养现状统计分析 |
3.3.1 总体数据描述性分析 |
3.3.2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构建 |
3.3.3 实证分析 |
第4章 国内外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养模式借鉴 |
4.1 国外典型国家的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养模式 |
4.1.1 美国模式 |
4.1.2 德国模式 |
4.1.3 日本模式 |
4.1.4 加拿大模式 |
4.2 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养模式 |
4.2.1 上海模式 |
4.2.2 安徽模式 |
4.2.3 河北模式 |
4.3 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养模式的中外经验借鉴 |
4.3.1 其他国家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养模式经验借鉴 |
4.3.2 其他省市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养模式经验借鉴 |
4.4 小结 |
第5章 天津市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养模式对策建议 |
5.1 天津市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养模式的SWOT分析 |
5.1.1 优势(Strength) |
5.1.2 劣势(Weakness) |
5.1.3 机遇(Opportunity) |
5.1.4 威胁(Threat) |
5.2 天津市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 |
5.2.1 天津市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养模式顶层设计 |
5.2.2 加强人才基本素质培养,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 |
5.2.3 强化政策引导,制定完善的政策措施 |
5.2.4 改善人才培养方式,提高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天津滨海盐碱区土地适宜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盐碱地形成机理及土壤盐渍化 |
1.2.2 盐碱地改良治理 |
1.2.3 土地适宜性评价 |
1.2.4 盐碱地植被建设 |
1.2.5 GIS技术相关应用研究 |
1.3 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内容概述 |
1.3.2 技术路线图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质、地貌 |
2.1.2 气候 |
2.1.3 土壤 |
2.1.4 植被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3 研究区基础数据库建设 |
3.1 数据来源 |
3.1.1 遥感影像数据 |
3.1.2 土壤样品 |
3.2 研究方法 |
3.2.1 面向对象分类方法 |
3.2.2 土地适宜性评价 |
3.3 遥感数据预处理 |
3.3.1 正射校正 |
3.3.2 辐射定标 |
3.3.3 大气校正 |
3.3.4 拼接裁剪 |
3.4 遥感图像解译 |
3.4.1 分割 |
3.4.2 分类 |
3.5 研究区遥感影像分类 |
3.5.1 分类结果 |
3.5.2 精度评价 |
3.6 植被覆盖度提取 |
3.6.1 归一化植被指数 |
3.6.2 计算植被覆盖度 |
3.7 坡度提取 |
4 研究区土地适宜性评价 |
4.1 单因子评价分析 |
4.1.1 植被覆盖度分析 |
4.1.2 坡度分析 |
4.1.3 有机质含量 |
4.1.4 电导率 |
4.1.5 pH值 |
4.1.6 土壤水分 |
4.2 土地适宜性评价 |
5 研究区不同盐碱地绿化潜力差异及绿化建议 |
5.1 滨海地区植被恢复相关理论 |
5.2 不同盐碱地绿化潜力分析 |
5.2.1 高度适宜地 |
5.2.2 中度适宜地 |
5.2.3 基本适宜地 |
5.2.4 一般不适宜地 |
5.3 植被建设策略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第一导师简介 |
第二导师简介 |
致谢 |
(7)我国高校科技特派员制度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概念界定 |
1.4 理论基础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二章 我国高校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实施现状 |
2.1 发展状况 |
2.2 成果经验 |
2.3 实施效果 |
第三章 我国高校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制度环境比较分析 |
3.1 地理环境 |
3.2 经济情况 |
3.3 文化环境 |
3.4 高等教育发展情况 |
第四章 我国高校科技特派员制度关键要素比较分析 |
4.1 选派条件 |
4.2 工作目标 |
4.3 服务对象 |
第五章 我国高校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机制比较分析 |
5.1 高校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机制 |
5.2 运行机制 |
5.3 经费管理机制 |
5.4 奖励与考核机制 |
第六章 我国高校科技特派员制度的优化 |
6.1 我国高校科技特派员制度的问题 |
6.2 高校科技特派员制度的优化路径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的研究结论 |
7.2 展望 |
7.3 本研究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附录 |
致谢 |
(8)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表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起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述评 |
1.2.1 国内相关研究文献述评 |
1.2.2 国外相关研究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及基本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基本框架 |
1.4 研究思路与主要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主要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研究基本理论分析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信息、信息化与农村信息化 |
2.1.2 标准、标准化与农村信息标准化 |
2.1.3 标准体系与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 |
2.2 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理论基础 |
2.2.1 标准化理论 |
2.2.2 公共产品理论 |
2.2.3 系统理论 |
2.2.4 信息资源规划理论 |
2.2.5 “双螺旋结构”理论 |
2.3 标准功能及标准化作用 |
2.3.1 标准功能 |
2.3.2 标准化及农村信息标准化的作用 |
2.3.3 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的作用 |
第3章 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目标、思路及内容 |
3.1 目标体系的分析 |
3.1.1 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总目标 |
3.1.2 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纵向目标 |
3.1.3 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横向目标 |
3.2 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 |
3.2.1 总体思路 |
3.2.2 建设原则和方法 |
3.3 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基本内容的构建 |
3.3.1 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程序 |
3.3.2 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的组织体系 |
3.3.3 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内容体系 |
3.3.4 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实施体系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现状 |
4.1 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已取得的成就 |
4.1.1 农村信息化所取得的成就 |
4.1.2 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发展及成就 |
4.2 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
4.2.1 标准体系建设方面 |
4.2.2 标准体系内容方面 |
4.2.3 标准体系的实施和评估方面 |
4.3 湖南省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4.3.1 湖南省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 |
4.3.2 湖南省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现状 |
4.3.3 湖南省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湖南省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 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相关文献借鉴 |
5.1.1 研究方法的借鉴 |
5.1.2 农村信息化及标准体系影响因素的文献借鉴 |
5.2 影响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内生性因素分析 |
5.2.1 DEMATEL理论模型及基本原理 |
5.2.2 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内生性影响因素 |
5.2.3 结果分析 |
5.3 影响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外生性因素分析 |
5.3.1 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的达标情况 |
5.3.2 Tobit理论模型及基本原理 |
5.3.3 基于Tobit模型的农村信息化标准的外生性影响因素 |
5.3.4 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国外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
6.1 国外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组织机构 |
6.1.1 国外信息化标准制定的组织机构 |
6.1.2 区域信息化标准制定组织机构 |
6.2 各国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发展 |
6.2.1 英国——公益性的信息标准体系 |
6.2.2 德国——数据规范化的信息标准体系 |
6.2.3 法国——政府主导的信息标准体系 |
6.2.4 美国——多元化的信息标准体系 |
6.2.5 日本——国家标准为中心的信息标准体系 |
6.3 国外农村信息化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6.3.1 全社会的高度认同 |
6.3.2 多层次的组织结构 |
6.3.3 多渠道的资金投入 |
6.3.4 较完善的法规政策 |
6.3.5 国际化的信息化标准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完善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途径 |
7.1 积极调整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思路 |
7.2 稳固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组织体系 |
7.2.1 建立跨部门的信息标准研究机构 |
7.2.2 制定农村信息标准体系的研究规划 |
7.2.3 初步形成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指导体系 |
7.2.4 逐步建立标准体系管理的协调沟通机制 |
7.3 完善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内容体系 |
7.3.1 加快农村信息术语标准的制定 |
7.3.2 加快农村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的制定 |
7.3.3 加快农村信息技术标准的制定 |
7.3.4 加快农村信息化工作标准和管理标准的制定 |
7.3.5 建立农村信息化标准的研制、修订和维护机制 |
7.4 强化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实施体系 |
7.4.1 强化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示范区的作用 |
7.4.2 加强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宣传力度 |
7.4.3 提高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 |
7.4.4 加快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实施的人才队伍建设 |
7.4.5 加大对农村标准体系建设的资金投入 |
7.4.6 建立与民众需求相对应的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 |
7.4.7 形成“公益+市场”的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运行机制 |
7.4.8 充分发挥农村行业协会的作用 |
7.4.9 健全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监督和评估机制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1.1 深化了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目标和思路 |
8.1.2 构建了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基本内容 |
8.1.3 阐述了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成就与问题 |
8.1.4 分析了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影响因素 |
8.1.5 构建了系统化的地方标准文本 |
8.1.6 提出了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完善策略 |
8.2 研究展望 |
8.2.1 实施评估的可行性推进 |
8.2.2 标准体系框架的权威性选择 |
8.2.3 内容分析的广泛性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9)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与问题的提出 |
1.1.1 选题来源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助推农村经济发展 |
1.2.2 推进农村民主进程 |
1.2.3 推动农村文化建设 |
1.2.4 改进农村社会管理 |
1.2.5 保障农村生态良好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简评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研究方法 |
1.6.2 调查研究方法 |
1.6.3 计量研究方法 |
1.6.4 比较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的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
2.1 信息化 |
2.1.1 信息化概念的由来 |
2.1.2 信息化的内涵 |
2.2 农村农业信息化 |
2.2.1 农村信息化与农业信息化的异同 |
2.2.2 农村农业信息化的内涵 |
2.2.3 农村农业信息化的特点 |
2.3 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 |
2.3.1 公共服务理论 |
2.3.2 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的内涵 |
2.4 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 |
2.4.1 能力理论 |
2.4.2 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的内涵 |
2.4.3 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的特点 |
第三章 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结构模型的构建 |
3.1 系统论与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系统 |
3.1.1 系统论 |
3.1.2 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系统 |
3.2 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结构模型构建的目的与原则 |
3.2.1 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结构模型构建的目的 |
3.2.2 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结构模型构建的原则 |
3.3 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结构模型构成要素及其关系 |
3.3.1 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结构模型构成要素 |
3.3.2 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结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
第四章 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形成的实证研究 |
4.1 文献回顾与问题提出 |
4.2 计量模型与变量定义 |
4.2.1 层次分析方法 |
4.2.2 变量选择与测量 |
4.3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
4.3.1 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 |
4.3.2 运用AHP法计算各指标权重 |
4.3.3 数据处理与计算 |
4.4 结果分析 |
4.4.1 二级指标得分结果分析 |
4.4.2 一级指标得分结果分析 |
4.4.3 最终得分结果分析 |
第五章 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农民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
5.1 顾客满意度理论与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评价 |
5.1.1 顾客满意度理论起源与发展 |
5.1.2 顾客满意度理论在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评价中的应用 |
5.2 研究假设与变量选择 |
5.2.1 研究假设 |
5.2.2 变量选择 |
5.3 调查设计与实施 |
5.3.1 问卷设计 |
5.3.2 调查实施 |
5.4 数据处理 |
5.5 Logistic模型及其回归结果 |
5.6 实证结果分析 |
5.6.1 实证结果的总体分析 |
5.6.2 四个示范区实证结果的比较分析 |
5.7 农民满意度与服务能力形成评价的结果相关分析 |
第六章 国外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经验借鉴 |
6.1 国外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的概况 |
6.1.1 美国 |
6.1.2 英国 |
6.1.3 德国 |
6.1.4 韩国 |
6.1.5 日本 |
6.1.6 印度 |
6.2 国外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发展的趋势 |
6.2.1 服务技术由单一化向集成化发展 |
6.2.2 服务内容专业化与综合化的结合 |
6.2.3 服务过程阶段性与全程性的统一 |
6.3 国外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的经验 |
6.3.1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
6.3.2 突出法律法规保障 |
6.3.3 提高相关人员素质 |
6.3.4 建立多种投资模式 |
6.3.5 注重基础设施建设 |
6.3.6 重视信息资源开发 |
6.3.7 选择适宜发展模式 |
第七章 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策略研究 |
7.1 宗旨——彰显农民为本 |
7.1.1 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 |
7.1.2 切合农民的实际需求 |
7.1.3 提高农民的信息素质 |
7.2 根基——加强基础建设 |
7.2.1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
7.2.2 注重信息资源开发 |
7.2.3 提升服务队伍水平 |
7.2.4 改善发展外部环境 |
7.3 关键——完善发展机制 |
7.3.1 改善组织领导机制 |
7.3.2 健全制度保障机制 |
7.3.3 改进建设投入机制 |
7.3.4 创新服务运行机制 |
7.4 保证——健全绩效评估 |
7.4.1 确定多元的评估主体 |
7.4.2 确立合理的评估指标 |
7.4.3 采用科学的评估方法 |
7.4.4 建立规范的评估流程 |
7.4.5 充分地使用评估结果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创新之处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农村信息化建设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1.3 选题的目的与重要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述评 |
1.2.1 国外相关研究文献述评 |
1.2.2 国内相关研究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基本框架与主要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基本框架 |
1.3.3 主要方法 |
1.4 数据来源与说明 |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农村信息化建设研究基本理论分析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信息与信息化 |
2.1.2 农业信息化与农村信息化 |
2.2 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具体要求 |
2.2.1 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
2.2.2 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
2.2.3 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步伐 |
2.2.4 促进农村可持续性发展 |
2.3 农村信息化建设研究的理论支撑 |
2.3.1 信息社会理论 |
2.3.2 信息资源理论 |
2.3.3 信息传播理论 |
2.3.4 信息管理理论 |
第三章 农村信息化建设主要问题筛选判定 |
3.1 农村信息化建设主要问题的筛选与判定方法 |
3.1.1 农村信息化建设主要问题的筛选与判定思路 |
3.1.2 主成分分析法的数学模型 |
3.1.3 主成分分析法的计算步骤 |
3.2 影响农村信息化建设的主成分分析 |
3.2.1 数据来源与变量设置 |
3.2.2 实证分析过程 |
3.3 农村信息化建设主要问题的确定 |
3.3.1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农村信息化建设主要问题 |
3.3.2 基于逻辑推理分析的农村信息化建设主要问题 |
第四章 农村信息化建设主体作用问题研究 |
4.1 农村信息化建设主体的基本构成 |
4.2 农村信息化建设主体的作用分析 |
4.2.1 农村信息化建设中各级政府的作用 |
4.2.2 农村信息化建设中事业单位的作用 |
4.2.3 农村信息化建设中相关企业的作用 |
4.2.4 农村信息化建设中合作组织的作用 |
4.2.5 农村信息化建设中农民个人的作用 |
4.3 农村信息化建设主体作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4.3.1 政府部门主导作用不强 |
4.3.2 事业单位作用发挥有限 |
4.3.3 相关企业潜力有待挖掘 |
4.3.4 合作组织建设服务缺位 |
4.3.5 农民信息化应用程度低 |
4.4 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主体作用的对策 |
4.4.1 强化政府在农村信息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
4.4.2 大力推动事业单位服务于农村信息化建设 |
4.4.3 企业积极参与和主动布局农村信息化建设 |
4.4.4 农民合作组织要积极融入农村信息化进程 |
4.4.5 明确农民在农村信息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
第五章 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研究 |
5.1 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基本情况 |
5.1.1 农村信息传输网络通道建设成效显着 |
5.1.2 农村信息化终端设施拥有量增长迅猛 |
5.1.3 农村信息化基层服务场所逐步完善 |
5.2 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5.2.1 对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认识不到位 |
5.2.2 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整体建设水平不高 |
5.2.3 “三网融合”实施难度大 |
5.2.4 适农信息化终端设备不足 |
5.3 加强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对策 |
5.3.1 要提高对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充分认识 |
5.3.2 以“三网融合”统筹城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
5.3.3 建立健全多元化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投入机制 |
5.3.4 促进适农信息化终端设备的研发及其普及推广 |
第六章 农村信息化资源开发利用问题研究 |
6.1 农村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基本情况 |
6.1.1 农村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稳步推进 |
6.1.2 农村信息资源数量日渐丰富 |
6.1.3 农村信息采集渠道逐步完善 |
6.1.4 涉农信息数据库逐渐成体系 |
6.1.5 涉农信息网站建设健康发展 |
6.2 农村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6.2.1 农村信息资源分布不均衡且共享程度低 |
6.2.2 农村信息资源供给不足与供求失衡并存 |
6.2.3 农村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整体水平比较低 |
6.3 加强农村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对策 |
6.3.1 加强农村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
6.3.2 加强农村信息资源建设力度 |
6.3.3 多途径提高农村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
第七章 农村信息化服务队伍建设问题研究 |
7.1 农村信息化服务队伍建设基本情况 |
7.1.1 农村信息化服务队伍不断壮大 |
7.1.2 队伍建设日趋制度化和规范化 |
7.1.3 信息化服务队伍培训逐步推进 |
7.2 农村信息化服务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7.2.1 农村信息化服务队伍建设规划缺失 |
7.2.2 从事农村信息服务的人才数量不足 |
7.2.3 农村信息化服务队伍结构很不合理 |
7.2.4 农村信息服务队伍工作积极性不高 |
7.2.5 农村信息服务队伍管理培训水平低 |
7.3 加强农村信息化服务队伍建设的对策 |
7.3.1 加强农村信息化服务队伍建设规划管理 |
7.3.2 逐步有序推进农村信息化服务队伍建设 |
7.3.3 多措并举加强农村信息化服务队伍培训 |
7.3.4 建立农村信息化服务队伍建设长效机制 |
第八章 农村信息化建设运行效率问题研究 |
8.1 农村信息化建设运行效率问题概述 |
8.1.1 效率的概念界定 |
8.1.2 农村信息化建设运行效率评价 |
8.1.3 农村信息化建设运行效率评价目标 |
8.2 DEA-Tobit理论模型及其基本原理 |
8.2.1 DEA方法 |
8.2.2 Tobit模型 |
8.2.3 DEA-Tobit 两步法 |
8.3 农村信息化建设运行效率问题实证研究 |
8.3.1 农村信息化建设运行效率实证分析 |
8.3.2 农村信息化建设运行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8.3.3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九章 基本结论与研究展望 |
9.1 基本结论 |
9.1.1 农村信息化建设需要多主体共同参与协力促进 |
9.1.2 扎实的基础设施是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物质支撑 |
9.1.3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农村信息化建设活的灵魂 |
9.1.4 队伍建设是农村信息化建设持续化推进的关键 |
9.1.5 紧抓效率以促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多快好省发展 |
9.2 研究展望 |
9.2.1 农村信息化建设问题研究方法创新 |
9.2.2 农村信息化建设问题研究视角突破 |
9.2.3 农村信息化建设问题的精细化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四、天津市农村科技信息系统建设方案(论文参考文献)
- [1]天津市农业科技特派员服务绩效调查研究[D]. 王雯毓. 天津农学院, 2020(07)
- [2]社交软件在农村科技服务信息化中的应用研究 ——以天津市蓟州区为例[D]. 刘畅.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8)
- [3]湖南省农业科技特派员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 段立军.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8)
- [4]“雍贝”金果梨智能化溯源管理体系构建与应用[D]. 李军. 天津农学院, 2019(08)
- [5]天津市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 辛勍. 天津大学, 2018(06)
- [6]天津滨海盐碱区土地适宜性评价[D]. 李慧杰.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7]我国高校科技特派员制度比较研究[D]. 赵松林. 天津工业大学, 2017(08)
- [8]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研究[D]. 刘玮. 湖南农业大学, 2014(08)
- [9]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研究[D]. 熊春林. 湖南农业大学, 2013(07)
- [10]农村信息化建设问题研究[D]. 胡扬名. 湖南农业大学, 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