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职业报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民国末期,民国报人,新闻职业道德
职业报人论文文献综述
刘怡[1](2019)在《民末报人对新闻职业道德的讨论与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民国末期,政局的动荡不安,工商业的不景气与混乱使新闻业面临纸张匮乏、资金短缺等诸多困境。随之而来的是民国新闻界职业道德失范行为的出现,是为民国末期新闻业发展的一大弊病。民国末期的报人们揭露时下报界的道德失范行为现象,以国内国际格局为大背景,以报人应肩负之重大社会使命为出发点,深入探讨报人的职业道德规范问题。(本文来源于《科技传播》期刊2019年16期)
魏丽娟[2](2019)在《探析张季鸾报人职业精神的现代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张季鸾是中国近代报业奠基人,着名的新闻家、政论家。他以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文人论政,言论报国,团结抗战,功在国家,成为中国报人的典范。他的职业精神对当前的新闻界来说仍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值得研究。(本文来源于《传播力研究》期刊2019年22期)
刘洋[3](2019)在《抗战时期重庆报人的职业精神》一文中研究指出抗战全面爆发后,迫于战况不利,国民政府迁都重庆,重庆成为战时首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司令部。这一时期,重庆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信息集散地,是外界了解中国抗战形势的最权威窗口,世界各地都急切地想要从重庆接收到最新的抗战信息。而此刻,重庆报业毅然肩负起传播信息这一神圣使命,一个个报人不惧一切,用他们手里的笔,书写(本文来源于《青年》期刊2019年20期)
章佳琪,刘莹[4](2019)在《《晋察冀日报》青年报人群体镜像及职业追求》一文中研究指出抗日战争时期的《晋察冀日报》有大批青年骨干力量,这批报人群体有独特的身份特征和对新闻事业的认知与追求。这些青年报人活跃有朝气、敢于牺牲、职业道德高尚、革命情绪高涨。在特殊的历史语境下,学习新闻专业知识,在为祖国的奉献中不断实现职业追求的深化。(本文来源于《传媒论坛》期刊2019年07期)
吴琼[5](2019)在《从鄙夷到至爱:王韬报人职业意识的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晚清社会,报人因社会地位边缘,职业认同危机严重,王韬是典型的一员。王韬与同时期的落拓文人不同,凭借自身努力完成了报人从认同危机到自我实践的彻底转变。《循环日版》的办报实践不仅使其实现了经世济民的最初志向,更使其在民族独立、科学技艺、新闻理论等方面贡献巨大。(本文来源于《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王明亮[6](2018)在《家长制支配下侍从报人的职业命运——迁台后《中央日报》社长马星野下台原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1949年《中央日报》迁台出版后,曾有一系列"脱序"、"反常"之举。这些批评国民党的言论非但没有引起蒋介石的不满,反而得到其纵容和保护,其原因是这些言论暗合了蒋接下来即将进行的国民党"改造"的舆论铺垫需要。而"改造"完成后,蒋介石非但已不需要《中央日报》的舆论造势,在其追求权力统合的背景下,一个自外于蒋氏掌控的"政校新闻系"为核心的团体的存在,必定会引起其不安与疑虑。这时,马星野为代表的侍从报人,也就难免再次堕入"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历史宿命中了。(本文来源于《新闻》期刊2018年09期)
张丽[7](2017)在《媒介环境变迁中当代报人职业认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中国新闻媒体从业者的职业身份面临着“异化”甚至“退化”的趋势,呈现出“宣传者”、“新闻传播者”、“经营者”等多角色杂糅状态。这主要源于社会生存环境的变迁:一是国家处于社会转型期,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领域发生着巨变;二是科学技术带来的传播秩序的改变,公民新闻开始占据传播主流;此外,“新闻民工”的说法开始流行,并在一定程度上被公众所接受。作为媒体中坚力量的报纸,读者不断流失,广告业务不断缩减,转型压力不断加剧,生存日益艰难。对于报纸的从业人员——报人,在国家、市场、专业等多重语境下,传播行为与心理活动也发生着改变,除了关注新闻传播本身,他们开始更加关注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前景。在这种背景下,报纸从业人员对新闻职业的认同程度如何,有待于进一步调查。新闻职业共同体是维系新闻从业人员的纽带,报纸从业者因共同的利益、信仰和知识而凝聚在一起,相互作用,从而维持新闻事业的发展。论文借助职业认同理论,以齐鲁晚报部分报人为研究个体,采用田野调查、内容分析等方法,集中展现目前报纸从业者的职业认同现状,以此推动新闻职业共同体的建构。论文主要分为五部分。绪论部分阐释了研究的背景、意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界定了研究对象,并对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进行了说明。第一章,界定了报人职业认同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将职业认同分为职业与认同两部分分别界定,从而理清职业认同的概念,同时还对选取的访谈对象进行了汇总。第二章为重点部分,集中分析齐鲁晚报报人职业认同的现状,以新闻边界为标准,将报人职业认同划分为合法性争议领域与偏离领域。由国家主流政治力量和新闻专业从业者共同确立的客观、真实等标准为合法性争议领域,两者关于何为新闻专业并未形成完全一致的观点;位于合法性争议领域之外的则为偏离领域,典型表现形式为新闻失范,被专业新闻从业者所排斥。在合法性争议领域,对从业动机、新闻认知、自我身份认同等方面进行了阐释。在偏离领域,主要存在的偏离问题有职业认同转变中的危机、新闻职业的自我审查、认知与行为的矛盾与挣扎以及职业忠诚度的降低与离职欲望。第叁章,由于新闻偏离领域尤其是新闻失范行为破坏着受众的知情权,影响着新闻媒体的社会形象,因此该章主要针对偏离领域,深入探析原因,从四方面进行了阐述:社会环境中既面临新闻监管的严密与市场力量的介入,又存在受众对报人的“错位认知”;在媒介环境方面,纸媒既受到自媒体的冲击,自身还面临着转型的压力;圈子环境方面也是分为两部分,即假新闻、伦理冲突的涌现与报人自我群体的夸大;在组织环境方面,报人面临着上升空间的闭塞与考核标准模糊化的问题。最后一章,对报人的职业认同进行反思,通过改善媒介从业生态、推动新闻教育专业化以及拯救报人的新闻理想,来推动新闻职业共同体的建构。目前,报人的职业认同存在一定问题,建立新闻专业主义遇到一些壁垒,报人的职业理念在发生转变,对新闻工作的忠诚度与满意度在不断下滑,新闻理想在逐渐褪色,新闻职业共同体在面临挑战的同时也是其机遇所在。(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7-06-13)
周昌[8](2017)在《清末民初报人职业认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拥有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纸质报刊——邸报,但这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大众化报纸,只在体制内发行。大众化报纸是纯粹的舶来品,一开始由传教士引入,后来中国人慢慢加入这一行业。受传统的汉族中心主义的影响,早期报刊从业者受到国人的轻视,直到19世纪70年代依然如此,报人仍然是不光彩的职业。这种情况直到甲午战后才有所改观。报人如何建构自己的职业认同是本文的核心问题,国人为何不接受报刊,为何鸦片战争已过去30多年国人仍然固守传统的思想樊篱,这种情况又是如何改变,这都是本文尝试着解答的问题。本文共分为绪论、正文、结语叁个部分。绪论主要介绍一些概念化的内容,引入职业认同这一概念。同时简单介绍本文用到的一些社会史、思想史上的概念,如意识形态、汉族中心主义等。正文共分为叁章。第一章为“报人职业认同的艰难建构”,共分四节。第一节简单介绍新闻史上的消失者,以蒋芷湘、蔡尔康等人为例介绍《申报》主编群体的从业动机、从业经历。作为口岸知识分子,他们生活在两大文化板块的夹缝中,佣书西舍得不到师友的理解,撰写、编辑的内容又与自己所持有的价值观相冲突,他们经常生活在自我批判当中,很难从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获得尊重、理解,更谈不上社会地位和职业认同。第二节介绍早期报人的从业动机。因为知识分子缺乏独立性,所以当旧的社会体制崩塌时,知识分子没有生存的路径,投身外报是把自己的技能转化为社会财富的途径,所以一些知识分子佣书西舍。但这仅仅是谋生的手段,并没有多少职业认同在里面。回到当时的历史语境,知识分子佣书西舍是报纸和报人的双向选择。第叁节简单介绍报人消失的原因,报人消失受到社会环境和个人心理两方面的影响。虽然古老帝国受到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但因为汉族中心主义的影响,国人很难对外部世界产生严肃的关注,因而传统价值观念仍然根深蒂固,排斥西学和西方文明的产物。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还是因为意识形态的争斗,传统士人为生活所迫佣书西舍,却一直放不下科举情结。榜上有名之后立即离开报馆。现代化社会结构与传统意识形态无法有效融合是报人消失的社会根源。第四节为早期佣书西舍的积极意义。早期报人为求生存不得已佣书西舍,后期陆续离开。实际上自此开始,知识分子走上独立生存的道路,摆脱了对王权的依附,生存空间和社会角色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重议新闻史上的文人论政,王韬与《循环日报》的地位、作用被夸大,原因在于近现代史的叙述是以民族国家的革命叙事为主题,新闻史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把王韬及其办报活动纳入革命的框架当中无限拔高。又从知识分子与统治者之间的关系阐述了文人论政发挥作用的原因。文人论政与稷下学宫类似,之所以能在历史上青史留名一方面是精英文化崛起,另一方面是二者之间的关系把握比较恰当。第二章为“社会环境对报人职业认同的消解”,共分两节。分别阐述社会意识形态和科举制对报人职业认同的消解。第一节对早期报人的生存状态做纵向的对比。虽然可以看出报人的生存状态有所改观,但还没有根本改变。从梁发到王韬时间跨度为叁十年左右,从王韬到蒋芷湘、蔡尔康时间跨度也在叁十年左右,为何开关叁十年意识形态仍然没有改变?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原因要从社会转型这一宏观的视角来考虑。1870年以前,阶级矛盾是主要矛盾,太平天国、捻军起义吸引了大部分国人的注意力,掩盖了中西之间的民族矛盾。尽管民族矛盾不断加深,士大夫阶层中的大多数人还没有感受到西方工业文明的革命性的冲击,传统文化的保守倾向也从主观上对西方文明采取选择性无视的态度。第二节简述科举制对报人职业认同的消解。主要从科举制对士人的吸引力、科举制的历史作用来阐述,另外士人与报人的角色冲突也是消解职业认同的原因之一。第叁节讨论为何报人社会地位不高的问题。一是因为官方不认可,进入封建社会以后统治者主张以礼治天下,强调官员作为楷模来影响、教化民众。官方不认可,由此带来的示范效应波及全社会,民众也不认可报人。二是因为报馆条件差、工资低,无法引进高层次人才,导致报人整体水平不高。叁是因为没有新闻专业主义等理论作支撑,报纸格调不高。第叁章为“报人职业认同的再建构”,共分叁节。第一节以杨乃武与小白菜案为例,介绍《申报》在该案中的作用。新闻史上对此有所涉及,但有一种夸大的倾向。应该说《申报》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杨乃武案沉冤昭雪有其社会历史原因。杨乃武案是清末四大奇案,《申报》最开始报道时采用猎奇手法,有一些不实报道;后期随着案情的披露,《申报》对案件的公正审理起到一定作用。第二节介绍梁启超的新闻实践和当时社会精英的职业选择。清末版权制度的逐渐完善、现代教育的发展使得知识分子的独立生存成为可能。彼时社会风气发生变化,民众逐渐认识到报刊这一大众媒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逐渐接受报纸报人,并形成读报的习惯。一些有影响力的大报如《时务报》等在国内畅销,启迪民智,向导政府。一些开明官员也支持报界的发展。当时的知识分子也不再汲汲于功名,林纾不做州官做报人,黄远生留下新闻“四能说”,顾颉刚回忆当时读报是生活中的重要内容,报纸成为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第叁节探讨社会风气变化的原因,此前报纸报人社会地位一直不高,得不到社会的认可,民众也没有读报的习惯,何以甲午战后出现办报高潮?原因就在于士大夫阶层真切感受到工业文明的冲击。在不改变社会结构的基础上进行的变革——洋务运动——被证明是失败的,只有进行深层的社会变革才能找到出路。此时意识形态开始更替,传统的一体化结构解体,社会风气为之一变,利用报纸传播新思想成为很多人的共同选择,报纸报人开始为社会所重视,由此带来的满足感、成就感是报人职业认同建构的重要因素。结语部分对整篇论文进行总结概括,报人的职业认同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中间伴随着民族国家的建立,以及古老的帝国向现代化转型这一时代背景,西方新思想不断涌入,新的意识形态不断建构,与原有的意识形态争夺话语权。从这个角度来说,报人职业认同的建构也是整个社会意识形态更替以至新意识形态建构的整体过程的一部分。(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7-06-13)
淡雪琴[9](2017)在《抗战时期我国报人职业素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抗日战争时期,国家处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国民民族意识也在这一时期空前高涨,“一切为了抗战”成为社会的共识。报人作为“站在时代浪尖上”的人,在战争中,其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得到进一步凸显,成为抗战的有力武器。可以说,新闻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战争的走向,而新闻工作发挥作用的大小,则取决于报人职业素养的高低,因而,战时新闻界较为注重对报人职业素养的培养。为了提高战时报人职业素养,更好实现“新闻救国”的理念,新闻界办刊立言成为最主要的方式之一。《战时》作为战时一本新闻学专业刊物,就肩负着这样的使命而存在。在刊物存续期间,广开言地,刊载各家之言,对新闻学理论进行大力普及介绍,在实践上进行有力指导,尤其对当时报人职业素养提出诸多具体要求,包括身心素质、专业技能、人格修养和其他学识等方面,这对提升报人“新闻救国”技能有着重大的积极作用。为了更加全面地勾勒出抗战环境对报人职业素养的要求,笔者还尝试对这一时期报人职业素养的特点进行思考,发现其具有鲜明的整体性和时代性,并指出战时报人职业素养的培养对推动抗战走向胜利,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和促进新闻事业繁荣等有着重大意义,同时还能起到以史为鉴,敲响现实警钟的作用。(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7-03-01)
[10](2017)在《中国青年报 人社部:部分职业资格取消前取得的证书依然有效》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印发了《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的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改革方案》)。为做好《改革方案》的贯彻落实工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相关负责人就有关问题回答了提问。这位负责人表示,为做好取消部分技能人员职业(本文来源于《河南教育(职成教版)》期刊2017年02期)
职业报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张季鸾是中国近代报业奠基人,着名的新闻家、政论家。他以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文人论政,言论报国,团结抗战,功在国家,成为中国报人的典范。他的职业精神对当前的新闻界来说仍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值得研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职业报人论文参考文献
[1].刘怡.民末报人对新闻职业道德的讨论与探究[J].科技传播.2019
[2].魏丽娟.探析张季鸾报人职业精神的现代启示[J].传播力研究.2019
[3].刘洋.抗战时期重庆报人的职业精神[J].青年.2019
[4].章佳琪,刘莹.《晋察冀日报》青年报人群体镜像及职业追求[J].传媒论坛.2019
[5].吴琼.从鄙夷到至爱:王韬报人职业意识的演变[J].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6].王明亮.家长制支配下侍从报人的职业命运——迁台后《中央日报》社长马星野下台原因分析[J].新闻.2018
[7].张丽.媒介环境变迁中当代报人职业认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7
[8].周昌.清末民初报人职业认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7
[9].淡雪琴.抗战时期我国报人职业素养研究[D].重庆大学.2017
[10]..中国青年报人社部:部分职业资格取消前取得的证书依然有效[J].河南教育(职成教版).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