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司空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司空,二十四,语境,诗学,晚唐,文论,精魂。
司空图论文文献综述
李桂英[1](2019)在《唐末诗人司空图》一文中研究指出矛盾一生、痛苦一生、偷生半世、安闲半世的他,再也接受不了亡国的噩耗。他唯一能做的,便是喷射出数升猩红的鲜血,为大唐帝国的灭亡,隆重祭奠。公元618年,李渊取隋而代之,从十叁岁的花季少年隋恭帝杨侑手里接过玉玺和逊位诏书,登基即位,改国号为"唐"。时间过得很快,大唐王朝历经叁百年风风雨雨,也到了屋漏墙坏、难以为继的尴尬境地。无独有偶,唐朝的最后一个皇帝李柷,即位时也只是一个十叁岁的花(本文来源于《民间传奇故事(A卷)》期刊2019年10期)
张静[2](2019)在《再论司空图写作《二十四诗品》的合理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二十四诗品》这种致力于概括诗歌风格名目的写作,在唐五代的诗格着作中十分常见。司空图有用四言的形式论诗的写作实践,所以他写作《二十四诗品》是完全有可能的。在南宋陈振孙的家藏本中,《二十四诗品》还是《一鸣集》的一部分。但随着《一鸣集》在南宋后期的散佚,《二十四诗品》便失去了作者姓名开始单行。被命名为"品"或许是受到了严羽《沧浪诗话》的影响。元代诗法汇编《诗家一指》中所言的"秘本",明代毛晋《津逮秘书·诗品》的底本,清代《四库全书总目·诗品》的"内府藏本",很可能就是这个单行本。(本文来源于《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张蓉[3](2019)在《借来“诗品”叁分韵 炼得教学一脉香——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在语文“真”教学中的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教师真教、学生真学、评价者真评。"按照语文出版社联合发布的《聚龙宣言》,语文教学要切实克服"假"语文的现象。为此,作者以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为例,从洗练、沉着、纤秾、圆浑四个维度,对语文"真"教学做了深入的解析。(本文来源于《四川教育》期刊2019年Z4期)
李玉辉[4](2019)在《论司空图之于王润华的诗学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王润华对唐代诗学的痴迷,实质上是对唐代诗学所呈现出来的美学精神矢志不移地追求。这一美学追求就是与自然相融合的生命自由的诗学精神。王润华在司空图身上所追寻的精魂正是一种自然-自由的诗学精神。王润华的诗歌和诗学里总能找到司空图诗学的影响,这种影响便是诗之精魂的聚集。王诗是司空图诗的现代表达。(本文来源于《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7期)
陈咏丰[5](2019)在《论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之“悲慨”》一文中研究指出唐人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运用以诗论诗的形式,从审美的角度探讨诗歌的各种艺术风格。司空图生活的晚唐,盛唐气象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社会动荡、时局剧变。如果说司空图《诗品》中"雄浑""豪放""劲健"等诸品都符合盛唐诗人创作的艺术风格,那么"悲慨"这一品则是司空图纵观诗歌艺术的流变,对当时诗坛普遍流行的苦闷徘徊、哀怨惆怅的艺术风格的揭示和总结。(本文来源于《牡丹》期刊2019年20期)
王静[6](2019)在《《二十四诗品》与司空图创作的历史文化语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宏观分析司空图创作的时代语境、文化语境和实践语境,对其意境审美理想和《二十四诗品》进行比较,重新思考诗人在"文人为诗和诗人为文"之间的平衡探究,以及晚唐的文学批评理论特征和美学风格转变,以此推断司空图是从唐诗的衰败中直觉和涵育了宋代文学的流向,在此基础上形成进一步揣测,《二十四诗品》是在这种"理论—实践"自觉下的创作生成。(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9年20期)
周慧[7](2019)在《司空图与元好问诗学观之比较——以《二十四诗品》和《论诗绝句叁十首》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虽然司空图、元好问二者所处的时空不同,民族身份迥异,但二人的诗学观却有相通之处。思维方式上,二者都表现为直觉感悟式的整体把握方式;言说方式上,二者都强调"意象批评"和"以意逆志"批评;诗学思想上,都主张诗歌风格的"不主一格"以及诗歌创作的"真诚"。分析他们二人的诗论,使得少数民族文论与主流文论遥相呼应,消除族群壁垒,为探求建构真正多元一体的中华多民族文学提供有效路径。(本文来源于《美与时代(下)》期刊2019年05期)
段杨帆[8](2019)在《意境化的风格—司空图诗论文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司空图诗论文论都与意境的研究密切相关。从他提出的“思与境偕”、“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以及“味外之旨”、“韵外之致”等思想,可见他的诗论文论中关于意境的论述极其详备。他的诗论文论,对宋代严羽的“别趣”说、王士祯的“神韵”说以及后来王国维的“意境”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启发作用。意境作为在中国古典美学中占重要地位的范畴之一,也是审美形态的一种。意境与风格,又是诗歌鉴赏中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从司空图诗论文论出发,联系意境论与风格论,可以在较广阔的范围内总结前人创造意境的经验,探索司空图诗论文论意境及风格的关系。《二十四诗品》在关于意境与风格的讨论中也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对其理论性质划分历来是学界研究讨论的主要方面之一,所以对《二十四诗品》的理论性质以及各品的性质进行归类划分很有必要。为了对《二十四诗品》进行理论性质划分以及加强对各品性质的分析研究,首先需要研究其作者是否为司空图。在其作者为司空图的基础上,分析司空图其他作品中体现的诗论文论思想,并通过意境的特征对各品进行分析分类。本文从意境的特征的角度对《二十四诗品》理论性质的划分和各品性质的划分,其中涉及意境时空图景的展示、审美形态的划分标准以及意境的审美特征叁个方面。通过司空图诗论文论思想与意境的特征结合的新角度阐述《二十四诗品》的理论性质,并对各品进行分类。创新性的提出《二十四诗品》中各品性质划分的叁类:主旨在创造意境的风格、主旨不在创造意境的风格、有风格的意境。二十四品的各品都代表一种风格,而其中“雄浑”品具备意境的特征可归为有风格的意境一类;“洗炼”“缜密”“实境”“形容”四品更多涉及到创作方法,其主旨非创造意境,因而归为主旨不在创造意境的风格一类;其余十四品以创造某种意境为主旨却不像“雄浑”一样符合意境的特征,因此归为有意境的风格一类。(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9-03-01)
梁琦[9](2019)在《司空图诗学的审美特征及风格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对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有极大的影响,司空图诗歌所展现的审美特征主要有叁方面,即象形思维、意境美学及悠然淡远的情感,其较为注重诗歌创作中客观事物与主观思维的统一性。(本文来源于《黑河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赵辉[10](2018)在《司空图《二十四诗品》风格论之书法美学阐释》一文中研究指出纵观中国文学艺术史,历代的书法家中,不乏诗人书家,历代的诗人中,亦不乏书家诗人。本文所论司空图,在中国文学史上虽以诗论家着称,然其书法为诗名所掩。尤其是其扛鼎之作《二十四诗品》中有关诗歌与书法之内在关联、论书旨趣与诗歌审美风格等方面的阐述可谓发前人所未发。从此入手,管窥诗歌与书法之不解之缘,不仅对理解司图空《二十四诗品》的主旨、思想有所益处,更对认知艺术体系中审美理念、审美内涵以及文化倾向等大有裨益。(本文来源于《南风》期刊2018年35期)
司空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二十四诗品》这种致力于概括诗歌风格名目的写作,在唐五代的诗格着作中十分常见。司空图有用四言的形式论诗的写作实践,所以他写作《二十四诗品》是完全有可能的。在南宋陈振孙的家藏本中,《二十四诗品》还是《一鸣集》的一部分。但随着《一鸣集》在南宋后期的散佚,《二十四诗品》便失去了作者姓名开始单行。被命名为"品"或许是受到了严羽《沧浪诗话》的影响。元代诗法汇编《诗家一指》中所言的"秘本",明代毛晋《津逮秘书·诗品》的底本,清代《四库全书总目·诗品》的"内府藏本",很可能就是这个单行本。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司空图论文参考文献
[1].李桂英.唐末诗人司空图[J].民间传奇故事(A卷).2019
[2].张静.再论司空图写作《二十四诗品》的合理性[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3].张蓉.借来“诗品”叁分韵炼得教学一脉香——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在语文“真”教学中的解析[J].四川教育.2019
[4].李玉辉.论司空图之于王润华的诗学意义[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
[5].陈咏丰.论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之“悲慨”[J].牡丹.2019
[6].王静.《二十四诗品》与司空图创作的历史文化语境研究[J].名作欣赏.2019
[7].周慧.司空图与元好问诗学观之比较——以《二十四诗品》和《论诗绝句叁十首》为中心[J].美与时代(下).2019
[8].段杨帆.意境化的风格—司空图诗论文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9
[9].梁琦.司空图诗学的审美特征及风格论[J].黑河学院学报.2019
[10].赵辉.司空图《二十四诗品》风格论之书法美学阐释[J].南风.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