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1年《运筹与管理》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金光辉[1](2012)在《从体育教科书和专着的立论基础看体育思想的演化》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体育教科书和体育专着为研究素材,以考查其立论基础为切入点,提炼蕴含其中的体育思想并梳理其相应的演化脉络,通过深入解析各色体育思想,企望对体育其事有更真切的认识。本文的基本立场是坚持以竞技为主导的体育整体观。在考查中小学体育教科书时,我们特别关注当时的体育课程标准或体育教学大纲,因为这些都是编写教科书的指导思想。考查学校体育教科书主要是梳理主流体育教学思想的演化路径,我们将百余年来的学校体育发展历程大概分为军国民主义时期、自然主义时期、政治为纲时期、增强体质时期、健康主导时期等几个主要时段,并分别对当时的教科书进行了细致考查。在考查体育专业教科书之前,我们对体育理论的核心部分进行了仔细分辨,明确了以体育基本理论作为主要考查内容的原则,将其分为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体育思辨等三大领域,每部分所选择的教科书基本涵盖了各个历史时期。最后,对体育操作理论、体育新兴学科教科书作简要概述,认为它们不是体育理论的核心理论。相对教科书的单调,体育专着的思想性更为丰富,因此,接触的体育思想更为多样,选择的余地就相对较大。我们仍主要考查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体育思辨三大领域,再增添了体育史学领域作为必要的补充,分别选取最具代表性的着作加以讨论。由于教科书代表的都是官方主流思想,此次着重考查官学体系之外的,尤其是那些独具思想内涵的学术着作。通过对比可知,体育思想的学术力作不在官学体系,而存于那些独立思考的自由着述之中。对体育思想的演化脉络进行梳理是本文的收尾阶段。在此之前,我们借助李泽厚的实用理性之说,深入地讨论了实用理性这一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及其与中国体育的关系,认为注重实用实际是国人思考体育的基本出发点,这是中国体育的基本特性,而这也恰好是其最大的局限,应尽力避免。我们认为体育是完全超脱实用的形式化竞争,其最高境界在于不断超越。我们梳理体育思想演化的基本思路是,从宏观和具体两大层面,分别对体育思想和体育教学思想、运动训练思想的演化脉络进行归纳整理。体育思想演化的基本图景由本土体育观与西化体育观的不断博弈而构成,体现了中西文化的根本对立。从军国民思潮向自然体育思想的转变时期,经历了军国民体育思潮、自然主义观与国粹体育观的对立等阶段;随政治风云与保健思潮而起伏时期,经历了增强体质思想、普及与提高思想的演变、大体育观与“真义体育”观的对立、人文体育观与人文奥运理念的泛滥等阶段。综观这些主流体育思想不是将体育视为政治工具就是保健手段,要么是小而实、急功近利,要么大而泛、无所不包。而独立于官学之外,既不为政治折腰又不为保健束缚、完全超脱实用的体育思想,非强化体能思想莫属,这种不为任何实利的纯学术思想提出了对体育其事的独特认识,具有明显的“民间之学”特征。体育教学思想的演化路径由体质论和技能论的矛盾运作构成,也是体育思想的对立在教学领域的反映。主流教学思想经历了“技能论长期占优”“体质论后来居上”“健康论强势推进”几个阶段,而独立于主流之外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技术健身论”,依然秉持着不为实用的理念,与强化体能思想具有同样的精神气质。相比体育教学思想,运动训练思想形成时间不长,其演化脉络比较清楚,基本上是固执“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相结合”的传统主流训练思想,与主张专项化训练的“一元”训练思想和“相对而现”训练思想之间的对立。相比之下,传统主流训练思想僵化陈旧,而专项化训练思路则更具活力。综观中国体育思想的演化路径,官方意志始终处于主导地位,体育成了达到各种实用诉求的手段。而不受其支配的思想基本都被排除在主流之外,要么被漠视要么被屏蔽。结语部分包括主要结论、主要建议、主要创新、主要局限四部分。主要结论共有三条,第一,实用理性是主流体育思想的文化根源;第二,体育不属于华夏文明固有之文化样式;第三,文化对立是体育思想演化的内在动力。主要建议有,第一,武术与体育、武术与健身不应被混淆;第二,竞技体育与健身体育不应被完全割裂;第三,官方应该广开学术争鸣的风气和平台。本人深知,虽然本研究对体育教科书和专着作了广泛的考查,对体育思想的演化脉络进行了细致地梳理,但由于个人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某些认识上的局限,文中的某些观点难免会存在争议甚至不妥之处,因此,虚心倾听不同意见,不断完善不足之处将是本人的最大愿望。
金本繁晴[2](2007)在《发芽糙米的开发及其技术运用》文中研究说明近年,由于日本人饮食习惯的急速的西方化,过去较少见的癌症、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日益激增。以附加功能性于大米为目的,2001年开发出了采用浸泡式工艺的发芽糙米,发芽糙米所含GABA对高血压及糖尿病等生活习惯病具有预防效果。通过将富含发芽糙米的功能性成分之一的GABA附加于免淘洗米,开发出功能性免淘洗米(免淘洗GABA米)。利用功能性液化液,制成具有降压等作用的免淘洗功能性包膜米。同时,利用发芽糙米等为功能性原料可开发一系列深加工产品。
王艳霞[3](2007)在《网络环境下中国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信息服务是农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94年12月国家提出旨在建设农业综合管理与信息服务系统的“金农工程”以来,各地投资几十亿元,建成了县级以上的农业信息服务网络,但是网络信息的“进村入户”——向农业生产领域的延伸受到阻滞,严重影响了经济效益的发挥。在国家投资有限、农民收入较低的现实情况下,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必须通过科学管理和制度创新,走一条与我国国情相符合的道路。因此,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探索如何构建一个结构完整、动力充足、产出高效的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以经济学基本原理为基础,以系统工程的科学方法为分析工具,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首先从信息系统运行的“源”-“流”-“用”出发,构造出生产子系统、传播子系统和施效子系统,并对三个子系统的内部结构、要素状态、作用机理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论证;接着探讨了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的动力机制和运行模式,通过比较分析得出:“政府主导、联合推动”的模式是适合我国现实的基本模式,并设计出一套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和多级模糊评价法构造了系统综合评价模型,结合对河北省农业信息服务系统进行的实际测评,验证了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的有效性;最后是研究结论,总结了本研究的主要观点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本研究对于填补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空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第一部分:背景分析,包括第一章、第二章和第三章,主要探讨了理论和实践发展。第一章“导论”,主要对选题依据、研究意义、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思路、基本框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可能的创新点进行了简要概述。第二章“基本概念与本研究的理论基础”,首先辨析了与本研究相关的几个基本概念,然后重点介绍了新经济增长理论、信息经济学理论和信息管理理论,它们是支持本研究的三大理论基础并为本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来源和方法支持。第三章“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管理现状与问题分析”,首先综述了我国学术界对农业信息化和农业信息服务研究的理论贡献,然后简述了国际上主要国家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发展现状和经验,最后分析了我国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找准研究的切入点提供了现实依据。第二部分:系统结构分析,包括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构成了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研究的核心部分。第四章“农业信息生产子系统研究”,区分了农业信息资源与信息产品的不同涵义,设计了农业信息产品生产过程模型,结合河北省农业信息资源规划实际,重点考察了农业信息资源规划、信息源、采集与加工、数据标准化和数据库共享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管理措施。第五章“农业信息传播子系统研究”,结合我国农业信息传播的特点,对信息传播的不同形式进行了比较评价,应用传播理论的“五W模型”构造了农业信息传播子系统的基本结构,分析了传播子系统中要素的存在状态和传播机制,总结了突破“最后一公里”的几种经验模式,并对几种模式内部包含的利益机制和适用环境进行了比较和总结。第六章“农业信息施效子系统研究”,定义了农业信息施效的涵义,构造了农业信息施效子系统,分析了农业信息施效的主要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以“四个效率”为中心,提出了促进信息施效的五组控制要素,接着分析了“网络入户”信息施效的条件、因素和作用机制,提出了促进网络信息施效的措施。第三部分:系统控制与管理,即第七章“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的动力机制与运行模式”,农业信息的公共品特性是国家主导系统建设与管理的理论依据,政府主导、联合多主体共同推进的模式对于加快系统建设的步伐,提高系统运行效率是十分必要的。实践中各地方已经出现“政府、企业、社会形成合力共同建设与管理”的成功模式。第四部分:系统评价,即第八章“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综合评价”。在本章设计出一套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首先应用层次分析法得出各层指标的单层次排序权重向量,以此作为下一步多级模糊评价中所需要的指标权重:然后计算出各层指标相对总目标的组合权重,根据组合权重值排序就十分清楚不同指标对总目标的重要程度,从而可以确定对系统重点管理和监控的对象;多级模糊评价结果与评价值相结合不仅能测定评价系统的水平,还可用于对不同区域的比较,有利于区域之间相互促进;运用专家调查资料对河北省农业信息服务系统进行了实际评价,分析验证了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的有效性。第五部分即第九章“研究结论”,在综合考虑全文所作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研究论点,并对加强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管理提出了政策建议。
品种管理处,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4](2006)在《第一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定通过的品种介绍(Ⅵ)——稻(2)》文中研究说明
李淑文[5](2004)在《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氮素吸收利用的生物学特性研究》文中指出试验于2001~2003年度在河北农业大学教学实验基地进行。两年度中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200l~2002年度,对28个不同小麦品种(基因型)在未施氮条件下的籽粒产量研究发现,不同小麦品种的籽粒产量具有明显差异。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品种(基因型)可划分为氮高效、氮中效和氮低效三类,分别包括2、7和19个品种(基因型)。表明生产中应用的品种(基因型)中,耐低氮能力强的氮高效品种极少。在低氮下筛选的不同氮效率品种(基因型),对氮素响应能力上没有明显不同。 2.在未施氮胁迫条件下,各种氮效率品种的成熟期植株全氮含量表现为氮高效<中效<低效;单位土地面积的植株干重和氮累积量则相反。表明氮高效品种在氮胁迫下单位土地面积具有较强的植株氮素积累和干物质生产能力。施氮使不同氮效率品种的籽粒产量、成熟期植株全氮含量、单位面积植株干重和氮累积量均明显增加。 3.小麦氮效率(NUE)可分解为吸收效率(UPE)和利用效率(UTE)。在氮高效、中效和低效品种中,在UPE和UTE上均存在着高、中和低几种类型。施氮使各氮效率类型的NUE和UTE下降,而UPE在两种氮素水平下相近。表明在低氮胁迫条件下氮高效类型品种NUE的提高主要起因于UTE的增加。不同氮效率类型间的氮响应度均值的差异较小,且在同一类型间具有较大的变异系数。 4.在未施氮条件下,氮高效品种的成熟期株高较中效和低效类型品种明显增加,成熟期株高可作为筛选耐低氮能力强的小麦品种的指标之一。不同氮效率品种成熟期的穗长、总小穗数和结实小穗数差异较小,成熟期单株粒重和单株干物重的表现与各自籽粒产量和氮效率的表现一致。与未施氮胁迫下相比,施氮使不同氮效率品种成熟期植株株高、穗长、总小穗数和结实小穗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5.不同氮效率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在未施氮胁迫条件下表现为下述特征:在单位面积穗数上,氮高效>中效>低效;在穗粒数上的表现与单位面积穗数相反;在干粒重上,以氮中效>高效>低效。单位面积穗数的多少对低氮胁迫下的氮效率和籽粒产量的高低具有重要影响。施氮使不同氮效率类型品种的单位面积穗数和穗粒数增加,千粒重降低。三个构成因素对施氮的反应在不同氮效率类型间没有差异。 6.在不同氮水平下,不同氮效率品种间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的植株全氮含量均无明显差异。供试品种在施氮条件下各生育时期植株氮累积量的增加与植株干物质积累量的增大密切相关。拔节至成熟阶段植株氮累积量表现为氮高效>中效>低效。阶段氮累积量以氮高效品种对供氮反应较为迟钝、中效次之,低效较为敏感。 7.在未施氮胁迫条件下,不同氮效率品种各生育时期的株高、叶面积系数 (LA工)、群体干物重(PDw)和群体生长参数,包括:作物生长率(CGR)、净同化率(NAR)及光合势(Pp)均以氮高效>中效>低效;施氮条件下,各氮效率品种的NAR降低,除NAR外的上述其它群个体性状和生长参数增加。 8.倒三叶和旗叶的光合速率(P。)、气孔导度(95)、叶绿素含量(Chl)以及叶绿素含量缓降期(RSP)、光合速率高值持续期(PAD)、平均Pn、叶面积(LA)和叶源量(LSC)在不同氮效率品种中,在未施氮胁迫下均表现为氮高效>中效>低效,施氮条件下上述参数的数值增大;胞间C02浓度(C。)在不同氮效率品种中的表现以及对施氮的反应则相反。在不同氮素水平下,供试品种倒三叶和旗叶叶源量LSC与光合生理参数PAD、RSP、LA及P。(平均)均呈极显着或显着正相关。 9.研究表明,在低氮胁迫条件下,籽粒产量或NUE与倒三叶、旗叶的叶绿素含量缓降期(RSP)、平均P。和光合速率高值持续期(PAD)呈显着和极显着正相关,表明可用RSP和PAD的长短以及叶片平均P。作为评价低氮胁迫下籽粒产量和氮效率的重要指标。 10.在不同氮素水平下,不同氮效率品种倒三叶和旗叶生长期间各测试点可溶蛋白含量(Sp)的动态变化呈单峰曲线,硝酸还原酶活性(NRA)的动态变化呈双峰曲线。在未施氮条件下,不同氮效率品种在上述叶位各测试点SP和NRA上的差异不明显,施氮使供试品种倒三叶和旗叶各测试点的Sp和NRA均有所增加。研究表明,叶片Sp和NRA作为预测小麦籽粒产量和氮效率高低指标的可行性仍有待今后进一步探讨。
二、2001年《运筹与管理》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1年《运筹与管理》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1)从体育教科书和专着的立论基础看体育思想的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 相关研究的综述 |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 中小学体育教科书之立论基础考查 |
2.1 基本思想辨析 |
2.2 军国民主义时期 |
2.3 自然主义时期 |
2.4 政治为纲时期 |
2.5 增强体质时期 |
2.6 健康主导时期 |
2.7 小结 |
3. 体育专业教科书之立论基础考查 |
3.1 体育基本理论的分辨 |
3.2 体育专业教育的演进 |
3.3 体育基本理论教科书 |
3.4 体育操作理论教科书 |
3.5 体育新兴理论教科书 |
3.6 小结 |
4. 体育专着之立论基础考查 |
4.1 体育专着出版概况 |
4.2 体育教学理论专着 |
4.3 运动训练理论专着 |
4.4 体育思辨理论专着 |
4.5 体育史学类专着 |
4.6 小结 |
5. 中国体育的文化根源所在 |
5.1 中国体育是实用体育 |
5.2 实用体育的现实写照 |
5.3 体育精神境界的体悟 |
5.4 体育内外利益的分辨 |
5.5 小结 |
6. 体育思想演化脉络的梳理 |
6.1 体育思辨思想的演化 |
6.2 体育教学思想的演化 |
6.3 运动训练思想的演化 |
6.4 小结 |
7. 结语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建议 |
7.3 主要创新 |
7.4 主要局限 |
参考文献 |
后记一 |
后记二 |
(3)网络环境下中国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思路、框架与主要内容 |
1.6 本文的创新点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信息、农业信息与农业信息服务系统 |
2.1.1 信息的概念和信息的一般特性 |
2.1.2 农业信息的概念、特点、内容和功能 |
2.1.3 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的概念 |
2.2 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 |
2.2.1 农业信息服务系统与农业信息化的关系 |
2.2.2 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
2.3.1 新经济增长理论 |
2.3.2 信息经济学理论 |
2.3.3 信息管理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管理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 研究现状 |
3.1.1 21世纪之前有关农业信息化的理论研究 |
3.1.2 21世纪至今有关农业信息化的理论研究 |
3.1.3 有关农业信息服务的理论研究 |
3.2 国外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发展概况 |
3.2.1 美国农业信息服务系统 |
3.2.2 法国农业信息服务系统 |
3.2.3 日本农业信息服务系统 |
3.2.4 韩国农业信息服务系统 |
3.2.5 印度农业信息服务系统 |
3.2.6 国外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的共同特点与启示 |
3.3 我国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管理现状与问题分析 |
3.3.1 我国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的建设历程 |
3.3.2 我国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建设现状 |
3.3.3 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建设中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农业信息生产子系统研究 |
4.1 农业信息生产的涵义与系统目标 |
4.1.1 农业信息生产的涵义 |
4.1.2 农业信息生产的特点 |
4.1.3 农业信息生产的指导原则 |
4.1.4 农业信息生产子系统的主要任务 |
4.1.5 农业信息生产子系统的目标 |
4.2 农业信息生产子系统的运行过程 |
4.3 农业信息生产子系统的要素分析 |
4.3.1 农业信息生产主体 |
4.3.2 农业信息资源规划 |
4.3.3 农业信息源 |
4.3.4 信息采集和处理技术手段 |
4.3.5 农业信息采集指标和标准 |
4.3.6 农业信息加工和存储技术 |
4.4 农业信息生产子系统的研发现状与管理措施 |
4.4.1 国家对农业的科技支持有待加强 |
4.4.2 农业信息管理人员急需增加 |
4.4.3 农业信息资源规划是信息生产的先导 |
4.4.4 农业信息源的培养和分类建设 |
4.4.5 根据农民需求组织信息生产 |
4.4.6 提高采集与加工技术水平,确保信息产品质量 |
4.4.7 数据标准化与数据库共建共享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业信息传播子系统研究 |
5.1 农业信息传播的形式和系统目标 |
5.1.1 农业信息传播的涵义 |
5.1.2 农业信息传播的作用 |
5.1.3 农业信息传播的特点 |
5.1.4 农业信息传播形式 |
5.1.5 农业信息传播子系统的目标 |
5.2 农业信息传播与农业技术推广的区别与联系 |
5.2.1 农业技术推广的背景 |
5.2.2 农业技术推广的信息传递机制 |
5.2.4 农业信息传播与农业技术推广的联系 |
5.3 农业信息传播系统的要素分析 |
5.3.1 信息传播系统的五要素模型 |
5.3.2 传播子系统的五要素及其作用机制 |
5.4 推进农业信息传播的实证分析 |
5.4.1 “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涵义 |
5.4.2 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案例分析 |
5.4.3 几种成功模式的经验总结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农业信息施效子系统研究 |
6.1 农业信息施效的涵义 |
6.1.1 农业信息施效的涵义 |
6.1.2 农业信息施效的特性 |
6.1.3 农业信息施效与农业信息效果的区别 |
6.2 农业信息施效子系统的运行过程、构成因素与作用机制 |
6.2.1 农业信息施效子系统的运行过程 |
6.2.2 农业信息施效子系统的要素与作用机制 |
6.3 网络入户的信息施效 |
6.3.1 网络入户的条件分析 |
6.3.2 网络入户信息施效的影响因素 |
6.3.3 网络入户信息施效的作用机制 |
6.3.4 网络入户的分析结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系统的动力机制与运行模式 |
7.1 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动力的来源 |
7.1.1 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动力机制的涵义 |
7.1.2 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的动力供给主体 |
7.1.3 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的动力来源 |
7.1.4 系统目标的统领作用是形成合力的基础 |
7.2 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的运行模式 |
7.2.1 政府推进模式 |
7.2.2 市场推进模式 |
7.2.3 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混合动力模式 |
7.2.4 不同模式分析与比较 |
7.3 政府主导多主体联合推动模式 |
7.3.1 政府主导的理论基础 |
7.3.2 农业信息服务的市场化发展趋势 |
7.3.3 社会公益帮助是系统建设的重要补充力量 |
7.4 政府的干预边界与战略选择 |
7.4.1 政府干预边界 |
7.4.2 政府主导的战略重点 |
7.5 政府主导、联合推进模式的案例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综合评价 |
8.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8.1.1 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
8.1.2 评价的目的 |
8.1.3 指标筛选 |
8.1.4 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8.2 农业信息服务系统评价模型 |
8.2.1 评价模型的选择 |
8.2.2 用AHP确定综合评价指标权重的建模过程 |
8.2.3 用FCE确定指标等级隶属关系的建模过程 |
8.3 用AHP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权重 |
8.3.1 一级权重计算 |
8.3.2 二级权重计算 |
8.3.3 三级权重计算 |
8.3.4 层次总排序一致性检验 |
8.3.5 结果输出 |
8.3.6 对排序结果的分析 |
8.4 应用综合评价模型的实证分析 |
8.4.1 实证资料来源 |
8.4.2 计算说明 |
8.4.3 对规则层子集进行单级模糊评价 |
8.4.4 对子目标层各子集进行二级模糊评价 |
8.4.5 计算总目标的综合评价隶属度向量 |
8.4.6 综合评价值的计算 |
8.4.7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研究结论 |
9.1.1 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管理必须以系统科学理论为指导 |
9.1.2 领导重视是系统建设的重要前提条件 |
9.1.3 建设农业信息服务系统是国家对农业的造血性支持 |
9.1.4 农业信息资源规划在信息产品生产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9.1.5 重点加强县级农业信息服务建设力量,提高辅助决策支持水平 |
9.1.6 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需要制度创新 |
9.1.7 网络信息“使用不经济”是“最后一公里”问题存在的经济学原因 |
9.1.8 扩大信息应用规模是信息成本管理的重点 |
9.1.9 政府应严格遵守干预边界 |
9.2 政策建议 |
9.2.1 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分类分批建设 |
9.2.2 理顺行政隶属关系,解决跨部门资源协调问题 |
9.2.3 搞好项目发展规划,保证落实 |
9.2.4 重视农业信息加工,提高农业信息产品质量 |
9.2.5 普及县、乡农业信息服务大厅 |
9.2.6 网络延伸应该作为国家重大研究课题 |
9.2.7 加强宣传与培训,提高农民的信息素质 |
9.2.8 设计有效的激励机制,调动信息服务者的积极性 |
9.3 本文不足之处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附发表文章 |
(5)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氮素吸收利用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与设计 |
2.1.1 供试土壤 |
2.1.2 试验材料与设计 |
2.2 测定项目和方法 |
2.2.1 供试土壤养分含量 |
2.2.2 成熟期植株农艺性状 |
2.2.3 春季生育期间的群个体性状 |
2.2.4 群体生长参数 |
2.2.5 单位面积产量 |
2.2.6 植株各器官全氮和粗蛋白含量 |
2.2.7 植株氮效率相关参数测定 |
2.2.8 光合作用指标 |
2.2.9 叶片可溶蛋白含量(Sp) |
2.2.10 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基因型)的筛选 |
3.2 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的氮素吸收利用效率 |
3.2.1 不同小麦品种籽粒产量、成熟期植株全氮含量、单位面积植株干重及氮累积量 |
3.2.2 不同小麦品种氮效率的解析 |
3.2.3 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成熟期植株性状和产量构成因素 |
3.2.4 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氮素吸收利用特性的比较 |
3.2.5 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的群体发育和物质生产特性 |
3.2.6 产量和氮效率与株高、群体总茎数、LAI、PDW及其群体生长参数的相关分析 |
3.3 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光合碳同化特性研究 |
3.3.1 春生叶片光合速率(P_n) |
3.3.2 春生叶片气孔导度(g_s) |
3.3.3 春生叶片胞间CO_2浓度(C_i) |
3.3.4 春生叶片叶绿素(Chl)含量 |
3.3.5 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叶片LSC、PAD、RSP、LA及Pn(平均)和Pn(max)比较 |
3.3.6 产量和氮效率与光合作用参数的相关分析 |
3.4 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的叶片可溶蛋白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比较 |
3.4.1 叶片可溶蛋白含量(Sp) |
3.4.2 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NRA) |
3.4.3 产量和氮效率与叶片可溶蛋白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的相关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7 附录 |
8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 作者简历 |
10 致谢 |
四、2001年《运筹与管理》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从体育教科书和专着的立论基础看体育思想的演化[D]. 金光辉. 华东师范大学, 2012(03)
- [2]发芽糙米的开发及其技术运用[J]. 金本繁晴. 北方水稻, 2007(06)
- [3]网络环境下中国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研究[D]. 王艳霞. 河北农业大学, 2007(06)
- [4]第一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定通过的品种介绍(Ⅵ)——稻(2)[J]. 品种管理处,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种子科技, 2006(06)
- [5]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氮素吸收利用的生物学特性研究[D]. 李淑文. 河北农业大学, 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