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发性肝癌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雪媛[1](2021)在《射波刀治疗原发性肝癌回顾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收集经射波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描述分析其治疗效果、肿瘤标志物及血生化指标变化情况和预后情况,为射波刀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决策和疗效评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7月-2018年12月某医院309例首次经射波刀治疗且无既往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的基本情况、疗效情况和预后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评价其疗效、预后、肿瘤标志物和血生化指标变化情况。应用软件Epidata3.1和SPSS 24.0进行临床资料的录入、整理和分析。采用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和Logistic回归分析原发性肝癌患者局部控制率及其影响因素;采用秩和检验分析患者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血常规、肝功能和凝血功能指标变化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和Cox回归模型分析原发性肝癌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1.原发性肝癌患者一般情况:309例患者中男性264例,占85.4%;女性45例,占14.6%。最小年龄16岁,最大年龄88岁,中位年龄56(47,65)岁。有肝炎史患者244例,占79.0%。小肝癌患者192例,占62.1%。累积剂量<40Gy的患者43例,占13.9%;40-44Gy的患者147例,占47.6%;≥45Gy的患者119例,占38.5%。生物有效剂量(BED)<70Gy的患者29例,占9.4%;70-79Gy的患者109例,占35.5%;80-89Gy的患者97例,占31.4%;≥90Gy的患者74例,占23.9%。2.原发性肝癌患者近期疗效:有3个月疗效的201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患者3例,占1.5%;部分缓解(PR)患者66例,占32.9%;稳定(SD)患者71例,占35.3%;进展(PD)患者61例,占30.3%;3个月局部控制率为69.7%。有6个月疗效的125例患者中,CR患者2例,占1.6%;PR患者24例,占19.2%;SD患者49例,占39.2%;PD患者50例,占40.0%;6个月局部控制率为60.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无腹水、肝癌直径、单次剂量、分割次数和BED对原发性肝癌患者6个月局部控制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无腹水和分割次数对原发性肝癌患者6个月疗效有统计学意义(OR=4.647、0.210,P<0.05)。有腹水患者进展的风险是无腹水患者的4.647倍,分割次数≥4次患者进展的风险是<4次患者的0.210倍。3.原发性肝癌患者肿瘤标志物情况:患者经射波刀治疗前后甲胎蛋白(AFP)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Bonferroni校正后,治疗后6个月AFP较治疗前下降(P<0.001)。4.原发性肝癌患者血生化情况:经射波刀治疗后患者的红细胞(RBC)、血小板(PLT)、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白蛋白(ALB)均较治疗前降低(Z=-3.437、-3.148、-2.197、-6.260、-6.449,P<0.05),凝血酶原时间(PT)较治疗前升高(Z=-3.696,P<0.05)。5.原发性肝癌患者预后情况:263例患者中位生存期为29.0(16.3,41.7)月,1年生存率为65.8%,2年生存率为43.6%,3年生存率为35.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无肝炎、病灶个数、肝癌直径、临床分期、门脉癌栓、腹水、单次剂量、分割次数和BED对原发性肝癌患者预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其纳入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门脉癌栓有统计学意义(HR=3.472,P=0.003),有门脉癌栓患者的死亡风险是无门脉癌栓患者的3.404倍。结论:1.分割次数和腹水可能是影响原发性肝癌患者局部控制率的独立因素。2.射波刀治疗对肿瘤标志物会产生影响,使治疗后6个月AFP降低。3.射波刀治疗对血常规、肝功能和凝血功能会产生影响,使红细胞、血小板、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白蛋白比例下降,凝血酶原时间上升。4.门脉癌栓是可能影响原发性肝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李昌宇[2](2021)在《巨大原发性肝癌术后预后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回顾性分析研究福建省立医院行肝切除术后的巨大原发性肝细胞癌(以下简称巨大肝癌)患者的预后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研究巨大肝癌直径的大小、复发的模式、复发后的治疗措施对于巨大肝癌的预后影响,并根据生存及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预测生存模型。方法: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总共纳入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福建省立医院的共146例行肝切除术的巨大肝癌患者及34项临床病理因素,对随访结果及临床病理因素用SPSS 25.0版本进行单因素、Logistics分析、COX多因素分析、Kaplan-Meier法等研究方法研究巨大肝癌的预后。结果:截止到2020年12月随访日期,146例患者中共有101例死亡,120例复发,巨大肝癌1年的无复发生存率及总体生存率分别为30.8%、71,2%;3年的无复发生存率及总体生存率17.8%;34.2%,中位无复发生存期与总体生存期分别为4.8个月、21个月。总体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为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2.49、甲胎蛋白≥400 ng/m L、HBV-DNA≥2000IU/ml、肿瘤多发、微血管侵犯阳性、大血管侵犯以及侵犯肝被膜。基于以上7个因素建立预测生存模型,并将146位患者进行分组,低危组1、3年生存率为94.7%、68.4%,中危组1、3年生存率为74%、30.1%,高危组1、3年生存率为40%、5.7%。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为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2.49、甲胎蛋白≥400 ng/m L、非解剖性肝切除、肿瘤破裂出血、肿瘤多发、微血管侵犯以及大血管侵犯,基于7个因素建立预测复发模型,并将146位患者进行分组,低危组1、3年无复发生存率为68.5%、34.2%,中危组1、3年无复发生存率为23.5%、15.3%,高危组1、3年无复发生存率为0%、0%。肿瘤平均直径为13.5±3.2cm,直径≥12cm组的1、3年生存率为67.7%、31.2%,<12cm组1、3年生存率为77.4%、39.6%。微血管侵犯阳性的危险因素为男性、总胆红素>17.1umol/L、甲胎蛋白≥400ng/m L以及卫星灶阳性。大血管侵犯的危险因素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碱性磷酸酶≥100 U/L以及凝血酶原时间>13s。肝内及肝外组复发较肝内复发组或肝外复发组预后欠佳;多处复发组较单处复发组预后欠佳;复发后治疗措施中,手术、射频、介入联合射频的预后较无治疗、单纯介入治疗优良。结论:巨大肝癌术后复发率高,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甲胎蛋白水平、HBV-DNA水平、非解剖性肝切除、肿瘤破裂出血、肿瘤多发、微血管侵犯阳性以及大血管侵犯是影响巨大肝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本文建立的预测预后模型可指导患者积极监测,进而早期发现、及时干预治疗。
孙波[3](2021)在《预后营养指数联合天冬氨酸转氨酶/血小板比值评价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预后的价值》文中提出目的:1.分析影响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预后的影响因素;2.探讨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联合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血小板比值(Aspartate transaminase/platelet ratio index,APRI)对肝细胞癌患者肝切除术后的价值;3.分析影响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并经病理组织学证实为肝细胞癌的2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一周测量患者的PNI和APRI值,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分析并确定PNI和APRI的临界值,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以确定上述因素对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和总体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预测价值。结果:(1)所有病例(212例)中存活的有28例(13.2%),死亡的有184例(86.8%)。肝细胞癌患者术后的1年、3年、5年DFS率依次为:44.3%、13.7%、3.0%,1年、3年、5年OS率依次为:70.8%、32.5%、13.2%;(2)术前PNI和APRI判断肝细胞癌患者术后总体生存时间的最佳截断点分别为46.13和1.75;(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水平(P=0.039)、TNM分期(P=0.035)、肿瘤数目(P=0.003)、门静脉癌栓(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PVTT)(P=0.032)、肿瘤分化程度(P=0.031)、肿瘤切缘(P=0.001)、术后并发症(P=0.045)、PNI(P=0.016)和APRI(P<0.001)是影响肝细胞癌患者肝切除术后DFS和OS的重要预后因素,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FP水平(P=0.016)、TNM分期(P=0.029)、PVTT(P=0.026)、PNI(P=0.048)和APRI(P<0.001)是肝细胞癌患者术后DFS的独立预测因素,而TNM分期(P=0.036)、PVTT(P=0.017)、PNI(P=0.012)和APRI(P<0.001)是肝细胞癌患者术后OS的独立预测因素。(4)依据PNI及APRI的截断值将其分为PNI≤46.13组(n=45)、PNI>46.13组(n=167)、APRI≤1.75组(n=74)和APRI>1.75组(n=138)。通过Kaplan–Meier方法对患者进行的生存分析显示:PNI>46.13组的1年、3年、5年DFS率高于PNI≤46.13组(分别为47.3%、31.6%、25.0%和33.3%,26.7%、24.0%,P=0.016)。此外,PNI>46.13组的1年、3年、5年OS率高于PNI≤46.13组(分别为75.4%、46.8%、42.4%和53.3%、41.7%、和20.0%,P=0.044)。APRI≤1.75组的1年、3年、5年DFS率(分别为82.4%、37.7%、26.1%)显着高于APRI>1.75组(23.9%、18.2%、16.7%,P<0.001)。此外,在APRI≤1.75组中,观察到的1年、3年、5年OS率明显高于APRI>1.75组(分别为82.4%、67.2%、46.3%和64.5%、31.5%、28.6%,P=0.0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将PNI>46.13或APRI≤1.75的得分设置为0,将PNI≤46.13或APRI>1.75的得分设置为1。依次如下分组:1组,PNI≤46.13,APRI≤1.75;2组,PNI≤46.13,APRI>1.75;3组,PNI>46.13,APRI≤1.75;4组,PNI>46.13,APRI>1.75。结果显示第PNI>46.13,APRI≤1.75组的DFS和OS率最高,PNI≤46.13,APRI>1.75组最低。结论:(1)PNI和APRI是HCC患者根治性肝切除术后DFS和OS的独立影响因素。(2)PNI联合APRI对于肝细胞癌患者术后有良好的预测价值。(3)术前PNI≤46.13,APRI>1.75提示肝细胞癌患者术后预后差。
王文敏[4](2021)在《BCLC分期B/C期肝癌患者行超期外科切除术后的生存获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及目的:巴塞罗那临床肝癌分期(Barcelona Clinic Liver Cancer)对于B期(Intermediate stage)、C期(advanced stage)的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治疗建议分别行TACE及索拉菲尼治疗。中国肝癌分期(China liver cancer staging,CNLC分期)诊疗规范,相比BCLC分期,扩大了HCC患者行外科肝切除手术的适用范围。本研究回顾性分析超期行肝切除术为核心的综合治疗,对于BCLC-B/C期的肝细胞肝癌患者的生存预后影响。方法:本研究收集就诊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胆外科,入院时间范围“2012年7月1日~2017年7月1日”,主要诊断包含肝癌,BCLC分期B或C的患者。最后经筛选,符合入组要求有32名。收集这些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再根据患者是否进行肝切除术,将资料分为外科治疗为核心的肝切除手术治疗组(liver resection group,LR group)和不行外科肝切除术治疗的综合治疗组——未行肝切除治疗组(no liver resection group,NLR group)。其中LR组19人,NLR组13人,两组均按照《中国肝癌诊疗规范》根据病情接受规律治疗。收集临床资料,通过查阅病案、电话回访等获得生存状态资料。软件使用SPSS 20.0版本计算分析率,比较两组治疗方式的生存率,评估治疗方式。对于变量进行cox回归分析,结合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来筛选对超期肝切除治疗方式及其他变量对生存预后的影响,p<0.05,认为有明显统计学差异。结果:回顾性分析两组资料,LR和NLR组的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64.8±3.0个月和13.8±9.3个月,95%置信区间(单位/月)分别为[7.83,19.71]、[46.53,83.16]。两组患者的平均总体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为45.6±7.4个月,95%置信区间(单位/月)为[30.05,60.18]。两组的1,2,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9.5、73.7%、63.2%和46.2%、15.4%、7.7%。两组间生存率第一年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第二、第三年两组间的生存率发现有统计学差异(P<0.05)。用cox回归作因变量为生存时间的单因素分析,结果发现和治疗方式、腹水情况、肿瘤大小、肿瘤数量、肝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谷氨酰转肽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这些变量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将以上有统计学差异的单因素相关变量纳入Cox回归建立多变量分析模型。结果该模型方程整体提示有效(P<0.05),并且得出以上变量仅治疗分组是OS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1)BCLC B/C期的肝癌患者,综合治疗后如能实现降期转化,评估可选择肝切除手术治疗的,选择行外科肝切除术的治疗方案有利于延长总体生存时间。(2)对于身体状态好——PS评分为0分,无合并糖尿病的、无伴肝内转移的、AFP>400ug/L的,肿瘤大小在50mm~100mm之间的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肝癌患者,进行外科切除术的治疗方式能延长患者总体生存时间。(3)肝癌患者无论是否合并血管侵犯、PVTT,行超期肝切除术为核心的综合治疗能延长总体生存时间;(4)肝切除手术治疗是中晚期肝癌患者总体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
邵泽生[5](2021)在《HBV-DNA载量对原发性肝癌肝切除术后疗效的影响及相关生存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不同水平的HBV-DNA载量对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肝切除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行根治性肝癌切除术并且经术后病理确诊为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的92例患者术前与术后的相关临床资料,在所收集的临床资料中选择一些可能会影响患者术后疗效的指标: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术前与术后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epatitis B virus-DNA,HBV-DNA)载量、术前与术后谷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术前与术后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包括: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术前肝功能Child-Pugh评分、肿瘤最大直径、包膜是否完整、有无转移、门静脉癌栓情况、微血管浸润情况、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生存情况等。通过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两个计量资料之间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性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术后累积复发率,采用log-rank法行单因素分析得出复发的危险因素,并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行多危险因素分析确定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纳入男性58例,女性34例,男女之比为1.71:1;纳入研究的病人为24~74岁,平均年龄为(51.14±10.26)岁,中位年龄为51岁;根据患者的BMI分为<18.5kg/m2、≥24kg/m2和两者之间的三组,高低两组间的病人分别为2(3.8%)人和1(2.5%)人、10(19.2%)人和12(30%)人以及40(76.9%)和27(67.5%)人;两组之间性别、年龄、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HBV-DNA载量与术前T淋巴细胞亚群:高HBV-DNA载量组与低HBV-DNA载量组术前的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以及CD4+/CD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HBV-DNA载量与肿瘤相关因素:高低两组患者之间的肿瘤最大直径、术前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微血管浸润情况、肿瘤包膜完整性、门静脉癌栓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是否合并肝硬化存在差异,高水平HBV-DNA载量的患者更容易合并肝硬化。(4)HBV-DNA载量与术后肝功能以及肝功能恢复:高HBV-DNA载量组与低HBV-DNA载量组术后第1天的ALT和AS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HBV-DNA载量组的ALT和AST水平明显高于低HBV-DNA载量组。两组间TBIL以及术后第3天、第7天的ALT、AST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低两组术后肝功能恢复时间分别是(12.84±3.61)天与(10.61±2.17)天,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HBV-DNA载量组术后肝功能恢复时间要长于低HBV-DNA载量组。(5)HBV-DNA载量与手术效果和术后并发症:高HBV-DNA载量组术后并发症总计16(30.8%)例,低HBV-DNA载量组术后并发症总计5(12.5%)例,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HBV-DNA载量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远高于低HBV-DNA载量组的患者。高低两组中术中出血量≤1000ml的患者分别有30(57.7%)例和33(83.5%)例,出血量>1000ml的分别为22(42.3%)例和7(17.5%)例,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低两组患者中手术时长≤150min的患者分别有24(46.2%)例和27(67.5%)例,时长>150min的患者分别有28(53.8%)例和13(35.5%)例,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载量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长也明显高于低载量组。(6)生存分析:本次研究中整体队列在1、3、5年生存率为92.9%、71.7%、21.1%,中位生存时间为49个月。患者性别与患者预后无明显相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年龄、术前血清HBV-DNA水平、术前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肿瘤最大直径、包膜是否完整、是否有门静脉癌栓与肝癌患者预后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血清HBV-DNA水平、术前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肿瘤最大直径、包膜是否完整、是否有门静脉癌栓是肝癌术后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1)术前不同水平的HBV-DNA载量与患者的性别、年龄、BMI、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肿瘤最大直径、肿瘤包膜的完整性、微血管浸润情况、有无门静脉癌栓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以及CD4+/CD8+)均无明显相关性;两组间是否合并肝硬化有差异,高HBV-DNA载量的患者更容易合并肝硬化。(2)术前高水平HBV-DNA载量可以导致原发性肝细胞癌肝切除患者术后肝功能损害更加严重,并延长术后肝功能恢复时间。同时,还会增加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长,并提高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延长患者的住院天数。(3)本研究提示患者年龄、术前血清HBV-DNA水平、术前肝功能Child-Pugh级、肿瘤最大直径、包膜是否完整、是否有门静脉癌栓与原发性肝细胞癌肝切除患者的预后明显相关,其中术前血清HBV-DNA水平、术前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肿瘤最大直径、包膜是否完整、是否有门静脉癌栓是肝癌术后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4)针对每一位肝癌手术的患者,我们都要争取行之有效的个体化抗病毒治疗方案,同时也需要把握好手术时机、制定好更加精细的手术方案,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手术的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最大程度的改善患者的预后。同时,也提倡对危险人群定期体检,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伍毅[6](2021)在《27例甲胎蛋白阴性肝细胞癌临床特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索甲胎蛋白阴性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收集2013年7月至2016年12月就诊于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肝胆外科的并行肝癌根治性切除术的肝癌患者病历资料,术后病理诊断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根据术前血清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水平值20ug/L为分界线,将上述病历资料分为甲胎蛋白阴性与甲胎蛋白阳性两组,其中阴性组27例,阳性组104例。比较两组的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Child-Pugh分级(Child-Pugh classification system,Child-Pugh)、肿瘤大小、肿瘤数目、有无包膜、卫星结节、门静脉癌栓、有无合并乙肝和肝硬化、临床症状轻重程度、术后复发时间及1、3年生存率等相关数据,阐述AFP阴性肝细胞癌患者临床特征,并分析影响生存率的相关因素。结果:两组肝细胞癌患者均以男性占多数,但在性别(P>0.050)、年龄(P=0.087)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FP阴性组超重比例高于AFP阳性组(44.5%vs 19.2%,P=0.016),合并感染HBV概率低于AFP阳性组(40.7%vs66.3%P=0.012);AFP阴性和阳性组均以大肝癌为主,阴性组小肝癌比例高于阳性组(22.2%vs 5.8%,P=0.008);AFP阴性较AFP阳性具有少有卫星结节和门静脉癌栓的特点(分别为11.11%vs 29.8%,7.4%vs 27.9%,均P<0.05)。AFP阴性组入院肝功能Child A级比例高于AFP阳性组(96.3%vs79.8%,P=0.041),AFP阴性组较AFP阳性组具有更高的1、3年生存率,分别为96.3%vs75.0%,59.3%vs34.6%,且均P<0.05。在肿瘤数目、有无包膜方面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097,P=0.240)。单因素分析显示有无卫星结节、合并肝硬化及分化程度是影响AFP阴性肝癌患者术后生存率的三大因素(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分化程度和卫星结节是因素AFP阴性肝癌患者术后生存率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1、AFP阴性肝细胞癌患者较AFP阳性肝细胞癌患者具有HBV感染率低、小肝癌比例高、Child-Pugh分级评分低、肝硬化占比低、少有门静脉癌栓和卫星结节等特点。2、AFP阴性肝癌较AFP阳性肝癌预后好。3、分化程度和卫星结节是影响AFP阴性肝癌患者术后生存率的独立因素。
梁寻杰[7](2021)在《术前NLR、CRP/Alb、GGT水平对肝细胞癌切除的预后评估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旨在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之比(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C-反应蛋白/血清白蛋白比值(c-creaction protein to albumin ratio,CRP/Alb)、谷氨酰转肽酶(gamma-glutamyl transpeptidase,GGT)对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icinoma,HCC)患者行根治性切除术后的预后预测价值,为肝癌治疗提供新的临床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于2016年01月01日至2020年01月20日期间行肝癌根治性切除术且术后病理证实为肝细胞癌的96名初治患者的资料。所有病例随访至2021年01月20日。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根据术前NLR、CRP/Alb、GGT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确定NLR、CRP/Alb、GGT的最佳临界值,并将患者分为高NLR组和低NLR组、高CRP/Alb组和低CRP/Alb组、高GGT组和低GGT组,比较不同水平NLR、CRP/Alb、GGT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χ2)检验。生存资料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方法检验,P<0.05时为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在单变量分析后,只把P值<0.05的变量纳入Cox多因素比例风险模型来确定独立生存预测因子。描绘CRP/Alb-GGT联合、CRP/Alb-NLR联合、NLR-GGT联合的ROC曲线,分别与对应的CRP/Alb、NLR、GGT的ROC曲线进行比较,比较它们预测预后的价值,将前者中预测预后价值较高者进行Kaplan-Meier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1)96例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为2个月~56.9个月,平均OS为28.7个月,截止随访日期死亡例数为27例;病人中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HBV)感染者79例,合并肝硬化者62例;开腹手术74例,腹腔镜手术22例。HCC术后1年的总体生存率:89.6%。(2)ROC曲线结果显示,术前NLR=2.037、CRP/Alb=0.053、GGT=31 U/L为最佳临界值。(3)χ2检验结果提示NLR与微血管侵犯(Microvascular invasion,MVI)、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TNM分期、CRP/Alb相关,CRP/Alb与肿瘤大小、MVI、肿瘤复发、NLR相关,GGT与性别、MVI相关(P<0.05)。(4)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包括NLR、CRP/Alb、GGT进行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方法检验,结果显示MVI、肿瘤复发、TNM分期、NLR、CRP/Alb、GGT是影响HCC患者根治性外科切除术后OS的危险因素(P<0.05),NLR≤2.037组患者的OS高于NLR>2.037组;CRP/Alb≤0.053组患者的OS高于CRP/Alb>0.053组;GGT≤31 U/L组患者的OS高于GGT>31 U/L组。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MVI、肿瘤复发、CRP/Alb是影响HCC患者根治性外科切除术后O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5)CRP/Alb-GGT联合、NLR-GGT联合时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较CRP/Alb、NLR、GGT单独时更大。(6)术前CRP/Alb≤0.053且GGT≤31 U/L组HCC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OS明显较CRP/Alb>0.053且GGT≤31 U/L组、CRP/Alb≤0.053且GGT>31 U/L组、CRP/Alb>0.053且GGT>31 U/L组患者延长;术前NLR≤2.037且GGT≤31 U/L组患者HCC根治性切除术后OS明显较NLR>2.037且GGT≤31 U/L组、NLR≤2.037且GGT>31 U/L组、NLR>2.037且GGT>31 U/L组患者延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MVI、肿瘤复发、TNM分期、NLR、CRP/Alb、GGT是影响HCC患者术后预后的危险因素。(2)MVI、肿瘤复发、CRP/Alb是影响HCC患者术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3)CRP/Alb-GGT联合、NLR-GGT联合较CRP/Alb、NLR、GGT单独时对HCC患者术后预后具有更好的预测价值。(4)CRP/Alb-GGT、NLR-GGT是影响HCC患者术后预后的危险因素。
邢昊[8](2020)在《苯甲酰甘氨酸在原发性肝细胞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及相关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和目的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全球第六大最常见的癌症,也是第三大癌症相关死亡病因。我国最新癌症数据表明,HC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分别排名第四和第三位,严重危害了我国人民的生命健康。与其他类型癌症不同的是,HCC显示出强烈的血管侵袭倾向。肿瘤细胞侵入门静脉主干或其分支形成门静脉癌栓,是HCC进展的重要标志。肝切除术是HCC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最主要治疗手段,然而术后出现的肿瘤复发制约了手术的疗效,进一步提高肝切除手术疗效的关键有赖于HCC发生发展的机制探索。代谢物是在代谢过程中发生化学转化的小分子,能够直接反映机体细胞代谢的变化。利用代谢组学研究生物系统中所有的小分子代谢物,可以提供生命系统对内源性和外源性因素动态代谢反应的整体信息。本研究探索了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PLS-MS)技术的代谢组学检测平台在HCC中的应用,寻找并评估特征性代谢分子对HCC术后预后预测价值,进一步就HCC特征性代谢分子苯甲酰甘氨酸及其关键调控酶在HCC发展中的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第一部分利用代谢组学检测肝癌组织样本的代谢谱特征,对HCC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的术后组织样本进行检测,分析发现苯甲酰甘氨酸这一特征性差异代谢物,并利用靶向代谢组学对苯甲酰甘氨酸在不同组织中的含量进行定量验证;研究第二部分评估苯甲酰甘氨酸在HCC术后预后判别上的价值,定量检测术后肝癌组织的苯甲酰甘氨酸含量,分析其含量水平与肿瘤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筛选预后相关危险因素,并分别构建总生存期和无复发生存期的列线图预测模型,以实现对HCC术后长期预后的个体化预测;研究第三部分进一步对苯甲酰甘氨酸在HCC发展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探索苯甲酰甘氨酸在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生物学功能影响,并利用公共数据库数据结合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对苯甲酰甘氨酸及其关键调控酶甘氨酸N乙酰转移酶在HCC发展中的作用机制进行深入探索,以期进一步揭示HCC发生发展的潜在机制,为寻找预后个体化评估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研究的第一部分利用UPLS-MS技术平台建立组织样本的代谢谱分析方法,收集50名HCC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的手术切除组织样本,利用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方法对患者的肝癌组织、近端癌旁(距切缘<2cm)、远端癌旁(距切缘≥2cm)及门静脉癌栓组织进行测定。首先,建立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模型,计算模型的解释率和预测率,并通过内部验证的方法检验模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其次,根据代谢物筛选条件筛选出在四种组织之间表达差异显着的代谢物,将筛选所得差异代谢物的一级和二级质谱与公共代谢数据库中的谱图进行比对,从而鉴定出差异代谢物的种类。最后,运用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平台在四种组织中定量检测目标代谢物的含量,进一步确认筛选到的差异代谢物在HCC中的变化情况。研究的第二部分,首先结合前述苯甲酰甘氨酸靶向代谢组学检测方法,对426名接受了肝切除治疗的HCC患者术后样本进行检测,定量测定肝癌组织中的苯甲酰甘氨酸含量。利用X-tile软件探索苯甲酰甘氨酸用于预后判断的最佳界值,并分析苯甲酰甘氨酸含量的高低表达与患者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关系。按照完全随机原则将全部患者划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训练集数据用于模型变量筛选和模型构建,在验证集中验证模型的预测能力。采用Cox回归分析探索影响HCC患者术后总生存期(OS)和无复发生存期(RFS)的危险因素,将患者组织样本中的苯甲酰甘氨酸含量作为变量纳入至筛选过程中,分别构建预测OS和RFS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利用一致性指数及校准曲线评价预测模型的区分度和校准度,采用决策曲线分析评估模型的临床获益。最后根据列线图预测值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并比较分组后患者的预后差异。研究的第三部分,首先利用靶向代谢组学检测苯甲酰甘氨酸在肝癌细胞系和正常肝细胞系中的表达量,并探索苯甲酰甘氨酸对肝癌细胞生物学表型的影响。在公共数据库以及代谢通路数据库进行检索分析,寻找调控苯甲酰甘氨酸的关键酶。通过TCGA公共数据库探索调控苯甲酰甘氨酸关键酶甘氨酸N乙酰转移酶(Glycine Nacyltransferase,GLYAT)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肿瘤特征、患者预后的关系。进一步探索GLYAT在肝癌细胞系中的功能,利用慢病毒载体构建并筛选GLYAT过表达和敲减细胞系,采用分子功能学实验方法探索GLYAT对肝癌细胞生物学表型的影响以及下游信号通路的调控。在明确作用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在体动物模型验证GLYAT对肝癌发生发展的作用。研究结果研究第一部分对50例HCC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的四种术后组织样本进行非靶向代谢谱测定。建立OPLS-DA模型后,模型解释率R2Y和预测率Q2分别达到0.726和0.708,内部验证显示模型拟合程度好,表明该模型稳定、有效。通过与公共数据库的代谢谱数据相比对,最终共鉴定出17种在肝癌组织、近端癌旁组织、远端癌旁组织及癌栓组织中表达差异显着的代谢物,分属于氨基酸类、嘌呤类、有机酸类、胆汁酸类、弱酸类、酮类、饱和与不饱和脂肪酸类。代谢通路分析显示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于以下通路:初级胆汁酸生物合成,牛磺酸及亚牛磺酸代谢,嘌呤代谢和苯丙氨酸代谢。本研究进一步将每种差异代谢物在不同组别中的相对含量进行对比后发现,苯甲酰甘氨酸在远端癌旁、近端癌旁、肝癌组织及癌栓组织中的含量逐渐降低。运用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平台定量检测苯甲酰甘氨酸的在远端癌旁组织、近端癌旁组织、肝癌组织及癌栓组织中的含量差异,结果显示苯甲酰甘氨酸含量趋势与前述一致。因此,利用非靶向和靶向代谢组学筛选得到苯甲酰甘氨酸,其是HCC合并门静脉癌栓术后组织中的特征性差异代谢物。第二部分研究共纳入了426名接受肝切除术治疗的HCC患者,采用靶向代谢组学定量检测切除术后肝癌组织中的苯甲酰甘氨酸含量,利用X-tile软件确定了区分苯甲酰甘氨酸高、低表达的最佳界值为0.215 ng/m L。按照完全随机分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训练集(N=286)和验证集(N=140),在训练集中采用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研究训练集中影响HCC患者手术后OS的因素,结果显示苯甲酰甘氨酸低表达是影响HCC患者术后OS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他因素还包括术前高AFP水平、最大肿瘤直径、多发肿瘤、大血管侵犯、术中输血;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苯甲酰甘氨酸低表达是影响HCC术后RFS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他因素还包括Child-Pugh评分、最大肿瘤直径、肿瘤数目、大血管侵犯、切缘≤1公分。将以上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得到的OS和RFS相关危险因素作为预测变量纳入列线图预测模型,从而实现对1、3、5年OS和RFS生存概率的预测。OS列线图预测模型的C-index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分别是0.763和0.795,RFS列线图预测模型的C-index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分别是0.750和0.765。利用校准曲线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分别评价OS和RFS列线图预测模型一致性,结果显示预测结果和实际结果贴合良好,表明预测模型的一致性理想。决策曲线分析结果显示OS和RFS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优于BCLC分期和TNM分期的临床获益。第三部分研究首先利用靶向代谢组学检测肝癌细胞系中的苯甲酰甘氨酸含量,结果显示其在肝癌细胞系的表达量低于正常肝细胞系,苯甲酰甘氨酸直接处理肝癌细胞可以抑制其增殖和侵袭迁移能力。通过检索代谢网络数据库和KEGG数据库,显示苯甲酰甘氨酸属于苯丙氨酸代谢通路中的终末产物,其代谢途径单一,由关键酶GLYAT直接调控,苯甲酰甘氨酸水平与GLYAT密切相关。干扰GLYAT后苯甲酰甘氨酸的含量亦降低。基于以上结果,我们推测GLYAT在HCC中可能发挥重要的作用。通过TCGA公共数据库探索GLYAT在肝癌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肝癌组织中的GLYAT表达量显着低于正常肝组织(P<0.05)。收集67例HCC患者的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同时收集其中11例HCC合并门静脉侵犯患者的门静脉癌栓组织,进一步在肝细胞癌临床样本中验证GLYAT表达情况。结果表明GLYAT在癌旁组织、肝癌组织和门静脉癌栓组织中表达量逐渐降低,相关性分析显示GLYAT表达与微卫星灶和微血管侵犯的发生相关,表达量越低提示肿瘤的恶性程度越高。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GLYAT低表达是总体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进一步在肝癌细胞系中进行GLYAT表达量的检测,与正常肝细胞相比,肝癌细胞系中的GLYAT表达量降低。过表达GLYAT能够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侵袭能力,而敲减GLYAT则增加肝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侵袭能力。体内研究亦证实GLYAT表达水平降低可以促进Huh7细胞的皮下成瘤能力,过表达GLYAT后则抑制皮下成瘤能力。进一步检测EMT相关蛋白,结果显示过表达GLYAT使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表达降低,而E-cadherin的表达上升。在GLYAT敲减组中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升高,而E-cadherin的表达则降低。机制研究部分检测了过表达和敲减GLYAT后多种经典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显示,过表达GLYAT下调了PI3K、Akt和m TOR的磷酸化水平,进而抑制PI3K/Akt/m TOR信号通路的活化,而GLYAT的表达下调则激活PI3K/Akt/m TOR通路。加入m TOR激酶抑制剂PP242处理之后则可以逆转GLYAT敲减后肝细胞癌的恶性表型,抑制GLYAT表达下调引起的细胞侵袭和迁移。以上结果提示GLYAT的表达下调通过激活PI3K/Akt/m TOR信号通路,从而促进肝癌细胞中的EMT过程,进而促进肝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本部分研究证实GLYAT可能是一种有效的HCC预后生物标志物和调控HCC进展的关键靶点。研究结论综上所述,本研究基于UPLS-MS技术检测平台,建立了稳定的HCC患者术后组织非靶向代谢组学检测分析方法,鉴定出HCC组织样本中特征性差异代谢分子。运用靶向代谢组学定量检测分析苯甲酰甘氨酸在远端癌旁、近端癌旁、肝癌组织及癌栓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苯甲酰甘氨酸含量在上述组织中逐渐降低。第二部分研究基于第一部分所建立的靶向代谢组学分析方法,对426名接受肝切除术患者的组织样本进行苯甲酰甘氨酸定量检测,并确定了苯甲酰甘氨酸用于预后判断的最佳分界值。利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确定了苯甲酰甘氨酸含量是总生存期和无复发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且通过构建整合代谢物苯甲酰甘氨酸含量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对HCC术后预后实现精准地个体化预测。本研究第三部分对苯甲酰甘氨酸及其关键调控酶GLYAT在HCC发展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应用分子生物学研究策略探索了GLYAT在HCC中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HCC发展中的分子机制,并进一步分析相关信号通路分子变化情况。临床组织样本分析证实GLYAT是一个潜在的HCC预后标志物,GLYAT能够显着抑制HCC肝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GLYAT的表达下调通过激活PI3K/Akt/m TOR信号通路,促进HCC中的EMT过程,提高了肝癌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因此,HCC特征性代谢分子苯甲酰甘氨酸及其关键调控酶可能具有作为HCC进展生物标志物的潜力,并且可能是未来治疗干预的新途径。
杨哲[9](2020)在《447例原发性肝癌非手术治疗预后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回顾性分析相关病史、实验室检查指标及生存时间等资料,以探索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非手术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1)选择2016年1月1日-2018年9月20日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明确诊断为PLC并且没有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2)收集包括以下的数据:首次住院时间、性别、年龄、民族、饮酒史、吸烟史、糖尿病史、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gen,HBs Ag)、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lutamyltranspeptidase,GGT)、白蛋白(albumin,ALB)、Child-Pugh分级、ALBI分级、门脉癌栓、治疗方法、生存时间。(3)对收集到的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组间生存时间差异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将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变量最终纳入Cox模型分析,筛选出非手术治疗肝癌的预后独立影响因素。结果:(1)共纳入资料无缺失的447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385例,比例为86.13%,女性62例,比例为13.87%。患者年龄范围为30-84岁,平均年龄57.58±11.59岁。其中生存时间最长为60.2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4.6个月,平均生存时间为13.925±1.002个月。(2)将资料根据指标的不同分组,分别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FP水平、TBIL水平、AST水平、GGT水平、ALB水平、Child-Pugh分级、ALBI分级、门脉癌栓、治疗方法的组间生存时间存在明显差异。性别、年龄段、饮酒史、吸烟史、糖尿病史、HBs Ag水平、ALT水平组间生存时间没有明显差异。(3)多因素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AFP水平、TBIL水平、AST水平、Child-Pugh分级、治疗方法是非手术治疗肝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1)本组非手术治疗肝癌的患者生存时间短、预后差。(2)本研究发现非手术治疗肝癌的预后影响因素有:AFP水平、TBIL水平、AST水平、GGT水平、ALB水平、Child-Pugh分级、ALBI分级、门脉癌栓、治疗方法。(3)AFP水平、TBIL水平、AST水平、Child-Pugh分级、治疗方法是非手术治疗肝癌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刘洪敬[10](2020)在《陕北某综合医院原发性肝癌TACE治疗的疗效及预后因素》文中认为背景在我国,原发性肝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居恶性肿瘤前列,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由于原发性肝癌早期缺乏典型的临床特征,并且肿瘤进展十分讯速,从而导致大多数肝癌病人首次就诊时已发展为中晚期,失去了手术根治机会。随着血管介入治疗方式的兴起,TACE广泛应用于不能手术根治切除的肝癌病人,是肝癌非手术治疗方式中最常用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但是,TACE有着肿瘤坏死不完全、易复发等不足,在临床中可以发现不同的病人TACE治疗后的预后差异很大。所以,我们需要寻找影响肝癌TACE预后的因素,避免不利因素对TACE预后的影响,发挥有利因素的作用,让更多的肝癌病人从TACE治疗中获益。目的分析陕北某综合医院中晚期肝癌患者TACE治疗后的生存情况,寻找影响预后的因素,收集包含性别、年龄、AFP的变化等16项因素。筛选出与预后显着相关的因素,为判断肝癌病人TACE治疗的预后因素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6月在延大附院肿瘤介入病区接受TACE治疗的108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病人,所有病人均经病理或者影像学,血清AFP值确诊,通过病案浏览器搜集临床病例资料,电话或门诊随访病人相关情况,收集的资料经SPSS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病人的中位生存时间及对应时间的生存率,并绘制生存函数曲线;用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生存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引入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本研究共收集108例病例,他们的6、12、18个月的累计生存率分别为78.1%,59.0%,51.4%,总体生存时间中位数为19个月。2、将可能影响肝癌TACE预后的因素,包含性别、年龄、有无肝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巴塞罗那分级等16项,因为收集的病人均患有肝炎(乙肝或丙肝)、抗病毒治疗、应用微导管,所以后续不再分析这些因素。运用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检验将剩下的13项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最终有统计学意义的预后因素有巴塞罗那分期、肝功能Child-Pugh分级、TACE术前有无转移、有无门脉癌栓、有无定期复查、TACE治疗次数、AFP变化、肿瘤位置(肝左叶、肝右叶、两叶都有)8项因素。3、将上述8个因素引入Cox回归模型,为了消除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采用逐步回归方法。最后得出5个与长期预后显着相关的因素(P<0.05),分别为巴塞罗那分期,TACE术前有无转移,有无定期复查,TACE治疗次数,AFP的变化。结论1、本地区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治疗后的6、12、18个月的累计生存率分别为78.1%、59.0%、51.4%,中位生存时间为19个月。2、巴塞罗那(BCLC)分期,首次TACE治疗前有无转移,治疗过程中有无定期复查,TACE治疗的总次数,AFP值的变化是影响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治疗预后的独立因素。3、巴塞罗那分期早、TACE术前血清AFP正常或首次TACE术后降低、适当增加TACE治疗次数、定期复查预示着肝癌患者TACE治疗的预后较好,生存时间较长。反之亦然。
二、原发性肝癌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原发性肝癌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射波刀治疗原发性肝癌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原发性肝癌 |
1.1.1 原发性肝癌概述 |
1.1.2 原发性肝癌流行病学特征 |
1.1.3 原发性肝癌临床治疗 |
1.1.4 原发性肝癌肿瘤标志物 |
1.1.5 原发性肝癌血生化指标 |
1.2 射波刀立体定向放疗技术 |
1.2.1 射波刀放疗技术的原理与特点 |
1.2.2 射波刀放疗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1.2.3 射波刀治疗肝癌 |
1.3 立题依据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资料来源 |
2.1.2 纳入排除标准 |
2.1.3 原发性肝癌诊断标准 |
2.2 研究内容 |
2.2.1 基本情况 |
2.2.2 治疗方案 |
2.2.3 近期疗效 |
2.2.4 肿瘤标志物 |
2.2.5 血生化检查 |
2.2.6 预后情况 |
2.3 数据处理与统计学分析 |
2.4 质量控制 |
第3章 结果 |
3.1 原发性肝癌患者基本情况 |
3.1.1 一般情况 |
3.1.2 疾病特征 |
3.2 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方案 |
3.3 原发性肝癌患者近期疗效情况 |
3.3.1 3 个月疗效情况分析 |
3.3.2 6 个月疗效情况分析 |
3.4 原发性肝癌患者肿瘤标志物情况 |
3.4.1 肿瘤标志物变化情况 |
3.4.2 基本情况对治疗后6 个月AFP的影响 |
3.5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生化情况 |
3.6 原发性肝癌患者预后情况 |
3.6.1 原发性肝癌预后情况单因素分析 |
3.6.2 原发性肝癌预后情况多因素分析 |
第4章 讨论 |
4.1 基本情况 |
4.2 疗效情况 |
4.3 肿瘤标志物 |
4.4 血生化指标 |
4.5 预后情况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2)巨大原发性肝癌术后预后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语名词对照(Abbreviation)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病人资料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术前评估及手术方式 |
1.5 肿瘤评估及分期 |
1.6 术后监测及治疗措施 |
1.7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一般资料 |
2.2 术式及病理结果 |
2.3 无复发生存率及总体生存率 |
2.4 巨大肝癌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及模型建立 |
2.4.1 1年内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 |
2.4.2 总体生存的危险因素分析 |
2.4.3 基于cox多因素分析建立预测生存模型 |
2.5 巨大肝癌的复发影响因素分析及模型建立 |
2.5.1 1年内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
2.5.2 总体无复发生存的危险因素分析 |
2.5.3 基cox多因素分析建立复发预测模型 |
2.6 肿瘤直径对巨大肝癌预后的影响 |
2.7 巨大肝癌血管侵犯的危险因素分析 |
2.7.1 微血管侵犯的危险因素分析 |
2.7.2 大血管侵犯的危险因素分析 |
2.8 复发模式对巨大肝癌预后影响 |
2.9 复发后的治疗措施对巨大肝癌预后影响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巨大原发性肝癌术后预后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预后营养指数联合天冬氨酸转氨酶/血小板比值评价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预后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
免疫营养指标PNI及肝纤维化指标APRI在肝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4)BCLC分期B/C期肝癌患者行超期外科切除术后的生存获益(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资料 |
1.2 入选标准 |
1.3 治疗方式及分组标准 |
1.4 肝癌诊断及分期标准 |
1.5 治疗后随访 |
1.6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一般资料的比较 |
2.2 治疗分组与总体生存率 |
2.3 单因素分析 |
2.4 多因素分析 |
2.5 其他 |
3 讨论 |
3.1 样本总体生存影响因素分析 |
3.2 未纳入的影响因素讨论 |
3.3 总结及展望 |
3.4 研究不足 |
3.5 展望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综述 原发性肝癌的精准治疗新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HBV-DNA载量对原发性肝癌肝切除术后疗效的影响及相关生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
前言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一般资料 |
2.2 临床资料 |
2.2.1 HBV-DNA载量与术前T淋巴细胞亚群 |
2.2.2 HBV-DNA载量与术前、术中临床资料 |
2.2.3 HBV-DNA载量与术后临床资料 |
2.2.4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情况 |
2.3 生存分析 |
3 讨论 |
3.1 年龄、性别 |
3.2 T淋巴细胞亚群 |
3.3 肝脏背景与肿瘤因素 |
3.4 围手术期肝功能影响 |
3.5 手术效果和围手术期并发症 |
3.6 生存分析 |
4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影响肝细胞癌切除术后疗效的主要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得的科研成果 |
(6)27例甲胎蛋白阴性肝细胞癌临床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
前言 |
1 对象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研究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基本资料分析 |
2.2 患者临床症状轻重特点比较 |
2.3 肿瘤情况对比 |
2.4 复发时间及生存时间对比 |
2.5 影响AFP阴性肝细胞癌术后生存单因素分析 |
2.6 影响AFP阴性肝癌患者术后预后多因素分析 |
3 讨论 |
3.1 一般临床特点 |
3.2 乙肝对AFP阴性肝癌预后的影响 |
3.3 BMI对 AFP阴性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
3.4 肝硬化对AFP阴性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
3.5 肿瘤情况对AFP阴性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
3.6 肝功能分级标准及Child-Pugh分级对AFP阴性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
3.7 卫星结节对AFP阴性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
4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甲胎蛋白阴性肝细胞癌患者诊疗及预后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得的科研成果 |
(7)术前NLR、CRP/Alb、GGT水平对肝细胞癌切除的预后评估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
1.3 临床病例资料收集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患者临床资料特征 |
2.2 术前NLR、CRP/Alb、GGT的最佳临界值确定 |
2.3 术前不同NLR、CRP/Alb和 GGT水平的临床资料对比 |
2.4 影响HCC根治性切除术后预后的单因素分析 |
2.5 影响HCC根治性切除术后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
2.6 CRP/Alb-GGT联合、NLR-GGT联合、CRP/Alb-NLR联合对HCC患者术后预后的评估 |
2.7 术前CRP/Alb-GGT、NLR-GGT对 HCC术后患者预后判断的价值 |
3 讨论 |
3.1 HCC根治性切除术后预后影响因素的分析 |
3.2 CRP/Alb-GGT、NLR-GGT对 HCC根治性切除术后预后的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肝癌预后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得的科研成果 |
(8)苯甲酰甘氨酸在原发性肝细胞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及相关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基于UPLS-MS技术在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的代谢组学研究 |
一、前言 |
二、材料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五、小结 |
第二部分 特征性代谢分子苯甲酰甘氨酸在肝切除术后预后预测价值评估 |
一、前言 |
二、材料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五、小结 |
第三部分 苯甲酰甘氨酸及其关键调控酶在肝癌发展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
一、前言 |
二、材料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五、小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肝细胞癌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说明 |
致谢 |
(9)447例原发性肝癌非手术治疗预后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方法 |
1.2 信息收集 |
1.3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所选病例临床资料 |
2.2 影响非手术治疗肝癌患者预后的单因素分析 |
2.3 影响非手术治疗肝癌患者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
3 讨论 |
3.1 病例一般情况特点 |
3.2 病例治疗及生存情况特点 |
3.3 AFP水平与非手术治疗肝癌患者的预后 |
3.4 TBIL水平、ALB水平、Child-Pugh及 ALBI分级与非手术治疗肝癌患者的预后 |
3.5 GGT水平、AST水平与肝癌患者的预后 |
3.6 门脉癌栓与肝癌患者的预后 |
3.7 治疗方法与肝癌患者的预后 |
4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原发性肝癌靶向药物治疗试验与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得的科研成果 |
(10)陕北某综合医院原发性肝癌TACE治疗的疗效及预后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纳入的研究因素 |
1.3 治疗方法 |
1.4 随访内容 |
1.5 统计学处理 |
二、结果 |
2.1 原发性肝癌 TACE 治疗不同预后因素分组中的构成情况 |
2.2 研究对象的生存情况 |
2.3 影响肝癌 TACE 治疗生存率的单因素分析 |
2.4 各个因素对生存预后的影响 |
2.5 各因素对肝癌病人 TACE 治疗生存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
三、讨论 |
3.1 巴塞罗那(BCLC)分期对肝癌病人TACE治疗生存预后的影响 |
3.2 有无门脉癌栓对肝癌病人TACE治疗生存预后的影响 |
3.3 有无动静脉瘘对肝癌病人TACE治疗生存预后的影响 |
3.4 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对肝癌病人TACE治疗生存预后的影响 |
3.5 TACE治疗次数、定期复查对肝癌病人TACE治疗生存预后的影响 |
3.6 AFP水平及TACE术后的变化对肝癌病人TACE治疗生存预后的影响 |
3.7 TACE联合其它治疗方式对肝癌病人TACE治疗生存预后的影响 |
四、结论 |
五、展望与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
四、原发性肝癌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射波刀治疗原发性肝癌回顾性分析[D]. 张雪媛. 吉林大学, 2021(01)
- [2]巨大原发性肝癌术后预后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研究[D]. 李昌宇.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3]预后营养指数联合天冬氨酸转氨酶/血小板比值评价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预后的价值[D]. 孙波. 西南医科大学, 2021(01)
- [4]BCLC分期B/C期肝癌患者行超期外科切除术后的生存获益[D]. 王文敏. 广州医科大学, 2021(02)
- [5]HBV-DNA载量对原发性肝癌肝切除术后疗效的影响及相关生存分析[D]. 邵泽生. 右江民族医学院, 2021(01)
- [6]27例甲胎蛋白阴性肝细胞癌临床特征分析[D]. 伍毅. 右江民族医学院, 2021(01)
- [7]术前NLR、CRP/Alb、GGT水平对肝细胞癌切除的预后评估价值[D]. 梁寻杰. 右江民族医学院, 2021(01)
- [8]苯甲酰甘氨酸在原发性肝细胞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及相关机制研究[D]. 邢昊.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05)
- [9]447例原发性肝癌非手术治疗预后因素分析[D]. 杨哲. 右江民族医学院, 2020(04)
- [10]陕北某综合医院原发性肝癌TACE治疗的疗效及预后因素[D]. 刘洪敬. 延安大学, 2020(12)
标签:原发性肝癌论文; 肝癌论文; hbv-dna论文; 肝癌晚期治疗方法论文; 肝癌介入治疗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