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鼠耳病论文_李小珍,刘映红,周利飞,张玲

导读:本文包含了玉米鼠耳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玉米,耳病,二点,综合防治,病原,研究进展,二室。

玉米鼠耳病论文文献综述

李小珍,刘映红,周利飞,张玲[1](2007)在《玉米鼠耳病及其媒介昆虫二点叶蝉消长动态和玉米受害损失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二点叶蝉及其所传播的玉米鼠耳病的田间消长规律以及玉米受害后的产量损失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温度低于16℃时,玉米不发病;28℃和31℃时玉米鼠耳病的潜伏期较短,分别为4·85和4·64d。在高、中、低3个海拔高度上,玉米鼠耳病的田间消长动态受二点叶蝉种群发生动态的影响,并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达到最大病情指数,分别为5·75、10·97和9·09。玉米的生长和产量均受到玉米鼠耳病发生程度的影响,随着该病病级的上升,玉米株高、地面直径、穗长、穗粗、穗粒数、穗粒重及千粒重均相应下降。通过二元线性回归方程对玉米单穗籽粒重损失率作通径分析,表明在玉米的产量构成中,千粒重下降是导致产量损失的主要因子。(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杂志》期刊2007年01期)

青玲[2](2006)在《玉米鼠耳病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玉米鼠耳病(maize wallaby ear dis-ease,MWED)是近年在我国玉米上新出现的病害,已对四川北部、重庆及贵州等地的玉米生产造成严重危害。该病在玉米上引起显着矮缩,叶变小,僵硬,叶背面形成白色、扁平的腊泪状瘿瘤等典型症状。玉米鼠耳病(本文来源于《中国植保导刊》期刊2006年05期)

李小珍,刘映红,青玲,李雪燕[3](2006)在《玉米鼠耳病及其介体二点叶蝉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玉米鼠耳病(Maize wallabyeardisease,MWED)是由介体昆虫二点叶蝉Cicadulina bipunctella(Mats)、Cicadulina bimaculata(Evans)以及Nesocluthapallida(Evans)传播的一种重要系统性植物病害。该病最早发生在澳大利亚昆士兰,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我国四川、贵州省和重庆市的多个县(市)爆发,近年来又在日本九州、冲绳等地区发生,均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玉米鼠耳病的发生发展与介体叶蝉源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传毒规律、玉米品种、玉米生育期、环境条件以及栽培措施等密切相关。因此,切断传播途径、减少毒原、栽培抗性品种、选择合理的栽培措施是有效降低该病发生危害的重要措施。从玉米鼠耳病的发生发展、病原,介体二点叶蝉源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传毒规律以及防治措施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二点叶蝉及玉米鼠耳病的研究现状,以期为玉米鼠耳病及其介体叶蝉的研究与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06年04期)

青玲,牛颜冰,刘映红,李小珍[4](2005)在《玉米鼠耳病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玉米鼠耳病(maize wallaby ear disease,MWED)是近年在我国玉米上新出现的病害,已对四川北部、重庆及贵州等地的玉米生产造成严重危害。该病在玉米上引起显着矮缩,叶变小,僵硬,叶背面形成白色、扁平的腊泪状瘿瘤等典型症状。玉米鼠耳病毒(Maize Wallaby Ear Virus,MWEV)可能与我国发生的玉米鼠耳病有关,国外报道MWEV的昆虫介体有3种:二点叶蝉(Cicadula bipunctella)、斑翅二室叶蝉(Balclutha punctata)及Nephotettix pall-ida,但研究表明我国发生的MWEV仅与二点叶蝉及斑翅二室叶蝉有关。更新栽培技术、改变生态条件及传播介体暴发是引起MWED流行的重要原因。本文综述了MWED的分布与危害、病原致病因子的鉴定、病害流行及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期刊2005年04期)

李小珍,刘映红,李雪燕[5](2004)在《玉米鼠耳病的发生与防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玉米鼠耳病是一种重要的玉米病害,整个玉米生育期均可发病。毒源、感病品种和介体叶蝉是该病害发生的基本条件,在适宜的温度、湿度下,这叁者达到一定程度时则会引起该病害发生流行。栽培抗病品种、切断传播途径、减少毒源是控制玉米鼠耳病发生危害的重要措施。(本文来源于《玉米科学》期刊2004年04期)

李雪燕[6](2004)在《玉米鼠耳病病原鉴定及检测系统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玉米鼠耳病(Maize wallaby ear virus MWEV)是我国近年来发生的一种重要玉米病害,具有毁灭性、流行性、爆发性等特点。二点叶蝉Cicadulina bipunctella(Mats)是玉米鼠耳病的主要介体昆虫之一,在该病的发生、扩展蔓延中起着关键作用。因此,我们着眼于西南地区玉米鼠耳病发生状况,在确定玉米鼠耳病优势介体种群的基础上,探讨二点叶蝉与玉米鼠耳病的关系,建立实验种群,研究环境因素尤其是温度对二点叶蝉种群的影响。同时对玉米鼠耳病病原进行鉴定,以期确定玉米鼠耳病病原;用提纯的病原制备抗血清,建立玉米鼠耳病检测系统。研究结果如下: 1.二点叶蝉和玉米鼠耳病关系的确立 在玉米鼠耳病病区采集为害玉米的主要昆虫,对采集的昆虫的进行传毒测定,结果表明仅二点叶蝉能够致使玉米表现出鼠耳病的典型症状,且二点叶蝉是玉米鼠耳病病区为害玉米的优势叶蝉种群(平均密度为0.0629~3.0114头/株)。玉米被二点叶蝉取食后,其发病率高达96%。该病表现为系统性矮化,叶片皱缩粗糙,僵直挺立,症状类似玉米粗缩病。其余的飞虱、叶蝉、蚜虫及蝽类取食玉米后不能导致玉米出现典型的玉米鼠耳病症状。证明二点叶蝉是玉米鼠耳病的介体昆虫之一。 2.玉米鼠耳病传毒方式及毒源的繁殖 玉米鼠耳病不能通过摩擦接种、菟丝子桥接、注射接种的方式传播,玉米鼠耳病毒源的建立与繁殖只能依靠二点叶蝉传毒完成。玉米最适于二点叶蝉种群增长,且玉米植株上症状明显,种植方便,生长迅速,是毒源繁殖的最佳寄主。将带毒的二点叶蝉转到N.tabacum somsun(n/n),N. samsun(N/N), N. tabacum xamthi(nc),K326,白肋烟,心叶烟,普通烟,本氏烟,珊西烟,苋色黎,昆黎,灰黎,黄苗榆,矮牵牛,番茄,假酸浆上后,二点叶蝉不能在这些双子叶植物上存活,且上述植物无症状出现,因此不能作为玉米鼠耳病病毒的鉴别寄主。 以玉米为寄主,在实验室成功地建立了二点叶蝉实验种群并繁殖了大量的玉米鼠耳病病株毒源,在25~28℃条件下,二点叶蝉在实验室大约30天一代,己连续饲养了20代。每个养虫箱内二点叶蝉成虫大约在3000头左右,共收集到约5kg的玉米鼠耳病病株。 3.无毒种群的建立 分别采用从田间采集、从卵分离、蜕皮分离、混合种群分离的方法建立二点叶蝉无毒种群。结果表明,二点叶蝉自然混合种群利实验种群中不存在无毒种群。在田间,二点叶蝉是鼠耳病存在、发病和蔓延的前提,玉米鼠耳病为二点叶蝉的存在提供基本信息。二点叶蝉取食24h时,虽部分个体不能致玉米发生鼠耳病。但是对其子代进行致病测试实验表明,该种西南农业人学硕[学位论文中文摘要群仍然可以致玉米表现出鼠耳病病症,且发病率高达94.5%,与原始种群发病率相似。4.温度对二点叶蝉的发育、存活及繁殖的影响 系统研究了不同温度(巧,20,25,28,犯,35℃)条件下二点叶蝉实验种群在玉米幼苗上的发育、存活情况,并用生命表资料分析了温度对其种群增长的影响,拟合二点叶蝉发育速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模型,求出各发育阶段的发育起点温度和发育上限、下限温度,组建不同温度下实验种群特定时间生命表,计算种群增长参数,分析种群增长参数与温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巧℃下,卵不能完成发育,在35℃条件下叁龄若虫不能存活。二点叶蝉种群增长最适温区为25一32℃。在该温区范围内,内票生殖力为0.0631一0.0463,周限增长率为】.0561一1 .0497,种群存活曲线属于Deeveyl型,而在15℃不利条件下,种群存活曲线属于Deevey川型5.玉米鼠耳病病原鉴定 对二点叶蝉唾液腺,马氏管,肠道以及玉米病叶,病根,耳突组织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在二点叶蝉的肠道切片上观察到疑是玉米鼠耳病的病毒粒子,玉米病叶、病根、耳突组织上未能观察到病毒粒子。优化病毒提纯程序,基本提纯了玉米鼠耳病病毒,其分光光度计检测紫外吸收值A26办280=2 .1。根据提纯的病毒液260nm处的吸光值,计算出提纯病毒的浓度为1.6m留m!,产量为0.05u留g病株材料。用四环素等抗生素类药剂处理病株,结合玉米病株、二点叶蝉各组织的超薄切片,电镜观察结果排除了植原体的可能性。根据病害的病症、传播介体,以及病原的初步鉴定结果把发生在四川南充,重庆壁山的玉米病害诊断为玉米鼠耳病,玉米鼠耳病病原疑为玉米鼠耳病毒(MWEV)。6.玉米鼠耳病检测系统的建立 用玉米鼠耳病病株分离提纯了玉米鼠耳病病毒,制备了特异性的抗血清。利用价格低廉的羊抗兔酶标抗体,建立了快速灵敏的OAS一ELISA检测方法。通过DAS一ELISA方阵实验,确定抗血清及羊抗兔酶标抗体的稀释度分别是l:1000和1:5000,以此作为DAs一ELISA检测的最适合条件。DAS一ELISA检测病叶粗提纯液的最大稀释度可以达到1:640。在实际中我们选用1:20作为病叶粗提纯液的稀释度,此时阳性反应0D值较高,阴阳反应差异较大。将建立的DAS一ELISA检测方法用来检测带毒的_一点叶蝉时,其检测结果不理想(0D值仅为0 .574)。(本文来源于《西南农业大学》期刊2004-05-20)

李小珍[7](2004)在《玉米鼠耳病媒介昆虫二点叶蝉生物生态学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二点叶蝉bipunctella(Mats)隶属于同翅目Homoptera,叶蝉科Cicadellidae,殃叶蝉亚科Euseelinae,叶蝉属Cicadulina,是禾本科植物上的一种微小昆虫。我国主要分布于四川、重庆、贵州的多个县市。它取食农作物玉米和小麦,导致营养物质直接损失,更甚的是传播一种具有毁灭性、流行性和爆发性的病害——玉米鼠耳病。本研究着眼于二点叶蝉与玉米鼠耳病的发生和治理现状,从它们之间的关系出发,采用室内实验研究与田间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运用昆虫种群生态学和病害流行学的原理和方法,对二点叶蝉的生物生态学特性、二点叶蝉的致病性、玉米鼠耳病的田间动态及综合治理进行了研究探讨。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 1 二点叶蝉实验种群的建立 调查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玉米地的昆虫种类、对这些昆虫进行室内实验与鉴定。结果表明,二点叶蝉是玉米鼠耳病的主要介体,可导致玉米发生典型的鼠耳病。室外采集、从卵分离、蜕皮分离及单头饲养分离等方法均未能建立起无致病性的二点叶蝉室内种群。 建立二点叶蝉实验种群,以3~5叶龄的玉米为最佳饲养寄主,以小麦等其他禾本科植物为补充饲料,延长饲养寄主的存活时间,对种群的繁殖扩大起重要作用。饲养温度为25±5℃,相对湿度为80±5%、光周期为14L:10D是二点叶蝉生长发育较理想的环境条件。 2 二点叶蝉的生物生态学特性 2.1 二点叶蝉的生物学 二点叶蝉成虫头冠前缘与颜面交接处有1对大而圆的黑斑;若虫腹部末端背面两侧有2个对称的黑色圆斑。若虫共5龄。该虫表现出很强的警觉性、趋光性、趋嫩绿性等特点。二点叶蝉以禾本科植物为食,在四川南充地区玉米生育期间发生3代,以成虫在小麦上越冬,次年4月初开始在玉米幼苗上活动、取食、交配和产卵,各世代均在禾本科植物上完成年生活史。 不同寄主植物对二点叶蝉生长发育和繁殖有明显影响。25℃恒温条件下二点叶蝉在虮子草上不能完成世代发育。取食玉米、小麦、高粱、水稻、小米、大麦6种寄主植物,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存活率、雌成虫寿命及单雌平均产卵量存在显着差异。从卵到若虫期的发育历期在高粱上最短(24.1d),玉米上次之(24.2d),小麦上最长(25.5d);取食水稻时,若虫的 西南农业大学硕十学位论文存活率(40.8%)最低,成虫寿命最短(12.2d),单雌平均产卵量(123粒)显着低于其它5种寄主植物。用生命表参数综合评价,6种寄土植物中,小米和玉米最适合二点叶蝉生长发育及繁殖,其次分别为高粱、大麦、小麦、水稻。2.2二点叶蝉自然种群动态研究 系统研究了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二点叶蝉自然种群数量动态和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4月上旬至5月上旬,二点叶蝉自然种群数量急剧上升,5月中旬至6月上旬下降。3个不同海拔种群密度有一定的差异,高海拔地区虫口密度最大值达到3.5143头/株,中海拔为3.0114头/株,低海拔仅为1.0343头/株。选择受密度影响较小的负二项分布K值,描述玉米上二点叶蝉自然种群在3个海拔高度上的空间格局及时序动态。在玉米生育期间,二点叶蝉种群即可作聚集分布亦可作均匀分布。4月中下旬,二点叶蝉种群呈均匀分布(K<0);5月份,呈聚集分布(K>0);6月上中旬呈均匀分布(K<0);6月下旬至7月上旬呈聚集分布(K>0),表现为扩散一聚集~再扩散~再聚集的总趋势。3个海拔间聚集强度有一定的变化,5月份高海拔的K值最小,聚集强度最高;6月下旬至7月上旬低海拔的聚集强度最高。从玉米整个生长发育阶段分析入手,高、中海拔的聚集强度大于低海拔。3二点叶蝉的致病性 用生物学方法测定了二点叶蝉传播玉米鼠耳病的规律及不同玉米品种对玉米鼠耳病的抗性。结果表明,二点叶蝉能够通过卵把致病因子传给子代。雌成虫的致病性比雄成虫强。饲养1小12代后,成虫致病性下降。单头成虫或若虫取食24h,各虫态均能导致玉米发生鼠耳病,其中以4龄若虫的致病性最强,其次是成虫和5龄若虫。个体间致病性有一定差异,4龄若虫取食玉米后,0、一、2、3、4、5级植株分别.1了15.60%,11.300/0. 16.93%,22.93%,27.6一%,12.63%。成虫取食玉米后,虫口数量与病情指数不呈线性相关,单头成虫可导致玉米发生鼠耳病;超过4头琳时,病情并不随虫口数量的增多而加重。最短取食时间10m初便可导致玉米发病,取食时间超过6h时,病情并不随取食时间的延长而加重。成虫致病效率随时间有很大的变化,其中若虫羽化后最初Zd以及14一16d间致病性较强。 玉米发生鼠耳病的温度为15一35℃,最适温度为28一31℃,在最适温度范围内发病率最高,潜育期相应最短。不同玉米品种对玉米鼠耳病的抗性有一定的差异,渝试一18、渝试一19、鑫一2208、农大一1 08、益一2203、念一2207、念一2221、务一22]5这8个玉米品种,其发病率分别为83.33%、95.00%、96.00%、61.96%、100.00%、62.50%、33.33%、80.77%,在品种轰一2221和悉一22巧上玉米鼠耳病的潜育期比其它儿个玉米品种的长。中文摘要4玉米鼠耳病的发生与防治4.1玉米鼠耳病发生动态研究 根据田?(本文来源于《西南农业大学》期刊2004-05-01)

林代福,彭丽娟,李明,邱雪柏,张颖[8](2000)在《玉米鼠耳病症状识别与发病因素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1999年一种玉米“新病害”在贵州省大方等县爆发流行。为了给防治此害提供理论依据 ,通过借助国内外报道过的有关资料 ,对此病进行了诊断。诊断结果为玉米鼠耳病。并在发病重的地域进行了发病因素调查。调查结果为 :(1)玉米品种间存在着抗病性差异 ;(2 )玉米与小麦套种的地块发病重 ;(3)同一乡 (镇 )内低海拔地区发病早而重 ;(4 )玉米地周围杂草多发病重 ;(5)播种期适当提早并加盖地膜的发病轻。根据发病因素 ,提出了防治意见(本文来源于《山地农业生物学报》期刊2000年04期)

李祥坤,邓先明,梁映鸿,朱文炳,刘光珍[9](1996)在《玉米鼠耳病传毒叶蝉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诱发玉米鼠耳病的二点叶蝉[Cicadulinabipuncfela(Mats)]和斑翅二室叶蝉〔Balelufhapuncfata(Thunbery)〕的生活及为害习性(本文来源于《西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1996年06期)

玉米鼠耳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玉米鼠耳病(maize wallaby ear dis-ease,MWED)是近年在我国玉米上新出现的病害,已对四川北部、重庆及贵州等地的玉米生产造成严重危害。该病在玉米上引起显着矮缩,叶变小,僵硬,叶背面形成白色、扁平的腊泪状瘿瘤等典型症状。玉米鼠耳病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玉米鼠耳病论文参考文献

[1].李小珍,刘映红,周利飞,张玲.玉米鼠耳病及其媒介昆虫二点叶蝉消长动态和玉米受害损失测定[J].生态学杂志.2007

[2].青玲.玉米鼠耳病研究进展[J].中国植保导刊.2006

[3].李小珍,刘映红,青玲,李雪燕.玉米鼠耳病及其介体二点叶蝉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06

[4].青玲,牛颜冰,刘映红,李小珍.玉米鼠耳病研究进展[J].植物保护.2005

[5].李小珍,刘映红,李雪燕.玉米鼠耳病的发生与防治研究[J].玉米科学.2004

[6].李雪燕.玉米鼠耳病病原鉴定及检测系统建立[D].西南农业大学.2004

[7].李小珍.玉米鼠耳病媒介昆虫二点叶蝉生物生态学特性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4

[8].林代福,彭丽娟,李明,邱雪柏,张颖.玉米鼠耳病症状识别与发病因素调查[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0

[9].李祥坤,邓先明,梁映鸿,朱文炳,刘光珍.玉米鼠耳病传毒叶蝉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96

论文知识图

二点叶蝉虫口密度与玉米鼠耳病...二点叶蝉成虫传毒效率的动态变化玉米鼠耳病的症状及田间危害状Fi...一l二点叶蝉肠道组织电镜图二点叶蝉卵、若虫和成虫的形态特征二点叶蝉成虫传毒效率的动态变化

标签:;  ;  ;  ;  ;  ;  ;  

玉米鼠耳病论文_李小珍,刘映红,周利飞,张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