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应激发展性特点研究

中学生心理应激发展性特点研究

王惠[1]2003年在《中学生心理应激发展性特点研究》文中认为迄今为止,国内外关于青少年心理应激和应付的研究很多,但是,几乎所有的研究都把青少年阶段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而对青少年阶段心理应激现状的发展性特点研究不足。 不可否认,整体的共性的研究是必要的。同时,我认为,青少年阶段是一个迅速变化且变化巨大的特殊时期,对这个过程的发展变化特点加以探讨有利于我们更准确更全面地认识和了解青少年,所得结果将对我们的教育管理和教育决策提供更丰富更有利的依据。 本研究的理论假设:1、中学生所面临的主要生活事件大致相同,但各生活事件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影响强度不同。 2、不同年级之间的学生在应对方式上存在差异,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趋向成熟,其应对方式亦应趋向成熟。 研究方法:1、本研究对某中学六个年级(初一到高叁)进行随机抽样,从每个年级随机抽取两个班级的学生作为被试。 2、采用材料:中学生生活事件量表;应付方式问卷。 3、过程:将上述两个量表装订成册,一次发给被试,按班级进行集体使测,完成后当场收回。全部统计工作采用SPSS 10.0软件包完成。 研究主要结果:造成中学生压力或困扰的主要生活事件呈现一致性,它们是考试失败或不理想、学习负担重、与同学或好友发生纠纷、升学压力、被人误会或错怪、当众丢面子、与异性发生感情纠葛、预期的评选(如叁好学生)落空、家庭施加学习压力、受批评或处分、被盗或丢失东西、长期远离家人不能团聚、不喜欢上学、受人歧视冷遇。 各生活事件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的影响不同,学习压力因子、人际关系因子、受惩罚因子、厌学因子、感情因子对学生的影响在不同年级间呈现显着性差异。 中学生采用的应付方式依次是解决问题、求助、幻想、合理化、退避、自责,总的来说是健康的,积极的。初中生与高中生在解决问题、求助、幻想、合理化、退避的应付方式上存在显着差异,初中生更倾向于采用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的应付方式。六种应付方式在初中叁个年级和高中叁个年级之间无显着性差异。 女中学生比男中学生更倾向于采用“求助”的应付方式。 在应付方式问卷的“解决问题”分量表中,初中生的分值比高中生高,这与事实不符,与其它分量表矛盾,一方面,说明“解决问题”分量表不能客观地区分初中生和高中生,另一方面,揭示了初中生与高中生在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能力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这与国内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所以,要进一步地有效探索中学生应付方式的发展性特点,编制有效的能够反映中学生发展性特点的应付测量工具是必要的。 研究的主要结论:1、造成中学生压力或困扰的主要生活事件呈现一致性,但是,各生活事件对不 同年级学生的影响程度不同。2、中学生的应付方式随年级的增长趋向独立和成熟,且应付能力的发展表现出 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3、女中学生比男中学生更倾向于采用“求助”的应付方式。4、应付方式问卷中的“解决问题”分量表并不能客观地区分初中生和高中生, 编制有效的能够反映中学生发展性特点的应付测量工具将有助于进一步探 索中学生应付方式的发展性特点。

沈叶萍[2]2014年在《初中生青春期发展性心理危机现状分析及预防研究》文中提出青春期是个体从儿童向青年过渡的时期,从11岁左右开始,17岁左右结束,经历的时间段从小学高年级一直到大学阶段,个体的青春期大部分时间(12—16岁)处于学校教育的初中阶段,是一个充满矛盾很不稳定的时期。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危机伴随在人生发展的各个阶段,由于危机事件不可避免,因此决定了心理危机的不可避免性。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在经历生理和心理急剧变化的同时,面临着许多其他的不利因素,这些不利因素长期积累容易形成各种心理危机,包括发展性心理危机、境遇性心理危机和存在性心理危机。“危机”一词既包含“危”,也包含“机”,心理危机是一种由困难情境引起的心理困扰,心理危机有危险,但也是一种机遇。本文从初中生青春期发展性心理危机着手,通过发展性心理危机的生活事件问卷调查和SPSS软件的数据统计,从环境适应、人际关系、青春期心理、学业压力四个纬度,对可能引起初中阶段四个年级的学生发展性心理危机的事件做了分析,寻找四个不同纬度因子对初中不同阶段学生的影响程度和差异性。重点提出了在学校层面预防青少年发展性心理危机教育的建议,让每个个体顺利度过青春期,获得个体对自我的认同,为个体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发展奠基。

参考文献:

[1]. 中学生心理应激发展性特点研究[D]. 王惠. 山东师范大学. 2003

[2]. 初中生青春期发展性心理危机现状分析及预防研究[D]. 沈叶萍.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4

标签:;  ;  ;  ;  ;  

中学生心理应激发展性特点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