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武汉烟草集团年利润达5亿(论文文献综述)
王慧莹[1](2020)在《DA公司归核化战略研究》文中提出通过对DA公司的内外部环境分析、SWOT分析和实施多元化战略前后期的波士顿矩阵分析,我们发现:DA公司的制药行业一直是公司的“金牛业务”,对公司的发展起到了支撑作用,在今后应继续采用“发展”战略;而目前公司房地产和能源(煤炭)行业增长乏力,在今后发展过程中应采用“防御”或者“放弃”战略。公司目前除了应该维持“金牛业务”——制药业务,最紧迫的任务是寻找新的“明星业务”和“问题业务”,并采取适当措施,使其进化为能支撑企业长远发展的“金牛业务”。本文探讨了企业选择归核化战略的四个前提条件:一是“时”,企业存在时间至少在15——25年之间,存在年限少于15年的企业基本没机会发展到实施归核化战略的阶段;二是“形”,即公司经过发展已经走上多元化发展道路,而且多元化的状态是“过度”;三是“势”,即企业所处的环境发生了改变,客观上要求企业作出战略调整;四是“人”,即高层领导意识到企业发展存在问题,高层领导是归核化战略决策的指令发出者。作者经过认真调研和仔细分析,认为DA公司具备实施归核化战略的四个前提条件,而且已经将发展战略由实施多元化战略转向实施归核化战略。在2018年,DA公司提出了进军大健康产业的发展目标,笔者认为这是公司实施归核化战略的重要信号。DA公司的科研优势、营销优势、品牌和价格优势以及人力资源优势是确保公司实施归核化战略、进军大健康产业的重要保障。笔者经仔细分析,认为DA公司要成功实施归核化战略,必须有“破”有“立”。“破”就是要将发展重心从房地产行业和能源(煤炭)行业重新转移到制药行业,加大在制药业务的投入,在制药业务中寻求企业新的发展点;“立”就是在立足制药行业的基础上,以保健品和化妆品为突破口,积极在大健康产业中开拓新市场。DA公司的归核化战略,不仅是要使公司回归主业,更要在回归主业的基础上对主业进行重构。DA公司归核化战略实施的大致方向,我个人判断将走先收缩再扩张的路径。DA公司实施归核化战略是一个重塑企业核心能力,并在此基础上由非相关多元化走向相关多元化的过程。
季蓓蓓[2](2020)在《山东中烟“泰山”品牌个性化烟品包装设计探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烟草行业的不断发展,烟草包装设计的重要性也日益彰显。立足山东中烟公司的市场前沿,以“泰山”品牌为研究视角切入个性化烟品包装设计,这是包装设计学科发展的重要课题,也是烟草行业发展急需解决的重要难题。在前期的行业专项调研过程中发现,山东中烟公司“泰山”品牌系列中的高档(I类)烟品市场销量较低,经济效益一直很不理想。在把国内、外市场销量排名靠前的知名烟品包装设计与“泰山”烟品包装设计进行了对比分析之后发现,“泰山”品牌在包装设计上的确存在不足或缺憾。在多年烟品包装设计经验累积的基础上,对“泰山”品牌包装设计进行了大量有针对性的文献检索和资料综述,秉承传统文化与现代观念相互融合的原则,把原始创意与当代艺术设计紧密关联,以此确立了“泰山”品牌个性化烟品包装设计的创意原点。借鉴烟草广告创意的思维模式,深入挖掘“泰山”品牌的历史底蕴和现代内涵,创意提出了“泰山”品牌个性化烟品包装设计的核心主旨,尝试从不同层面建立和塑造具有文化传承和时代特征的崭新产品形象。综合运用专业理论、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从国内、外烟品包装设计的研究进展中聚焦问题和寻求突破。在注重烟品包装设计艺术性的同时追求烟草产品的实际市场占有率,优化方案框架,规范设计流程,对个性化产品的每个局部和细节都进行了精细化的处理,最终完成了三套“泰山”品牌个性化烟品包装的设计方案,为后续专业团队实现最终产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期盼山东中烟公司全新的“泰山”品牌个性化产品在不久的将来具有良好的市场表现,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同时,实现经济、文化和社会效益较大幅度的提升。
周莹[3](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宋哲[4](2020)在《西部资源型企业战略变革研究 ——基于组织惯例与动态能力作用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推进,企业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化。终观当前研究,由于研究者们拥有不同的研究关注点,使得至今仍未对企业战略变革得出一个的指导框架。怎样不断通过战略变革实现转型?怎样提升企业的动态能力?怎样打破组织惯例刚性?怎样克服变革发展中的路径依赖?这些问题业己成为战略变革研究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近年来,西部资源型企业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依托其丰富独有的自然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围绕特色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成为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企业。随着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品位下降、环保政策趋紧等原因,这类企业不得不考虑摆脱对资源的严重依赖,启动新的战略。因此本文将研究对象选定为中国西部地区以自然资源的占有为优势,以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初级加工为基本生产方式来获取竞争力的企业,该企业为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所进行的战略资源配置模式的改变。近30年来,学术界将资源型企业成功转型的原因主要归结为有效的战略变革,包括5种路径,尽管伴随着大量的争论,但基本上形成了理论界普遍的认识。无论哪一种战略变革都没有详细说明促成这样的战略所必须攻克的在显性战略下隐藏的隐性组织惯例与动态能力的障碍。能否攻克组织固有的障碍,使战略变革成为理想中、自然而然的。因此,在学术上战略变革实际上都指向了一个核心问题,即组织惯例在战略变革中的重要性作用,是一种什么样的惯例使得一些企业总是能够积极采取正确的、适当的战略,很少出现错误,最终能够基业常青。由此引发了关于组织惯例、动态能力与战略变革三者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探讨。一些学者认为组织惯例是一个难以为“外人道”的“黑箱”。本文引入以组织惯例为基础的演化论,破解“组织惯例—动态能力—战略变革”的作用机理以及实践中的成功路径,丰富学理研究,解释战略变革与外部环境、内部条件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将“成功经验”的总结构造一套丰富的、有效的理论,指导企业应对内外部的变化,克服自身的不足。本研究构建基于组织惯例和动态能力影响作用的战略变革理论,为西部资源型企业提供指导帮助。本文在总结国内国外的最新研究基础上,以理论和实践为基础,从宏观与微观互动的视角上,以西部资源型企业战略变革为研究对象,以组织惯例和动态能力为影响因素,采用实地调研法、逻辑演绎法、实证分析法与案例研究法分析组织惯例、动态能力和战略变革关系,深刻揭示加快西部资源型企业战略变革的本质要求,研究西部资源型企业的战略变革过程、机理和机制等内容。首先,本文深化西部资源型企业战略变革理论研究。分析了西部资源型企业战略变革原因、经验、序贯、动力机制和情景机制,根据成长阶段分析西部资源型企业战略变革模式。提出了影响西部资源型企业组织惯例的关键因素是核心价值观、理念、治理结构、制度和流程,关键机制是组织学习、创新与企业家精神机制。揭示了西部资源型企业组织惯例形成动态能力、基于组织惯例与动态能力影响作用的战略变革机理。西部资源型企业战略变革以企业战略演进和组织变革为载体,通过组织学习,按照组织惯例变异—搜寻—复制—保存四个程序推动组织惯例与动态能力的演化,并由探索式学习—知识外显化—利用式学习—知识内隐化四种方式来推动完成战略变革,而一旦形成新的组织惯例和动态能力,企业就可以据此摆脱“路径依赖”,实现竞争优势。本文深刻揭示了在战略变革程序中被遮蔽的过程及内生系统动力机理,为我国企业在新形势下壮大、做强、做优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借鉴。其次,本文选取西部资源型企业为样本开展实证分析研究。实证检验发现:西部资源型企业组织惯例与动态能力正相关,但其中内隐规范对动态能力影响不显着;西部资源型企业组织惯例与战略变革正相关,但其中内隐规范对战略变革影响不显着;西部资源型企业动态能力与战略变革正相关,但其中感知响应能力对战略变革影响不显着;动态能力在西部资源型企业组织惯例与战略变革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但其中感知响应能力在西部资源型企业组织惯例与战略变革之间不存在中介作用;环境动态性与西部资源型企业战略变革正相关,环境动态性在西部资源型企业组织惯例与战略变革之间存在正向调节作用;管理自主权与西部资源型企业战略变革正相关,管理自主权在西部资源型企业组织惯例与战略变革之间存在正向调节作用。再次,本文选取昆明钢铁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瓮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及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4家西部资源型企业开展调研和验证性案例研究。一是研究公司战略变革的序贯、机制、过程,并细致刻画了企业组织惯例演化形成动态能力,基于组织惯例和动态能力影响作用的战略变革。二是研究西部资源型企业发展与战略变革过程及结果,对西部资源型企业战略变革成功因素的逻辑分析。研究发现在资源日趋紧张甚至枯竭的条件下,西部资源型企业突破资源陷阱,成功转型的另一种战略路径,即“组织惯例—动态能力—战略变革”路径,展望了这一路径的学理价值。最后,本文总结了研究结论和贡献,提出了不足与展望。
上海市企业联合会课题组,张培荣[5](2019)在《2019上海百强企业发展报告》文中研究表明2018年上海企业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努力探索转型发展的新思路,企业保持持续平稳健康发展,经济效益较快增长、综合实力继续提高。本报告根据2019上海企业100强、2019上海制造业企业100强2019上海服务业企业100强(以下分别简称:上海百强、制造业百强、服务业百
唐湘雨[6](2017)在《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问题述论》文中研究指明探索落后地区工业化是当今学术界一个有意义的话题。出于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关注与探索,笔者选择了民国时期中国一个相对落后的地区——广西为个案,来探讨民国时期,特别是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是在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下进行的?广西工业化的内部动力与外部助力是什么,及其对广西工业化的影响是什么?广西工业化取得了哪些进步或成就,存在哪些不足?以此来探索落后地区工业化的发展路径。在正文第一部分主要是探讨20世纪30年代以前广西的社会概况。从“混乱的政局”、“衰败的经济”和“落后的习俗”三个方面探讨了新桂系主政前广西社会的基本形状,旨在说明广西工业化是在社会动荡、经济落后与民俗保守的状态下展开的,这些都不利于广西的工业化;但是,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既是广西民众普遍的心愿,也是地方实力派新桂系治理广西的需要,这是广西工业化有利的条件。新桂系主政初期,曾发动“广西经济发展出路问题”的讨论活动,虽然这一活动最后没有达成出题者所愿,但是在启迪心智,动员广西人参与经济建设方面是起了一定作用的。而在此之后出现的历史上第二次全国范围内的“以工立国”还是“以农立国”之论争中,像第一次“以工立国”还是“以农立国”之争一样,虽然也未能达成共识,但是这次论争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广西对于工业化道路的选择。广西工业化是在内部动力的推动与外部助力的促进下开展的。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的内部动力,来自商人的投资、手工业的转型与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文章分析了这一时期广西境内的本土商人与外来商人在广西工业化中所处的地位与所发挥的作用。由于广西本土商人力量过于弱小,外来的粤港商人在广西工业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文章考察了以广西最出名的土布业与瓷器业,探讨这一时期广西手工业走上工业化可能性。结果发现,在自然状态下,广西的土布业并未踏上工业化之路,而陶瓷业在广西省政府的扶持下,融资扩建,购买新式生产设备,采用新技术,建立近代工厂管理制度,完成了它的华丽转型,踏上了工业化的道路,说明传统手工业具有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内在动力。以军人为核心的新桂系领袖们不自觉地充当广西工业化的核心力量,尽管在工业化问题上,他们曾忧虑、徘徊,甚至还曾有一些工作失误,但是他们在40年代后坚定地选择工业化道路,并为广西工业化做了大量的工作。在这三种力量中,广西地方政府是广西工业化的主要动力。落后地区的工业化进程,离不开外部的助力,20世纪30-40年代广西的工业化得到北平社会调查所、中华工业总联合会和中国工程师学会的大力帮助。在开展大规模工业建设期间,广西地方当局非常注意向省外专家讨教,“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以便有利于广西地方建设事业。同时因“新广西”建设所取得的成绩引起境外人士的关注,他们也纷纷要求到广西参观。除了若干个人访问外,相关团体前来考察的也不少,如北平社会研究所广西经济调查组、中华工业总联合会两广实业考察团、中国工程师学会广西考察团等。广西省政府利用专家学者来桂考察的机会,虚心听取并接受来访者的意见与建议。这些外来人员与团体不仅陈述了在考察中获得的对广西工业建设的观感,而且对广西工业的发展提出了许多中肯的建议,对广西工业化进程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20世纪30-40年代广西之所以出现工业化的发展势头,这是因为此时遇到了十分有利的“历史契机”,其中这一时期广西交通运输事业的近代化转型为工业化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文章主要探讨广西的水运、陆运、空运以及铁路运输如何实现近代化转型,以及这四大运输如何支持广西工业化。在这四种交通方式中,铁路的作用最为明显,它的出现不仅仅是推动了广西工业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广西工业中心城市的形成。另外,在空运与铁路运输的兴办过程中,明显地可以看到,广西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间存在着某种博弈关系。而战时工厂内迁更为广西工业化带来了新的活力。抗日战争爆发后,全国各地工厂大量内迁广西,这一时期内迁工厂带来大量资金、技术人才和新动力设备,使广西工业化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不仅出现了规模客观的大工业,而且改变了广西的工业布局,以桂林、柳州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城市由此兴起。文章对于民国以来广西历年的财税状况进行追溯,并对20世纪30年代新桂系政府为筹措资金而进行的财税改革情形进行深入地分析。通过前后比较,可以清楚地看到,新的财税体系为工业化提供了资金保证,有力地支撑着广西工业化。在正文第五个部分主要是对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发展的历程做一个简短的概述。抗战以前工业化的起步,首先从矿业的近代转型开始,近代化的矿业为广西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抗战前广西的军用、民用工业发展也初现端倪。抗战时期则是广西工业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外省工厂的迁入,给经济技术落后、工业不发达的广西注入了新血液与活力,也极大地刺激了各类工厂的兴办。1938年后省内外工商业者纷纷在桂林、柳州、梧州等地和一些交通方便、特产丰盈的城镇投资建厂,出现广西省前所未有的工业建设热潮。当时的桂林,市区四周工厂烟囱林立,机声隆隆,战时工业盛极一时。桂林、柳州一带成为大后方工业产品供给的“基地”。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的高峰则是广西企业公司的建立,文章以广西企业公司为例,分析并探讨了广西工业化的高峰时期,广西企业公司发展的概况,广西企业公司与广西工业化的关系,以及广西企业公司存在的价值。广西工业化在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在日军入侵广西时破坏殆尽,到抗日战争结束时,广西工业化水平几乎回到了民国初建时期的水平。广西地方政府在战后重建过程中,对广西工业化进行了反思,广西地方政府在战后曾有一个较为庞大的工业复员计划,由于缺钱少粮,这一计划几乎没能实现。1947年出版的《广西工业建设之路》,对广西未来的工业化之路进行设置与规划,其中含有某些合理的因素,成为广西工业化最后的绝唱。在正文的最后一个部分,通过对广西与周边省份湖南、四川、广东、云南、贵州西南六省的人口因素、自然禀赋、财政收入等因素的对比分析,发现广西不是天然的“地瘠民贫”,问题的关键是要找到“夹匙失万”中的钥匙。通过对湖南、四川、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西南六省在不同历史时期工业化水平的比较,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广西工业化的历程是中国工业史上的奇迹,它比许多同类型的省区都做得好,并取得辉煌成绩,尽管其成果最后被日本侵略者的炮火所摧毁。诚然,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过程中,广西地方政府领导对工业化认识与行为两个方面均存在不足,虽然其某些失误属于“有情可原”,但是为了将来更好的工作,“有情可原”的失误要认真总结,“无情可原”的不足更需要认真总结。从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的历程及其工业化过程的诸问题来看,落后地区工业化的路径应该是:坚强有力的地方政府是实现工业化的基本条件;筹措资金是实现工业化的关键因素;善于借助外部力量是实现工业化的重要条件;抓住有利时机,发展自己是实现工业化的又一重要条件;激发内在动力是实现工业化的根本条件。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的历程是艰难而曲折的,其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都值得我们认真地总结与反思。只有认真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我们才可能在将来的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马林林[7](2017)在《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经营效率分析》文中指出农产品批发市场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在中国农产品流通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近70%的农产品经由批发市场进入终端消费市场。随着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新型流通业态的快速发展和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传统的流通模式出现层级扁平化和流通环节减少的状况。这给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批发市场能否与产业链上下游更好地对接,传统的交易方式能否适应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形势,以规模扩张为主的经营模式能否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等等。因此,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已成为提升农产品批发市场经营效率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围绕提升农产品批发市场经营效率这一目标,梳理总结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对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在此基础上,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等相关方法,构建了以总投资、交易面积和员工总数为投入指标,以交易额、利润额和摊位出租率为产出指标的DEA分析模型。需要指出的是,本研究是从资源配置角度研究批发市场的经营效率,不是站在供应链的角度研究市场的流通效率。本文的样本数据采集自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2014年1月~4月向全国发放的320份《农产品批发市场调研问卷》,样本对象为全国各类农产品批发市场,由批发市场负责人自填,最后整理出122家农产品批发市场组成本研究样本集。研究发现,中国大部分农产品批发市场技术效率不高,呈现出“纯技术效率低而规模效率高”的现象。按照区域性、发展阶段、市场规模、登记注册类型、城乡区位分布、经营类别六个分类标准,对不同类型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经营效率进一步比较分析,发现不同类型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经营效率存在较大的差异。总体而言,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稳定发展期高于初创期和发展期,销地批发市场高于产地和集散地批发市场,专业批发市场高于综合批发市场。对无效农产品批发市场投影分析发现,投入冗余是导致市场经营效率低下的关键。为了总结提高农产品批发市场经营效率的对策,本文选取了四种有代表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运用案例分析方法分析影响批发市场经营效率的因素,并提出了技术效率有效的市场应加强电子信息系统的应用,有条件的可以适应扩大市场规模;规模效率无效的市场应加强市场规划,加大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市场服务水平;纯技术效率无效的市场应树立服务于商户的理念,加强内部管理和新技术的引进和应用;无效率的市场则要把吸引商户作为重中之重,多措并举,让市场活起来。最后,本文在充分借鉴国内外农产品批发市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提高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经营效率应创新交易方式、推进信息系统建设、探索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
江剑平[8](2016)在《中国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效果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在中共十五大正式确立。国有企业作为公有制经济的重要实现形式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主导作用,作出了重要贡献。收入分配制度是影响国有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一环,处理不好容易引起社会诟病。本文通过构建以参与权、收入权和保障权为核心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理论分析框架,结合现有研究将我国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划分为“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8)、改革探索时期(1979-1992)、改革突破时期(1993-2002)、改革完善时期(2003-至今)”等四个阶段,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1998年至2007年的相关数据,对国有企业内部的要素分配格局按所有制、行业垄断、地区、规模、行业等进行分类测算;对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收入差距进行测算,并利用Oaxaca-Blinder分解方法和不平等指数对收入差距进行了合理性评估;紧接着对劳动报酬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评估研究;另外还对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制度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剖析,主要得出六个方面的结论。第一,人力资本天然地附着在劳动者身上,是劳动者的个人私产,提高劳动报酬能够提升企业绩效。第二,国有企业相对而言要更加注重劳动者的利益。通过对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要素分配格局进行详细的测算,本文发现国有企业的劳动要素收入占比相对而言要高于非国有企业。第三,国有企业的收入结构不合理,工资收入占比较低,福利收入的不合理成分较高。长期以来,国家对国有企业的工资总额进行了控制,因此国有企业职工的基本工资通常都要低于非国有企业职工的基本工资;但是在福利收入方面,国有企业职工的待遇则要显着优于非国有企业职工的福利待遇,这种分配结果未能充分激发国有企业职工的工作积极性。第四,国有企业的利润上缴比例较低。通过测算得出,2006年至2015年中央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收入总计为7465.07亿元,扣税后的净利润总额为95956.8亿元,利润上缴比例为7.78%;2012年至2015年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上缴的利润收入总计为7807.64亿元,净利润总额为70352.3亿元,利润上缴比例为11.1%,远低于发达国家20%-50%的水平。第五,国有资本经营支出中用于民生改善的金额和比例都较低。通过测算得出2010年至2014年,中央国有资本经营支出中用于民生改善的支出总额为534.69亿元,而中央国有经营总支出为4638.62亿元,占比为11.52%;2010年至2014年,全国国有资本经营支出为6289.55亿元,而用于民生的总支出仅为597.37亿元,占比为9.5%。第六,要加快将金融类国有企业的利润纳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金融业属于寡头竞争型行业,其资本回报率通常保持在较高水平,并且其回报率一般而言要高于国有工业企业的回报率。仅是五大国有银行,2015年其净利润之和就已超过9200亿元,如果按照目前第一类上缴比例25%计算,那么五大国有银行就可以提供2312亿元的财政收入,完全可以解决当前的农村贫困人口问题。最后,围绕权利配置,本文从国家、企业和居民三个层面的权利配置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在国家层面,国家要让国有企业的参与权与收入权相匹配,同时要实现对金融类国有企业的收入权;在企业层面,企业要让职工的参与权与收入权相匹配;在居民层面,国家要让国有资本的收入权与居民的保障权相匹配。相比其他相关研究,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提出将公正分配作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衡量标准。公正分配的核心是承认收入差距,但是收入差距必须要保持在合理范围内。第二,继承和发展了三权理论,并将其应用于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效果评估,既从微观层面为我国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研究提供了一个比较系统的理论分析框架,又从宏观层面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战略制定提供了一个比较系统的指导思路。第三,提出了权利配置要匹配的重要概念,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强势参与权要与强势收入权相匹配,二是收入权要与保障权相匹配,国有资本经营收入的大部分比例应用于民生改善和社会福利的改进。
胡安源[9](2016)在《专卖视野下中国烟草产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研究的是烟草专卖制度下中国烟草产业的发展问题。吸烟作为一种个人消费行为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在历史上曾经成为一种消费时尚,由此也孕育产生了一个庞大的产业。由于烟草消费的上瘾性所产生的刚性需求和因价格严重背离价值所产生的高利润,以及吸烟对人体的危害和吸烟行为的负外部性,世界上先后有七十多个国家对烟草实行专卖管理。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吸烟行为遭到排斥,烟草产业也饱受诟病,全球性的禁烟浪潮风起云涌。中国是世界上位列首位的烟草大国,每年的烟叶种植面积和卷烟产销量都占世界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烟草产业是中国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烟草及其制品的特殊性,中国自上个世纪80年代起实行国家烟草专卖制度,对烟草行业实行“统一领导、垂直管理、专卖专营”,国家靠行政权力完全垄断了烟草制品的生产和销售。三十多年间,烟草专卖制度的实施在打击假冒伪劣产品、规范烟草市场秩序,提高烟草制品质量、保护消费者健康,扶大关小、提高行业竞争力,保证各级政府财税收入、维护国家利益等方面都取得了显着成效。但是,30多年间,中国的改革开放深入推进,经济体制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上起决定作用和更好发挥市场作。”同时,从世界范围来看,原来实行烟草专卖制度的国家绝大多数顺应市场发展规律,取消了烟草专卖制度。因此,在新的环境下,烟草专卖制度如何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是烟草行业面临的重大问题,正确处理市场和政府的关系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将是下一步烟草行业改革的首要问题,并将对中国烟草产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在这种背景下,本论文以“专卖视野下的中国烟草业发展研究”为题,综合运用产业经济学、规制经济学、制度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多种学科的研究方法,遵循ISCP(制度—结构—行为—绩效)框架,从梳理专卖制度和烟草专卖制度入手,分析中国烟草专卖制度产生的制度背景和基本框架,阐释专卖制度下中国烟草控制现状及原因,并对专卖制度管制下中国烟草产业市场结构进行分析,同时实证检验市场结构与市场势力之间的关系,继而分别对中国烟草产业的经营效率、生产效率和配置效率进行测度。接着,通过横向对比中国烟草业和实行相似专营制度的盐业以及具有相同产品属性但是实行完全不同管制措施的白酒业进行市场状况与经济绩效比较,透视烟草专卖制度的利弊;此外,还通过阐释世界烟草和主要国家烟草管制政策以及全球主要跨国烟草企业发展路径和经营业绩,为中国烟草管制政策及产业改革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有针对性地提出中国烟草产业改革发展之路。本文共分9章,依次是导论,文献述评与理论分析,中国烟草专卖制度的制度背景与基本框架,专卖制度下中国烟草控制,中国烟草产业市场结构分析,中国烟草产业效率分析与测度,中国烟草业与盐业、白酒业的横向比较分析,烟草产业的国际视野及启示及中国烟草产业的改革发展方向。导论一章主要是研究问题的提出、研究框架与方法、主要创新之处等。文献述评与理论分析部分从专卖制度和烟草专卖制度两个方面分别进行文献梳理,从理论上分析了烟草专卖制度存在原因。中国烟草专卖制度的制度背景和基本框架部分,首先介绍了中国烟草产业的发展历程及烟草专卖制度产生的背景;其次,梳理了中国烟草专卖制度形成的过程;最后,介绍了中国烟草专卖制度现行的基本框架,包括实行烟草专卖制度的宗旨和目的、管理制度、经营制度及保障制度。专卖制度下中国烟草控制部分,在介绍世界烟草控制情况的基础上,考察中国专卖制度下的烟草控制,发现中国对烟草产业的规制是失灵的,具体表现在:烟草制品的供给持续增加,卷烟产销量逐年扩大;控制烟草的法律法规相对缺失,并且法律的执行也不严格;烟草税收调节失灵,销量不受影响;烟草技术标准落后,造成危害。进而分析了中国烟草产业规制失灵的理论原因和现实解释,尝试性地提出中国烟草控制战略。中国烟草产业的市场结构部分,结合中国烟草产业发展历程测度了烟草产业实行专卖管理制度以后市场结构的变动情况,通过测度1996-2012年中国烟草产业市场集中度和赫芬达尔指数,发现实行烟草专卖制度后,中国烟草产业的市场集中度不断增大,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并通过对比其他集中度较高行业发现,其他行业集中度的趋势都是递减的,而烟草制品业的集中度指数却是增加的,尽管增加的幅度并不大。然而,现阶段中国烟草制品业的市场集中度水平并不高,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为了探寻市场结构和经济绩效之间的关系,运用新经验产业组织(NEIO)的实证方法对中国烟草工业整体的系统性市场势力和规模弹性进行评估,来获得相对其他行业烟草工业的市场势力溢价水平的信息,从而揭示市场结构影响经济绩效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市场势力溢价水平和规模经济。中国烟草产业效率分析与测度部分,通过构建相关指标体系来测度烟草专卖制度下中国烟草产业效率,分为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12个三级指标。具体指标分别为经营效率(包括产量增长、盈利能力和利税增长),生产效率(包括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规模效率)及配置效率(包括寻租成本、X-低效率、福利净损失)。测度结果显示,中国烟草产业经营效率指标较高,烟草企业主营销售收入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烟草税利也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但是,中国烟草产业生产效率指标较为低下,很多企业都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意味着可能规模偏小,没有达到企业的最佳规模,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中国烟草企业整体规模效率不高的现状。中国烟草产业配置效率低下,效率损失较大,尽管烟草行业内部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资源配置效率损失,但能改进的空间依然很大。中国烟草业与盐业、白酒业的横向比较分析部分,通过对比中国烟草产业与盐业、白酒业的制度发展和演变,将专营制度下的行业与打破专营后的行业进行市场状态与经济绩效比较,发现烟草行业与盐业相比,尽管有着相似的专卖专营管理体制,但二者的市场状态和经营绩效差异很大,烟草的市场状态和经济效益远远好于盐业。而烟草业与白酒业比较,其产品具有极为相同的属性,但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实行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管理制度,出现了不同的结果:卷烟产品生产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秩序规范程度高于白酒产品,国产卷烟品牌也牢牢控制了国内市场。尤其明显的是,尽管烟草和酒类产品市场规模大致相当,而且国家对两类产品都实行重税政策,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全国烟草税收与酒类税收的差距非常巨大。这表明,烟草专卖体制对控制生产盲目扩张、净化市场竞争环境、打击非法制售活动、支持民族品牌发展是较为有效的。烟草产业的国际视野及启示部分,通过对美国、日本、俄罗斯、欧盟等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烟草产业管制政策对比,发现对烟草这种特殊产品实行专卖体制,对实现公共卫生目标、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维护消费者利益和提升民族烟草企业竞争力是较有效率的。然而,引入市场机制是烟草产业改革的可供借鉴之路。变革烟草专卖制度需积极稳妥、循序渐进,特别是要充分有效发挥政府和市场这两只手在资源配置上的作用,既达到控制烟草发展维护公共利益,又能够支持和保护民族烟草产业的双重目的。最后部分是中国烟草产业的改革发展方向。根据研究成果,有针对性地提出中国烟草产业的改革发展方向:在坚持国家严格管制和宏观调控的前提下,改革资源配置方式,构建政府和市场相互补充的运行模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培育大企业、大品牌,增强行业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具体措施是调整烟草行业财税体制、计划管理体制、行政管理体制,完善产权结构,提高市场效率。
王成[10](2014)在《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研究 ——以年鉴、方志等史料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安徽淮河流域(以下简称“本区”)工业发展与变迁的历史是我国相对落后地区尤其是中部地区工业化的缩影,反映了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领导下的当代安徽淮河流域人民群众奋发图强建设家乡的光辉历程。研究这段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本区工业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并总结出经验,将之发扬光大。通过发现其中的问题与不足,我们又可以从中汲取教训,从而更好地加快本区经济与社会发展。本区具备发展工业的资源基础,然而由于起步晚,发展缓慢,其历史起点较低。新中国成立以前,本区工业始终处于“开而未发”的状态,主要以传统手工业为主,以机器生产为标志的现代工业严重滞后并发展速度缓慢。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中央及安徽地方政府在本区创建了一批现代工矿企业,为本区工业建设奠定了基础。通过三年经济恢复以及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本区基本建立。50年代初,沿海工业企业内迁以及苏联对华工业援建使本区工业发展获益匪浅。1965年开始的“小三线”建设使本区六安、金寨、霍山等地落后的工业面貌有所改变。“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期间,安徽淮域工业在曲折中艰难前行甚至遭受重创。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成为国有工业企业发展的主要内容。与全国一样,本区的国有企业改革大致经历了放权让利、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等几个阶段。改革开放以后,本区非公有制工业企业有所发展,个私经济及乡镇企业的发展使本区工业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格局。本区工业发展具备一定的自身优势,比如自然资源丰富、交通条件便利,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历史上本区工业基础薄弱,自然灾害频仍,社会长期动乱。虽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本区工业得到了一定发展。然而由于很长一段时期内,本区都不是国家和安徽省工业发展的重点区域,所得到的政策支持非常有限,因而即使与本省非淮地区相比也处于落后状态,遑论与江浙沿海等发达地区。从纵向来看,60多年来本区在煤炭、电力、建材、食品加工、酿酒等工业较之新中国成立以前有大幅度的提升。然而从横向来看,由于缺少工业发展极和长期稳定的政策支撑等多重历史和现实因素,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本区总体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于沿海及本省非淮地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并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工业化水平参差不齐,总体偏低。本区整体处于工业化实现阶段的前期。其中淮南高于整体标准,部分地区如亳州、阜阳等甚至处于前工业化阶段。从安徽省整体来看,安徽省和皖中工业水平已处于工业化前期的后半阶段,皖南则整体处于整体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本区与全省其他地区相比,工业化进程滞后。2.工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和安徽地方政府在本区工业建设投资十分有限。本区实行改革开放和引进外资的进程远远落后于沿海地区及本省非淮地区。最近几年来,本区加强引进外资力度,加强与中央企业的合作,但效果均不如人意。3.民营工业经济薄弱。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鼓励发展个私经济以满足广大人民的生活需要。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本区个私经济基本消失。改革开放以后,本区个私经济出现了短暂的繁荣。阜阳模式曾一度与温州模式、苏州模式并称为全国乡镇企业发展的三大模式,但由于主客观原因最终走向衰落。4.以初级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结构。1949年以来,国家在本区投资主要集中于水利建设和农田改造,具体到工业建设仅有两淮煤矿的开发,因而本区工业方面除煤炭、电力、食品加工等工业相对发展较好以外,其余如钢铁、机械等工业均比较落后。5.与长三角经济区联系紧密。近代以来,上海经济圈对本区工业的发展带动作用尤为明显。新中国成立初期,沿海工业企业内迁使本区工业经济发展获益匪浅。此后,在省委省政府的推动下,安徽省积极融入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经济圈。同时,安徽及本区地方政府也积极参与长三角经济区建设,提出“远学闽粤,近学江浙”、“开发皖江,呼应浦东”等口号,拉近安徽及其淮域地区与江浙沪等地的距离。21世纪以来,本区和全省其他地区一样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工业发展分工。工业的发展绝不是孤立的,必然与社会其他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本区工业建设总体上取得了一定成就,本区落后的经济与社会面貌初步得以改变。随着工业的发展,本区各市的工业经济结构各具自身特色。淮南和淮北已发展成煤、电、化类型的工业基地,蚌埠是以建材、机械、轻纺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和交通枢纽,阜阳和宿州的工业则以农产品加工为主,亳州的药材加工和酿酒等工业初具规模,其余如滁州、宿州、六安等地工业发展也颇具自身特色。工业的发展促进了本区农业经济、城镇化以及教育等方面的进步与发展,但是工业发展也使经济与社会付出了较为沉重的代价,其中最为突出的即是工业发展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当代安徽淮域工业经济存在停滞、爱慢的发展现象,但总趋势仍然是上升的、向上发展的。
二、武汉烟草集团年利润达5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武汉烟草集团年利润达5亿(论文提纲范文)
(1)DA公司归核化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背景 |
1.2 论文选题的意义及目的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4 论文研究方法 |
1.5 论文研究难点和可能存在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文献综述 |
2.1 归核化的概念 |
2.2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
2.2.1 归核化理论探索阶段 |
2.2.2 归核化理论形成和发展阶段 |
2.2.3 归核化理论在中国的发展与实践 |
2.2.4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三章 DA公司内外部环境分析 |
3.1 DA公司发展历程 |
3.2 DA公司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分析 |
3.2.1 DA公司宏观环境分析 |
3.2.2 DA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
3.2.3 DA公司内外部环境分析结论 |
3.3 DA公司的业务组合优化分析 |
3.3.1 分析方法——波士顿矩阵 |
3.3.2 DA公司多元化前期的波士顿矩阵 |
3.3.3 DA公司多元化后期的波士顿矩阵 |
3.4 DA公司三大业务的竞争力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DA公司归核化战略的选择 |
4.1 企业选择归核化战略的前提条件 |
4.1.1 前提条件之一:时——15至25年的企业存在时间 |
4.1.2 前提条件之二:形——企业过度多元化 |
4.1.3 前提条件之三:势——企业产业环境发生变化 |
4.1.4 前提条件之四:人——领导者意识到企业发展存在问题 |
4.2 DA公司选择归核化战略的可行性 |
4.2.1 DA公司选择多元化战略的目的、过程、结果和评价 |
4.2.2 时移势异,DA公司必须选择归核化战略 |
4.2.3 归核化战略的领导者因素分析:来自问卷结果的反馈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DA公司归核化战略设计 |
5.1 DA公司归核化战略的方向 |
5.2 DA公司实施归核化战略,进军大健康产业的优势 |
5.2.1 科研优势 |
5.2.2 营销优势 |
5.2.3 品牌和价格优势 |
5.2.4 人力资源优势 |
5.3 DA公司选择归核化战略的路径 |
5.3.1 路径一:回归制药 |
5.3.2 路径二:突破制药 |
5.3.3 路径三:妥善处理房地产和能源(煤炭)行业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对策与不足 |
6.1 结论 |
6.2 对策 |
6.3 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关于DA企业成长问题调查问卷 |
(2)山东中烟“泰山”品牌个性化烟品包装设计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来源与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 |
1.1.3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范围及创新点 |
1.4.1 研究范围 |
1.4.2 研究的创新点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烟草企业与烟品包装设计 |
2.1 烟草相关背景 |
2.1.1 烟草起源 |
2.1.2 国外烟草企业、品牌及市场概况 |
2.1.3 国内烟草企业、品牌及市场现状 |
2.1.4 山东中烟公司基本情况 |
2.1.5 山东中烟“泰山”品牌的创立与发展 |
2.2 关于卷烟品牌的包装设计 |
2.2.1 烟品包装印刷技术、设备、材料与应用 |
2.2.2 国外烟品包装设计的起源、发展及趋向 |
2.2.3 国内烟品包装设计的产品研发流程 |
2.2.4 山东中烟“泰山”品牌烟品包装设计的发展演进 |
2.3 问题的提出 |
本章小结 |
第3章 烟品包装设计的行规、理论与方法 |
3.1 烟草行业法规与企业(品牌)发展模式 |
3.1.1 烟草行业的法律、法规 |
3.1.2 烟草企业的格局与发展 |
3.1.3 卷烟品牌市场营销理论与实务 |
3.2 烟品包装相关设计理论 |
3.2.1 烟草广告创意及设计理论 |
3.2.2 传统中式卷烟包装设计 |
3.2.3 个性化产品及定制创意设计 |
3.2.4 卷烟品牌个性化包装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4章 “泰山”品牌个性化包装设计解决方案 |
4.1 方案宏观构想 |
4.1.1 国家烟草专卖法律法规及操作规范 |
4.1.2 国家烟草发展战略及山东烟草发展规划 |
4.1.3 山东中烟公司的企业形象及核心价值理念 |
4.1.4 “泰山”品牌(子品牌)文化内涵的历史传承 |
4.1.5 传统烟品包装与当代设计理念的融合 |
4.1.6 烟品包装设计中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的创新应用 |
4.2 解决方案的出发点和难点 |
4.3 经典“泰山”品牌包装设计产品的梳理分析 |
4.3.1 “泰山”品牌产品销售市场调查 |
4.3.2 “泰山”品牌包装设计案例分析 |
4.4 “泰山”品牌个性化包装设计解决方案 |
4.4.1 “泰山”品牌包装设计解决方案的切入点 |
4.4.2 “泰山”品牌个性化产品包装创意的发散联想与内涵挖掘 |
4.4.3 “泰山”品牌个性化产品包装设计的创意思维 |
4.4.4 “泰山”品牌个性化产品包装设计基本要素 |
4.4.5 “泰山”品牌个性化产品包装设计 |
4.5 “泰山”品牌个性化产品包装设计终稿 |
4.5.1 产品优化设计终稿与工艺设想 |
4.5.2 市场终端延伸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2.在学期间申请的专利 |
3.主持(参与)的烟包设计项目及作品 |
附录1:山东烟草的历史演进与发展变革 |
附录2:中国烟品广告语及释义 |
附录3: 中国烟草专卖法和烟草专卖体制 |
致谢 |
(3)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
1.3.1 研究现状 |
1.3.2 研究意义 |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1.4.1 理论基础 |
1.4.2 研究方法 |
1.5 语料来源 |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
1.5.3 标题信息处理 |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
2.1.1 词频统计 |
2.1.2 词频分布分析 |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
3.1 句法结构形式 |
3.1.1 单句式结构 |
3.1.2 组合式结构 |
3.1.3 成分缺省结构 |
3.2 句类特点 |
3.2.1 陈述句标题 |
3.2.2 疑问句标题 |
3.2.3 感叹句标题 |
3.2.4 祈使句标题 |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
4.1 引言 |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
4.2.1 词语修辞 |
4.2.2 辞格修辞 |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
5.2.1 明示行为 |
5.2.2 推理过程 |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
5.3.1 认知语境假设 |
5.3.2 语境效果 |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
第六章 结语 |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西部资源型企业战略变革研究 ——基于组织惯例与动态能力作用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对象 |
一、西部资源型企业 |
二、西部资源型企业战略变革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的技术路线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演化经济学理论 |
二、企业战略管理理论 |
第二节 战略变革文献综述 |
一、战略变革的内涵 |
二、战略变革的动因 |
三、战略变革的过程 |
第三节 组织惯例文献综述 |
一、组织惯例的概念 |
二、组织惯例的维度 |
三、组织惯例的类别 |
第四节 动态能力文献综述 |
一、动态能力的概念 |
二、动态能力的维度 |
三、动态能力的影响因素 |
第五节 组织学习文献综述 |
一、组织学习的概念 |
二、组织学习的过程 |
第三章 西部资源型企业战略变革实践与理论研究 |
第一节 西部资源型企业战略变革实践情况分析 |
一、西部资源型企业面临的问题 |
二、西部资源型企业战略变革原因 |
三、西部资源型企业战略变革类型 |
四、西部资源型企业战略变革经验 |
第二节 西部资源型企业战略变革过程与模式分析 |
一、西部资源型企业战略变革的事件序贯 |
二、西部资源型企业战略变革的动力机制 |
三、西部资源型企业战略变革的情景机制 |
四、西部资源型企业战略变革的成长阶段 |
五、基于组织惯例与动态能力作用的西部资源型企业战略变革模式 |
第三节 西部资源型企业战略变革机理研究 |
一、影响西部资源型企业组织惯例更新的关键因素与重要机制 |
二、组织惯例与动态能力机理分析 |
三、西部资源型企业组织惯例演化形成动态能力机理分析 |
四、组织惯例与动态能力及战略变革关系分析 |
五、组织惯例与动态能力及战略变革机理分析 |
六、基于组织惯例与动态能力作用的西部资源型企业战略变革机理分析 |
第四章 组织惯例与动态能力及战略变革关系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假设 |
一、组织惯例与动态能力 |
二、组织惯例与战略变革 |
三、动态能力与战略变革 |
四、动态能力的中介作用 |
五、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 |
六、管理自主权的调节作用 |
第二节 变量测度 |
一、组织惯例的测度 |
二、动态能力的测度 |
三、环境动态性的测度 |
四、管理自主权的测度 |
五、战略变革的测度 |
第三节 问卷设计和数据收集及处理 |
一、问卷的设计 |
二、问卷的基本分析 |
三、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第四节 数据分析与结论 |
一、信度和效度分析 |
二、相关性分析 |
三、直接效应分析 |
四、中介效应分析 |
五、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分析 |
六、管理自主权的调节作用分析 |
七、结论 |
第五章 西部资源型企业战略变革案例研究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一、研究方法 |
二、资料收集 |
三、信度和效度 |
第二节 昆明钢铁控股有限公司等四户案例研究 |
一、昆明钢铁控股有限公司、瓮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和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
二、昆钢战略变革原因、时点与过程分析 |
三、昆钢战略变革事件序贯、动力与情景机制 |
四、昆钢组织惯例演化形成动态能力分析 |
五、基于组织惯例与动态能力作用的昆钢战略变革分析 |
六、昆钢等四户西部资源型企业战略变革过程及结果 |
第三节 西部资源型企业案例分析与结论 |
一、西部资源型企业的战略变革图谱 |
二、西部资源型企业战略变革成功因素的分析 |
三、西部资源型企业的战略变革政策与措施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主要贡献 |
一、理论贡献 |
二、应用贡献 |
第三节 研究启示 |
第四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企业调查(访谈)提纲 |
附录 B 企业组织惯例与动态能力及战略变革调查问卷 |
致谢 |
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
一、论文成果 |
二、课题成果 |
(5)2019上海百强企业发展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一、上海百强主要经营指标继续增长,经营效益提升明显 |
(一)上海百强经营规模继续增长 |
1. 营业收入增长较快 |
2. 资产继续保持增长 |
(1)资产总额 |
(2)所有者权益 |
3. 员工人数略微增长,明显低于营收和资产增长幅度 |
(二)上海百强经济效益增长明显和资产效率有所增长 |
1. 净利润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
2. 纳税总额增速较小 |
3. 利税总额继续增长 |
4. 资产效率有所增长 |
(三)劳动效率和效益增长明显 |
(四)上海百强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 |
1. 研发费用 |
2. 专利 |
二、制造业百强业绩保持增长龙头企业拉动力强劲 |
(一)制造业百强经营业绩继续增长 |
1. 营业收入 |
2. 净利润 |
3. 资产总额 |
4. 所有者权益 |
5. 纳税总额 |
6. 研发费用 |
7. 就业人数 |
8. 制造业经营业绩特点 |
(二)制造业龙头企业拉动力明显 |
1. 上汽集团经营业绩创新高 |
2. 宝武集团经营业绩增长明显 |
三、服务业百强经营业绩平稳增长 |
(一)服务业百强主要经营业绩 |
1. 营业收入 |
2. 净利润 |
3. 资产总额 |
4. 所有者权益 |
5. 纳税总额 |
6. 研发费用 |
7. 就业人数 |
8. 服务业经营业绩特点 |
(二)服务业龙头企业拉动力明显新兴业态悄然成长 |
1. 银行房地产保险行业的大企业依然是拉动服务业百强经营业绩增长的主要动力。 |
2. 新兴服务产业正在较快成长中,拉动力有所上升 |
四、制造业百强与服务业百强比较分析 |
(一)两大产业在各项经营指标的差别 |
(二)制造业百强资产效率高于服务业百强 |
(三)用工效率分析 |
五、上海百强企业发展的特征和建议 |
(一)百强企业实力继续提升,新兴龙头企业崭露头角 |
(二)促进百强企业提升综合实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
1. 争创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一流企业 |
2. 加大力度,聚焦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突破 |
3. 加快传统支柱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产业龙头 |
(6)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问题述论(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学术研究回顾 |
三、“工业”、“工业化”、“工业建设”三个概念的界定 |
四、创新点与存在的不足 |
第一章 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的历史前提 |
第一节 20世纪30年代以前广西社会概况 |
一、混乱的政局 |
二、衰败的经济 |
三、落后的习俗 |
第二节 关于“广西经济出路”的两次论争 |
一、“广西经济出路”大讨论 |
二、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以农立国”与“以工立国”之论争 |
三、两次论争的回顾与思考 |
小结 |
第二章 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的内部动力 |
第一节 商人的参与 |
一、广西商业、商人与商会 |
二、粤港客商与广西的商业 |
三、两广商人与广西工业化 |
第二节 广西的手工业与广西工业化 |
一、20世纪30年代广西手工业发展概况 |
二、传统的手工业与近代工业的关系 |
第三节 地方政府的主导 |
一、工业化目标从徘徊到确定 |
二、广西工业建设的管理机构 |
三、工业政策、工业法规的变迁 |
四、具体的工业决策行为及其评价 |
小结 |
第三章 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的外部助力 |
第一节 北平社会调查所与广西工业化 |
一、北平社会调查所在广西的经济调查 |
二、北平社会调查所与广西工业化 |
第二节 中华工业总联合会对广西实业的考察及其影响 |
一、两广实业考察团组团的由来 |
二、两广实业考察团与广西地方政府在广西工业化问题上的互动 |
第三节 中国工程师学会与广西工业化 |
一、广西考察团与南宁年会 |
二、桂林年会与桂林展览会 |
三、两次年会对广西工业化的贡献 |
小结 |
第四章 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的历史契机 |
第一节 交通近代化转型为工业化创造良好环境 |
一、水路运输的近代化转型 |
二、公路运输快速发展 |
三、航空运输后来居上 |
四、铁路运输大器晚成 |
第二节 战时工厂内迁为工业化带来新活力 |
一、抗战时期工厂内迁到广西的基本情况 |
二、工厂内迁与广西的工业化 |
第三节 财税金融体制改革为工业化提供了资金保证 |
一、近代以来广西财税体系的变迁 |
二、20世纪30-40年代广西财税体系的改革 |
三、广西新财税体系对工矿事业发展的支持 |
小结 |
第五章 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发展概况 |
第一节 抗战以前广西工业化的起步 |
一、矿冶业的近代转型与初步发展 |
二、广西近代工业的崛起 |
第二节 抗战时期工业化的快速发展 |
一、外省工业的迁入 |
二、广西工业快速发展 |
三、抗战时期民营工业的迅速发展 |
第三节 广西工业化的高峰——广西企业公司 |
一、广西企业公司概况 |
二、广西企业公司与广西工业化 |
三、广西企业公司的价值 |
第四节 日军入侵广西对广西工业的破坏 |
一、日军对广西一般工业的破坏情形 |
二、日军对广西水电事业的破坏情形 |
三、日军对广西矿业破坏的情形 |
第五节 战后重建与广西地方政府对工业化的反思 |
一、战后广西工业重建计划概况 |
二、广西地方政府对工业化的反思 |
小结 |
第六章 比较视野下的广西工业化所取得的成绩与不足 |
第一节 比较视野下的广西工业化所取得的成绩 |
一、广西与周边五省工业化的基础条件比较 |
二、广西与周边五省工业化的程度比较 |
第二节 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的不足方面 |
一、对工业化问题认识的不足 |
二、对工业化实施的行为不足 |
小结 |
结语 |
一、对于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历程的认识 |
二、对于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诸问题的反思 |
三、从广西的经验教训看落后地区工业化的路径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新桂系时期有关广西工业建设的重要文件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经营效率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界定 |
1.3.1 农产品批发市场 |
1.3.2 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类型 |
1.3.3 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功能 |
1.4 理论基础 |
1.4.1 流通企业理论 |
1.4.2 农产品批发市场理论 |
1.4.3 企业效率理论 |
1.5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内容 |
1.5.4 数据来源 |
1.6 研究创新之处 |
2 文献综述 |
2.1 农产品批发市场经营效率的测量 |
2.1.1 企业经营效率的内涵 |
2.1.2 流通企业经营效率测量 |
2.1.3 农产品批发市场经营效率测定方法 |
2.2 农产品批发市场经营效率的影响因素 |
2.2.1 信息化状况对批发市场经营效率的影响 |
2.2.2 交易方式对批发市场经营效率的影响 |
2.2.3 产权结构对批发市场经营效率的影响 |
2.2.4 市场规模对批发市场经营效率的影响 |
2.2.5 其他因素对批发市场经营效率的影响 |
2.3 简要评述 |
3 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发展状况 |
3.1 农产品批发市场演进和发展 |
3.1.1 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背景 |
3.1.2 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阶段 |
3.2 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总体现状 |
3.2.1 农产品交易市场基本状况 |
3.2.2 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状况 |
3.3 农产品批发市场经营效率提升面临的困难 |
3.3.1 土地等资源约束对批发市场规模效率提升的影响 |
3.3.2 农产品流通方式的创新对批发市场技术效率提升的影响 |
3.3.3 农产品市场国际化竞争加剧对批发市场经营效率的影响 |
3.3.4 批发市场的盈利空间越来越小 |
3.4 本章小结 |
4 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经营效率分析方法选择及模型构建 |
4.1 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经营效率分析概述 |
4.2 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经营效率的界定 |
4.3 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经营效率分析方法选择 |
4.4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介绍 |
4.4.1 DEA概述 |
4.4.2 DEA经典模型推导 |
4.4.3 采用DEA方法的优劣势分析 |
4.5 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经营效率分析DEA模型构建 |
4.5.1 DEA模型的选择 |
4.5.2 投入与产出指标的选取 |
4.5.3 决策单元样本数据的收集 |
4.5.4 模型运行 |
4.6 本章小结 |
5 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经营效率有效性分析 |
5.1 农产品批发市场技术效率分析 |
5.2 农产品批发市场纯技术效率分析 |
5.3 农产品批发市场规模效率分析 |
5.4 农产品批发市场规模收益类型分析 |
5.5 农产品批发市场不同效率有效性对比分析 |
5.6 农产品批发市场超效率分析与排序 |
5.7 本章小结 |
6 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经营效率多角度分析 |
6.1 不同区域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经营效率分析 |
6.2 不同发展阶段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经营效率分析 |
6.3 不同规模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经营效率分析 |
6.4 不同登记注册类型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经营效率分析 |
6.5 不同城乡区位分布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经营效率分析 |
6.6 不同经营类别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经营效率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7 基于投影分析的中国无效农产品批发市场经营效率改进 |
7.1 进行投影分析的必要性 |
7.2 中国无效农产品批发市场投影分析 |
7.3 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投入冗余率和产出不足率分析 |
7.4 中国无效农产品批发市场参照集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8 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经营效率案例分析 |
8.1 案例一: 技术效率有效市场——以吉首水果批发市场为例 |
8.1.1 吉首水果批发市场概况 |
8.1.2 吉首水果批发市场经营效率分析 |
8.1.3 吉首水果批发市场未来经营效率提升路径 |
8.2 案例二: 纯技术效率有效规模效率无效市场——以金华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例 |
8.2.1 金华农产品批发市场概况 |
8.2.2 金华农产品批发市场经营效率分析 |
8.2.3 金华农产品批发市场未来经营效率提升路径 |
8.3 案例三: 规模效率有效纯技术效率无效市场——以宜春市赣西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例 |
8.3.1 宜春市赣西农产品批发市场概况 |
8.3.2 宜春市赣西农产品批发市场经营效率分析 |
8.3.3 宜春市赣西农产品批发市场未来经营效率提升路径 |
8.4 案例四: 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无效市场——以阜新市蔬菜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为例 |
8.4.1 阜新市蔬菜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概况 |
8.4.2 阜新市蔬菜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经营效率分析 |
8.4.3 阜新市蔬菜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未来经营效率提升路径 |
8.5 本章小结 |
9 国内外经验借鉴及启示 |
9.1 投资建设主体 |
9.1.1 政府主导投资建设 |
9.1.2 市场主导投资建设 |
9.2 市场交易方式 |
9.2.1 对手交易 |
9.2.2 拍卖交易 |
9.3 盈利模式 |
9.3.1 收取租金 |
9.3.2 收取交易手续费 |
9.3.3 对外投资 |
9.4 服务对象和范围 |
9.4.1 产地市场 |
9.4.2 销地市场 |
9.4.3 集散地市场 |
9.5 启示 |
10 结论与政策建议 |
10.1 结论 |
10.2 政策建议 |
10.2.1 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系统建设 |
10.2.2 创新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方式 |
10.2.3 探索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 |
10.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 农产品批发市场调研问卷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8)中国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效果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我国劳动报酬占比方面的研究 |
1.2.2 关于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的收入差距研究 |
1.2.3 关于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 |
1.2.4 关于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制度的相关研究 |
1.3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主要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理论基础 |
2.1 收入分配问题的核心 |
2.1.1 分配不公正的表现 |
2.1.2 公正分配的合理性 |
2.1.3 公正分配的三个层次 |
2.1.4 公正分配的意义 |
2.2 权利配置是收入分配制度的核心 |
2.2.1 权利与收入的关系 |
2.2.2 权利配置的具体内涵 |
2.3 三权的相互关系 |
2.3.1 参与权与收入权的相互关系 |
2.3.2 参与权和保障权的相互关系 |
2.3.3 收入权和保障权的相互关系 |
2.4 权利配置匹配的可能收入分配效果 |
2.4.1 参与权与收入权的匹配 |
2.4.2 收入权与保障权的匹配 |
2.5 国有企业的分配关系 |
2.5.1 企业内分配关系 |
2.5.2 企业外分配关系 |
2.6 公正分配、权利配置与国有企业收入分配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历程回顾 |
3.1 计划经济时期的国有企业收入分配(1949-1978) |
3.1.1 国有企业改革基本情况 |
3.1.2 国有企业收入分配 |
3.1.3 国有企业改革权利配置 |
3.2 改革探索时期的国有企业收入分配(1979-1992) |
3.2.1 国有企业改革基本情况 |
3.2.2 国有企业收入分配 |
3.2.3 国有企业改革权利配置 |
3.3 改革突破时期的国有企业收入分配(1993-2002) |
3.3.1 国有企业改革基本情况 |
3.3.2 国有企业收入分配 |
3.3.3 国有企业改革权利配置 |
3.4 改革完善时期的国有企业收入分配(2003-至今) |
3.4.1 国有企业改革基本情况 |
3.4.2 国有企业收入分配 |
3.4.3 国有企业改革权利配置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国有企业要素收入分配格局评估研究 |
4.1 要素收入分配的测算方法 |
4.2 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4.2.1 数据来源 |
4.2.2 数据处理 |
4.3 按不同性质分类的要素分配格局 |
4.3.1 按所有制分类的要素分配格局 |
4.3.2 按垄断分类的要素分配格局 |
4.3.3 按地区分类的要素分配格局 |
4.3.4 按规模分类的要素分配格局 |
4.3.5 按行业分类的要素分配格局 |
4.4 从权利配置视角看要素分配格局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国企与非国企收入差距及其合理性评估研究 |
5.1 计量模型设计 |
5.1.1 计量回归模型的设定 |
5.1.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5.2 计量回归结果分析 |
5.3 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分析 |
5.4 收入差距的合理性分析 |
5.4.1 分解方法概述 |
5.4.2 分解结果分析 |
5.5 收入不平等指数测度分析 |
5.6 从权利配置视角看收入差距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劳动报酬与企业绩效关系评估研究 |
6.1 研究的核心命题 |
6.2 研究设计 |
6.2.1 数据来源及处理说明 |
6.2.2 计量回归模型的设定 |
6.3 实证结果分析 |
6.3.1 基础回归结果分析 |
6.3.2 企业异质性检验回归结果分析 |
6.3.3 稳健性检验回归分析 |
6.4 其他检验 |
6.5 从权利配置视角看劳动报酬与企业绩效关系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国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制度评估研究 |
7.1 国有企业利润演变历程 |
7.1.1 计划经济时期国有企业利润实现情况 |
7.1.2 改革探索时期国有企业利润实现情况 |
7.1.3 改革突破时期国有企业利润实现情况 |
7.1.4 改革完善时期国有企业利润实现情况 |
7.2 国有企业实现利润上缴情况 |
7.2.1 中央国有资本经营收入 |
7.2.2 地方国有资本经营收入 |
7.2.3 全国国有资本经营收入 |
7.3 国有企业利润上缴比例比较分析 |
7.3.1 国外国有企业的分红情况 |
7.3.2 中国海外投资企业在境外的分红情况 |
7.3.3 中国上市企业在国内的分红情况 |
7.4 国有资本经营支出情况 |
7.5 从权利配置视角看国有企业利润分配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中国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对策建议 |
8.1 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总体原则和思路 |
8.1.1 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总体原则 |
8.1.2 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 |
8.2 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具体措施 |
8.2.1 垄断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
8.2.2 竞争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
8.2.3 金融类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
8.3 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保障措施 |
8.3.1 法律体系保障 |
8.3.2 制度保障 |
8.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附件1 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管理暂行办法 |
附件2 关于完善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有关事项的通知 |
附件3 关于进一步提高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比例的通知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9)专卖视野下中国烟草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框架 |
1.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和理论依据 |
2.1 专卖制度的研究综述 |
2.1.1 专卖制度的界定和性质 |
2.1.2 专卖制度的产生发展和历史演化 |
2.1.3 专卖制度的利弊 |
2.2 烟草专卖制度研究综述 |
2.2.1 世界烟草专卖制度研究综述 |
2.2.2 中国烟草专卖制度研究综述 |
2.3 烟草专卖制度存在的理论分析 |
2.4 烟草专卖制度存废研究综述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烟草专卖制度的产生背景与基本框架 |
3.1 中国烟草专卖制度的产生背景 |
3.1.1 中国烟草产业发展历程 |
3.1.2 中国烟草专卖制度产生背景 |
3.1.3 中国烟草专卖制度的形成过程 |
3.2 中国烟草专卖制度的基本框架 |
3.2.1 实行烟草专卖制度的宗旨或目的 |
3.2.2 中国烟草专卖制度的基本原则 |
3.2.3 中国烟草专卖内部管理制度 |
3.2.4 中国烟草专卖生产经营制度 |
3.2.5 中国烟草专卖制度的保障制度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专卖制度下的中国烟草控制 |
4.1 世界烟草控制的发展情况 |
4.1.1 烟草及其危害 |
4.1.2 《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出台和内容 |
4.1.3 《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对世界烟草经济的影响 |
4.1.4 烟草控制的经济学依据 |
4.2 专卖制度下的中国烟草控制 |
4.2.1 专卖制度下中国烟草控制措施及状况 |
4.2.2 专卖制度下中国烟草产业规制失灵的具体表现 |
4.2.3 专卖制度下中国烟草产业规制失灵的理论原因 |
4.2.4 专卖制度下中国烟草产业规制失灵的现实解释 |
4.3 中国的控烟战略探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专卖制度下中国烟草产业市场结构分析 |
5.1 中国烟草产业发展历程及市场结构变动 |
5.1.1 中国烟草业发展历程 |
5.1.2 中国烟草产业市场结构测度 |
5.1.3 中国烟草产业市场结构变动分析 |
5.2 中国烟草产业市场结构与市场势力关系的实证检验 |
5.2.1 模型推导与估计方法 |
5.2.2 变量选取与样本选择 |
5.2.3 估计结果与解释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专卖制度下中国烟草产业效率分析与测度 |
6.1 烟草产业经营效率分析 |
6.1.1 产量增长 |
6.1.2 盈利能力 |
6.1.3 利税增长 |
6.2 烟草产业生产效率测度 |
6.2.1 测度方法 |
6.2.2 数据说明 |
6.2.3 烟草工业企业效率 |
6.2.4 烟草商业企业效率 |
6.3 烟草产业配置效率测算 |
6.3.1 X-低效率 |
6.3.2 寻租成本 |
6.3.3 福利净损失 |
6.4 本章小结 |
6.4.1 经营效率指标 |
6.4.2 生产效率指标 |
6.4.3 配置效率损失 |
第7章 中国烟草业与盐业、白酒业制度对比分析 |
7.1 烟草业与盐业管理制度比较研究 |
7.1.1 建国后盐业管理制度的发展和演变 |
7.1.2 烟草专卖和盐业专营制度比较分析 |
7.1.3 烟草工业与制盐工业市场发展与经济绩效对比 |
7.1.4 结论与启示 |
7.2 烟草与白酒业管理制度比较研究 |
7.2.1 白酒业制度的发展与演变 |
7.2.2 烟草与白酒产品市场发展对比 |
7.2.3 烟草代表性企业与名优白酒上市企业绩效对比 |
7.2.4 结论与启示 |
第8章 烟草产业的国际视野及比较分析 |
8.1 世界烟草发展概述 |
8.1.1 世界烟叶种植概述 |
8.1.2 世界烟草制品发展概述 |
8.1.3 世界烟草制品消费概述 |
8.1.4 世界烟草贸易发展概述 |
8.2 世界烟草管制政策及其启示 |
8.2.1 美国的烟草管制政策——管制竞争 |
8.2.2 日本的烟草管制政策——部分专卖 |
8.2.3 俄罗斯烟草管制政策——自由竞争 |
8.2.4 欧盟的烟草管制政策——开放竞争 |
8.2.5 世界烟草管制政策对中国烟草的启示 |
8.3 世界烟草政府规制政策概述及启示 |
8.3.1 世界烟草政府经济性规制政策概述 |
8.3.2 世界烟草政府社会性规制政策概述 |
8.3.3 世界烟草政府规制政策对中国烟草的启示 |
8.4 世界主要跨国烟草公司发展概述及启示 |
8.4.1 菲利普·莫里斯公司发展概述 |
8.4.2 英美烟草公司发展概述 |
8.4.3 日本烟草公司发展概述 |
8.4.4 世界主要跨国烟草公司发展经验对中国烟草的启示 |
第9章 中国烟草产业的改革发展方向 |
9.1 烟草产业资源配置改革的理论分析 |
9.1.1 “政府”和“市场”配置资源关系辨析 |
9.1.2 中国烟草产业资源配置的特点和改革目标 |
9.2 以实现公共卫生为目标,调整现行的烟草财税体制 |
9.2.1 中国现行的烟草财税体制概述 |
9.2.2 中国现行烟草财税体制的弊病 |
9.2.3 调整现行烟草财税体制的建议 |
9.3 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为目标,调整现行的计划资源体制 |
9.3.1 中国烟叶资源配置体制的沿革及问题 |
9.3.2 中国烟叶资源配置体制的改革建议 |
9.3.3 中国卷烟计划资源配置体制沿革及问题 |
9.3.4 中国卷烟计划资源配置体制的改革建议 |
9.3.5 中国卷烟市场资源配置体制沿革及问题 |
9.3.6 中国卷烟市场资源配置体制的改革建议 |
9.4 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调整烟草行政管理体制 |
9.4.1 调整政企合一管理体制,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 |
9.4.2 调整产业组织结构,培育国际大企业、大品牌 |
9.4.3 调整烟草业发展方向,走治理公司化、市场国际化、经营多元化之路 |
9.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研究 ——以年鉴、方志等史料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相关界定 |
三、文献资料与理论方法 |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危中有机: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的条件 |
第一节 地理环境 |
一、地理与地貌特征 |
二、区位特点 |
三、交通状况 |
第二节 资源基础 |
一、农牧业资源 |
二、矿能资源 |
三、旅游及土特产品资源 |
第三节 历史渊源 |
一、行政区划演变与城市经济沿革 |
二、手工业的嬗变 |
三、现代工业的萌芽 |
四、根据地与解放区的工业建设 |
第二章 艰难困苦: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的历史演进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安徽淮河流域的工业 |
一、现代工业的奠基与初步发展 |
二、手工业的恢复与社会主义改造 |
三、“大跃进”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曲折前行 |
四、“三线”建设时期工业建设的异质化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安徽淮河流域工业 |
一、国有工业企业的变革与发展 |
二、非公有制工业经济的崛起与快速发展 |
三、乡镇工业的勃兴与低落 |
第三章 新陈代谢: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的发展状况 |
第一节 国家战略选择与当代淮河流域工业发展 |
一、区域均衡发展战略背景下的淮河流域工业 |
二、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背景下的淮河流域工业 |
第二节 轻重工业与手工业的新发展 |
一、轻工业的多样化发展 |
二、重工业的不均衡发展 |
三、手工业的再恢复与再发展 |
第三节 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的基本态势 |
一、工业化水平的初步判定 |
二、工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 |
三、民营工业经济力量薄弱 |
四、以初级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结构 |
五、与长三角经济区联系紧密 |
第四章 管中窥豹:当代安徽淮河流域煤炭工业的个案研究 |
第一节 煤炭工业的发展进程 |
一、民国以前的煤炭开发 |
二、民国时期煤炭工业的起步 |
三、新中国成立后煤炭工业的飞跃 |
第二节 煤炭工业的成就 |
一、煤炭产量 |
二、煤矿基本建设 |
第三节 煤炭工业发展的原因 |
一、华东经济建设的需要 |
二、政策支持 |
三、骨干企业的高效经营 |
第五章 任重道远: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的影响 |
第一节 工业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
一、农村工业的发展改变了农村产业结构 |
二、涉农工业有效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 |
三、乡镇工业加快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
第二节 工业发展使区域生态环境恶化 |
一、高污染工业加重了水污染 |
二、煤炭工业加剧了土地塌陷 |
第三节 工业发展对城镇化的深远影响 |
一、工业发展为城镇化提供了社会保障 |
二、小城镇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城镇化 |
三、工业布局对城镇布局的影响 |
四、工业发展对城镇教育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武汉烟草集团年利润达5亿(论文参考文献)
- [1]DA公司归核化战略研究[D]. 王慧莹.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2]山东中烟“泰山”品牌个性化烟品包装设计探究[D]. 季蓓蓓. 青岛大学, 2020(01)
- [3]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4]西部资源型企业战略变革研究 ——基于组织惯例与动态能力作用的视角[D]. 宋哲.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5]2019上海百强企业发展报告[J]. 上海市企业联合会课题组,张培荣. 上海企业, 2019(09)
- [6]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问题述论[D]. 唐湘雨. 华中师范大学, 2017(12)
- [7]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经营效率分析[D]. 马林林.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8]中国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效果评估研究[D]. 江剑平. 湘潭大学, 2016(02)
- [9]专卖视野下中国烟草产业发展研究[D]. 胡安源. 山东大学, 2016(09)
- [10]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研究 ——以年鉴、方志等史料为中心[D]. 王成. 安徽大学, 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