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稀土聚酰亚胺配合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聚酰亚胺,稀土,荧光,相配,微波,强度,特性。
稀土聚酰亚胺配合物论文文献综述
靳绪庭[1](2015)在《含有1,10-邻菲罗啉的聚酰亚胺及其稀土配合物的制备、表征和荧光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稀土配合物在发光二极管、激光器、光纤等方面被视作非常有吸引力的荧光材料,这主要是因为稀土配合物的4f层电子层的能级转移可以使其具有非常窄的发射峰以及很长的荧光寿命。此外,为了能够在发光装置上得到广泛的应用,众多研究者开始使用不同的材料来作为稀土配合物的基体,如溶胶凝胶玻璃、有机-无机杂化材料、高分子材料以及离子液体等。和其他几种基体材料相比,高分子具有成本低、易加工、机械性能好等优点,常见的高分子基体材料主要有聚苯乙烯(PS)、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丙烯酸(PAA)以及它们的共聚物。最近,在荧光材料领域,发展新型的具有高的耐热性、优秀的机械性能、易加工以及高温不变形等特性的高分子基体材料是迫切需要的,如聚酰亚胺和聚芳醚酮。聚酰亚胺是一种具有优秀的热稳定性和机械性能、耐化学腐蚀以及易加工等特性的高性能的高分子材料。而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以及结果如下:1.我们通过含有亚甲基的聚酰亚胺(CMPI)和氨基邻菲罗琳(NH2-Phen)的亲核取代反应成功的制备了新型的具有高热稳定性的含有1,10-邻菲罗啉的聚酰亚胺(CMPI-Phen),并用它作为一种新型的高分子基体。2.我们制备了两种新型的含有邻菲罗啉的Eu(III)配合物的荧光材料,分别为CMPI-Phen-Eu(III)和CMPI-Phen-Eu(TTA)3;它们是通过CMPI-Phen分别和EuCl36H2O以及Eu(TTA)32H2O的配位作用来制备的。它们的结构和性能主要通过傅里叶红外、氢核磁、元素分析、电感藕合等离子体发光光谱分析、热重分析、XRD、荧光光度计以及荧光寿命分析等手段来表征。3.研究结果表明,CMPI-Phen-Eu(III)和CMPI-Phen-Eu(TTA)3都可以发出强的红色荧光,说明它们在荧光材料方面有潜在的应用。然而和CMPI-Phen-Eu(III)相比,CMPI-Phen-Eu(TTA)3可以发出更加优异、强度更强且荧光寿命更长的红色荧光(荧光寿命为134.30us)。4.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光光谱分析(ICP)测试出CMPI-Phen-Eu(TTA)3和CMPI-Phen-Eu(III)的Eu含量分别为7.00%和5.92%;热重结果表明CMPI-Phen-Eu(TTA)3和CMPI-Phen-Eu(III)都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它们的5%热失重温度分别为280和356oC。此外,CMPI-Phen-Eu(III)和CMPI-Phen-Eu(TTA)3都可以在加热条件下的溶解在DMSO,NMP,DMAc,DMF等极性溶剂,并且它们的溶液均可以制得均一平整的聚酰亚胺稀土配合物薄膜。5.为了进一步研究其他的稀土元素配合物,我们将Sm(III)和Tb(III)的2-噻吩叁氟甲酰丙酮(TTA)的小分子配合物分别接到CMPI-Phen上,得到了两种新的荧材料,它们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和发光强度,在发光装置领域也有着很好的前景。(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期刊2015-05-01)
戴蔚荃[2](2001)在《稀土聚酰亚胺配合物的微波辐射固相合成及其荧光性质和磁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微波辐射方式进行稀土金属离子和聚酰亚胺的固相配位反应,研究了如下四个体系: 1.铕离子(Ⅲ)与苯代叁聚氰胺和均苯四酸二酐缩聚并亚酰化后的产物聚酰亚胺的固相配位反应。考察了微波辐射时间(功率)、稀土金属离子和聚合物的配比以及温度等因素对配合物产率及配合物中铕离子含量的影响,测量了配合物的红外光谱、拉曼光谱、扫描电镜及X射线粉末衍射等,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推测了配合物可能的结构。测定了配合物中铕离子的含量,通过荧光发射光谱测量了配合物的荧光发射强度,考察了荧光发射强度和配合物中铕离子含量之间的关系,并与相应的常规加热配位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本文合成的配合物表现出很强的铕离子的特征荧光峰,并且比相同温度下热配位的荧光强度高。同时也证明:当铕离子含量在30wt.%左右时,荧光发射强度达到最大;在30wt.%以下,荧光发射强度随铕离子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说明此时铕离子在配合物中是均匀分布的;而在30wt.%以上时,荧光发射强度随铕离子含量的增加而减弱,说明这时配合物中有离子集聚体存在。 2.铕离子(Ⅲ)与苯代叁聚氰胺和2,4-甲苯基二异氰酸酯(TDI)生成的聚脲再与均苯四酸二酐生成的聚酰亚胺的固相配位反应。考察了微波辐射时间(功率)、铕离子(Ⅲ)与聚酰亚胺的配比和温度等因素对配合物产率和配合物中铕离子含量的影响。测量了配合物的红外光谱、拉曼光谱、~(13)C固体核磁共振、扫描电镜和X射线粉末衍射等,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推测了配合物可能的结构。测定了配合物中铕离子的含量,通过荧光发射光谱测量了荧光发射强度,考察了荧光发射强度与配合物中铕离子含量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本文合成的配合物表现出较强的铕离子的特征荧光峰,并且荧光发射强度随铕离子含量的增加而增强,说明此配合物中铕离子是均匀分布的。微波辐射配位比常规加热配位的产率高,达到配位完全所需的温度低。 3.钐离子(Ⅲ)与苯代叁聚氰胺与均苯四酸二酐缩聚并亚酰化后的产物聚酰亚胺的固相配位反应。考察了微波辐射时间(功率)、稀土离子和聚合物的配比以及温度等因素对配合物产率及配合物中钐离子含量的影响,测量了配合物的红外光谱、拉曼光谱、扫描电镜、~(13)C固体核磁共振及X射线粉末衍射等,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 稀土聚赢亚胺配合物的微波辐射固相合成及其荧光性质和磁性的研究 摘要 推测了配合物可能的结构。测定了配合物中衫离子的含量,通过荧光发射光谱测量了 配合物的荧光发射强度,考察了荧光发射强度和配合物中衫离子含量之间的关系,并 与相应的常规加热配位进行比较。通过磁化曲线测量了配体和配合物的磁性能。实验 结果表明:此类配合物只表现出较弱的侈离子的特征荧光峰,说明钛离子的第一激发 态能级和配体的叁重态能级之间不能很好地匹配,但是荧光发射强度随配合物中锗 离子含量的增加而增强,说明衫离子在配合物中是均匀分布的。另外配合物显示出稀 土离子优良的磁性能。 4.衫离子(ill)与苯代叁聚氰胺和 2,4甲苯基二异氰酸酯(TDI)生成的聚脏 再与均苯四酸二研生成的聚酞亚胺的固相配位反应。考察了微波辐射时间(功率)、 稀土离子和聚合物的配比以及温度等因素对配合物产率及配合物中侈离子含量的影 响,测量了配合物的红外光谱、拉曼光谱、扫描电镜、‘3C固体核磁共振及 X射线粉 末衍射等,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推测了配合物可能的结构。测定了配合物中彭离 子的含量,通过荧光发射光谱测量了配合物的荧光发射强度,并与相应的常规加热配 位进行比较。通过磁化曲线测量了配体和配合物的磁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此类配合 物不具有衫离子的特征荧光峰,衫离子的第一激发态能级和配体的叁重态能级之间不 能匹配。另外配合物显示出稀土离子的优良的磁性能。 本文的创新与特色: ①首次利用固相反应研究了稀土金属离子与高分子的配位反应。 ②首次利用微波辐射对稀土离子(馆离子H)和苍离子(Ill))和苯代叁聚氰 胺和均苯四酸二研缩聚并亚酚化后的产物聚酞亚胺的配位反应进行了研究,并对其进 行了荧光性能和磁性能的研究,并指出微波辐射的工艺条件对荧光性能所产生的影 响,以及荧光强度与稀土离子含量之间的关系。 ③首次利用微波辐射对稀土离子(铂离子(皿)和衫离于(Ill*和苯代叁聚氰 胺和二,4-甲苯基二异氰酸酯合成的聚眠再与均苯四酸二研缩聚的产物聚酞亚胺的配 位反应进行了研究,并对其进行了荧光性能和磁性能的研究,并指出微波辐射的工艺 条件对荧光性能所产生的影响,以及荧光发射强度与稀土离子含量之间的关系。(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01-05-01)
稀土聚酰亚胺配合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以微波辐射方式进行稀土金属离子和聚酰亚胺的固相配位反应,研究了如下四个体系: 1.铕离子(Ⅲ)与苯代叁聚氰胺和均苯四酸二酐缩聚并亚酰化后的产物聚酰亚胺的固相配位反应。考察了微波辐射时间(功率)、稀土金属离子和聚合物的配比以及温度等因素对配合物产率及配合物中铕离子含量的影响,测量了配合物的红外光谱、拉曼光谱、扫描电镜及X射线粉末衍射等,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推测了配合物可能的结构。测定了配合物中铕离子的含量,通过荧光发射光谱测量了配合物的荧光发射强度,考察了荧光发射强度和配合物中铕离子含量之间的关系,并与相应的常规加热配位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本文合成的配合物表现出很强的铕离子的特征荧光峰,并且比相同温度下热配位的荧光强度高。同时也证明:当铕离子含量在30wt.%左右时,荧光发射强度达到最大;在30wt.%以下,荧光发射强度随铕离子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说明此时铕离子在配合物中是均匀分布的;而在30wt.%以上时,荧光发射强度随铕离子含量的增加而减弱,说明这时配合物中有离子集聚体存在。 2.铕离子(Ⅲ)与苯代叁聚氰胺和2,4-甲苯基二异氰酸酯(TDI)生成的聚脲再与均苯四酸二酐生成的聚酰亚胺的固相配位反应。考察了微波辐射时间(功率)、铕离子(Ⅲ)与聚酰亚胺的配比和温度等因素对配合物产率和配合物中铕离子含量的影响。测量了配合物的红外光谱、拉曼光谱、~(13)C固体核磁共振、扫描电镜和X射线粉末衍射等,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推测了配合物可能的结构。测定了配合物中铕离子的含量,通过荧光发射光谱测量了荧光发射强度,考察了荧光发射强度与配合物中铕离子含量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本文合成的配合物表现出较强的铕离子的特征荧光峰,并且荧光发射强度随铕离子含量的增加而增强,说明此配合物中铕离子是均匀分布的。微波辐射配位比常规加热配位的产率高,达到配位完全所需的温度低。 3.钐离子(Ⅲ)与苯代叁聚氰胺与均苯四酸二酐缩聚并亚酰化后的产物聚酰亚胺的固相配位反应。考察了微波辐射时间(功率)、稀土离子和聚合物的配比以及温度等因素对配合物产率及配合物中钐离子含量的影响,测量了配合物的红外光谱、拉曼光谱、扫描电镜、~(13)C固体核磁共振及X射线粉末衍射等,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 稀土聚赢亚胺配合物的微波辐射固相合成及其荧光性质和磁性的研究 摘要 推测了配合物可能的结构。测定了配合物中衫离子的含量,通过荧光发射光谱测量了 配合物的荧光发射强度,考察了荧光发射强度和配合物中衫离子含量之间的关系,并 与相应的常规加热配位进行比较。通过磁化曲线测量了配体和配合物的磁性能。实验 结果表明:此类配合物只表现出较弱的侈离子的特征荧光峰,说明钛离子的第一激发 态能级和配体的叁重态能级之间不能很好地匹配,但是荧光发射强度随配合物中锗 离子含量的增加而增强,说明衫离子在配合物中是均匀分布的。另外配合物显示出稀 土离子优良的磁性能。 4.衫离子(ill)与苯代叁聚氰胺和 2,4甲苯基二异氰酸酯(TDI)生成的聚脏 再与均苯四酸二研生成的聚酞亚胺的固相配位反应。考察了微波辐射时间(功率)、 稀土离子和聚合物的配比以及温度等因素对配合物产率及配合物中侈离子含量的影 响,测量了配合物的红外光谱、拉曼光谱、扫描电镜、‘3C固体核磁共振及 X射线粉 末衍射等,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推测了配合物可能的结构。测定了配合物中彭离 子的含量,通过荧光发射光谱测量了配合物的荧光发射强度,并与相应的常规加热配 位进行比较。通过磁化曲线测量了配体和配合物的磁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此类配合 物不具有衫离子的特征荧光峰,衫离子的第一激发态能级和配体的叁重态能级之间不 能匹配。另外配合物显示出稀土离子的优良的磁性能。 本文的创新与特色: ①首次利用固相反应研究了稀土金属离子与高分子的配位反应。 ②首次利用微波辐射对稀土离子(馆离子H)和苍离子(Ill))和苯代叁聚氰 胺和均苯四酸二研缩聚并亚酚化后的产物聚酞亚胺的配位反应进行了研究,并对其进 行了荧光性能和磁性能的研究,并指出微波辐射的工艺条件对荧光性能所产生的影 响,以及荧光强度与稀土离子含量之间的关系。 ③首次利用微波辐射对稀土离子(铂离子(皿)和衫离于(Ill*和苯代叁聚氰 胺和二,4-甲苯基二异氰酸酯合成的聚眠再与均苯四酸二研缩聚的产物聚酞亚胺的配 位反应进行了研究,并对其进行了荧光性能和磁性能的研究,并指出微波辐射的工艺 条件对荧光性能所产生的影响,以及荧光发射强度与稀土离子含量之间的关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稀土聚酰亚胺配合物论文参考文献
[1].靳绪庭.含有1,10-邻菲罗啉的聚酰亚胺及其稀土配合物的制备、表征和荧光性能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5
[2].戴蔚荃.稀土聚酰亚胺配合物的微波辐射固相合成及其荧光性质和磁性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